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舞长安-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广心中陡然一惊,代郡方向,那应该是公孙敖的部队没有错。

    如此看来,分兵四路,目前只有卫青和公孙贺的部队还未被匈奴人察觉到。

    “飞将军想什么呢?”固尔扎察觉到李广的目光中又一丝异样。

    李广连忙掩住了神色,冷哼道:“既然被大单于察觉了,还被左大都尉活捉了,李广无话可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我方才都说了,匈奴人最敬仰像飞将军这样的英雄,我们单于可在王庭等着将军呢。”左大都尉固尔扎挥了挥手,命人牵来一匹马来,转眼望了李广一眼:“我看李将军伤也不重,骑马应该没问题吧。”

    李广还未开口,便被几个匈奴士兵架起来扶上了马背。

    “搜捡汉军死尸身上的军械,全部撤下来搬到车上运回去。这白白送给我们的东西,可一件都不能少。”固尔扎故意当着李广的面叮咛了一声,打量着一旁的李广戏谑地一笑:“走吧,飞将军。我们单于可已经为您备上美酒了。”

    李广闭目,不去看他。

    固尔扎仰天大笑一声,飞身上马,示意部队回撤。

    左大都尉带着李广一路收拣沿途的战场,李广眼睁睁看着那些匈奴人残忍地将战死的汉军士兵身上的刀械与铠甲搜刮下来,又将尸体弃如敝履一般地撂会地上。

    李广是实在不忍心去看,闭上眼睛,嘴唇轻颤,沧桑的脸上老泪纵横了起来。

    部队还未走出多远,汉军大名鼎鼎的飞将军被活捉的消息,就已经传到了伊稚斜的营帐中。

    伊稚斜与帐中诸将得知李广被俘后,连开了几十坛好酒,帐中莺莺燕燕,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大单于料事如神,早就洞悉了这飞将军的行军路线,果不其然,全线将其伏诛。”

    伊稚斜倒是一副一切尽在掌握的模样,李广之事他早已经过严密的部署,如若让这只瓮中之鳖漏网,那才叫意外呢。

    他笑而不语,刚抬手猛呷了一口碗中酒,身边忽然有近侍凑来耳边传话。

    座下的将领皆看到方才还气定神闲的大单于脸上,竟露出比听闻了活捉李广还要狂喜的神情。

    “当真?”

    “龙城那边刚传来的消息,说这几日就给大单于您把人送来。”

    “好,我等着。”他沉吟一声,沉默了须臾,忽然仰天大笑,抱起酒坛子,走下王座去与帐中诸将开怀畅饮了起来。

    比起漠北王庭营帐中的群情高涨,千里之外的长安未央宫中此时确实一团愁云惨淡。

    “公孙敖的部队已然撤回到关内,大约有七千骑兵被匈奴人歼灭,损失的马匹如今还没有确切的数字呈报上来。”

    “李广的部队也全线溃败,飞将军自己也被敌军活捉了。”

    刘彻冷着脸色坐在御座之上,胸中的拳头握紧,半晌一言不发,殿下的臣子面面相觑,均不敢做声。

    最终也只有韩安国上前继续禀报道:“公孙贺出塞后二百余里未曾寻到敌军作战,快马传书来请求陛下准许其撤回关内。”

    “二百余里?”刘彻冷哼一声,缓缓睁开眼睛:“带着一万骑兵深入匈奴腹地二百里,居然连敌人的影子都找不到。问朕要不要撤兵?朕看他是有畏战之心吧。”

    韩安国颔首,忐忑了片刻却还是谏言道:“既然其他两路都已受到重创,俘虏必然是有的。或许也已经向单于暴露了公孙贺部队的行迹。此时回撤,也算是及时止损,陛下应当慎重考虑。”

    刘彻听完默不作声权衡了须臾,抬手揉了揉紧皱的眉头,也不看殿下诸臣挥手道:“叫他回来,别在外面给朕丢人现眼。”

    韩安国闻声躬身。

    “如此看来,我军确实不是能出塞作战。无法有效打击敌军不说,反而还容易落入敌方圈套啊。”

    “是啊,只是如今匈奴人已不愿与我大汉和亲了。”

    “不是说有四路将军吗?那还有一路呢?也叫他赶紧撤回来吧。”

    旁边人赶忙拉了拉作声者,使了使眼色,斜望向殿上的面目深沉的刘彻。

    见众人噤声不言,刘彻也不好开口,东方朔赶忙上前躬问道:“既然其他三路已都有定论了,那不知最后一路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他话音一落,堂下朝臣连忙议论起来。

    刘彻自然是关心卫青的情况,可他心中却又因为过于担忧而一直不敢去问,总觉得没有消息便是好消息。

    自从知道李广被俘之后,消息也很快传开,阖宫皆知。

    卫子夫虽不言语,从不主动追问刘彻战场之事情。但从她每日深锁的眉头与恍惚的神情中也看得出她满心的担忧。

    “上谷现如何?”刘彻终于忍声问道:“还是没有消息吗?”

