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丫鬟奋斗史-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信。

    一时也顾不得其他了,忙接过了书信,打开一看,确实是韩蕙的笔迹,不禁长吁了口气,那悬起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清荷素日见紫菀都是一副稳重的样子,难得见到今日这般模样,不免有些好笑,打趣儿道:“你素日老成的跟个大人似的,今儿才算是像个孩子了。”

    紫菀这才想起清荷还在,不禁微微红了脸,笑道:‘我这是欢喜过头了,险些忘了姐姐还在呢,让你看笑话了。”

    清荷笑道:“好了,不闹你了,方才出了一身的汗,黏腻腻的,我得回去梳洗一番,这就先回去了,你慢慢收拾罢。”说罢便去了。

    紫菀回了内室,方打开信件从头细看,看到韩蕙把自己历年积攒的梯己都给自己送了过来,不禁又是感动又是摇头,这丫头性子还是这般,一旦对人好便是掏心掏肺,也不怕吃亏。

    待看到说为了她的安危着想,这一两年怕是不能联系了,让紫菀多加小心,不要忘了她等语,便猜到定是韩夫人同她说了什么,不禁一叹,果然不出她所料,这位韩夫人终究是不放心自己,所以才给了这么丰厚的谢礼,怕是也有封口的意思。

    看完信件,紫菀便打开了箱子,饶是已有心里准备,仍是被满满一箱子的东西吓了一跳。

    整整四十匹上好的绫罗绸缎,华美灿烂。衣料下面则是□□个匣子,紫菀一一打开,只觉耀眼生花,满室珠光宝气。

    只见两个匣子装的是金银锞子,约莫有一两千个,另外一个装的是满满一匣子金玉首饰,皆是小巧精致,这些都是韩蕙的,其他的金银锭子和那几套精致的首饰头面,珠玉宝石等想来是韩夫人给的。

    这一箱子东西,价值不下万金,可以说有了这些,紫菀的下半辈子都不用愁了。

    看着这些金银珠宝,紫菀却有些五味杂陈,呆坐了半晌,还是把那些贵重的东西都放好锁上了,衣料也仍旧放回箱子里,塞到了屏风后面。

    过了几日,忽然听人说太太的侄儿来了金陵,预备参加今年的秋闱,紫菀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说的是贾珠。

    心中暗暗寻思,按原著的时间推算,贾珠确实是这两年中的举,只不知道是不是今年。

    却说贾珠来了金陵,自然要到林府拜见。

    贾敏与娘家人已许久未见,贾珠也是好几年前才见过,如今见侄儿出落得一表人才,又这般有出息,自然是欢喜无限,便欲留了贾珠在府上住下,安心备考。

    贾珠原欲不依,贾敏便道:“哪里就这么客气了,我是你嫡亲的姑妈,又不是别人。不住这里,难道还去住外头不成,老宅那边虽有人看着,但已许久未曾打理了,又没几个服侍的人,冷锅冷灶的,我可不放心,如今你在这府里,一则方便照料,二则有你姑父在,有什么文章上的疑难之处也可以向他讨教,如此岂不便宜?”

    贾珠闻言低了头不语,思虑半晌方道:“既如此,那便叨扰姑父和姑妈了。”

    贾敏这才高兴起来,笑道:“这才是呢,对了,还得去拜见老太太。”便携着贾珠往林母院里来。

    到了上房,贾敏便先进去了,向林母回了话,林母便道:“怎的不请进来?”贾敏忙道:“因是外男,不敢擅入。”

    林母便道:“都是自家亲戚,何必这般拘礼,快请进来罢。”旁边的一个小丫头依言出去了。

    紫菀心下也有些好奇,贾珠在原著中并未正式出场,只记载说他不到二十岁就娶妻生子了,又中了举人,原是贾家第四代中最有出息之人,只可惜英年早逝,只留下孀妻弱子,在贾府中过着隐形人般的日子。

    过了片刻,小丫头便领了个年轻的后生进来,约莫十七八岁年纪,穿着一袭宝蓝色长袍,容貌极为俊秀,只是面色苍白了些,显得有些文弱,紫菀心知这便是贾珠了。

    贾珠进屋后给林母行了礼,便低了头,不敢乱看,林母见贾珠生的俊秀温雅,又极知礼,也十分喜欢,忙让人看座,又笑道:“好些年没见,哥儿如今越发出息了。我也好几年没回京了,府上可还好么?”

    贾珠忙道:“多谢老夫人记挂,家中一切都好。”

    林母又问了些家常话,贾珠也都答了,林母便问贾敏:“珠哥儿的住处可安排好了没有?”

