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罗冉-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和上次一样,罗冉几人都已经习惯了。
“爹娘,这是一条子猪肉,几斤饺子还有半袋子粮食。”罗有礼把东西放到炕桌上。
秦氏扫了一眼那些东西,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罗老爷子看着二儿子一家穿的虽然是棉布,但整整齐齐的,又有一个大庄子。想着老二一家日子过了起来,就是不知道咋地和自己离了心啊。特别是文宣三个孩子,不随罗家人,随老郑家那边,心狠人独啊,更是远了很多啊。罗老爷子想拉进距离,态度倒还好:“老二、老二家的,现在入冬了,冬天的东西还有过年的东西都准备着。今年看着是更冷啊。”
罗老爷子这是没话找话说了,老早的时候罗有礼都已经说过准备过冬的粮食棉袄啥的。
“爹,就放心吧,准备妥了,就是烧炕的柴火也备了。”罗老爷子的突然关心让罗有礼有些受宠若惊。
“那就好那就好。对了,我和老大老三商量了,就打算留在这边了。现在这年头罗家庄那边到底不安全,这边距离府城近,以后文名考试也方便。”。
第103章罗冉日记()
第103章罗冉日记
罗有礼没想到老爹竟然这样说,难道还是想要让大哥三弟帮着打理自家的庄子,“爹,要是留在这,那,那罗家庄的田地怎么办啊,还有房子。”
“那个好说,房子的话就留着让人帮忙打理着。田地就兑换成这边的就行。咱们家是十八亩上等田,可以换得这边十八亩的中等田。”
“爹既然决定了,也是想好的了。我和孩子娘本来是想回罗家庄,但现在也打算留在这里。我们也不放心庄子上的事情,再说正好爹娘也在这里。”罗有礼老老实实回答。
“恩,庄子上的事情你们仔细打理就好。”面对这个儿子,罗老爷子想不起来说什么话好。
“恩。爹放心吧。”
“既然文宣也要读书,文名已经读了这么些年来,要是有不懂的地方,就过来问文名。”罗老爷子想了想说道。
“爷爷,我知道了。”文宣也不拒绝。
“一笔写不出两个罗字,牙齿还有咬着嘴唇的时候,不管怎么着,亲兄弟要的就是互相扶持。就是以后文名有出息了,也肯定会拉文宣和文生一把。平常的磕磕绊绊不算什么,都是患难见真情。一家人可不能远着。”
“爹,我知道。”罗有礼一直不冷不淡的回着。
“哼,你就知道说那些好话,也不看人家领不领情。人家是有能耐了,赚着银子了,金山银山的往窝里搬,啥时候能想起你这个老不死的。就是你现在舔着脸笑着,看谁理你。我呸”秦氏说完就继续低头做针线了。
罗老爷子是气不打一处来,脸都气红了,越发感觉秦氏就是一个棒槌。本来想着老二一家分出去了,日子过得好了,眼见着要发达了,现在却离自家越来越远,所以想着现在放下姿态和颜悦色,拉近关系,就是家里困难的时候也能拉扯一把不是。结果这老太婆几句话又把自己的老脸丢个彻底。真是看不清楚状况啊,之前没分家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随她拿捏,自己看在眼里也没有说什么,现在老二一家已经不是她拿捏得住了,还想着摆着架子,还想拿捏人得好处,真是愚不可及。
罗有礼背老娘这样说也是脸色涨得通红,坐在条登上没有说话。
罗冉在心底笑了,猪一样的队友说的就是秦氏啊。完全是破坏罗老爷子的外柔计划,还粉碎的彻底。有了秦氏,起码自己不用担心爹娘又被爷爷大伯等人的手段给拢住。
“二叔不是那样的人,爷爷奶奶,我们要相信二叔。都是自家人,咱们要是有什么困难,二叔肯定会帮一把的,是吧二叔。”罗文宣笑着说。
