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蟹民-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有人都挥着自己手上的马票为自己的马加油鼓劲,周福也没带动了,跟着凯文一起站起来放开嗓子喊,当三号和八号第一第二跑过终点的时候,两人那叫一个兴奋,不顾周围人的眼光,抱在一起蹦蹦跳跳。
赢得钱不是最重要的,而是那种赢得感觉和兴奋。
后几场比赛有输有赢,最终两个赢了一千多英镑,当然都进了周福的口袋了,谁叫凯文公子哥不差钱呢。
在不远处的地方,傅宝他爹指了指,“大宝,你看那是不是你好哥们周福啊,他旁边就是那英国贵族凯文吧?”
商人不亏是商人,对于任何有利可图的东西都一清二楚,凯文到中国没怎么在公众场所露面,没想到还是有很多人知道。
“没错,他怎么来了。”傅宝顺着老爹看过去,发现真的是周福。
看着周福和凯文亲密的样子,心里的小算盘不知道算了多少次,“听说周福在教一个英国人武功,不会就是那个吧。”傅老爹眼珠一转试探道。
“没错,就是他,听周福说关系好着呢。”傅宝回答道,“走,我们过去打个招呼。”
对于儿子这么上道,傅老爹自然是跟着了,自己正愁找不到机会巴结呢。
“周福。”
“大宝子,你怎么在这?”
“我还没问你呢?”
“凯文先生你好,鄙人傅庆华,是傅氏洋行的董事长,和您们英国有着密切的合作。”傅庆华上前礼貌的递上自己的名帖。
“哦。”碍于周福的面子,凯文有些不耐烦的答应着。
他知道傅氏洋行是谁呀,跟他有什么关系,于是赶紧催促着周福离开。
“凯文先生还没吃吧,就让我尽尽地主之谊,还有周福是吧,早就听傅宝说你们是好朋友,我们还是第一次见呢,正好一起你看怎么样?”傅庆华虽看出凯文的不耐,但是这时候商人的圆滑就显现出来了。
知道周福在教凯文功夫,恰好周福是傅宝的好朋友,如果周福拒绝那就让傅宝不好做人,最后周福只能点头答应了。
饭桌上傅庆华展示了十分了得的社交功夫,可以凯文是个不管是的公子哥,你说你的,他吃他的,吃完就拍拍屁股走人。
“你们中国人都是这么烦人吗?”凯文坐在车上问道。
“你还嫌烦了,没看到人家怎么巴结你,这要是别人谁不喜欢这种被人巴结奉承的感觉。”周福笑道凯文一身在福中不知福。
“那他这个想干嘛?我又没有什么权利。”
“你没有不代表你家没有,没听到他说和你们英国有着密切的合作吗。”
周福说的很对,傅庆华巴结凯文的确是为了他身后的力量,不然谁会巴结一个没实权的公子哥呢。
第二天,傅宝就带着厚礼上了周福家的门,这还是第一次这么光明正大的拿着东西,看样子是他家老头子的意思。
“你家老头子叫你来的吧?”周福翻着礼品问道。
“怎么样,这可都是我亲自在库房挑的,到时候你成亲啥都不缺了。”傅宝算是默认了。
东西的确不少,各色绸缎是十几匹,其中大红绸缎就有五匹,用来做嫁衣和婚服正合适不过。
一尊鎏金的送子观音像,一对珐琅彩龙凤花瓶,赤金头面一套,玉佩一块,”吉祥如意“,“早生贵子”金花生十六颗。
核桃花生瓜子桂圆等干果两大担,五十斤装的陈酿女儿红一担,狼皮熊皮鹿皮各一张,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一大堆。
看样子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都是自己结婚必备的东西,周福觉得傅宝这个兄弟没白交。
“这是干什么,就咱兄弟的关系我还不能给你说话不成?”看到傅宝见外有些生气。
“要是我找你办事还要给你送礼了看我不锤死你,这不是走公中的帐吗,不送也是送给别人。”傅宝笑道。
“什么事,是不是和凯文有关。“周福听了锤了傅宝肉肉的大胸脯子问道。
原来傅家洋行在英国供货厂家除了点问题,要提价不然就不买了,要知道洋行可是傅家的来钱最快的生意,虽不至于伤筋动骨,但也是伤不起的。
于是现在正在找关系,傅家这次打算派傅宝去趟英国,真巧碰巧知道厂家老板是凯文家族的附属,所以想要凯文动用点影响力在中间调停一下,再则保护一下傅宝的安全。
听到着傅宝要去英国,周福自然要为他的安全着想了,于是说凯文最近也要回趟英国,到时候叫凯文带着傅宝。
