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三国当谋士-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丰的话再不中听,袁绍在被气得七窍生烟之余,也不可能一点都听不进去,定会多个心眼。

    “袁绍?”郭嘉笑了一笑:“反应之慢,叫豚亦自叹弗如也。此时在他眼里,曹操只带千余号人去,恰是正中他下怀,以为可效仿其弟袁术收拢孙坚余部的做法,伺机吞并那些个精卒罢。”

    燕清:“……”

    还真是。等被田丰的话气昏了头,当场下不来台就匆匆乱答应了请求的袁绍回过味来,想要反悔时,雷厉风行的曹操早不知跑出几十里去了。

    “有伯符在,孟德兄想捡这大漏,怕是只得留待下次了。”郭嘉一手撑在矮桌上,身子歪歪斜斜,微微前倾,瘦削的背脊是宽衣厚袍都藏不住的单薄,只有那弧度似一把被缓慢拉开的弓:“就不知公瑾究竟有几分能耐,可叫重光如此信任有加,另眼相待?”

第一百二十五章() 


    郭嘉语气轻佻戏谑,燕清也不恼,自信满满道:“奉孝大可放心,拭目以待即可。”

    虽然曹操厉害,但没了程昱荀彧陈宫的辅佐,身边谋士里就剩一个病怏怏的戏志才特别出挑的他,实力已是大打折扣,哪怕天纵奇才,也终究人力有穷时,不可能算无遗策至此,高明到能瞧出周瑜实乃他们布下的一招暗棋。

    毕竟要布下乍看凶险、实则对曹操极为有利的局面,营造出能让他以请公孙瓒共仗大义之名、顺理成章地自一直颇有戒备的袁绍眼皮底下跑青州去的大好机会,戏志才怕已竭尽全力了。

    要是在以逸待劳,敌明我暗,应是占尽先机的情况下,现为青州从事的周瑜,与暗置于豫州静待时机的孙策联手,还能出甚么岔子,他也认了。

    郭嘉微眯着眼,盯着眨巴眨巴眼睛,一脸无辜地看向他的燕清半晌,才看似意兴阑珊地往后一仰,懒洋洋地坐了回去:“嘁。”

    燕清啼笑皆非道:“瞧奉孝这模样,怎好似很是失望?”

    虽然你是举世无双郭奉孝,他也是文武双全周公瑾呀。

    “怎会?重光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才是。”

    郭嘉毫无诚意地扯了扯嘴角,向他露出一个皮笑肉不笑的表情来。

    燕清忍不住不轻不重地一脚踹在他腿侧臀沿的位置,又微讶地“咦”了一声,不怀好意地笑道:“总算多了点肉了。”

    以前的郭嘉美其名曰狂士,尤其在五石散的影响下,浑身燥热,只能着宽松旧衣,赤足而行,看着倒是风流不羁,其实身子骨不知弱成了什么模样,想找出一斤五花肉,怕都无从下刀。

    如今倒有点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味道了。

    郭嘉一脸嫌弃地睨了一眼来,见燕清一副若有所思、仿佛下一刻就想冲上来把他衣服扒光一看究竟的架势,顿时警惕起来,警告道:“君子动口不动手。”

    燕清故作伤心:“这没外人在场,奉孝便翻脸不认人,只冷淡相待了。只是奉孝切莫忘了,清好歹占了牙儿师父的名分,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听他喋喋不休,还越说越夸张,郭嘉不屑地哼了一声,毫不客气地拆穿道:“亏你记得自个儿是牙儿师父?可怜他日夜翘首以盼,也没盼来你这光顾着与主公蜜里调油的不称职的师父!”

    燕清的确已经很久没见过郭小豆丁了,也知道小孩这种神奇生物隔一段时间不见,无论性情还是模样都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截然两人。

    但他记性一向好得出奇,经郭嘉一讽刺,立即就忆起那圆嘟嘟的脸,跟父亲那双邪气十足的狐狸眼完全不同的、晶亮有神的大眼睛,常常含着大泡眼泪,一副可怜兮兮又可爱得要命的模样。

    当初他被郭嘉以避嫌之名拒之门外,不肯留他住宿时,郭奕就拽着他的袍角不肯松手,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燕清不费吹灰之力地就想象出了一个小宝宝对他望穿秋水,活灵活现的画面,心里抑制不住地一阵心虚内疚。

    郭嘉却不等他开口,就哼笑一声,直接高抬贵手了:“罢了,反正距牙儿开蒙还早,近来事务又多,你顾不上探望他,也不全怪得你。”

