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之安墨-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李铖惊讶,安墨还埋怨似的嘟哝:“真是的,明明会做饭,居然不主动些!”

    李铖:“”

第三十三章 醒悟() 
面对明显就是在找茬的安墨;李铖很是无奈,到底接下了以后做饭的这事。

    反正以前待在营里,他习惯了那套作息,起的也早;做做饭也没事,而且安墨一个小女孩照顾两个孩子也算尽心尽力确实有些辛苦,何况,他做饭是做的比她好么!!

    下午;趁着天没黑;李铖又出门。之前在家里做木活后,发现满地的木屑;老是要收拾很麻烦;而且风一吹,两个孩子便灰头土脸的直打喷嚏。因此李铖便想着,干脆他做工的地方也移到山上去。

    这回;安墨总算知道他这几天干嘛去了;不光是簪子的事;李铖还去山上搭茅屋了。

    太好了;这下;很快就能把家里的动物移居到山上去了。安墨打算,等小鹿移到山上后,把柴房里的柴放到厨房去,反正家里柴不是很多。

    到时候柴房作为浴室,没办法,李铖怎么也不愿意现在扩建房屋,她只好自己想办法解决了这些个人问题了。

    这房子虽然是连着建的,不过柴房和杂物间在不同方位,一个在卧室左边一个在卧室右边,所以哪怕她在柴房里洗澡也不会因为李铖的存在而不好意思,真不知道他每次都在屋子里洗怎么会习惯的。

    心里计算一番,放下一大块心事,安墨心情也很好,她决定,也趁着太阳没落山,再写写字。

    关于幼学琼林,安墨之前默读的时候,因为记忆问题背是背的很熟练,可她总觉得应该要生涩拗口才是。这书有些像那种工具书小册子,告诉小盆友各种各样的知识。可她记得,这书在前世是明朝出的。怎么宋时出的书没有,明朝的却有。

    看来哪天还是要去书店逛逛,不买,看看也好,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就免了,看看史书之类的吧!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史记之类的书。

    这些押后再提,先前安墨本来只想写后两卷的,毕竟在她看来各种器具、动植物知识和科考制度比什么身份等级要有用多了,可是想了想,鉴于两个孩子还是生存这个世上的,她还是决定这四卷书还是都写上吧!

    而且这几天写字越写越有心得,已不像开始那样急躁着要快点完成,能心平气和的慢慢来了。

    等写完书,且不急着先教孩子。安墨想着先教教他们算数,背个九九表什么的,或者玩玩积木,培养一下空间想象能力。

    听说,几个村合办的那个学校只请了两个秀才当老师,学费还很贵,而且老师也很严厉,安墨觉得,在乐乐和壮壮上学前,让他们疯玩吧先。

    写了一个多小时后,天色有点暗了,安墨停下笔,按按手腕,打算休息,而后收拾好笔墨纸砚。

    她想着,能不能些东西平时吃。

    现代人都是一日三餐的,安墨刚开始也是,可这段时间被李铖带的,家里慢慢的就变成了上午下午两餐了。她上午吃不了多少,到中午就饿了,下午却又填不进什么,果然,晚上又容易饿。

    安墨想着,看能不能做些吃食,平时当早点吃,或者饿的时候填填肚子。一大早起来吃米饭这事,怎么都不习惯啊!

    馒头之类的都可以,可是安墨又不喜欢吃馒头。蛋糕面包之类的嘛,没有烤箱,每次做起来又蒸又烘的很麻烦,而且现在慢慢的她已经弄不到羊奶了。其实吴婶做的大饼就很不错,奈何那东西沾了油,不好保存,只能放一两天。

    要是有冰箱就好了。说起冰箱,前段时间,吴婶硬帮着她做熏肉的时候,她还问过吴婶,他们家的粮食是存放在哪里呢!吴婶说是放在地窖里。

    地窖这东西,安墨知道啊!常出现在电视里,古装片、民国片都有,是藏匿、暗查以及搞笑的好地方啊。

    可是当安墨兴冲冲的找自家的地窖时,她居然半天没找到。

    后来她以为是地窖太隐秘,特意去问李铖,得出的结果是,他们家事真的没有地窖那玩意

    这么一想,大饼其实也不错。反正没有存东西的地方,也就不用做能存放很久的吃食了。顶多费事些,每天做罗。

    什么东西,做起来方便,花费又不多,又好吃又能填饱肚子呢!!

