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泪倾城:冷君独宠-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她现在应该在太庙。”看向神色紧张的连澈,秦暮云轻声提醒。

    她早就担心太后会对清浅下手,所以暗中派人打探。只是未料到,太后竟将她悄然转移到了太庙。

    太庙中,清浅冷静地站在太后身后,看着那个几天前还对她慈眉善目的妇人。

    太后凝视着挂在墙上的苍玄历代皇帝画像。方才进来之时,她已下令关闭殿门,连皇帝来了也不许开门。

    清浅不知该怎样形容自己此时的处境,之前她曾预料的种种,竟不幸被猜中。只不过,太后并不想逼着连澈杀了她,而是让她在此处自行了断。

    太庙的大殿中,阴沉昏暗,诡谲的烛光照着墙上的巨幅画像,那一张张端肃的容颜,仿佛都注视着殿中的一切。

    死亡的气息,混合着太庙内常年充斥的香火之气,顺着那袅袅的青烟盘旋而上,直至再也看不见。

    沈如月瞅了苏清浅一眼,心中暗暗计较着:三位老臣今日会在早朝上拖延时间,拖住连澈,让太后有时间将苏清浅带至太庙,先下手为强。

    如今在这太庙之中,即使连澈得到了消息,也无计可施。此处供奉着苍玄历代皇帝的灵位,即使连澈,也不得携带刀剑入内。

    为防万一,她又另做了部署。

    沈如月确信,等殿门再度开启之时,苏清浅已是个死人了。

    看着清浅,她已有不耐之色,正要开口之际,却见清浅忽然抬起了头,神色镇定地说:“太后娘娘今日大费周章将奴婢带来此处,无非是想取了奴婢的性命。皇上许了奴婢三日之期,如今离最后期限还有四个时辰。而且,纵使奴婢有罪,也该交由慎刑司论处。”

    她不想死,也不能死。经历无数波折,她好不容易才与他交心,二人终于能够相守在一起,她怎么甘心就这样死去?

    自她踏入太庙起,太后便一直背对着她,未曾看她一眼。

    她想和他一起孝敬他的母亲,不愿因她而导致他们母子不和。

    他暗中为她做了许多事,她却什么也没有为他做过。因此她想凭一己之力,化解他与太后之间的矛盾,可让她未想到的是,竟是眼前这番景象。

    连澈发现她不在重华殿后,势必会寻来。只要她能拖延时间,便还有一线生机。

    沈如月看了眼太后,将目光转向了清浅,嗤笑道:“苏清浅,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拿皇上来压太后娘娘。可惜,这后宫之事,皆是由太后娘娘做主,皇上也不宜干涉。你一个小小的永宁宫掌事,莫非太后娘娘还无权处死你不成?”

    清浅冷眼看着沈如月,心知这女子虽贵为皇后,却满腹算计,嫉妒心极强。

    今日既是这样的局面,她倒不必再给这女子颜面了。

    “小皇子之事,在朝中已闹得沸沸扬扬。皇上就这一名子嗣,此事关系到江山社稷,自然该由皇上亲自处置。”

    稍稍顿了顿,她继续道:“再则,皇后娘娘也是嫌疑人之一。在真相还未水落石出前,便要奴婢这样不明不白地赴死,奴婢不甘心。”

    沈如月轻轻一笑,反问道:“在你的房中发现了毒药,这难道不是证据?”

    清浅不紧不慢地应道:“这件事发生后,皇后娘娘派人将毒药放进奴婢的房间,也不无可能。从立场上来说,小皇子的存在,对皇后娘娘的威胁才是最大。”

    此时,沉默许久的太后终于开口了,“够了!苏丫头,难道现在你还不明白吗?今日你必须死!”缓缓转过身,她看向清浅。

    清浅想起昔日那个和蔼可亲的妇人,心中生出一丝绝望。她哽咽着开口道:“是不是即使太后娘娘知道小皇子的事与我毫无干系,知道沈相结党营私、危害社稷,还是要一意孤行?”

    沈如月冷笑,“苏清浅,你为了抓住一线生机,竟敢诬陷朝中重臣。你如此拖延时间,是等着皇上来救你吗?”

    “你不仅离间了皇上与太后娘娘,还想挑拨太后娘娘与沈相的关系,这般罪孽,即使死一万次,也不足以赎罪。”

    太后沉默了半晌,终于示意云芳,将毒酒递至清浅面前的方榻上。

    清浅看着置于自己面前的毒酒,不禁苦笑。就算太后知道皇后才是谋害小皇子的真凶,她今日也不会放过自己。

    生死关头,殿外忽然有了动静。即使隔着厚重的殿门,众人依然能听到急促的脚步声,和刀剑相击的声响。

    他终于来了!