“小事情我能帮的自然就帮。”
“有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
罗老爷子也笑着点点头,说:“既然今天来了,晚上在这吃饭。”然后一把拉住秦氏,示意不要再乱说话。
“爹,不了,家里还有一些菜,放着不吃就坏了”罗有礼也学会了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冬天的菜是那么容易坏的吗。
罗老爷子知道老二一家确实不想在这吃饭,心里有些感伤,但是又无奈,只得说:“唉,既然这样,那就算了。”
“爹娘,要是没有其他事情的话,我们就先回去了,这一段时间家里面事情多走不开人。”
“回去吧,勤来着点。”罗老爷子落寞的摆摆手。叹了一口气,造孽啊。好好的一个儿子就这样分出去了,还离了心。
回到家,罗有礼和郑氏松了一口气,心里都庆幸,这次没有吵没有闹。
罗文宣又开始教罗文生读书。罗冉已经把字识全了,以后也不考取功名,就自己在一边看一些游记。便看便吃着炒得黄豆,嗝嘣嗝嘣的想。又怕影响文宣文生读书,就停下写起了日记。
年十一月二十三,阴,温度:大约穿厚棉袄的温度
今天冬至,哥哥休息一天。一家人拿了一条子猪肉,三斤饺子,半袋粮食去罗家。只秦阴阳怪气几句话,未发生其他战斗,一时战场气氛最为缓和。
这是第一个的冬至。意思是穿过来的第一个冬至。
对了,哥说那路雲小公子大半个月前已经和钦差大人回京了。昨天哥在街上碰见了知府千金,拿走了哥拿给莫先生的笋丝卤肉。我看不是拿,是n抢吧。
今天灰太狼红太郎抱来的两只凶凶的小奶狗。似乎又胖了点,刚学会指令“坐”,不久应该就能咬人了,哈哈,怎么有一种恶霸的感觉。
再过一个月就要过年了,日子会越来越好。
时间就这样过着,刚腊月初三,下午的时候就开始飘起了雪花。
“娘,今天咱们吃锅子吧。”罗冉穿着棉衣又披了一件从头到脚的面大氅缩着脑袋说。
“好,今个天冷,就吃锅子吧,你们几个去摘菜。”郑氏放下手中的针线,看着外面的雪花说。
“恩。”
冬天里原本没有什么菜,基本上常见的就几样,白菜萝卜土豆大葱,还有干货,不过罗冉用几个盆子装了放在炕附近,种了一点蒜苗、韭菜、菠菜、青菜,平时做饭也能时不时的吃上青菜。
还有上次罗冉实验的蘑菇已经初有结果。想草菇平菇香菇常见的蘑菇菌丝一部分活了下来,其他的都夭折了。所以现在还有新鲜的蘑菇可以吃。
郑氏直接把小锅放在炉子上,用一条鱼做锅底,放上辣椒大葱等各种调料,盖上锅盖开始闷着。接过罗冉几人摘好的菜,说:“这有温水,我来洗菜吧,你们就别沾手了。”
晚饭时,一家人就围着炉子边上的小桌子,上面放了各种各样的菜,有好多样呢,蒜苗、韭菜、菠菜、青菜、白菜、土豆片、萝卜片、红薯片、蘑菇、香菇、干豆角、笋丝、木耳、粉条等。没有羊肉,罗有礼还把冻成块的猪肉切成片,让涮着吃。
大冬天的,外面下着雪,屋里围着炉子吃的暖洋洋的,真是痛快。等吃完,一个个都是圆滚滚的肚子。。
第104 章堆雪人()
第104章堆雪人
郑氏说:“今天都吃的挺多的,先别睡,省的肚子难受。”
“恩,现在也睡不着。”刚吃了锅子,倒是有点热了。
几人抱着肚子看着外面已经下了一层厚厚的雪,文生说:“哥,姐,咱们明天就能堆雪人了吧。”
“要是下一夜的话,肯定能。”罗文宣说。
“太好了,明天我要堆一个大雪人。”
罗冉揉着肚子说:“明天咱们每人堆一个,比赛谁的最好看。”
