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职攻略-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赞鹊苌碜游剂浚豢刹萋市惺隆!
田尘开和卫中鸿齐齐叩头,“皇上思虑得周全。”
李忠颔,又问向卫中鸿,“太傅夫人可已恢复?”
卫中鸿道,“谢皇上关心。拙荆已无大碍,只是奕儿一事,老臣尚没告知,生怕再次惊吓到她,只道奕儿需要静养,不便打扰。”
李忠提起唇角。
“太傅之心朕能体谅,可是,瞒得了一时,怎能瞒得了一世?这个时候,太傅夫人最大的心愿恐怕就是能够守在奕弟身旁罢。”
他似乎颇有感触。
卫中鸿垂头道,“皇上所言极是,倒是老臣偏颇了。”
君臣三人又说了会儿话,约摸凌晨时分,李忠离开卫府。
目送李忠离开,田尘开与卫中鸿各怀心事,并肩踏上游廊。
夜色中的卫府静谧而昏暗,二人行至拐角幽静处,卫中鸿曲膝就要向田尘开行下大礼。
田尘开连忙扶起,口中急声,“使不得,使不得,太傅请起,太傅请起。”
卫中鸿轻叹一声,沉重而哀怨的叹息声为静谧的卫家平添几分伤感。
他沉声道,“田御医的大恩大德,中鸿铭记在心。明月作证,清风为鉴,我卫中鸿此生感激不尽。”
他下重誓,一来感动于田尘开这几日为了照顾卫奕尽心尽力,衣不解带,二来,则是震惊于他居然敢提及天山血池。
身处官场数十年的他不会不明白田尘开敢当着皇上的面提及天山血池,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胸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李氏家族既得天下,天下就皆归李姓所有,自然包括那天山血池。而田尘开替卫奕向皇上讨得天山血池,一来有觊觎天家宝藏之嫌,二来,也令皇上陷入为难的境地。
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足以令这个为天家效力多年的老御医身陷囹圄。
所以,卫中鸿感恩戴德。
田尘开道,“老夫只是尽到医者本份,太傅大人不用多谢。何况,老夫其实也是在报恩。”
“报恩?”卫中鸿不解。
田尘开笑笑,“说来话长,如今卫大人仍未脱离危险,还不是叙旧的时候。太傅定要把心放宽,莫要带有包袱。有句话道顺天应命,也有句话也道吉人自有天相,老夫行医多年,对这个道理是深信不疑。”
“但愿罢。”卫中鸿再次叹息。
“奕儿是个好孩子,忠孝两全,仁义兼备,突遭此难,想必是上天的考验,只愿他能安稳渡过一关。”
二人相互说着安慰的话语,慢慢向言若阁走去。
*****
夏皇宫,慈宁宫,丑时。
曹太后年逾古稀,睡眠极浅,这会儿虽已安睡许久,还是被一阵窸窸窣窣的细小声响惊醒。
她睁开眼睛,沉声问道,“芳若,何故?”
转过身子,守夜的芳若姑姑一脸惶恐,叩头请罪。
“惊扰太后歇息,奴婢该死!是皇上他……”
曹太后这才看见仙鹤锦锻屏风后依稀立着一个人影。
“皇上?”
她认出来人,讶异出声。
李忠听见动静,连忙拱手道,“母后莫惊,是忠儿。”
曹太后命芳若伺候穿衣完备,李忠步入寝殿,落坐。
“皇上这时到访,可是宫中急务?”曹太后开口问道。
李忠沉吟片刻,道,“回母后,是急务,却不是宫中之事,有关卫家。”
曹太后有些失望。
“卫家?卫家何事?用得着皇上一宿未眠?皇上近来越不注意身子,要知皇上的身子不止是自个儿的,还是天下百姓的。”
曹太后板起脸孔,加以训斥。
李忠垂头,道,“是,母后教诲得是。只是此事着实着急,事关人命,孩儿才不得不冒然惊扰母后。”
按照田尘开所言,卫奕已经昏迷三天三夜,期间共经过九次放血。饶是正常人经过数次放血,也会承受不住,何况卫奕本身身中巨毒。从卫府出来后,他反复思虑,最终决定直奔慈宁宫。
“人命?”曹太后讶异。
“卫家出了人命?何人?”