    韩安国低头:“出塞之后,一直未有消息传来,如今已是不知所踪。”

    “那车骑将军出塞后是向何处去了?”东方朔补问道。

    韩安国摇了摇头:“此行出兵乃是袭扰,将军出塞后自行寻找战机,去向何处,估计也是要随着队伍行进再不断地修正目标吧。毕竟匈奴人不筑城,出塞前我们对他们的位置,也都是一种猜测。”

    “那岂不是就算是在塞外被全线歼灭,消息也传不回来?”诸列中一位臣子忽然问道。

    “张大人怎可如此说话!”东方朔回瞥一眼:“车骑将军孤军深入匈奴腹地,虽未传来捷报,但你也不能如此诅咒他。”

    “若是所行进得太深,只怕消息是会晚一些。”韩安国轻声叹道。

    “本来就是嘛。飞将军出塞不过百里都被全军歼灭了,自己还被敌人俘虏。车骑将军的年纪还不如飞将军的长子大,战场经验更是没有。连老将军这次都栽了跟头,更别说初出牛犊的车骑将军了。他把军队带得无影无踪,也当真是大胆妄为!”

    刘彻不语,这位大臣虽然言语尖酸难听些,但所说的也并没有什么大错,他虽心中不悦,但却也不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一味偏袒。

    刘彻开始怀疑,或许一开始就是他错了。

    他心中不禁默念那个名字,仲卿啊仲卿。

    你究竟是去了哪里。

    夜幕低垂的荒原之上,一条绵延冗长的部队正如一条通体黝黑的巨蟒,伴着月色正在沉默与寂静之中蛰伏前进。

    “跟上保持住队形。”一年轻男子立于马上,站在路旁审视着军队成伍而过。

    “将军所言不错,战前组织侦骑四出勘察的方法果真奏效了。这一路上我们几乎避开了所有正面的冲突,沿途零星的抵抗也被我军尽数瓦解,原以为匈奴人有什么三头六臂,还不是被我们斩于马下,兄弟们也是越来越士气高涨。”苏建骑在马上,对着身边的男子轻声道:“如此的纵深,匈奴王庭到现在都是浑然未觉,在此之前,末将当真是想都不敢想。”

    “越是纵深一分,危险也就多一分。未到最后关头,还是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怕就怕功亏一篑。”卫青说罢,俯身对身边的传令官道:“传我将令到前锋部队去,再向前行进百里,全军下马修整一个时辰。等后续部队汇合后,立马启程不得延误。队伍轮番休息,不得无故逗留拖延部队的行进速度。不许起篝火,违令者斩。另外,侦骑继续负责侦查敌情,不许懈怠。”

    “喏!”传令官闻声拜手,立马调转马头,向队伍的前方奔驰而去。

    “将军带来的羽林与期门此次为屯军打头做先锋,也使得屯军将士们心服口服。”苏建望着传令官消失的方向感叹道:“如今我全军上下一心,势如破竹。”

    “比起久经沙场的屯军将士,羽林期门更需要历练。历来都是新兵打头阵,老兵垫后,就算是陛下的部队也不能例外。”卫青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行进的部队,须臾又轻声补了一句:“龙城那边的消息探好了吗?”

    “正如将军所料,龙城因为地处深远,因此守卫松懈,全营不过千人,但粮草却是十分丰盛。”苏建说着也不禁乐了:“这大会龙城还真和我们汉人过年一个道理,单于他可储备了不少的好玩意。听侦骑来报,他们还在不断增盖储存的毡帐,只可惜我们为了快速奔袭,没有带车前来。”

    卫青闻后浅笑,须臾轻声道:“苏将军多虑了,我们没有,可匈奴人有啊。”

