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丫鬟奋斗史-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大夫,便赶来向林家报信。

    少时,清荷便领了王氏进来,众人见了礼,寒暄一番,方重新落座。

    贾敏便道:“这多早晚过来的?可是有要是要办?”

    王氏笑道:“这次来金陵主要是为小儿延请名师,前些日子便来了,原应早些登门拜访,只因前些时日身上不好,怕冲撞了老太君和夫人,一时不得过来。

    本想过几日再携小儿登门,拜谢林大人救命之恩,谁知却听闻贵府在寻好大夫,想来是急得很,一时也顾不得许多,方擅自造访,实在唐突,还望老太君与夫人不要见怪。”

    贾敏与林母忙道:“这是你的一番好意,多谢还来不及呢,哪里有怪罪之理。只是不知太太要荐的是哪位名医?”

    王氏便道:“若是别个,妾身必不敢胡言,只是这位大夫却真真是医术通神。

    当初我生我们家哥儿时年纪大了些,当时也是怀相不好,好几次都险些小产,请了不知多少大夫,也都是束手无策,都道我这胎不能要,若继续怀下去,不止孩子保不住,大人也有性命之忧,便是侥幸保住了,生的时候也是难迈过鬼门关。”

    林母与贾敏俱都听住了,此时忙道:“后来如何?”

    王氏喝了口茶,方继续道:“那些大夫都说不能留这个孩子,我自然是不肯的,当时那孩子都有五个多月了,我哪里舍得?正巧这时候我母亲接到信,从金陵赶了过来。寻到这位周大夫给开了药,又一直调理,才平安生了下来。”

    贾敏林母闻言喜之不禁,忙问道:“不知那位大夫姓甚名谁?如今在哪里坐堂?”

    王氏道:“这位老先生姓周,祖上曾是前朝御医,自个儿也曾做过太医院的掌院。”

    贾敏倒还罢了,林母闻言却是一惊,忙道:“可是当初的那位太医院圣手周严周老先生?”

    王氏不禁一怔,随即笑道:“正是他呢,原来老太君也曾听说过他老人家。”

    林母点头叹道:“当年周老医术通神,可谓是誉满京城,谁人不知?”

    贾敏在一旁听到此处,不禁疑惑道:“怎的我从未听说过?”

    林母闻言不禁笑道:“那都是三十年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你老爷也才刚记事,你怕是才出生呢,哪里知道他呢!

    当初咱们家还在京城,我虽未见过这位周大夫,但也听说过他的大名,当初郑贵妃难产,众太医素手无策,都不敢用药,眼看着都要被问罪,还是周大夫毛遂自荐,上前立下军令状,为郑贵妃施针用药,贵妃娘娘方平安生下了七皇子,也就是如今的宁王殿下。

    圣上龙心大悦,便擢升他为太医院掌院,当时周大夫才不到四十岁呢。

    自此周大夫的神医之名不胫而走,连我们这等深宅妇人都听说了。”

    王氏也笑道:“可不是,周大夫祖上原是前朝御医,周大夫不止医道好,心底也极好,当初不知救了多少人,家父当初病重,也多亏了他老人家。

    只可惜周大夫虽然医道极佳,性情却太过耿直,得罪了人,后来又因先皇后难产之事受了牵连,阖家除老弱妇孺外,余者皆流放了。”

    林母听到此处便道:“我说呢,原先仿佛听说他家遭了祸事,我还以为他老人家已经遭了不测,却不知竟还健在,怎的后来从未听说过他老人家的消息?”

    王氏叹道:“当初家祖父忝为都察院御史,周大夫于我家有活命之恩,家祖父又敬佩周大夫为人,他家遭难,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便从中极力周旋,圣上又念着他当初的功劳,便判了流放岭南,后来恰逢大赦,方得以重归故里,自此便隐居不出。”

    林母这才恍然大悟,忙道:“既如此,不知周大夫现居何处?咱们也好去请了来。只不知他老人家愿不愿意。”

    贾敏闻言,也在一旁接口道:“这位周老先生算来已是年近八十了,若是想请他出山,只怕不大容易。”

    王氏也点了点头,说道:“这位老大夫脉息极好,只有一样,当初遭了祸事,全家皆被牵连,好容易才回了家乡。

    因经了这许多事,性子便有些古怪,发誓再不与达官显贵看诊,自此在家乡扬州的一个小镇上隐姓埋名,素日也只是给镇上的人瞧瞧小病罢了。若是旁人,便是带着金山银山去请,他也不会动心。”