“回母后,是卫奕。”
“卫奕?”曹太后更是讶异。
“怎么可能?是不是儿时总跟在你与老九身后玩耍的那个卫家孩童,算起来,他如今不过二十出头,怎会闹出人命?”
李忠将在卫府见闻一一道出。
曹太后闻之大怒。(。)
第二百零二章 皇弟()
“好一个田尘开,是不是自恃效力天家多年,就觉得可以目中无人了?居然胆敢觊觎起天山血池?如此张狂之人,还不快革职查办?”
李忠不以为然,道,“母后不必动怒。正是因为田尘开效力天家多年,孩儿深知他医者仁心的秉性,所以,才不会与他计较。这件事若是外人提出,孩儿恐怕当场就会翻脸。若是田尘开,孩儿反倒会静下心来考虑,是否奕弟真的只有这一种法子可救?”
曹太后道,“顺天应命。凡人命数自有天定,皇上今个儿为了一个卫奕彻夜不眠,明个儿又会为了谁辗转反侧?皇上贵为九五至尊,天下大事,运筹帷幄,如此分神,实不应当。”
李忠叹息一声,“若是他人,孩儿怕是不会如此,可是,他是卫奕,是太傅的独子,也是与孩儿情同兄弟的奕弟。”
曹太后冷哼一声,“皇上如此说,大抵便是心意已决了?”
李忠垂头道,“孩儿不忍心瞧着奕弟离去。且不说旧时情义,单就这五年来,奕弟每年往返西北,便是为孩儿解去不少心头之忧。而且,奕弟履职汴京府多年,功劳赫赫,屡破奇案,深受百姓爱戴。这样的人才,孩儿实在不忍年纪轻轻就断送了性命。”
曹太后想起别的事来,向前倾了倾身子。
“如今距中秋只有一月,卫奕这会儿毒,想是无力再赴今年中秋之约,皇上可有思虑此事?”
李忠伸出一指,在曹太后手心写下一个字。
“六?”
曹太后蹙眉。
“母后以为他可能胜任?”李忠询问。
曹太后换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坐卧,道,“初时咱们千挑万选,选择一个中间人赶赴天水,就是希望这个中间人既是咱们的人,又不会引起老九的反感。毕竟当年是老九主动提出驻守天水,皇上并未捉到他的痛处,老九并非戴罪之身。其实,从皇弟中择一人,是最好的选择。打着叙兄弟之情的旗号,师出有名,堂而皇之。
不过,皇上那时选中了卫奕,哀家也就默认。毕竟路途遥远,卫奕年轻有力,又颇有探密头脑,旧时与皇上、老九都有交情,是个不二人选。如今卫奕身中巨毒,重任自然就落到皇弟身上。先皇出五子,老大战死,皇上继位,老六懒政,老九外迁,老十因为年前幼子误食夹竹桃而亡,如今神情变得恍惚,怕是指望不上。这下看来,那平庸而无为的老六倒成了唯一人选。
说起老六康儿,哀家好生佩服他。多少年来,身为王爷居然都能做到不谙政事,只一心观鸟赏花。据说他不仅疏于公务,就连家事也懒得过问。前阵子家中长女川平郡主与一个晋商的公子闹出传闻,令天家一阵蒙羞。派他去,对皇上自然是无害,可是哀家只怕他过于无能,反过来被老九算计。这一点,皇上有可考虑?”
