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阿憨-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爱的两个人,就该这样抱着拥着,没有距离的贴在一起。这才是相思的解药,没有任何其他的事情可以代替。

    水花花的往外淌,宁璇被撞的贴在浴桶上,好不容易平静下来,宁璇的腿都在打着颤。

    “你先出去。”宁璇推着萧承邺。

    “我等你。”就象等待拆礼物的小孩子,萧承邺乖乖出去,把空间留给宁璇。

    擦干净自己,宁璇找到那件白色的薄纱羽衣。

    依旧是细细的两根带绕脖系上,胸口缀着漂亮的白色兔毛,裙摆也缀了一圈。这一回的裙子是白色的薄纱,而且剪裁的非常短,刚刚到大腿根。稍抬一下腿,都会春光外露。

    迈着小碎步子走出去,萧承邺已经在屏风后等候多时。

    一下又一下咽口水的声音,让宁璇即害羞又有满足感。

    她精心准备的,而他喜欢。

    他喜欢的,她虽然害羞却愿意为他去做。

    彼此探索着,接受着,爱意一天比一天更加浓烈。

    离着拔步床还有距离,萧承邺却不肯过去了,直接抱着放到了桌子上,看她双腿悬空晃荡着,心也跟着晃了起来。

    他的手,在她光洁的腿上细细摩挲,一点一点将她的腿弯打开,让她绽放在自己的面前。

    宁璇阖上眼,但见玉蚌吐蕊珠,萋萋芳草浸春潮。

    这一夜,更是春风摇动无穷乐,雨意过处羞难掩。

帐册() 
燕王府的书房里;萧承邺又在摆棋谱;容先生拿掉一颗黑子;又重新放下一颗黑子。

    拿掉的黑子代表忠庆王;放下的黑子代表太后。

    宫中消息;贵妃有把柄被太后抓住。这是一个不确定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在什么情况下爆发的隐忧。

    “按照计划,下一个,便是房相;王爷现在心情如何?”容先生带着一丝调侃,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都是这么的从容镇定。

    “有先生运筹帷幄;我很放心。只是一直没有找到那个人;这一点让我十分担心。”萧承邺对于那个长的像自己的人,一直耿耿于怀。

    “既然找不出来;就叫人去惹惹事好了。”容先生想了想;“我们不是一直查不出来那个戴面具的人是谁吗?会不会是荣郡王认识的人;比如慕容。”

    是不是都没有关系;只需要让荣郡王觉得是;他自会去查证。削爵之仇,欺骗之痛;荣郡王应该比任何人都想要知道,他究竟是不是慕容。

    “大哥歇了这么久;是该动动腿脚了。”

    “王爷;胡侍卫身受重伤。”外头是冬雪的声音。

    萧承邺衣摆一甩,便冲了出去。

    “续命丹来了。”东初跑的飞快,冬雪派人来取续命丹,王妃便让她赶紧送来。

    冬雪一把接过,“谢了。”

    倒出一颗塞入胡侍卫口中,温水送服。

    请的郎中还在路上,但胡侍卫已经能够开口了。

    萧承邺进来后,胡侍卫还想起身,被他一把按住。

    “要不要紧?”

    “死不了,多亏了王妃的续命丹。”胡侍卫笑了笑,他刚才真的以为自己要死了,心口都开始发凉。一颗续命丹下肚,身子立时热了起来,现在已经可以开口说话,他知道,自己一定不会死的。

    扭过头看了一眼冬雪,他不能死。

    “幸不辱命。”胡侍卫从怀里取出帐册,用牛皮纸包着,却一样被鲜血浸透了边角。

    “我即刻进宫,你一定要活下来。”然后对冬雪道:“郎中若无用,即刻请王妃过来主持大局。”

    “王爷放心吧,都是皮外伤,郎中便行。”

    见胡侍卫还有力气说话,萧承邺点点头,骑马进宫。

    一进宫,便直奔明心殿。

    “父皇,父皇……”

    “干什么毛毛燥燥的。”皇上看了一眼萧承邺,从外头进来时,那英气逼人的模样,真是和自己年轻时一模一样。看到他,就觉得象在镜子里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我们当中出了奸细。”萧承邺气呼呼的,身上还带着血迹。

    皇上眼皮子一跳,“你怎么了,全得胜,宣御医。”

