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起连云-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晋王的笑意敛去,“不过以后万不可如此了,欺君之罪,九族之祸,御前无小事。”

    “我向陛下说的是,娘娘之病有蹊跷——中不中毒,这都是实话呀。”明珠笑语晏晏,眼光却极力捕捉晋王脸上一丝一毫的细微神色。

    “狡猾的丫头。”晋王笑骂,又随口问道,“对了,你先前说娘娘损伤了元气?”

    明珠起身到晋王书案旁,见晋王正临摩崖魏碑,一笔一划力透纸背:雀罗谁问讯,鹤氅罢追随。

    晋王写完最后一笔,未听见明珠回答,又不好再问一次,只能抬头:“嗯?”

    明珠装傻:“祖父,你这字写的真好。”

    晋王叹一口气:“你祖母只道我不顾你姑姑死活,唉,朝政、姻亲、宗族,从来没有独善其身之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瑾妃若是落下大病,你姑姑定难免罪。”

    明珠颔首:“祖父说的是。白翎说,娘娘身体的底子甚好,远胜寻常同龄之人。加之黄岩草冲淡了一些毒性,只要调养数日,必定大安,祖父放心吧。”

    晋王又写了两行: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写完便放下了笔,微笑道:“今次你得了封号,也是好事。皇上还给了别的赏赐没有?”

    明珠点头:“给了,皇上,娘娘,还有玄亲王爷都给了东西。”

    祖孙又闲话几句,明珠便告退了。

    回到飞云轩,明珠更衣时越发心不在焉,反复想起白居易的那首长诗:……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既然瑾妃并非明氏族女,那与晋王便没有血亲阻隔,加之今日二老相争的神情语气,明珠几乎可以断定,晋王对瑾妃并非是兄妹之情。

    但更让人惊心动魄的,却是那密信中的回报,寥寥几行:

    天昌三十年,墨宗内乱,墨城一家失踪,墨璃年七岁。

    天昌三十七年,睿亲王遇险,侍女琳琅夜袭相救,墨刃杀百人。

    天昌四十一年,端亲王获罪自尽,良侍沈琳琅失踪。

    天裕二年,明氏族女明玉莘应选入宫,封瑾嫔。

    墨城,墨璃,墨刃。

    沈琳琅,明玉莘。

    明珠心思转了又转,唤道:“墨音,传书给霍三爷。”

    墨音躬身道:“小姐,刚刚得到消息,霍三爷入京了。”

    “霍三爷入京?”明珠诧异道,“什么时候的事情?”

    霍陵虽然是墨宗的外姓子弟,却从十二岁上便以剑术独步北墨,十五岁又在南北墨会上一战成名。便是素来看不起北墨收外姓子弟的南墨前辈们,也不得不赞一句此子墨剑无双。

    这二十年来北墨接手之事,有七成都是霍陵一人之功,几乎除了北墨宗主墨婧姵之外,人人都叫一声霍三爷。而他的三个忌讳也几乎是人尽皆知:不喝普洱茶,不惹端木棠,不入盛京城。

    墨音奉上一封短笺:“是霍三爷大徒弟罗非桦的传书,快则一日,慢则三日,霍三爷就能到京了。”

    明珠接过看了一眼:“叫寒天他们四个一起出京迎接,若霍三爷并无旁的落脚之处,便迎到碧水别院。霍三爷若用人,就留下寒天和燕衡,只让韩萃和海晨星回来就好,这些天住在晋王府,也是拘着他们了。”

    “是。”墨音有些迟疑,“但这个时候王府大门已关了,要翻墙而出么?”

    明珠失笑道:“哪里至于现在就出发?不过么——”忽然想起一件事,笑容便敛了。

    墨音轻叫了一声:“小姐?”

    明珠摆手:“明日叫寒天和燕衡先出城去等,若是确定到了,我带你们一起去迎接。”言罢起身,亲自打开装首饰的匣子,取出那块寒山墨玉佩,指尖轻轻摩挲着出神。

    女侍们一一安静退出,明珠望着那块温润的玉佩,隐隐觉得,霍陵此次入京,怕是将会卷入一场滔天巨浪。

    天边云霞如染,远方山影连绵。

    一行人在京城郊外翘首良久,终于见到宽阔的入京官道上,一人一骑不疾不徐地闲步而来。

    马上的男子看来不过三十余岁,剑眉薄唇,容貌线条刚直方正,却不让人觉得严肃刻板,反倒因着时常的笑意而有种说不出的潇洒悠然。

    眼见那人行近,明珠便下车迎前:“霍叔叔!”