李忠道,“母后思虑得周全。不过,这一点母后不用担心。奕弟中毒之事,一直秘而未,如今只有卫府至亲和汴京府若干人知道,那远在西北的九弟更不会知道。回头孩儿派六弟西去,更不会大张旗鼓。所以,九弟不见到六弟,便不会知晓此事。他就是有心动作,也无时间准备。母后担心六弟被瞒,是多虑了。”
曹太后想了想,道,“也好。卫奕到底是个外姓人,派老六去探探老九也好,省得往后令皇上落下个兄弟相间的名声。”
说起“兄弟”二字,曹太后不禁眼眶微微湿润。
“老九,彧儿,多年未见,你还好么……”
曹太后忆起往事,痛心疾,一时悲从中来,干咳不已。
李忠连忙起身,唤来芳若。
“母后莫要思虑过重,凤体为安。”
曹太后在芳若的护理下逐渐趋于平静,声音也变得低沉几分。
“皇上,天山血池之事你自个儿拿主意罢。的确没有外姓人出入过是事实,不过若是行事机密,外人也不会知晓。你既此时到访,可见心中重视,哀家不会不知趣儿,还要枉顾人命拿来祖训加以阻拦。万一那卫奕有个好歹,倒落下来咱们母子二人的心结。哀家老了,最近也总觉得身子骨儿不如从前,睡得浅,吃得少,怕是油尽灯枯的那一天不远了。哀家如今最看重的就是母子间的情份,最盼望的就是有一日你们兄弟几个能够聚在哀家的床榻前,陪哀家说说笑笑,那就足矣。可惜的是,老九他……”
曹太后说着说着,又提到了九王李彧,她说不下去,再次悲恸。
李忠见状,连忙施礼,道,“母后千万莫要胡思乱想,母后定会长命百岁。孩儿这就退下,母后好生歇息。”
曹太后手捧胸口,微微颔,“皇上也快回去歇息。”
李忠提了提唇角,“这个点儿,孩儿便不回福宁宫,直接去延和殿打个盹就到早朝了。”
曹太后叹息一声,再次颔,“皇上辛苦。”
李忠走后,芳若侍候曹太后就寝,曹太后摆了摆手,道,“这个点儿,皇上睡不着,哀家也睡不着,不如芳若陪着说会话可好?”
芳若应声,跪在床榻旁,伸出双手,握住曹太后的手腕,反复在大凌、内关、通里、太渊、列缺、神门六处穴位轻轻按摩。
曹太后觉得平静许多,双眼望向床幔,声音里全是悲凉。
“十年了,有十年了罢。十年前,老九遣往西北,哀家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个最年幼的孩子。”
“当年,他是那么英姿勃,最得先皇宠爱,谁知,却因为一时疏忽,断送了大好前程。”
“老九,老九,你莫要怪哀家,手心手背都是肉,哀家心有余,力不足啊。”
“不管老九当年做了什么,做过还是没有做过,哀家只盼能再见他一面……”
“会的,太后。”芳若轻声安抚。
“皇上宅心仁厚,勤政为民,饶是对待一个异姓兄弟都能慷慨相助,何况手足?太后不必难过,会见到九王爷的。”
“是么,但愿罢……”
曹太后苦笑。说着说着,觉得一阵困意再次袭来,不久,便沉沉睡去。(。)
第二百零三章 同心结()
因为慕容晋和白卿若的劝告,沈月然回了一趟京郊。
回到京郊,绿苏见她神情憔悴,问她这几日做什么去了。她没有告诉绿苏实情,只道卫奕偶感风寒,她放心不下,就在哥哥嫂嫂那里住了几日。绿苏见她消瘦不少,又问她要不要吃些东西,她说吃不下。绿苏见她情绪低落,双眼红红,知道她有心事,不敢再多问,乖巧地端来一盆热水,之后独自返回屋里。
沈月然净了净身子,双手抱膝,坐在床板上,望着那件满是鲜血的粉色衣裙怔怔出神。
那一天,出门前,她还好一阵踌躇,抱着一枚铜镜瞧了许久。
蓝色衣裙清秀,白色衣裙飘逸,黄色衣裙明艳,花色衣裙素雅……
想来想去,她选中了她最钟意的粉色。
她喜欢粉色,从前世到今生都是。粉粉的,静静的,不太浓,不太艳,淡淡的颜色,令人赏心悦目。
可是如今,这件粉色的衣裙却……
她将头深埋于两膝之中,头疼欲裂。
恍惚间,听见院外急促的叩门声。
“沈小姐,沈小姐……”
她揉了揉眼睛。
是姚进谦!
可是他醒了?!
她连滚带爬地跑下床榻,跑去开门,姚进谦二话不说,把她拽上马车。
“可是他醒了?”
