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生反派-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静的反过来安抚自己:“六叔不必担心,我如今虽然身无内力,但在武当上,又能遇到什么危险?六叔大可放心。”
在殷梨亭的眼里,青年的神情是如此的平淡,就像是已经认命一样,仿佛认为这实属自己罪有应得。但他总觉得,事情不该是这样的。
说句难听点的话,在很多习武之人眼里,失去内力或许还不如一死百了。殷梨亭虽不曾丧失过内力,但他同三哥都曾受大力金刚指重创瘫痪在床,比失去内力更加的残酷,那种深深无力的滋味他至今都深深的记着。他问:“无忌呢?你让无忌看过了吗?他一身医术承自蝶谷医仙,他说不定有法子。”
乔衡知道张无忌是武当众人千好万好的心头宝,自然不肯说一句他的坏话,他道:“无忌师弟妙手仁心,此番还要多谢无忌师弟,有他的照顾,我已经感觉好多了。”
殷梨亭看了看青书苍白的脸色,“感觉好多了”还这个样子,那之前又是怎样一副情况?而且这话岂不是在说,无忌也无计可施了?
……
杨不悔好不容易把自己一岁多的儿子哄着睡下,她走到外间,手中拿着一件正在缝纫的衣服坐了下来。她面貌俏丽,眉眼间隐隐约约残留着幼年磨难留下来的冰冷倔强。
她自嫁于殷梨亭后,就留在了武当山上。因为武当多男子少有女眷,而她自来到武当后,先是怀孕,又是生子,现在还要忙着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两年间她大部分时间都呆在自家院子里,很少到掺和到外面的事情中,以致她现在还不知道宋远桥、张无忌和乔衡已经回到了武当。
她听到有谁走进了房间,脚步声如此熟悉,她头也不抬地说:“回来啦,等会你先别走,试试这件衣服看看有哪里不合适我再改。”
过了一会儿,她没听到回话,就抬起头一看。殷梨亭坐在椅子上,眉心处带着几分郁色,眼睛看着前方的一个白瓷花瓶,但杨不悔熟知他的一举一动,早看出他的思绪不在这了。她心中一琢磨,说:“你那青书师侄回来了?”
“青书”这两个字传到了殷梨亭的耳里,他终于动了一下身体,目光转向杨不悔,像是在问你怎么知道。
杨不悔心道我如何会猜不到,除了宋青书还有谁能让你露出这副失魂落魄的表情。
宋青书刚“死”时,殷梨亭一面深恨他害死了莫声谷,一面又无法接受他就这么死了的事实,私底下不知掉了多少眼泪,最后干脆把一切过错都推到至今仍活得逍遥自在的陈友谅身上了,大致上就是那种“若不是别人彻底拐带坏了自家孩子,青书也不会错得这么彻底”的心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笔账陈友谅背得还真不算冤。
殷梨亭颤着声音说:“想当初我们师兄弟七个,在武当山上好不快活,我便是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怎么好像就那么一眨眼的功夫,事情怎么会到了这个地步。我们七兄弟再也无法聚首不说,如今连青书也废了。何至于此……”
杨不悔听得一怔,什么叫做“如今连青书也废了”?
她刚想说些什么,另一道声音突然插/进来:“六弟,你魔障了!”一个面色冷静严肃的男子跨门而入。
殷梨亭顺着声音看去,道了一声:“二哥,你怎么过来了。”
俞莲舟说:“我听底下的弟子说你去见青书回来了,就到你这里来了。”
殷梨亭:“二师兄可是也见过青书了?”