    贾敏忙道:“已经着人下去安排了,就在西苑打扫出一个院落来,那里虽远了些,但十分清静,正适合珠儿读书。”

    林母闻言便点了点头,对贾珠笑道:“如今就当是在自个儿家里,也别拘束,缺什么只管问你姑妈要去,老婆子丫头们不好了也只管打发出去,自家亲戚,不要外道才是。”

    贾珠一一答应了。

    贾珠此后便在林府中安心备考,林如海毕竟是中过探花的人,闲时也会从旁指点一二,或是带他出去与当地的文人士子们结交,让他受益匪浅。

    七八月份,秋蟹正肥,为谢赵家荐医之恩,贾敏与林母专门治了酒席,请王氏吃蟹赏桂。

    谁知方送完王氏等人回去,便听人来报说贾珠吐血了,如今正昏迷不醒,贾敏闻言吓得险些晕过去,忙往贾珠院里赶去。

    原来贾珠从考场出来后便吐血昏过去了,跟去的小厮们吓得魂飞魄散,幸而林如海早有预料,让马车和大夫一直在考场外候着,灌了参汤,忙送回了林府。

    贾珠昏睡了一天一夜才醒来,原以为没事了,谁想却忽然开始咳血,贾敏急得直掉眼泪,忽想起周大夫还在金陵,忙让人去请了来。

    周大夫瞧了之后便说了思虑过度,心脾两虚等语,若不小心调养,一旦伤了根本,只怕寿数有限。

    贾敏听了这话唬了一跳,忙让周大夫开了药,日日盯着贾珠吃完方肯罢休。

    因贾珠之事,阖府上下连节也不曾好过。

    幸而调养了大半个月,贾珠已慢慢好转了,后来又得了中举的喜信,那病也好了。

    贾珠便欲回京,贾敏却不放心,硬是让他在金陵又呆了一个月,连周大夫都说已无大碍了,这才放行。

    贾珠便收拾了行囊,择了吉日返京了。

    转眼便是十月,孙姨娘就快要临盆了,阖府上下都紧张起来。

第42章 倒V() 
到了十月初九这日,刚用过早膳,孙姨娘就发动了,阖府上下毒忙碌起来。

    贾敏黛玉正与林母在一处说话,听到丫头传话俱都吃了一惊。

    贾敏一面打发人去请周大夫,一面扶了林母忙往孙姨娘院里赶去。

    春雨几个都是未出嫁的丫头,不能近产房,黛玉年纪更小,也不敢吓着了她,贾敏便让春雨紫菀等人带着黛玉在林母上房内等着。

    一时到了孙姨娘院里,丫头婆子们也都忙碌了起来,烧水的烧水,叫稳婆的叫稳婆,幸而产房与稳婆都是早就备好了的,孙姨娘一发动便被扶进了产房,稳婆随后也都到了。

    贾敏扶了林母的手在站在产房外候着,听得孙姨娘在产房内不住地痛呼,林母不禁有些担心,见一个婆子端了水出来,忙问道:“情况如何?多久才能生?”

    那婆子便道::“回老太太的话,这才开始阵痛呢,最快也还要好几个时辰呢!”

    正说着话,便听说周大夫来了,众人忙请了进来,贾敏忙道:“先生,麻烦您老进去看看。”

    周大夫点了点头进去了,片刻后便出来了,说道:“脉象还好,胎位也正,想来是能够顺产的。”贾敏与林母闻言这才心下稍定。

    少时,林如海得了信也满头大汗的赶了过来,见林母与贾敏正在产房外候着,神色倒还好,方放下心来。便也在产房门口等着。

    满院子伺候的婆子媳妇来来往往,却是一点儿声响也不闻。

    直到了中午,还是没生下来,下面的人来回话说饭已经好了,问摆在那里。

    贾敏见林母已颇有疲惫之色,忙道:“这一时半会儿也没这么快,还要等好一会子呢。老太太不如先去吃点吧,也歇一会子,这里有媳妇守着呢。”

    林母本不欲去,但她到底上了年纪,等了这两个时辰,只觉浑身酸疼,确实有些熬不住了,闻言便点了点头道:“既如此,那就辛苦你了,我去抱厦内歇息一会子,有什么事就打发人来回我。”贾敏忙应了,让丫鬟婆子们服侍林母去歇息。

    传饭的婆子又去请林如海,林如海正满心焦虑,不住地拭汗,哪里还有吃饭的心思,挥了挥手让她们下去了。

    贾敏见林如海衣裳的袖口处都是汗渍,便道:“老爷的衣裳都脏了,不如去换身干净的罢。”

