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丫鬟奋斗史-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日又听岳母如此说,与那孩子所言都对的上,只是到底没有问过赵将军,不好下定论。因此想烦请岳母做个中间人,让我与赵将军见上一面,问一问情况。”

    贾母等人闻言亦是极为惊奇,贾母更是极为高兴,当下便笑道:“这可是奇事,若真是他倒也是一桩好事,咱们不如请他过来,问一问便是了。横竖咱们都是自家人,倒不必那般见外。”

    如今赵虎才三十出头,便已是三品的游击将军,实在难得,况且历来军功赏赐极厚,看这情景,日后便是做到一品亦有可能,正好两家因相隔太远,来往并不如何亲密,若林如海所言为真,倒可以趁此拉近两家的关系。

    贾赦与赵虎禀性不投,素来无甚交情,还是贾政与他熟络些,因此贾政忙命人写了帖子,又细细交代了一番,方打发人送去了将军府。

    不过小半个时辰,便听外面回话说赵将军来了,贾母闻言,忙命人请进来。

第74章() 
片刻之后,便见下人领着一身宝蓝色长袍的赵虎走了进来。

    赵虎先给贾母见了礼,又与贾政贾赦厮见了,待见了林如海,却有些疑惑,一时不知该如何称呼。

    贾母见状正欲说话,贾赦便抢先笑道:“子骏怕是不认得罢,这是你林家表姐夫,姓林,字如海。”子骏是赵虎的字。

    赵虎这才恍然大悟,忙拱手行礼,笑道:“原来是林家姐夫,久闻姐夫大名,恨一直未能得见,昨日在宫中遇到了,小弟眼拙,竟未认出来,还望恕罪。”林如海亦忙回了礼,两人互相寒暄了一番,方坐下叙话。

    贾母便笑道:“都大半年没见你了,几时回来的?你媳妇和峰哥儿瑛姐儿可还好?”

    赵虎忙道:“昨儿才从北疆赶回来,早就应该来给老太太请安的。只是这两日都在宫中商议事情,一直不得闲,方才从宫中出来。峰哥儿两姐弟也都好,劳烦老太太挂念了。”

    说了一会话,赵虎忽想起一事,便有些疑惑道:“方才府上那人说老太太找子骏有要事相商,不知是什么事?”

    贾母便笑道:“不是我,是你林家姐夫有事相询,只是你们素未谋面,他不好直接找你,故托我请了你过来。”

    赵虎闻言,心中疑惑,便看向林如海,道:“不知姐夫有何事相询?”

    林如海方才暗中观察了赵虎半日,越发觉得他与紫菀相像,此时也不啰嗦,把紫菀的事一一说了,说完方道:“我一直在帮着那孩子打听她父亲的下落,只是一直没消息,昨日正巧在宫中碰到贤弟,你们长相实在太过相似,名字年纪亦都对的上,愚兄心中便有些怀疑,今儿又问了老太太,贤弟的情况与当初那孩子所言都差不离,心中越发疑惑,因此方请了贤弟前来一叙。”

    赵虎听罢,手中茶盏登时掉落在地,霍的一下站了起来,颤声道:“姐夫说的那个孩子,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众人见状,心中便有了底,林如海看了他一眼,便道:“那孩子叫紫菀,今年虚岁十四,是十一月初八的生辰。”

    赵虎闻言,心中再无怀疑,怔怔立了许久,方红着眼圈对林如海道:“若无意外,姐夫说的这孩子便是我那失散多年的女孩儿,这些年我派人四处打听,却一直没有她的下落,天可怜见,今日总算让我得了消息。没想到竟是被姐夫所救,姐夫的大恩大德,子骏没齿难忘。”说罢便要行礼,林如海忙扶住了,笑道:“这都是缘分,贤弟不必如此,”

    贾母等人也笑道:“咱们都是自己,倒不必这般外道。当务之急是把孩子接回来才是。”

    赵虎方醒悟过来,当下便欲打发人去接紫菀,林如海便道:“可巧愚兄过些时日便要回姑苏了,届时也要送小女并犬子来岳家,托岳母代为照料,贤弟若不着急,可让侄女儿同小女一道进京,她们两个素来要好,如此一路上也有个伴。”

    赵虎闻言感激不已,当下忙作揖道谢,道:“小弟公务在身,不敢擅自离京,那就劳烦姐夫了。不知姐夫何时启程?小弟也好打发人一道前去。”

    林如海沉吟了一会,便道:“愚兄明日还得去吏部一趟,待办完了事便可启程,少则三日,多则五日。”

