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抢了皇帝的女人-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祁宁祝老爷子福如东海,日月昌明”
崔友静有些动容,他拱拱手回礼,笑着道“如今老朽已经是一介白衣,世子爷亲自前来给老朽贺寿,老朽真是不敢当啊”
李祈宁微微一笑道“老爷子客气了,今日是您是寿星,我是晚辈,来给您祝寿是应该的”
他贵为云都王世子,年纪轻轻便在战场上立下不少战功,在军中威望甚高,在朝中也十分得皇上器重,往日里看起来也不像是个好亲近的,可真正了解他便知道,此人从不端架子,也不像某些人那般虚情假意,尽只会说些好听的话,关键时刻就会露出自己的真面目。
他这一番,倒是让崔家上下的人一致对他的好感度都提升了不少,就连向来喜欢从鸡蛋里挑骨头的三夫人,面对李祈宁,也挑不出半分毛病来。
崔友静见他这番话说的极真切,便将他这份心意收下了。
话毕,李祈宁对二老说道
“祁宁和阿辞特地为阿翁准备了一份薄礼,还请阿翁收下”
说着,他和崔清漪往旁边让开,不多时,便有两个下人抬着一副绣屏上来放在堂内。
李祈宁上前,将绣屏揭开。
这是他和崔清漪两人在七巧阁买的双面绣,拿回来之后,命人做成绣屏,绣屏的一面是松鹤延年图,一面绣着彭祖拜寿,正好都寓意长命百岁。
崔友静见绣活极为精巧细致,在秦国再无能出其右着,他点点头道“这的确是份好礼,老朽收下了,难为你们的一片心意了”
崔清漪笑了笑道“阿翁,你再看看背面”
说着,便命人将绣屏转过来,在绣屏的背面,同样是一副同样精致的图画,便是见多识广的崔友静看完之后,也忍不住惊叹道
“的确是巧夺天工,你们二人有心了”
这样一副绣屏,简直价值连城,若是换做从前他当官的时候,自然是不敢收的,如今他已经不当官了,那么这绣屏哪怕是天价,他收下来看也是无妨的,他让人将绣屏抬下去。
正在这时,又有人走入堂内,似乎已经看到了这幅绣屏,声音里头带着轻嘲道
“九妹可真会挑礼物,将阿翁哄得这般开心”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一个满头珠翠,服饰华丽的女子朝堂中走来,此人正是崔家的七娘,如今的信王妃。
明日就是信王前往封地的日子,今日她却还能来贺寿,真是让人十分的诧异。
她身后跟着两个丫鬟,其中一个手里捧着一个红漆描金的盒子,三夫人看着女儿又是一人回娘家,心里头不是滋味,为了女儿的荣华富贵,她当初极力赞成女儿嫁给信王,可如今她嫁过去了,才发现女儿过得半点也不幸福,至少,不如九娘幸福。
郑夫人看在眼里,心里头叹了口气,如今也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
崔清湖盈盈下拜“孙女望阿翁如日月之升,与山河同岁”
崔友静看到崔清湖时,神色淡淡的,只是点了点头道“你有心了”
崔清湖虽然听出这话里头并无欢喜之意,心中不悦,在她眼里,崔友静便是从小偏宠九娘,打小,崔清漪读书不用功,她在他面前告状,崔友静反而帮着崔清漪,还将姑奶奶的重环龙凤佩送给她,她一片好意回来给他祝寿,老爷子却这般冷淡,崔清湖心中不舒服,可还是忍着脾气道
“阿翁,这是孙女的一点点心意,还请阿翁收下”
说完,便让身后的丫鬟将盒子呈上来,她当着众人的面将盒子打开,那尊千年沉香弥勒佛已经失窃,崔清湖不得不从王府的库房里挑选出其他东西出来。
红漆木盒总放的是一尊羊脂白玉莲座观音,观音晶莹雪白,做工极为精湛细腻,实乃极品,同样的价值不菲。
崔清湖道“阿翁,这尊羊脂玉观音,是信王殿下特地嘱咐孙女送给您的,有观音保佑您,您定能安康长乐”
然而,崔友静听完之后,眼底便露出冷意,他声音也冷
