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空间快穿-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凌便问那果子什么样子,珠兰详详细细将果子的形状告诉给了沈凌。
沈凌就明白过来,小郡主多半是对那样水果过敏,太医们后来没有断清症开错了方子,才导致病情加重。
若是刚开始的时候,只消开几副清热消炎的汤剂,两天便会痊愈。如今小郡主却因为太医们的误诊,喝了几副有害无益的汤药,加上小郡主本身就比较体弱,过敏的症状还未好,又添了热毒的病症,病情便越来越复杂。
沈凌沉吟了片刻,提出要看前面几个太医开过的方子。珠兰出去了一会儿,方才捧着一个匣子回来,里面装的都是太医们开过的方子。
沈凌仔细看了一遍,方才下笔开药。
开完药以后,她不急着找人抓药,反而让珠兰将能做主的晋王请了过来。
晋王约莫有二十五六岁,虽是天潢贵胄,架子却不大。因着担忧女儿的病情,他的眉间有几许忧思,待沈凌行完礼便道:“珠兰说你有事要与我商议,可是要用到什么贵重的药材,这个你尽管说。”
沈凌道:“王爷多虑了。我开的方子并不用到那些珍贵的药材。只是小郡主这病来的急,想要一下子除根的话,就得用非常之法。所以我才要找王爷商议,肯不肯让我按照自己的方法给小郡主治病。”
晋王毫不犹豫的说道:“只要你能治好我女儿的病,什么方法我都依的你。但只一条,若是我女儿有个长短,你的药铺就别想在京城再开下去了。”
晋王也是没有了办法。宫中的太医都已经束手无策,个个都让他另请高明。无奈之下,他只好听从了手下人的建议,将有神医称号的沈凌请了过来。只要对方肯治就好,女儿能尽快好起来就行。
沈凌道:“这个在下晓得。若是小郡主出了意外,王某自当甘愿领罚。”她已经想的明白,既然来了这王府,自己就没有了退路。若是没有那系统的任务,自己倒是可以不必冒这个险。但是既然为了完成任务,就势必要治好眼前的小郡主,不然自己好容易得来的名声就会毁于一旦。
如今既然晋王答应按照自己的方法来治,沈凌就吩咐珠兰准备一只极大的木桶,然后又让人去花园取潮湿的土壤。
土壤取来以后,都按照沈凌的吩咐倒进了木桶中。
这个时候,沈凌才吩咐人煎药,十几副药汤煮好以后,又都按照沈凌的吩咐将药汤倒进了木桶中。木桶中的土壤经这药汤一浇,立刻就冒出了丝丝热气。
沈凌赶紧吩咐丫鬟们把小郡主脱光衣服置身于木桶中,珠兰被催促了好几遍,在沈凌走后,方才领着丫鬟们褪去小郡主的衣衫,把她放进了药汤和土壤混合的木桶中。
沈凌在窗外继续吩咐人煎药,每过半个时辰,就会让人将药汤送进去倒进木桶中。
这个方法她还是在巴蜀时听白及说过的,白及曾用这个方法治好过一个身中剧毒的病人。
小郡主本来只是过敏,却因喝了太医开的汤剂,因为药不对症,导致身体有了热毒。沈凌现在要做的就是先给小郡主去除了这些热毒再说,只要去掉这些热毒,病就好了大半。
本来她可以开几副药,从容去掉小郡主的热毒。可是沈凌怕病情拖得太久,过敏的症状迟迟得不到救治,病症会拖得越来越重,到时更不好下手。尤其是小郡主年纪还小,抵抗力比较弱,病了这么些天,贸然用大量清热的药只怕于脾胃不利。于是她才用了白及的这个法子,先快速将小郡主身上的热毒去掉再说。
如此折腾了差不多有两个多时辰,沈凌方才命人将小郡主从木桶中扶出来,等丫鬟们服侍小郡主沐浴以后,她又诊了一次脉。
这期间,晋王因为公事已经回了前堂,不过却派了心腹在这里等候消息。而小郡主的生母晋王妃在去年离世,只留下几个珠兰等几个靠得住的丫鬟照顾小郡主。
所以等沈凌诊完脉,第一个问的便是珠兰这个在小郡主跟前伺候的大丫鬟,“大夫,怎么样?”
