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三国当谋士-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清打量了下四周,不禁奇道:“怎会在城墙下面?这可不是上回逮到故君的地方。”
要想避开守卫的监察,地道的出口肯定开在城外,而捉住刘协一行人的那次,也正是在城郊。
吕布:“加了个出口。”
刚刚说完,他就走到燕清面前,手臂往后一伸,握住燕清手腕,环在自己颈上,再一托一提,就顺顺畅畅地改抱为背了。
燕清僵了一瞬,立马挣扎着要下来:“刚刚在密道里没有外人,由你胡来,也就罢了,现却是在城墙底下,要是让夜巡的将士瞧见了,又成何体统?”
吕布虽未回头,手里只消用上几分巧劲,就让燕清根本下不来了。
他哼笑一声,自信十足道:“要是坐了那龙椅,就连重光也碰不得了,又有甚么意思?”
“旁人若是真心问起,那也是重光先伤了脚,布方背上一程,何人敢说三道四?若有人真敢非议,那布秉一份爱臣之谊,也不厚此薄彼。大不了先将他那腿脚给扭断,也背上一背,再瞧他还废话什么。”
燕清:“……”
吕布都没怎么过脑子,就轻飘飘地道出了这么一套虽透着十足匪气、看着蛮横粗暴得很、其实足以叫人百口莫辩的狡诈方法来应对那些臣子,着实叫燕清感慨万千。
单以他的标准看来,吕布是真已脱胎换骨,蜕变成一个极其出色的政。治家了。
吕布成功说服了燕清后,就稳稳当当地背着他,一步步走上城墙。
燕清一开始还有些心惊肉跳,后就不难看出,吕布可怕是提早遣暗卫给守城的将士打过招呼了,暂撤了这一小片地方的卫兵。
于是燕清也不用再担心他们这副显是过度亲密的模样,会不会被外人看到,惹来不必要的流言蜚语。
等登到高大巍峨的岗哨台中,吕布才满意地将燕清放下:“重光瞧瞧看?”
燕清从善如流地往下看去。
从这许城中最高处俯瞰,只见那墨沉夜空之中浮有璀璨星河,与绚丽跳跃的人间灯火交相辉映,那是静谧与喧闹,又是浩渺与壮美的完美融合。
既有波澜壮阔的宏伟,也具细腻温和地瑰丽,美得不似人间。
燕清目不转睛地看了许久,才缓缓吐出口气来,感叹道:“陛下确实发现了个好地方。”
景是好景,可惜不知为何,他脑海中油然冒出一句因被滥用而让人觉得天雷滚滚,却在此时此刻无比应景的台词来,叫那满心的感动变成了哭笑不得。
——好好看着,这是朕为你打下的秀丽江山。
吕布并不知晓燕清脑海里瞎转的念头,闻言愉快地嗯了一声,又沉吟片刻,方开口道:“布近立了两道遗诏,一道是立亮儿为太子,已然公之于众,另一道,却想交由重光保管,务必秘之。”
吕布说得轻描淡写,却正戳中燕清的一桩天大的心病,他抿了抿唇,尽可能平静地问道:“陛下此举,大有不妥。您正值春秋鼎盛之年,立储君也就罢了,着急写什么遗诏?”
他自认并不迷信,可遇上吕布这刚登上巅峰,就迫不及待地将遗书写好,仿佛非得咒自己一下的人,也还是忍不住皱眉头。
吕布不以为然,直接抛出个足够冠冕堂皇,叫燕清无法反驳的理由:“事关天下万民,自是未雨绸缪的好。”
燕清深吸口气,勉强压下怒意,冷淡道:“那我总归能知道,那封诏书的内容罢?”
“自然。”吕布简单复述道:“若亮儿不成器,或待你不孝,你可即刻宣读此诏,将他国君之位废黜,自为国主,若他敢抵御,可号令子龙文远——”
燕清自诩脾气挺好,听到这里也是忍耐不住了。带着一身完全掩饰不住的火冒三丈,直站起来,狠狠地打了吕布一拳。
吕布从未见过燕清暴怒的模样,一下懵了,本能地躲过后,愣愣问道:“重光因何而怒?”
“我*你大爷!”
燕清已怒得根本不及管吕布听不听得懂这脏话了,咬牙切齿地骂了出口。
见吕布竟然还敢躲开,燕清更是怒不可遏,第二拳紧接着又打了过去:“你究竟是将天下易主当作寻常儿戏,还是当我是软弱无力、自保都做不到的婴孩?或是你道我有那般卑劣薄情,只盼着你快些走了,就方便惦记着篡权夺位了?!”