俞莲舟叹道:“之前在后山上见了他一面,又从大师兄那里听说他筋脉丹田皆毁,我心里一时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怎么面对青书,所以才过来想和你聊聊。”
杨不悔的针扎到了自己的手指。
俞莲舟说:“不知道青书那孩子说了些什么,惹得大师兄在七弟的墓前发了好大一通火,也不明白青书他那脾气到底随了谁,死倔,一句软话都不说。要不是我和张无忌赶了过去,大师兄那架势简直像是要把青书打死在七弟墓前。”
殷梨亭想起自己之前去看青书时,他一个人呆在房间里孤零零的自己清理伤口的情景,他木愣愣地说:“青书他什么都没对我说,他只说是些皮肉小伤,既没说是怎么伤的,也没说是谁伤的。”
杨不悔趁着他们两人在那说话,一个人离开了房间。
她与宋青书并不太熟,所知所晓的事情大部分来自他人之口。在她看来,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宋青书身死时,她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好伤心的。
只是杨不悔当初亲眼目睹生母惨死,后来又在有着众多邪人异士的明教里长大,虽然仍旧保持着幼时的天真烂漫,但骨子里中却带上了几分视世俗于无物的拧劲,要不当初也不会不管不顾的嫁给了殷梨亭。宋青书为保护宋大侠被周芷若一掌打死,而她的母亲则是被灭绝师太一掌碎颅,后来她又从他人口中得知,当日屠狮大会上殷梨亭也差点被周芷若打成重伤,她面上不显实则对峨眉已是厌恨到了极点。提起这事她就忍不住心中冷笑,这师徒俩喜欢一掌打死人的习惯还真是一脉相承。这一来二去,心中的天平就不免倾斜到了宋青书这一边。
你瞧,纵是你以前再光明再伟大,一旦你走岔了路,你就彻彻底底的完了。而那些从一开始就没在正道上走,各种搅风搅雨,为人阴狠奸诈的真正坏胚子,只需要软下腰放低姿态说点改过自新的好话,就没人会计较了。看看人家陈友谅如今活得多好?一呼百应,好不风光。
这些话她从不曾对别人说,因为她知道没人会赞同自己的观点。
杨不悔从房间里走出来,倒不是为了透透气,她看着天色感觉已经到了饭点,就直接去了灶房。她做了点小菜,顺便热了点干粮。这些饭菜并不是给殷梨亭和俞莲舟的,而是准备给宋青书的。
男人总归不如女子心细。殷梨亭他们师兄弟几个身为武当派的长辈,各自都有着自己的小灶,想要自己做点吃也行,想要别人做好了送过来吃也可以,至于底下的小辈弟子,想也知道不可能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灶膛,吃饭时只能去侧殿和大家一起吃了。
这个时候,如果身负骂名的宋青书出现在众弟子中间,让他如何自处?换位思考一下,杨不悔觉得自己是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去讨嫌的。
杨不悔推测的不错,乔衡的确没有去众弟子面前讨嫌的想法。当然,更因为他现在根本不饿,吃不吃饭就不急迫了。
拜体内的那股九阴寒气所赐,这具身体的肠胃功能实在不怎么好。吃热了不行,凉了更不行,稍硬点,难消化一些,又或是稍刺激点,就能让他胃疼得上近半个时辰,浑身冷汗淋漓。乔衡的胃口本来就算不上多好,这一闹腾,让他的食欲更是大减。不过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肠胃对饥饱的感知度不敏感,他在饭量上全靠心中计算,幸而他的饭量本来就不大,又食欲不振,这才没折腾出新的胃病来。
或许是他平日里掩饰得太好,吃饭太规矩,关于这一点,无论是宋远桥还是与他相处最久的张无忌都没有发现。
当杨不悔过来时,就看到乔衡正负手而立站在森森松柏下。他背对着她,树影洒落在他身上,有如藻荇交横,他在阴影中站立着,目光却望向了远方天地交接处的太阳。
杨不悔将手中的托盘放在院中的石桌上,嗔怪道:“你身上还有伤,怎么不在房间里歇息一下。饿了吗?饿的话不妨先吃点东西。”
乔衡转过身,见到一个眉眼间颇为俏皮姝丽的女子正看着自己,他仔仔细细地过了一遍记忆,然后行了一礼道:“怎敢劳烦六嫂亲自为我操劳。”
杨不悔端详着这个昔日有着玉面孟尝美称的青年,不知是不是错觉,她在他转过身来的那一瞬间,好似在他身上感到了一股腐朽之气,非是真正意义上能够闻到的气味,而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感知。他一身历经沧桑的宓穆,全然没有他这个年纪的人该有的活力,但再一细看,这股违和感又消失不见,只剩下满身寒素。