“老朽谢过王爷和王妃的一番心意,只是这般贵重之物,老朽却是受不起,还请王妃收回”
此番,崔老爷子致仕在家,全拜信王所赐,若不是信王构陷太子,他站出来替太子澄清,得罪了皇上,那这一切就不会发生,信王手段狠辣,是个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他一直都不看好他,如今听到信王两个字,自然有些不大高兴。
他当众拒礼,让崔清湖十分难堪,站在原地,脸色煞白,进也不是退也不是,郑老夫人是个明礼之人,老爷子这样明摆着拒绝信王,岂非就是告诉世人,崔家与信王交恶
郑老夫人温和的笑道“老爷,这好歹是孙女的一片心意,还是收下吧”
在郑老夫人的以及崔府上下众人的劝说下,崔老爷子这才勉强将东西给收下了。
除了老爷子的嫁出去的孙女之外,府上还来了几位老爷子多年的挚友,有些还并非官场之人,老爷子心里头十分高兴。
原本该门庭若市的寿宴,最终只来了寥寥数人,宴客的席位都摆在堂内,然而人少有人少的好处,不喧嚣不热闹,反而让人安宁平静无比。
一场宴会下来,宾主尽欢,饭后,崔清漪抽空陪着秦夫人在院子里走了走。
无意中,却遇上与郑夫人一起的七娘。
第107章 尘归尘()
崔清漪和秦夫人默契的站在回廊的拐角处不动;静静的听着郑夫人母女二人说话。
小郑氏对女儿的离开感到十分伤心;红着眼眶道
“你从小到大;都没有离开过长安城;也不知道去了蜀地;能不能习惯,往后阿娘也不能时常见到了;一想到这里;阿娘这心里头着实是难受的紧”
崔清漪看到这一幕;倒是有些动容,小郑氏的人品虽然让人不齿;可却是真真的对女儿极为宠爱,就好像秦夫人待她一样。
她和七娘一起长大;七娘心气极高,喜欢争强好胜;小时候;看到她有点好东西;便要求小郑氏给她同样好的,小郑氏都是变着法子来满足她;崔清湖的性子,也就是被她这样宠坏的。
崔清湖倒是极为冷静;仿佛并不在意离开长安,她平静一笑道
“阿娘;我又不是不回来了;等每年信王回长安叙职之时;我会同他一起回来探望阿娘,蜀地虽然偏远,可也是富饶之地,女儿不会不习惯的”
说起信王,小郑氏的神色又是一暗,如今她总算是看出来了,九娘嫁给云都王世子,这才是和和美美,恩恩爱爱,自己的女儿和信王算是哪门子夫妻啊,信王平日里也没见关心过女儿,更加谈不上关心女儿的家人了,虽然他是堂堂王爷,可她崔家却是半点光也没沾上,小郑氏认为,女儿嫁给他当真是不值得。
小郑氏没好气的说道
“信王对你可比不上世子对九娘,他心里头根本没有你这个王妃,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阿娘如今可真后悔让你嫁给此人”
崔清湖却是淡淡一笑“阿娘,既然如今嫁他了,便是后悔也是没用的,他纵有再多的不好,也终究是我的夫君,我会一直陪着他,人心都是肉长的,想必有一日,他会对我好的”
小郑氏只是无奈的叹气。
秦夫人没往下继续听下去,拉着崔清漪一起悄悄的离开。
等走了一段路,秦夫人这才有些感慨道
“七娘嫁给信王,攀龙附凤,看起来风光,实际上这日子过得却一点也不开心,也不知将来信王能不能明白她这一番心意”
崔清漪对崔清湖的遭遇半点也不同情,她觉得这一切崔清湖都是自找的,若是换了她,当自己爱慕的男人不爱自己之后,她会痛痛快快的离开,人生一世,活着便是为了图个开心,何必一门心思都放在不爱自己的男人的身上,日夜受情爱的煎熬。
她挽着秦夫人的手,微微一笑道“阿娘,七娘那性子你也是知道的,执拗顽固,轻易不是旁人能改变的,既然她还想着留在信王的身边,就算有人要劝她离开,她也是不会走的,还不如让她对信王彻底死了心,将来或有一日,她会懂得舍弃二字”
秦夫人听她说的这番话颇有道理,嫁人也不过半年的功夫,倒是懂事了许多,她心中颇为欣慰,看来女儿终究还是长大了,她只不过是随意一问
“若是让你舍弃心中所爱,你会怎么做?”
