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就不纳妾记-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等大事自然是全城沸腾,朱雀大街上一早就已经人声鼎沸,沿街的酒肆茶楼更是客似云来,不少闺中的女子也纷纷求了家里包了包厢,带着丫鬟小厮来看看盛景。
宋子妤自然也被拉了出来,她们几家的小姐约好了一同前来,便将燕归楼的二楼整个包下,方便内眷们出入。
宋子妤靠坐在窗前,自然有想跟她交好的小姐前来同她说话,至于秦妙蓉却是还没到,她年底便要出嫁,这段时间都乖乖在家里备嫁,难得有机会出来,却被家里千叮咛万嘱咐,非要她带足了人手出来,所以就比宋子妤晚了一步。
已经嫁做人『妇』的简柔坐在对角,目光放空地看着窗外。她父亲虽然担着上柱国将军的名号,但是手上的兵权早就被剥夺的一干二净,简家在军中的人脉更是少之又少,自从那年她堂哥被打断腿之后,简家下一代中竟然找不出有能投军继承父辈英名之人。
如今军中新贵迭起,她简家的招牌早就不管什么用了,可她自己却才刚嫁做人『妇』没两年,子嗣尚未诞下,怎么能容许娘家日渐消磨。父亲说,是因为当年简家向作恶的文华殿内常侍王家低头,才招至了陛下的不满,可当年王家『迷』『惑』老太后,连陛下尚且要让步一二,她简家低头实属无奈,陛下怎么能因为这个怪罪简家没有风骨呢。
简柔记得自己回娘家时,听父亲说过,陛下把康王派去西征,或有其他更深的用意,保不齐是想在军中为康王作势,所以简家如果能搭上康王这条船,说不定就能重振家声。
这次康王从边境回来,宫里的淑妃已经起了打算,要为康王选妃。换以前,康王只是个稍得圣宠却无实权的皇子,京中各家或许还不会这么积极,可眼看着康王取代他的几个哥哥,强势崛起,但凡家里有适龄女子的,谁家还坐得住?
“哼。”简柔心想,围在宋子妤身边那群小姐,又有多少是心怀鬼胎,想从康乐公主那儿入手,或者说,是看中了宋子妤的未婚夫乔珩,跟康王的关系呢?不过宋子妤要是好讨好,早八百年前她简柔就拿下这位郡主了,何至于闹到如今两人连见面打声招呼的情意都快要没了,能勾起宋子妤兴趣的,还不就只有那一件事。
这时简柔一笑,凑进宋子妤身边,开始说:“子妤妹妹,我听说前些时候乔世子急匆匆出京去了,说是去接什么人,到底是何方神圣,能叫他去接,他跟你总是说起过的吧。”
宋子妤侧了侧身,淡定地回答道:“这我知道啊,是家里长辈命他去接的,左不过是什么亲戚。”
李旭擅自出营提前回京的消息不能曝光,那日在望贺山突然出现绑走李旭的人也是乾元帝派去的暗卫,为的就是把李旭先关在京郊别业,等班师回朝的大军到了,再把李旭放出来。
所以乔珩提前出京接李旭的事情也不能明说,恰巧黄家是跟着乔珩一起进京的,所以侯府对外就说乔珩是出京去接上京拜访的黄家人。
可这样一来,有不少人就打听到了黄芊惠,乔珩跟宋子妤这一对,是上京城里出了名的,因此黄芊惠虽只是远地方来的小家碧玉,这么一遭下来,却是被好多人都记在了心里。
简柔亲昵地一弹宋子妤的前额,好似她们曾经还是手帕交的时候一样说:“你啊,什么事都不上心,那个黄家姑娘连我都听说了,我就不信你还不知道,你可别说姐姐没提醒过你。”
宋子妤一笑,眼睛里带着了然和锋利,注视着简柔说:“柔姐姐知道的可真清楚,你都知道了,做什么还假惺惺的来问我,别人家的事你倒是管的比自己家的事还多。”
她可不需要跟简柔虚与委蛇,如今不是小时候,人心已变,宋子妤早就对简柔起了戒心,怎么可能被她三言两语就带跑。
简柔笑得尴尬,连连讨饶道:“是是是,是姐姐不好,说话不清不楚叫你多心,我也是刚好想到一桩事,想着是对大家都好,就来向你讨个主意。我那堂哥你也是知道的,虽然现在断腿身上落了疾,但是他到底是家族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品相貌全不差别人什么,家里婶娘就想着为他求一门亲。我们家也是四处打听了的,听说黄家来了位小姐,家里也是官宦,婶娘就托我来问问,是不是两家能成一门亲。”
宋子妤还真没想到简柔说的是这事,又听简柔压低声音说:“黄家的小姐再好,毕竟家室有限,配我堂哥绝对不算委屈她,我们简家就算看在永定侯府的面子上也会善待她。而且我说句不好听的,如此一来也算解了妹妹的心病,倒不是说乔世子会怎样,但总归有这么个人在,让外面的人多了不少谈资,也是不好的嘛。”
