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泪倾城:冷君独宠-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澈话音刚落,在场之人皆震惊得久久不能回神。

    众人明白,连澈是在保苏清浅。若真是这个女子下的毒,她怎会同夏嫔一道使用这个莞莲膏。

    清浅未料到连澈会这样直接说出来,愣愣地看着他,仍沉浸在他方才那令人震惊的话语中。

    片刻后,连澈薄唇轻动,“苏清浅,限期三日,证明你的清白。”眸光一挑,他看向沈相,“三日后,她若拿不出证据,便交于慎刑司依法论处。”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再度哗然。谁人不知,这慎刑司的人,乃是沈相的心腹。

    殿内的人相继离去,最后只剩连澈与清浅。她正想着是否也退下时,便被连澈圈入了怀中。

    清浅看着身前的男人,想起侍寝的伶妃和刚才的事情,心中不快,使起了小性子,却怎么也挣不出他的怀抱。

    清浅见他如此霸道,无奈地窝在他的怀中,闷闷地说:“今日我见到了伶妃,真是个灵秀的女子。”

    这句话带着酸味,却让连澈心情大好。

    他抱着清浅进入内殿,坐在软榻上,修长的手指轻抚着她的锁骨,“若下次你再与别的男人有亲昵的举动,朕便将你用铁链锁在这里。”

    清浅调笑道:“若是我和别的男人跑了,你又要如何?”

    他停下手中的动作,温热的气息喷在她的脖颈上,“毁天灭地,也会找出你!”

    清浅鄙夷地看了他一眼,“你需要看看郎中。”

    连澈并未理会,只是继续道:“今后不准把朕推给别人。”

    清浅再度鄙夷道:“是你自己翻了伶妃的绿头牌,却说得好像我逼你似的。”

    连澈听着怀中女子酸溜溜的话,轻笑道:“朕从未碰过她。”

    清浅一怔,瞪大了眸子看着他,“怎么可能?你很早便纳她为妃了。”

    连澈指尖一划,大掌顺着她的锁骨抚至胸前。清浅见他并不言语,而是对她上下其手,知道他想逃避话题。

    宫中已有传言,说皇帝对伶妃极好,吃穿用度都给了最好的照顾。

    她用手打掉连澈覆在她胸上的大掌,追问道:“你和她是什么关系?”

    连澈轻叹,开口道:“原本不打算告诉你的,因她最终会离开这里。”

    听得此言,清浅愈发好奇,缠着他说清楚。原来这女子是他刚登基那会儿,偶然认识的。

    秦暮云是七品典仪秦烈之女,由于从小体弱多病,便一直随师父住在山中。

    那时连澈刚登基,朝政被权臣掌控,他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

    每每心中郁结之时,他便去帝都近郊的飞天涧散心,而秦暮云正好住在附近,如此一来二去,二人渐渐熟识起来,继而成了知己。

    只是连澈一直未曾说过他的真实身份。

    后来,二人在一次宫宴上相遇,才得知对方的身份。巧的是,她竟是连澈的教习夫子的孙女,他们儿时曾在宫中见过。

    待清浅问及为何要纳她为妃时,连澈竟神神秘秘地应道:“不可说。”

    清浅大怒,不想理他,然而在八卦精神的驱使下,她还是忍不住问道:“她为何最终会离宫?”

    连澈笑道:“因为她已有深爱的男子,且一直都在等着那人。”

    待清浅离开重华殿之时,已是暮色沉沉。

    她边走边腹诽连澈这个浑蛋。当她问起三日之期时,他竟回答说,若是找不出证据,当真有可能将她交于慎刑司论罪。

    清浅听得此言,立刻从他怀中站了起来,而后恨恨地瞪了他一眼,离开了重华殿。

    她本以为,依连澈的办事风格,必然是有所准备的。

    看来求人不如求己。

    今日在重华殿中,她的矛头直指皇后,惹得太后极为不悦。

    不知不觉中,清浅便回到了永宁宫,没想到却在长廊里遇见了皇后,真是冤家路窄。

    此时,沈如月正静静地凝视着眼前的女子。昨日在御花园邀请连澈被拒后,她未走太远。

    她虽然不知连澈与这女子究竟在说什么,但她看到了池宋在门口站岗。

    如今小皇子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夭亡是迟早的事,而这莞莲膏之秘,也终有一日会被揭发出来。