第二天,天亮是雪已经停了,罗冉几个起的比较早。骤雪初霁,只见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四周像拉起了白色的帐篷,大地立刻变得银装素裹。我不禁想起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阳似乎拉近了与人的距离,显得格外地清晰,格外地耀眼。
一直盯着雪景看几分钟,便会让人产生一种刺眼眩晕的感觉。
“别一直盯着看,伤眼。”郑氏提醒罗冉。
“恩。”罗冉现在知道为什么古代人一煮雪水泡茶为雅了。这雪景不仅没,还干净,雪花里含有的杂质少。不想现代,有些地方的雪竟然隐隐发灰,谁还敢喝,更别说泡茶了。
见罗有礼拿着扫帚开始扫雪,罗冉赶快说:“爹,给我们留一片雪,要堆雪人。”
“我晓得,就留院子那颗小槐树下面那一片,够你们用的了。”
因为下雪比较大,所以罗有礼要送罗文宣去府城。罗冉说:“哥,你去吧,你的雪人我替你堆。”
罗文宣走后半个钟头过去,雪人已经堆好。三个雪人直愣愣的站着,罗文生的那个反而最大,只是稍显粗糙,罗冉的堆的两个都不大,其中一个最却是最精致的。
“姐,我的雪人最大啊。”罗文生高兴点说。
“我堆的好看。”看在你最小的份上,姐姐就不计较你让娘直接帮忙滚成大雪球作弊了。
“我的最大,还是最快堆好的。”就是娘帮了一下小忙而已。
罗冉也不和豆丁弟弟争,就说“文生的最大还最胖,我的最美最好看,这个是哥哥的,最瘦最帅。所以,论大胖快,文生第一论漂亮好看,我第一论英俊潇洒,哥哥的第一。这样咱们都是第一了。”
文生却高兴的说,“反正我是第一”。罗冉嘴角抽了抽,并列第一。
这时候罗文宣和罗有礼竟然同时回来了。
“哥,你怎么回来了?”哥哥不是去跟莫先生读书吗,怎么回来了,罗冉不解。
“还没进府城呢,就见了莫先生的小厮阿丁,说是莫夫子今天有事情处理,所以再放假一天并留了作业。”罗文宣解释。
“原来是这样,爹,哥,看我们堆得雪人,这个是我给哥堆得英俊潇洒吧?”罗冉指着那个瘦雪人说道。
看着那个瘦竹子差不多的雪人,罗文宣忍不住嘴角要抽,说:“确实是英俊潇洒。”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这么瘦的雪人呢。
罗有礼就向做饭的郑氏说:“我去池塘那边看看,篱笆啥的倒没有,省的别人不知道有池塘,掉进冰窟窿了。文宣你们几个不要出去,就在院子里玩。”
郑氏:“孩子他爹,你小心点,早点回来吃早饭。”
“爹,我也去。”罗文宣想帮一把,只是被罗有礼制止:“你们去干什么,我只是去看看,把被雪埋住的地方清出来,一会就回来。”
“爹,我们不再河边和池塘附近,就在庄子上看看就行,不乱跑的。”罗冉也想出去,下大雪了,外面那么美好的雪景不看看多可惜。
“我也要去我也要去。”罗文生早就忍不住了,本来还想趁着爹娘不注意让哥哥带着自己偷偷溜出去玩呢。
知道几个孩子都算比较懂事,而且孩子们爱玩是天性,不好拘束再院子里。罗有礼就答应了:“不许乱跑。还有文宣要好好看着弟弟妹妹。”
“爹,你放心吧,我会看好弟弟妹妹的。”
出了门果然是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大自然的一大美景啊。辛庄临着官道,和小沈庄分别位于官道两旁。平常的话去庄子上都是抄近路,现在都被雪给覆盖着,所以小路不好走,罗有礼就带着几人就直接从官道上过去。
幸好每家每户把门口的那段官道打扫出一条路来,就是有几家可能是懒或者还没有来的及打扫。好在,路上已经有零零落落的脚印,可以踩着过去。罗冉跟在后面就踩着罗有礼的新鲜脚印,罗有礼发现后步子迈得小一些,不用罗冉大跨步踩的那么吃力。