听简柔这么说,似乎考虑的面面俱到,而且即便简家郎君身体有疾,简家对黄芊惠而言也属高攀。可惜简柔说得再好,宋子妤也没打算应承,这是黄家的事,与黄家有亲的也是永定侯府,跟她沾不上边,宋子妤还没傻到没过门就去『插』手乔家的事。何况,对于简柔,宋子妤已经信不过了。
就在宋子妤要开口回绝简柔时,旁边有个女声先行开口,说:“黄家小姐确实不俗,配你家倒是可惜了,我倒是有个好人选,镇西候家的幼子怎么样,远是远了点,不过黄家原本就在桂州,两家离的倒近,这样的家室,才算配得上黄家妹妹。”
简柔闻言气得不轻,他们简家可还没倒呢,何人敢这么贬低,可从帷幔之后走进来之人,却是卓太师的次女卓凝,让简柔对上卓凝,她心里可还没这个底气。
宋子妤心道今日真是奇哉怪哉,她和卓凝一系向来井水不犯河水,倒是曾经的楚九跟卓家杠上了,作为楚九的死敌,宋子妤才和卓凝有些许交情,但卓凝从来不曾在场面上主动跑过来跟她交谈,也不知道这次是怎么了,为了一个黄芊惠,连卓凝都跑出来了。
可现在也不能让场面这么冷着,宋子妤便笑说:“哎呀呀,黄家小姐还没出来,就比我吃香了,本郡主可不依。再说了这黄家的事,你们跟我说也没用啊,我都还没见过这位小姐呢,你们要做媒,自己上门去说,可别在我这儿吵起来。”
正说着呢,恰巧乔玉姝带着黄芊惠从楼梯那儿上来,原本在说话的众人,纷纷地把目光移到了乔玉姝身后那一抹沁紫『色』的身影上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李旭:让我就这么被绑了,我脸呢!
说好的周更,看来我的量一周只能挤出这么一章了,这章真的是,删了写写了删,改了好久才算写顺。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第63章 义女()
沁紫『色』的锦绣绸缎剪裁合身; 银丝顺着腰身上下伸延; 显示出少女独有的灵气,黄芊惠乖巧地跟在乔玉姝的身后,仿佛察觉不到旁人对她非议的眼神。
“别怕; 你是我乔家的人,他们谁也不能把你怎么样。”乔玉姝轻轻拍了拍黄芊惠的手; 既是安慰黄芊惠; 也是警告在座诸人。至于宋子妤,乔玉姝跟她相处了十多年,两人有乔珩做纽带; 从未有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出现,因此乔玉姝这一个动作; 就让宋子妤压下心里一点点的不愉快,想着场面上不能闹僵,有什么等会儿私下问便好。
而卓凝则一眼不错地盯着黄芊惠; 这个现在看来不起眼的女人; 谁能想到会走到最后。卓凝心里有点愧疚,因为她正谋划着夺走这个女人的机遇; 可是对未来的恐惧又很快让她压下了愧疚。她比黄芊惠更需要这个机遇; 卓家也更需要这个机遇,而且只要她能成功; 她保证不会亏待黄芊惠,她会用其他方式来补偿她,这样卓家也不算欠了这个女子。
乔玉姝带着黄芊惠向宋子妤走去; 一旁的简柔还以为能看一出好戏,谁知道乔玉姝却说:“昨儿母亲才说要带芊惠认认人,可巧就有这个机会带她来见你,珩哥儿忙得成天不见人,你今日是见不到他这个做哥哥的了,倒是可以见见这位新妹妹。”
不知道在场是谁嗤笑了出来,怪声怪气说道:“新妹妹~”
宋子妤刚要沉下脸怼过去,就被乔玉姝拉住。
乔玉姝一摆袖子:“可不是吗,家里母亲实在是喜欢,就跟黄家夫人说好了,两家认作干亲,我母亲收了芊惠做义女,往后芊惠也是我们侯府的小姐,有哪个不长眼的东西冲撞上来,那就是跟永定侯府、宁国公府过不去。”
卓凝隐在人群中冷笑:上辈子也是这样,先是侯府认亲,再是皇子选妃……
而不等各家的小姐消化完这个消息,楼底下人群就开始热闹了起来,军队的铁骑声由远至近,再是喜静的人也忍不住要凑上去看个究竟,楼上的这些小姐也暂时放下了对黄芊惠的探究,纷纷到窗前去看热闹去了。
只见芸芸众生之中,一队整齐划一,穿着铁甲的骑兵踏着威武雄风而来,领头那一位男子剑眉星目,出京时偏白的肤『色』早已经晒成小麦『色』,他本就是皇家贵胄自有英贵之气,又加战场上磨砺过一回,此时再回上京,所有人都为他而瞩目。
齐王看着穿街而过李旭,一口饮干了酒壶中的酒,他十三岁第一次代父出征,十七岁凉州剿匪,二十三岁领兵击败大月氏,哪一次不是凶险万分,哪一次不是全胜而归?论军功、论资历,他都胜过小七,为什么父皇只看得到小七却永远在忽视他呢,他不服。
齐王狠狠地将酒壶掷下,琉璃酒壶经不住摔,应声摔成碎片,碎片溅到厢中站着的人脚下,把这人吓得瑟瑟发抖。
“王爷息怒!”
