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到石炭纪吃虾-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一下。”赵琪闻到了空气中淡淡的硫磺味儿,她拿过何明手上那根柴火,将两根凑在一起,增加一点亮度。

    石壁上有淡黄色的粉末析出,赵琪闻了闻,确实是硫磺。

    她脸色凝重,“走吧,我们需要加快速度,快些通过这一段路。”

    何明点头,两人在越来越浓重的硫磺味儿中一言不发,把外套包在脸上,包住口鼻,大步加速向前。

    木柴上燃烧着的火苗,经常被他们的步子带的朝后飘。

    现在这一段路的温度应该有四十度,硫磺味儿也达到了呛人的程度,他们隔着几层布料都能闻到。

    额头上不停地流汗,身上的衣服也被汗湿透了。

    两人越走越快,若不是身上的负重,他们都要跑起来了。

    因为这种环境确实是无上的煎熬,赵琪一度在心里怀疑那些喜欢蒸桑拿的人是什么心态。

    幸而温度没有继续升高,似乎刚才的温度就是顶点了。

    赵琪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看来他们不用变成烤乳猪了。

    这段路持续了半个小时,对他们来说,像是一个世纪。

    吸入了大量的硫磺,两人都有些头晕。

    何明扶住摇摇欲坠的赵琪,向她打手势,示意她到了安全地带再休息。

    又走了一个小时之后,温度和空气终于恢复正常了。

    赵琪将外套解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气,“呼太可怕了,硫磺味儿好难闻,我一直在犯恶心。”

    何明也在调整呼吸,“我也差不多。”

    两人在这里短暂停留,喝水吃东西之后,继续往前走,想走到彻底没有硫磺味儿的地方去。

    为了节省一些木柴,两人今晚选定的露营地是温度比较高的位置,没有再往前走。

    他们俩穿着马甲,这里的温度不用穿棉袄,晚上睡觉的时候盖上就可以了。

    今晚的木柴用不了多少,保持火种不熄灭就可以了。

    第二天又走了半天,一通到底的裂缝通道,出现了岔口。

    两人站在岔道口前,有些发蒙。

    “山体裂缝竟然会有岔道,有些不可思议啊”赵琪在嘴里嘟囔。

    何明也有些怀疑自己看错了,但眼前确实是一个岔口,左右各一条路。

    赵琪有些想不通,“山体裂缝这种事情,是由于山体受到了强大的力量牵扯,内里形成腔管来的,就像我们撕开一块手撕面包,力是一次性的,不会拐弯的,自然也不会形成岔道啊”

    没人能回答她这个问题,何明提醒道,“走哪边?”

    赵琪无奈地耸肩,“我也不知道。”

    “那就随便选一边吧,错了大不了再走回来。”

    “嗯,有道理。”

    既然是随便选,赵琪随便指了一边,“小公鸡点到谁我就选谁。走吧,左边。”

    两人就这么走进了左边的通道,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气温越来越低了,两人都穿上了棉袄,戴上了帽子和手套。

    何明可以看到自己呼出的气体变成了白雾,“我们应该走的是对的,看这个温度,我们就要出去了。”

    赵琪也道,“是啊,说不定那两个岔口其实最终会汇合成一条呢,我们走哪条都没关系的。”

    何明看了眼时间,下午三点钟,没注意脚下,差点一脚踩空。

    后面的赵琪冷汗都吓出来了,“何明!”

    何明稳住身形,脚下的碎石头滚下了陡坡。

    何明也一阵后怕,“刚刚看表去了,没注意。是个陡坡,你跟紧我。”

    这个陡坡足足下了两个小时,坡度才变缓。

    两人的膝盖都在打颤。

    坡度平缓的半小时后,何明看到了同火光不同的白光。

    “琪琪,前面是不是有光?”

    赵琪心里一激灵,仔细分辨前面的微光,“好像是!”

    两人依旧保持冷静,因为走出去对他们来说是可预料的事情,现在最重要的是确定那个出口是不是真的。

    随着他们的前进,光线越来越强,基本可以确定是出口了,但是还不能放松警惕。

    直到他们看到了洞口,才真正开心起来。

    在离洞口还有五米远的时候,两人停止向前。

    在黑暗中待了太久,骤然暴露在强光环境下,会引起急性的失明。

    而且赵琪回过神来,感觉温度也升高了,穿着棉袄有些发热。

    既然不是火山热源,那就是海拔原因了,她回想起长达两个小时的下坡。

    赵琪心里升起欣喜和疑问,外面会是什么情景?

