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到石炭纪吃虾-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琪仔细回想了他们来到这块陆地的过程,“当时我们是划着木筏过来了,但途中算得上是风平浪静吧,什么也没有发生。因为我们不可能下海去看,所以也看不到。”
何明的声音依旧凝重,“看来,在我们来这短短的路程中,我们周围的时空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你对广义相对论了解多少?”
“啊?”赵琪忽然一问,把何明问蒙了,“听过这个名字算不算?”
赵琪无奈摆手,“好吧,我了解得也不多,虽然我对天文物理感兴趣,但毕竟是业余水平。广义相对论里的方程我是一个也不会的。”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觉得这件事情没什么需要补充的了,就商量着最后的决定了。
这里的冬天虽然寒冷且漫长,但总会过去的。
当下一个春天来临,就是他们抉择之时。
是留在这里,还是继续往南?
两人姑且把这看做一个规律:从之前的经历来看,一直往南走,在通过一个空间节点之后,他们会进入下一个纪元。
赵琪挠挠头,“何明,你给我讲讲,石炭纪之后是什么纪元来着?”
“嗯。”何明整理了自己的语言,“我们在森林里捡的软壳蛋,还记得我当时对你说的话吗?”
“记得,你说那叫羊膜类,是恐龙的祖先。”
“对的,这些类似蜥蜴的家伙们,在之后的纪元里,将会进化成各种各样的恐龙,食肉的,食草的都有。石炭纪之后的纪元名为二叠纪,是第一个恐龙纪元,持续时间是5000万年。在之后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时期了,比如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这些都是恐龙纪元。恐龙占据了地球的陆地生态位一亿多年,若没有那颗小行星,哺乳动物可能到现代还是在恐龙巨兽的统治之下,过着偷偷摸摸的生活也说不定。”
艰难的决定()
听完何明的简单描述;赵琪道;“那么;现在;是下决定的时候了。”
成年人区别于未成年人最显著的地方在于;是否能依靠自己的判断独立地做出选择;以及选择之后;是否能承担这样带来的后果。
分析利弊也是必要的。
地上的几排字已经把事情写得很清楚,现在只需要写上最后一行了:那就是他们的选择。
赵琪道,“这次我们来点不一样的——先说结论;再分析原因。”
“1——2——3——”
“向南走!”两人一共说道。
赵琪笑笑,“看来我们的意见已经统一了呀。那就省了因为意见不合而争论的时间了,直接开始分析吧。”
何明听着外面的风雪声;明天应该会放晴;“向南走,其实情况不多;只有两种可能。若那条规律成立;我们一直向南走;下一个纪元是二叠纪;再下一个纪元是三叠纪;再下一个纪元是侏罗纪走过一个又一个纪元;穿越时间,直到去到现代。但中间有太多变故了,我们将会越过山川、河流、甚至沙漠、高原;这些都是阻碍;还有那些恐龙和猛兽。”
还有一件事,两人都心知肚明,但都闭口不提。
一直走回到现代——就算走到“现代”,那个现代,是否是真的现代?
赵琪说出最坏的结果,“人类很脆弱,我们很有可能途中死亡,走到意识的尽头。但这也是一个契机,或许我们‘死’后,就可能摆脱我们身上的控制。”
或许,这便是马丁*海德格尔给出的终极答案:向死而生。
一室无言,两人默默地下了决定。
何明拿着炭笔,新起一排,在最后写下:一路向南。
天色已黑,吃完晚饭也没有别的事,两人早早地就睡下了,思考问题还是很耗费精气神的。
第二天早上,赵琪是在何明的惊喜声中醒来的。
“琪琪,醒醒,天放晴了!”