    想到种种后果,她慌乱得六神无主,于是昨日她扮成太监,连夜出宫找她父亲商议对策。

    今日重华殿之事,果然印证了父亲的揣测。连澈的确对苏清浅动了心思,她在他心中的分量甚至比夏竹烟还重。

    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为她正名,堂而皇之地将她接进宫中。

    然而姑母也十分喜爱她,有意让连澈纳她为妃。

    她得到消息,知道他已开始调查小皇子中毒一事。于是她便与父亲连夜商议,决定在翌日早朝上由父亲向他亲自上奏。为的便是赶在他查出真相之前,以最快的速度将苏清浅处死。即使以后连澈知道了实情也晚了,苏清浅已死。

    但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苏清浅与夏竹烟几乎同时有孕,而连澈为了保苏清浅,竟那般直言不讳地在群臣面前道出此事。

    虽然今日不能让那女子下地狱,但只要挨过这三日,她便绝无逃脱的可能。幸好她早就派人将准备好的凝墨,置入了苏清浅曾住过的厢房中。

    清浅朝皇后福了福身子,“见过皇后娘娘。”

    “苏姑娘若是来见太后娘娘的,便改时再来吧。她刚歇下了,吩咐任何人不许打扰。”沈如月看向一旁的宫女,“天色已暗,你去取一盏灯笼过来给苏姑娘备着。今时可不同往日,夜路不好走,苏姑娘若不小心磕哪儿碰哪儿了,被有心人听了去,怕是又要乱嚼舌根了。”

    待宫女离去后,沈如月靠近清浅,神情阴森地说:“听说慎刑司的大牢里没有窗棂,阴暗潮湿不见阳光。在这无尽的黑暗中,唯一能听到的声响,便是老鼠啃食人骨的咯吱声。空气中则永远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腐朽之气。倘若就这样熬着,直至行刑的那天倒也罢了,但若在行刑前被没人性的狱卒做点什么,想必也无人知晓。”

    沈如月说完,满意地看了她一眼,越过她扬长而去。

    若方才沈如月对苏清浅说那番话的目的,就是要扰乱她的心神,那么,这女子的目的达到了。

    那些亲身经历过的一切,让她想起来就忍不住后怕。

    清浅正想得出神,皇后的宫女给她送来了一盏灯笼。

    此时,天已完全黑了,清浅提着灯笼走在宫中的花树小道上,无意中看到自己被光亮拉长的身影,忽然想起了皮影戏。她伸手撩起裙摆,试着跳出一个轻盈的舞步。看着地上的影子,她觉得有趣,便踏着灵巧的舞步一路前行。

    忽然,她身子一弹,竟然直直地撞上了一个胸膛。

    由于力道过猛,手中的灯笼失手掉在地上,迅速燃烧起来。

    清浅想也没想,便一脚朝那着火的灯笼踩了下去。随着重重的踩踏声与灯笼竹架的断裂声,火终于被熄灭了。

    她扬起脸,一脸自豪地对来人开口道:“放心吧,火已经灭了。”

    随后,她又疑惑地问:“这个时辰,你怎会在此?”

    连澈不语,只是静静地凝视着清浅。

    今日之事,终究还是将她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虽说他已有万全的把握,确保她会安然无恙,但他仍然担心母后会让她受委屈。因此,他刚忙完手中的事,便来到了永宁宫,正瞧见她提着灯笼,心不在焉地走了出来。

    他遣散了身边的宫人,一路跟随她到了这里。没想到在安静地行走时,这女子竟撩起裙摆,在清幽的月光下翩翩起舞。

    看着如此纯美的画面,他不禁心生涟漪,于是从另一条小道上,快步绕至她的前方,期待着与她的相遇。

    不料她却直直地撞上了他。在那灯笼落地燃烧之际,她竟大剌剌地用脚踩熄了火焰。

    他看了眼被踏得支离破碎的灯笼,将目光转向了清浅。

    不经意间,她轻盈的身姿荡漾在他的心海。而待那灯笼燃起后,她不知危险地踩踏火焰的模样,却惹怒了他。难道她不知道,绣鞋也有可能燃烧吗?

    可看到她踩灭火焰、扬起纯然的笑脸时,他却连一句责备的话也说不出来。

第136章 驭权略谋惩逆党(2)() 
连澈没有回答清浅方才的问题,而是牵着她的手径自朝重华殿的方向而去。

    大步跨入重华殿,连澈拉着她一道进了内殿。

    清浅看着一路沉默不语的他,不禁疑惑道:“发生了什么事?眼下带我来重华殿,没有关系吗?”