吕布也黑了脸,却不敢再躲了,结结实实地吃了几拳,飞快辩解道:“布断无此意!只是若不留下这道诏书,倘若亮儿于布百年之后待你不好,还有谁能护得住你?届时光是惦记你的安危,布在九泉之下,怕都难以瞑目。”
吕布一向是粗中带细,有时行事全凭直觉,风风火火地不计后果;有时又敏锐得可怕,非得谋划得无比长远,才能安心。
他想着,无论是燕清是肉骨凡胎也罢,是不老不死的谪仙也好,自己较他年长十一载,无论如何,都将先行一步。
这么一来,就得多多考虑身后之事了。
可纵观天下,吕布也找不出一个能让自己真正放心、又确信会将燕清照顾得无微不至的可靠人选。
有心者不见得有力,有力者不见得有心。
郭嘉对挚友真诚回护,可就凭他那弱不禁风的模样,虽不至于酒一勾就跑,却是风一刮就倒;燕议有淳淳孝心,身量也颀长挺拔,然而光长心眼不长武艺,摆外头就是个好看又狡猾的儒雅将士,要真比手下功夫,恐怕就连文远手无寸铁地闭着眼,他对上后,都走不出超过一只手的回合数来;文和太机警,又重自保之道,不见得乐意蹚任何一道颇具风险的浑水;子龙文远俩大老粗,肯定也不懂怎么才能照顾好重光……
吕布靠一双无比挑剔的火眼金睛,将麾下谋臣武将翻来覆去地嫌弃了好几轮,最后一无所获。
才在万分为难之下,折腾出这么个连他自己其实也隐约察觉到或许会将燕清惹恼的馊主意来。
吕布皮糙肉厚,燕清纵打了好几下,也不觉痛快。听他丝毫不知自己错在哪儿,顿时更气,脱口而出道:“老子那时候早随你去了,这诏书再神通广大,还能护个鬼吗!”
这下换吕布大吃一惊了。
他虎目圆睁,做梦也没想到燕清竟然打着殉葬的主意,在最初的难以置信掠过后,却是勃然大怒,携了一身暴厉之气,头一回铁青着脸对燕清爆喝出声:“汝何敢出此——”
“——不敢?不敢的是你孙子!”
燕清眼睛都怒得发红了,不等吕布发完脾气,就气壮山河地打断了他的话。
得亏吕布将人都遣得远远的,否则这大晚上的新帝与丞相不在宫中、却在城墙上打得不可开交的消息一传出去,定将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
不过燕清也没打太久,就悻悻地停了手。
要是吕布敢躲或是还手的话,他还能出了胸口这股怒气,偏偏吕布自己也生着气,却还是憋住了,彻底放弃抵抗,任他拿自己当沙包揍。
燕清又不是铁石心肠,怎么可能还下得了手?
他冷哼一声,面若寒霜地整理好凌乱的衣袍,看也不看吕布,大步流星地自个儿出去了。
第二百章()
♂
与吕布不欢而散后,燕清也不愿进宫了。
他略作沉吟后;径直往自己府邸的方向走去。回去暂住一晚,既可叫他和吕布都冷静冷静;也能使对方意识到乱立遗诏的严重性,学会三思而后行。
路稍有些远,不过这时除了灯火通明的热闹夜市外;路上只剩零星行色匆匆的路人,和尽忠职守地巡逻着的兵士。
单靠从百姓们居住的小院里透出的柔光;纵有皎洁月色相和;也到底太微弱了;是以燕清独自心事重重地走着,而那些有幸与他擦肩而过的人里;竟无一人认出,这身着玄色长袍者;便是权倾朝野的宰相、深受皇恩的齐王。
直到有名骑着高头大马、显然身份不凡的将领迎面踱来;见燕清身形翩然;器宇不凡,不由多看了一眼;才极震惊地发现了对方身份。
“重光大人!”
赵云眨了眨眼;确定不是自己看花了后,毫不犹豫地扔了手里才啃了一半的重光烤串,立马翻身下马,恭恭敬敬地向燕清行礼。
“这么晚了,子龙才刚从兵营回来?”燕清回了一礼,微微笑道:“明日休沐罢?”