只要天放晴,两人的心情都不错,能够去室外活动,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
两人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堵在门口的积雪弄开。赵琪抬头望天,观察天气。
她的声音里含着惊喜,“这次的天应该会晴一段时间呢。”
两人一分钟都没耽搁,等着他们的事情还多着呢。
首先是砍树,拾柴。他们在屋子里消耗掉柴火的速度实在太快,但为了保持屋内的温度又不能节约,可能因为两人都来自南方,没经历过这样的天寒地冻。
既然时间充裕,赵琪也想改善一下生活。
他们吃干货已经太久了,迫切需要一些新鲜食物,来唤醒味觉。
赵琪想到了上次在干涸的河床上挖到的肺鱼。
两人将落雪刨开,露出底下的淤泥来,找准肺鱼透气的小孔,一下子挖到两条。
撕开它们分泌出来包裹自己的薄膜,两条肺鱼都是活蹦乱跳的。赵琪觉得很是神奇,鱼在没有水的环境里竟然也能安然过冬。
这就是他们的午餐了。对于许久没有吃到新鲜食物的他们来说,这不亚于人间美味。
吃完午饭继续干活儿,在接下来晴朗的几天里,空掉的柴屋一点一点又被柴火填满,赵琪看在眼里,心里多了很多安全感,就像丰收了似的。
今天一天何明准备烧木炭,在回来的途中,赵琪眼尖,发现一棵树的树根那里有灰蛋的影子,两人扒开积雪,居然有上百枚!
两人把蛋带回瓦屋,何明看着堆了一大堆的蛋,“怎么保存呢?”
赵琪道,“要不,一半放在外面冻着,一半腌腌成咸蛋?”
放在外面冻着这个想法启发了何明,下午的时候,两人去河床那里,挖了二十多条肺鱼,处理好之后挂在瓦屋的屋檐上,外面的气候堪比冰箱的冷冻室,以后他们有冰鲜鱼吃了。
短暂的晴天过去,新一轮的暴风雪又来临了,两人又被天气驱赶回了瓦屋里。
赵琪在算冬天的日子。若按正常的四季轮转来算,冬天已经过半,现在是最冷的时候,这场暴风雪不知道会持续多久。
事实证明,这场暴风雪持续了一个多月,在这一个多月中,天空总是昏暗无光的,外面的风声在瓦屋里听着也很可怖,仿佛会吞噬一切。
何明拿出之前在石头小山捡到的两块紫水晶。
这两块紫水晶每块都有手掌那么大,透明度很高,杂质几乎没有,颜色也只是极淡的淡紫色。
赵琪看着觉得很美,但也仅限于很美而已,在这里,这两块紫水晶对他们的价值还比不上屋檐挂的一条冰鲜鱼。
何明轻抚着紫水晶外表包着的零星的石头皮,“我们上次去海边玩的时候,你曾说,最美的叶状藻森林在浅海,我们看不到。我一直想着,找一块透明的水晶,打磨成泳镜,然后绑在我们的眼睛上,那样我们在浅海就能睁开眼睛了。后来找到这两块紫水晶,做成泳镜也是可以的,只是看到的东西会变成紫色。”
赵琪莞尔,她自己都快忘记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了,而他却一直记着。
眼睛里露出星星点点的笑意,“好啊,我们一起打磨吧!”
生命起源于海洋,繁盛于海洋。
很多色彩绚丽,形状独特的生物都生活在浅海,造礁生物为它们提供乐园。
它们在那里享受阳光、藻类和栖息地,如同亿万年前可以追溯到寒武纪的祖先一样,又和亿万年后新近记的现代子孙如出一辙。
想到这些,任他们不是古生物学的学者,也从心底感到一股震撼和感动。
自然科学的魅力正在于此。
打磨紫水晶是非常难的,他们没有合适的工具,水晶石坚固,延展性却不好,打磨过程中若是从中间断裂就功亏一篑了。
幸而两人地质出身,对石头的了解还是有一些的,而且他们所具备的优势,就是时间足够充裕。
针凿、火烧、水养、磨光,每一个步骤,两人都小心翼翼,争取能做得尽善尽美。
反正外面是持续的暴风雪,他们每天吃了饭、添了柴就没事了,闲下来的时间,正好成全了他们的“匠心”。
何明每两天出去拿一条冰鲜鱼和两个蜥蜴蛋,以保证能不间断地吃到新鲜食物。蜥蜴蛋冻过之后,味道会稍微差一些,但和新鲜的差别不大。
十多天过去,就算两人再怎么慢,何明也已经将其中两块紫水晶改变了形状,打造成了泳镜的形状。
其实就是两指宽的水晶中间凹进去,前面的“镜片”打磨得薄一点,像一个方形的凹槽。两边留一点余地,钻两个小孔,这样绳子可以穿过水晶,绑在脑袋上。
赵琪负责打磨工作。要将“泳镜”的镜片部位和边边角角每一个角落都打磨得光滑平整,这样镜片的透光效果可以达到最好,边角也不会再有小突刺扎伤皮肤,和眼周皮肤更加贴合,不会进海水。
紫水晶的紫色成分并不太多,当“镜片”部位打磨得足够光滑和纤薄时,已经看不出多少紫色了。
赵琪罩在眼睛上试了试,惊喜道,“这样看东西没有紫色的光滤耶!”