    安墨想着,看能不能做窝窝头,那东西很扎实,而起好吃。

    前世,安墨老在古装剧里听到窝窝头这个词,引起了极大兴趣的她,还特意跑去买了,结果,不就是做成圆锥状的馒头嘛!从此以后就对这东西毫无兴趣了。

    直到有一次,她吃到了真正的窝窝头,不是馒头那种个头,而是用玉米做的,又软又香、还很黏的那种,小小的,金黄金黄的,她才知道原来窝窝头可好吃了。

    而且她之前还在吴婶家看到玉米了,到时候用东西和她换换。想来只要有人种的话,应该就不难弄。

    这么一想,安墨又想着,其实再弄些地也好,可以种些其他的,比如红薯啊、玉米啊什么的。这样家里的东西的就多了!!囤货这种事果然是会被传染的啊!

    玉米,如果只是蒸熟就这么吃的话,她更喜欢吃糯玉米,但如果是开汤什么的,还是甜玉米比较好吃,不过如果是炒菜吃的话,甜玉米爽口、糯玉米有嚼劲,好难抉择啊!!

    而且,这里她找不到甘蔗,养蜂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但是玉米也是能熬糖的。有了糖,她就能放肆做果脯、花脯吃了。

    为什么连糖都想着自己弄呢!因为她发现,在这里,连糖都属于奢侈品,很久以前那次,她和吴氏一起上街上买的糖,吴婶家居然还没用一般,而她早就用完了。真的不是她用的太快,而是这里大家不舍得用。

    没办法,安墨也只能尽量减少需要花费银子的项目,以减少关注度。姑娘,其实你这样自产,更容易引起关注度啊!!

    不知不觉中,安墨不止商城里的东西很少买了,连镇上的东西都买的少。

    想起自己似乎很久没有打开商城了,安墨趁着没人的功夫看了看商城,看看有什么她能用得上也能在这时代用的东西。

    逛了半天,暂时没有。

    不过三丫提的那桩事,倒是有着落了。

    倒是有那种不加什么添加剂对人体没什么伤害的染色颜料,可染料多多少少都会腿点色,而且安墨偏好棉制品,棉制品是很容易掉色的。不过商城中有固色剂卖,而且是质量很好有保障的那种。

    还有另一种办法,商城中有一种很薄很舒服的布料,这种布料既能阻隔绣花的摩擦又不会太厚穿着不舒服。不过,这种布料长得很像丝绸,安墨估计哪怕自己送给三丫,她也舍不得用。只能罢了。

    直接买花布嘛!安墨现在已经慢慢意思到自己手送这件事。当她一兜白菜便能换好几套衣服时,确实有些大手大脚,加上买珠子绳子什么的,都是一包包的买,对这个就没什么数。

    加上必进是新来人口,为了广结善缘她送别人东西都送的很轻松,可现在,大家有事没事便晃悠到她家里来看看她有什么好东西没,她便明白事态变得严重了。

    说‘升米恩,斗米仇’也好,是‘怀璧其罪’也罢,反正安墨认识到,也许有些东西在她看来不算什么,可其他人看来是好东西,那就不能随意算送人了。

    唏嘘一番近日的领悟,接着安墨又去看吃食了。

    主要是看看商城里有没有更好的玉米种子等等,商城里还是那样,基本画风不变,安墨看了看时间,快六点了,于是给旷军留了个言,想要好的玉米种子,便没再逛商城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她也能主动给人留言,偏偏她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这一点,因此也就没发现这样‘升级’的契机是什么。

    晚上天快黑,安墨便给孩子洗漱,抱着他们去床上了。然后,安墨惊讶的发现,壮壮的裤腿居然短了一些。小孩子真是长得快啊,乐乐的衣服倒是还能穿。

    “娘。”乐乐抱着一个兔子玩偶,坐在那里看安墨给壮壮换睡衣,直到壮壮也换好睡衣后,乐乐开口:“故事,讲故事。”

    壮壮听了附和的‘哦哦’两声。

    “好。”安墨把孩子塞进铺好的被子里,自从越来越亲近后,孩子都不愿意睡到婴儿篮里,硬要和安墨挤在一个被窝里。刚开始,安墨还怕自己睡姿不好会压到孩子,每次都是哄着孩子睡着后把他们抱回篮子里睡。