    赵虎闻言,忙道:“既如此,那小弟就先行回家准备,届时姐夫打发人来寒舍说一声便是。”

    林如海点头应了,赵虎便与贾母等人告辞,匆忙回去了。

    诸事已毕,林如海也没有在京中多留,打点好了行囊,五日后便动身了。

    因要接黛玉姊弟几个进京,贾母便让贾珠与贾琏带着男女船只随林如海一道回南,届时再接了黛玉姊弟回京。赵虎果然打发了赵家的好些婆子和管事媳妇一道南下,怕回来时路上不安全,还派了一队亲兵随行。

    一行人日夜兼程,往姑苏赶来。

    远在姑苏的紫菀却并不知京中发生的事,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竟找到了,还多了一个继母和两个弟妹。

    这厢,因收到了林如海的书信,贾敏又喜又忧,喜的是林如海平安无事,忧的是林如海这次又被点为盐御史,竟要送黛玉姊弟进京,只怕此次继任盐课要比原先凶险的多。

    贾敏虽然心中愁闷,但时间紧急,林如海在信中说待他一回来便要送黛玉姊弟启程,因此只得忙忙地命人收拾打点行礼。

    她出自荣国府,自然知道贾府那些人的禀性,虽是自己娘家,但除了贾母与两个兄长,其他人只怕未必会真心待黛玉姊弟。

    况林如海既定了送黛玉姊弟进京,自然着人仔细打探了荣国府如今的情况,对贾府诸人的秉性已有所了解,此次在信中亦都说了。

    黛玉姐弟三个此去虽说是客居,毕竟是寄人篱下,不比自己家,尤其是黛玉,性子敏感,必然处处小心,便是受了委屈也不会说,如今又是二嫂王氏当家,贾府里上上下下又都是两个体面眼,一颗富贵心,虽不好大张旗鼓的带着一堆丫头婆子过去,也不能太过简便,让贾府上下一干人等当成无依无靠投奔了过去的,被人看低了去。

    因此贾敏特意准备了一千两黄金三千两白银,还有两匣子零碎金银,约有□□百两银子,这是给他们姐弟几个素日使费用的。

    另有两匣子新式花样的金银锞子,百十来个荷包,是预备平日打赏的,各色礼物土仪俱已打点齐备,只等林如海回来便可启程了。

    贾敏这番动作,黛玉与林晟林佑自然发觉了,都十分不解,忙跑去问贾敏缘故。

    只是贾敏怕黛玉他们担心,没有与他们三姊弟明言,只说京中外祖母思念她们姊弟,故进京住些时日,以解外祖母思念之情。

    她虽如此说,但黛玉生性聪敏,早已从贾敏言行中察觉不妥,哪里相信?然母亲既如此说,自然是不想她担忧,故没有表露出来,只与紫菀吐露心中所忧,道:“虽说是因外祖母思念我们,故才送我们进京,但这未免也太突兀了些,况且我看妈妈这次神色不同往常,我心中实在担心,姐姐你说是不是爹爹这次重任盐课很危险?我总觉着这次去外祖母家好像要长住似的,真想跟妈妈说不去京城了,可又怕妈妈生气。”

    紫菀也是心中疑惑,原以为林如海夫妻尚在,黛玉应该避开了原本的命运,只是怎的到头来还是要去贾府?原著中林如海在盐政上连任十来年才去世,按理说这次应该也没什么问题,莫不是蝴蝶效应,一切都与原著不同了?还是京中出了什么变故不成?

    紫菀想了半日,最后猜测怕是盐政上有些什么麻烦,才让林如海不得不送儿女进京。不然好好的怎的会让黛玉姊弟去寄人篱下?

    不过如今林如海夫妻俱在,黛玉又有了两个弟弟,倒比原著中要好许多了,想来只是暂时去贾府避一避罢了,见黛玉娥眉紧锁,忙宽慰道:“你也不必担心,老爷已经不是第一次任盐课了,原先在任上做了三年,不是都平安无事么?既然老爷和太太让你们进京,自然是有他们的考量,不过是去亲戚家住些时日罢了,哪里会长住呢?到时候了自然会接了你们回来。”

    黛玉闻言,心中方稍稍安定下来。正欲说话,忽见雪雁掀了帘子进来,笑道:“姑娘,甄家太太和英莲姑娘来了,太太让我请姑娘们过去呢。”