沈月然这才现,居然已是卯时,她就那样在床板上坐了一夜。
姚进谦一边驾车一边道,“不是,沈小姐莫要心急,听小的把话说完。”
“小的也不太明白这其中的缘因,反正把知道的全说了罢。就是今早寅时左右,老爷突然下了命令,让下人们替主子收拾衣裳和行装,还有田御医也一同随行。我斗胆问老爷,可是主子有救。老爷瞪眼,说不许多嘴。我不敢多嘴,就只好给老爷跪下了。我道没有主子,就没有进谦的今天,无论主子要去哪里,进谦都会跟随,侍候左右,请求老爷让进谦跟着同去。老爷想了想,道,也好,主子身边总得有个得力的人照料。于是,老爷又派出一个丫头、一个护卫,还有田御医与小的,一行五人,辰时出,不可耽误半刻。”
“去哪里?”沈月然问道。
“不知道。”姚进谦道。
“去多久?”沈月然又问。
“不知道。”姚进谦又答。
“无论去哪里,去多久,小的想此去都事关重大,于是特意来带沈小姐去见主子一面,不枉沈小姐在卫府门外守了三天三夜。待会儿主子会先被抬上马车,小的趁机引开老爷和夫人,沈小姐赶紧地去见主子一眼。”
姚进谦计划着,沈月然道谢,应允。
“进谦,秀儿是不是快要生了?”
沈月然想到姚进谦的家事。
姚进谦略一迟疑,不置可否,“沈小姐不用为进谦担心,进谦早就安顿好秀儿。”
沈月然“哦”了一声,当是应答。
到了卫府,沈月然隐在一角,果然看见蒙蒙晨光中,卫府人进进出出,搬运行李,卫中鸿与刘惠琳并肩立在门鼓处,卫中鸿指挥张罗着,刘惠琳不停地拭泪。
过了一会儿,几人抬着一副单架走出来,卫中鸿夫妇指挥着将单架放入马车,二人也随之进入马车。
过了约一盏茶的功夫,二人才从马车里出来,刘惠琳眼睛更加红肿,卫中鸿脸上也有了些泪痕。
这时,姚进谦喊了一句什么,卫中鸿夫妇走进卫府,沈月然知道时机已到,闪身钻入马车内。
只看了一眼,沈月然就潸然泪下。
马车里宽敞、明亮,温度宜人,布置奢华。他只着中衣,静静地躺在雪白雪白的貂绒上,面容苍白,两颊凹陷,唇色暗淡,耳边还有淡淡的水渍,想来是方才卫中鸿夫妇留下的泪痕。
这是他吗?
她记忆里的他总是英姿勃,神正眸清。
她到现在还记得,文池初遇,他立于马上,逆光而立,那样的他,简直太迷人,仿若天神降临,不可轻亵。
七夕那一晚,夜空中的星星有多么地璀璨,他就有多么地活跃,他见缝插针,替她美言,不顾形象,放开胃口大快朵颐……
沈月然再次悲从中来,一只手抚上他的脸庞。
“对不起,全是我的错,全怪我,全怪我……”
这时,车外现出一阵骚动,只听姚进谦大叫,“好了,好了,来了。”
她心里一咯噔,这就要走了?
等了四天四夜,终于与他相见,却不过眨眼的时间!
她从怀中掏出一缕青丝,双手飞快,打下一个同心结,塞进了卫奕的手中。
“绾作同心结,一心盼郎归,我等你。”
她说得飞快,俯身在他干涸的双唇上印下一吻,然后跳下马车,重新躲到巷子里去。
也就前后脚的功夫,姚进谦与一个老者、一个强壮的护卫、一个丫头相继上车,在卫中鸿夫妇的目送下,马车一路向西。
沈月然失魂落魄,双手紧紧抠住墙壁,才忍住了追赶马车的冲动。
“我等你……”
她喃喃低语,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三个字。
******
“回去罢。”
卫中鸿长叹一声,揽上刘惠琳的肩膀。
刘惠琳顺势靠进卫中鸿的怀中,痛哭不已。
“奕儿,我的奕儿,为何会这样,为何会这样……”
那一晚,她实在是惊吓过度。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会亲眼看见奕儿七窍生血的模样。
她到现在还不敢回忆,也不许身边的丫头再提及七夕那晚。
太可怕了,太可怕了,她根本没有办法面对。
卫中鸿轻轻抚背,道,“放心罢,田御医既敢向皇上开得了这个口,就是有十成的把握的。奕儿定会没事,相信我。”
刘惠琳呜咽,“就算奕儿无事,经过此祸,也会大伤元气。究竟为何,汴京府的人可查出奕儿为何中毒?”