    后来,有几次晚上孩子醒来还是怎么着,第二天早上起来,安墨发现,两个孩子还是和她挤在一个被窝里了,次数多了,见小盆友晚上没有尿床,也没被她压到,于是安墨也就干脆直接让孩子跟着她睡了。

    躺好后,安墨拿着成语词典,开始给乐乐和壮壮讲故事,她给孩子讲故事主要是想让孩子多说说话,因此选择了剪短的成语故事,而非长篇的名着之类的。

    神奇的是,乐乐每次都跟听懂了一样兴致勃勃,每天晚上都要听上一个完整的故事。反而是壮壮,真的只把这当初睡前催眠的故事,每次听到一半就睡着了。

第三十四章 留守() 
几天后;山上的茅屋搭好了,李铖起了个大早,打算牵着那两只小鹿和一只羊去山上。

    乐乐和壮壮才穿好衣服被抱出来,见小鹿被牵着出去;还以为和上次一样可以出去玩,忙跟在李铖后边,眼巴巴望着他。

    李铖首次看孩子这么热情期盼的看自己,一时不知所措:“等下次啊;下次我再带你们上山玩。乖啊!”今天他上山主要有别的事。

    安墨在一旁笑:“他们可不是想和你上山;他们是想骑鹿呢!!”

    李铖听了这噎人的话也不生气,反而笑道:“你居然真把这鹿当驴使唤了;成;那我今天带他们出去转转。”说着便弯腰要把两个孩子抱上鹿背上坐着。

    其实带着孩子也没什么,就是麻烦了些。说起来,接两个孩子来之后;他还真没有单独照顾两个孩子过。倒不如尝试着试试;毕竟这是他应该担的责任;总不能都推给旁人;哪怕是妻子;也没道理为他担下这事。

    “哎,等等!”安墨阻拦,两个小孩再乖巧,毕竟年纪小,她给准备的大多还是开裆裤,此刻他们正光着屁股呢,怎么能直接坐鹿背上去。

    安墨进屋拿了些东西,先把上次用的几块毛巾和海绵做得简易坐垫递给李铖,接着给两个小孩都垫了尿布,好歹把屁股包住些。

    李铖把坐垫打在小鹿背上,再把乐乐和壮壮抱着坐上去,他拦着安墨要帮忙的身影,道:“你就待在家里吧!我今天带他们一天,你歇一歇。”

    “哦!”虽有点不放心,但安墨也没什么资格反对,毕竟人家是亲父子么。她看李铖肩上系着一个小包袱,问:“你要在山上待一天??东西带的够吗?”

    “够的。”李铖那包袱里主要是装了些工具,至于吃的,他在山上,是不怕没东西吃的,而且天黑前他就会下来。

    安墨想了想,回房拿了两个娃娃背包,给两个孩子挂在胸前,这是她之前准备抄书时就准备好给孩子上学用的书包,她挨个摸摸乐乐和壮壮的脑袋:“如果饿了,包包里有吃的哦!”顿了顿,补充:“自己吃就好。”

    乐乐和壮壮摸摸包包,乖巧应了:“好。”

    李铖:“”

    安墨又对李铖补充道:“里边还放了两块尿布,要是他们尿了,你就给他们换换。”

    李铖:“好。”

    等那父子三人出门,上山,安墨脸上的笑才淡下来。前几日李铖又是问婚事重办又是送礼,这种种含义她自然是明白,或许是纠结或许是焦虑,因此她这几日更为心烦。

    没有乐乐没有壮壮,家里只剩下安墨一个人,她反而不知道要做什么。

    以前老想一个人静一静,真的自己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却毫无动力了。

    因没有小孩,她作息反而不大讲究,吃饭也未按时,只随意吃了些零食之类的。

    直到下午三丫过来找她,安墨才从颓废的、自我纠结的、沉浸在生存之意义中回过神来。

    “我娘给我哥哥都定好人了。”三丫过来,给安墨带来了自家八卦一份。

    前些日子,吴氏一直在相看人家,乡里乡户的也没去请媒人帮忙,都是自己四处托人介绍看着。

    吴氏这一定,便是雷厉风行的将两个儿子的媳妇都定下了,都是元头村的姑娘。

    因李家村大部分都是李姓的人家,哪怕世代相隔亲戚关系远了,大家仍秉持着同姓不婚的原则,村里娶妻嫁女都是找隔壁几个村或镇上的人家。

    这次去元头村看人是王大娘拉的线,王大娘三儿媳便是元头村的人。这两年,也不知怎么的,吴婶和王大娘关系也好些了,原先她家和李铖家都在村子最里边,离村长家有些远,以往都不怎么来往,哪怕有什么事业不怎么愿意麻烦村长。