“是吗?”何明笑道,“你没觉得有什么怪怪的吗?”
赵琪放下水晶,“是吗?好像是有点。”
“傻瓜,那是我的,你的在我这里呢。”
赵琪这才反应过来,打造泳镜之前是比照着他们两人各自的眼间距来的,赵琪的脸小些,泳镜自然也小些。
泳镜的系绳用韧性与弹性兼备的蜥蜴皮做成,用细细的蜥蜴皮绳,三股拧成一股,增加受力。
这两副“泳镜”打造完成后,就挂在白墙上,静静的放着,赵琪时不时就看一眼。
它们用紫水晶打造而成,晶莹剔透,赵琪希望有一天,它们能帮助她看到更美丽壮阔的远古海洋。
这是这个冬天最长的,也是最后一场暴风雪。这场暴风雪,下完了这个季节最后一片雪。
最后十天时,两人已经开始减少食量。在这种程度的暴风雪里,任何一次出门都会冒着极大的风险,他们也快要弹尽粮绝了。
幸而雪停了。
在十几天后,天气回暖时,两人才意识到,寒冬已尽。
赵琪在见到化成的雪水在不远处的小河,形成潺潺的流水时,还有些不敢相信,喃喃道,“冬天,真的结束了吗?”
何明见她呆呆的样子,揉揉她的发顶,笑道,“嗯,冬天真的结束了。”
“哇,真好呢。”
两人能出来活动之后,又恢复了往常的生活节奏。寻找食物,捡拾柴火。
正是化雪的时候,食物不多,两人每天都要在泥泞的土地上跋涉很久,才能找到足够的生活物资。
当积雪化完,露出地面,阳光充裕温暖时,森林里一下子又恢复了生机。
赵琪都不知道森林里那些动物们是怎么过的冬。它们冬眠了吗?还是冬天找到了更温暖的地方躲起来了?
生命总有办法。
生命从来不是地球表面那一层稀薄无力的东西,它们已经足够坚韧,坚韧到用40亿年的漫长进化,彻底改变了地球的面貌。
赵琪知道,他们在这里待不了多久了,等春天过去,迎来盛夏之时,他们便会再次出发,一路向南。
浅海盛景()
等天气暖和到可以下水时;两人来到海边;准备开始一场谋划已久的潜水。
看到金色阳光洒满的大海;耳畔是熟悉轻柔的海风;赵琪有种久违的感觉。
其实这次来;是重逢;也是告别。
何明把紫水晶泳镜递给赵琪;“这片沙滩海域的地形应该是浅海大陆架,一会儿我们下水之后可不能游太深哦,最多三米;那水压也够我们受的了。”
赵琪点头,表示记住了他的话,“把管子给我吧;我迫不及待想下水啦!”
管子是他们在森林里找的一种空心藤蔓;比大拇指稍粗一些,里面是中空的。
外面用两层蜥蜴皮加固;以保持藤蔓的笔直。他们需要将这根空心管的一头咬在嘴里;这一头是九十度弯曲的。接近管道顶部有一个浮标;确保顶部开口露出海面;他们就靠这根管子维持呼吸。
何明摇头;“不行;我们还要再商量一下才能下水,不能这么贸然。”
“好吧,快商量吧!”赵琪已经兴奋地搓手手了。
“这根管子有三米多长;我们最多可以下潜到三米;知道吗?”
“嗯嗯!”