    他们来到雪山的另一面了吗?

新世界() 
又在洞口适应了半个小时;两人把棉袄脱掉;只穿马甲。何明牵着赵琪的手;小心地走出洞口。

    外面已是傍晚;光线柔和。

    洞口周围还是山体;有些缓坡;他们已经来到了雪线以下;因为视线所及之处都是黑色固结的火山熔岩。

    赵琪往下看去,这里没有什么遮挡,可以看到很远。现在距离山脚还有不到五百米;以他们的速度半天就能下到山脚。

    何明在眺望远处,天边还有一丝霞光,他能看到很远的地方。

    “琪琪;南边好像有一个巨大的裂谷;就距离山脚下不远。”

    赵琪一惊,裂谷?

    极目远眺;山脚往南一公里左右;一道巨大的裂谷横亘在那里。在这里俯瞰;像是大地上的一道伤疤。

    赵琪想起了东非大裂谷;那道地球上的伤疤;“何明;那道裂谷你目测有多宽?”

    “最窄处只有三百米,我现在目所能及之地最宽的地方超过一公里。”

    “难道这是”

    “不,不是;”何明摇头;“东非大裂谷在非洲,这里的各项环境数据显然不是在非洲。而且,石炭纪距现代3。5亿年,在这期间大陆漂移,合拢又分开,现在和现代的大陆分布肯定是完全不同的。“

    “嗯,我知道,而且东非大裂谷比这宽多了,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

    无论那是什么,无论裂谷对面有什么,他们都应该去看看。

    天空中最后一缕霞光消散,开始变得昏暗起来。这是他们从山脚下出发的第六日晚,经过严格的控制,食物和柴火还有九天的量。

    他们从洞穴的那一端出发是三日前,他们的水源还有七天的量,很充裕,山脚下有植物动物生长,现在他们带的东西有些累赘了。

    不过两人没有舍弃这些,那边的情况不明,需要实地考察再做结论。

    赵琪心里有些着急,她隐隐感觉裂谷那边会有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但天色已经黑下来了,这种光线下在野外什么都做不了还徒增危险,便决定在山洞口度过今晚,明天一早再出发。

    何明看出来了赵琪的不安,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安慰她,“琪琪,别担心,我们会一直在一起的,无论发生什么,都有我陪着你。”

    看着何明的眼睛,赵琪浮躁的心渐渐安静下来,露出一个笑容来,“饿了,我们烤鱼吃吧!希望明天有新鲜的食物可以吃。”

    “嗯。”

    一夜无话,赵琪在何明的安抚下睡去,但心里总归是挂念着这件事的,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赵琪就醒了。

    赵琪轻轻地起身,但何明还是醒了,“琪琪?”

    赵琪尴尬地笑笑,“没事儿,我口渴了,起来喝口水,你继续睡吧。”

    何明假装又睡过去了,但其实是在偷偷的眯着眼看赵琪。

    赵琪不知怎的,心里躁得慌,睡不着,干脆靠在石壁上,从山洞口望出去发呆。

    天边泛白,连日出前的朝霞都还没出现,她只能大概看清那个方向上地形的轮廓,像勾勒的水墨画,朦朦胧胧,烟气氤氲。

    她睁大眼睛,想多看清一些裂谷的细节,但光线实在太弱了,无论她怎么看,都只有大致的轮廓。

    何明看着赵琪这样,在心里叹了口气,假装翻了个身醒过来,打了个呵欠,“唉醒了,琪琪,你睡不着吗?”