    霍陵翻身下马,墨青长袍的绫子在霞光中沉沉如水,一丝褶皱也无,腰间只一枚隐隐流光的墨玺古纹圆佩,便再无装饰。然而一行一动之间,自有高华之风。

    “明珠丫头,别来无恙。”霍陵微笑,此时已近黄昏,夕阳光辉灿烂如锦,在他身后仿佛镶了一圈金边。

    明珠笑道:“许久不见,霍叔叔英姿尤胜往昔。”

    霍陵毫不客气的点头:“说的甚是。于此事上霍某最有自知之明。”

    “霍叔叔当真谦虚!”明珠笑道,“婶婶怎么没有同来?”

    霍陵斜睨明珠,似笑非笑:“你就不问我为什么入京?”

    明珠笑意稍敛:“叔叔愿意告诉,我就听着。若有顾虑,那也无妨。不过一路入京想来辛苦,若是您还未安排住处,要不要先到我的别院喝口茶水?”

    “连云主人在京,我自然是要叨扰的。”霍陵将马缰交给燕衡,“想来这几个小子,也是听我吩咐了?”

    “那是自然。”明珠大方地一摆手,“先请上车。”

    一路寒暄说笑着到了京南的碧水别院,八尺正门碧漆铜环,并不显眼。入门便见花树茂盛,芝兰芬芳,处处雕饰精美。二门里迎面翠嶂之后便是一潭青莲,下盘一弯清溪潺潺,与六色圆石铺就的甬道蜿蜒相伴,一路引到湖边。

    足有四丈长的古朴石拱桥指向湖心正中的八角高台水榭,这水榭面积甚大,可容十数人饮宴,青石基座下以数十条巨木为柱,交错支撑,离水面数尺。巨木上浅雕精绘,很是别致。水榭当中设了桌椅条案,琴炉兰草,水榭四周都挂了三层霞光纱幕,既能挡风,又可观景。

    明珠与霍陵分宾主落座,侍女送上茶点便欠身退出,到两丈之外的石桥中端侍立。

    霍陵拍了拍紫檀圈椅的扶手,含笑叹道:“连云主人果然豪迈,京城这寸土寸金之地,也有如此别院。”

    明珠笑笑,亲自端起茶碗,屈膝半跪奉给霍陵:“霍叔叔,请用茶。”

    霍陵微觉意外:“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明珠正色道:“叔父对我有扶救之恩,教养之德。若无叔父,断无明珠今日。此恩此德,不亚于生养恩义。这十二年来,叔叔在我心中,与父亲一般无二。但我忙于帮务,少有问安,是我不孝了。”

    霍陵心中一暖,笑着拉起明珠:“你这是要生生把我喊老了啊。咱俩站一起,谁敢说不像兄妹?”

    明珠笑道:“是,以后叫您霍三哥。棠三嫂可安好?”

    念及妻子端木棠,霍陵笑意中多了三分温柔,却又轻叹一口气:“你当真不知道我为什么入京?”

    明珠坦言:“有个胡乱猜想的念头,但并不知道确凿的缘故。”

    霍陵接过茶碗,轻轻吹了吹碗里的茶叶:“那你且将那猜想的念头说来听听。”

    明珠坐回主位的圈椅,双手习惯地交叠:“皇帝万寿时,我曾入宫饮宴,席间格外得了一位娘娘的青眼,后来才知是因霍叔叔赠我的这块寒山墨玉佩。初时我以为这位娘娘是识得墨宗暗字……”

    霍陵垂目,抿了一口茶:“水质太差,可惜了这么好的碧峰茶叶。那现在呢?”

    “现在么,”明珠目光灼灼,“我大胆一猜,是不是这玉佩原本就是娘娘之物?”

    霍陵放下茶碗,眺望远处风景。

    明珠向外扬声:“再退三丈!”眼见寒天白翎等人,从桥上退至岸边,又远走一丈,自水榭望去,身影都已甚小。明珠和声道:“霍叔叔,这水榭三围环水,我的从人退出五丈开外。下头离湖丈许,水中也布了十六道暗网,十六道石栏,网中穿梭利刃,石栏密布银铃。叔叔在此对我所说,上不达天,下不落地,水不传音,断不入六耳。”

    霍陵惯常忧不见色,天大难处压下来也是微微含笑的,此刻亦不例外:“你所言不错,寒山墨玉,正是我母之物。”

第16章 琳琅玉碎(改错字)() 
霍陵起身到水榭一侧,扶着雕栏远眺:“我父是先帝第三子,端亲王。”顿一顿,又道:“我甫一出生,就被交给北墨抚养。她留了一封信,让我十六岁时拆看。只是我早四年便偷看了,她说,她原本便是睿王的人,她是为了睿王才委身端王。她说,她对不起我的父亲,也对不起我,但此身既非己有,此生也只好如此了。”

    “此身非己有。”明珠喃喃重复了一次。

    霍陵默然片刻,续道:“她说,按着皇族的齿序,我应当叫孟青岩。若我长大之后想要杀她,她定然不会抵挡。但若我想要杀睿王,她便与我同归于尽。她这一生,终究是睿王的人。”

    明珠叹道:“娘娘是个通透到了极处的人。”

    “通透?”霍陵转回身,惯常的潇洒笑意终于不见,俊美端方的面容冷如冰霜,“难道不是冷血?狠毒?无情无义?”