    连澈伸手抚过她的发丝,淡淡地应了声,“无碍。”

    清浅知他心中另有计较,虽然心中仍有疑惑,但没再追问下去,而是细细地打量着内殿的摆设。当她看到这里一直保持着以前的样子,从未改变过时,心里不是不感动。

    在紫檀木圆桌上,她看到桌面上嵌着一幅玉石雕画,而画的旁边还附了一首小诗,不由得念了出来:“何似君情与妾心”这正是她之前写下的那首小诗。

    这个闷骚的男人!她瞥了一眼身旁神色淡然的连澈,莞尔一笑。

    这一夜,清浅再次宿在了重华殿的龙榻上。虽然二人只是相拥而眠,却觉得十分满足。

    深夜,清浅倏然从梦中醒来。她朝连澈睡的地方探了探,发现竟是空的。她猛然一激灵,坐了起来,心中疑惑:这么晚了,他去哪儿了?

    清浅披上外裳,光着小脚下了地,轻轻行至大殿内,却没看到他的身影。于是她悄悄打开殿门,避过守卫的太监,悄悄来到了殿外,终于在一条长廊的拐角处发现了池宋与连澈。

    “皇上,太后娘娘已暗中更换了小皇子的药物。除此之外,她还私下联络南羽、周盛和徐之桂三位老臣,看来皇后娘娘已经对太后说了实话。”

    回到内殿后,清浅闷闷地想着池宋的话。倘若太后有心包庇皇后,那她是否能在三日内找到证据都毫无意义。莫非她们要联手向连澈施压,逼迫他给她定罪?

    想到此处,她不禁甩甩头,笑自己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可太后为何要更换小皇子的日常用药?这又是何意?

    忽然听到连澈的脚步声,似是朝内殿而来,清浅大惊,来不及褪去外裳便爬上了龙榻,盖上锦被装睡。

    在连澈步入内殿之时,她假意做了个翻身的动作,背对于他。

    清浅察觉到他坐到了床榻上,便又翻了一个身,朝床榻内侧滚去,以免他发现她是和衣而眠。同时心中懊恼不已:又不是当场被抓包,她为何不说自己是起来喝水?害得她还要穿着外裳入睡。

    好在这龙榻够大。

    忽然,随着脚踝一暖,她竟然被连澈拽了过去。清浅发现他正看着自己,佯装才睡醒的模样,问道:“你要起来了吗?”

    连澈看着这个不老实的女人,唇角微翘,笑道:“你这外裳是何时穿上的?莫不是犯了梦游症?”其实,方才瞧见她微脏的脚丫时,他便认定自己与池宋说话时,远处的那个身影就是她。

    看着连澈一副心知肚明的模样,清浅瞪了他一眼,就知道瞒不过他,可他颇为得意的模样让她不悦,让她起了捉弄之心。

    她唇角一勾,小手抚上他的大腿,缓缓滑至小腹处,向下轻轻一握随即感觉到他身子微微一僵。

    “好困啊!晚安。”清浅甚为得意地打了个呵欠,准备进入梦乡。

    可一旁的连澈却不打算放过她。他反手抚上了她的腰际,若有似无地轻挠着。他极了解清浅的身子,知道她哪里敏感。

    清浅笑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在床榻上翻滚退缩着,而连澈却是寸寸紧逼,丝毫不给她逃脱的机会。片刻工夫,清浅便已衣衫凌乱。

    此时,她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微微泛红的肌肤、在打闹中敞开的胸怀有多诱人。

    终于,连澈紧紧地拥住她,而后身形一转,将她压在了身下

    清浅并未抗拒,而是恣意地享受着他的宠爱。

    翌日,清浅一觉醒来,想到她还一点线索都没有,便急着去寻找证据。她边走边想,觉得这毒药来得蹊跷。

    此种毒药,是从数十种其他毒药中提炼出精粹,重新炼制而成的。这是张太医最新的查验结果。

    而配制这数十种毒药的药材,竟都非苍玄所有。

    如此厉害的制毒之术,若不是弘夫子,便是容仙。

    倘若真是容仙所为,那么颜铭是否参与了?莫非皇后给夏竹烟的毒出自颜铭之手?

    清浅越想越复杂,只觉得眼前的一切,已超出了她能调查的范围。

    正当她想得出神之时,忽然听到有人唤她。她转过身子定睛一看,竟是伶妃的宫女水苑。

    清浅笑了笑,问道:“水苑姑娘,有何事?”