    林如海摇了摇头,仍旧盯着产房,心不在焉道:“无事,一会子再说罢。”他素日一直是仪表整齐的,此时却毫不在意,只用帕子随便拭了拭额上的汗珠,不停地向产房内张望着。

    贾敏不禁心下一酸,顿了顿方道:“老爷便是不去换衣裳,也该去吃点子东西,这一时半会儿恐怕还不会生。饿久了可伤身子。”

    林如海闻言,见贾敏颇为担心的看着自己,只得点了点头,两人只在小偏厅内胡乱吃了两口,便又到产房外候着了。

    过了一个时辰,还是没什么进展,众人都有些焦急起来。

    林如海听得孙姨娘在产房内嘶声裂肺地叫喊声,婆子们又端了一盆盆的血水出来,偏又不能进去,只急得不行,不住地在产房门口来回打转,虽是十月的天,却仍是出了一身的汗。

    房内孙姨娘凄厉的叫喊声忽然慢慢低了下去,之后便没声了,众人都心下惴惴,不知发生了何事。

    忽见一个婆子端了食盒出来,贾敏忙叫住了,还未说话,便听林如海抢先问道:“如今到底怎么样了?都两个多时辰了,怎的还没生下来?”

    那婆子忙回道:“回老爷太太的话,方才稳婆看了,才开了二指,还有的等呢,姨娘倒还好,方才吃了两口□□粳米粥,如今阵痛缓了些,正在歇息呢。”说罢便去了。

    林母睡了一觉,精神略复,此时也过来了。闻言便道:“你也别急,女人生孩子都是这样,既然已开了二指,一会子就快了。”林如海听林母如此说,方稍放下心来。

    终于,在酉时初刻五分之时,一声婴儿啼哭声划破了院里的寂静,林家的长子终于降生了。

    林母等人俱是一喜,正待问是哥儿还是姐儿,便听得产婆在房内隔着帘子贺喜道:“恭喜老太太、老爷、太太,孙姨娘生了个哥儿。”

    林母与贾敏闻言欢喜不已,院里的丫头婆子们们忙都跪下贺喜,林母笑得合不拢嘴,道:“好好好,都有赏都有赏。”

    贾敏忙叫人封了厚厚的红封给稳婆嬷嬷们,又传话下去,家下人等每人赏三个月月钱,阖府都喜气盈腮,人人走路生风。

    服侍小哥儿的奶娘和丫头们林母早就亲自挑好了,此时忙又叫人开箱子取大红尺头给那几个奶娘丫头裁衣,又打发人去世交亲友家报喜讯,一时忙乱到了十分。

    林如海更是喜不自禁,在产房门口守着,只等稳婆抱了孩子给他瞧。

    忽听那声音只弱弱的哭了两声就没声了,不禁心中一惊,忙问道:“怎么了,怎的没听到哭声了?”

    林母与贾敏闻言也是一惊,等不得了,忙进去,见孙姨娘已经昏睡过去了,几个媳妇婆子正在给她收拾。稳婆正在马桶内给孩子清洗,这才放下心来。

    稳婆收拾好了孩子,用大红襁褓裹了,林母早等不及了,忙道:“快让我抱抱我的乖孙儿。”

    待接过孩子,只觉分量十分轻,倒比黛玉出生时还轻些,不禁心下一沉,忙问道:“哥儿多重?”那稳婆忙道:“五斤四两。”

    林母轻轻拍了拍小哥儿的小屁股,那孩子只弱弱的哼唧了两声便不再出声。

    贾敏与林母见这孩子瘦瘦弱弱的,跟小猫儿似的,哭声也十分细弱,都是心下一沉,贾敏忙道:“赶紧请周大夫进来瞧一瞧。”

    那婆子忙去传话,待产房收拾好了,便忙请了周大夫进来诊治。

    周大夫把了脉,又细细查看了半晌,说道:“姨奶奶身子倒还无妨,只是气血亏了些,月子里好生调养便是了。只是小哥儿身子弱了些,务必要小心调理。”

    说罢见林母与贾敏闻言脸色惨白,忙道:“只是先天有些不足,素日小心些便是了,我会拟好药方,满月后开始,每日煎了给奶娘吃,素日饮食起居精心些,三岁之后便无妨了。”林母与贾敏脸色这才好些。