卫中鸿垂下眼皮,看了看刘惠琳因为伤心哭泣而不断抖动的身子。
“没有。”他回道。
慕容晋将怀疑的目光投向补汤,并非没有道理。
奕儿生活简单,除了公务,极少在外地流连,所以,除了刘惠琳的补汤,他想不出来还有其它的东西可以把毒根种在奕儿体内长达三年之久。(。)
第二百零四章 王妃()
那一年太后寿辰,他与刘惠琳也在受邀之列。席间,刘惠琳与六王妃安氏相聊甚欢。安氏询问奕儿可有婚配,刘惠琳答无。安氏便拿出一纸配方,塞到刘惠琳的手中,道此方乃天家祖传之方,可补男子精血,调和阴阳,只要长期服用,保管令奕儿成亲后一索得男。刘惠琳闻之大喜,深感六王府中六子七女,的确可以算得上子女成荫,想来是这方子之效,于是拿回卫府,为奕儿每天熬制。
若奕儿此次中毒当真与六王妃的方子有关,那么,此事至少有三个疑点。
一,六王妃为何要害奕儿?卫府与六王府向来无怨无仇,毫无冲突,六王妃动机何在?
二,六王妃如此行事,六王爷可知情?
三,最为令人难以捉摸的一点是,早在两年前,六王妃就已经得急症而亡。
六王妃一死,方子就是死无对证之物,若想通过下毒人找到解药更是无稽之谈,所以,慕容晋才不顾已是致仕之年的年纪,外出找寻毒物来源。
他与慕容晋都觉此事深不可测,像是一个无底深渊。
六王妃的死,究竟是巧合还是必然?
奕儿的毒,究竟是巧合还是必然?
是有人在操纵这一切,还是一切全是一个巧合?
此事,身为人父,他自然要彻查到底,还奕儿一个公道,可是,却不能大张旗鼓地查。
体恤到刘惠琳的情绪是其一。她若知道奕儿是喝了她熬制的药,怕是承受不住这个打击。就算奕儿康复,她也无法面对这个结论。
六王妃病逝两年是其二。面对一个已经过世两年的王妃,若无确凿的证据,冒然追究,只会令自己被动,毫无胜算的可能。
所以,他与慕容晋商议,此事只可暗中进行,绝对不可对外人泄露。
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多,只会招来更大的祸患。
刘惠琳想起什么,道,“那晚奕儿吃了好多那个沈姑娘做的瓜宴,是不是那瓜宴有何问题?”
卫中鸿拍拍她道,“没有,瓜宴没有问题,沈姑娘我也派人早就送出了卫府。你就莫要胡思乱想,安心养好身子。待到奕儿返京,时时处处都得需要你这个娘亲照顾呢。”
刘惠琳只得不再多言,抹去眼角泪水。
转眸间,却见巷角隐着一个纤细的人影。
隐忍,悲恸,侧面向西,目光痴缠。
是她?
刘惠琳暗自下了决心。
******
姚进谦虽未明说,沈月然不能当作不知道。
她当天没有回到京郊,而是打听到了姚进谦的住处,买了一篮鸡蛋,前去探望。
算着日子,张秀儿分娩在即。姚进谦情义不能两顾,只好舍弃了张秀儿,选择追随卫奕而去。
将心比心,她自然要替姚进谦担负起照顾张秀儿的重担。
好在,张秀儿虽然不能言语,却是个心地颇善之人。听闻沈月然简单地将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便指着自个儿的大肚子,连连摆手,又向西方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沈月然了然,张秀儿的意思是说姚进谦做得对,不用顾念自己。
沈月然十分感动,问了张秀儿的分娩日子,张秀儿比划道,两个月后。
两个月后,便是九月中。
沈月然思忖片刻,与张秀儿打起了商量。
姚进谦此行不知何时能归,张秀儿独自一人挺着大肚子住在京城,没有个照应。而她又身在京郊,不能做到每天往返。不如让张秀儿跟着她一起去京郊住下。回头无论是临盆,还是侍候月子,她都可以帮得上忙。
张秀儿原本是拒绝的,一直摇头,意思是说不敢,不敢打扰。
沈月然道,既是快为人母,一切就要以腹中孩儿为重。只要对孩儿好的,就无所谓讲究和忌讳。万一有个闪失,谁都不愿意看到。
张秀儿动了心思,踌躇片刻,答应下来。
当天午后,张秀儿随着沈月然一道来到京郊。沈月然腾出自个儿的房间让秀儿居住,自己则与绿苏共挤一处。白天,她与绿苏分工,一人上午去饼铺,一人下午去饼铺,总之,总得有一人在家中照料秀儿。
沈月然时常坐在庭院中的秋千架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