    “没有,你继续睡啊。”

    “我也睡不着,干脆起来吧。”何明知道赵琪心里的焦急,干脆起床了。

    半小时后,天边刚刚出现一点点太阳的痕迹,两人就从山洞出发下山了。

    何明已经记住了大致的地形走向,以防他们到了下面走错方向或者迷路。

    下山的路途没有什么好说的,没什么植物,全是黑色的火山熔岩。两个小时以后,两人已经到了山脚下了。

    标准的夏日气温,两人重新穿上了短袖。从这里到裂谷没有什么遮挡,赵琪在这里都能清楚地看到它。

    何明记住了到裂谷最窄处的路线,“走吧,这边。”

    昨天在山上目测是一公里,现在看来并不准确。两人快步走了两公里多,才来到了裂谷前。

    离裂谷还有五百米的样子,前面已经是一片平坦了,稀稀疏疏长着杂草。裂谷往两边延伸开去,左边拐了个弯看不到了,右边则直直地延伸到天边。

    如何明所说,这里确实是裂谷最窄的地方,现在看来只有两百多米,两边的距离越拉越大。

    裂谷对面似乎有股魔力,吸引着两人往边缘走去。

    不知何处隐隐传来吟哮之声,像他们在电视上看见过的龙。

    此时距离裂谷边缘300米,距离裂谷对面600米。

    何明能看到对面有活物在走动,且身形高大,身子有半棵树那么高。

    等到他们来到裂谷边缘,距离裂谷对面还有大概300米,往前踏一步就会跌入深渊。

    不过两人都没兴趣低头看脚下的深渊有多深,他们此时像两尊石灰雕像,无力思考更多的东西。

    他们看到了对面的恐龙世界。

    在裂谷的对面,是一片巨大的草原,上面稀稀疏疏地长着树,和他们之前经历的草原相差无几,不同的是,上面有很多恐龙。

    赵琪仿佛听到自己的声音游离在身体之外,“那真的是恐龙?”

    何明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对面,在裂谷对面的断崖边上,徘徊着十几只体型巨大的恐龙在低头吃草。

    在它们身后的大草原上,还有成百上千只同类的恐龙在悠闲地漫步进食。

    它们似乎没有发现对面的两人,也是,对它们来说体型小到可以忽略的东西,就像人类眼睛里的老鼠一样,谁会注意到对面的三百米外的老鼠呢?

    而这两只“老鼠”却能看到它们身上的所有细节。

    何明回神,拉着赵琪后退了几步,防止他们头脑不清醒踩空掉下去。

    赵琪依旧在游离中,“对面是恐龙纪元了?”

    “恐怕是的。”

    “对面那些两层楼高的是什么怪物?”

    “嗯?”何明不解。

    赵琪意识到自己的表述可能有些问题。那些恐龙延续了蜥蜴体型的惯例,不是竖着长的,而是横着长的,说两层楼高不太准确。

    准确地说是六米左右那么长,两米多高,像一只蜥蜴放大了无数倍,但身体比例进行了一些改造,有着巨大的大肚子和不成比例的小脑袋。

    赵琪看着其中一只恐龙的正脸,心里只有两个字:滑稽。

    恐龙的分类繁多细致,很多在体型大小和形态上的进化都是趋同的,分辨起来并不容易。

    后世所熟知的像霸王龙、三角龙一类,都是在很晚以后的侏罗纪了,而之前,恐龙纪元其实已经延续了一亿多年。

    对面那些庞然大物特征还算明显,何明在自己记得的为数不多的恐龙种类中搜索到了它们的族群。

    “看这个体型和身材,和那个和身体不成比例的小脑袋,应该是二叠纪早期最大的恐龙,也是最大的陆生动物——杯鼻龙,属卡色龙类,食草的。”

    赵琪看着它们那占了身体一大半比例的大肚子,“所以它们的肚子全拿来装草了吗?”

    “差不多吧,进入二叠纪后,主流的卡色龙类已经坚定地向着除草造粪大机器的方向发展了。它们的牙齿更适合切割植物,消化道变得长而膨大,大量微生物在其中生长繁殖,帮助宿主酵解纤维素。因为食物中的营养贫乏,而且消化过程漫长,它们的肚子越来越大,不得不演化出更加坚固的肋骨和脊椎来包裹容纳。这又需要更粗壮的四肢来支撑。各种因素一项一项叠加起来,终于造就了杯鼻龙这样的超级大草包。”

    介绍完之后,何明用一句简短的话做了总结,“基本上就是一个重型四足自走连续进出料发酵罐。”

    “很形象了。”赵琪看着对面,这个裂谷把两个世界割裂开来,这肯定是那个“造物主”的手笔了,那么,这个裂谷本身就是一个bug。

    之前被体型最大的大家伙吸引,细看之下原来还有其他恐龙分布其间,“看来对面的草原上是一个杯鼻龙的族群了,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恐龙,还有几只很奇怪的恐龙混在里面。”

    赵琪让他指给她看,几只体型比杯鼻龙稍小的恐龙,背上长着一块“帆”,像一块骨和肉做成的挡板。“那是什么恐龙?”

