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血-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皇上,毕大匠已经去世五年了,他生前与小民交好,这支枪才由小民保管。”
    “去世了。”王福脸上全是遗憾的表情:“这可是燧枪?”
    老工匠摇了摇头,正当王福心中一沉时,老工匠道:“这支枪制出来还没有取名字,燧、燧,皇上,这个名字取得好,小民就将它取名燧枪吧。”
    宋应星也看出这支火枪和前面的不同,问道:“这枪比前面的好吗?”
    “当然好,这枪不用火绳,里面装有火石,只要装好弹药,扣动板机,铅弹就能出去……”老工匠滔滔不绝的介绍起这支火枪的好处来。
    没错,这就是燧枪啊,大明竟然十年前就有人明出来,可惜了这十年的时光,如果自己有一支数万装备燧枪的军队,还怕满清个屁啊,直接将他们轰到深木老林去,王福看着军器局大使,目光不善起来。
    那名大使在军器局待了多年,对于火枪多少也了解,听到这支火枪好处如此多,又看到皇帝的眼神,哪还不明白,连忙跪了下来:“皇上恕罪,十年前微臣还没有担任军器局大使。”心中对老工匠破口大骂,这个老东西,有了这样的好东西在自己上任后也不拿出来,偏偏这时候才拿出,这不是明罢着找我的麻烦,只是看皇帝对老工匠的态度,他只能在腹中诽谤一下而已。
第四章归来
    听到此人当时不是军器局大使,王福的目光和缓下来:“好了,既然如此,朕不怪罪就是,老人家,你献火枪有功,朕赏银一百两,以后凡是有人对兵器制造作出贡献,朕都有重赏。wWw。”
    一百两银子与这支火枪的价值当然不可同日而言,只是对于老工匠,一百两银子已经不少了,足可以使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庭一下子变成衣食无忧起来,老工匠却摇了摇头:“皇上,这火枪并非小民所做,小民不要,毕大匠尚有后人在军器局,小民斗胆,恳请皇上将此赏给毕家后人。”
    所谓君有赐,不得辞,这位老工匠面对皇帝的赏银却敢外推,不但自己得不到好处还有风险,为的只是提携以前的故人之子,王福自付若是自己肯定无法做到,笑呵呵的道:“都有赏,老人家也不必推迟,那毕家后人在哪里,把他传来见朕吧。”
    “回皇上,毕工匠今天放假,不在军器局。”军器局大使连忙回道。
    “那就算了,传朕旨意,也一并赏银百两就是,老人家,这种火枪你可会做?”
    “会的,会的,当初毕大匠做成此枪时,小民曾给毕大匠打过下手。”老工匠连忙回道。
    “那好,从明天起……对了,老人家叫什么名字?”
    “回皇上,小民贱名戴忠生。”
    “戴忠生,这名字好。”自己派人去寻找善作火器的江南戴家,没想到这个戴家没找到,倒是在军器局找到一个能做燧枪的戴忠生:“传朕旨意,从明天起,戴忠生升任军器局副使,负责燧枪的制造,一切物资优先供应,戴爱卿,天下末靖,朝廷需要这款火枪,不是需要一支,而是数万支,数十万支,爱卿要抓紧时间,将这款火枪的制造传授给更多的工匠,到时如果有可能,火绳枪将全部改成燧枪。”
    军器局只有一名大使,两名副使,副使虽然是从九品的官员,却是管理着数万名工匠,权利可以说非常大,王福一下子将老工匠简拨到如此高位,军器局的大小头目眼睛都要直了,他们知道,自己从今以后头上又要多一个上司。
    “小民多谢皇上宏恩。”戴忠全本想推迟,可是皇帝刚才言之凿凿,要在最短的时间制造出更多的燧枪,没有权利当然不行,只得应承了下来。