何明觉得自己像一个唠叨的老父亲,“下潜的时候要慢慢来,不然管子会歪的,而且你不要乱跑哦,一定要在我的视线之内,虽然浅海不大可能会有大型鱼类,但还是小心点好。”
“好,”赵琪点头。
何明又不放心地嘱咐了些其他的,两人才开始戴好泳镜,向沙滩走去。
海滩上的沙子柔软细腻,赵琪和何明一步一步地向海里走去,心情都有些激动。
海水已经没过赵琪胸口,两人准备下潜了。
赵琪咬住咬嘴,缓缓把头埋进海水里。
她感觉到何明拍了拍她的脸,她睁开眼睛,见他比了个手势,示意她往前游。
她才反应过来,是她太紧张了,一直紧紧地闭着眼睛不敢睁开。
赵琪感受了一下,没有泳镜里没有进海水,顿时放松下来。何明见她睁眼了,便拉着她的手,带着她向前游。
带着一层极淡的紫色滤镜,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片绚丽的浅海盛景。
他们之前在海滩见过的,不过沧海一粟。
何明估计现在的水深3米多,便示意赵琪停下来,两人在海水里静静地浮着,怕吵到在这里生活的生灵们。
昨晚赵琪已经让何明给她做了功课,相信今天见到的东西,她都能认出来。
上次没能见到的叶状藻森林,这次也见识到了。
这些叶状藻的根固定在海底的礁石上,形成硬质结构,为各种浅海生物提供栖息地。
现代海洋中发现的最长的海带有两百多米长,形成的海带丛林蔚为壮观,这里的叶状藻也不遑多让。
阳光透过海面洒下来,波动扭曲,将叶状藻的叶子照得通透如碧玉。
赵琪远眺,海水的更深处,是铺天盖地的叶状藻水下森林,与何明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的震惊。
现在他们身下,最多的就要属绚丽多彩的鱼类了。其中有一小群小黄鱼,头部位置顶着一个大包,显得憨憨的。
偶尔有海鳗鱼出没,应该是掠食者,吓得那些小鱼仓皇逃窜。
赵琪想伸手去摸海胆,被何明拉住,对她比了个手势,示意她不要摸,会被刺扎到。
赵琪在何明的手心写下:走的时候抓点好吃的带走。
何明点头,赵琪则继续好奇地分辨着海底的生物们。
何明告诉过她,石炭纪的海洋中有很多寒武纪和奥陶纪遗留下来的远古生物,一直到二叠纪,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灭绝,海洋中97%的生物都灭绝了,留下一个空荡荡的海洋。
她看到了长得极像花的随风摇曳的海百合,外观像一只章鱼背着螺壳的菊石,还有几只三叶虫?!
就算对古生物不了解的人,也大多是听过三叶虫的名号的。它们几乎是寒武纪的杰出代表,居然经历了两亿年,延续到了石炭纪!
这里的海螺和贝壳类比冲上海岸的更加多样,海螺把自己的腕足伸出来,在海底缓缓爬行。偶尔吃一口沙子进去,过滤掉沙子,吃掉有机碎屑。
贝壳大都把两瓣壳打开,赵琪捡了一粒小石子扔到贝壳里,刷的一下就合上了,严丝合缝。赵琪庆幸自己没有拿手指去试验。
何明向赵琪指了一个方向,那里有一只海星,缓缓地把自己的胃翻出来,覆盖住一只行动缓慢的蠕虫。
海底是海面的阳光洒下来的,斑斑驳驳的光斑,把这里装扮得像一个舞台。
这里的生命何止百种,两人只觉目不暇接,直到几只章鱼闯入他们的视线。
赵琪咬紧管子,和何明一起游过去,快要接近的时候,何明忽然停住了。
赵琪往前看去,两米开外有一处断崖,深不见底。
海底地形的丰富程度其实不亚于陆地,像海底火山、海底断崖、海沟,只是静静地潜伏海底,沉默低调。
两人就在不远处观察那几只章鱼。
体型大的是雄性章鱼,体型小的是雌性章鱼,此刻,两只雄性正在为了一只雌性大打出手。
两只章鱼的触手绞在一起,战况十分激烈,四周的砂石翻飞,海水浑浊,像两个角斗士在决斗。
最后见了分晓,战败者灰溜溜地走了。雌性章鱼游进了胜利者的洞穴里,这时,又有一只雌性出现了,也游进了洞穴。
胜利的雄性章鱼还有一仗要打,无暇顾及自己家里。
却没想到,第二只雌性章鱼并不是雌性!只是一只体型较小的雄性章鱼!
当那只长着斑点的雌性章鱼变换体表的颜色,并和另一只雌章鱼不可描述时,赵琪才反应过来。
太无耻了吧!