    要说原先,李力家家境着实不怎么样,也因此,大部分人都是家里孩子十岁出头就开始相看人家,吴氏却是近两年家里条件好了,才开始看媳妇,事实上,她两个儿子都不小了。

    所以,吴氏下了定后,婚期也定的快,没几个月,她家大小子便要成婚了。

    “我大哥年前就要成婚了,二哥也就明年内的事。”三丫道:“所以我娘说,趁着这之前把我的嫁妆定下来。”

    并非每户人家都如李四家一般,时下女儿家地位不算低,各家女儿出嫁多会给不菲的嫁妆,尤其吴氏生的不多,底下就三丫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想好好为她打算。她给三丫准备的嫁妆是早就准备了的,只是近两年家里好了,最近又陆陆续续的添东西。

    吴氏想着,到时候两个媳妇来了,毕竟行事不便,提前准备好总能少些是非。

    对此安墨表示:“哦。”

    已经参加过一次婚礼,她对另外的婚礼以及别人的嫁妆完全不感兴趣。

    三丫:“”略失落。她本想好好扯一扯关于未来两个嫂子的一些个事呢!!

    “那我那你上次答应帮我想办法了吗?!”这才是三丫过来的目的。

    “??”安墨迷茫半响,才想起:“啊!哦!”

    “诺。”安墨回房拿了块花布给三丫:“用这个,就好看了。”

    那是块印着大红花鹅黄底的布料,不多,约莫两尺,三丫见欢喜翻看着:“真好看。”

    安墨道:“你喜欢就好。”她是不喜欢那种大红花样式啦,不过这边的审美如此,也只能入乡随俗啦!

    好一阵,三丫还是不舍的把布料还给安墨:“我还是不要了。”三丫以为安墨手艺好,会的多,肯定知道怎么藏线头,她只是想要个法子而已,不是为了贪安墨东西。

    虽然这布好看的紧。

    安墨随意接过,把布往桌上一扔:“哦,那就算了!反正我是没别的办法。”且不说她压根不会什么绣技,就算她会,绣艺再精湛哪怕全都藏好针脚弄成个双面绣,但只要绣了东西,贴身穿着它就必定能感觉到。

    这事,除了加一层底料或直接用有花色的好看的布料,没别的办法。

    “真没办法吗?!”三丫沮丧,她可是好容易才有些女孩子的自觉,有些爱美之心的。

    “有啊!”

    三丫立刻直直地看着安墨。

    安墨随手翻了翻自制书本:“直接用单色的布料,不绣东西。”

    三丫:“”

    安墨已经写好一本幼学琼林了,因她用的是一张张单独的纸张,直接的本子她怕用毛笔写不好内侧的字,因此,装订还得自己来。

    纸张用的是仿古式老黄的纸,封面她打算用蓝色那种现代常见古文书款式,因写的时候没想到之后,也就没留装订线的位置,加上这一本内容很多,安墨还只写了单面,因此纸张合在一起很厚,如果就这么装订,可能中间翻开有些字都会被遮挡。

    因此,安墨趁着这会,正纠结着如何装订,顺便翻看一遍看是否有写错的地方。

    “啊(第二声)”三丫拖着长长的尾音,想了想,还是道:“那还是多垫一层吧!”带花色的布比之纯色的布料,价格绝不止是两倍的事。

    “这样好厚啊。”一直待在安墨家,把剩下的工序完成,三丫摸摸自己新做的肚兜,还是不满意:“那夏天怎么办呢!”

    安墨最终还是决定在纸张上打孔,做活动式的装订,这样就不会因为太厚不好翻了。

    最终装好了一本比别人厚两倍的书,古式的风格配上活动的夹子看着有些奇怪。

    她百忙中抽空看了眼三丫:“再加一层布,当然不能再用这种布料啦!”说着又笑她:“怎么,现在不怕羞啦!”

    三丫赶忙把举着摊开着看的肚兜缩回,她又忘了这是在院子里不是屋里,还是人家的院子里。

    安墨没法,指指桌上的纸屑、材料道:“替我收拾一下。”说着她起身,拿着订好的书回了房。

    几分钟后,她再出来,手里拿着一块几近透明的薄纱给三丫:“用这种!”