    林母闻言,沉吟了半晌,说道:“话虽如此,但既然知道了,咱们总得法想子试试。”

    王氏见状笑道:“这个老太太倒不必担心,我家老爷昨儿已经动身前往杭州去了,我家老爷说了,他先行前去,尽量说服周大夫出山,只是府上最好也派几个人去,也表明了府上的诚意。

    这位周大夫性情虽有些古怪,但外冷内热,极重情义,又有我们祖上的交情在,想来不会拒绝。”

    林母与贾敏又惊又喜,林母更是不住的念佛,喜道:“真是多亏了贤伉俪,这番恩情,论理该登门致谢才是,只是如今我们府里乱的很,待事情了了,老身必定亲自到府上拜谢。”

    王氏忙摆手道:“这可当不起,老太君这可是折杀我了,自林大人救了小儿的性命,我们阖家上下都感念在心,正思难以报答一二,如今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又何足挂齿。”

    三人又说了一会话,王氏见天色已晚,便提出告辞,林母与贾敏苦苦挽留。

    王氏便道:“老太君与夫人一番盛情,原不应辞,只是家中还有事情要处理,小儿这两日又有些着了风,我实在放心不下,还得回去照看一二,实在不得空,还望老太君与夫人见谅。”

    林母与贾敏见王氏如此说,也不好再留,只得罢了。

    贾敏便亲送自二门上,见王氏一行人上了马车,方回了林母上房。

    林母这日又是惊又是喜,又陪着说了这许久的话,这时便有些倦了,正倚着靠背闭目养神,待贾敏回来了,方睁开眼道:“赵家太太回去了?”

    贾敏回道:“已经回去了,他们家倒是有心人,知恩图报,上回送了好些谢礼来,这回又帮了咱们家这么大的忙。”

    林母闻言也点头道:“人常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果然不错,若不是你老爷救了那些孩子,哪里会有今日的福报。

    可见素日还是要多行善事,自明儿起,你让府里每日打发人到城外给那些穷苦人家舍些粥米。再每月送些衣物被褥并米粮去养善堂。各寺庙道观也都添些香油钱。”

    贾敏答应了一声,又对清荷道:“你打发人去二门上看着,老爷要是回来了就请他到老太太房里来商议要事。”清荷依言出去吩咐了。

    少时,林如海下了衙,本欲往赏心院去看看孙姨娘,听了小丫头的传话,便转道往林母上房而来。

    到了林母上房,林母与贾敏便把王氏造访并举荐周大夫的一番话说了,饶是林如海素来端方持重,听得此信也不禁喜动于色。当下三人便商议该如何行事。

    林母便道:“虽有赵家帮忙,咱们也该备些礼物才好,便是周大夫不喜这些,咱们也不能失了礼数。”

    贾敏思虑半晌,慢慢道:“周大夫既然是医者,想来对一些医书绝本有些兴致,我们不如去搜罗些过来,想来周大夫不会拒绝。再备些精致不俗的绸缎并吃食酒水等与其家眷,先打发人持了老爷的帖子前去,若实在不成,再让老爷亲自上门去请。”林母与林如海闻言也无异议。

    当下三人计议已定,第二日一大早,林如海便打发林府的大管家林义,带着些绝版医书并给周大夫家眷的礼物,快马加鞭赶往扬州。

第40章 倒V() 
谁知过了几日,孙姨娘的情况越发不好了,这一个多月来吃了吐,吐了又吃,如今竟是快不能进食了。

    贾敏忙赶去了孙姨娘院里,孙姨娘如今已是半昏半睡,人事不知了。贾敏只急得团团转,忙着人去叫大夫,又打发人给林如海与林母报信。

    林母得了信忙赶了过来,先到内室看了看孙姨娘。

    紫菀看清孙姨娘的模样时,不禁倒抽一口凉气,只见孙姨娘正半昏半睡,只盖着一床夹纱被,被子下肚腹高高隆起。如今脸上却没多少肉了,身上更是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越发显得肚子极大,模样十分可怖。

    孙姨娘原先虽不能说是绝色,但也是个难得的美人儿,谁知如今却成了这般模样。

    林母锁着眉头出了内室,见贾敏正坐在一边垂泪,正欲说话,忽听外面有人回话说周大夫到了。

    两人闻言又惊又喜,忙叫人进来细问。

    只见那媳妇进来回道:“周大夫一行人半个时辰前便进了城,得了消息,老爷已经亲自前去迎了,这会子想来已经快到二门上了。”

    林母与贾敏此时闻言便道:“既如此,怎的还不快请进来?”