    林如海在外面急得不行又不能进来,等周大夫看完了,稳婆方抱去给林如海看。

    林如海本欲抱着,又怕吹了风,便只隔着帘子细看。见孩子虽然身量小些,但面色倒还好,又听了周大夫的一番话,才略放下心来。

    见这孩子五官生的倒像孙姨娘多些,极为小巧精致,来日长大了不知会是何等俊俏,忍不住轻轻摸了摸孩子的小脸儿。

    那孩子放佛知道什么似的,小嘴儿嗫了嗫,林如海忙轻轻抽回了手,又看了许久,心中只觉一片温软。

    还是林母看不过去,要稳婆抱了回来给奶娘,林如海恋恋不舍,偏此时又有一个媳妇来回话说,各世交亲友都打发人来贺喜来了,才不得不出去应酬了。

    孙姨娘生完孩子后精疲力竭,足足睡了两三个时辰才醒来。见她醒了,伏侍的嬷嬷忙上前,拿了大迎枕扶着她坐好。

    孙姨娘在屋内环视一圈,不见孩子,忙道:“我的孩子呢是不是抱去喂奶了?快抱来我看看。”

    房中众人你看我看你,半晌方道:“哥儿已经抱到太太跟前去了,老太太说了,让姨娘好生歇着,哥儿自然有太太照料,不必担心。”

    孙姨娘一听这话,犹如晴天霹雳,没想到自己拼死生下的孩子,却一面都没见着,就抱到贾敏跟前养活去了,虽然自怀孕起就知道有这一天,此时仍是无法接受,只伏在床上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伺候的人吓了一跳,一个嬷嬷忙劝道:“我的姨娘哎,这月子里可不能哭,要落下病根的。再说这原就是大家的规矩,让老太太和太太知道了可不好。”

    孙姨娘哪里不知道这是府里的规矩,原先也不觉有什么,但怀了孕后才知道不一样。这次怀胎又格外艰难,遭了这许多罪,好容易才生下个哥儿,谁承想竟要抱给别人养,那可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日后却不能光明正大的叫自己为母亲。

    想到此处,不禁悲从中来,越发呜咽不止。

    众人急得不行,又怕被别人听到了,传到林母与贾敏耳朵里,那都得吃挂落。

    正在劝着,忽听外面小丫头传话说老太太打发人送东西来了,众人吃了一惊,孙姨娘也忙止住了哭声,让人去请。

第43章 倒V() 
却说林母打发了人来给孙姨娘送东西,俱是精致的古董摆设和各式绫罗绸缎。

    只听那送东西的媳妇说道:“老太太说了,哥儿的奶娘丫头都是细细挑选的,又有太太悉心照料,必不会委屈了哥儿,姨娘不必担心,只管好生调养,想吃什么只管说了让大厨房送来便是。”

    孙姨娘虽满心委屈,亦不敢表露分毫,只低了头,红着眼圈应了。

    因孙姨娘生了哥儿,阖府欢庆,府里的家下人等都得了赏钱,便是其他几位姨娘也都得了好些衣料和一套精致头面,除了颜色花样不同,其余俱都是一样的,一一送到了各人手里。

    钱姨娘见了那几匹料子和头面,皆是十分精致,想到孙姨娘如今风光无限,她不过是沾了光才得了这些,不由得气的眼睛都红了,手中的帕子都快撕碎了。

    直直的看了那些东西半晌,方命小丫头收了,暗中咬牙道:“这贱蹄子倒好命,居然真给她生了个哥儿,如今倒把我们都踩下去了,只别得意过头了,来日还不知怎样呢,且等着瞧罢。”

    白姨娘正在绣一个扇套,见了这些,恍惚了一下,随即笑道:“这是大喜事儿,还是孙妹妹有福气我们倒是沾了她的光儿。”

    李姨娘却是恍若不闻,看也不看,仍旧在屋里数着佛珠念经。

    小丫头送东西来时,周姨娘正在提笔作画,头也没抬一下。“主子,那送东西来的丫头还在外面等着呢,您看?”周姨娘的大丫头玉容见自家主子似乎忘了还等在外面的小丫头,便小声提醒道。

    周姨娘“嗯”了一声,仍旧低头作画,并不言语。

    素心跟着周姨娘的时日最久,对她的性子也更了解几分,见玉容还想再问,忙冲她使了个眼色,玉容见状也就不敢再出声。

    过了好半晌,周姨娘完成了最后一笔,方搁了笔,素心忙过去接过笔墨,小丫头又捧了热水并干净的帕子上来,周姨娘慢条斯理的洗了手,又接过帕子擦干净水珠儿,方道:“大冷天的,难为她跑这趟,你看着赏吧。”