赵琪看了一眼正在战斗的雄性章鱼,瞬间觉得它好可怜,自己被绿了还蒙在鼓里。
隔壁老王真是跨界般的存在啊。
一旁的何明也明白过来,哈哈大笑。
但他忘了这是海里。他一笑,嘴里咬住的藤蔓管子就松掉了,他没反应过来,瞬间呛了好几口水。
赵琪一下子慌神了,也松开嘴里的管子,拉起何明就往上游。
“咳咳咳!”这里离海滩还有些距离,赵琪费了好大的劲儿,抓着何明上了岸。
大力拍打他的脸,发现没反应。
不应该啊,就呛了两口水而已。赵琪对着他的胸口,使劲儿一锤——
“哇——咳咳咳!”何明嘴里喷出一大口海水,接着是剧烈的咳嗽,人也清醒过来。
“哈哈哈哈哈哈!”赵琪在旁边笑得不行。
何明把肺管子里的海水都咳出来之后,用手抚着胸口,“你还笑话我?!”
赵琪想绷着不笑的,见他的刘海顺着水贴在额头上,又忍不住一阵爆笑,“哈哈哈叫你笑话人隔壁老王,自己中招了吧!”
回想起这个,何明不好意思地挠头,“现世报啊现世报,没想到动物界也有隔壁老王,我们还目睹了全过程,为那只带了帽子的章鱼哥默哀。”
生了这个变故,两人没再下水,在沙滩上晒太阳玩沙子,一直玩到日照西斜,才恋恋不舍地告别这里。
他们确实要告别了,温暖的夏日就要来临,等他们准备好,就出发。
赵琪在用蜥蜴皮缝制水袋,何明在削箭尖,做成箭羽。等他们准备好所有的东西,就会离开这里。
“何明,你说我们一路走下去,会遇到些什么呢?”
何明用刀把地上堆着的木屑推开,“很难说,看这块大陆有多大吧。”
“怎么说?”
“你回想一下地理课中的气候形成,都是些什么前提条件和影响因素呢?”
赵琪停下手中的骨针,“我明白了,前提条件是这块大陆要足够大!才会有可能形成各种各样的气候。”
何明点头,“若这块陆地很小,那就不用讨论了,我们就假设它很大。”
地上的箭羽已经有二十多支了,为了方便携带,何明并不打算做更多,“就假设这块大陆够大,经纬度先不管,因为这个是我们得不到的。影响气候的因素,还剩下距海的距离。”
赵琪缝好了一个水囊,一装水,居然漏出来了!她哭笑不得,找出漏水的地方重新返工。同时脑子里浮现出高中地理课上那张全球气候分布图,“海洋是影响水分最主要的因素,越往内陆的中心地带,降水越少。那么我们将会遇到的是”
“雨林、灌木丛、草原、戈壁、沙漠,都有可能,从地形来看的话,可能是高山、平原、丘陵、高原。”
赵琪听完倒没泄气,笑道,“这么多路走下来,看来我们俩要成为专业驴友了。”
何明也受到了她的笑容鼓舞,“我从很小的时候,知道世界上有好多个国家,地球上有很多奇妙景观,那时起就很向往。这次,就当做去实现愿望吧!虽然不是真的地球,但这份真实感总是在的。”
很多人都有一个环球旅行梦,包括赵琪。抛开其他因素不谈,这大半年,于她22年的平凡生命中,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室静默,两人静静地待在一起,竟觉时光也很温柔。
三合一()
要准备的东西其实不多。
他们最宝贵的;也就是随身的三件铁器和指南针。虽然保护得很好;但斧头已经有些缺口了。
何明做了一些箭羽;他们两人一人一张弓;一些箭;棉衣捆好背上;晚上做被子盖。带上水囊和足够的食盐;一个陶罐,带上完全脱水的肉干,这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才吃的。
再带上何明的钻木取火套装;装备全部装配完成。
昨晚满天红霞,夕阳中的火烧云烧了半边天。
今早晴空万里,天边不见一丝云彩。
他们要向这里告别了。
他们的瓦屋;每一片瓦;每一根木头,都是何明和赵琪亲手烧的、亲手砍的。里面刷的白墙腻子;是烧贝壳兑出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