    燕清由衷地松了口气,只是转念一想,又开始犯愁了:自己这比半吊子还半吊子的人,想要不教坏郭奕,恐怕还得提前一些时日给自己充充电。

    为人师表,总不能真教郭奕自己拿手的那套坑蒙拐骗,或是分享跟上司搞基的心得吧。

    郭嘉慧眼如炬,似窥破了他藏起那点底气不足,不免有些狐疑,只委婉道:“嘉妻子早逝,就得牙儿一子,望重光多费些心思了。”

    燕清神色一凛:“那是自然。”

    不说两人这份掏心掏肺,以性命相托的交情,牙儿又如此乖巧讨喜,他既应承了,就断无可能做出误人子弟的卑劣事来。

    恰在这时,满头大汗的吕布雄赳赳地掀帘而入,一下就将两人的注意力给拉过去了。

    “主公。”

    燕清与郭嘉好歹起身,先行了一礼后,才再坐得闲散舒服。

    “先生们不必多礼。”吕布随意地点了点头,毫不犹豫地蹭到燕清身边的位置坐下,装模作样地捞起那份刚被燕清放下不久的公文,扫了几眼:“哈,孔融老儿怎说死就死了?”

    “孔融是汉室忠臣,又是孔子第十九代孙,家学渊源,少有异才,亦有雅名。”燕清无奈道:“毕竟曾为同僚,主公平日里当众称袁绍小儿就罢了,这是敌非友,可蔑称孔融作老儿,就全无必要了。倘若叫外人听见了,或要诽您气度狭隘,不尊名士。”

    史上的吕布就因口头上的不讲究,平白惹了不少无妄之灾来,燕清对此尤其敏感,自要防微杜渐。

    “然也。”吕布一脸虚心受教,诚恳道:“布记着了。可要去个书信,以示吊唁?”

    “如此甚好。”见他举一反三,燕清不由得莞尔一笑,接着问道:“主公一早便不见人影,是去哪儿忙了?”

    吕布语气平常道:“赤兔约是得施仙术,现颇有几分神通,布去骑练了一会儿,略有所得。”

    燕清笑意不减,颔首赞道:“主公果真勤勉。”

    现吕布与袁绍对峙,中间隔了天险黄河,就成了谁先沉不住气、越河而去,谁就会吃亏的僵持局面。

    黄河上渡口颇多,若要分兵去守,一来困难,二来所耗极大,是以双方都未考虑过要拦着对方不让过河的主意。重点还是去到河那头后,该如何作为。

    想要速攻下对方主军据守的营寨,除非有不可抗力的因素作祟,或是对方内部人员叛变,就根本不是纯粹人数和武力压制能克服的了。别说袁绍曹操这回带来的也皆是精锐,人数又很是相当,即使要以几千人之力,拖住数万人,传出去也不是甚么稀奇事。

    既然不是一夕之功,就得就地扎营,进行长久作战。可这样一来,被拉长的补给线就相当致命了——届时营寨中人可以退为进,一边防守不出,一边派出小股人马劫掠粮道,凭多是负责运输的民夫,又能如何抵抗?

    哪怕是家底雄厚如吕布,也不敢妄干这蠢事。

    否则凭吕布骁勇,只消冲过去狂杀一气,定能叫他们躲入寨中不敢交锋。

    吕布倒不需着急,哪怕一时间陷入僵持,动用的兵员又要多上许多,可积攒的那些粮草完全应付得住消耗,只消慢候自扬州豫州所调动的兵马赶来,再分兵护住粮道后,再考虑发动强攻一事,也不会为时过晚。

    袁绍才更需要担心:被战事耽误了春耕,再僵持上数月,去年一年攒下的家底就得被彻底掏空,无论今秋那场使白骨露於野的蝗害旱灾来不来,冀州的冬季都得饿死不少人了。

    如此显而易见的事情,袁绍就算疏漏了,他底下那帮谋士也不可能集体瞎眼看不到。平日里再勾心斗角,也是拴在一条绳子上的蚱蜢,不可能刻意不提醒的。

    如此看来,要么是有什么他们没发现的凌厉后招等着,要么就是袁绍那根深蒂固的拖延症又发作了。

    燕清说与郭嘉听后,后者耸了耸肩,表示两者皆有可能,需再观察些时日,才好见分晓。

    在保密措施不那么严密的时代,越是规模宏大的计划,实施起来还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就越是困难。

    燕清对情报工作非常看重,要是袁绍那头真有什么大动作,肯定躲不过他派出去搜罗信息的细作。

    既然是连智高似郭嘉都拿不准,不但让燕清没了忧虑,还有心情调侃了:“我还道奉孝是神人转世,无所不晓呢。”

    郭嘉没好气道:“嘉若有这等神通,当初怎会遭你哄骗?”