    水苑乖巧地向她福了福身子,“苏姐姐,我家娘娘有请。”

    清浅得知了秦暮云的事后,便有些钦佩这个女子——为了等待心爱的男子,竟一直默默地守在山中。

    连澈说,他和秦暮云有过约定,只要那男子回来,他便会成全他们,让她出宫。

    清浅曾笑着问他:“秦暮云爱的人会不会是你?”

    连澈笑着将她揽入怀中,说他与秦暮云相识虽有八年,但二人并无男女之情,只是故交好友。

    他早就知道她有心爱之人。而那个男人,他也是知道的。或许那男人就如她所说,许不了她一生荣华,却能一世伴她左右。

    这样的女子,她早就想结交了。于是清浅随水苑来到了寒香宫。

第137章 驭权略谋惩逆党(3)() 
清浅刚踏入寒香宫的大殿,便瞧见秦暮云起身朝她走来。

    待她朝秦暮云福身之际,这女子忙扶起她,笑着说:“我与皇上的关系,想必他已同你说过了。往后若无人之时,你不必如此见外。”

    秦暮云见清浅一副微讶的模样,对她莞尔一笑,拉着她的手朝内殿走去。

    二人还未坐下,她便吩咐水苑去准备糕点和茶水。

    清浅细细地打量着内殿,见她的窗台处摆了几株稀有的植物,旁边挂着一个精致的鸟笼,里面栖着一只长着金色羽毛、翅膀处有几抹宝石蓝的小鸟。

    “这是山岚雀。”见清浅一副好奇的模样,秦暮云微微一笑,唇瓣轻动,发出一道空灵悦耳的声音,似是某种鸟儿的叫声。

    片刻后,清浅便听到了拍打翅膀的声响,从窗外飞进来另一只小鸟,和笼里那只长得很像。秦暮云轻抬手腕,小鸟便落在了她纤细的食指上。

    清浅怔怔地看着眼前的景象,只觉得这女子美得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你通晓飞禽之语?”清浅晃过神来,问的第一句话便是这个。

    秦暮云轻笑,“这鸟名唤山岚雀,这两只是一对。它们一生只有一个伴侣,一只在哪里,另一只便在哪儿,不离不弃。”

    “那为何要把其中一只关在笼中?若是放了它,两只便能一道在天际翱翔了。”清浅望着笼中的那只鸟儿,疑惑地问。

    秦暮云抚了抚停在自己指上的山岚雀,应道:“这鸟极为罕见,它们生性自由,若是两只同时放飞,便再也寻不回来了。将一只关在笼中,放另一只自由。如此一来,另一只便不会离去。”

    清浅看着两只山岚雀,轻声道:“如此的话,那一日里,它们有多少时间可以相聚在一起?”

    秦暮云望着眸中似有落寞的女子,解释道:“入夜之后,放飞在外的那只鸟儿便会回来,我会将两只一道关入笼中。翌日清晨,再放另一只鸟出去。”

    “这鸟儿你从哪里得来的?”清浅听得两只山岚雀叫得好听,不禁问道。

    “是我师父所赠。”秦暮云一扬手,那只山岚雀便拍打着翅膀飞出了窗外。

    她看了眼清浅,轻声问道:“苏姑娘,你可知道,因为你,太后娘娘与皇上的关系已变得颇为僵硬?”

    金銮殿。

    此时,距离最后的期限只剩下四个时辰。连澈正高坐于龙椅上,严肃地看着跪在殿中的周盛。

    虽说他因年事已高,移交了大部分职权,一直在家中颐养天年,但他在朝中的威望仍然很高。

    可他今日竟与前大学士徐之桂一道上朝觐见。这两位老臣前来,必定是有重要之事禀奏。

    周盛向连澈恭敬一拜,开口道:“皇上,皇嗣乃国之根本,小皇子中毒一案须尽早处决凶犯。现在已传出谣言,说是皇后娘娘与沈相毒害小皇子。”

    稍稍顿了顿,他继续道:“如此流言蜚语,既影响了宫闱的和睦,也影响了皇上与朝臣之间的信任。如今朝中上下皆知,谣言起于罪臣苏柏年之女——苏清浅。”

    “皇上与皇后娘娘大婚多年,一直相敬如宾。且皇后娘娘贤德,将后宫治理得和睦有序。而沈相这些年劳苦功高,还协助皇上铲除了罪臣苏柏年。而苏清浅却妄加推断,污蔑皇后娘娘与朝中重臣。”

    “皇上虽为苏清浅正名,但恳请皇上彻查此人,莫要轻信妖女的一面之词。”

    未等连澈开口,徐之桂便跪到周盛身旁,开口说道:“皇上,臣愿为沈相及皇后娘娘担保,二人涉嫌谋害小皇子一事,纯属子虚乌有。还望皇上彻查。”

    他话音刚落,大殿中便有大半的朝臣齐齐跪下,异口同声道:“还望皇上勿要轻信妖女之言,严惩妖女,以正视听。”

    此时,沈相瞥了眼许久不曾见到的温玉,心中疑惑:他怎么来了?莫非今日的计划会生变故?