凯文对于周福的话还是听的,在周福的请求下答应保证傅宝的安全,顺便帮他调解一些事情。
傅庆华听到这个消息,连忙送来一对中国的特产,知道外国人喜欢古董,于是送来不少的老物件,凯文本就是空手来的,也懒得带这些东西。
只选了几件瓷器和小玩意,其他的都送给周福了。
第16章 忙碌()
第十六章忙碌
中秋终于来到了,这本是个合家团圆赏月谈心的节日,但是对于周福来说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明年就好了,他就不在是独自一人了,有老婆将来还会有孩子陪着他。
一个人的节日格外的难过,所以周福每次都是买东西在老万头家陪他过节同时也是陪自己。
就是因为人少冷清,所以东西就更要准备的充分了,小小的案桌上摆着葡萄,荔枝,桔子,哈密瓜等各色水果,当然月饼是不能少的。
今天周福和老万头喝的有点多,都已经微醺了。
“老头,我要有家了。”周福哭了。
周福他已经忘了哭是什么感觉了,自从六岁那年和家人走散之后,他哭了好久好久,后来在受到欺负挨饿时也哭过,后来知道哭没有任何作用,自那之后就一心为了生活奔走。
就逐渐忘了哭泣,不知道是泪水哭干了还是自己见过太多磨难,已经没有值得自己哭的东西了。
老万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周福,看着他从哽咽到嚎啕大哭,他可以说是看着周福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知道这个马上就要成家的大男子汉内心是孤独的,虽然平日里总是笑嘻嘻的,为了一口吃的能弯下腰忍着委屈,所以他需要发泄一下。
痛痛快快的哭出来,将这些年内心的委屈孤独和不安等等不安的负面情绪赶走,这样才能有利于他今后的生活。
哭过之后,忘记一切烦恼,周福又开始新的忙碌生活,中秋之后离他结婚的好日子可是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的,要准备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清蒸鸡一只,红烧肉一碗,红烧鲤鱼一条,酱牛肉一盘,大肘子一个,青菜肉圆汤一汤碗,再加四道时令蔬菜和两种水果。
“怎么样老头?“周福拿着自己开出的菜单问道。
这就是一个的坏处,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要是有父母等大家长在,哪里还要到这准新郎干这些,只要准备好自己就行了。
周福虽说什么事都干的可以,毕竟是现在自己是当事人,还是一生中最大的一件事,难免会有所纰漏,所以人精的老万头就成了他的狗头军师了。
“不错,这样的菜式算的上是上等人家了。”
这年头谁的肚子不缺油水,除了象征有头有尾的整鱼和代表团团圆圆的圆子,周福特意列了这样的菜品。
天津临海海产品倒不是那样稀奇,这东西品个味道还行,但是解馋还得大肥肉来的实在,何况现在的肉价可比海产品贵。
再则小门小户的也没有什么讲究的,哪能像大户人家天上飞的海底游得都得置办齐备了不是。
听到老万头说可以,于是过喜事的席面算是解决了。
接下来周福开始估算宾客人数了,趴在案桌上咬着毛笔杆子想着自己这些年随过礼的人家。
“三年前李大娘家儿子结婚和孙子满月自己都送了几尺红布。”
“还有前街的王大叔生病自己买了两斤白糖。“
礼尚往来这种事在中国流传了上千年,有钱送座金山主家也不嫌多,没钱送根绣花针也不少,再不济空着手道声喜也是好的。
这一天没人会计较,也不是靠着这发财,就是图个热闹。还有就是如果你家邻居和你家有深仇大恨的这天也不会找你家麻烦,这是中国人做人做事的底线,因为你不能保证你家不做大事。
甚至可能还会道声喜,有时仇恨就在这时就解开了,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这就是中国人做人做事的原则。
绞尽脑汁,将这些年来这样鸡皮蒜毛的小事记录下来,周福真正写了两大张红纸,倒不是他小气,那是因为他要做好预算。