乔衡看着托盘上那几样简单却不失香味的饭菜,说:“六嫂手好巧,六叔有福气了。”
杨不悔露出一个开心又腼腆的笑容。
杨不悔没有在这里多呆,她虽嫁予了殷梨亭,但年龄比宋青书都要小上好几岁,孤男寡女的凑在一块,平白惹人说闲话。
乔衡只喝了一碗她端过来的粥,至于其他的饭菜他一筷子都没有动。他依旧站立在庭院中,视线如之前那般追逐着天际的太阳,任凭身后的饭菜摆在石桌上渐渐冷却。
当太阳彻底沉下去后,周围的光线也暗了下来。
乔衡回到房间里,找出蜡烛插在了烛台上,他拿着打火石点火,不过这些蜡烛存放的时间毕竟有些长了,他接连试着打了几次火都未能成功。他的眼里不见一丝焦躁不耐,只机械性的重复着打火的动作,不知多少下之后,一缕火苗猛地从烛芯上跳跃了起来。只要点燃了一根,剩下的蜡烛就好说了。
他把烛台放在书桌旁,桌子上摆着他翻找出来的宋青书用剩下宣纸和墨条。他端端正正地坐了下来,如同过去每一个身在刘家村的夜晚,他拿起毛笔趁夜誊书。
他曾经默写出来的书册,都在他离村时放的那一把火中烧得干干净净。既然没了,那就重写。
直到现在他仍旧以刘家村的教书先生自居,一整村的人迁徙,速度自然要比他们三人轻装简行的来到武当慢很多,等着他们来到武当附近的地界上安顿下来之后,也就到了他离开武当的时候了。
他从不打算就这么一直呆在武当山上。如今他丹田被毁,行同废人,肩不能提手不能挑,他留在武当山上有什么意义呢?除去终日枯坐直至死亡,乔衡别无他事可做。至于代替真正的宋青书为莫声谷守孝什么的,这些都是自我安慰的形式主义罢了,就算他真的给莫声谷老老实实的披麻戴孝数年,难道他还能从地底下爬出来不成?
死而又活,这么多年来,乔衡也只见过自己拥有这份“殊荣”,虽然他从来都不想要这份荣幸。
写着写着,他手中的笔突然停了下来。
他想到宋远桥已在村长面前揭穿了自己的身份,等他们一路迁徙至此,又怎会不打听自己的事情,想来也彻底清楚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了。他不需要细想,就能猜到他人会用一些怎样的词汇来评价自己,欺师灭祖、弑叔叛教、戕害同道,他们从众人嘴里听到的只会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猖狂小人的形象。
不论是哪个年代,总讲究“名师高徒”,“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又何尝只是在讲为官者如何治理人民。谁不希望自己孩子的老师,能够学富五车、德高望重,又有谁会希望自家孩子的老师是个品德败坏、心性堕落的人,只会唯恐避之不及,生怕儿女在耳濡目染之下,沾上一身不好的习性。
他只道等他们迁徙过来后,就下山继续当自己的教书先生,却忘记对方还稀不稀罕、愿不愿意自己教了。
白日里他还在嫌恶他人的自作多情,却不曾想,最自作多情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
这样想着,乔衡捏着的笔再也无法在宣纸上落下,他把它往笔架上随手一撂。他站起身来,椅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噪音,他头也不回的走开了。
第67章 倚天屠龙记⒂()
张无忌跪在张翠山的墓碑前,冷风习习,他却一动不动。
他心里想了好多事情,从幼年时期,一家人在冰火岛上其乐融融的生活开始忆起,再到父母双双自刎于武当山上这段最令他痛苦的记忆,后来他在机缘巧合之下习得九阳神功的经历,又到什么围攻明教,屠狮大会……他过去经历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情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最后的画面,却是定格在了宋师兄身上。
那时的他刚被宋师兄从河滩上救起,整个人还处于神志不清、记忆全失的状态。他一身伤痕累累,称得上是体无完肤,宋师兄为了救治他,几乎把身上所有的银两都换做了药物。
宋师兄在人前从不称自己为“宋青书”,只对他人介绍道自己名为“乔衡”。他如何不明白宋师兄的顾虑,江湖上宋师兄已然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名声可言了,若是报出真名,万一碰上个初出江湖的毛头小子,指不定就直接来个除魔卫道了。宋师兄对此心有防备也是应该的,然而戒心如此重的宋师兄,却选择救下了自己这个无亲无故、不辨善恶的陌生人。