赵云二十有九了,却始终醉心军中事务,多年来居无定所,别说娶妻纳妾了,就连想给他做媒,都逮不到他人,一直是条潇洒的单身汉。
有燕清和吕布这俩名满天下的大光棍在前头顶着,赵云这不近女色的做派,倒不是特别打眼。
难得逗留在许县那么久,也是冲着庆贺吕布的登基大典来的,再过几天,他就又将拔军出发,重新镇守荆、益两州地境交界处了。
倒不是没给赵云安排府邸,甚至恰恰相反,每当他去到一处述职,就有清出住处来,可赵云却丝毫不感兴趣,照样宿在兵营。
也就是休沐时,
“正如大人所说。”赵云颔首,旋即隐怒道:“侍卫们好大的胆子!竟如此玩忽职守——”
燕清赶紧解释:“这却错怪了仲康了,是我一时兴起,瞒着他出了趟宫,他还候在殿外,毫不知情呢。”
赵云紧蹙眉头,勉为其难地接受了这套漏洞百出的说辞,不甚赞同地看着燕清,以客气却不委婉地的口吻,进行了批评:“恕云直言,大人此举着实欠妥,太不慎重,不宜再为。”
燕清对上一向仔细认真的赵云那微带谴责的目光,立马败下阵来,无奈地替吕布这始作俑者背了口胡乱行事的大锅:“子龙所言极是,清定当听取,下不为例。”
然而要想这样打发了赵云,那是痴人说梦。
赵云既遇上了,又确认燕清的确是一个人,怎么可能放心叫燕清继续独行?立即拨转马头,将燕清扶上去,自己牵着缰绳,一边步行,一边警惕周围动静。
燕清还想悄悄回之前的宅邸呢,这下也只有打消念头,由赵云将他送回宫里。
亲眼看到许褚带着一群侍卫狂奔过来,又是在戒备森严的宫中,再不可能出什么闪失了,赵云才放下心来,行礼告辞。
于是燕清在被迫接受了赵云的好意后,又得面对许褚震惊莫名的问询,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他加快脚步,速速回了寝宫,好不容易松了口气,就看到一脸阴沉的吕布独自坐在榻上,专心致志地盘算着什么。
既然没有惊动任何人,那吕布肯定是走地道回来的。
听得细微的脚步声,吕布倏然回过头来,一身几要喷薄而出的戾气,就在看清燕清的那一刻烟消云散。
燕清看也不看虎目灼热发亮的吕布,先将沾了细雪的外衣随意褪下,就面带寒霜,直接往寝宫中的热汤池处走了。
——要想窥破吕布心思,凭他们这么多年来的相处,实在太容易了。
吕布会露出这般情态的原因,并不难猜:明显是他对燕清的性情也十分了解,知道铸下那般大错后,燕清势必将他冷置些时日,却不想燕清还是回了宫,自然惊喜万分。
燕清不搭理吕布,吕布就连大气都不好出,蹑手蹑脚地跟上。
等到了热气蒸腾、香气袅袅、比用了多年的木桶要宽敞不知多少倍的浴池,燕清心情才稍微恢复一些,却依然当身后跟着的人不存在,自顾自地将衣服除尽,没入温度适宜的水中后,不由舒服得缓叹了口气。
而吕布则还站在池边,眼巴巴地看着水里的燕清,也不开口问询,就杵着不动。
燕清轻哼一声,忽道:“遗诏呢?”
吕布迅速应道:“烧了。”
燕清心忖还算没蠢到家,火气消了大半,却只漠然道:“嗯。”
因有一头精壮威猛的大老虎在一旁眈眈直视,饶是燕清心态够稳,也自在不起来。只草草洗浴了一番,就欲去取事先被宫婢备好了放在池边木架上、用于绞水的大巾了。
吕布现极有眼色,当然不等燕清亲力亲为,就殷勤地先迈出一步,取来递了过去。
燕清接过,淡淡道:“多谢。只是此等琐事,就不敢劳烦陛下。”
吕布立马道:“与重光相关者,何来小事?布乐怡得很,亦谈不上劳烦。”
燕清冷笑:“奇怪,陛下不是每回闲得发慌,都乐得写几道遗诏,才会感到痛快么?跟着我作甚?”