第130章 城破() 
天还没亮,李鸾就已经起身开始收拾行囊。

    今日是答应回王庭的日子,她身上的物件本就清减,也是没有什么好收拾的,昨日夜里早也就收拾出一个小小的行囊,可自那以后便就是一夜的无眠。

    睡意朦胧的小璞听见了响动也爬了起来,睡眼惺忪地望着背对着自己的李鸾。

    她一个人独自坐在昏暗的油灯下,望着帐外还黑蒙蒙的天空,静默无言着。

    小璞赶忙从榻上爬起来,朝着李鸾的身边挪了过去,把脑袋轻轻枕上了她温暖的脊背。

    李鸾微怔,须臾柔声道:“既然醒了,就自己起来收拾吧。”

    “姑娘不想走吧。”小璞用额头抵着她的脊梁,喃语道。

    李鸾稍作迟疑,却故作轻松地一笑:“哪里有不想啊。王庭应有尽有,自然是比这里快活。”

    “真的吗?”

    “真的。”

    说罢,她转身熄了炭盆中的篝火。

    匈奴千长此时怀中还抱着美姬,还在温香软帐中睡着。

    昨日因为手下的管事来报,营中的那个汉人女子终于愿意依附王庭。只要把那丫头送到王庭的大单于手中,往后的荣华富贵必然时享之不尽。

    几人说着说着,便找来舞姬助兴,开怀饮了起来。

    一直饮到日月无光,天昏地暗了起来。

    匈奴千长正抱着怀中妖娆的身躯睡得迷迷糊糊,帐外忽然有人来报:“千长,外面哨兵来报,说是隐约看到有一队人马朝着我们这边来了。”

    匈奴千长松开怀中的美姬正要询问,谁料身下的美人忽然怨怼娇哼一声,缓缓坐起身来,玉臂一把勾住了他的脖子。

    匈奴千长被她那娇美样子弄得也有些把持不住,一把将那温香软玉摁倒在身下,口舌交缠了一阵,才恋恋不舍地起身来披上外衣。

    “或许是大单于派来接人的吧。”匈奴千长穿好衣带,随着来报信的士兵出门去迎接。

    春初的草原因为阴寒的关系,早起时起了一层薄薄的雾霭,匈奴千长向着营外的遥远的山丘望去,只见一路灰蒙蒙的人马正隐在春雾中向着营地缓缓驶来。

    “大单于还真把这小娘们儿放在心上,还专门派一队人马来接她。”匈奴千长讪笑一声,对着身边人戏谑道:“不过那丫头的小模样当真时万里挑一,别说大单于喜欢,但凡是个男人,又有谁不喜欢呢。”

    身边的匈奴哨兵却不禁皱眉,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山丘那边蜿蜒而来的队伍,诧异道:“可也用不了这么多人吧。”

    匈奴千长被他顺着他的目光又望了过去,只见那部队不再是方才刚越过山丘时的一条纤细的小蛇。

    朦胧的雾气之中,那部队的队形从开始的一列纵队逐渐向两边蔓延,原本单薄的队伍也似是延绵不断一样从山丘那边越过来,逐渐铺展开来。

    远远望去,倒像时一张血盆大口向着脚下的营地飞速掠了过来。

    匈奴千长感觉有些不妙。

    雾气阑珊虽然很难看得分明,可远处原本依稀可见的马蹄声,逐渐变得越来越难以忽视,越来越雄浑壮大,像是天边微微发亮的云层间的轰鸣雷声。

    “怎么回事?”匈奴千长心中愈来愈慌乱。

    这样的马蹄声听起来怕是成千上万的部队才能发出的,可雾气依旧掩埋着视线线,对方也未打出旌旗更是看不分明。

    马蹄倥偬,愈来愈像雷鸣闪彻。

    匈奴千长看着这阵势冷汗直冒,抬手拍拍身边就近的一个匈奴士兵,喝了一声:“你,骑上马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那匈奴士兵也被吓傻,盯着眼前铺面而来的神秘部队,半晌也没动一下脚步。

    “妈的!”匈奴千长怒喝一声,一脚将士兵踹倒在地,正要拔出腰刀,却浑然发现自己出来时并未记得配刀。

    “汉……汉朝人!”身后不知是谁,忽然在慌乱之中喊了一声。

    匈奴千长回头怒喝了一句:“胡说什么!这里是漠北龙城,怎么可能会有汉朝人!”

    “真……真的是汉朝人!”身边的士兵似乎也被吓坏了,几近声嘶力竭地向着身后喊道:“汉朝人,汉朝人来了。”

    匈奴千长一身冷汗,转眼望着不远处犹如排山倒海之势倾覆而来的部队,他们已然全部蜿蜒过来那座山丘,山丘尽处的云层洞开,透出蒙蒙的光亮,。

    那确实是一只万人的的军队!