    从军器局回来。王福心怀大畅。自己还想田成到澳门能不能买到燧枪。没想到完全是舍近求远。如今田成去了数月还没有回来。早知如此。就不用耽搁数月时间。没准现在已经生产出不少燧枪。
    对了。有了燧枪。还需要纸壳子弹才对。有了纸壳子弹。无论是火绳枪还是燧枪所用。都能大大加快装填度。王福随手在一张白纸下刷刷写下数笔。字迹有点歪歪扭扭。不过。好在弘光原本地字就不怎么好。也没人对皇帝地字诧异。
    “来人。”王福望着应声而来地内侍。交待道:“将这个传给陈瑞。宋应星两人。”
    “奴婢遵旨。”内侍连忙将白纸收好。这张白纸圣旨不象圣旨。更象是一张便条。他匆忙间将白纸上地字瞧了一遍。心中暗自奇怪。这个纸壳子弹是什么东西?值得皇上特意派自己去传。纳闷不已。
    内侍下去后。王福靠在一张背椅上面。心中虽然觉得轻快。双腿却是火辣辣地痛。不禁感叹骑马看似潇洒。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之事。
    数天之后。王福得到一个振奋地消息。田成终于从澳门购买军火回来了。由于购买地东西太多。加上又招蓦了不少葡萄牙人为雇佣军。葡萄牙人专门派遣了数艘军舰运送。目前已经到了上海地吴淞口。请求朝廷允许葡萄牙军舰通过。将所购货物送至南京。
    与后清长江上尽是列强船只不同,这个时候,长江上还从来没有过西洋船只通行的先例,他们的船只一到上海,就被大明吴淞口总兵黄蜚和副总兵吴志葵两人拦下,虽然田成拿出了皇帝交给他南下购买各种军火物质的旨意,指明船上所载都是皇上亲自下令购买的货物,两人还是以番船不得进入长江为由,拒不放行。
    王福当然知道葡萄牙人打的小算盘,他们之所以愿意派军舰运送物质,恐怕更多的原因是想进入大明的腹心窥探一下虚实,最稳妥的方式当然就在上海御货,再由朝廷的船队将货物运到南京。
    只是这样一来,势必会耽搁不少时间,王福连一天也不愿耽搁,何况大明还没有轮到要担心葡萄牙人的地步了,王福马上写好圣旨,让吴淞口总兵给予放行。
    两天后,南京外围的江面上数艘大船徐徐驶来,这数艘大船外形明显与大明的船只不同,不但高达数层楼,而且每艘大船上都露出数十门黑漆漆的炮口,沿途过往的船只见了,无不胆战心惊的避开到一旁。
    船上人影晃动,虽然里面有不少大明军士,但眼尖的人还是可以看到不少碧眼高鼻,头卷曲,长满粗毛的,身材高大的人影夹杂在其中。
    虽然每艘船上都有大明军士监视,这些葡萄牙人不敢太过份,行船也一直规规矩矩,但看到周边的船只纷纷走避时,许多葡萄牙还是纷纷吹起口哨来,让随行的杨林大为气闷。
    杨林是京营中的一个异数,作为禁军,他们的待遇比地方和藩镇的军队要好一些,可是相应的,也没有地方上的油水,反正饿不死,也撑不着,数万京营,大多是混吃等死过日子,只有杨林一人认认真真的练兵,也不吃空饷,为人担当任事,深得部下的信任。
    杨林如此做,自然有自己的追求,他渴望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没想到机遇很快来临,皇帝视察了军营,他一下子脱颖而出,只是皇帝交给他的第一件任务却让他感到怏怏不乐,竟然是跟随一名内侍跑到数千里远的地方向佛郎机人买东西。
第五章期待
    只是这是皇帝第一次交给他的任务,杨林无论如何不愿意也要尽力完成,如今终于就要到京城了,不用整天对着这些碧眼隆鼻的佛郎机人,杨林的心情又重新转好了起来。wWW!