沈凌道:“脉相已经趋于平和,热毒已去除大半。可以服用汤剂了。”
其实珠兰不问,也知道小郡主比之前好了很多。之前小郡主有隐隐发烧的迹象,手脚摸上去总感觉有些热意。而方才她给小郡主擦身的时候,虽然大片的红疹还在,但是小郡主身体的温度已变得和平时一样,摸上去比较温凉。
沈凌根据刚才的脉相,开出一张温和的方子,重点治疗小郡主的过敏症状。开好药方,沈凌又取出一瓶自制的膏药,让丫鬟们用水化开,拿面巾蘸着这药水将小郡主身上有疹子的地方细细擦拭一遍,可以让疹子更快的消退下去。
一番折腾,已经是午后时分了。
沈凌用了迟了一个多时辰的午饭以后,小郡主便醒过来了。
昏迷两天两夜的女儿醒过来,弱弱的叫了声父王,晋王的心顿时放了下来,他握了握小郡主的手,“翩翩饿不饿?”
小郡主摇摇头:“不饿,就是渴得厉害。”
珠兰忙将一碗绿豆汤端到小郡主面前,“郡主用些汤水吧!这是王大夫吩咐的,郡主醒来以后最好用这绿豆汤代水喝。喝个两三天病就好了。”
那绿豆汤看着不苦也不黑,小郡主试着喝了一口,发现清清凉凉的,很快就将一碗绿豆汤喝完,晋王忙又让人再给小郡主盛一碗。
小郡主一气喝了两碗,方才觉得嗓子舒服了一些。
珠兰按照沈凌的嘱咐,给小郡主呈上的饮食都是比较清淡的饭菜,饭后小郡主接着饮了一碗沈凌新开的汤剂,便又沉沉睡了过去。
沈凌在王府里一连待了三天,一直等到小郡主的病差不多痊愈方才被晋王放出了府。
走之前,沈凌特地叮嘱过珠兰,以后那些稀奇的果子或是别的什么新奇吃食,最好还是不要让小郡主碰。小郡主大概是后世所说的过敏体质,从前因着王妃在,将小郡主照顾的很好,便没有发作过。而王妃离世以后,晋王又忙着公务,照顾小郡主的便是身边的那几个丫鬟。丫鬟们对小郡主有求必应,也不敢反驳,一味顺着她想吃什么吃什么,才会发生这次过敏。
沈凌将其中的厉害关系说给珠兰,看珠兰确实记在心上以后,方才放下心来。只要小郡主平时吃食上注意一些,熬到大一些以后,过敏体质便会自己慢慢痊愈。当然也有的过敏体质不会自己痊愈,而是一辈子陪伴在人身旁,这个,沈凌也就没有办法了。
沈凌从王府回到药铺以后,便听说选秀已经结束的消息。这件事跟她没有多大关系,沈凌也没放在心上。
王侍郎家的那位芳姐在选秀一开始的时候便因身上起了疹子被送回了家,沈凌去王府诊病的时候,她的疹子已经完全消退下去了。
不过王侍郎为着怕人起疑心,连着好些天没有到沈凌这里。直到沈凌从王府回来,他才在黄昏时分,直接乘马车来到了沈凌的住处。
“这次将你推荐到王府看病这件事,我已经帮你打听清楚了,是徐太医花重金买通了晋王府的管家,在晋王面前提了你的名字。”
沈凌对此早有预料,听闻是徐太医搞的鬼,她一点都不意外。对方作为宫中医术最好的太医,医不好的病人却被自己看好,难免不会有些想法。
“多谢大人告知此事。”沈凌淡淡道,脸上没什么表情。
王侍郎有些替她着急:“徐家世代都在太医院供职,交好的王公大臣不可胜数,随便一个都能让你的药铺在京城开不下去,你可要早做打算才好。”
沈凌仍旧表情淡淡,“这事就不劳大人操心了,我心中有数。”
王侍郎原本以为沈凌所说的心中有数是她早已有了应对的方法,虽然有些不放心,但是担忧的成分却少了一些。
哪知没过几天,他准备打算到沈凌的药铺看看时,就听沈凌的药铺被查封了,原因是售卖假药。
第 193 章()
夕阳西下;晚风从荷塘徐徐的吹来;空气中飘荡着一股淡淡的荷香。
沈凌坐在院中的石凳上;一边品茶;一边纳凉。平日里难得有这样松闲的时候;她早就想出来松散几天了;奈何找不到机会。这次徐太医勾结官府的人查封了她的药铺;正好给了她休息的机会。
至于日后,沈凌一点都不担心。自从她治好了镇国公府老夫人的失眠症,老夫人现在是一有什么不舒服;就会来找她看病。还有远乡侯府的蕊姐,吃惯了她开的方子,更不会轻易换大夫。
再加上找她经常看病的几个勋贵世家;沈凌觉得;有这些老主顾在,徐太医根本奈何不了自己。
不过自己站出来明着与徐太医对上;终究失了下乘;而且那些勋贵世家未必喜欢管她的闲事。那些勋贵世家;沈凌自问对他们还算了解;不愿沾惹上一点麻烦;也不喜欢那些有麻烦的人。与其巴巴的上门求他们帮忙,还不如以退为进;等到他们需要自己看病时,自然会帮自己办妥一切。
自己既可以不用出面;也可以解决此事;何乐而不为?
