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抢了皇帝的女人-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嘴唇上染上了淡淡的灰色。

    李祈宁等走到跟前,龙跃睁开眼,启唇叫了声“少主”

    大夫随后跟来,李祈宁朝他摆摆手“莫要说话,让大夫给你看看”

    那大夫朝李祈宁拱拱手,然后上前来给龙跃把脉,把完脉之后,他神色极为严肃,朝李祈宁拱拱手道

第104章 尘归尘() 
等大夫说完;三人的神色剧变;尤其是龙庭;额角的青筋突突直条;他和龙跃两人,虽然一人在明;一人在暗;可两人却是惺惺相惜,成为了生死兄弟;如今龙跃中了毒,躺在床榻上;性命危在旦夕,龙庭便失去了往日的冷静;他神色激动道

    “大夫,空慧大师的回春丹是否可以解毒?”

    大夫原本凝重的脸色,听到回春丹几个字吧;顿时眼睛一亮;他捋了捋胡须道

    “我曾听我师傅说过,回春丹乃用上百种药材炼制而成;需足足十年的时间才能练成十颗,别说是解百毒,便是起死回生也未尝不可,只是这药乃寒山寺的高僧炼制;若不得机缘;如何能拿得到”

    大夫自然不知道;几年前,一个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崔清漪说到最后,眼底便闪过一丝遗憾之色。

    他这一番话说完,三人同时露出一丝喜色,龙庭转身对崔清漪拱手下拜道

    “请少夫人赐药,救龙跃一命”

    崔清漪和李祈宁同时松了口气,当日那和尚将东西送给她时,因那和尚说话荒谬,所以她推辞不肯受,幸好当日,和尚非要给她,她一番盛情难却,只得收下,原本以为一直无用,便将这东西束之高阁,没想到今日却是派上用场了。

    如今倒是要感谢当日他那一番殷勤才是。

    崔清漪转身从瑞香手上拿过药瓶,交给龙庭道

    “龙跃是为了救我而受伤的,救他是应该的,快拿去吧”

    龙庭点点头,将药瓶接过去,龙跃躺在床榻上看到这一幕,目光看向崔清漪,眼底有一丝少见的温度,崔清漪一转头,正好触到他看过来的目光,她微微笑道

    “我知你想要谢我,不过你不好意思说出口没事,放在心里便是”

    龙跃的心思被识破,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

    龙庭见他脸上出现少有的表情,微微诧异,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救他的性命,也不像往日一般拿他打趣,将药瓶代开,到处一颗回春丹,送到龙跃的嘴边,龙跃将嘴巴睁开,他将手中的药往前一送,瞬间便滚入他的喉咙里。

    那个药瓶,龙庭归还给崔清漪。

    回春丹还剩下一颗,她交给瑞香,让她收好。

    龙跃服药之后,一个时辰之后,脸上的青紫之色便慢慢的褪去,两个时辰之后,他便恢复行动,可见已解除,他自行用功,将刺入胸膛的毒针给逼出来,功力运行一个小周天,确定再无大碍之后,方才走出房门。

    李承宏狼狈的从水中逃窜而走,他顺着河道往下游,也不知游了多久,终于发现身后没有任何人追过来,他这才放心下来,顺利的游到岸边,他湿淋淋的从水中爬出来,整个人都狼狈不堪,因为他出现的太突然了,将岸边浆洗的村妇吓得丢掉手中的衣裳就跑了。

    李承宏颓然的坐在岸边,望着河对岸连绵的群山出神。

    这回刺杀李祈宁的计划又失败了。

    不过这也没关系,没有了辛遇和那些证据,太子就没办法对付他了,他完全可以逃过此劫,等事情尘埃落定,他便跟父皇请旨,直接去封地,待他在封地韬光养晦几年,再回到长安城,到时候,不管是太子或者李祈宁,他都让他们为此付出代价。

    想明白之后,李承宏站起来,身上的衣裳都已经湿透了,紧紧的黏在他的身上,他低头看着自己,一副狼狈的样子,嘴角露出一丝嘲讽之色,想他堂堂皇子,竟然落到这种地步,真是可笑,他正思忖间,那伙离开的妇人再次返回来,不仅回来了,手里头还拿着锄头扁担这些农具,身后还跟着一群朴实的庄稼汉。

    为首的那个农妇,见到李承宏,眼底露出凶狠之色,她叉着腰,一手指着李承宏道

    “就是这个野男人,刚从水里头爬出来的,怎么好端端的大路不走,偏偏要潜水,定然不怀好意,这厮瞧着就不是个好东西,大伙一起上呀,将此人给赶出咱们村子”