    他们越过平缓的山丘之后,顷刻之间就犹如海潮一般向着营地倾覆而来,逐渐接近营地之外不远处的祭坛。

    可他们奔驰速度却越来越迅猛,没有丝毫要勒马的意思。

    雾气渐散开,阳光中云层深处倾泻而出。

    匈奴千长终于看清了那些人的着装,铁甲玄衣,朱缨冉冉。

    “汉……汉人”他话音还未落,只见一只羽箭率先刺破晨雾,飞射而来。

    青草芬芳的草原之上忽然弥漫出一丝血腥的气息,身边的匈奴士兵眼睁睁看着龙城的最高指挥官,就这样被雾气中的来人一箭命中了眉心,应声倒了下去。

    “快!快跑啊!”匈奴的龙城驻军迅速炸开了窝。

    话音还被落,飞蝗般箭镞便铺天盖地,呼啸而来。

    马蹄接踵而至,成群汉军蜂涌而入。

    许多匈奴还在沉睡之中,听见声响冲出来时还光着膀子,手中提着银晃晃的刀,还没看清怎么回事,便被来人斩于马蹄之下。

    瞬时之间,匈奴人的祖宗圣地——龙城,四处都是惨烈的哭喊之声。

    李鸾于帐中也听到外面的愈来愈嘈杂的呼喊声,她上前挑来门帘来看,只见一个匈奴士兵奔逃之中穷途末路,看到她的营帐便奋力冲了进来。

    李鸾被他撞倒在一边,手中的包袱散落了一地,小璞吓得连忙跑向李鸾的身边警惕地望着那匈奴士兵。

    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他身后穷追不舍的人也骑着马冲进了营帐之中,手中明晃晃地刀向这那匈奴士兵砍去。

    小璞吓傻了,呆立在原地一动不动。

    手忽然被一把握住,她还没反应过来,便被身边的人拽着跑出了营帐。

    出了营帐才发现,匈奴的屯营中早已变成了修罗场,横尸遍地,血溅营房。

    李鸾拉着小璞于慌乱之中一路飞奔,她也不知自己要带着小璞逃去哪里,只觉得坐以待毙只有死路一条。

    “姑娘!我们去哪?”小璞在身后粗喘着。

    李鸾的目光锁定了不远处的马厩,忽然脑中萌生的想法,拼了命朝着马厩之处冲去。

    眼看就要接近了目的地,李鸾心中刚要长舒一口气,却不料掌心的手被人骤然抽空,接着传来一声惊声的尖叫。

    她仓皇间回过头去,看见小璞被一个提着银晃晃的长刀的士兵牢牢地擒在了怀里。

    “匈奴人的女人?”那人冲着李鸾戏谑地一笑,提起手中的刀抵着小璞雪白的颈项之间。

    李鸾原本脸色煞白,可听了他这番话,又仔细打量了一番那人的着装却浑然间发现了生机。

    “大哥,我们是汉人,不是匈奴人。”李鸾喜出望外,连忙跑上前去解释道。

    那汉人士兵狐疑地打量了一番眼前身着胡裙的李鸾,怒喝一声:“胡说八道!”

    “大哥,我们真的时汉人……”小璞话还未落便被身后人一把狠狠地推在了地上,抬手就要向她砍去。

    李鸾见状赶忙扑了上来,一把撞开那士兵手中的刀刃,拉起地上的小璞转身要跑,却不了被身后的士兵一把擒住了后颈,猛地一用力,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李鸾只觉得额头一记闷痛,霎时间便天昏地暗了,只依稀听见身边小璞不断的哭喊声。

    小璞抱起李鸾虚软的身体不断的摇晃,可她的意识却因为重创早已朦胧不清。

    小璞无助哭喊之中,望着那士兵拾起刀来朝着她们俩快步而来。

    小璞一咬牙俯下身去,想将意识已混沌不清的李鸾死死掩在自己身下,等着那头顶的屠刀降临在自己身上。

    可她等了多时,那冰冷的刀刃始终未曾落下来。

    她忐忑地睁开眼来,缓缓转过头去看身后的士兵,那握刀的手被另一个突然闯入的英挺男子死死地摁住。

    逆着光,小璞一时间还未看清他的容貌,只看到一个颀长身影横亘在她与那士兵之间,银甲赫然,看起来像是一位年轻的将领。

    “你做什么?看不出时小女孩吗?”那人冲着握刀的士兵怒喝一声,转头望着跪坐在地上的小璞,面目清俊,目光冉冉。

    “将军说匈奴人全民皆兵,自然是要斩杀了。”

    “哪个将军!你他妈有几个将军!”年轻将领对着那汉朝士兵的屁股上就是一脚:“我看你是想抢斩首抢昏头了!全民皆兵说的是匈奴的男人。你以民充兵,不怕被查出来削你吗?”