    林母与贾敏心中焦急,再者周大夫已经年近八十了,倒也不用避讳什么。贾敏忙让人去请了进来。

    少时,便见林如海与一位形容瘦削,须发皆白的老先生进来,想来便是周大夫了,这周大夫约莫七八十岁的样子,手上提着药箱,年纪虽大,看着却极精神。

    众人忙见了礼,那周大夫也不啰嗦,进来拱了拱手,便问道:“病人在哪里?”

    贾敏正叫人上茶,闻言忙道:“正在内室,烦请老先生进去看看。”

    张妈妈忙领着周大夫进去,紫菀与春雨扶着林母也进了内室。

    张妈妈撩开纱帐,孙姨娘正昏昏欲睡,伏侍的丫头叫了几声才慢慢睁开眼睛。

    早有媳妇捧了大迎枕过来,张妈妈小心扶了孙姨娘起来靠着,又有贴身服侍的嬷嬷上前,挽了衣袖,露出手腕来。

    小丫头端了凳子到床边,周大夫坐了,闭眼调息了半刻,方伸手按在右手脉上,诊了片刻,神色忽的一变,细诊了半日,又换了左手,反复如此,眉头越皱越紧。

    众人见了,不禁心下惴惴,丫头婆子们更是垂着手不敢做声。

    周大夫诊完了脉,又细细观察了孙姨娘的面色,又看了看舌头,脸色也越发凝重起来。

    林如海等人见了周大夫这番神情,心下便知怕是不好,待要说话,只是周大夫还在看诊,又不好插话,只得强忍着。

    只见周大夫闭眼思虑了片刻,便开了药箱,取了个拇指大的小瓷瓶出来,用银针在孙姨娘右手食指上扎了一针,挤出血珠来,滴入瓶中,足足滴了四五滴,方用塞子塞住了,放入药箱中。

    林如海见了这般情景,那心越发往下沉去,贾敏与林母见状,心中也察觉出不对,不禁暗暗惊疑起来。

    春雨清荷等人只是满脸疑惑,尚不知发生了何事,紫菀见状,却是心中一跳,有些惊疑不定,难不成孙姨娘不是妊娠反应,而是中毒不成?

    正疑惑间,便见周大夫关了药箱,站起身来,林如海正欲说话,周大夫却摇了摇头,神色疲惫道:“我们外间说话罢。伏侍的人也都出来。”

    林如海忙请了周大夫到外头,这边厢,丫头婆子们伏侍孙姨娘睡下,也出了里间。

    紫菀与春雨扶着林母在一旁坐下,丫头上了茶来。

    周大夫喝了口茶,方道:“想来府上的这位姨奶奶自有孕以来必是常觉头晕目眩,不思饮食,甚则呕吐不止,直至如今,药食难进,昏睡不醒,可是如此?”

    旁边一个贴身服侍的嬷嬷忙道:“正是如此,先生说得一点也不差,自诊出了喜脉,姨娘便日日头晕呕吐,饭都吃不下多少,后来还是吃了徐大夫开的两剂药,方才好些。

    只是才好了没一个月,又开始吐了,甚至越发严重了,原先还吃得下一点东西,如今却是吃什么吐什么,这一个多月下来都瘦的吓人,看了许多大夫,都说是妊后反应,也开了药,但都没用,吃下去一会子便吐出来了。

    这几日更是药食难进,昨儿开始便昏睡不止,人都不大清醒了。”

    周大夫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果然不出所料。”

    林如海见状,心中越发焦急,忙道:“依先生看,如今这情况如何?”

    周大夫却摇了摇头不再说话,拿眼扫了房中众人一眼,便只低头喝茶。

    林如海等人先是一怔,随即会意过来,林母便挥了挥手,春雨紫菀等人对视了一眼,忙福了福身,带着房中服侍的丫鬟婆子们退出去了。

    清荷与寒梅最后出来,关上了房门,让丫头婆子们都到院门口看着,只与春雨紫菀四人在院内守着,不许任何人过来。

    房内,周大夫见其他人都退下去了,方放下手中的茶盏。见林母与林如海夫妻都神色焦急的看着自己,方叹了口气道:“如老夫所料不差,府上这位姨奶奶,并不是所谓的害喜,而是中了一种奇毒。”