吕布:“……再不会有了。”
他耷拉着脑袋,亦步亦趋地跟随着燕清回到寝房,似侍卫一般笔直地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换上寝衣。
被个存在感与气势具都极强的人步步紧盯,燕清险些绷不住冷漠的表情,因吕布这时的模样距‘正常’二字甚远,他也不好唤宫人来伺候——省得被人看到后宣扬出去,叫新帝才登基没几天,就得威名扫地。
“熄灯罢。”
燕清都懒得等头发干透,就上了龙床,去到里侧,背对吕布。
吕布老老实实地应了一声,将灯灭了。
燕清却在灯灭的那一瞬,就不由自主地睁开了眼,哪怕只看得到幔帐的朦胧轮廓,静静听着吕布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动静,心想这都是什么破事。
比起吕布,燕清这时反倒是更嫌弃自己了。
既然他俩都是大老爷们,那吵架的方式,就该是先前一般一言不合就上拳脚,说开了算,而不是在这闹些同榻不言、憋着冷战、偶尔开口也是冷嘲热讽的矫情戏码,仿佛得逼吕布来伏低做小,哄个半天。
更何况,吕布这事儿虽办得叫他火冒三丈,用意却也的确是为了他好,后来大发雷霆,亦是因不愿他殉葬,是出自一片情深。
燕清自己琢磨透了,就拿定主意,转过身来,对上那受宠若惊得当场屏住了呼吸的吕布,坦言相告道:“我知你待我一片真心,立那诏书亦是出于情意,只是我早下定决心,倘你走了,我也不留。”
见吕布又要激动起来,燕清不由莞尔,伸手抓住吕布的,轻轻与他十指相交,一下安抚住他即将暴动的情绪后,才温温柔柔道:“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吕布闷闷道:“这岂能——”
燕清笑着打断了他:“好了,你也休要劝我改变心意,比起徒劳地耍弄你那点的口才,倒不如从今天起好好爱惜龙体。冲锋陷阵、建功立业的事,就该放手叫部将去做。身为国君,你连御驾亲征都该能少则少。”
解开自己心结后,燕清心情大好,也不管吕布如何做想,就再翻过身去,释然地睡下了。
等他一觉醒来,不出意外的是,吕布早没了人影,应是上朝去了。
燕清刚坐起身来,要下榻着履,宫婢们就惶恐地迎了上去:“陛下有令,太医稍后便到,还请丞相大人先莫移足。”
“噢?”
燕清不解地顺着她们的目光,往下看了一眼。
落入严重的光景,则叫他小惊了一跳:昨晚崴了一下、却因他感觉不到痛楚,压根儿没放在心上的脚踝,经一晚上的来回折腾,这时已肿得老高,当得是触目惊心。
不过对一颗桃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燕清而言,也只是看着严重罢了。
燕清很快重归淡定,倒还是耐心地等已在半路上的太医赶来,进行了一番医治,才屏退周围下人,将那颗桃从袖里变出来,慢腾腾地开吃。
郭嘉弗一进寝殿门,就见翩然若仙的燕清淡定自若地捧着颗快赶上他半张脸大的胖桃子,一口一口地慢慢啃,不由将眉一挑,脱口而出道:“重光也信那仙桃教?”
燕清被他害得当场呛到,咳了好几下,才顺过气来,怒得拍他一下:“胡说八道些什么!”
郭嘉轻哼一声,却是慧眼如炬:“你怎不去外头看看,现满山都是盛开的桃花,再问问踏青的人,到底是哪儿来的树,才能结出这么饱满的桃子?”
燕清微愕,他还真没留意。
“罢了,我来你这儿,也不是为了一颗桃子的。”郭嘉知道燕清身上颇多玄妙之处,偏偏低调得很,也不打算真强迫他说出个所以然来。
在大获全胜后,就大发慈悲地将视线从桃子上移开了,凝眉问道:“你对陛下做了什么?”
燕清连眉头都没动一下:“什么也没做。他怎么了?”
郭嘉嗤笑,摆明不信:“一直魂不守舍,唉声叹气,折子听了白听,直叫底下人以为自己说错话了,一个比一个噤若寒蝉……你还好意思说没对陛下做过什么?”
燕清揉了揉眉心,据实相告道:“吵了一架。和好倒是和好了,但他有件事,一时半会的还无法接受,难免发发脾气罢。”
郭嘉冷酷无情道:“自己惹出来的麻烦,自己收拾,没有你在这一边清闲度日,还一边拖伴虎者的后腿的道理。”
燕清应了,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用过早膳了吗?”