    “将军,我们不是匈奴的女人,我和我们家姑娘都是汉人,是被匈奴人虏劫过来的。”小璞壮着胆子奋力呼喊道,希望能换回一线生机:“方才我们姑娘已经告知这位兵大哥了,可他却不依不饶非要取我们两个弱女子的性命。”

    年轻将领听完,转首怒视身边的士兵:“当真?”

    那兵士低着头,噤声不言,算是默认了。

    年轻将领冷哼一声:“你可还记得羽林禁律——十七律五十四斩,其九是什么?”

    “我看你求功心切,连自己的出处都抛诸脑后了。”见那兵士低头不言,年轻将领瞬间拔刀,担于那士兵的肩头,怒喝一声:“说!是什么!”

    “凌虐其民,如有逼□□女,此谓奸军,犯者斩之。”那兵士见状赶忙跪下,俯首求饶道:“韩校尉饶命啊!”

    “我念你初犯饶你一次,下不为例。”年轻将士说把将刀尖缓缓地移开了他的肩膀,收回道刀鞘之中:“滚!”

    “谢韩校尉!谢韩校尉!”那兵士赶忙拜首,拾起自己的刀慌乱跑远。

    年轻将领转身望着身后楚楚可怜的小璞,发现她怀中还抱着一个少女微喘的少女。

    他弯下腰去,将小璞怀中长发掩面的少女扶起,抬手撩开她的发际,去探她额上的伤势,轻声问了一句:“姑娘没事吧。”

    李鸾迷茫间只觉一双温暖的手触摸上了她的额头,她心中一惊,却使不上力气,只得缓缓地抬起头来想要看个分明。

    两人目光就这样凌空相遇,刹那之间电光石火,记忆飞般回溯至它的起点。

    伴随着刀剑撞击声,四周依旧是喊杀冲天。

    然而,韩说却充耳不闻。

    他瞪大眼睛,怔怔地望着跪坐在面前的少女,时间马不停蹄,仿佛南去的候鸟早已一去不回。

    如此似曾相识的一幕,几经生死后再度上演。

    她仿佛还是那个躲在上林苑营帐中,从侯府之中逃跑出来的小女孩,被行帷慌乱之际的野猪装了个满怀。

    他于慌乱之中未来得及回护,只得将倒地不起的她抱起来。

    也是如现在这般,抬手去探她额头上的伤。

    那个人还怪他没有完璧归赵,怒气冲冲地回来将他狠狠凶了一顿。

    原本说偷偷带他去猎鹿,最后也悻悻作罢了。

    那人就是个骗子。

    与他说好的事情,这辈子都做不到了。

第131章 重逢() 
你是否也曾遇到过……

    原本都以为此生在难相见的人,忽然带着过往的回忆,满载而归。

    小璞不明白,为何眼前救下她与她家姑娘的年轻将领忽然间眼眶就猩红了起来。

    他默不作声,明亮的眼眸中闪烁着依稀泪光,在身后盖天的嘶吼与刀尖喑哑之声中,缓缓地前单膝跪了下来。

    “是你吗?”他轻叹一声,眼中微光闪烁。

    小璞茫然转头去看身边的李鸾,却未想到身边人颤抖着,眼中却早已是泪眼婆娑。

    她是和分开的时候不太一样了。

    可虽然时隔了如此久远的记忆,她已如同一株稚嫩纤弱的小草开出花来,韩说却还能一眼认出她的样貌来。

    他只是难以相信。

    时间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了五年,命运竟如此慷慨,送她回来了。

    韩说看着她也正望着自己默默流泪,仿佛万般心事皆涌上心头,堵住了喉咙,却止不住眼泪。

    如此便算作是回答了吧。

    他伸手扶住她的肩头在颤抖,刚准备启开嘴唇说什么,一时间悲喜交加,却也没能出声。

    两人寂寞相视,仿佛周围的喧嚣都沉静了下去。

    时光倾斜向远,往事开始复苏。

    那些年少时光,那些天真烂漫,随着那久远的一场骤雨戛然而止。

    那些突如其来的离别,任谁都没能来得及好好道别。

    少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