到了庄子上,果然有一些池塘边篱笆已经歪了,又被雪覆盖着,若是不小心很难发现这有池塘的。好在不是很多,只有三四处。
罗有礼向几人嘱咐不要靠近池塘,就开始去扶篱笆,又在篱笆上寄了布条以便让别人注意危险。
几处都扶好之后,便带着还没玩尽兴的几人回去。路上倒是碰见了好多孩子在滑雪打雪仗。
随着孩子的增多,积雪被慢慢踩实,再加上一定的坡度,所以就特别滑。现在是头一场雪还好一些,要是连着几场雪下来,往往是前一场的积雪还没有化,上面就又堆了新雪。有的积雪在晌午的阳光下融化成雪水,还来不及蒸发干净,寒冷的夜晚就来临了,雪水就冻成了冰。因此走在路上要特别小心,积雪深一点还没什么,踩到积雪下面的冰面,不小心就会滑倒。呜呜呜,小时候滑倒了,感觉的是丢人长大后滑倒了,感觉摔得太疼。脸皮越来越厚的趋势啊
遇到大片的坡度雪面,还会特意走到上面,脚下用力向前冲,脚后跟扬起淡淡的雪雾。从冰面的一头一下子就溜到了另一头。
溜的习惯了,根本不用张开手臂来维持平衡,堪称特技。乡下地方,管小孩子的这种游戏叫做打冰溜。当然,也有笨的、胆小的,滑两步就打趔趄,或者根本往冰面上踩就倒的。
大部分滑雪的孩子们在雪上身子灵活,即使摔倒了也立马爬起来继续。。
第105章滑雪车·腊八节()
第105章滑雪车腊八节
罗冉和罗文生看得眼热,罗有礼说:“现在时候不早了,咱们赶紧回去吃早饭,吃完饭之后在溜,爹跟你们做溜冰车。”
“好啊好啊”罗文生期待的说。
罗冉也是很好奇冰车什么样的,毕竟在现代的时候就穿过溜冰鞋溜冰滑雪板滑雪。
匆匆吃完饭,罗冉文生就开始催着罗有礼做冰车。罗文宣也在旁边帮忙。幸好家里有一些现成的东西可以直接当零件使用,一个时辰不到,一驾古代简易冰车出来了。
所谓的冰车,其实也就一尺半见方,上面一块木板,是用几个木条拼接而成的,木条下面两侧是两块长方木,挨着地面那一侧,镶嵌了两片铁片,突出在外。
木板的拼接就用到了罗有礼的木匠技巧,至于那两片铁片,是从家里找了些废弃的铁片,用了罗有礼的木匠工具,打造而成,这倒是花了整个冰车制作中的大半时间。
冰车另外还配有两个支撑的木棍子,棍子的一头是铁钉。
人在冰车上,可以坐,可以蹲,可以跪,也可以站在冰车上,两只手握着棍子,铁片的一头解除冰面,冰车角度的倾斜重力化作动力,再加上人扶动支撑杆,带动冰车向前飞快地滑动。
别看这小小的冰车,在乡村人家的孩子眼里也算是稀罕程度。为何,因为做这样一个工具少不得用到各种材料,还需要大人费上一些木匠方面的功夫。一般的家长虽然宠爱孩子,但是不会专门费时费力的做这些。
几人带着冰车就找了平缓的地方溜。到底是第一场雪,还不太瓷实,而且冰车是新做的,罗冉第一次滑的时候就晒了个四脚朝天。虽然不疼,但是感觉很丢人的。文生这么小都比自己强。不过后来几次慢慢就熟练了,也没有在摔了。
弯身子半蹲在冰车,罗文宣和文生在罗冉背后用力一推,罗冉两手握着支撑棍在冰面上一撑。旁边的景物和人飞快地后退,风呼呼地在耳畔吹过,冰车带着人一下子冲出去老远。
旁边打冰溜的小孩都让开来,一面喝彩。
罗冉在雪面上玩了几圈虽然意犹未尽,但是也记得哥哥一直教自己不摔倒还没有怎么玩呢。所以就把冰车递给了罗文宣。
果然是冰车高手,文宣直接不下冰车就能转弯滑回来。
罗文宣尽情的耍了几圈,又把冰车让给了弟弟妹妹。
周围的那些孩子们眼馋的看着,有几个胆大的正打算过来借玩一会。罗冉和文生又玩了几圈之后,就把冰车借给那些孩子们玩,小孩人太多,所以就按照顺序轮流,每人一圈。
看着那些起先争论先后的小破孩在自己的调和管教那叫调和吗?那叫武力镇压之下老老实实的按照顺序,罗冉颇感自豪。你一个成年人管几个孩子就自豪了?