    只恨当初未能看清这张漂亮无害的皮囊下的凶险本质,欠下一个又一个的人情,不但将自个儿赔了个干净,连独子都被当做添头押上,接着还债去了。

    燕清狡黠地嘿嘿一笑,就不得了便宜还卖乖了。

    或是刚得燕清纵容、饱餐了一顿的缘故,没饿得慌的吕布这回还算老实安分,没像前几回那般,哪怕有郭嘉在场,也忍不住动手动脚,通过一些见不得光的小动作来解馋。

    燕清跟郭嘉早习惯了议事时有主公在旁边杵着,并不在意,很自在地就开始新的话题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吕布与袁绍隔河对峙,皆是小打小闹地互相骚扰,并无正式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袁绍似在专心等曹操搬来的青州援军,吕布则在等豫州与扬州的那些兵马。

    在这暴风雨前的平静里,最忙的就是需筹划的谋士们了。燕清这些天基本就扎根在了议事用的主帐当中,筛选着海量情报,推断推演忙得不可开交,哪儿还有闲暇与吕布温存。

    吕布并不无理取闹,作为主帅,他的事也多得很,除一得空就往主帐里跑、督促他们定时进食外,还命人将主帐改得舒适许多,铺上保暖的软塌,起码不至于叫俩文弱谋主躺在硬冷的座上,唯靠火盆取暖。

    燕清早习惯了吕布看着粗心莽撞,其实在一些生活细节上特别贴心的表现,笑眯眯地就道了谢。

    等吕布晕陶陶地一走,燕清就极其自然地将他特意给自己准备的暖手炉,转递给了特别怕冷的郭嘉。

    郭嘉也毫不客气,直接就接过来用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却说自辽东避难的太史慈,等到风头一过,就立刻回到家乡东莱黄县,彼时家中却是空空荡荡的,不见老母身影,登时令他大惊失色,险以为是自己逃亡在外的这些年里,累她不幸遭了牵连报复。

    结果向左邻右舍一问,才得知原来是城郊匪祸四起,那扬州刺史燕重光听闻了他的事迹,竟对他颇为欣赏,见他远出,归期不定,唯恐其母得不到妥善照料,便专程派人来将她接去寿春,好生赡养。

    太史慈的心念不禁一动。

    之前背井离乡,去到远离中原的辽东郡,无疑是得罪死了那州吏,而不得已为之的。作为腰配三尺青锋的大好儿郎,又岂会不想在这群雄并起的乱世随英主建功立业,有一番能流芳百世的亮眼作为?

    燕重光的名气之盛,这世间罕有人能与之比肩,连他飘零在外,都对其美名高誉有所耳闻。

    此等闻名遐迩的大人物,又是实打实受朝廷任命的一州刺史,对他如此另眼相看,哪怕是自傲本事出众的太史慈,也有些受宠若惊。

    虽有了这念头,在亲眼确定母亲安然无恙之前,他是不会轻易下任何决定的。也不通知任何人,他一路潜行,顺利入了寿春,很快与她重逢后,就刚巧赶上疫病爆发的戒严,被迫多留了些时日。

