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到石炭纪吃虾-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我们再需要两天就能爬到这座山峰的峰顶咯?”
“嗯,到时候在峰顶观测一下这片山脉的地形,有助于我们判断接下来的形式。”
简单地交谈完之后,两人继续专心走路,快傍晚的时候,他们开始找今晚的露营地。
何明见赵琪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眼睛盯着一个方向着了迷,“琪琪,你在看什么?”
“你看那里像不像一个凹进去的山洞啊?”
何明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在上方不远处确实有一处地方,表面被冰雪覆盖,但看形态很像一个山洞口,且洞口还不小,足够两个人通过。
环顾了四周的不毛之地,何明迅速下了决定,“是不是,看了就知道,走吧。”
山洞这种东西对两人来说都有点阴影在里面,何明让赵琪拿着斧头,他则在手里拿着两把刀,两人小心翼翼地朝上面爬去。
不到五分钟,两人就站在了目的地跟前,现在能清晰地看到,这里的形态确实像一个山洞的洞口。
何明用刀插向凹陷的地方,“硬的,可能是石头。”
赵琪却不想放弃,“不一定,”她缓缓将斧头举过头顶,将斧头用力一劈。
“叮!”清脆的响声。
“是冰。”赵琪又抡了几下之后,能清晰地分辨出雪下的冰层在龟裂松动,“你来砍几下吧,我没力气了。”说完将斧头递给何明,刚才那几下的冲击力震得她虎口发麻。
何明的力气比赵琪大得多,并且在瓦屋的时候没少砍树造房,他接过斧头向刚才的落点劈去,又快又准。
狠狠地劈了二十来下,何明感觉冰层已经瓦解了,就向里面轻轻一推。
轰!大量的冰块向里面掉落。
赵琪惊喜道,“里面真的有空间!”
看来他们今晚的容身之处有着落了。
直径一米多的不规则圆形洞口,他们站在那里花了二十多分钟才把冰块清理干净。
冰块清理干净之后,里面的洞穴露出了它的样子。
入口只有一米多,但里面空间很大,足有一间小屋子的大小,两人在里面休息绰绰有余了。
何明给自己做了一下心理建设,沉声道,“进去吧。”
“嗯。”
两人进去之后,这个洞口成了唯一的空气流通和光线来源。
天还未完全黑,还有一些稀少的光线透进来,让里面不至于完全黑暗。
赵琪抬头看了看洞顶,大约两米多高,太黑了看不清楚,只能隐约感觉到很不平整,看来是天然形成的。
赵琪把装备卸下来生火,照例由何明出去滚雪球。
下午新下了雪,很新鲜,终于不用吃这里的陈年老冰棍了。
回来的时候陶锅已经在火上预热好一会了,何明把雪球放在上面的时候发出了滋滋的响声。
赵琪见何明回来了,胆子大了一些,从火堆里抽出一根燃烧着的木柴当做火把,准备好好观察一下这个山洞。
火堆燃在靠近洞口的地方,光线也大致以这里为中心呈放射性分布,照亮了这半边空间,另外半边则是漆黑的。
赵琪拿着火把往那边走去,想看看那边有些什么。
都是和这边的状况差不多,到处是不规则的黑色石头突起,有时还有尖角,撞上去极易受伤。
在离火堆最远的地方,赵琪好像看到了什么。
“何明,你过来一下。”
“怎么了?”何明见赵琪语气不对,也从火堆里抽了根柴过去。
原本不太清晰的空间,有了何明拿来的照明,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
那是往前延伸的一个通道!
两人都很惊讶,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复杂的意味。
这通道大概有一人高,两人宽,和电影中的通道类似,可以供赵琪和何明并排行走。
但看形态确实是自然形成的,上面有些地方很不规则,有一条裂缝不知道往上延伸到了哪里。
地下也并不平整,何明和赵琪照亮的这短短一截里,就有许多凹陷。
两人凝神观察了很久,没有发现丝毫人工开凿的痕迹,确定是一道山体裂缝。
何明沉声道,“先过去吧,过去再分析,不要站在这里了。”
深邃不见底的东西总会让人觉得恐惧。
人类惧怕的东西,只有一小部分是后天获得的,大部分是先天决定的。
比如对虫子、对蛇的恐惧,这些是人类的祖先在上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把这种恐惧刻在了基因里,成为不需要记忆的一种本能,一代代地传下去。
既然有惧怕这些东西的基因,那就相应的有不惧怕的基因咯?