此人身穿学子服,磨边的袖口昭示着主人拮据的窘境。他名唤作俞光初,是上一届会试的考生,这人本也是雄心壮志上京赶考,无奈名落孙山,只好自己找点营生过活。
俞光初悄悄擦了擦汗,心里捉『摸』着齐王怎么派人来找他,他最近可老实得很,不知道哪儿犯着这位爷了。
齐王把目光从街上移开,既然小七有父皇撑腰,他想把小七斗下去,就得有些自己的本钱。
“本王没记错的话,你是潭州人士?”
俞光初小心翼翼:“回王爷的话,小人正是来自潭州。”
齐王把佩剑重重放在黄花梨桌面上:“潭州是个好地方,你和你老乡做的也是好生意。”
俞光初闻言吓得腿肚子打颤,半年前要不是走投无路,他也不会跟一同从潭州来的老乡做起见不得光的生意,虽然这一行暴利,短短几个月就让他赚到了不少银两,可到底是有损阴司的行当,官府一『插』手就抓进去不少人。万幸上天保佑让他俞光初躲过一劫,不然他早就跟那老乡一样人首异处了。
齐王看俞光初畏畏缩缩的样子不屑地一笑,又开了一壶酒,为自己和俞光初都倒上一杯,说:“你放心,本王不是迂腐之辈,只要是能来钱的买卖,我不会管来路。”
俞光初一个劲儿地擦汗,道:“王爷您不是不知道,官府管阿芙…管这个管的多严,您千金之躯,何必趟这趟浑水。”
齐王反说:“俞光初,你要知道,全天下有才有能的学子不知有多少,我王府外面每天都有人『毛』遂自荐,管他新科状元还是榜眼探花,就算入了官场,见着我王府管家也得让步三尺,如今本王特特召你来,想要得到的可不是你一句拒绝。何况你现在还有什么退路,不为本王做事,你早晚饿死街头,为本王效力,自然有你的荣华富贵。你想想自己,苦读多年最后还不是落得个三餐不饱,倒不如做本王的狗,怎么也能锦衣玉食,仆从成群。”
俞光初脸『色』铁青,他不想再做没人问津的小人物,可老乡惨死的画面还时时出现在他脑海里,这一步到底要不要走,俞光初犹豫得很。
俞光初还记得一开始,他是被诓骗着帮老乡运了几回阿芙膏,他们利用他举子的身份,让他用书箱把阿芙膏从城外运进来。再后来,帮着运东西分到的那点红利早就不够他交友宴客,于是俞光初开始跟着老乡贩卖阿芙膏,那些家世不错的公子哥自然成了俞光初下手最好的目标。
那段时间他人在家中坐自有钱财送上门,有了金银撑腰板他走路都带风。从前看不起他的人都要称他一声俞官人,只要有钱,作诗写文章可以找人代笔;只要有钱,艳阁春楼里可以夜夜笙歌;只要有钱,就算没有高中他也照样可以一呼百应。
俞光初实在太怀念那时候的风光了,又想着这次有齐王爷在背后做主,说不定连官府都不敢动他,那他还有什么好怕的。于是俞光初偷偷擦干净手心的汗,拿起酒杯,对着齐王讨好的一笑,然后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
另一边,宋子妤翘着腿坐在马车软榻上,右手支着下巴,桃花眼颇有兴趣地看着黄芊惠。街上的盛会结束后,宋子妤自告奋勇送黄芊惠回去,乔玉姝想着让两人多多接触,自然没有不答应的,因此才有了这一幕。
黄芊惠被宋子妤看得耳根子发红,喃喃道:“郡主,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宋子妤摇头:“没有啊,只是刚才我都没机会好好看你,现在自然要补回来。方才还不觉得,现在仔细看看,你还挺好看的。”
黄芊惠乍一下羞红了脸,连说话都断断续续的了:“郡…郡主谬赞了,郡主才是面若芙蓉,跟…跟乔世子是绝配的。”
“哈哈哈哈…”宋子妤乐了,说:“你这话我爱听,放心,外面那些人的挑拨我一概不会信,我只相信我自己看到的。”