她心中的所爱,只李祈宁一人而已。
只要一想到他,心中柔肠百转,她笑了笑道
“阿娘,我不会舍弃祁宁哥哥,我和他会一直在一起,我们不会分开”
若让她舍弃心中所爱,还不如让她去死,只不过这话若是说出来了,秦夫人听了之后,必然要不高兴了。
说到底,她和崔清湖是一样的执拗顽固,只不过崔清湖爱错了人而已。
秦夫人听完之后,只是笑而不语。
未时前后,李祈宁夫妇二人离开崔府,李祈宁陪着她一同坐马车,两人独处的时候,崔清漪看着对面这个自己深深爱慕的男子,他五官俊美,面若冷玉,双眸深邃遥远,仿佛是让人捉摸不透的夜空,也让她深深的沉醉着。
李祈宁见她一直望着自己出神,将她纤细的手握在手中,微微笑道
“你在想些什么?”
崔清漪这才回过神来,眼睛却没有挪开,而是一直盯着他不动,她道
“祁宁哥哥,如今信王要走了,这些年你所有的努力全部功亏一篑,难道不觉得可惜么?”
他搜集了这么多李承宏犯案的证据,自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定然是多年筹谋,若不是因为她,或许信王此次再难翻身了。
李祈宁看懂她的心思,抬手将她搂在怀里,手臂环着她纤细的腰肢,他道
“即便没有你,皇上也会力保他这个宝贝儿子,他不会死的,我这么做,只是逼着他离开长安城”
崔清漪微微一愣,不解道“为何?”
李祈宁道“信王留在长安城,就如同猛兽被困在笼中一般,只有放他离开,他才能施展他心中的报复,蜀地物阜民安,乃广袤富庶之处,他在那里待下三五年,招兵买马,足以组建一支庞大的军队,届时,他野心渐炙,定然会领兵杀回长安城,夺取皇位,只要他叛乱,我才能有理由对付他”
崔清漪听完他的计划,登时大惊失色,她双手猛地抓紧他的衣袖,微微张嘴道
“夫君,养虎为患,若是将来一日,他羽翼丰满之后,未必会先来对付太子,有可能第一个对付之人便是你!”
李祈宁摇摇头道“他不会”
他和李承宏认识两辈子,他知道此人最在乎的是什么,无非就是那至高无上的皇位,他会想,等皇位到手,到时候再要灭掉他,简直易如反掌。
可是,他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崔清漪见他如此笃定,便没有继续问下去,上辈子,他和她都因为李承宏而死,这辈子,也不知能不能扭转这种局面,既然这一切都是命运,若是不能扭转,她便同他一块儿死罢,反正也许还有下辈子
当天夜里,信王入宫拜别苏贵妃。
知道儿子要走这件事已经无法扭转,苏贵妃哭的跟泪人一般,李承宏此人虽然阴险毒辣,可对苏贵妃却是十分孝顺的,这世上,恐怕得他真心相待之人,也只有皇帝和苏贵妃了,皇帝虽然是九五之尊,对他这份疼爱却是发自内心的。
他见苏贵妃泣不成声,心中微微不忍,他神色微凛道“阿娘,儿子去蜀地韬光养晦,成就一番事业,将来定然带兵杀回长安城,儿子将来定然让您光明正大的成为太后”
眼看着皇后已经薨逝多日,皇帝却一直没有重立皇后的意思,或许在他心中,终究觉得亏欠了皇后,因而,一直将这个位置留给她,纵然他再宠爱苏贵妃,可始终没有要立她为后的意思。
苏贵妃为此,心中稍有不甘。
如今她虽然掌管六宫,可却是名不正言不顺,下头份位低的嫔妃对她面服心不服,她心里头忍着气,跟皇帝提了提,可皇帝却是顾左右而言他,压根就没有想要替她正名的意思,苏贵妃也算看清这个男人了,对他冷了心肠,好,好,既然他不能给自己一个皇后之位,那将来,自己的儿子登基了,她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后,看谁还敢不服她。
她一想到这里,心里头便宽慰了许多,用帕子擦了擦眼泪,敛了敛情绪道
“好孩子,到了蜀地,可要常常给母妃写信”
李承宏点点头。
夤夜,李承宏从宫中出来,次日一早,天刚刚亮的时候,信王便带着家眷出城了。
李承宏在朝中树敌太多,加上他如今又自愿前往封地,导致朝中许多官员都以为信王退让,不足以成大器,纷纷又投向太子那边,因此他出城这一日,前来送行之人,少之又少。
马车驶出城门口,在城外稍停,李承宏挑起帘子,见到道路旁边一个年轻人坐在马背上,那青年生的一副白净面皮,模样俊秀,崔清湖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看清楚马背上的人,不由得微微一怔,赶紧从马车上下来。