    闻得此言,饶是先前已有猜测,林如海三人仍是呼吸一滞。

    贾敏更是心中一沉,自打孙姨娘有孕,这院中伏侍的人都是自己精挑细选的,俱是林家身家清白的家生子,一应吃食更是有林母派来的几个老嬷嬷精心照料,谁知还是没防住。

    心中正自懊恼,却瞥见林如海与林母脸上的神色,不禁一怔,随即会意过来,只觉心中一片苦涩。

    林如海沉默半晌,方沉声道:“还请先生明示。”

    周大夫先前亦听说了林家的情况,他方才诊了脉,自然知道孙姨娘腹中确实是个男胎,林家子嗣单薄,如今这胎怕是林家唯一的希望,偏偏又中了毒,以后还不知……。

    周大夫心下也有些不忍,叹了口气道:“这毒实在太过骇人,只是前朝灭亡后便极少听说了,说起来,老夫也是许久未见了。

    这毒乃是以西域的一种奇花炮制而得,那花只在夜间盛放,形如酒杯,色泽碧青如玉,且香味馥郁,似花香又似酒香,因而得名‘夜光杯’。

    这花乃是乃是西域名种,本朝并不曾见,只前朝时西域进贡了两株入宫,因其妍丽多姿,且服食后身上便也会出现淡香,极受后宫女子喜爱,争相培育。

    谁知后来才发现,这花虽美,花汁却含有剧毒,少量服食倒还无妨,过量便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目眩等症状,一旦大量服食,便会致人昏睡,极难再醒来。

    因其极像女子怀孕后害喜的症状,便有人以这花炮制出了一种奇毒,叫‘醉红颜’,专门用来给怀孕女子服食。孕妇一旦服食过量,轻则死胎,重则丧命。”

    林如海闻言,不禁面若死灰,林母更是险些一头栽倒,贾敏吓了一跳,忙扶住了林母,见她只是面色惨白,其他倒无大碍,才稍放下心来。

    不同于林如海母子的心灰意冷,贾敏心思极细,闻言便发现了什么,忙道:“莫非先生曾见过这种毒不成?”

    周大夫闻言,先是一怔,随即点了点头,叹道:“夫人说的不错,这毒我原先在一个地方见到过一次,不是别处,却是在皇宫大内。

    当初,先皇后娘娘便是因为中了此毒,才致难产,老夫当时正好是太医院掌院,虽然竭力保住了太子殿下,皇后娘娘却因中毒已深,无力回天,血崩而逝。老夫也是因此事被圣上问罪,被抄家流放。”

    林如海三人不想今日却听到如此宫闱秘闻,心中俱是震惊不已,忙道:“按老先生所言,这药乃是宫闱秘药,又怎的会出现在我们府上?”

    说到这个,周大夫也想不通其中道理,疑惑道:“这药乃是前朝秘药,只在前朝后宫流传,本朝已极少见,原先老夫也只是在家中祖辈的手札上见过相关记载,直到三十多年前,才在先皇后身上见过。

    当时圣上震怒不已,已命人将搜到的‘醉红颜’全部销毁,至于如何会在府上出现,这其中缘由老夫也想不通。”

    贾敏闻言也是满腹疑窦,问道:“孙姨娘的一应饮食都有精通药理的嬷嬷查验,无碍后才会呈给孙姨娘食用,怎的还会中毒?”

    周大夫闻言叹道:“这花盛开时香气袭人,偏偏炮制后却无色无味,银针也验不出来,便是中了毒也极难查出来,唯有患者印堂与舌边会出现极细微的紫黑色,或是放几滴血,静置一刻钟后,那血中也会散发花香。”

    说罢打开方才装了孙姨娘指尖血的小瓷瓶,不多时,房中便弥漫着一股馥郁的奇香,似花香又似酒香,沁人心脾。

    林母此时却不愿再想这毒是怎么来的,只是问道:“先生,不知这一旦中毒,可有解救之法?”林如海与贾敏也忙看向周大夫。

    周大夫闻言道:“这中毒浅些倒还好,一旦过深便极难解救,幸而府上这位姨奶奶素日底子尚好,又是昨儿才开始昏睡,倒还有些希望。只是所需药材多十分贵重,炮制又极为琐碎。”

    林如海等人本已不抱希望,听闻还有救,不啻喜从天降,忙道:“只要人有救,药材倒是小事,不管需要什么,先生尽管开口便是,便是府里没有的,我们也会设法谋了来。”