    玉容得了周姨娘的话,方拿了赏封儿出去了。

    周姨娘擦完手,便只地站在桌前,看着桌上画好的寒梅傲雪图,白雪皑皑中绽放着数枝红梅,那花瓣红艳如血,在雪白的画纸上十分耀眼夺目,周姨娘看了半晌,方道:“这画儿画得不好,一会子拿去烧了罢。”

    素心闻言觑了一下她的脸色,忙低头应了,卷了画卷,叫来一个小丫头,吩咐道:“拿去烧了。”

    第二日,贾敏正与林母商议小哥儿洗三之事,忽想起一事,便道:“媳妇正有一事要回老太太,孙姨娘这次生下了哥儿,为咱们林家立了大功,媳妇便想着把她娘家母亲接过来,让她母女两个聚一聚。再把她的月例调一调,每个月再添六两银子,老太太看如何?”

    如今林家几位主子,林母的月例是每月二十四两,林如海与贾敏是二十两,黛玉则是八两,其他的几位姨娘们都是每人每月四两银子。

    孙姨娘再加六两的话便是一个月十两了,只比林母与林如海夫妻少而已,可谓是极为丰厚了,当下房中众人都羡慕不已。

    林母闻言先是一怔,随即点头笑道:“虽然有些不合规矩,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难为你这般为她着想,就依你罢。”

    不多时便有人出去传了话,阖府皆赞贾敏贤惠大方。

    转眼便是洗三,因小哥儿身子弱些,再者也怕折了福,因此林母等人商议了,洗三就不大办了,待到百日宴时再好好宴请各世交亲友。

    因而洗三这日只请了亲近的几家过来热闹了一会子,并在各处寺庙舍了粥米便罢了。

    这日,紫菀奉命送东西到贾敏院里,清荷忙请了进去。

    紫菀见了贾敏,行了礼,方道:“太太,老太太昨儿得了两匹好料子,说是茜香国进贡的,这料子轻柔又保暖,又不伤肌肤,老太太想着正好给保哥儿和姑娘做衣裳穿,便让我送了过来。”

    保哥儿是林如海给小哥儿取的小名,寓意长保平安,大名只等上族谱时再取。

    贾敏见那衣料花色虽然鲜亮,面上却没有任何花纹图案,十分平整,摸上去也极为柔软细腻,正适合小孩家娇嫩的肌肤,便笑道:“还是老太太想得周到,这料子极好,一会子我就打发人拿了去裁衣裳。”

    说罢便叫寒梅把料子拿去给保哥儿和黛玉身边的人裁衣裳,又转身对紫菀笑道:“今儿刚得了些上好的朱橘,我正想着给老太太送去呢,可巧你就来了,一会子一顺带回去罢。”紫菀忙应了。

    几人又说了会子话,紫菀又去看了看保哥儿和黛玉,坐了一会子,便预备回去了。

    清荷把装着橘子的捧盒提了过来,交给紫菀,见紫菀身上穿着月白缎子小袄,罩着桃红撒花坎肩儿,下面系着葱绿盘金锦绣棉裙,便道:“今儿天冷得很,你怎的只穿了这么点儿,也不添件大毛的,方才外头又刮了好几阵冷风,一会子出去还不把皮冻破了。”

    紫菀笑道:“不妨事,今儿比前几日暖和多了,我刚才过来也不觉着冷。”

    清荷点了点她的脑门,嗔道:“我看你是图省事,连自己的身子也不顾了,一会子着凉了看你往哪里哭去,正巧我那儿还有一件以前做的银鼠斗篷,一直没穿,如今也小了许多,正和你如今的身量,这会子给你穿去罢。”说罢便去拿了斗篷过来,果然大小极合身。

    紫菀披着斗篷,提了捧盒,便去跟贾敏道别。

    贾敏正在核对账册,见状笑道:“你去罢,这会子忙得很,就不留你了,得了空再过来玩。”紫菀答应了,清荷便送她出门。

    紫菀方才便注意到贾敏虽然上了妆,但脸色似乎仍有些憔悴,人也瘦了些,此时便偷偷问清荷:“这是怎么了?太太这几日怎的憔悴了许多?人也瘦了,可是这几日劳累着了?”

    清荷闻言摇了摇头,叹道:“上回荣国府表少爷带了两封书信过来,太太自从看了后便一直有些闷闷不乐,背地里时常长吁短叹,也不知是因为什么事,我们又不好问,偏后来府里又有许多事,又担心孙姨娘,哪里有歇息的功夫,每日连觉也睡不好,人也瘦了下来。”

    紫菀暗暗猜测,莫不是荣国府出了什么事?但按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