    围在清浅四周的人瞬间慌乱了起来。

    沈如月只觉得背脊蹿入一股寒意。太后已封锁了消息,他怎会来得如此之快?他真是疯了,竟然带着禁军赶来。他果真这样爱苏清浅,甚至不惜违背祖制也要救她吗?

    她想起连澈残忍的手段,不由得心生畏惧,几步行至太后身旁,微微颤抖着开口道:“姑母,现在如何是好?”

    太后不紧不慢地沉声应道:“有哀家在,怕什么!”

    此时,殿门处传来了剧烈的撞击声响。清浅转身看去,见那厚重的殿门被撞得震动不已,就连粗重的门锁都有了裂痕。

    她的心,也跟着这一道道闷重的声响,激烈地跳动起来。

    待她再度看向太后时,这妇人的眸中,已透出了浓重的杀意。

    她本能地朝后退了几步,太后的亲信却迅速围了过来,三两下便将她控制住。其中一名男子端着毒酒,向她步步逼近。此时,沈如月正噙着一抹畅快的笑意,而太后的目光则冷若寒霜。

    清浅拼命地挣扎着,她知道再挨片刻,他就会来了。

    大掌用力捏住她的下颌,男子强行将毒酒压上了她的唇畔。惊恐之余,清浅用尽全身力气,朝男子的胯下踹去。

    她并不知道此举对于太监来说是否有用,她只能赌一把。

    但此刻,眼前男子痛苦的神情与那杯已泼洒掉的毒酒,证明了她的猜测是对的。

    随着一声巨响,那厚重的殿门终于被人强行撞开了。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那开启的殿门处。

    耀眼的阳光好似要抢先见证这场罪恶般,直直地射进了大殿,使得原本昏暗无光的殿内慢慢变亮。

    清浅目不转睛地望着逆光而来的连澈,他身后还跟着三名禁军统领。

    此刻,他周身倾泻而出的王者之气,让人无不敬畏胆战。

    当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连澈身上时,却有一人不着痕迹地和沈如月对视一眼,抽出藏在袖中的匕首,狠狠地刺向清浅的胸口。

    电光石火间,清浅只听到一声惨叫,便被连澈揽入怀中,闪至一旁。

    待二人站定后,清浅愣愣地看着倒在地上的凶手和被连澈斩断的手臂。浓烈的血腥之气,让她捂着胸口干呕起来。

    连澈眸光一沉,手臂用力一收,将清浅紧紧地拥在怀中。

第139章 血溅太庙险象环(2)() 
太后看着方才殿中发生的一切,以及相拥在一起的二人,脸色越发阴沉——为保护心爱的女人,他竟然这般不计后果!

    她的目光扫过地上的尸体、他身后的禁军统领以及断裂的门锁,视线最终落在连澈身上,四目相对。

    她先发制人,开口训斥道:“连澈,你这个不肖子孙!为了区区一个苏清浅,你竟要置列祖列宗于不顾吗?”

    太后怒火攻心,身子一晃,幸好被沈如月及时扶住,才稳住了身形。

    沈如月看了眼连澈,一面扶着太后,一面开口劝慰道:“母后先消消气,事已至此,且看皇上如何处置。”

    连澈一声令下,殿内便只留下了池宋等几名亲信。

    眸光扫过蜷在地上的断臂男子,他吩咐池宋道:“将他带下去,不许死了。”

    他放开怀中的女子,缓步走到太后面前,瞪了眼一旁的沈如月,眸中透出无尽的杀意。

    沈如月大惊失色,他何曾用这种眼神看过自己,如今竟是连作戏也省了吗?轻垂眼眸,她微微苦笑。

    连澈在太后面前站定,质问道:“朕已下旨,以三日之期为限,而母后却不理不顾,甚至在太庙私设公堂,欲置苏清浅于死地,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试问母后,此举何以向天下人交代?”

    他冷漠地瞟了沈如月一眼,又把目光转回太后身上,薄唇轻动,“儿臣想问母后,这苍玄之主,究竟是谁?”

    连澈如此咄咄逼人,太后恼羞成怒,斥道:“难道你还要将哀家交由宗人府处置吗?”