    太史慈之母向来是个知恩图报的,因得了燕扬州所派之人的礼遇与悉心照料,她感激涕零,无奈无以回报。

    这会儿就对着久未见面的儿子一顿狠说,直逼得他当场点头,记下这恩德,寻机回报才是。

    太史慈练得一身高强武艺,自就有股天生傲气。他固然孝顺,却也不是盲目听从,任母耳提面命的主。

    报恩归报恩,效命归效命,前者是一次性的银货两讫,恩怨两清;后者是以身家性命、与毕生抱负相托,他分得一清二楚,也不能更慎重仔细。

    对母亲的要求,他自是满口应承,也在城中待机而动。

    这份在他眼中等同于投名状的回报,他准备得额外耐心,觉得这分量需得够重,好让燕扬州知晓他的能耐,是担得起这份厚待的。

    然而燕扬州麾下人才济济,谋士姑且不论,那在城中骑着高头大马,器宇轩昂的几个大将,就个个不是凡俗之辈。

    太史慈虽自信,凭他这本事,有朝一日真列于其中后,也不见得会逊色于他们分毫。

    可他一边在母亲跟前尽孝,一边左等右等,愣是没等着个能在他眼里称得上不错的时机来。

    城中安泰,井然有序,有次他就亲眼看见一个地痞偷了个小娘子的钱袋,下一刻就被那威风八面的巡查队给拎了出来,毫不留情地押走了;城外的流寇早被孙将军与徐将军当初领兵扫荡了个干净,新修的大道宽敞平坦,马车来来往往;修缮城墙只需要刚完成秋收、肯接受每天三大碗肉粥做报酬而自愿前来的民夫;免费开放的书馆里念书声琅琅动听,聘的夫子需通过一些颇复杂的考试才能上任,条件倒很是优渥……

    一个渴望着能在相中的主公跟前大展身手,一鸣惊人,能不折不扣地做到百步穿杨的神射手,竟是除了有事没事能去城外猎些野味来,似乎就没任何用武之地了。

    太史慈有些茫然地混了段时日,难道真要去投军,再按部就班地等待升迁机会不成?

    未免也太自贬身价了。

    就在他的心绪徘徊在不甘心和不愿再荒废下去之间摇摆不定,未下定决心时,事情就迎来了转机:祥和的日子很快就被河北燃起的战火所扰乱。

    尽管扬州离得颇远,除当地军队被调走许多,路上多了行色匆匆的军汉外,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并没甚么影响可言,太史慈还是整个人都彻底兴奋了起来。

    在听得周太守忽地背弃吕布,投去公孙瓒时,尽管外人都唾骂他忘恩负义,不识好歹,将事做得如此之绝,太史慈却渐渐升起了种很是模糊的预感。

    再等上一月,就听闻袁绍与公孙瓒握手言和,暂且联盟,要合力对抗吕布的消息,果真是他久等的立功良机!

    只是要直接追随大军去往前线官渡的话,就很不恰当了。

    别的不说,倘若被流星马探发现,他这行踪诡秘,不被当做细作就好了,怎会有机会大放异彩?

    反倒是现今不算起眼,混乱不堪的青州,是决定战势持续多久,两势盟誓有多牢固的关键。

    太史慈盘算片刻,立即就拿定了主意,擐上银甲,购入良马,背负宝雕弓,拴铁枪手戟,吃了顿饱饭,又带上几日用的干粮和盘缠。

    最后与对此习以为常、只千叮万嘱他切记报答燕扬州恩情的母亲话别后,就意气风发拍马飞骑,踊跃地往青州的方向去了。

    他先沿下蔡至细阳,过九里山去沛,辗转至东平,眼见着就快到历城时,意外得悉了北海太守孔融已在半月前,死于黄巾围城的消息。

    太史慈细忖许久,就不慎耽误了一小会儿功夫,没能在天黑前赶进城中,便入了密林,寻一隐秘之处,将马儿栓在一粗壮的树干上,取了空空如也的水囊,寻思着趁还没黑透将水袋装满,也顺道洗把脸精神精神,就循着潺潺流水声去了。

    去时的路比想象的还要远上一些,等太史慈找到水源,如愿将水满上,再一边心不在焉地啃着干馕,一边往来时的方向走时,就捕捉到了轻微的动静。

    虽然被风带起的树叶沙沙声给掩盖了大半,可他听力过人,依然清晰地分辨出,那是马蹄踩断干枝时特有的脆响。

    天已黑透,却连火把也不点上。

    在青州境内怎会有这么一支特意掩藏行踪的兵马?

    莫不是太过晦气,遇上山匪了?

    太史慈微微凝眉,把才啃了几口的粮馕揣回怀中,将背上的弓箭换到了手里。

    紧接着就听到那些窸窸窣窣的响动离得越来越近,他仗着艺高人胆大,也不赶紧退去,而是反其道而行,悄无声息地伏入长青灌木当中。

    不一会儿,就见到一个模糊的人影一晃,紧接着传来一个特意压低了的声音汇报道:“水就在此处!”

    太史慈不仅箭法绝世,在耐心上,也是难觅的好。他一动不动地伏着,任枝叶上那些冰寒刺骨的水珠渗入衣料,也宛若毫无所觉。

    在他们汲水的时候,太史慈就着几根亮得小心的火把,和天上那轮残月洒落的银色微光,看清了这支少说也有几百上千号人的部队的全貌。

    不说这规模,就说这严明的军纪,肃然的气貌,就不可能是占山为王的草匪。

    就不知鬼鬼祟祟领兵至此,是哪路诸侯,在作何图谋?