夜暮低垂时,他与宋师兄路经一个小村庄,这样的地方自然没有客栈可供两人投宿,宋师兄好领着他向一户农家人借住一晚。然而如今外界兵荒马乱,普通人家怎敢随意收留两个陌生人来家里留宿,若只有宋师兄一人或许还好说,但自己遍体鳞伤,胳膊上、脸上都缠着绷带,一看就是个麻烦人物,就算不担心别的,也要担心一下自己这个人会不会在留宿期间直接在房间里咽了气,那多晦气。
宋师兄敲开一户人家的门,刚恭敬谦和地表达了来意,那户农家人就二话不说的关上了大门,动作之迅速、响声之大,震的门梁都颤一了颤。
他看不到背对着着他的宋师兄当时的眼神,只记得宋师兄在原地愣了几息,然后若无其事的领着他走到又一户人家的大门前。
这次开门的人是一个花甲老者。
宋师兄放低态度,彬彬有礼地说:“在下与友人白日里贪图行程,错过了客栈,还望老人家收留一晚。”
然而即使宋师兄直言会留下借宿的费用,开门的老人也不愿放他们进入院中。他说:“勿怪小老儿心狠,只是如今这年月,谁还敢放不认识的生人进门。如果前来借宿的不过是个普通的农家汉子,小老儿咬咬牙、犹豫一下也就放他进来了,但是您二位……怎么看怎么都不像个普通人物啊,你们还是去别家看看吧。”
老人说完,又露出点懊恼的神情,像是在担心自己这话触怒了外面的两人,他讪讪地笑着,关上了自家的院门。
于是,又一扇门砰的一声在宋师兄面前关上了。
夜间的风总是比白日里凭空多了三分凉意,宋师兄又一次被拒之门外,但是他的脸上仍旧没有丝毫的恼意,神色平平常常,仿若已对自己的遭遇司空见惯,他对着已经闭合的门站了一会儿,这才一言不发地离去。
他跟着宋师兄来到了第三户人家,这户人家的当家主人好像会点粗糙武艺,倒不怕遇到寻常歹人,当家的男人看着宋师兄递过去的碎银有点意动。
夜风阵阵,宋师兄忍不住轻咳了一声。
当家男人脸色变了一变,他狐疑地看了看宋师兄,又看了看跟在后面的张无忌,道:“这么大的药味,你们可是生了什么病?”
不等宋师兄解释,当家男人就已劈头盖脸的骂道:“一个包的这么严实,一个病歪歪的,也不知道染了什么病!你们这种从打仗的地方跑过来的破落户我见得多啦,说好的是只住一晚,真让你们进屋来,你们就住个没完没了不愿走了!我知道你们是想找户人家住下来,想走得安稳些,但你们怎么不想想我家里莫名其妙多个死人该有多晦气!别在我家门前待着,走走,快点走!你们也别怨我,要怪就怪那些整天打个不停的将军老爷吧!”
宋师兄受了这一番折辱的话语,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在当家男人狠狠地关上门时,轻声道:“不好意思,打扰了。”
他跟着宋师兄默默无言地走在乡间小道上,半晌,宋师兄像是意识到自己身边还跟着一人,转过身对着他说:“抱歉,让阿蛮兄跟着我受苦了。”
然而当时神智一片混沌,什么都不懂的自己只知茫然地点了下头,算是表达自己听到了他的话。
宋师兄没再说什么,临转过身之前还对他和煦地一笑。
张无忌不知道那一天宋师兄心中到底是什么感觉,与其说是自己跟着他受苦了,还不如说是自己连累了他,只可恨自己还傻乎乎地点了下头。
他们两人顶着漫天星辰走着,一人在前一人在后,也不知走了多久,两人在一处草垛前停了下来。
“劳烦阿蛮兄陪我一起露宿街头了。”宋师兄说完,就开始收拾草垛,想要整理出可供两人休息一晚上的地方,他的动作看起来非常熟练,没一会儿就收拾出来了一块干净暖和的地方。
宋师兄看着刚收拾出来的位置,感慨道:“大丈夫以天为被地为炉,也不算委屈了。”
他们都出身江湖上名望极盛的武当派,其中一人身为武当大弟子的独子、三代弟子之首、峨眉掌门周芷若之夫,另一人则是金毛狮王的义子、天鹰教教主殷天正的外孙、前明教教主、元朝绍敏郡主的夫婿,无论拿出哪一个名头,都称得上是举足轻重。然而此时此刻,就是有路人半夜路过此处,谁又能想到夜宿荒郊野外的他们两人,居然都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人物,怕是就是亲口说出去,也不会有人相信他们的身份。
张无忌从回忆中抽回思绪,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腕,现在已经看不出被水草、利石划出的伤痕了。
曾经的好兄弟,为了权势毫不犹豫的翻脸不认人。想当初,一句“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就令那么多人疯癫若狂。他不明白,权力二字,当真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吗?