另外,离马车不远处,还有一辆青布马车停着,李承宏看见马车旁边伺候的小厮在车帘外朝马车内说了两句话,那车帘子便打起来,一个五来岁的老者弯身从马车内出来。
李承宏从马车内出来。
那老者走到了跟前,朝李承宏拱拱手道“信王殿下今日要离开长安了,老臣替娘娘来送送你”
李承宏在他手臂上虚虚一扶,低声叫了句“外公”
来人,正是痛失爱孙,告病在家的老臣苏尚书,苏尚书抬起头来,他如今不过五十来岁,可自从苏演死后,他便一夜之间似老了十岁,两鬓斑白,老态龙钟。
他道“王爷,老臣老了,还想着能活着看到王爷回到长安城”
李承宏明白他话中的意思,他神色郑重道“外公放心”
那边崔成琮从马背上翻身下来,将挂在马身上的一个包袱塞到崔清湖的手中,他看着唯一的妹妹,虽然兄妹二人从小不和,可到底是亲兄妹,她这么一走,崔成琮倒是有些不舍,他道
第108章 尘归尘()
崔清湖原本以为崔家人都要远远的避开她;和她老死不相往来了;不过她的爹娘和兄长还是关心她的;听完这番话;她眼眶微红,低着头道
“我知道了;谢谢六哥”
崔成琮抬手在她的肩上拍了拍;笑了笑说道“自家兄妹,说什么谢”
道别之后;便分道扬镳,送行的两家也各自都回到城中。
春去冬来;眨眼的功夫,又是一年的元宵佳节。
秦国的元宵佳节隆重又热闹;比之新春佳节也毫不逊色,渭河之上,画舫游船往来不绝;两岸的街道上;游人如织,城中灯火璀璨;绚烂非常。
李祈宁夫妇邀请了些友人,一起游船赏玩花灯,在画舫里行了酒令,推杯换盏;李祈宁喝了几杯;便站起来欠了欠身;说要出去走一走,随后便拉着崔清漪离开了。
上了岸后,两人来到长安城中最为热闹的东市,东市的一条长街上,灯如昼,在夜色里如同明珠点缀的一般,往往来来的都是游人,手里头提着各式各样的花灯,那些花灯形状各异,将人看的眼花缭乱。
两人手牵着手走在一块,男子高大俊美,女子的美艳精致,实乃一对璧人,即使在夜色里,也让人频频的侧目。
长安城的花灯两人打记事开始,便是一起出去看,如今这个场景,倒是让他想起一些儿时的事情来。
李祈宁忽然微笑道“阿辞,我记得你小时候可喜欢花灯,那一年为了从我手里拿到花灯,你还说要嫁给我”
崔清漪笑了笑,她和李祈宁打小一块儿长大,元宵节也一同玩耍,每回出来街上,她看到那些花灯挪不开眼,可等自己到了卖画花灯的摊位前,仰头看着那些灯谜,却是一个也猜不出来,只好央求着四哥和李祈宁帮她,崔成瑾不擅长猜灯谜,崔清漪便只好将希望寄托在李祈宁身上。
李祈宁果然从来不让她失望,灯谜一猜一个准,因此每回过元宵,她都能在街上得到她喜爱的花灯,有一回,她和李祈宁都看上了一盏荷花灯,那荷花灯外形倒是没什么特别,只是里头点的却不是火,而是绿色的荧光粉,一盏发着绿光的荷花灯,在大街上十分的耀眼,她看着就想要,李祈宁也同样想要,于是两人只好商议,谁猜中了灯谜,荷花灯便是谁的。
然而,在猜灯谜的能力上,她自然不及李祈宁,因此她输了,便只好眼巴巴的看着李祈宁提着莲花灯在手中,李祈宁瞧着她笑道
“你只要叫我一声好哥哥,我便将花灯让给你”
年纪小的崔清漪倒是没觉得不好意思,,拉着他的袖子,十分乖巧的说了一句
“好哥哥,你将花灯给我,等我长大了我便嫁给你”
听李祈宁说起,崔清漪也似乎想起了那事情,不由得有些窘迫道
“儿时不懂事,你怎么还记到了今日”
李祈宁偏头一看,见自家娘子垂着头,脸上透着红晕,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他心中柔肠百转,低声道
“记得也罢,不记得也罢,反正如今你已成了我的人”
崔清漪抬起头,正好触到他盯着自己目光,只觉得陡然撞进深潭里,那深邃的水光仿佛要浸润到她的心底,她挪不开目光。
李祈宁见她看着自己出神,握紧她的双手,微微一笑道
“阿辞,还想不想要花灯?不如咱们也去猜花灯吧”
崔清漪这才回过神来,她微微的笑,露出一排晶莹的贝齿“也好”
两人来到一个卖花灯的摊子前,老板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伯,长着一捋长胡子,神色和蔼,见了这一对出类拔萃的夫妇,也十分惊讶,笑道“郎君,夫人灯谜尽管猜,若是猜中了,这花灯便可以拿回去”
李祈宁偏头问自家妻子,低声道“你喜欢哪个?”