    明珠此时才恍然发觉霍陵与玄亲王的侧影竟有三分相似,摇头道:“她若是冷血狠毒,怀孕之时一碗汤药,或是生产之后一条巾子,世上就没有霍三爷了。睿王登了大宝,娘娘入了后宫,送三爷到北墨,想来是唯一保全您性命的法子。若三爷跟皇上相博,娘娘知道不能两全,所以早早便下了定论。不能两全,便择一而终。这并不容易,可是没法子。”

    霍陵转了头,不让明珠看见自己眼里的温热。这道理他不是不懂,端睿二王所争为天子大位,睿帝登基岂能不忌端王遗腹子,母亲或许有不能选,或许有不能为,或许有百般苦衷。但他也不能不恨,母亲从一开始就没有选他们父子,他日日夜夜的练剑、练功,满手满脚都是血泡。别人只道墨宗头一批的外姓弟子真是勤奋,只有那俏丽泼辣的小婢女端木棠,在夜里抱住无声痛哭的他,知道他心里是怎样的愤恨与哀痛。但他不知道他学成了武功又该做什么,是去杀了那怀胎十月生他、并且不会抵挡的母亲;还是为了杀已经登基的皇帝而与母亲同归于尽?

    有恨,有思,有忌,文韬武略的霍三爷也不知道自己能怎么做。于是专心北墨事务,抚育至交遗孤,与端木棠成亲生子,不知不觉就几十年了,直到数日前听到了瑾妃中毒垂危的消息,其实他还是不知道他想做什么,只是本能地孤身上京。

    “霍叔叔,”明珠上前一步,“您若有何需要,侄女一定戮力相助。”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试探道:“听说过几天瑾妃会到京北的天祈御晖园休养。若是……”

    霍陵摆手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但,让我且再想想。”

    人道近乡情更怯,这样的情势任谁能不犹豫呢。明珠向岸上打个手势,叫燕衡近前,吩咐了房舍酒食的杂事,又安排人手给霍陵差遣。

    霍陵旁观,不由叹道:“果然世事流转,当年你离开镜湖时,萧佐和言成蹊都让你带走差遣;如今改换成你给我安排人手了。”青江之变中死里逃生的小女孩那瑟瑟发抖,又心心念念要血债血偿的模样仿佛还在昨日,如今已经长成了婀娜女郎,相貌与明湛晖的俊美相似了八成,而运筹帷幄、御下建功的气魄犹有胜之。慨叹时光飞转之余,霍陵也觉得自己算是不负故交了。

    回到晋王府时已经月上柳梢,进门便听到了晋王妃吐血的消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明珠顾不得更衣,匆匆赶到了颐珍院。

    整个院子里药味浓烈,堂屋里全家几乎济济一堂。明珠进门,各色眼光便投了过来。晋王颇有些神思不属:“你今日去哪里了?”

    “有事出城了一趟。”明珠随口敷衍,“祖母情势如何?”

    “有什么事去了整整一日?”晋王不满道,“今日宫中来人宣旨,后天瑾妃娘娘移驾到天祈御晖园休养,命你入园侍疾。”

    “知道了。祖母情势如何?”明珠的怒气不由微微上涌,瑾妃一生曲折,身心皆属睿帝,负了端王父子,霍陵那厢已经一笔血仇相交的糊涂账扯不清,晋王爷你还要插一道?

    看言成蹊查到的消息,当年瑾妃还是睿王随身掌事女官琳琅的时候,晋王明玉和正是从龙侍读的长史,朝夕相处,同事一主,想来便动了心思。但终究琳琅玉碎端王府,瑾妃入主昭阳殿,晋王迎娶楚氏女。多年来外人只道晋王夫妇当真恩爱,既无侧室又无庶子,那不成这只是向皇上表明心迹的假象么?