    黛玉与紫菀闻言,又惊又喜,忙往贾敏上房去。

    她们与英莲已有近一年没见了,当年林如海扶灵回姑苏,本欲让甄士隐继续教导黛玉姊弟,然甄士隐自觉上了年纪,精力不足,便辞了,带着妻女回了老家。当初林如海给的束脩极丰厚,在林家几年,甄士隐亦攒下了不少银子,回了阊门,置了房舍,又买了几倾地,日子过得也颇为惬意。

    如今英莲因年纪渐长,出落得越发绝色了,甄士隐夫妻这两年便极少带她出门,这次也是封氏听贾敏信中说要送黛玉姊弟去荣国府,心中实在担心,这才带了英莲来探望。

    黛玉二人到了贾敏上房,贾敏正与封氏说笑,只见英莲穿着一件银红撒花对襟褙子,系着水绿裙子,出落得越发动人了,正含笑坐在一旁听贾敏与封氏说话,一抬头便看到黛玉紫菀两个相携而来,心中喜悦非常,忙站了起来。

    紫菀与黛玉先给封氏见了礼,方拉住了英莲的手问好。

    青年姊妹经年未见,自然是亲热非常,况她们三个素来情分极好,一时只觉有说不完的话,三个人拉了手叽叽咕咕说个不停,贾敏与封氏见了,俱都摇头失笑。

    黛玉与紫菀拉着英莲去了黛玉房里,说了一会话,英莲方对黛玉道:“妹妹,我听妈说你们过些日子便要去京城了,可都打点好了没?何时启程?”

    黛玉闻言摇了摇头,道:“行礼大都收拾好了,只是还要等爹爹回来,再择吉日启程。”

    英莲点了点头,道:“也是,林大人这次去扬州重任盐政,你们又要去京城,至少也要一年半载才能再团聚呢。”

    紫菀见黛玉听了这话又有些愁闷,忙岔开了话题。

    三人正说话,忽见黛玉身边的青鹤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急道:“姑娘,出大事了!”

    紫菀等人闻言疑惑不已,黛玉见状忙道:“出什么事了?这般慌慌张张的?”

    青鹤跺了跺脚,急道:“咱们老爷回来了,还来了好些婆子媳妇。”

    紫菀闻言笑道:“我还以为是什么呢,想来是荣国府打发来接你们姑娘和晟哥儿、佑哥儿他们的,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青鹤急忙摇头,急道:“不是,除了荣国府的,还有好些人,说是您的亲生父亲打发了来接您的!”

第75章() 
黛玉英莲闻言皆大吃一惊,紫菀更是目瞪口呆,半晌才回过神来,忙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快说清楚。”

    青鹤便道:“方才我去太太房里给我们姑娘取茯苓霜,正巧老爷就回来了,一同回来的还有荣国府的两位表少爷并管家媳妇,说是荣国府的老太太打发了来接我们姑娘和大爷、二爷去京城住些时日。

    还有另外十来个婆子媳妇,却是京城赵将军府上的,说那是您的亲生父亲,在咱们老爷那儿得了您的消息,故打发了人来接姑娘您进京的。”

    说罢又道:“那些人正在太太上房里等着呢,太太便让我来给姑娘说一声,让您赶紧到上房去。”

    紫菀听完,脑中转了无数个念头,仍然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自己那个便宜父亲明明只是个普通老百姓,怎的摇身一变就成了将军了?

    还是黛玉反应快,见紫菀怔在原地不动,忙推了推她,道:“姐姐怎的还在这发呆,还不快去前头瞧瞧。”说罢与英莲挽了她的手,忙忙的往正房去了。

    到了正房,只见乌压压站了一地的人。

    贾敏正在与贾府的几个管事媳妇说话,见了紫菀忙叫她到跟前,笑道:“想来青鹤已经告诉你了,老爷这次在京中巧遇了赵将军,阴错阳差之下才发觉他就是你的亲生父亲,找了这么些年,如今你们总算可以父女团聚了。”

    接着把林如海同赵虎巧遇,又如何发觉他们相像,最终查出真相的事一一细说了。

    又笑道:“老爷说你父亲有要事在身,才不得前来,不过已经打发了管事妈妈们来接你了。”说罢示意紫菀看过去。

    紫菀凝神望去,发现左边站着几个三四十岁的女人,穿着打扮虽也颇为体面,但却不像荣国府的人那般华丽,一直用隐晦的眼光打量自己,心中便知这定是自己的父亲赵虎派来的人了。

    那几个女人见紫菀看来,忙上前请安,道:“给大姑娘请安,老爷知道了大姑娘的下落,欢喜的不行,只是有要事在身,不得擅自离京,故打发了我们来接姑娘回府。”