    太史慈想看清那主公的模样,再悄然离开,很快就叫他如愿以偿了:被亲随谨护而来的这人生得细眼长髯,身长约七尺,有几分武人的精壮。

    单观其气貌,应近不惑之年。

    他到底流亡海外久了,对中原大地那千变万化的局势不甚了解,光线又极其黯淡,饶是他眼利,也只能分辨出面部的大概轮廓,再往细里,就看不出来了,自然不可能猜得出对方身份。

    不过无需多想,也知道是敌非友。

    可惜可视条件太差,他没信心在不惊动对方人员的情况下,就直接一箭夺走对方性命。

    而拈弓搭箭,先发制人的话,机会也只可能有一次,假使一击不中,他单枪匹马,只怕就要折在这里。

    要是趁人不备,上手掳人的话,对方从人太多,即便他能杀个出其不意,侥幸把人抓了,在势单力薄、毫无接应的情况下,之后也将不敌人多,跑不出几里,就得被重重追兵给逮回去。

    太史慈虽勇猛无畏,却不是自恃过高,乐意平白送死的傻子。权衡一番利弊后,他强行按捺着眼热,慢慢地放下了手中的弓箭,往后徐徐退去。

    曹操浑然不知,就在距他不过半射之地的灌木当中,藏着个能百步索命、将他的性命视作上好的投名状的厉害角色,亦不知自己险而又险地逃过了一场杀身之祸。

    而当致力于藏匿身形他们听得附近几声陌生的马嘶时,震惊得无以复加,忙派出多人去那头搜寻。

    他们很快就发现那是一匹被孤零零地拴在大树旁、市集上即可买到的良马,却不见其主人踪影,顿时感到事有不妙。

    不肯空手而归、转定了个更有把握得手的目标后,太史慈利索地玩了一手声东击西,将他们的注意力悉数调走,迅速倚抢搭箭,对着栓马处那堪称薄弱的防守来了个他最为得意的绝技——八面齐射,将那些个负责照料马匹的士卒悉数射死。

    索命的箭矢来得悄无声息,远处的兵卒并未发觉这头的动静。太史慈片刻也不耽误,立即翻身跃上了刚刚观察半天后,瞄好那通体乌黑透亮,神骏非凡的一匹,费了一小会儿将它强行压服之后,往官渡的方向疾驰而去了。

    当燕清在听得一复姓太史,名为慈的悍将在营寨外有要事求见时,高兴得立即撇下手里的事务,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背后还跟了个一脸好奇的郭嘉。

    “子义啊子义,清可是盼你多时了!”

    太史慈跟其母有过接触的事,燕清早听人汇报过了。只是他深知名将皆有傲气,也不贸然惊动于他,省得有挟恩图报之嫌,反倒不美,便耐心等待。

    结果这一等就是大半年,他都快忘掉这茬了,姗姗来迟的太史慈就终于出现在了眼前。

    他亲昵地招呼着,笑眯眯地将跪于地上的太史慈拉了起来,刚要再说些什么,就瞥见两眼发光的太史慈身后,跟了一匹乌漆墨黑,蔫头蔫脑的高头大马。

    竟是万般眼熟。

    燕清满心不可思议,忍不住对这垂头丧气的黑马看了又看,越看越觉得它就是曹操的爱骑绝影。

    他好歹在曹营混吃混喝了快一个月,对曹营诸将坐骑的模样仍有些印象,何况这种级别的神马都具备特有的气质,他见过的马里,也只有赤兔、绝影和爪黄飞电具备。

    风尘仆仆的太史慈满心揣着的都是一千余藏影匿形的部曲往青州临淄去的事,着急于将这重要发现汇报于燕清。

    见燕清一直盯着他新获的这一日千里的宝马看个不停,不禁讪讪道:“慈马不快,这却是碰巧掳来的。”

    燕清:“此马原主,可是一姿貌短小,而神姿英发之人?”

    太史慈老老实实地交代道:“慈观它姿态最为雄健,凌驾于庸马中也,却不知其主是何人。只是那伙人口中的‘主公’,的确如燕扬州所说的那般,身量不伟。”

    燕清:……感情你还真打劫到了曹操头上!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所带来的消息,燕清早已得知,并无甚价值,可他却没有半点失望之情。

    能得这么个智勇双全的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