    周大夫闻言点了点头道:“既如此,老夫便勉力一试罢。”说罢便提笔写了药方。

    林如海一看,果然十分琐碎,又不放心别人,便忙打发心腹去取了。

    自此,周大夫便在府中住了下来,专心为孙姨娘诊治。

    过了七日,孙姨娘的毒总算解了,人也清醒了过来,众人方松了口气,周大夫便道:“如今毒素已解,已无大碍。只是……”

    林如海见状,便知还有问题,不禁心下一沉,忙道:“还有什么问题?先生请直言无妨。”

    周大夫摇了摇头,道:“其他的倒没什么,孕妇身子只是有些虚弱罢了,只是中毒太久,怕对胎儿有损,便是平安生下来了,以后身子恐怕也不如常人那般强健。”

    这话不啻晴天霹雳,林母闻言当即便往后栽倒,贾敏也是面色苍白,林如海闻言,面色黯然,良久方道:“能捡回性命已是侥天之幸,这是天意,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先生尽力便是了。”

    周大夫忙道:“虽然前几年身子会弱些,但只要熬过三岁之期,再好生调养,虽不能如常人一般,但于日后娶妻生子并无妨碍。”

    林如海等人闻言方心下稍安。

第41章 倒V() 
经过一段时日调养,孙姨娘的状况总算稳下来了,身上也慢慢开始长肉了。虽然还是瘦了些,但比起原先那副模样已经好了许多了。

    林母等人这才放下心来,府里众人也都松了口气。春雨也不禁念了声‘阿弥陀佛’,笑道:“这下子可好了,总算是太平了。”

    紫菀听了不吭声,心中却有些不安,也不知那下毒之人找到了没有,这些时日她暗自留心,府里明面上还是跟往常一样,但她却发现暗中以祈福到底名义打发了好些人出去,也不知是不是跟这次孙姨娘的事有关。

    如今林府后院好容易平静了些,只是随着孙姨娘生产日期的临近,又有些风雨欲来的感觉。

    如果孙姨娘真如原著上的一样,生下了林家唯一的男丁,这后院的平衡也将被打破,到时怕是要又起风波。

    这日,紫菀吃毕晚饭,又盥沐梳洗了,见天色还亮着,一时无事,便散着头发,坐在月洞纱窗下看书。

    忽见清荷带着几个婆子抬了两个箱子过来,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忙让了进来。

    清荷又指使那几个婆子把箱子抬进屋里,放在隔断后的角落里。

    紫菀被这一番动作越发糊涂了,正欲问她,忽见清荷额上满是汗珠儿,忙先倒了碗酸梅汤给她。

    见那几个婆子也是汗水淋漓,也倒了几碗端过去,笑道:“今儿小厨房里刚好做了酸梅汤,一直湃在井水里,凉津津的,妈妈们也喝两碗解解渴,难为你们大老远的抬了这箱子过来。”说罢便倒了几碗酸梅汤给她们。

    那几个婆子正又热又渴,见了这冰凉凉的酸梅汤哪有不爱的,都忙接了过去,笑道:“多谢姑娘了。”说罢都仰头喝了。紫菀又给她们添了几次,见她们都不喝了,这才罢了。

    清荷痛喝了大半碗酸梅汤,只觉暑气稍解,方轻吁了口气,拭了拭汗道:“这太阳都下山了,还是这般热,可真是渴死我了。”

    紫菀见她缓过来了,方问道:“姐姐这是做什么?怎的忽剌巴的抬了个箱子来?”

    清荷正欲说话,便见那几个婆子放好了箱子,过来回话道:“姑娘,东西都放好了,可还有什么吩咐没有?”

    清荷便道:“没什么事了,你们先回去吧,我再坐一会子,和紫菀妹妹说说话。”那几个婆子答应着去了。

    清荷见已无旁人,方道:“这些都是锦乡候夫人与韩姑娘给你的谢礼,今儿才送来的,礼单在这儿,还有韩姑娘的亲笔书信,你好生收着罢。”说罢从衣襟中掏出礼单和信件,递给了紫菀。

    紫菀闻言又惊又喜,她自韩蕙回京后就十分惦念,推算行程应该两个多月前就已经抵京了,却一直没有报平安的消息传来,还以为路上出了什么事,正在暗自忧心,不想今日却得了信。

    一时也顾不得其他了,忙接过了书信,打开一看,确实是韩蕙的笔迹,不禁长吁了口气,那悬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