    她一说完,身后便有壮实的男人附和她道“说的没错,将他赶出去”

    李承宏见这伙村民们来势汹汹的,想要开口辩解,这些人却全然不给他说话的机会,拿着扁担锄头蜂拥而来,李承宏见势头不对,也不敢久留,转身拔腿就跑。

    龙跃的毒解完之后,大夫替他开了一副方子,崔清漪让桐馥熬药亲自给龙跃送过去。

    桐馥以为,龙跃还留在龙庭的屋子里,端着药送过去,推开门往里面走,却见床榻上并无半个人影,她的眼睛在四下里搜寻,也并没有见到胧月的身影,正诧异,忽然间眼前黑影一闪,眼前便骤然多了一个身影,桐馥见他浑身笼罩在黑衣中,就连脸也被遮挡住了,只有一双眼睛寒光湛湛,让人害怕。

    桐馥吓得身子一抖,手中的药差点没有打翻掉在地上,她将手中的药迅速往桌上一放,哆哆嗦嗦道

    “药煎好了,你喝喝”

    说完,一转身便飞快的跑出去了。

    入夜后,李祈宁搂着崔清漪躺在床榻上,屋内的灯火未灭,李祈宁抬手细细的抚着她精致的面庞,他的手指从眉尖一直抚到下颌处,仿佛是对待一件珍宝一般,抚了一遍又一遍。

    良久,他的手在她的脸颊上停下,指腹摩挲着她的脸颊,低声道

    “阿辞,这些日子你瘦了,是我让你受苦了”

    自从皇后娘娘出殡之后,两人足足大半个月没见面了,李祈宁这些天对她的思念与日俱增,只是他身负重任,那份沉沉的思念便只能放在心底,暗卫通知她崔清漪被人挟持之后,他正好在回城的路上,得知此事之后,他的心就仿佛被什么东西给攥住了一般,生生的发疼。

    心中积压已久对李承宏的恨意越发浓烈起来,他和此人就是夙世的仇人,生生世世不能两立,这辈子,就算他不动手,李承宏也不会放过他,所以,他们两人定然只有一人能活在这个世界上。

    崔清漪将他搂紧了几分,埋首在他的胸膛上,贴着他滚烫的胸口,她的一颗心这才完完整整的安定下来,她道

    “只要还能见到你,便是让我受再多的苦,我也不在意”

    李祈宁低下头,在她雪白的额头上亲吻,他道“可我不愿意,你受多一分苦,我心中的自责便多一分”

    得知她是被李承宏设计带走的之后,他心中恨不得将李承宏千刀万剐,以泄心头之恨。

    崔清漪微微眼红,李祈宁抚着她的鬓发,柔声道

    “往后可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了,那个害你的丫鬟,如今已死了”

    崔清漪一阵震惊,她嘴唇颤了颤,失声道“你杀了她么?”

    李祈宁摇摇头道“不是我杀了她,是她自己的心上人亲手结果了她的性命,她知道的太多了”

    那么杀她之人,便是苏演。

    倩紫虽然死里逃生,心中却仍然带着一丝执念,还算个聪明伶俐的姑娘,只可惜在感情之事上容易犯糊涂,总对苏演抱着一丝的侥幸,为了这个男人,她一个柔弱的女子居然用匕首挟持自己,豁出性命铤而走险,然而到头来,还是死在苏演的手上。

    崔清漪一阵感慨,手上悄悄握成拳头,她咬牙道“倩紫死不足惜,只可惜真正的坏人却还活在这个世上!”

    她说的,是苏演和李承宏。

    李祈宁冷笑一声“杀掉倩紫的那个夜晚,苏大郎殉情自尽了,放了一把大火,将两人所在的院子都烧了个干净。”

    苏演千方百计的想要从大牢里逃出来,他是断然不会为了一个丫鬟自寻死路的,唯一的可能便是有人让他自尽了。

    崔清漪抬眸道“是你让人做的?”