    一名葡萄牙人来到杨林身边,用不熟练的汉语道:“杨大人,我们葡萄牙士兵是最好的士兵,大明皇帝雇佣我们是明智之举,我们在黑大6灭国无数,这次鞑靼人同样也不是我们的对手。”
    这名葡萄牙人的话又使杨林心情大坏,从蚝镜到南京,一路上行程不近,在船上闲得无聊,双方的士兵多次较量过,葡萄牙人仗着人高马大,绝大多数占了上风,杨林虽然亲自下场,连赢了数名葡萄牙人,却不能改变自己部下失败的事实。
    “大人,以后这些番鬼不会真要和我们一起作战吧?”一名亲兵忍不住问道。
    “不是番鬼,我们是葡萄牙雇佣军,是贵国皇帝雇佣了我们。”那名葡萄牙人一板一腔的纠正着,同时又在杨林面前吹嘘起葡萄牙人在非洲等地的辉煌战绩来。
    可惜这名葡萄牙人完全是鸡同鸭讲,杨林根本不知道黑大6在何方,听到葡萄牙二三百人就可以灭一国时,反而更加看不起,不就是消灭一些土著部落吗,和大明一次战斗就是数万人,十数万人相比,根本提不上什么台面。
    眼下是东西方贸易的黄金期,葡萄牙人又有占据着澳门的便利条件,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财,许多人根本就是两手空空从国内跑到澳门,幻想着一夜暴富,只是他们没有本钱,纵然遍地是机会也无能为力,只能出卖劳力吃饭,过得不算苦,但要想成为富翁,却是非常渺茫。
    听到要为大明皇帝打仗,而且出的价钱也非常高,那些没有本钱的葡萄牙顿时感到机会来临,纷纷报名,作为茶叶、丝绸、瓷器的唯一产地,在葡萄牙人眼里,大明皇帝无疑是世界上最富有之人,既然他们愿意为南洋的一些小国打仗,为什么不愿为大明皇帝打仗,若是立下战功,只要大明皇帝随口一句,赏赐一点茶叶、瓷器等物,他们就可以大财。
    这次田成禀承着皇帝的旨意,只要愿意过来的葡萄牙基本上就招募,竟然一下子雇佣到四百多人。澳门总共才数千葡萄牙人,一下子去了数百人,这让澳门的劳力价格陡然升高起来。
    这四百多人真正军人出身的恐怕不到数十人,但能够飘洋过海来到澳门寻找机会的葡萄牙人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基本上能熟练使用火枪,这四百多人若是放在非洲或者南洋,完全可以消灭大多数国家。
    杨林承认自己的部下在一对一的情况下不是这些番鬼的对手,只是在大明,四百来人又能有什么作用?只是在船上不得不忍受着这名葡萄牙的絮絮叨叨,如果杨林看过大话西游,一定会给这名叫布加路的葡萄牙取一个外号:唐僧。
    “大人。码头到了。”
    一名亲兵地话将杨林从葡萄牙人地口水中解救了出来。杨林马上转身吩咐:“准备下船。”离开一直在他耳边唠叨地布加路。
    “田成应该到了码头吧。”王福枯坐在宫中。自言自语地问道。
    对于田成到底给自己带回来了一些什么东西。王福还是很期待。恨不得马上就能见到。可惜他身为皇帝。不可能跑到码头去迎接田成和那些雇佣地葡萄牙人。
    此时地葡萄牙还没有完全没落。许多欧洲最先进地技术葡萄牙人也有所掌握。大明火炮铸造技术地提高就得益于从葡萄牙手中购买地红衣大炮。与大量地火枪。火炮相比。王福更期待田成能够给自己多买回来一些工具和机器。当然。眼下清军随时可能南下。大量地火枪火炮也是王福所需要。
    码头上。三艘葡萄牙地大船刚一靠岸。无论是葡萄牙人还是大明军士都急不可待地从船上走了下来。在海上航行了那么久早已腻了。那些葡萄牙人踏上6地。更是高兴地大喊大叫。
    田成从那艘最大的葡萄牙战舰上走下来,头脑还有一点晃悠,只见两名身穿官服之人来到自己面前,其中一名年长者道:“田公公,皇上有旨,让我等在此迎接田公公回来,田公公所带回的东西,可由我等接手。”
    “两位是……”田成疑惑的问道。
    “哦,本官是工部员外郎宋应星,这位是羽林卫千总陈瑞陈大人。”
    “原来是宋大人和陈大人,既然如此,不知可有皇上的旨意?”田成与皇帝关系密切,自然不会看重一个员外郎和千总之类的小官。
    “哦,当然有。”宋应星取出了皇帝的旨意,田成连忙下跪,听宋应星宣读完毕才起身恭恭敬敬的接过,看过无误后,道:“既然皇上有旨,咱家也就乐得轻松,东西就在船上,两位大人尽管指挥人去搬吧。”
    “好,那本官就暂且失陪了。”宋应星急道,手一挥,带着早有准备的数百名军器局的工人向几艘大般登去。
    从得知皇帝派人到澳门向佛郎机人购买了上百万白银的东西起,宋应星心中也跟着如猫抓一般,急切的想知道田成到底买到了哪些东西,对于佛郎机人,大明并不陌生,天启和崇祯年间,不但有二十多名精通火炮的技术人员被大明军队雇用,而且还有数名葡萄牙人在朝中做官,与朝中重臣徐光启等人交往密切。
    虽然许多官员还是认为佛郎机人是蛮夷,但不得不承认,这些蛮夷至少在火炮的使用上过了大明,加上徐光启等人的鼓吹,朝中也兴起一股西学的风潮,只是随着徐光启的去世,加上北京的陷落,西学已经渐无人提起。
    在江南保守士人眼中,西学只是一些奇巧淫技之物,登不了大雅之堂,宋应星自然不会如此认为,他亲眼看过葡萄牙所铸的红衣大炮,更想知道葡萄牙人是何铸得这样的大炮中,与大明的铸炮方法又有什么不同。
    ……………………
    强推了,强推期间,老茅也每天保持三更,今天第一更,求推荐。
第六章军情
    宋应星带人刚上船,布加路就迎了上去:“本人仍雇佣军指挥官布加路男爵,不知这位大人如何称呼?”