    虽说相认相处不过数日,晋王妃慈深爱重,明珠每每提及离开王府,心中最大的留恋之情便是为了祖母。冷眼旁观,晋王对老妻着实淡漠。清官难断家务事,平常也就罢了,如今王妃病重吐血,晋王语气心思还在瑾妃身上,明珠的不满便直言显出。

    “放肆无礼!”明湛昕斥道,“你一个晚辈,怎敢与祖父如此说话!”

    明珠统领帮会数年,节制属下向来令行禁止,年纪尚轻,但威仪早成。闻言缓缓转头:“大伯父忠孝知礼,便请赐告晚辈祖母病情现下如何。”

    明湛暄忙打圆场,接口道:“太医说是气血攻心,眼下喝了药刚刚睡下。”

    明湛昕气的面色铁青,刚要开口教训,里间伺候王妃的姜嬷嬷出来福身道:“王妃醒了。”

    晋王犹豫了一下:“都进去吧。”

    幸好王妃卧房甚是宽阔,众人依次进入,晋王坐到卧榻旁的木凳上,余人便按着辈分侍立。

    王妃由黄连扶着已经坐起,斜倚在木榻上,呼吸缓慢而虚弱,见众人都进了门,费力地寻找了片刻后道:“明珠,过来。”

    明珠半跪在木榻边上,握住王妃苍老而干枯的手:“祖母,我在这里。”

    王妃看着明珠,调匀了两次气息才道:“你这般大,祖母看着真是高兴。只是,怕看不见你出阁了。回头,让你祖父、姑姑、伯母们,给你好好相看个——相看个夫婿,不要什么名门子弟,也不必文武双全,只要贴心——咳咳,贴心疼惜你就好。”

    明珠强抑着上涌的眼泪,微笑道:“祖母,您要长命百岁的。”

    王妃摇头道:“人老了,自己知道。我的妆奁,分给你一半,做嫁妆。好好的……咳咳。”老人家剧烈地咳嗽起来,紧紧握着明珠的手。

    明珠心中越发难过,轻抚祖母的手:“祖母放心。我会的好好的。”

    姜嬷嬷和黄连一起上前为王妃拍背,顺气,送药,房里众人却是脸色各异。

    晋王妃出身并不太高,工部尚书的嫡次女。妆奁在京中贵妇当中只算平平,但几十年王妃尊荣,私房自然可观。此刻随口一句,便要将一半的嫁妆给了明珠?

    连崔氏也不由看了丈夫好几眼,鄯氏脸色更是微妙,耳听明珠一口应下,几乎肺管都要被气给顶住了。

    王妃咳了好几声,精神又不太好,黄芪忙出去请太医,晋王叹了口气,对明珠道:“陪陪祖母。”言罢便当先而出。

    太医过来诊了脉,道王妃还是需要静养,侍疾之人不宜太多。众人在晋王妃一句妆奁半分之语的震惊中还没全缓过来,互相看了看,表示了一下尽孝的意愿之后就顺着太医和姜嬷嬷给的台阶纷纷而下,一步三回头的离去了。

    晋王妃喝了药之后,很快再度昏睡。明珠坐在床边看着祖母苍老枯槁的面容,心中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六年前,还不满十四岁的她也曾这样坐在外公连英川的床边。连英川也曾这样用力地握着她当时尚为细弱的右手,咳喘着说:“明珠,嫁给你飞鹏表哥吧。外公会把连江寨传给你们,你……咳咳……外公把这些都给你,你……咳咳……你放过你小舅舅,小姨姨吧。”

    其实连英川也算一世英豪,从籍籍无名的金刀门弟子到长安镖局总镖头,又到开山立寨,将连江寨之名打响江淮。膝下的子女也都出息,尤其是长女连景璨,机缘巧合之下拜入了用药入神的百花谷,后来招到了文武双全的上门女婿,鸿溟派高足明湛晖,更是让帮会如虎添翼。天裕二十五年起,连江寨可说是江淮第一大帮。直到天裕三十五年青江生变,云璨夫妇双双身死,连江寨的风头势力才渐有滑落。

    多年来江湖之上提起连英川,人人都称一声金刀翻江龙。而这位如龙如虎的豪客,垂危之际却拉着自己年少的外孙女恳求。

    明珠唇角微微浮起一丝讥诮,那天外公连英川说的话,她记得很清楚。然而更清楚的是她当时的回答:“我父亲死的时候右手筋腱尽断,腹中三刀,肩受两箭,腿有镖伤,背负毒针。景瑜舅舅前来救援的时候被人用带着毒刃的渔网伏击,大小毒伤十七处,峨眉刺穿目而亡。卫伯伯为了护着我妹妹被人一刀自左肩劈到了右腰,裴叔叔替我挡了两镖,一剑,他将死的时候还紧紧抓着敌人的脚踝,被人踩碎了腕骨。我云江堂的弟兄百人去,九人还。这般血海深仇,断然无计可消。外公,万事莫要求全,求也求不得。”

    原本就已病重的连英川再无言以对,三日后便即过世。

    多年来,断断续续的流言说她气死了亲外公。但明珠毫无后悔,也在处置流言的铁腕手段上毫无迟疑。既然连景玥和连景琭与外人勾结,下毒手害死姐姐姐夫一家,自当血债血偿。连英川并非不知内情,却还想在年老病危之时靠一纸婚书保住这对姐弟?