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悖论,但更靠近实际情况的事实是,不怕这些的人类都已经灭亡了,他们的基因自然没有传承下来。
恐惧是避免不理智,俗称作死的重要情感之一。
现在的何明和赵琪,需要合理控制这种情感,尽量在客观的情况下,分析问题。
何明递来一块烤热的鱼干,里面的油脂重新被加热出来,在鱼皮表面滋滋作响,散发出焦香鲜美的味道,“吃点东西吧,咀嚼有助于思考。”
“嗯,”赵琪接过鱼块和装着热水的贝壳碗,一边吃东西,眼睛却死死地盯着那边,“一般的影视剧中,那里面都会跑出个怪兽来。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风云*雄霸天下里面,那个山洞里就有一只会喷火的麒麟。”
何明笑道,“你长大以后呢?”
“长大以后再去看,这什么五毛特效。何润东的泡面头还有赵文卓的发型,我小时候居然觉得很帅。”
这么一说,赵琪稍稍平静下来。用理智一想就知道,山洞里没那么多怪兽,而且这雪山上本就是不毛之地,他们走了这么久连个虫子都看不到,恐怕他们俩就是这山上唯二的活物了。
何明吃完饭,把陶锅里的水灌进水囊,“理智永远是最好的选择。相信我们分析讨论之后得出的结论,总是比被一时冲动或恐惧所支配得出的结论要好。”
“嗯,”赵琪点头,“我们从哪里开始说起呢?”
向前()
“先确定这个山洞是不是自然形成的;”何明道。
“肯定是;这个我们俩在刚才就已经有结论了;不是吗”赵琪回想着刚才看到的种种细节;再次肯定。
何明把他们刚才拿的两根木柴放进火堆继续燃烧;再从里面拿出一根细小的木棍;使劲晃了几下;让它熄灭。
在地上画了几笔,这里的岩石是黑色的,炭笔写上去很不明显;不过也将就着看了。
何明用炭笔写下关于这个山洞的第一点:自然形成。
赵琪提出了第二个关键点,“这个山洞是完全通畅的吗?”
何明在放飞自己的思想,他仿佛往上在触摸那个顶端的裂缝;望向它黑漆漆的缝中;“很难说,光靠我们的想象是得不出结论的;我们得去那里看看;有没有风。”
风是一个管道状通道是否通畅的依据。如果没有风;说明没有空气流通;也可能是空气流通太微弱;他们感觉不到。
但如果有风;这个管道状通道就一定是两边开口的,毋庸置疑。
两人这下没有带火把,摸黑去了通道口。
漆黑的环境除了恐惧;也消除了眼睛接受过量信息带来的干扰。
现在他们的眼睛不接受信息了;剩下的耳朵和触觉会格外灵敏。
两人一人扒着通道口的一边,静静地凝神感受,哪怕一丝丝的通风迹象。
五分钟过去了。
“何明,你有感觉到风吗?”
“没有,既没有听到,也没有感受到。”
接下来就是沉默,两人知道,需要继续等。无论能不能等到,这个时间都太短了,需要再等。
赵琪心里的恐惧慢慢消散,开始平静,也不再胡思乱想,她现在唯一的事情,就是专心致志,感受通风的痕迹。
又过了二十分钟,何明想要开口说算了,“琪琪,”
“嘘”
难道是有什么发现了?何明噤声。
两分钟之后,传来赵琪欣喜的声音,“我感受到风了!有一股微弱的气流,每隔一会儿就会吹在我脸上!”
“太好了!”何明在黑暗中牵住赵琪的手,把她慢慢地带到火堆旁,用炭笔写道:贯通、有出口。
“我想起了盗墓笔记三…云顶天宫,他们进入了长白山的一个巨大的山体裂缝。”
何明接道,“可惜这里没有盗墓者,没有九龙抬棺,没有青铜门,没有像银河一样的蚰蜒。”
“是啊,还是很不一样的。”
闲话少说,两人开始继续讨论。
何明在铺今晚睡觉垫的蜥蜴皮,这里的环境比他们前两天住的都要好,“第三点,出口在哪里?”