到时候人家来了,你没有安排足够的席面,不仅丢了自己的面子,还骚了人家,搞的人家没吃过席面上赶着来吃顿好的一样。
看着名单,再加上周边街坊都习惯拖家带口,谁家办大事都是一家都到,倒不是为了多吃点,而是人多热闹,顺便伸把手干点什么的。
这也是小市井的人情味,可能平常里经常拌嘴吵架,但是到了关键时候绝对不含糊,不像那些有钱人,见面笑嘻嘻,转过头就在暗地里捅你刀子。
周福估摸到时候二十来桌还不定够,桌椅板凳还可以向周围邻居借用就行了,别人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可是这些碗碟可就不好办了。
借是可以,但是想要弄到相同的花样就难了,到时候磕着碰着还要陪人家,要是自己买花钱是小事,主要是用完一次之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在用得上,周福觉得有些不划算正犯愁。
“你小子是精过头了,现在结婚了翻过年之后不得生小孩了,到时候洗三满月不都要这些家伙什吗?”万老头听了指着周福笑骂道。
听了老万头的话,周福想着可不是吗,结婚之后还要生小孩呢,还要生他个十个八个,“对呀,还是老头你看得远,明天就去买,买那种带彩色花纹的。”
周福一说完老万头就让他跟着去了后院,指着墙角一堆茅草堆,叫周福去看。
周福很是纳闷,这堆茅草不知道在这里堆了多久了,风吹日晒的,很多茅草都已经腐烂了,见问了老头也不说,还一脸神秘的样子。
这里又堆茅草周福老早就知道,本以为是老头用来引火的,所以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注意,今天老头叫自己扒开难道里面还有这什么宝贝不成。
周福忍着一股难闻的腐烂霉味,用叉子将茅草扒开,里面是一堆码得整整齐齐的,一捆一捆的草绳。
看着老头的示意,周福打开一捆草绳,里面包裹着的是一叠完好的碟子。
最后经过周福的查看,大到盛汤装饭的大汤碗,小到吃饭的饭碗一应俱全,就连放筷子的箸枕都有。
花色有两种,一种是色彩艳丽的富贵牡丹花样,另一种是大气的青花,按照一套碟十二汤碗四,一桌十人的饭碗和汤羹分别标记包裹好的。
富贵牡丹的有二十三套,青花的有九套,让周福可惜的是,由于时间长了,草绳腐烂了,其中的一套牡丹碗碟破损了几个,虽不伤大雅,自己家用也是好的,但是总是残缺了。
碗碟是民国民国初的产物,也是江西官窑出产,不过这时候由于是批量生产,染料釉色等都是科学的计算的,所以颜色更加的亮丽,但是价格却很普通。
听老万头说这时十几年前,他的一位瓷器商人朋友运来一批瓷器,这些不是用来使用的,而是用来建造房子装饰的。
就在五大道的哪里,有一栋完全用历朝历代的瓷器建造的瓷房子,当然破碎的瓷片不少,但是唐三彩,明青花,清珐琅彩也是不少。
这位瓷器商人买了不少好的瓷器,但是这些现代知道的精美瓷器别人看不少,带着也是累赘,于是就送给了老万头,还看玩笑说砸碎了用瓷片用来做些装饰也是好看的。
老万头也没有什么用处,于是这样一堆就是到现在。
“小子,别在那弄些东西了,过来看看这。”老万头招呼着正在整理碗碟的周福。
草绳看着是完好,但是早已腐朽,还没碰就成了粉末,所以周福的赶紧把他们搬出来,要是倒了可是就完蛋了。
“干嘛,没看到正忙着吗?”周福拍着手上的灰尘过来了,这老头就是净添乱。
看到老万头正卖力的挪着一个堆满灰尘的酒坛子,赶紧上前,”我说老头你的老腰不要了,好好的弄着酒坛子干嘛,馋酒了?我说你可是不能喝了。“边教训边接过伙计。
“是老了。”老万头感觉不服老还是不行。
拿着抹布拍着酒坛子上的灰尘,坛口的封泥早已经有些硬化,最后还是周福用力敲开的。
掀开里层的封纸,一股醇厚的酒香顿时扑鼻而来,这时老万头不知从哪里拿过来一个专门打酒的酒端子,自己小抿了一口。
“唇齿留香,香味绵软,后味无穷,真是好就酒啊。”然后让周福也尝尝。
真是不错,就算不懂就的人闻着香味就知道是好酒,不辣嗓子,再则没见到这酒坛子上还隐约见着光绪二十年的字样吗,到现在可是足足有三十多年了。
光喝这酒的年头也知道是好酒。
看着周福一脸痴迷的样子,老万头问道:“小子,你知道世家大族和有钱人的区别吗?”