    “儿臣不敢。母后不过是受贱人蒙蔽,但这奸逆之人不可姑息。”连澈话音一顿,看向吓得脸色发白的沈如月,继续道:“沈氏如月,虽贵为皇后,却心狠歹毒、善嫉成性,毒害皇子——单凭这一条,便足以废后。”

    听得此言,沈如月立刻跪了下来,朝太后哀求道:“求母后帮帮臣妾。”

    沈如月用力地抓着太后的裙摆,而太后却一言不发。她心知大势已去,鼻子一酸,眼泪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至。

    原来,他自始至终都未对她有过真情,否则,怎会如此决绝。

    “沈氏谋害小皇子,罪不可恕。即日起废除后位,贬为庶人。”

    话音未落,跪在太后脚边的沈如月,便失魂落魄地瘫在地上。

    但这并不是对她的最后审判,待连澈那冷戾的声音再度响起时,就连一旁的太后也几乎晕厥过去。

    他并不看瘫坐于地的沈如月,只是冷冷开口,“沈溢之女,沈如月,与前朝官员谋串后宫,诱官为己。即刻交由刑部,依法论处。”

    沈如月看了眼不远处的苏清浅,用尽力气缓缓站了起来,冲着连澈吼道:“为什么是她?”

    她曾以为,因为有了夏竹烟,所以他眼里再也容不下其他女子。若是如此,她便还有机会。只要夏竹烟不在了,他或许会多看她一眼。

    事到如今,她终于在眼泪中明白,他的宠爱,永远都是她一厢情愿的奢望。

    连澈只是冷冷地看着她,眸中无一丝情绪。

    从她认识他起,她便只从他眼中看到过淡然与冷漠。而在方才苏清浅险些被刺中的时候,她却从他的眼里看到了惊恐与担忧。虽然只是一闪而过,但那样的情绪,却是她从未见过的。

    原来,他也可以有这样毫不掩饰的情绪。

    心底涌上前所未有的不甘与悲戚,她不顾形象地朝清浅冲了过去。

    她想掐住这个女子的脖颈,想看到这女子因窒息而痛苦的模样,想让这女子死在她的手中。

    可她刚跑出几步,便因过于激动而崴了脚。脚踝处传来的刺痛,让她瞬间一软,直直地扑倒在地。膝盖与掌心传来阵阵刺痛,她垂着头轻轻颤抖,任泪水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

    一旁的太后见此情景,终于忍不住怒斥道:“够了!”

    她看了眼轻轻抽泣的沈如月,“家门不幸,若沈溢真做了你所说的那些事,哀家绝不会袒护他。皇后是否参与其中还需再查。撇开沈溢这件事不谈,皇后废不得。”

    目光落向连澈,她继续道:“她所做的一切,完全是为了维护皇室的颜面和尊严,而现在你竟要以此为由废了她的后位。若不是如月告诉我真相,夏竹烟的身世,你打算瞒着哀家到什么时候?”

    清浅闻言大惊,眸光直直地看向太后。她原以为太后为了保住皇后的凤位,才让自己顶罪,但言下之意,竹烟的身世似乎并不简单。

    太后稍稍平复了情绪,一字一顿地说:“严广书便是夏竹烟的亲生父亲,是不是?”

    严广书乃是幽黎国的细作,一直隐藏在苍玄国境内。

    他在任沧濂府风荷州知州的时候,便与苏柏年勾搭上了。苏柏年的消息,皆是通过他传递到幽黎国的。

    但最终严广书的身份还是暴露了。朝廷顺藤摸瓜,一共逮捕了十二名潜伏在苍玄的细作。

    这个案子,当年轰动全国。

    听得太后的问话,连澈只是坚定地吐出了一个字,“是。”

    太后冷冷道:“将夏竹烟带出来。”

    随后,一名被捆绑着双手,嘴上封了布带的女子被人带了出来,正是夏竹烟。她的脸上尽是泪水,隔着封住口唇的布带,她嘤嘤地哭泣着。

    她刚才什么都听见了。原来她拼了命都想隐瞒的身世,他竟然知道。

    太后看了眼竹烟,转而望向连澈,问道:“哀家一直都怀疑夏竹烟的身世,曾暗中调查过,却总是受到阻挠。莫非你在纳她为妃之前,便知道了她的身世?”