这三点结论有了,他们就可以做决定了。
“既然是山体裂缝,那就是从山的内部破开的。”赵琪脑子里浮现出一个立体的3d图,手在半空中比划挥舞,“我们从山腰偏上的地方开始进入,那么,根据这座雪山的大致形状来看,我们出去的地方是”
赵琪的眼睛猛地睁开,“对面!我们就不用从这座雪山上翻过去了,我们可以直接从这里通过去!”
何明用炭笔写下:出口可能在对面。然后深深地凝望着赵琪,“那么,做决定的时候到了。”
“去吧,这个的风险系数比爬雪山稍微低一点。”
既然做了决定,就要为之后的旅程做准备了。
这里看起来很干燥,不像是有水源的样子,所以他们需要带上接下来的水源。
外面的天已经完全黑了,头顶上有云层遮挡,今夜无星无月。
何明拿出包里最后一块松脂,做成了火把,外面风雪太大,普通的木柴一吹就灭了。
何明戴上帽子和手套,一头扎了出去,风雪砸在他脸上像无数细小的刀子,钻进他的皮肤里。
赵琪有些担心,都二十分钟了他还没回来,再过几分钟她要出去找人了。
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洞口传来了声响,赵琪蹭得一下站起来,“何明,你回来了吗?!”
“嗯,”何明的声音有些打颤,“你就站在洞口,帮我接着雪球。”
赵琪连忙依言去到洞口,接住何明递进来的大雪球,一个起码有二十斤重,压得实实的,她报到洞穴里往地下一扔,像一个铅球落地,发出咚!的沉闷声响。
一连接了三个,何明才说道,“没有了,我现在进来。”
何明拿着快要熄灭的火把进来了,满身落雪,脸冻得有些红。
赵琪见状,也不管雪球了,赶紧过去扶着何明,“怎么了?冻着了?赶紧来烤火,快!”
何明一进来,与暴风雪阻隔开来,里面是温暖的空气,让他瞬间感觉又活回来了,“我没事,在火堆面前坐会儿就没事了,外面的风雪太大,确实不适合再出去。”
赵琪见他脸色确实是缓和下来的,才放下心来,拿着斧头去那边劈雪球了。
何明自觉地把锅架上。
赵琪拿起斧头使劲儿一劈,发出清脆的一声响之后,雪球成了两半,赵琪抱起其中的一半,放在锅里,让它慢慢融化,沸腾。
何明已经靠着石壁睡着了。
赵琪见状没有叫醒他,动作都轻手轻脚的。
他们需要准备水源,把十个水囊都灌满,这样,水、食物和燃料,缺一不可,他们才能上路。
赵琪没有加入更多的木柴,就是之前取暖的量,木柴现在是很宝贵的。
这样把三个雪球都融化煮开需要煮六锅,可以把剩下九个水囊都装满。每锅煮开之后还要端开冷却一会儿,赵琪算了下,一晚上的时间都要花在上面了。
何明睡到半夜,做了个噩梦惊醒,发现赵琪靠着墙眯着,锅里烧着水。
“琪琪?琪琪?”
赵琪其实没睡着,烧着水她必须保持清醒,现在只是闭目养神,“你醒了?继续睡呗,还没天亮呢。”
“你烧了几锅雪水了?”何明见旁边放着灌满的水囊,锅里的雪已经融化得只剩一个雪芯,开始冒白气了。
“哦,这是第四锅。”
“我来吧。”何明强制要求赵琪去睡觉,赵琪拗不过他,本身她也困得不行了,就靠着墙睡过去了。
早晨醒来的时候,火堆还在燃烧着。何明还在睡着,赵琪一起身他就醒了,“昨晚把水囊都装满了,还剩一锅水,可以用来洗漱和早上喝。”
赵琪向外面看去,昨夜的暴风雪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把外面的世界覆盖上一层更厚的雪。
她拿出自制的牙刷,是一个小木棍,顶上绑着一小把植物纤维。效果肯定不如现代的牙刷且容易坏,需要刷好几分钟才有比较好的效果,他们从瓦屋离开的时候带了好几把备用。
两人各自沾上一把海盐开始刷牙,洗漱完之后,吃了早饭,整理好装备,又要和这个地方告别了。
全部的水都由何明来背,然后一人手里提着一捆剩下的木柴,赵琪还是背着食物。
由于洞里没有自然光线,需要照明,他们的另一只手腾出来拿着燃烧的木柴,一根快燃完了就点燃另一根。
“何明,我们在这洞穴里需要照明的话,木柴会不会不够?”