周福想一会儿,说道:“区别在于底蕴。”
周福说的没错,世家大族之所能够传承百年不断,那是因为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内容不一样,各自的眼光涵养也不是普通人家能比拟的。
你到那些世家大族家里看看就知道,陈设处处透着古朴大气,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传承多少年的东西,他们追求不变。
而那些有钱人家处处透着有钱,丝毫没有那种该有的威严,让人生不出一丝畏惧。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有钱人处处讲排场,特爱和文人打交道,这是他们知道别人叫他暴发户,他要爱文学爱慈善,从此改头换面,不能成为世家也要成为耕读之家。
“不错。”老万头听了周福的话点了点头,“你看那些有钱表面看着别那些世家还有钱,但是事实上却不是这样,大家族随便拿出点东西都是上百年的古董。
就拿这酒还说,我买时一大坛也就几两银子,但是经过三十多年的陈酿,现在起码要几百两还没地买。
世家大族就更不用说了,百年的老酒都是有的,只不过他们不是卖的,而是自己来喝的。“
说了这些老万头有让周福见识了,留给子孙最好的不是金钱,而是底蕴。
”你不是不让老头子我多喝酒吗,待会将这些酒都搬走,省的我惦记。“轻飘飘的丢下句话就回屋歇着了。
这一刻周福没有以往那样得到东西的兴奋,而是一种深沉的爱护。
同样的酒周福可能卖得起,但是三十年的绍兴黄四十年的女儿红可是难买,还是大量的就更别提了。
老万头当初卖的酒真不少,一米高的大肚细口的酒坛子足足有一百多坛,一坛一坛的叠放着在草棚底下,周福找了几个老实的短工,干了好几天。
没法子,要是不小心点弄砸了一坛就可惜了。
第17章 大喜()
第十七章大喜
上次说的聘礼早在说定亲事的时候就送到黄家了,今天送的是彩礼。
其实聘礼和彩礼是有点区别的,聘礼是在说亲的时候,要聘请人家的女儿,为了感谢女方父母的感谢之恩而送的东西。
彩礼是在结婚的时候送给女方自己的,是有区别也有,没有区别也没问题,但是总之要分两次送是的了。
聘金六十六块大洋,喜饼一担五十公斤,各种干果喜糖混合一大箩筐六十斤,海参,鲍鱼,海米,鱿鱼四海味各一大包。
一对活鸡,一条大鱼,两坛美酒,茶叶斗米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好几担,此刻已经让周福叫人送到了黄家,贴着喜字盖着大红布头很是喜庆。
这些东西是用来明天黄家用来招待亲朋好友用的,至于为什么女方招待客人要男方送东西,可能是别人女儿都给你了还要别人掏钱请客吗?