    紫菀忙让人扶了她们起来,微笑道:“妈妈们一路辛苦了。”

    那几人忙道不敢,赵虎派来的这几个媳妇婆子俱是在赵家极有体面的人,初时听说被派来接大姑娘,还是在外头长大的,心中还有些不以为然,待见了面,却俱都呆住了。

    这大姑娘的相貌与自家老爷像了五六分,出落的极好,且一言一行,言谈举动,皆是世家千金的体统。那几个女人见了,只觉这大姑娘通身的气派,竟比自家太太生的二姑娘强了不知多少,心中不禁赞叹不已。又想起出京前自家老爷的多番交代,更是再无半分轻视怠慢之意。

    众人叙了一会话,贾敏便让人领她们下去歇息了。

    封氏与英莲见林家如今忙乱不已,便没有多留,只在林家住了一日,次日便回去了。

    却说林淮与李氏得了消息,心情不免有些沉闷,至晚间,李氏便到了紫菀房里,劝道:“我听说赵将军已续了弦,还有了一双儿女,实在不放心你回去,况且如今上皇与当今相争,京里乱的很,赵将军是当今的心腹,只怕也会被卷入其中,你不如在家里多留些时日罢?等过个一年半载,那边的事情平静了再回去?”

    紫菀闻言,沉默半晌,终是摇了摇头,说道:“这些年爹娘待女儿的一番心意,女儿铭感于心,只是如今京城都已经来人了,此事已成定局,不好再回绝,况且那终究是女儿的亲生父亲,昨日听那些妈妈说这些年在北疆打仗时受了不少伤,原先不知道还罢了,如今既已有了消息,身为人女,自然也要回去尽一份孝道,哪里能撇开他老人家,独自在这里逍遥?

    况且黛玉妹妹他们这次去了京城,只怕也会有麻烦,紫菀虽然无能,或许可以帮衬一二,因此竟要辜负妈的一片心意了,还望妈见谅。”

    李氏闻言,先是一怔,随即满眼赞叹,笑道:“你这孩子素来重情义,我就猜到你不会听我的话,罢了,我也不强求你了,横竖明年你大哥哥任满,也要回京,届时咱们母女亦可团聚。只是你若有什么事,定要告诉我们,我们虽然没什么本事,但也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受委屈。”

    说罢拍了怕紫菀的手,叫丫头送上了一个锦匣来,说道:“这是年初时你二哥哥从粤海边带来的一些珍珠,倒还圆润,我年纪也大了,用不上这个,你拿去打几样首饰,我看你素日打扮太素了些,女孩儿家家的,该打扮的鲜亮些才对。”

    她虽然不舍紫菀,但也正因她这般人品,自己才会如此喜欢她。

    其实比起回那个陌生的家,紫菀更愿意留在林家,这些年下来,林淮夫妻对她视如己出,她亦把他们当做了自己的亲爹娘一般,如今却告诉她亲生父亲找到了,要离开这个家,她自然不愿。

    但不得不走,虽然不舍,但她若执意留下,不只自己的名声有损,林淮夫妻亦会被人诟病,外面的人不会说是她自己不愿走,只会说他们扣着人家的女儿不放,亲爹找到了都不让人家团聚。况且赵虎终究是她的父亲,她既占了人家女儿的身体,自然该替她尽一份孝道。

    李氏虽然不舍,还是亲自带着丫头给紫菀收拾东西,打点行李。

    紫菀此次进京,只怕是极少回来了,因此便欲把身边的丫头们都留下,李氏却不同意,问过她们的意思,梅香与素兰皆是家生子,父母亲人皆在林家,不愿离开。

    淡菊与绿竹却是外头买进来的,无父无母,在林家孤身一人,听说之后皆愿意随紫菀进京,李氏便把她们的的身契给了紫菀。

    不过三日,紫菀的行囊便都打点好了。

    这厢,林如海亦重新查看了给黛玉姊弟预备好的行李,倒是极为齐全,只是想到虽预备了银两,在深宅大院毕竟多有不便,再一个也是想他们姐弟两个手上从容些,便又把京郊附近的几个出息极好的庄子拨给了他们姐弟,约莫一百来倾,地契都交给了黛玉收着。