“我算过了,把原来配给一天的木柴,一半照明,一半晚上取暖就差不多,因为山体里面不会太冷的。”
赵琪一想也是,两人走到通道入口,一齐踏进了未知。
“这是一个天然的山体裂缝,”何明提醒道,“所以会很不规则,一定要时刻注意头上和脚下。”
“嗯,”赵琪默默地记在心里,两人并排着拿着的火把,像漆黑夜空中的两只萤火虫,发着微光,是这个世界里唯一的指明灯。
果然如何明所说,越往里走,温度是逐渐升高的。他们往里面走了两个小时,终于摆脱了之前那种无处不在的刺骨寒冷,赵琪感觉气温回升到了零度左右。
“这通道是不是越来越窄了?”之前两人并排走着都很宽敞,现在好像快要挤到石壁上去了。
“好像是的,我们一前一后地走吧,我走前面。”说着何明走到了前面,后面对他们来说已经走过了,前面的危险系数更大一些。
洞顶也越来越矮了,以赵琪的身高可以通过,何明就需要低着头。
渐渐的,洞顶只有半人高,两人都只能蹲着,需要克制自己的本能突然站起来,不然就会撞到头破血流。
“这怎么过啊。”对何明来说,这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而赵琪更担心的是洞顶会越来越矮,矮到他们必须躺着,那样可真不知道怎么过了,嘴上却还安慰着何明,“蹲着也可以走啊,只是辛苦一点,一点点挪就可以了,这样的路段应该很短的,坚持一下。”
不过终究没有发生赵琪担心的那种情况,大概五十米之后,洞顶慢慢变宽,两人又能站起来了。
“这洞顶越来越高了。”赵琪把火把举高,却看不到上面的全貌。
现在的感觉是在一层楼里,这层楼有普通的两层高,宽度却只有两米宽,给人一种极度的不协调感。
“小心脚下有坡!”何明在前面提醒道。
赵琪把火把靠近地面,发现这是一个四十五度左右的陡坡,一路向下,不知道通往何方。
何明想抓住她的手,奈何自己一只手提着木柴,一只手拿着火把,只能在前面开路,让她跟在后面,自己小心。
这下坡仿佛永远没有尽头似的,走了半个小时了,还是下坡。
难道说,他们的高度在下降?
休眠火山()
这里面的石头不像外面的黑色火山熔岩;就是正常的山体岩石;赵琪有看到大大小小的页岩和板岩;很多石块和碎屑。
她觉得这里还不错;没有昆虫;十分干燥;对她来说;有种别样的干净清爽。
下坡终于止住了,这里是一段平整的路,两人坐在石块上吃午饭。
这里的早中晚没法看天色;只能依靠手表来判断。
现在的时间已经过了中午,两人也终于找到平整的地方吃饭修整。
何明把水囊从肩上卸下来,长吁一口气;“我的肩膀要废掉了;好重!你呢琪琪?还好吗?”
何明帮赵琪卸下东西来,给她捏肩。
“我还好;不太重。你有没有感觉温度变得更高一些了?”
何明喝了口水;“嗯;现在的温度应该是零上几度;和四川的冬天差不多。不知道我们现在走到哪个位置了;有没有走到山体的内部。”
“很难说;我们手里掌握的信息太少,没有足够的论据,无法推断出合理的答案。我倒是在想;我们之前在小峰那里;发现峰顶那里是一个死火山口,那这座大峰呢?”