    李祈宁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他不说话,就等于是默认了。

    崔清漪既然没有半分责怪他的意思,反而觉得此事做的,简直大快人心,苏演那样作恶多端之人,便是该死。

    她小声道“总算为那些被他害死的娘子们报仇了”

    李祈宁轻轻的“嗯”了一声。

    他低头看着她雪嫩的肌肤,忽然间,一个翻身,将她整个人都压在床榻上,他低着头,轻轻的啄着她粉嫩的唇瓣,温热的呼吸撒在她的脸上,他声音微哑

    “阿辞,我想/要你”

    崔清漪感受到他身体的热度,躺在他身下,身子酥软,双颊泛红,她偏开头,轻轻的“嗯”了一声,李祈宁似受到某种鼓励一般,凤眸闪烁着了亮光,偏头含住她的嘴唇,深深的吻起来。

    很快,两人之间便再无遮拦,崔清漪被他吻过之后,脖子上面都泛着粉红的颜色,李祈宁眸光幽深,将她从头到尾细细的用嘴疼爱了一番。

    崔清漪双眸泛着水光,歪着头躺在软枕上,绸缎般的青丝披散在脑后,整个人媚态横生,让人难以自持。

第105章 尘归尘() 
崔清漪半阖双眸睨见他脸上带着怒意;眼中的迷离之色消退;整个人陡然清醒起来。

    她微微咬着唇;双手勾着他的脖子;将整个绵软的身子都贴上去;连双腿都缠着他不放,两人如同交颈鸳鸯一般紧贴在一起;耳鬓厮磨间;她将红唇凑到他的耳边软软的说道

    “夫君;他并没有碰过我,你莫要生气”

    她的声音轻软;如同三月的杨柳风拂过脸上,令人意料的舒服;他的心软了半截,身体往前挺;两人之间再无任何距离。

    他哑着嗓子道“我不是生你的气;我只怪自己;没有将你护好”

    崔清漪不在言语,屋内只剩下缠绵在一起的声音;恩爱过后,两人躺在床榻上;李祈宁将她搂在怀里,低声道

    “阿辞;你若是真有个三长两短;我这重活的一辈子可就白费了”

    崔清漪搂着他的脖子;柔声道“被关在宫中那几日,我真是担心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当时我便在想,这辈子若是不能同你在一起,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往后你要去哪里,我便跟着你一块走,便是死,我也要和你死在一块,要看着你我才能闭眼”

    李祈宁被她这一番深情所打动,他将她搂得更加紧了几分,他低声道

    “我们再也不分开”

    在王府修养了几日,崔清漪的气色又恢复如同往常,只可惜城阳公主身子却不太好了。

    这事情还瞒着崔家那边,因此那边几乎无人知道,不过这几日可苦了城阳公主,皇后病逝之后,她尚且还没有从伤心情绪中走出来,没过几日,便听到儿媳妇从王府被人劫持而走,这搁在谁身上都受不了,这几夜里,她彻夜难眠,翻来覆去的总是睡不着,到崔清漪回来的那一日,她那根绷紧的弦总算是松下来。

    这一松下来,也不知为何,许是郁结在心,加上风邪侵体,这几日身子便有些不太爽利。

    得知此事之后,崔清漪赶紧让人请御医来替公主治病,倒是没什么大毛病,只是有些发热,御医替公主开了方子,药煎好之后,崔清漪亲自替在公主榻前侍奉汤药。

    城阳公主喝完药之后,躺了一会儿,感觉身子舒坦了些,崔清漪守在榻边,见公主精神了些,抬手摸了摸她的额头,一触之下,感觉冰凉了许多,她总算是放心下来,御医的方子真是管用,才服了一剂药,城阳公主便退烧了,想到城阳公主是因为担心自己才会病倒,眼中便露出一丝自责之色,她道

    “都怪阿辞,若不是因为我,阿娘也不至于生病”

    城阳公主瞧着眼前这个被自己从小宠爱着长大的侄女,如今自己的儿媳妇,见她好端端的坐在自己的眼前,心里头感到踏实。

    崔清漪虽然不是她亲生的,可两家的关系亲同一家人,她更是将她当做亲生女儿一般看待,知道她被人劫持之后,她同样是心如刀割,如今回来了就好。

    她握着崔清漪的手,眼眶微红道“阿辞,好孩子,只要你回来了,阿娘便是再生几次病也是值得的”

    崔清漪与她紧紧相握,若不是出了这次的事情,自己这一生还当真是无比顺遂且无忧无虑,在崔家被阿爹阿娘千娇百宠,嫁到王府之后,又有待自己如同亲生的公婆,她道

    “阿辞怎么舍得您生病,阿辞只盼着阿娘这一生能长命百岁便好”

    她的几个子侄中,她最最是喜欢阿辞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孩子真实不矫情,这几日她衣不解带的伺候自己,这份孝心着实是难得,不由的会心一笑,道