    “不是不是,不是儿臣。”萧承邺赶紧摆手。

    把牛皮纸一揭,露出里头的帐册。

    “父皇请看,这是儿臣府中侍卫冒死带回来的帐册。他在半路上被人袭击,一路逃回京城。有人泄漏了他藏身在商队中的消息,儿臣只在明心殿说过一回,还叮嘱过这是机密。”

    萧承邺一脸忿忿,“看儿臣抓到奸细怎么活撕了他。”

    皇上脸色一凝,当初在场的人,不是自己身边最得信任的内侍全得胜,就是拱卫自己安全的御前侍卫,如果这样的人都会背叛,他的处境……

    想到这里,皇上便坐不住了,就见全得胜“扑通”一下跪下来,“皇上容禀,老奴日日都在宫中,并不晓得宫外之事。”

    全得胜已经是宫里内侍的第一人,他的确没必要去做自毁前程的事。

    “叫人去查,朕立刻,马上就要结果。”明德帝极少动用自己的暗卫,但这一回,他是真的怒了。

    黑暗中跳出一个影子,很快便消失不见。

    萧承邺只当没有看到,一指帐册,眼巴巴道:“儿臣还没来得及看呢。”

    帐册才翻了几页,皇上便大发雷霆,立刻宣召肖相觐见。

    萧承邺准备溜,明德帝看了他一眼,奇怪道:“怎么,这个时候你反到溜了?”

    出力的时候,他可是身先士卒。现在证据直指房相,也是前段时间才与他母妃闹过矛盾的贵妃娘家,怎么这会儿又退了呢。

    这一问,萧承邺不好意思道:“家事是家事,国事是国事。儿臣的确不喜欢房家,如果留这里,难免会落井下石。但儿臣的落井下石,未必是对的,大半有可能是儿臣的激愤之言。所以,这样的事,还是留给肖相处理吧。”

    明德帝若有所思,“到底是长大了,一会儿带个御医去你府上看看。”

    萧承邺眼珠子一转,“父皇,本来这件事儿臣想一会儿再说,可既然父皇都先开了口,儿臣就干脆提了。这个侍卫若是救得回来,父皇就赏他一个官当当吧。”

    “准了。”

    肖相来的飞快,萧承邺也就顺势告辞。

    明心殿中,来来去去的人,一看就是有大事发生。

    可房相却被排斥在外,自然胆战心惊。连声追问府中侍卫,“你可看清楚了,人真的杀了。”

    “不仅人杀了,而且衣裳也全扒了扔进江里。另外伤了一个商队里看到这一幕的行脚商人,估计也活不到今天。帐册只有一本,昨日便已献上。”

    “伤的那个真是商人,不是燕王府的人?”房相还是觉得不安。

    “绝对不是,很地道的西平府的口音,还和商队里好几个人沾着亲戚关系。”侍卫一路打听一路追,自然是查的很清楚。

    房相刚刚放心,就看到自己的长随象见了鬼一样冲进来,“相爷,刘侍卫不见了。”

    “什么?什么时候的事?”房相眼前一黑,跌到圈椅中,双手紧紧扶住扶手。

    “小的今天一早还和刘侍卫见过,约好了下午见面的地方,可是小人去等了很久也不见他现身。就找了个人去他家一问,才知道,他不在家,刘家人也不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

    “那也未必就是不见了,也许是喝花酒或是被什么事什么人,耽误了。”房相的侍卫倒不以为意,他很清楚刘侍卫私底爱干什么。

    “赶紧派人去……不不,什么都不要打听,所有人该干什么干什么,不听不问不传。”房相刚吩咐下去,就有宫人来传召。

    带着满身的忐忑的进宫,在看到帐册,刘侍卫和蔡都尉的供词时,房相一下子瘫软倒地。

    皇上并不严苛,贪污受贿,也许他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小惩大戒。但是事涉御前侍卫,就是动了皇上的逆鳞,管你是谁绝不能饶。

    看起来帐册是大头,可最后关头,触动皇上的,却是一个御前侍卫。

    这一切,都在容先生的算计之中。

    房相收押,朝堂哗然,这一次是真正的厮杀,勋贵与文官的厮杀。房相一倒,意味着勋贵的权势要去掉一半,如何能肯。

    这期间数次争议,数次商谈,最后还是王九一语惊醒梦中人。

    “为什么你们以为自己有那么大的能耐让皇上改变主意,一个收买御前侍卫的宰辅,就算救回来,他还能是宰辅吗?大家辛苦一场就为了赔上自己甚至一个家族积累下来的在皇上面前的情份吗?”