    “基龙,背上那块帆应该是用来接收太阳的热量用的。”

    “等等,接收太阳的热量?”赵琪怀疑自己听错了,“这是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吗?”

    何明笑道,“二叠纪总体来说温度不高,这些动物很可能用大面积的背帆来接收太阳的光热,再把被烤热的血液送往全身。通过改变帆板对阳光的夹角,或者控制血液流量来调节体温。动物的各项身体机能:神经信号传递,食物消化,肌肉反应等等都和体温密切相关,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体温提升到最佳状态无遗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哦”赵琪也知道体温对动物的重要性,现代的蜥蜴类和蛇类这些变温动物,也需要在早上晒够太阳才能有活力。

    “就这一种恐龙进化出了这种结构吗?”

    “不止,之后大概有二十种恐龙种类,独立进化出了这种结构,现代的很多种蜥蜴也在背部长有背帆,说明这种生理结构是有普世价值的。”

    又讨论了一会儿对面的大家伙们,两人才回过神来。

    或许他们对对面那些超级巨兽太好奇了,但现在必须收起这种好奇来,考虑考虑他们自己。

    现在这个处境绝不算好。

前夜() 
头顶的太阳很晒;两人意识到;可能需要就接下来的处境讨论很长时间;就找了块大石头;躲在背阴处吃东西喝水。

    赵琪把水囊递给何明;“怎么办;我们现在算是进退两难了;往后退不了,往前走不了。”

    “是,我们现在的处境是很艰难;但你我心里都早已做好准备了不是吗?”

    是啊,他们不是早就设想过这样的结果了吗?出发前就想到了,那为什么还是这么难以接受呢?

    “是啊;可是”

    “琪琪;”何明凝视着赵琪,眼底是坚定和勇气;“平心而论;你想不想在这片神奇的大陆上探索?看看那些早已消失;湮灭在时光长河里的巨兽们?”

    那些亿万年前的生灵;埋在泥土里变成石头一样的东西;皮肉、血液、软组织早已不在;只剩下骨头留给后世的人类一些无谓的猜测。而他们他们有机会,去看看这些活生生的恐龙。

    特别是对于他们专业的来说,更是一朵悬崖上的蓝铃花;充斥着致命的吸引力。

    赵琪向自己的内心屈服;不管怎样,她都想去看看,哪怕下场不好。

    看到赵琪点头,何明笑道,“真巧,我也是这样想的。”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悖论,赵琪没想到,何明想到了。

    做这个决定也是必然的事情。

    因为看似有选择,其实没有。

    在这个悖论中,他们的选择一直都只有两个:留在原地度过一生;或者一路向南寻找真相。

    在这个裂谷面前,向后退和留在原地,没有区别,他们一直以来的选择,都只有不停地向前走。

    不管前面有什么,也不管下场如何。

    填饱肚子,两人又要开始商量了。

    讨论这种事情看似啰里吧嗦浪费时间,但却是最重要的一环。

    思考,本来就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

    何明看着裂谷对面的悬崖峭壁,攀爬难度不算顶级,应该是可以克服的,“我们得想想怎么过去。”

    “搭个桥过去?”赵琪说完也觉得太异想天开了,以他们俩的能力根本做不到,也不用那么大费周章,“用绳子吧,从这边溜到裂谷底部,再从那边爬上去。”

    “嗯,”何明点头,“不过从哪个位置爬上去要选好,选个没有恐龙的时候,或者选个没有恐龙的位置。”

    “嗯,但是我们的绳子好像不够。”赵琪从背包里拿出那根十米长的手编粗绳,“我们可能还需要二三十米长的绳子,才能帮我们溜下去。”

    何明提议去崖边看看,早晨的时候往下看去是一片白雾茫茫,仙气缥缈,说明高度很高。现在去希望雾气已经散开了。

    两人走去崖边,现在是正午,一天中光线最强的时候,可以看到下面的雾气已经散了。能够清晰地看到裂谷的深度。

    “何明,目测一下?”