郭嘉毫不客气:“加我一份。”
燕清轻笑道:“正有此意。”
只是他在桌边坐下不久,郭嘉晃了过来,眼尖地捕捉到了什么,不由咦了一声,随手捉了,笑道:“倒是初回见到重光的华发。”
“什么?”燕清怔楞片刻,要求道:“给我瞧瞧。”
郭嘉刚好还没扔,就将刚拔下的那根白发递了过去。
见燕清怔怔地看着,他忍不住问:“不过一根白发罢了,不必这么大惊小怪吧?”
“是好事。”
燕清回过神来,眸光微动,面含微笑地看着不明所以的郭嘉,心里则想着尽快告诉吕布这事。
终于,终于……
这是他头一回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停滞的时光开始流动,留下一丝丝衰老的痕迹。
后世有书载:
燕清,字重光,南郡人,出自寒家,俊美英飒,器宇不凡。
多智略,擅谋划,精识人,知巧工。纵横捭阖,建计匡弼,科举取士,无一不通。
功业卓著,与燕王情厚,后受封王爵,出任丞相,赐居宫中。终生为帝佐,不遭忌,权倾天下。
任时焚膏继晷,清廉公正,使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获时人爱戴,赞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殆也。
——当此盛誉者,从古至今,独他一人。
第202章 番外一()
♂
重光元年十月,益州牧刘焉不甘示弱地以‘帝已被害;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为由;依仗先祖鲁恭王的血脉,于成都筑设祭坛;择了吉日;正式登基为帝。改元为元宗;立妃王氏为皇后,以长子刘范为太子,次子刘诞为鲁王,三子刘璋为梁王。
以张松为丞相;刘备做司徒,张飞、关羽、马腾、韩遂等大小官僚;一具封爵赐官,又大赦天下;旨普天同庆。
只是这份热火朝天还没持续太久,刘焉也没多享受一呼百应的荣耀度长时间;来势汹汹的兵马便抬起了杀气腾腾的铁蹄,践踏着岌岌可危的边境。
经过长达两年的蓄精养锐;先派孙策北上;除去在辽东作威作福的公孙康一家的吕布,是再无后顾之忧,可以大刀阔斧地全力施为了。
就是益凉两州合并后,实力也颇为有限,又有燕清大力劝阻……即使吕布再心痒痒地要来一回御驾亲征,也不得不乖乖作罢。
在燕清建议下,吕布百般不情愿地将讨伐残汉的重任交给了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也就是他与燕清的继承人吕亮和燕议,由他们率领一帮乍露头角便已如狼似虎的小崽子们,去尽情大展拳脚。
当然,也不可能全盘交给他们。为防年轻气盛的二人一时不慎出个岔子,导致全局崩盘,吕布特意点了久经沙场,又性情沉稳的赵云张辽坐镇后军,劳他多费些心神。
二将自是慨然领命。
不过吕布的担心,到底还是多余了——有智计超群、果敢决断的卧龙与陆大都督同在,只要两人不闹内讧,肯通力合作,那可谓是珠联璧合,溃敌于千里之外。
先以攻心上策,挑拨马韩二人与刘焉的关系,使前者本就不甘不愿的‘忠心’变得更加岌岌可危;再大布迷阵,由陆逊率万余人马屯于夷陵,军帐看着繁多,其实多是空无一物的,却足够叫信以为真的七万汉军紧张万分,只敢在日夜对峙中高度警惕着,不敢轻进;再有诸葛亮与赵云带主力夜行千里,奇袭毫无防备、且多数兵马被调去夷陵、防守十分薄弱的汉中。
对当地守军而言,这支久经沙场的浩然大军,犹如天降神兵,一下将他们都给打蒙了,而那微弱的抵抗,便便宜了诸葛亮。
他只略施策略,就轻松夺下极机要的益州咽喉。
正如燕清所说的那般,失了天险庇护的益州,真就是块刀俎上任人宰割的鱼肉了。
且丢了汉中之后,不只意味着益州就此门户大开,将以腹部对向外敌,也代表着它与凉州之间用于联系的通道被尽数切断,利爪与粮食被隔断,再瓮中捉鳖,就简单之至了。
诸葛亮与张辽将大军直接南下,开入成都,沿途城池不降尽杀,这般鲜明对比,使他长驱直入,大破绵竹,轻取雒县,不出三月功夫,就气势如虹地杀至成都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