黄家老少也都齐聚一堂商量着明日的大事,请来了几家近亲的宗族人过来再次确认明日送亲的安排,吃着黄老太抓的干果,每个人都是笑嘻嘻的。
豆花儿穿着大红绸缎做的喜服,带着赤金头面很是漂亮,看到女儿明天就要出嫁成为别人家的人,豆花儿娘就又忍不住的红了眼睛。
“花,嫁了人就不同在家,虽说姑爷没有父母,但是你也要做好媳妇的本分。”豆花儿娘拿着金钗子给女儿插上。
又道:”看着姑爷的出手,想必家里是有钱的,你嫁过去是个享福的,不过也不能仗着从小认识就事事要姑爷的强,男人都是要面子的,伤了和气就留下疙瘩了,想要修复就难了。“
婚前的一个晚上豆花娘是和豆花儿睡的,作为过来人教导一些做媳妇的规矩。
实际上现在西式婚礼已经不稀奇了,但是这种在教堂结婚的都是一些进步青年,而在乡下或是小门小户还是都是按照传统习俗。
其实在周福听到周福要结婚的时候,巴特神父还说要做他们的主婚人,就在他的教堂举行,但是周福拒绝了,毕竟他的朋友都是一些小人物。
大多数人都没有来过教堂,他也不想弄点不同的开头,这样不利于他的生活,太独特容易惹人孤立不是吗。
为此巴特神父还大为叹息,说如果得到主的祝福肯定会更好的他们的婚姻。
噼里啪啦,街头响起了鞭炮声,周福骑着借来的高头大马,带着大红花在前面打头阵,后面是四人抬的大红花轿,满面红光的向着黄家走去。
新姑爷上门受到了极大的热情招待,经过亲朋好友并送上红包,周福拿着的红绸段牵着豆花儿从房里出来了。
拜别父母长辈,由着兄弟背上花桥,这时豆花儿和她娘开始大哭起来。
没有人劝阻,因为这时人们常说的“哭嫁,不管是高门大户还是平民百姓都是一样的习俗。”女儿哭则是舍不得父母亲人,感谢长辈兄嫂的养育之恩。
母亲哭则是十几年抚养的乖女从此成为他家妇,内心极为的不舍,还有一种说法是期盼亲娘脸上的泪珠变成“金珠”,让女儿过上好日子,不管怎么说,这哭嫁的习俗是不能改的,要是哪家嫁女儿没有人哭的话,就会惹来别人的议论
由于没有隔几条街,所以周福还特意绕了一个大圈子,一路上吹吹打打的好不热闹,拱手向着街道两旁道喜的人回礼。
这边周福热闹的迎娶新娘,家里这边也是人声鼎沸,欢聚一堂,喜气洋洋。
作为师娘,韩氏当仁不让的要过来帮衬的,这几天见天的来,今天一大早就过来了,周福没有长辈兄弟,家里的事总的有人主事不是。
“小五子,你跟着这几位大哥去把桌椅板凳布置好。”
“老马,厨房的事情可得麻利点,新娘马上就到了。”不光自己来,还将家里的老马带过来当大厨,小五子招呼客人。
至于家里的那些徒弟们吗,今天放假一天,正好周福也给他们发了请柬,总要随一份礼过来吃顿酒吧。
李大李二两兄弟作为一个院里住的自然要比别人亲近一分,李大接待宾客送的贺礼,李二在一旁记账,十几文到几块大洋不等,一斤鸡蛋两斤白糖三尺红布也是不少,总之种类繁多。
街坊邻里也不在乎东西,今天别人送过来,明个你怎么送过去,添加多少随你自己的心意,没有人会怪罪的,都是礼尚往来图个热闹。
除了李大李二兄弟外,还有不少前街后巷的过来帮忙,男人们驮着自家的桌椅板凳,媳妇大婶则带着菜刀案板,过来洗洗涮涮的,烧个水摘个菜什么。
这些都是不用主家叫的,她们都是自发过来的,谁家没个大事,所以只要谁家有大事都会自发帮忙,这种互相帮衬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习俗更好一些。
今天黑山岛的葛家一大早就来到了,在半个月前他们接到周福专门送来的请柬时就在算着日子,等这一天一到,立马起早就来了。
作为岛民他们没有什么岸上的朋友,见周福亲自送请柬将他们当做正经亲戚看待,葛家很是欣喜,为此葛如海还存了好几天的鱼获。
一早就到就是为了为周福的婚宴上多添道菜,此刻葛如海正在堂屋说着话,葛大娘和她媳妇就在厨房隔壁的炕房和一众陪客的大娘们唠着。
本来就没有多少路,再怎么绕也不济于是,所以很快就到了家,看见新浪花轿临近,一旁的小子们马上就点燃了炮竹。
没有十里红妆那样夸张,也没有一百零八抬那样的豪气,黄家的嫁妆只能说不出众也不丢人吧。
两口樟木箱子,六床被子,一套百子千孙木桶,四个彩绘白瓷罐子,一张拔步床,一顶双开的立柜。
由于嫁妆不能空着,里面都装满着各种东西,像樟木箱子里是新娘的衣物,被子里有步步高升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