    “王九,你什么意思?”房相的长子站起来,怒目而视。

    “意思是,有这个功夫,倒不如重新推举一个皇上能够接受的宰辅。若是我们再这么闹下去,文官那边只怕已经把剩下的宰辅收入囊中。我们王家,以军功起家,不淌这趟混水,至于我,本来也代表不了王家。只不过看大家蠢的这么清新脱俗,实在忍不住出言提醒。言尽于此,各位好自为之。”

    王九说完便走,毫不拖泥带水。

    虽然当场收到不少的斥责之言,但之后,勋贵集团内部便开始了严重的分裂。

    军功起家的勋贵,基本上都学王家,闭门谢客。其他勋贵,各自串联的结果,一半想要推举新的宰辅,一半想要营救房相。

    团结都未必是文官的对手,这一分裂,自然是如一盘散沙,成不了事。

    外头成不了事,后宫之中,贵妃已经数次求见皇上而不可得。

    康王却没动静,等他进宫,皇上便问他,为什么不替自己的外家求情。

    “从私人感情上来说,儿臣自然是不忍心。可是证据确凿,儿臣不能为了私情而罔顾国法。”

    “不错,明辨事非,不愧是朕教导出来的儿子。”明德帝很是满意。

    为了儿子也不好再继续给贵妃脸色,去了一趟琴台宫。贵妃跪地痛哭,说自己并非是想为家人求情。

    “臣妾只是希望皇上看在臣妾的份上,饶臣妾的父亲一命。臣妾保证,他绝对不会再犯。”

    只要父亲活着就好,贵妃哭的梨花带雨,好不可怜。

    “那房家打算拿什么来换呢?”皇上叹息一声,贵妃是潜邸时的侧妃,年纪很小就跟了他。一直得宠,也就一直活的象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她可能真的分不清,这件事有多严重吧。

    “换?”贵妃果然不懂,以前她想要什么,皇上都会直接答应她的。只到这几年,才慢慢变了,什么时候开始,皇上已经不会对她百依百顺了。

    “比如你们房家的爵位。”皇上看着她,“你可以问问他们。”

    如果可以用房相一命,换回房家的爵位,皇上觉得,还是很划算的。

    贵妃急召大嫂进宫,让大哥上折,换父亲一命。

    房家内部又分裂了,长房自然不希望交出爵位,那等于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但剩下的儿子明显不这么想,反正爵位也轮不到他们的头上,交出去换回父亲,岂不是更好。

    但长房又不敢直言,只好找自己的亲弟弟出面帮他。

    房显博见家中整天吵的乌烟瘴气,忍不住问身边的丫鬟,“如果她在,是不是肯定有办法。”

    丫鬟不敢吱声,人家现在已经是王妃了,少爷还能轻易见到吗?

    “我为什么不能去燕王府找她,又没人拦着我,是不是。”房显博高兴起来,一个人兴兴头头出了门。

    幸好他还是有一点点理智,没有一到燕王府就说自己要见燕王妃,他求见燕王。

    萧承邺听到通传,以为自己的耳朵出问题了。人人都知道房相倒台和他有关,只不过皇上刻意把他挑出来,别人自然不好再去攀扯。

    房家人怎么会上门,就算上门谈条件或是求和,也不该由一个小少爷出面吧。

    只不过,这个名字怎么觉得耳熟。

    呵,追到府里来了,算你牛掰。

    “把他带到书房。”

    “是。”冬雪先替这位小少爷鞠了一把伤心泪。

免费帮工() 
房显博对于未来会遭受到的打击一无所知;他还挺高兴;燕王居然这么快就决定见他。

    “在下房显博;拜见王爷。”房显博揖手一礼。

    萧承邺手势微抬;“不必多礼。”

    咦;怎么不问他来有什么事?房显博抿了抿嘴唇;“王爷;我……”

    “你来的正好,读过书没有,识字吧。”

    房显博不服气的答道:“在下三岁进学;书院的老师都说我今年便可下场一试。”

    十三岁勉强还算是神童,萧承邺一指屋外,“冬雪;带他去隔壁屋子;不是说人手不够吗?”