    何明大概观测了一下道,“三十米左右,十层楼的高度。”

    “不要说得这么模糊,何明。你需要仔细观察,得出更准确一些的数字。因为这不仅是一个数字,关系到我们俩的性命。”

    赵琪一提醒,何明一惊,“对不起,是我疏忽了。”

    见何明重新认真起来,赵琪才放下心来。这次事关性命,马虎不得,下面幽深陡峭,已不知吞噬了多少生命。

    何明观察了半晌,终于出声,“从这里到崖底在三十六米左右,误差不会超过半米,相当于十二层楼的高度。”

    赵琪不好意思地笑笑,“对不起啊,刚才对你太严肃了些。”

    “那就亲我一口吧。”

    “好吧鸡贼。”

    得出了具体的高度,需要把下降方式确定下来,才能确定需要的绳子长度。

    何明在脑海里列举着可行的方式,“第一种,也是最省事的一种,我们把绳子的一头拴在一块石头上,另一头系在腰上,只要绳子足够长,我们就能握着绳子滑下去,一直滑到最下面。”

    “不行,”赵琪指出这种方法的弱点,“这样就相当于把绳子固定在这里了,等我们下到下面之后,绳子是收不回来的。而我们爬上那边的崖壁也还要绳子,不能这样浪费。”

    何明又提出了第二种可行性,“那我们把绳子的中间绕在一块石头上绕两圈,然后一人抓住一头往下,到了崖底就可以把绳子收回。”

    “做一根六十米长的绳子?”

    “额好像不太可能,搓一根六十米长的绳子,不一定中间有什么没搓好的结点,会断掉。而且承受我们两人的体重太冒险,毕竟是三无产品。”

    紧接着,何明提出第三种可行性,“我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这个肯定可以!我们搓两根三十米长的绳子,一人一根。鉴于这个悬崖有三十六米高,就分成三部分,每个部分十二米。”

    赵琪知道他想说什么了,“你是说我们把绳子在上面的一块石头上绕两圈,本来三十米做对折是十五米,但因为绕这两圈,长度会打折扣,所以按十二米算。”

    “嗯,然后我们顺着绳子溜下去,回收绳子,找到另一块合适的石头再重复这样的操作。”

    “bingo!”赵琪忽然又振作起来了,“走吧!”

    “干嘛?”

    “搓绳子去!”

    “哦,好啊。”何明也从地上起身,两人背起装备去寻找原材料,为他们的未来准备。

    搓绳子是一件细心与力气并存的活儿,不幸的是,赵琪既没有力气,又没有细心。

    所以这个任务就落在了何明的头上,赵琪负责处理原材料。

    这附近草和树的种类都很多,其中就有何明在瓦屋的时候搓绳子的原料——一种石松外面的树皮,里面有类似麻一样的粗纤维。

    这种纤维过嫩或者过老都容易断裂,只有在生长期的中间程度,纤维韧性最强,做成绳子自然也是最结实的。

    两人选了一棵树作为暂时的营地,为他们提供树荫和阴凉,原料堆在旁边堆了一大堆,赵琪简单地处理原料,由何明独立完成全部的工序。

    原来那根十米长的绳子闲置了,没什么用,他们计划的两根三十米的绳子都要新做,按绳子的长度算,一共是六十米。

    还要搓得足够粗,才能减少发生意外的概率,毕竟这不是工业产品,只是他们的小作坊生产的三无,原料也不是高强度的尼龙绳,而是植物纤维。

    何明加班加点,从天亮就坐在那里做到天黑,手上起了几个厚厚的老茧,每天可以搓十米长,这两根绳子估计要六天才能完成。

    而赵琪则包了寻找水源、柴火和食物这些杂事,每天早上拿着弓箭,背上背着箭篓去打猎,猎到一两只蜥蜴就回来,够他们一天的食量。

    赵琪提着处理好的蜥蜴回来树下,见何明搓绳子的原料快要用完了,便坐下来准备了更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