事情果真如沈凌所料,沈凌的药铺查封以后,镇国公府和远乡侯府起初都没有打算插手此事。
徐太医并不像王侍郎所说的那般仅仅是与王公大臣们交好,消息灵通的镇国公府和远乡侯府都知道徐太医是宫里皇后娘娘的人。为了一个大夫,而去得罪皇后娘娘,两家都觉得合不来。因此两家都吩咐管家若是沈凌前来有事相求,就说府里有要事,请她过一阵再来。
哪知他们还未等到沈凌跑到府上来求帮忙,就听到了一个消息。
有个叫于文龙的御史上折子参了徐太医一本,说他勾结官府陷害同行,同时把持药行,以次充好。
于文龙是御史中出了名的铮铮铁骨,参倒过两个皇亲国戚,他这一参,镇国公本能的觉得徐太医要倒霉。他便顺势站了出来,为徐太医说了几句“好话”。
有他带头,几个勋贵后来纷纷开口,有人还提到了沈凌的药铺被查封一事。
一直都沉默不言的晋王在听到沈凌的药铺时,忍不住开口为沈凌说了几句好话。
皇帝自从沈凌治好了镇国公府老夫人的失眠症后,就对她有所耳闻,后来听说她治好了晋王的小郡主,更是对这个人好奇的很。如今看臣子们纷纷为她说话,便动了召见她的心思。
第二天,在家松闲度日的沈凌就接到了一道谕旨。传旨的是个年纪不大的小太监,等她接了旨,便堆着脸笑道:“来的时候,晋王特地嘱咐过了,要我好生照拂王大夫。王大夫你看是现在就走,还是换身衣服再走?”
沈凌吩咐身边的小厮给小太监塞了一个荷包,才道:“那小公公就稍等片刻,等我换身衣裳再走。”
沈凌换了一身青色锦袍,头上戴了一支玉簪,又将自己平时用的医箱拿出来,这才跟着小太监去了宫里。
小太监起初先将沈凌带到了皇帝日常起居的乾清宫,可是两人刚走到乾清宫门口,就有一个小太监过来,说皇帝现在在慈宁宫,走前告诉宫人,等沈凌到了,便去太后住的慈宁宫。
于是,沈凌在慈宁宫的正殿里,见到了宝座上面的太后和皇帝。他们下面还坐着几个得宠的嫔妃。
沈凌不敢多看,只看清了坐在最上面的太后和皇帝的面容。
太后今年五十上下,按理说她这样身居高位的人理应保养的极好,可是这位太后却是个例外,明明不过五十来岁,可是她的头发已经全白,皮肤也有些暗淡。
沈凌记得曾经听人说过,当今太后魏氏是宫女子出身,在一次偶遇中被先帝临幸,事后生下今上,也就是当时的大皇子。后来先帝宠爱琳贵妃,琳贵妃生下四皇子以后便视今上为眼中钉,屡屡在先帝面前挑拨离间。
先帝听得多了,便信以为真,今上和太后以及晋王的日子便越发不好过起来。想必太后那时一定受了很多苦楚,不然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沈凌按下自己的心思,恭恭敬敬的给上面的太后、皇帝和妃嫔们请了个安。
“翩翩的病是你看好的?”太后是个很随和的人,她对给翩翩治好病的沈凌很有好感,便当先开口问道。
沈凌答道:“回太后的话,给小郡主治好病的正是草民。”
太后笑道:“翩翩是我最疼的一个孙女,你治好了她的病,哀家要好好的赏你。”她顿了顿,才又说道,“你可想要什么赏赐?”