    咦,我不是来……

    没人给他开口的机会;也没人给他拒绝的机会。

    冬雪进来看着他似笑非笑道:“房少爷;请吧。”

    于是房显博就这样成了燕王府的免费帮工;和书吏一块整理西平府被兼并土地的百姓户籍。有些在兼并过程中;有被殴打致残;也有活活被打死的,更甚者全家被逼死的也有。

    每一张户籍上记录的都是罪行;之前拥有的土地,如何被蔡都尉用欺骗或强夺的方式抢走;期间受伤几人;致残几个,死者几人。

    有人活下来的还好,有的一张户籍上的人全死光了,房显博便问坐在自己对面的书吏。

    “这样的,该怎么办呢?”

    “县衙收回来,卖给当地的农民吧,能怎么办呢?”一副云淡风轻的表情。

    “可是,他们全家都死了。”房显博只觉得心头沉甸甸的,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书吏却只是轻笑一声,“要是这样你都受不了,后头可怎么办。”

    一指过去,房显博才看到,没有整理的户籍资料,堆的已经有一面墙那么高了。

    才整理了极小的一部分,就已经死伤无数。他不知道整理完这些,到底会是怎么样一个惊人的数目。

    原来,兼并土地短短的一句话,四个字,甚至不是最主要的罪行之下,隐藏的却是累累白骨。

    他不知道祖父知不知道,可是他,现在已经知道了。

    失魂落魄的离开燕王府,房显博甚至忘记了自己当初在燕王是准备干什么的。等他想起来,他也没有脸去要求宁璇给他出主意了。

    房显博想,宁璇那样的人,大概会说,你的祖父是活该吧。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等宁璇知道的时候,房显博已经在燕王府跟书吏们一块工作了数十日,冬雪一摊手,“原本王爷只是故意吓吓他,可现在看来,似乎有点吓过头了。”

    “既然他愿意留下帮忙,随他就是。”宁璇倒觉得不是大事。

    “原本是这样没错,可他今年要下场。”

    啊,宁璇这才坐直了身子,这确实是大事。听冬雪的说法,房显博是有点痴了,再这么痴下去,赶不上下场就真是他们王府的罪过了。

    “我去看看他吧。”宁璇叹了口气,说起来他们真是许久没见了。

    再看到房显博,宁璇已经有点认不出来了。原本稚气未脱的少年人,这会儿已经有点大人的模样了。

    只是一双眼睛看人的时候,才发现,他比暖暖的眼神更接近于懵懂无知的小兽。宁璇印象中的房显博,就是这个模样。

    “王妃。”房显博没想到宁璇会主动来见他。

    “怎么,觉得你祖父罪孽深重,所以想帮他赎罪。”宁璇毫不留情的戳穿他。

    “我没有。”就象一只小兽想要躲起来,把头埋在沙子里,可是不知道除了头全身都暴露在了外头。

    “你就是呆在这里把所有资料都整理好,也不是赎罪,他们不会因为你整理整理资料就活过来。所以,你想干什么,你在逃避什么?资料总有整理完的一天,到时候你再怎么逃?”

    “我,我……”房显博双手抱住头,“我不知道。”

    “回去吧,不要再来了。”就算他不想下场考试,也该呆在自己家里,而不是燕王府。

    “我们,难道不是朋友吗?”房显博看着她,又是这种小兽一样的眼神。

    “是,所以呢?”

    “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办?你不是一向,都最有办法的吗?”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难事,都能解决都不会气馁。

    他忽然想起来,自己到燕王府就是为了见宁璇的,虽然他的问题已经换过了一个。

    “你应该问你自己,不是吗?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虽然有时候会让你吃大苦头,但至少,你的内心是平静的。”

    房显博觉得宁璇又一次说中了他的心思,他现在心如乱麻,最需要的就是内心的平静。

    “谢谢你。”房显博离开了燕王府,没有再回来。

    可是,他也没有下场考试。再次得到他的消息是在一个月后,房显博修书一封离家去了西平府。

    “他去西平府能干什么?”宁璇不解。

    “他能干的事多了,西平府百废待新,新的都尉下去,重新核查发还土地,这中间谁知道有没有盘剥。他去了也好,正好多一双眼睛盯着。”