崔清漪看了看上面挂着的花灯,指着一个四面手绘美人图的花灯道“就要这个”
李祈宁看了看灯谜,并不难猜,他很快想到了谜底,说出来之后,老板也信守承诺,将花灯给了她。
崔清漪提着花灯与他一起继续往前走,才到半路,迎面又走来一对男女,那男人手中同样提着花灯,形容潇洒,身边陪伴着的女子,更是妩媚艳丽,身姿摇曳。
很显然,对方也看到了夫妇二人,自然不好避开,便迎面朝两人走来。
“世子爷,少夫人,你们也出来看花灯,真是幸会”
男人生的风流蕴藉,高大俊美,嘴角微微上扬,明明是对李祈宁说话,眼角的余光却朝崔清漪身上瞥。
崔清漪皱了皱眉,这王家郎君当真是放肆,明知她是有夫之妇,竟然还如此这般明目张胆。
李祈宁似乎也不甚喜欢他,神色冷淡,还颇有些讥诮道
“王大人,真是巧,今日又不知携哪位女郎出游?”
说着,目光便在王斐然身边的女子身上扫了一眼,等看清楚她的穿着打扮之后,不由的微微皱眉。
这分明是个风尘女子,也不知道是哪家妓院出来的,这长安城中,恐怕也只有王斐然有这个本事,常年流连花丛,勾三搭四的,也不知和多少女人好过。
那女郎不甚在意的笑了笑道“世子爷,妾是小榆巷中的柳烟,往后世子爷若是得空了,可来妾家做客”
这烟花女子,便是这般轻浮不要脸,什么话都说的出口,这句话崔清漪听在耳朵里,却有些恼怒,她脸上陡然露出怒意,瞪着王斐然身边的女子,不悦道
“你可是王大人的女人,当着他的面说这番话,也不怕王大人心中不悦么?”
她这么说完,柳烟和王斐然的目光同时看向她,柳烟流落风尘数年,她容貌生的好,又精通琴棋书画,和长安城中不少文人雅士,贵家公子都有所往来,就连这个顶级豪门出生的王家郎君也是她的入幕之宾,她表面上轻/佻,内心实则有些孤傲,自诩貌美,可见到这个世子夫人,心中便陡然生出一股自惭形秽之感,这个世子夫人便是一块天生的美玉,毫无瑕疵,便是此刻生气起来,也是美人怒目,让人心摇神悸。
柳烟没开口,那边的王斐然看着她心魂荡漾,目光在她手中的花灯上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自己的花灯,低声笑道
“今日也真是赶巧了,世子夫人的花灯竟与我的是一样的”
这下轮到李祈宁不悦了,总觉得和这些人已经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李祈宁也不再多言,拉着崔清漪告辞了。
王斐然和柳烟站在当地,望着那一对即将淹没在人群中的身影,微微出神,柳烟目光转了转,看了看王斐然沉默的侧脸,嘴角慢慢的勾起,似笑非笑的说道
“这世子夫人当真是夺目耀眼,便是我这个女子见了,也要忍不住多看几眼,也难怪大人流连花丛从不沾身,今日却为了她失神了”
王斐然闻声回头,此刻的眼底依然恢复平日那份漫不经心的神色,他伸手就将女子往怀中一搂,将手中的花灯交到她的手中,他挑着眉,戏谑道
“你什么时候,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