“两种可能,死火山口,或者休眠火山。”何明把水囊递给赵琪,“至少现在还没有发现岩石发热的现象,暂且存疑吧。”
吃饭加休息大概一个小时,两人又重新上路了,木柴也换了一根新的,这是今天第五根了,幸好这里面不太冷,晚上可以少用一些。
走了两个小时的平整路段,开始出现大量的碎石,方向也转为上坡,看来这些堆积的碎石是坡上滚落下来堆积成的。
下坡的时候是危险,上坡的时候是累,类似于爬山。
不过也不能要求人家一条山体裂缝这么多了,赵琪幽默地想。
这里的体感温度已经不需要戴手套了,便把手套脱了,更方便一些。
赵琪双手触摸到石头的时候,感觉有一点细微之处不对,“咦?”
“怎么了?”
“这石头温度不对。”
何明仔细感觉了一下,“没什么问题啊,凉的。”
赵琪在脑子里仔细演算了在这种环境温度下,石头的温度。
得出的结论是,这些石头的温度要高一点,虽然没到体温,触感还是凉的,但赵琪察觉出了问题。
“没事,继续走吧。”
接下来的路段比较崎岖,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脚下的碎石也非常多,需要两人集中精力,才能保证安全,也就没去想了。
“呼,终于有一个平整一点的地方了,我以为我今晚要在乱石堆上睡觉呢。”赵琪看了眼手表,外面应该快天黑了,他们也得遵守生物钟才行。
何明把两人背上的东西解下来,靠在石壁上。
“咦?这石头是温的!”
赵琪拿着木柴过去,两根木柴把石壁照得更亮一些,赵琪摸了摸,干燥,没有渗水,石壁温热。
她凑近去闻了闻,没有硫磺味儿。
“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这确实是一座正在休眠的火山,二,我们正在走向山体内部。”
何明将手里那根柴火照例点了一堆火,赵琪把自己手里那根也扔进去烧了。
何明搬了两块形状合适的石头过来,陶锅就放在上面,下面是火堆。赵琪在清理他们准备睡觉的区域,把小石头和沙子弄走,铺上蜥蜴皮。
吃完饭,两人照例讨论一些事情,何明拿着贝壳碗在喝热水,“每天还是照旧吗?预估一下,我们多久能走出这座山?”
赵琪心里有些猜想,“按照这个速度的话,不超过三天。我的空间感没有你好,我们这一路,是上坡多些还是下坡多些?”
“嗯”何明仔细回想他们今天一整天的路程,“总体来说,海拔在下降。”
“嗯,这是好事,睡吧。”
两人皆累极,早早地睡下了。这一段路比之前增加了水的负重,让何明觉得很疲惫。
而赵琪则有些幽闭恐惧症,她在狭小封闭的地方总是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倒不是身体有什么问题,只是一种心理。
她感觉他们俩在这座巨大的山峰内部行走,就像两只蚂蚁行走在蓝鲸的心脏中一样。
幸而她也累极,并没胡思乱想多久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两人的生物钟准时把他们叫醒。这里看不到天色,只能看手表。
准备完毕,两人手里拿着各自的火把,就出发了。
今天的路程与之前类似,最大的不同就是,两人能感受到石壁的温度在不断地升高,气温也变得更高了。
“我们走到气温最高的地方会不会被烤熟啊?”
“有可能。”
两人最先脱掉的衣服是中间那件马甲,后来又把棉袄脱了,把马甲穿上。最后连,马甲也穿不住了,只穿着冲锋衣外套。
赵琪笑道,“现在的体感温度倒是有点像初夏了。”
“我们像是走过了一年四季一样,真是神奇的体验。”
“不过是自然的小戏法而已。这里应该不是温度的最高点,继续往前走吧。”
继续往前走了半个小时,这下连冲锋衣外套都穿不了了,两人只穿着最里面的短袖,额头上开始冒汗。
何明觉得口渴,就抿了一小口水。
“等一下。”赵琪闻到了空气中淡淡的硫磺味儿,她拿过何明手上那根柴火,将两根凑在一起,增加一点亮度。
石壁上有淡黄色的粉末析出,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