沈凌道:“行医治病是大夫应该做的,草民不敢要什么赏赐。”
太后听了上下一打量沈凌,“哀家看你衣饰不俗,想必不缺金银俗物。听说你到现在还未成亲,不如哀家来做主赏你一门婚事吧!”
沈凌心中一惊,她想不到太后竟然提到了她的婚事,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莫不是自己女扮男装一事被太后看穿了?应该不会,自己女扮男装了这么些年,声音步态早已和男子并无两样,而且自己的化妆术又足够高明,普天之下应该没几个人能够看出来自己的身份。
她稳住心神,开口婉拒道:“太后的好意,草民心领了。草民曾经立过誓言,这辈子绝不会娶亲生子。所以太后的美意,草民只好辜负了。”
太后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她本想问沈凌为何不愿成亲,但是她究竟是一个心软的妇人,为了避免人难堪,话到嘴边也就咽了下去。
坐在一旁听了许久的皇帝终于找到机会说了句话:“朕听御史说,你的铺子是因为徐太医的缘故才被查封,可有其事?”
这句话问的直接,沈凌不由微微愣了愣,方才想好回话:“皇上圣明,草民的药铺究竟为何会被查封,草民也不知道。但是药铺里的每一样药物,都是草民自己经手过的,绝无可能会出现假药。”
皇帝听了又问了一句:“可是徐太医自己说,他在协理官府检查你的药铺时,亲眼见到药柜里的人参被混进去了些许苦参。”
这个沈凌早在药铺查封之时,就已想好了应对之话,当下便道:“草民药铺里的人参和苦参,都是草民游走各地时,到深山采得的。说来草民采参的方法与别人不同,年份久的不要,年份少的也不要。每支人参多在十个年份左右,大致都是簪子粗细。而苦参则在两个年份左右,也是簪子粗细。
可是药铺里混到人参里面的苦参个头都比草民自己采得苦参大得多。草民若是想用苦参充当人参,绝不会放着自家的苦参不用,而去其他药铺购买苦参。所以那苦参,应该是有心人后进去的。若是陛下不信,可以派人到镇国公府取参。
镇国公府新近从草民的药铺购得了几支人参,因着草民还未将养生丸的方子递到镇国公府,那几支人参应该还放着没动。”
皇帝听了果真命人去镇国公府,将新近购得的几支人参拿来。
几支人参拿来以后,皇帝又派人请了几个太医过来,鉴别这几支人参的真假年份。
结果确如沈凌所说,每支人参都是真的,而且年份都是在十个年份左右。
皇帝命几个太医退下时,心里就有了成算。不过他并未将一切都表露出来,而是风淡云轻的问道:“朕听你说给镇国公府的老夫人配什么养生丸,养生丸是什么?”
沈凌如实道:“老夫人上了年纪,有些身乏体虚的毛病。草民便根据老夫人的病症拟了一个养生丸的方子。这方子是一个名医世家的祖方,他们家的老人世世代代都用这个方子,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延年益寿。”
这话刚刚落下,太后就问道:“哪个名医世家?”