下午的时候竟然又洋洋洒洒的下了起雪来,为免把棉衣弄湿,大人都把孩子们叫回家去了。罗冉也和哥哥弟弟窝在家里。
正在和郑氏说话,罗有礼匆匆从外面进来面带担忧。郑氏说说:“咋了?”
“我刚才听人说有孩子把冰面砸开了捉鱼,就是担心谁不小心掉冰窟窿里了。”
“唉呀,这倒是个愁人的事情,虽然池塘已经上冻了很长时间,冰也很厚实了,但是就怕万一。”
“别担心了,现在正好又下雪了,孩子们应该都回去了。等到雪停了,被砸开的地方就重新冻上了。”罗有礼安慰的说。
庄子上的池塘引的河水,河水中本身就有鱼虾之类的。罗冉还让帮工的人在河里捕鱼,按市价收购他们捉到的小鱼苗。所以池塘里鱼肯定比河里密集一些,那些孩子们估计也是想到着所以就去了池塘砸冰钓鱼。
“爹娘,你们就别担心了。等雪停了就在庄子上写几个牌子,禁止进入庄子范围内,包括池塘。再和庄子周围的人家大人们说几声。”罗冉劝道。现在只能这个法子了,总不能派人专门看着吧,自家也没有这个人力,而且看也是看不住的。
“只能这样了。”
郑氏说:“这也快要腊八了,孩子爹,明天送文宣去府城,回来的时候带点大枣豇豆红豆绿豆等,咱们煮腊八粥,今年就多煮点,给周围邻居们都送上一碗。”
“恩,再割两斤肉,还要买点其他的东西,虽然现在置办年货还早,但是那些能放时间久的东西我多买点回来,比过年便宜。”提起腊八粥,罗有礼就已经想起腊八之后是小年,然后就过年了,现代买一些东西比过年便宜多了。
腊八很快就到了,这天郑氏早早的就泡了各种豆子和米,吃过早饭就放在锅里煮着。
郑氏煮的腊八粥的用料很多,都有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等干果。放在锅里煮了大半个时辰,粥熬得烂烂的软软的,不失其花花绿绿的颜色,又是软腻浓稠、香甜可口。不仅是应时令的美食,还是养生的良品,尤其适合现在冷冷的天气里喝,能保养脾胃。
这让罗冉想起腊八粥的由来。
自先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这一段一百多字摘自百度百科,不影响大家的起点币。
先盛出了两碗装进食盒让罗老爷子给爷爷奶奶送过去。剩下的又分别送给相熟的邻居和原来罗家庄的众人,还有辛庄的村长也没有落下。。
【资料】腊八传说与习俗(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腊八传说与习俗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注:以下资料摘自网络,放在章节相关里,不计算章节字数,不感兴趣的童靴可以跳过,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喔。
^^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历史简介
自先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遂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道教说法
据云笈七笺记载,正月初一春节是天腊,五帝会于东方九炁青天五月初五端午节名地腊,五帝会于南方三炁丹天七月初七乞巧节是道德腊,五帝会于西方七炁素天十月初一寒衣节是民岁腊,五帝会于北方五炁黑天腊月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