我不欲伤人,他人却要害我。
他大概永远也搞不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他知道自己应该找朱元璋讨个说法,再亲自到明教众人面前揭破他的真面目。然而到头来,已有些心灰意冷的他还是没有这样做,回到武当后,他也只是给敏敏和杨逍各寄出了一封信,信上说明了事情的原委,至于其他的事情——比如是直接把朱元璋拿下还是暂时隐忍不动——他只字没提。
他跟着宋师兄一路上磕磕绊绊的来到刘家村,在那里定居下来后,宋师兄才难得的过上了清净安稳的日子。
他想着,宋师兄如今内力全失、经脉俱毁,喝药如家常便饭,如今天下纷乱,宋师兄一旦暴露身份,说不定还会引来其他的危险,既然如此,何不回到武当呢?至少不必操劳,可以放心养病,而且安全无虞。更何况,师伯师叔他们是如此的思念宋师兄,在宋师兄去世后一连多日双眉不展,如果宋师兄肯回武当一趟,叫师伯师叔们知道宋师兄还活着,让他们放下心中的担子该有多好。
他是这样想的,他想到了师伯师叔们,也想到了宋师兄在江湖中的仇家,却唯独忘记了宋师兄本人的想法。
张无忌一点一点从地上起来,又看了几眼墓碑上的字,这才离开了此地。
现在天色已晚,宋师兄现在大概已经歇息下了。只是宋师兄的房间久未有人居住,虽然有弟子按时打扫,但被褥等物必然有一段时间未晒洗了,想也知道会比较潮湿。宋师兄往日服用的药物在昨日也正巧用完,还没来得及重新抓药,已经有整整一日不曾用药了。
与宋师兄相处的那段时日里,张无忌算是对他的脾性摸清了八/九分。便是宋师兄身体上有什么不适,他也只会一声不吭的忍着,装得一副轻松自然的模样。
张无忌抱了一床新被来到了乔衡的房前。
他在门外徘徊了一会儿,他明白宋师兄已是彻彻底底的恼了他,只是……
张无忌自我哂笑,然后屈起手指准备敲门。
就在这时,紧闭的门扉被人从里面打开来,张无忌正准备敲门的手指落在了空处。
乔衡看着出现在门外的张无忌,几不可察的凝了下眉又倏地松开,他态度礼貌地问:“不知张师弟深夜造访是有何指教?”
张无忌习以为常地让自己忽视掉宋师兄这副文质彬彬的表面下掩藏的冷淡,他说:“山上夜里偏冷,宋师兄不妨盖床新被。”
乔衡没有立即回话,他安安静静地看着张无忌。
张无忌说:“……我知道师兄恼我,师兄就是骂我一顿都是可以的,但师兄何必跟自己过不去。”
张无忌本以为这次宋师兄要么是如往常那样对自己的话根本不予理会,又或是看似客气实则暗藏讽刺地说点什么,不承想宋师兄在看了自己一会儿后,居然突然说道:“师弟所言极是,人生在世本就艰难坎坷,若能让自己快活点,何必还要跟自己过不去。”
这话实在出乎张无忌所料,让他不得不认真看了看乔衡的神情,以防对方是在暗讽什么,而自己却傻乎乎的没听出他的潜台词来。可是宋师兄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平和,双目在夜色的衬托下宁寂幽深,没什么与以往不同的。
乔衡双手接过了张无忌拿来的被子。
张无忌总觉得哪里有些违和,但真要让他说些什么,他又完全说不清了。
……
武当派,太和宫——
宋远桥跪在大殿中央,他的剑已经解了下来,就放在身侧的地面上。
台上供奉着的玉京尊神正是赫赫有名的真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