    男爵,宋应星听得一愣,他在京城时曾经和葡萄牙人打过交道,知道西人的爵位都有自己的领地,不知道这样一个男爵为何会作雇佣军,浑不知这个男爵完全是布加路自己给自己加的爵位。Www!
    “本官大明工部员外郎,奉皇上旨意接收此次所购的一切物资,还望布加路男爵行个方便。”
    布加路嘀咕了几句,他对大明官场尚不熟悉,不知员外郎是几品官,不过,能够得到皇帝的授权处理上百万两银子的货物,想必不会低,连忙道:“方便,方便,宋大人,这是所购物资的清单和雇佣军名册,请大人查收。”
    宋应星听到布加路连说两个方便,总觉得无比怪异,只是他的精力马上被布加路手中那份厚厚的清单和名册吸引,才想起来自己一时兴奋竟然忘了向田成要清单,好在眼前的这名佛郎机人手上也有,否则自己如何接收。
    从布加路手中接过清单,宋应星快阅读起来:火枪五千支,每支合银三十五两,共计十七万五千两;大炮一百零八门,其中十二磅火炮三十六门,每门净重三千五百斤,每门合银一万二两,共计银四十三万四千两,六磅火炮七十二门,每门净重一千五百斤,每门合银四千两,总计银二十九万八千两。
    宋应星不由摇了摇头,葡萄牙人的大炮虽然好用,可是也实在太贵了,光是十二磅大炮,也就是大明所说的红衣大炮一门就需要一万多两银子,可是要自己造,先别说性能能不能达到要求,就是造价同样也低不到哪里去,真不知道这些番人从万里之外运过来,为何还能赚钱。
    购买火炮的费用就去了七十多万两,加上火枪的费用,已经花去了快九十万两,火炮、火枪固然是朝廷所需,可是大明不能靠购买来装备军队,宋应星期待的心顿时悬了起来,继续往下看去,终于看到他想看到的东西了。
    木工车床三台,每台合银二万三千两,螺纹车床一台,合银三万两,压铸机二台,每台合银三万五千两、下面则是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其中各种测量工具、修理工具罗列了一大串,加起来的银子竟然了花了十几万两。
    花多少钱是朝廷之事,宋应星关心的是这几台车床到底有何用途,马上找到了几台车床,先让人小心翼翼的将抬下船。
    木工车床可以用来加工各种木料,在军工中,最主要的用途是用来制作枪托,依靠水力带动,一台木工车床每天可以加工出数百支合格的枪托,螺纹车床可以加工金属部件,枪管,而压铸机的用途更广泛,金属成型,铸钱都可以用到,宋应星大致听了几名葡萄牙技工的介绍,更是心急,可惜这些车床没有水力带动不可能转动,否则宋应星恨不得马上就让车床开动起来。
    “皇上。奴婢。奴婢终于见到皇上了。”皇宫内。田成一把跪在地上。呜呜地大哭起来。
    王福正等得心急。见到田成正想问他此行地收获。没想到田成二话不说。马上痛哭起来。只得安慰道:“爱卿不必如此。朕知道你此行辛苦。你放心。如果办得好。朕一定有厚赏。”
    “呜呜。奴婢不需要皇上地赏赐。只是皇上千万不要再赶奴才离开皇上。奴婢实在舍不得离开皇上啊。”
    若是真正地弘光听到此话。肯定会私心大慰。王福却听得一阵恶寒。虽然田成是他穿越后接触地第一个内侍。可是不等于就对田成有什么好感。打田成携带价值近二百万地两地银子前去澳门购买东西。纯粹是无人可用。田成离开了二个多月。如果不是重新见到。面目都已记不清了。
    “行了。行了。朕知道了。爱卿买了多少东西?赶快呈给朕看看。”
    田成还想继续抒情。见到皇帝不耐。才急忙从怀中掏出清单来:“皇上。东西都在这里。请皇上过目。”
    接过清单扫了一遍,王福点了点头,对田成能在短短时间采购到如此多的东西还是比较满意,尤其是几台车床和压铸机,以大明现在的技术水平,数月时间就可以仿制出来,加上使用流水线生产,一旦完成,大明的军工肯定会呈一个爆性的增长。