    三丫赶忙拒绝,这种薄薄的丝布她见过,可比普通的花布还贵呢!

    “你这也不要,那也不行的。”安墨无奈:“我是真想不出有什么法子了。”若不是吴氏照顾她良多,她都不想搭理这小丫头片子了。

    三丫也纠结:“可是那个真的好贵,我娘之前见了都舍不得买了用呢!而且这个镇上卖的也少,只有大户人才会拿来做衣服。”

    卖的少?!安墨想了想,突然问三丫道:“你怕养蚕吗?!”

    “咦?!”三丫抬头:“我当然不怕啦!”她小时候还养着玩过呢!不过突然问这个干吗呀?!

    安墨在家一且顺利,李铖在山上却是焦头烂额。他身旁,乐乐声嘶力竭的嚎啕大哭,壮壮傻愣愣的站在一旁,脑袋上还顶着个大包。

第三十五章 山上() 
不过半天;李诚算是知道小孩多难带了。

    要说调皮捣蛋难以管教,倒也不是。前些年李诚回来时,当时李力家两个小子,淘起来能把屋顶掀了;相比之下乐乐和壮壮乖巧多了,毕竟年纪也不大。

    只是,或许没怎么出来玩过,两个孩子的好奇心着实旺盛;一路上指这指那的问个不停。

    而且;李诚发现,虽说两个小兄弟一块养着;性格爱好喜好完全不同;乐乐看见虫子都会把手背到后边不肯靠近,壮壮却会去捉来玩;把他们放下后,壮壮抬脚就撒丫子跑了;乐乐会回头巴巴的望着他;得他点头首肯;才四处看。

    这两个孩子跟他们的父亲;真是想象的很。刚开始;李诚还没怎么觉得带孩子累,只随他们玩。

    李诚选地建茅屋的地方,是在接近山顶处的一块比较平的草地上,他当初就觉得,建了这茅屋后肯定还会有别的事,因此选了这比较大的地方,到时候,要做其他的,也能随时腾出位置来。

    本来还好好的,虽然两个孩子喜欢四处乱窜,但草坪大,也没什么危险,李诚便没怎么管,只偶尔在他们跑远了便招呼一声,两个孩子听到喊声便又会折回来,接着又继续乱窜。

    等中午了,乐乐跑到李诚边上扯他袖子:“饿了,乐乐饿了。”

    李诚看看天色,才发现该吃东西了,然后,他才醒悟过来。若是自己一人,当然在山上随处可去,害怕找不到吃的么,问题是,带着两个小崽子还真挪不开身。

    李诚无奈,拿出安墨给他们的小包包。这两个小包包缝制的挺精致的,外边还用毛料子缝了个兔子玩偶,有鼻子有眼睛,还有一双吊着的长耳朵,连兔子那大门牙都绣出来了,李诚摸摸包包,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料子,摸着还挺舒服。

    只是,他找半天也没找到从哪打开这包,摇晃两下,听到声音,里边又分明有东西。

    站在他腿边的乐乐站不住了,一把抱住李诚的腿,李诚无奈,弯腰抱起乐乐,而后,‘兹’的一声,乐乐把包包打开了。

    李诚这才发现,包包上边被布料遮挡住有两排不知什么的小条条,合住了包,旁边有一个小小的挂饰,扯那玩意就能把包包打开。他反复翻看,他见识过的东西也着实不算少,仍然觉得这小包包的扣做的精巧。

    乐乐在他怀里不安分的动了两下:“吃饭饭。”

    李诚这才去翻里边的东西,里边东西不多,一个透明的盒子,盒子里还分了格子,有两颗煮好的鸡蛋,两块金黄的糕点,一个苹果,一个光亮的小勺子。另有一个小瓶,也是透明的,装了水,再就是两块尿布了。

    如法炮制打开壮壮的包,一看,里边的东西差不多。只是这会天色晚了,这里边的吃食都凉了。

    等李诚烧了热水,把吃的泡在热水里,乐乐和壮壮已开始嚎啕了,李诚只好好脾气的用勺子挂着苹果泥喂两个孩子。他在家见过安墨这么喂小孩吃水果。

    相比刚接过来时那段时间,两个孩子现在看着胆子大多了,那时看见他吓得直哭,也因此当时他只能常期把孩子托付给吴婶。

    现在好了,现在两个孩子都能扯着他的裤腿‘阿啊’叫唤生气了,果然娶媳妇是件好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