    横竖平日庄子上的事自有林忠并诸管事打理,并不用黛玉怎么费心。

    此次去荣国府,到底是避难,不好太过张扬,因此黛玉身边除了贴身的张嬷嬷,另外带的是青鹤和雪雁两个大丫鬟,林晟与林佑因年纪还小,便带了两个贴身大丫鬟并两个奶嬷嬷。

    林家在京中除了祖宅外也还有几所宅子,林如海已事先吩咐三管家林忠另带了五六房下人先一步进京打理诸事,到时候这几房下人并不会跟去荣国府,只在外面听候差遣。

    诸事打点齐备,择了九月二十八启程。

    紫菀和黛玉姊弟并一干丫头婆子坐了前面一艘大船,贾珠与贾琏带着小厮和林家的护院,赵虎的亲兵等随行之人便押着行李坐了后面的大船。一路疾行,往京城而去。

    在水上航行了一个多月,眼看着就要到京城了。众人皆极为欢喜,唯有黛玉想到此次只怕要在外祖母家住个一年半载,不知何时才能与爹娘重聚,心中便有些忧愁起来,林晟与林佑亦有些闷闷不乐。

    紫菀见状,心情亦有些忐忑起来,只得自我安慰,仍强打起精神,宽慰他们姊弟。

    五日后,紫菀黛玉一行人便抵达了京都。

    到了渡口,便见贾家的人带了媳妇婆子并车马轿在等着,赵家的大管家亦早带了人在渡口等着,见了船来了,忙叫人抬了轿厢进去。

    黛玉几人正在一处话别,说了半日都舍不得分开。

    紫菀自小在林府长大,对黛玉与林晟林佑素来体贴周到,黛玉姊弟皆把她当做长姐看待,情分极好,此时猛然要分开,俱都十分不舍。

    黛玉挽住了紫菀的手不放,依依不舍道:“姐姐回了家可别把我们忘了,有时间记得到外祖母家来看看我们。”

    林佑也皱着小眉头,对紫菀道:“姐姐一定要来看我们。”

    紫菀知道他们姊弟初次离家,又要到陌生的外祖母家去生活,心中定是有些惶然,忙答应了,横竖如今贾母也算是她的姑祖母,去贾府做客也容易。

    林晟虽然比林佑小一岁,却更加成熟些,见姐姐一直拉着紫菀的手不放,便皱了皱眉,道:“姐姐,你让紫菀姐姐出去罢,赵将军府上的人已经在外头等着了,外祖母府里的人也都来了。”

    黛玉闻言,方有些不舍地松了紫菀的手,让淡菊和绣竹扶她上了轿子。自己亦与两个弟弟上了荣国府的轿子。

    紫菀坐在轿中,只觉摇摇晃晃走了许久,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便觉轿子停了下来,心知便是到了赵府了。

    片刻后,便有随行的婆子媳妇上前打起了轿帘,扶了紫菀下轿,淡菊绣竹两个亦下了轿,跟在紫菀后面。

    一行人簇拥着紫菀往上房而去。

    赵虎早已在上房等着,见了紫菀,极为激动,想说话却又不知该说什么,只是一个劲的笑。

    淡菊与绣竹为紫菀脱下斗篷,一旁的丫鬟亦送上了锦垫,紫菀把手炉交于绣竹,端端正正给赵虎跪了下去,磕头行礼。“女儿拜见父亲大人。”

    赵虎满面欢喜,忙扶了她起来,细细端详,见她长相五分像自己,另外五分却像极了亡妻,心中又是欢喜,又是伤心,轻拍了拍紫菀的手,红着眼眶道:“好孩子,让你受苦了,总算老天有眼,让咱们父女团圆了。”说罢,忆及当年之事,眼眶便有些发热,只得强忍住了。

    两人叙了会话,赵虎便让管家媳妇王和家的把内院的丫头婆子都叫了过来,拜见大姑娘。

    紫菀在李氏身边数年,她知道那些人心里对她这个半道认回来的姑娘只怕没怎么放在心上,面上却不显,淡淡地说了几句话,又让淡菊和绣竹端了两托盘荷包出来,赏给了众人。

    赵虎如今虽然位居三品,但到底是寒门出身,家中无甚底蕴,哪里及得上林家百年世家。

    紫菀打小在林母身边长大,后来又有李氏教导,言行举止,接人待物,皆落落大方,完全是大家千金的气派。那些婆子丫头见状,那轻视之心便收了一大半,又见赵虎言谈中对这个女儿颇为疼爱,哪里还敢说什么,皆乖乖磕了头行礼。

    赵虎见状,颔首一笑,心中亦颇为满意。

    一时遣退了下人,赵虎方问起紫菀这些年的境况。

    紫菀便把当初如何被拐,如何逃出来,又被林家收留,最后被林淮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