    时至今日,想起此事明珠都只觉得讽刺。连英川若要一心保住幼子幼女,就索性应当下毒手将她也杀了,斩草除根,而不是看着她的堂口日渐壮大。若是真觉得对不起在青江被连环毒害袭杀的次子、长女、女婿并云江堂弟兄,就当上追幕后黑手,下惩连景玥和连景琭,至不济也要将那对姐弟废了武功逐出关外,才算给那九十四条人命一个极其勉强的交代。

    两头都想保住,是连英川自己在青江主使之人手里也拿了好处?还是想看哪边更有出息能继承帮会?但两派各自做大,早就是不死不休之局。临危一语,又有什么用处?

    想到连英川过世之前的筹谋,眼前晋王妃的叮嘱愈发显出慈爱——不要高门子弟,不必文武双全,只要真心疼惜便好。明珠陪伴着昏睡的祖母,静坐良久,终是忍住了眼眶的温热,不曾落泪。

第17章 临风对弈() 
在晋王妃身边侍疾了两天之后,便到了瑾妃移驾天祈御晖园休养的日子。姜嬷嬷话里话外都在暗示明珠,嫡亲祖母卧病,即便是郡主县君,都可以上宗女折,陈情尽孝,而不入宫伴驾。

    明珠只和声道:“祖母且先安养,我此行若有机会,定为姑姑求情。”

    晋王妃原本还有些不乐意,被提醒了此事,倒有些振作:“说的对,那你好好侍奉。娘娘爱吃西凉梨花蜜,你去问你祖父要一些,带着进宫。倘若太医……咳咳……”

    明珠忙按住祖母的手:“我知道了,我会先问过太医,是否冲克,是否安养。祖母放心,我会小心伴驾。”

    晋王妃喘了半晌才重新调匀气息,欣慰道:“你是好孩子。当年,都是祖母对不住你爹爹妈妈,若当初让他们成亲……其实,你妈妈很好。”

    人之将去,其言也善。晋王妃虽然一心要明珠去为明湛嫣求情,但此刻所言之诚,却也并无折扣。明珠沉默片刻,方道:“祖母,成事不说,遂事不谏。人这一生波澜起伏,生死高低,终各有命,我们也不过但尽人事。祖母凡事还是看开些,大伯伯端方刚直,二伯伯温文缜密,嫣妃姑姑恭敬淑惠,堂兄弟们也都文武双全,这都是祖母的福报。还望祖母多想着儿孙出息,多多放开心怀。”言罢,又叮咛了姜嬷嬷和丫鬟们几句好生照料,便带着白翎登车入宫。

    天祈御晖园本是前朝望族曲氏的产业,原名千桐山庄,数百亩依山傍水的美景佳地遍植梧桐,碧荫盈盈。开国元帝晚年传位给清帝之后便与承天皇后在园中颐养天年,园中的亭台楼阁、歌台水榭原本便美奂清雅,因帝后移居,更是精修细饰,内建数殿,移植了无数奇花异草,外设卫所,增添了三千昌宁卫。

    自元帝之后,盛朝便再无帝皇提前退位,天祈御晖园也就多在七月流火之时为皇家避暑偶用,并无后妃或王侯长住,昌宁卫便减至一千人。今次瑾妃移驾休养,睿帝又调了三百羽林郎护卫,内闱随侍的宫女太监侍卫也加了两倍,决计不许瑾妃再有什么闪失。

    进了瑾妃休养的清韵殿,便都是侍疾那几日见熟了的宫女,一个穿杏色宫衣叫白苹的圆脸宫女微笑迎了上来:“宗姬安好。”

    明珠点点头:“白苹姑娘,娘娘这几日身体如何?”

    “娘娘好些了,现在正跟长公子下棋呢。宗姬这边来。”白苹将明珠引到西厢棠梨橱,六扇黄梨雕花木窗都敞开着,蘅芷芳草的清香随风飘来。临窗设了棋案,瑾妃斜倚着苏绣并蒂莲枕垫,正和予钧相对执棋思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