    她此言一出,清浅与竹烟同时惊讶地望向连澈。

    而他再度肯定的回答,让两个同时看向他的女人心中五味杂陈。

    清浅曾听他说过,他只要夏竹烟的孩子。即使那时他已知道这女子的身份,还是那样义无反顾。

    而竹烟则哭得更凶了。原来他很早就知道了,而她却自以为是,一步一步,亲手埋葬了他对自己的情意。

    清浅转过脸,望向了不远处的竹烟,见她目光灼灼地凝视着连澈,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滴落。

    太后决绝而又坚定地说:“这孩子不能活,夏竹烟也必须死!”

    “因此,皇后无罪,万万不可废。沈溢之事,哀家不会过问,但皇后是否参与其中,还需经过宗人府调查后,方可定夺。”

    若保住了沈如月的后位,即便沈溢的各项罪状都成立,但念在他是皇室宗亲的份上,也可网开一面,留他一命。

    连澈不语,只是示意池宋将关嬷嬷带上来。

    “母后,且听这关嬷嬷一言,再做定夺吧。”

    关嬷嬷是皇后的乳母,也是与影承的手下接头之人。

    不消片刻,关嬷嬷便被带了上来,而沈如月却是大惊失色。

第140章 血溅太庙险象环(3)() 
关嬷嬷看了眼脸色苍白的沈如月,颤抖着开口道:“皇后娘娘派奴婢去接头,从影承处得到了凝墨。她吩咐奴婢将凝墨混入莞莲膏中,那时她还不知道夏嫔娘娘的身世。”

    “皇后娘娘怕夏嫔娘娘怀的是皇子,而皇上又特别宠爱夏嫔娘娘,将来会影响她的皇后之位。因夏嫔娘娘的所用之物都由专司供给,所以一直没有机会下手。当皇后娘娘得知苏清浅经常给夏嫔娘娘做糕点,可以自由出入玉萝宫时,便借苏清浅之手,将有毒的莞莲膏送到了夏嫔娘娘手中。为此,她还探出了夏嫔娘娘最喜爱的香味,并将凝墨混入其中。”

    “而这凝墨之毒,早在数月前便开始研制,是专门为夏嫔娘娘配制的。只有夏嫔娘娘宫中才有茹烟花,凝墨和茹烟花的香气相互作用,可以生成一种慢性毒药。”

    “皇后娘娘为此精心筹备了很长一段时间,却未想到计划进行得如此顺利。”她颤抖着跪伏在地上,不敢抬眼看沈如月。

    她在皇后身边做事,一直对外宣称自己是死了孩子与夫君的寡妇,没想到却被皇帝查出了她夫君与孩子的所在,并以此为要挟。她为了保住自己的孩子、夫君以及整个家族,才不得不交待出一切。

    “继续说。”连澈瞥了眼她,薄唇轻动。

    关嬷嬷接着说道:“四日前,皇后娘娘在夜间假扮太监,出宫找沈相商议对策,恰好得知了夏嫔娘娘的身世。于是,他们便决定借刀杀人。”

    “如此才有了第二日,皇后娘娘向太后娘娘全盘托出之事。其目的便是让太后娘娘误以为,皇后娘娘是为了维护皇室的颜面与尊严,才做出残害小皇子之事。”

    “她料定太后娘娘为了维护皇室的尊严,不仅不会让小皇子活下去,还会对她的行为赞赏有加,会让苏清浅成为这件事情的替罪羊。”

    “待苏清浅被太后秘密处死后,就算皇上想要发难,人已经死了,而且是太后娘娘所为,皇上不好追究,只有不了了之。倘若保住了皇后娘娘的凤位,那么沈相的事还有转机”

    此时,清浅已无心再听关嬷嬷说什么了,她将眸光转向太后,只见那妇人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

    而连澈则冷冷地打断了关嬷嬷的话,“将沈如月押入天牢,等候发落。”

    待池宋命人将沈如月带下去之时,她异常慌乱地向太后求救。太后却转过身去,凝视着墙上的画像,再无任何言语。

    “你将夏竹烟囚在玉萝宫,莫不是为了保护她?”沉默了片刻,太后淡淡开口。

    连澈不置可否,看向一旁的竹烟。

    而清浅的目光则瞥向了连澈,她轻咬唇瓣,垂在身侧的手不禁握紧了几分。

    “如今,你打算怎样处置夏竹烟?”太后眸光一寒,还未等连澈回答,她便决绝地说道:“夏竹烟留不得!她的身份若为世人所知,那么皇室颜面何存?”