沈凌道:“是山东陵县的一个名医世家,他们家靠着这个方子,家里的老人最少也能活到六十岁。寿命最长的是陈老太公,草民去陈家登门拜访时,这位陈老太公刚刚过完九十大寿。”
沈凌最后一句话说完,太后的脸色马上就有了一丝变化。
沈凌看的清清楚楚,权势越大的人越不想早死,这个道理她早就想的明白。所以她在游历各地时,也曾搜集过不少能够使人长寿的方子。陈家的养生丸就是其中之一。
先前她没有足够自保的手段,也只是跟镇国公府的老夫人提了这么一下。现在为了药铺能够重新开张,背后有大树可靠,沈凌便抛出了这么一个鱼饵。
她不相信有这个鱼饵在手,天下最有权势的这两个人会不上当。
果然,太后很快说道:“皇帝,哀家觉得这位王大夫的话说的合情合理,药铺查封的事,你应该好好着人问清楚。”
皇帝点头道:“母后说的一点没错,朕马上着人去查。”
太后笑眯眯道:“这样就对了。”又问沈凌那养生丸的配方。
沈凌道:“养生丸的配方并不复杂,不过制作起来却比较繁琐。”
皇帝马上道:“这不成问题。你就先留在宫里,朕自会让人给你安排住处。等药丸制好再说。”
沈凌并不推诿,顺势留了下来。
第 194 章()
养生丸所用到的药材都很普通;并不需要什么珍贵的药材。沈凌这里写了个单子出来;御药房的人立马就将药材给她配齐了。
不过后面制作养生丸的时候却比较繁琐;所有药材都要磨成粉;还要九蒸九晒。
沈凌指挥着御药房的太监们制作养生丸的时候;今上吩咐人调查药铺售卖假药一事有结果了。
徐太医勾结官府陷害沈凌已是事实;念在徐家世代为太医院供职的份上;今上只免了他的太医一职。
这个结果,沈凌并不是很满意。不过这时候,皇帝和太后还未真正信服自己;有这样一个结果,对她来说已经很不错了。反正来日方长,若是日后徐家有人出来与她打擂台;她自然不会手软。
半个月以后;第一批养生丸制好了。
沈凌将制好的药丸放到锦盒内,先到了太后所住的慈宁宫里。
太后正在听人诵念佛经;闻听养生丸制好了;忙让人将沈凌请进来。
沈凌将锦盒奉上;说了用法和用量。太后身边的一个老嬷嬷便取出其中一粒交予太监们试药。
太后命人给沈凌看座;“哀家这些日子总觉得身体乏得很;太医院那些人开出的方子既苦又败人胃口,不若你给哀家看看。”
太后说话的空档;原本侍立在一旁给太后诵经的那个妃嫔便亲自上前将太后的袖子微微挽了起来。
沈凌将脉枕拿出来,与那位妃嫔的目光不经意的碰到了一起。沈凌微微一愣;在慈宁宫给太后诵经的这位妃嫔她认得;正是她曾救治过的那位眉心有红痣的少女。
陶芙早就认出了她,当着太后的面,她不便表示,只脸上微微露出了点笑意。
沈凌微微低下头,开始认真的给太后切脉。如她之前观察的那般,太后的身子比起一般人来说要衰弱的多,脉细的几乎都摸不到,尤其是心肾这两个脏腑,亏损的厉害。
沈凌切了好半天脉,才收起脉枕,“太后的身子并无大碍,就是有些血虚。若是太后不喜欢吃苦药,不若我将药材制成药丸,和养生丸一起服用。”
上了年纪的人,都不喜欢听大夫说自己的身体不好,即便自己心里知道也不行。沈凌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她并未将太后的病症一一指出来,而是轻描淡写说了这么几句,为的就是让太后放宽心,以后便有心情养病。
太后的脸色果真好了一些,又因为将药材制成药丸的这个提议比较好,太后马上就道:“那就依你的意思,将药材制成药丸。”
沈凌应了一声,太后后面又向她问了不少养生的问题,尤其是陈家的那位老寿星平日都吃什么做什么,问了很多。沈凌为了取得那张长寿的方子,在陈家耗费了不少时间,对那位老寿星的饮食也有一定的了解。她侃侃而谈,从老寿星早晨吃什么说起,到晚饭以后会做什么,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太后听得异常认真,听到那位老寿星早晨喜欢喝小米粥后,她当即让身边的老嬷嬷记下,以后御膳房每天早上给她进一碗小米粥。
沈凌忍笑道:“其实陈老爷子能活那么大年纪,不光跟饮食有关,还跟他喜欢在饭后散步有关。俗话说,饭后走一走,能活九十九,这话是有一定依据的。”
太后听了,脸色有些勉强:“哀家的身子骨乏得很,散步的话就免了吧!”
沈凌也不强求,太后这样的老人,她见的多了,不想通过运动来改善身体状况,只愿意借助于药物。归根结底还是心气比较虚,还是等她吃了养生丸,身体好一些再说吧!
后面沈凌又说了一些各地养生的方法,比如早晚喝粥,服食茯苓,还有每日饮用少量的烧酒。
太后都听得异常认真,一直到身边的老嬷嬷催促太后进香的时间到了,太后方才打发沈凌下去。
沈凌回到御药房,正要派人将养生丸给皇帝送去,就听外面有个小太监过来传话,说是婕妤娘娘请她过去看病。
沈凌凭自己的直觉认为小太监说的婕妤娘娘应该就是刚才站在太后身边的那个妃嫔,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