    他无暇多想,对着连澈躬身一揖,“有如此多的同僚愿为臣担保,臣愧不敢当。皇上英明,相信定是已有主张,断不会如前朝皇帝一般,迷恋宠妃,以致误国误民。”

    “小皇子一案,离三日之期还有四个时辰呢。皇上曾许诺,若是苏清浅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便将交由慎刑司处置。皇上金口玉言,必然毋庸置疑。”

    此时的大殿内一片肃静,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

    连澈的目光扫过殿内众人,落在周盛处,冷冷一笑,“周盛,你说苏清浅是妖女,那么朕是什么?”

    见周盛默不作声,他瞥向沈相,冷声说道:“朕来替你回答,如此一来,朕便是你们口中所说的前朝昏君。”

    沈相惊得立即跪伏在地。而周盛则仓皇应道:“臣惶恐,臣绝无此意。”

    连澈虽年轻,却帝王气十足,言语间的震慑力,让周盛这样的老臣都心生敬畏。

    此时,立于最后一排的胡光衍将殿中情形看在眼中,心中有了计较。

    方才皇上的言语和口气更加确定了他心中的揣测,皇上欲借苏清浅之事暗示朝臣,他已有心除去沈溢。

    因他不攀附迎合沈相,一直被沈相一党压制,难有出头之日。

    但如今皇上既有意处置沈相,眼下将是他唯一出位的机会,成败在此一举。

    心中一横,他跨了出去。

第138章 血溅太庙险象环(1)() 
胡光衍跪伏在地上,颤着嗓音开口道:“皇上,臣胡光衍有本上奏。”将奏折举过头顶之际,他终于抬起头,看向高座上的连澈。

    待池宋取走奏折后,他才发现自己跪着的双腿竟在轻轻发抖。他咬牙迎上连澈审视的目光,扬声开口,“臣上奏,弹劾沈相八宗罪。”

    此言一出,殿内的众人皆是大惊,这小小的监察御史竟然敢弹劾丞相。

    但此时,高座上的连澈却是轻轻一笑,“众卿是否想要听听?”

    随后眸光看向池宋,他薄唇轻动,“念。”

    池宋忙展开奏折,朗声念道:“经臣查核,沈相的八宗罪如下:

    第一宗,结党营私,谋集党羽。

    第二宗,任职丞相,出言怨诽。

    第三宗,蒙恩委任,挟私怀诈。

    第四宗,贵为皇亲,离间挑唆。

    第五宗,位高权重,私党圈地。

    第六宗,逆理昏乱,肆意刑赏。

    第七宗,诡托矫廉,私相授受。

    第八宗,诱官为己,谋串后宫。”

    待池宋念完,大殿内一片寂静。

    连澈从池宋手中接过奏折,轻轻翻阅着,“沈相,这列举的八状是胡光衍污蔑,还是事实,你应该最清楚。”

    他眸光一冷,手腕轻扬,把奏折重重地摔在沈相的脚边。

    沈相开口道:“皇上,臣恪尽职守,无愧于心。”

    话音刚落,立于大殿中的温玉便跨步出列,朝连澈躬身一揖,“皇上,臣已查明,加害皇嗣的毒药是皇后娘娘从部族影承处所得。而影承的手下一直潜伏在宫中,是他将毒药交给皇后娘娘的。目前,此人已被抓获。”

    正当众人惊讶于温玉的调查结果时,一抹身影闯进了大殿。众人看去,竟是伶妃。

    只见她神色焦急地奔至连澈身旁说了几句话,原本沉着冷静的皇帝瞬间便变了脸色。而他亦是一句话也未留下,便随着伶妃匆匆离开了金銮殿。

    连澈跨出大殿,朝一旁跟随的池宋吩咐道:“率领一支禁军,到永宁宫。”

    “皇上,她现在应该在太庙。”看向神色紧张的连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