    “你这傻孩子,哪里有人能长命百岁的”

    就连母仪天下的皇后,还不是说走就走了,这人生当真是变化无常,有些事情猝不及防的发生了,让人防不胜防,唯一能做的,便是尽自己所能,保护好身边的人,只要她们都平平安安的,她才能放心。

    崔清漪见她眉目舒展,总算是开怀了许多,这才放心了。

    婆媳二人说了一会儿体己的话,崔清漪见城阳公主身子刚刚好转了一些,也不想让她过度的伤神,安慰了她几句让她不要再去想过去的事情,嘱咐她好生歇着,让屋内伺候的丫鬟去厨房熬一些清粥过来,放在屋内,公主饿了便可以吃,交代完毕之后,便带着丫鬟离开。

    皇后出殡之后,皇上便恢复早朝,文武百官济济一堂参加朝会,信王的罪名还未定,朝中便有官员上呈奏章给皇帝,替信王翻案。

    弹劾的奏章言之凿凿,说是太子诽谤信王,信王无罪,一切的证据,证人,都是被太子威逼利诱这才污蔑信王,这一切的幕后主使人是太子,太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忌惮信王的势力,想要除之而后快,并且还有人伪造了太子污蔑信王的证据。

    这样一来,太子百口莫辩,惹得皇帝勃然大怒,当着众臣的面,将太子眼里斥责一番,还有要废了太子的意思。

    太子简直百口莫辩,他平日又是个极没有主见的,在朝堂上被人污蔑,竟然不知如何替自己辩解,他将目光看向李祈宁,李祈宁却对他置之不理,反倒是崔老爷子站出来替太子说了几句公道话

    崔友静道“太子为人忠厚,孝善敦敏,他怎么会做出这等伤害手足之事来,依老臣所见,此事极为蹊跷,是不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太子也不一定,还请皇上明察”

    崔友静乃中书令,在朝中是文武百官之首,既然他都站出来替太子说话,群臣也跟着附和起来,自从皇后死后,王尚书病倒了,一直告病在家,也只有崔友静能站出来替他说话了。

    然而,皇上看到还有这么多人替太子说话,越发是不高兴了,对于几位皇子的事情,皇帝是有私心的,是个正常人都能看出来,皇上有意偏袒信王,废长立幼也未尝不是不可能的,可太子毕竟是国之根本,是废是立,岂能随意,因为,崔友静不得不挺身而出,替太子说话。

    他不说还好,说出来之后,彻底把皇帝给得罪了,皇帝以前之所以要立太子,纯粹是因为忌惮王家的势力,如今皇后薨逝,后宫中失去了牵制他的人,他对王家的忌惮便少了许多。

    如今太子被人诬陷,他却没有半点想要袒护他的意思,实际上是已经动了想要废掉太子的心思。

    对于皇帝来说,他不希望朝中外戚专权,若是太子继承大统,将来有一日,这天下势必成为王家的天下,反倒是李承宏,苏尚书在朝中的势力薄弱,并不会形成专权的局面。

    皇帝冷着脸道“太子诽谤兄弟,污蔑信王,证据确凿,崔尚书你却还要替他辩解,想必是老糊涂了,朕念你辅佐朕多年,不计较你这些过失,你如今年事已高,朕特准你告假回家养老”

    此话一出,群臣哗然,众人皆议论纷纷,但是没有任何敢站出来替他说话,都怕触怒皇帝。

    听完此话,崔友静神色倒是平静无比,他神色坦然,拱拱手道

    “微臣多谢皇上”

    说罢,便抬起手,缓缓的将头顶上的乌纱帽给摘下来。

    他抱着乌纱帽往前走了几步,将乌纱帽放在丹墀上,然后往后退回原地。

    这样一来,朝野上便鸦雀无声了,也没有人再敢替太子出头了。

    皇帝严惩了太子,将太子禁足在府上,让他闭门思过,朝中朝政交由誉王打理。

    皇帝并没有将信王推到风口浪尖上,因为他知道,此时,不宜对信王委以重任,若是要这样做,只是遭到诸臣反对。

    不过,来日方长。

    朝会散去之后,李祈宁离开宫中。

    他在宫门之外,遇上崔成珺,原本已经掌控好了信王所有的罪证,一夜之间所有的物证都被毁灭,而所有的人证都改了口,作为一个刚正不阿,公私分明的大理寺少卿,崔成珺忍着一股子怒火,直到宫门口与李祈宁碰面了,才将这股子怒意发泄出来。

    两人一块骑马,崔成珺厉声责问道“祁宁,为何你要毁掉所有的证据,你知不知道这样对你一点都不利,一旦信王得势,他是不会放过你的”

    李承宏若是想要对付他,也不是那么容易,崔成珺倒是过于担忧了,他并不怕信王,崔成珺见他神色自若,忍不住皱眉道

    “我知道你不怕他,可你也不替阿辞想一想?”