“嗯嗯嗯嗯!郡主您放心吧,芊惠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黄芊惠头点得像一只小仓鼠,又把宋子妤逗笑了一回,等笑够了之后,宋子妤才接着问:“那你侄儿现在怎样了,伤好了没有?南巷那边的王夫子教书也就是一般,人品更是堪忧,你们家要是愿意,我可以举荐你侄儿去青峰书院,那里的院长才学甚好,又是难得的有教无类,比王夫子强多了。”
黄家和永定侯府之所以结为干亲,起因就是在黄芊惠侄儿黄澈身上。黄家进京之后,一心想为黄澈寻觅一位良师,可又不敢借托侯府的力量,于是就自己给找了南巷的王夫子。这位夫子在上京城里自然是排不上号的,而且是个有名的势利眼,以为黄家不过是无权无势之辈,就对黄澈多有疏忽,甚至纵容其他学生欺辱黄澈。
要不是乔珩偶尔抽查黄澈功课,还发现不了黄澈身上的伤,于是侯夫人陈芸熙怜惜黄撤,又喜欢黄芊惠懂事,干脆收了黄芊惠做义女,两家并做一家,也免得黄家整日战战兢兢的。
其实陈芸熙收女,也有李旭的一番功劳,要不是这位康王爷提起来这事,陈芸熙也想不到有这个办法。
听见宋子妤的话,黄芊惠赶紧摆摆手,说道:“多谢郡主好意,不过这事就不劳烦郡主了,侯夫人,不是,是义母,义母已经为澈儿找了陈家族学里退下来的周夫子,周夫子年迈,正好只收澈儿一个单独在身边教导,往后夫子养老就也由我们黄家『操』持。”
宋子妤点点头,也不计较黄芊惠回绝了自己的好意,反而说起中秋将近,家里准备了好几种口味的饼食,聊得兴起宋子妤便说要送几盒给黄芊惠尝尝,黄芊惠便也说一些自己家乡过中秋时的独特风俗,等马车到了永定侯府时,两个人俨然已经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作者有话要说:知道我有两周没更新了,所以今天都补上,稍后会有二更、三更。其实写是早就写好了,一直也没机会传上来,等着哈。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第64章 疯癫()
今日注定是属于李旭的日子; 军队从朱雀大街穿行而过; 三军停在宣华门前,各军主将由李旭带领着进入皇宫,宫道两旁的禁军在他们经过时纷纷搁戟行礼; 三人抬着才能吹响的号角被吹响,声音伴随着宫乐声在巍峨的宫殿上方回『荡』。
大殿内; 文武百官分列两旁; 乾元帝端坐在龙座之上,跟李旭走的时候相比,这位天子消瘦了不少; 不过因为远征的儿子今日归来,乾元帝看着精神十足; 就算齐王装病告假都没能影响他的好心情。
首先进殿觐见的便是墨汗使臣,墨汗刚刚归顺,大盛朝为显示大国风范; 便同意使臣带来的请求; 两国边境正式开始通商,除盐、铁等朝廷掌控之物资不在通商之列外; 诸多事物都可经官府审批后; 实现两国流通。
使臣退下之后,便是有功将领觐见; 第一个进殿的,便是摆开铁甲快步而来的李旭,少年朝气一下便点亮整座大殿; 只见他双膝跪地,行礼道:“儿臣叩见父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紧随他之后的,是穿着铁甲的几位将士。
乾元帝装作板着脸,挥手道:“都起来吧,此战能大胜而归,全靠诸位功劳,诸位实是我朝有功之臣,也不负朕之期望,朕心甚慰。有功之臣朕必有厚赏,德奎,宣旨吧。”
总管太监朱德奎应声打开早已准备好的圣旨开始宣读,各路随军将领自然各有封赏,李旭更是被加冠五珠,成为仅次于嗣王的亲王。