    萧承邺觉得心情很好,把这个家伙打发的远远的,真正是极好的。

    宁璇有点疑惑,“可你为什么这么高兴。”

    萧承邺坚决表示,“没有的事。”

    “快看,樱花开了。”萧承邺伸手一指。

    宁璇的目光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完全被这片樱花林给占据了。整片的樱花林,一场雨后的第一个晴天,开出一片绯红的云雾来。如梦似幻,犹如仙境。

    “世人只知道盛唐时极爱牡丹,却不知樱花才是盛唐时种植最多的花木。不光是宫廷和园林,就连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樱花树。”

    萧承邺搂着宁璇选了一个绝佳的观景处坐下。

    后头改朝换代,连绵战火,种植樱花的传统也就慢慢淡了。这些,都是宁璇不知道的,她人生第一次看到樱花,就是在寒月庵里。

    她在寒月庵找到了生活的希望,所以,樱花也被她当成了希望的寄托。

    “史书记载,世上的第一株樱花树是在极西之地的一处山脉中找到的。第一个走进山脉的人,看到一树的细碎花瓣,还以为下了雪。结果轻轻一摇,花瓣纷纷扬扬,就象一场花雪飘落,惊为天人。这才费尽了千辛万苦移植回中原,就连秦汉时的皇宫,都会种植樱花,嫔妃们在花落的时节在树下观赏嘻戏。”

    萧承邺说起典故,如数家珍。

    宁璇也就再也想不起去问房显博的事了。

    房相终于倒了,房家长子上折,称德不配位,乞求皇上收回爵位,并愿变卖家资退回赃银。

    帐册上记录的足有七十多万两银子,除了兼并土地还侵吞了不少商人的家资。整个西平府现在是民生凋敝,百业萧条,就连商队宁愿绕路都不敢从西平府路过。

    康王虽然没有为房相说话,却筹措了十几万两的银票,送入房家。

    房家表面感恩戴德,私下却是恨不得骂娘。七十万两白银,至少七成入了康王府,如今他看房家失势,装模作样拿出十几万博取名声。真是里子面子,全让他一个人捞了。

    但他们能怎么办,房家能不能起复,全看康王日后,他们只能捏着鼻子忍下来。

    蔡都尉判斩立决,家财充公,男丁充军女眷充入教坊司。

    房相按律当斩,但念在房家先祖有功的份上,赦其死罪,圈入房家族地,终生不得出其一步。

    房家变卖家产宅院,归其族地,耕作读书。

    康王府内,戴着面具的先生正在亭中煮酒,康王信步而来,“先生好雅性。”

    “王爷来的正好,酒已温,请。”

    一杯下肚,康王转着酒杯半响没有说话,最后才道:“以先生之才,定可以让外祖全身而退,本王不明白。”

    为什么不仅不救,还要他也袖手旁观。

    外祖一家搬离京城,他如同自断一臂,他不懂,为什么会这样?

    “王爷的目标是什么?”面具下的声音,冷咧极了。

    “当然是君临天下。”康王的眼中带着狂热,身为皇上的儿子,天生就该有这样的志向,不是吗?

    “那么,王爷愿意有个强势的外戚,处处对你指手划脚?”

    这……

    自然是不愿的。

    “你知道皇后为什么没有儿子吗?”

    也幸好皇后无子,否则这天下哪里轮得到他们几个皇子相争。王家手握兵权,又是大齐唯一的异性王。

    如果再有一个皇上的嫡子当外孙,简直不敢相信,大齐的江山到底是姓萧还是姓王。

    “那我?”康王立刻想到自己,他娶的是房家姑娘。

    “房家倒了,您大可以生下嫡子,以后只有他们求着王爷,求着小世子的份。”

    康王揖手,“多谢先生教诲。”

    又道:“大哥那边是不是有些动静,他好像在怀疑先生的身份。”

    “就算脱了面具,他就能认出我吗?”酒至沸腾,举杯与康王同饮。

    荣郡王府中,探子正跟荣郡王回报,“此人神出鬼没,整天戴着面具,就连身边伺候的人都没人见过他的真容。人称贾先生,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