    李祈宁勒住马缰绳,偏头看了他一眼,他神色平静道“我正是为了阿辞,才会这么做”

    崔成珺一时没有明白他的意思,正要问他什么意思,为何他说这样做是为了阿辞,难道是因为他忽然改变主意与阿辞有关么,他忍不住想要问清楚,可还不等他再次开口,李祈宁夹住马肚子,喝了一声,一下子奔出去很远。

第106章 尘归尘() 
关于信王之事;皇帝已经认定了是太子诽谤造谣;将他禁足起来;信王则为了避免太子猜忌;主动提出来前往封地,向来宠爱儿子的皇帝;出乎意料的答应了。

    准许信王前往蜀地。

    朝中还有官员想要替太子翻供的;都被皇帝打压下去了。

    一切尘埃落定。

    自从崔友静罢官之后,崔家的门庭也冷落了许多;他寿辰当日,前来给他拜寿之人寥寥无几。

    身边几乎只有几个儿子儿媳陪着;老爷子一夜之间沧桑了许多,双鬓似被霜染;穿着一身驼色如意纹直裰,头戴着软脚幞头,坐在首位上;他身边是陪伴多年的郑老夫人。

    崔友静自从被娶了郑老夫人之后;便再也没有纳妾的念头,两口子相濡以沫四十多年;从未脸红过,如今两人不再年轻了,双鬓微白,却仍然恩爱;携手相伴;也着实难得。

    崔友静的目光从堂内给他拜寿的诸位晚辈身上一一掠过;眼中露出些许欣慰之色,崔安延为长子,领着弟妹以及府上的晚辈和下人一起给老爷子拜寿

    “今日是阿爹的六十大寿,儿子祝阿爹长命百岁,福寿延绵”

    虽然府上没有几个客人,不过看着自己的儿孙各个都是人品端正,尤其是二房的几个,皆是出类拔萃,他心中亦感到慰藉,他虽然辞了官,可他们崔家人才辈出,在朝中都能站住脚,迟早都会有出头之日,所以即使此刻,他不当官了,他半点也不忧心,反倒有种多年没有的坦然和豁达,他笑道

    “难为你们一片孝心,这次过寿,是这些年以来,我过得最开心的一个寿辰,只可惜阿辞不在,她若是在此处,我这寿辰便过得没有半点遗憾了”

    崔友静是因为为太子辩解,才不得不致仕在家,如今太子被禁足,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皇后这一死,太子恐怕是要失势了,这崔家帮着太子,就等于是得罪了信王,如今谁能冒着得罪信王的风险,来和崔家交好,云都王府向来是明哲保身的,王府的人若是不来,也是情有可原。

    崔安知也不知王府那边会怎么做,只是在看到父亲脸上闪过一丝怅然之时,安慰他道

    “阿爹,阿辞最敬重的便是您了,她一定会来的”

    话音刚落,门外便有一个娇软柔和的嗓音传进来,声音里带着丝丝的笑意,她道

    “可不是么,今日是阿翁的寿辰,我可是准备了好长一段时日,就盼着今天,怎能不来?”

    她一说完,崔友静夫妇二人眼睛都亮了,伸长脖子往门外看去,只见一对年轻的夫妇携手走进门来,不仅崔清漪来了,便是云都王世子也亲自来了。

    站在堂内的众人将往两旁走开,给二人让了一条路出来。

    夫妇二人走至堂中,崔清漪给老爷子祝寿

    “孙女祝阿翁长寿安康,松鹤延年,万寿无疆”

    崔友静看到孙女之时,脸上堆满了慈爱之色,眼中的笑意快要溢出来了,他开怀的笑道

    “阿辞,好孩子,你能回来,真是太好了”

    崔清漪笑道“阿翁的寿辰,孙女若是不回来,岂非不孝”

    崔友静满意的点点头,看了看站在她身边的那个英俊笔挺的男人,他和郑老夫人一起站起身来,李祈宁朝二人拱拱手道

    “祁宁祝老爷子福如东海,日月昌明”

    崔友静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