在朱德奎宣旨时,乾元帝左右扫视着诸臣,等眼光扫到人群中的乔珩时,他突然想起来淑妃跟他提过,小七年岁不小了,该给儿子寻个媳『妇』了。乾元帝手指在膝盖上点了点,永定侯府那个小子都已经配了人,自己的儿子当然也不能落后,可惜乔家没有适龄的姑娘,否则跟乔家做个亲倒也不错。不过乾元帝又想,乔家是已经跟小七绑在一起了,没必要再添一层姻亲关系,倒不如给儿子再添一门助力。
如斯想着,乾元帝把朝堂上的臣子都打量了个遍,谁家有适龄的姑娘他都要好好想一想,想着想着又想到李旭的康王府该改成亲王规格的了,如此种种,乾元帝竟然都考虑了个遍,果真是太久没见到这个儿子了,实在是想得慌。
封赏过后便有盛大的宴席准备着,而就在宫里歌舞升平之时,宫门外,俞光初喝的酩酊大醉,一步三晃地准备回自己暂时栖息的小客栈。当他走过文渊街一处三进三出的大宅子时,俞光初突然指着那座宅院说道:“我俞光初,不可能一辈子翻不了身,等我…等我翻了身,我就要这宅子姓俞,我要没人敢看不起我!”
说完他就好似耗光了全身的力气,靠在宅门外的石狮子旁沉沉睡去,等他这儿刚睡下,宅子的大门就缓缓打开,这家的主人喜笑颜开地将一位腰间挂着卓家腰牌的丫鬟送出门去。
那丫鬟碎步而行,看都没看睡在边上俞光初一眼,匆匆上了门口等着的蓝布马车,不一会儿就在路口消失了。
*****
李旭的回京就好像是一个讯号,自那之后,朝堂上的纷争暗涌愈加激烈,官员们想明哲保身的就学起了鹌鹑,想激流勇进地则在各皇子党派之间纷纷站队,更有些拿不定注意的墙头草,在朝堂上上蹿下跳,整个局面混『乱』,偏偏乾元帝不动如山,叫人看不清这位主子的心意。
这日下朝,乾元帝突然说起中秋佳节,宫中打算大开宴席,届时后宫也会宴请各家女眷,君臣同乐。于是陛下同淑妃有意为康亲王选妃的传言甚嚣尘上,李旭为此连着好几天都躲在自己亲王府里,恨不得一步都不出门。
这日,乔珩抱着一盒书来王府找李旭,正好撞见李旭穿着单衫就在校场舞剑,李旭见乔珩过来,挥剑直冲乔珩而来,乔珩往右一闪,顺便伸脚去绊李旭,不过两人甚是相熟,乔珩蔫坏李旭又不是不知道,自然躲得开这一脚。可惜李旭刚站稳就被乔珩劈头盖脸扔过来两本书,直中命门。
李旭怒道:“这可是本王的脸,你这么扔过来,是想我毁容吗!”
乔珩冷哼,道:“毁了容不是更好,反正你也不敢出来见人,干脆不要这张脸得了。”
李旭龇牙:“瞧瞧瞧瞧,珩哥儿啊,你也忒小气了点,我不就借你的名头做了点小事嘛,这你都跟我计较,还是不是好兄弟。”
“小事?”乔珩示意仆从为李旭披上披风,嘴上却还是在埋汰李旭说:“你什么时候买通了我家的门房,把这一盒书都送到我府上了,还假称是我让你送来的,请问康王爷,小臣去哪儿搜罗来这些趣文轶事、野史正评,还这么大脸让您替我运来?要不是黄澈拿着书来问我,我还不知道自己借了这些给黄家姑侄呢。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据说我义妹还挺喜欢这些书的,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这些弯弯绕饶了?”
李旭干干一笑,有点不好意思地说:“看破别说破,你懂不懂啊,我又不是真蠢,女儿家爱惜名声嘛。”
乔珩翻了翻白眼,指着那盒书说:“看完了,麻烦照这个样子再来一份,还有那本《鲁公乐评》要配着《靖嵇曲》边弹边看才能感悟其意,麻烦你要送就送全套的,谢了。”
李旭抬起剑柄对着乔珩的腹部就是一击,明知道《靖嵇曲》有半首曲谱早已遗失,这货还故意如此说,可恨。
不过闹完了李旭忍不住跟乔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