    夏竹烟听得太后此言,脸上虽残留着泪痕,神色却异常平静。

    一旁的人得到太后的授意,解开了封在她嘴上的布条和捆住双手的绳子。

    她深吸了一口气,重重地跪下,朝太后叩了一首,“夏竹烟但求速死。”

    大殿内的众人都在等待着连澈的抉择,就连清浅也不禁暗暗期待着,直觉告诉她,他不会让竹烟死。

    片刻后,连澈眸光一凝,缓缓开口道:“夏竹烟之事,朕已有计较。明日便会送她离宫,母后不宜过多插手。”他一字一顿地说,言语不容抗拒。

    太后看向眉目沉静的连澈。她了解自己的儿子,此番他做出这个决定,已是让步,若再强加干涉,便会适得其反。

    她闭口不语,默许了连澈的决定。

    然后她朝旁边的人使了个眼色,那人立刻会意,欲押着竹烟离开太庙。

    待那人行至竹烟身旁时,她却自己起身,用极深的目光看了眼连澈,“我自己会走。”

    她迈开步子,缓缓地朝着殿门走去。

    经过清浅身旁时,她淡漠地看了清浅一眼。她眸中的那抹绝然之色,亦被清浅收入了眼底。

    心中一顿,她暗叫不妙,这女子似乎有了轻生的念头。

    而此时,缓步朝殿门走去的竹烟,猛地朝着离她最近的柱子撞去。

    清浅瞬间用手捂住了嘴,惊得大声叫了出来。

    电光石火间,池宋以极快的速度冲了过去,将险些撞上柱子的竹烟截了下来。

    “怎么可以如此残忍!我只求一死,这也过分吗?”这个向来温婉的女子,在这一刻终于掩饰不住心中的悲戚,放声痛哭。

    清浅看向池宋。方才他是离竹烟最远的人,却不想竟是他以最快的速度阻止了她的自杀。

    眸光一转,她看向身旁的连澈。他早就知道池宋会救下竹烟吗?

    她忽然想到了曾经的自己,纵使不能与连澈相守在一起,但只要能呼吸着同一片天空下的气息,便也满足。

    如今,连澈将竹烟送出宫,便是生生断了二人间的所有。于竹烟而言,这比要了她的命还残忍。

    因此,她才会以这样的方式,保全自己的爱情。

    连澈看着竹烟,淡漠地开口道:“竹烟,就算你这么做了,朕的决定也不会有任何改变,明白吗?你在朕身边多年,应该清楚,朕并不是个有耐心的人。离宫,是你唯一的选择。”

    竹烟激动地用手捂住耳朵,拼命地摇头,却伤心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此刻,连澈终于失去了最后的耐心,绝然转身,示意旁人将她带走。

    待竹烟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太后幽幽开口,“连澈,你是皇帝,可你今日为了一名女子,竟敢率领禁军闯入太庙、血溅大殿。”

    太后顿了顿,坚定不移地说:“哀家是不会同意你纳苏清浅为妃的!”

    忽然被点名,清浅一点也不意外。如今终于要轮到自己了吗?

    若说今日之前,太后对她或多或少还有些许怜惜,但如今,怕是早已因方才之事而消磨殆尽了。

    清浅微低着头,怔怔地看着自己的掌心。一时间,她竟觉得自己在这大殿中难以自处。

    她隐约听到那人遣退了池宋等人,随后察觉到有只温暖的手忽然牵住她的手。清浅错愕地抬起眼眸,望着身旁的男人。

    连澈投给她一记眼光,示意她放心,便拉着她的手一道朝太后走去。

    此时清浅才注意到,殿中只有太后、连澈和自己,其他人早已退到了殿外,远远地站着。

    待二人在太后身前站定,连澈看了眼她身后的帝王画像,其中一幅便是他的父皇。

    拉回视线,他凝视着面前的妇人,随后身子一倾,跪了下去,“母后。”

    清浅一惊,随之跪在了太后面前。

    “这二十三年来,儿子从未向母后恳求过什么,但这苏清浅,儿子要定了!在她之前,儿子从不知何为情爱。而今尝过之后,已是爱莫能弃。从今往后,儿子想同她一道孝敬您。请母后莫要逼儿子恨你。”最后一句话,彰显着他坚毅如铁的决心。

第141章 强挽罪女劫法场(1)() 
待清浅再度端着夜宵跨入重华殿之时,已是丑时。

    他今日又忙得没有时间歇息。送太后回永宁宫后,他便召了刑部尚书刘宇兴与温玉等几名大臣在重华殿议事。晚膳只喝了几口粥,他又传召众大臣觐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