    让王福遗憾的是没有买到燧枪,这五千支火枪依然是火绳枪,三十五两银子一支,实在太贵了一点,好在大明自己已经有能力制造燧枪,也不用再求到葡萄牙人。
    王福不知道的是,欧洲的燧枪也是刚刚明不久,葡萄牙人根本没有装备燧枪,又如何买给大明,在火器的研究上,大明并没有落后欧洲太久,由于田成要购买的军火太大,葡萄牙人几乎将水兵的武器都收缴了大半才满足了要求,而火炮干脆是战舰上直接搬下来的,若不是大明不需要战舰,葡萄牙人连战舰都恨不得买给大明。
    此时的葡萄牙人也一切以利益为先,根本没有对大明进行技术封锁的意识,否则出再多的钱,田成也不能买到那几台车床和压铸机,大明拿出一百多万两银子出来买武器,这些钱换成茶叶、瓷器、丝绸……到了欧洲,只要一倒手就能变成数千万两,这么大的财富,哪怕是让这些人卖亲生爹妈恐怕都没有问题。
    “报,皇上,锦衣卫指挥使冯大人求见。”
    一名内侍进来,打断了王福看清单的兴致,王福皱了一下眉,知道冯可宗求见肯定有紧急事务:“传!”
    不一会儿,冯可宗满面凝重的走了进来:“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必多礼,爱卿有何事,赶紧道来。”
    “禀皇上,山东传来紧急军情,鞑子兵分两路,已经南下了。”
    “啊。”王福听得一惊,手中的清单掉到了地上,失色的道:“这么快。”
    ……………………
    今天第二更,求收藏,推荐!
第七章前线
    尽管知道满清随时会南下,只是当真听到满人军队南下的消息后,王福还是觉得满嘴苦涩,眼下新召的羽林卫才训练不到半个月、从葡萄牙人手中买回来的车床还没有用上、燧枪刚刚试制,军器局正在制作标准件,准备采用流水线生产。wWW、
    时间,王福从没有这样感觉到时间的重要,只要有半年,不,哪怕三个月也好啊,可是不要说三个月,连一个月的时间也没有,山东能守住吗,守不住又退到哪里去,难道要守扬州。
    冯可宗偷偷的瞄了皇帝一眼,他从没有见过一个人的脸上能够反应出这么多的表情,沮丧、怀疑、犹豫、恐惧,以及还隐隐夹杂着兴奋。
    没错,是兴奋,若是数月前,王福听到满清南下,第一个反应肯定是逃跑,可如今王福甚至还有几分期待,历史上,满清南下时,各地明军争先恐后的投降,左梦庚降了、刘良佐降了、刘泽清降了……满人兵力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大明的百万大军许多人连衣服都不换,只是改了一下旗帜就变成清军。
    以致守扬州时,史可法兵不过数万,而清军是史可法兵力的十倍,如今大明兵力骤减到五六十万,表面上看起来比以前更加衰弱,可是减少的都是这些注定的汉奸军,黄得功还在,高杰还在,也就是说,大明其实已经清除了不稳定的因素,而清军注定得不到这数十万汉奸军的投诚,历史难道还会向原来那样展吗,王福不相信。
    只要守住头一年,南方的优势就会挥出来,自己每过一天就会强一天,而北方,没有南方的赋税支持,满清借着李自成来不及运走的银子或许可以支持一年、二年、三年,却绝对不可以长时间持续支持下去,南方的许多豪门为了自己的的利益不惜将粮食卖给北方资敌,可是满清的银子若是用完,这些豪门还愿意把粮食民卖给满人不成,无粮无饷,就凭满清八旗十来万军队,连维持整个北方都不行,更别说进攻了。
    自己作出这么多努力,究竟会不会有效果,是到了该检验的时候了,王福的脸色重新镇定下来,向冯可宗问道:“可知鞑子是何人领军,有多少人马?”
    “回皇上,山西一路仍是鞑子悍将舒克萨合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