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烽烟不弃-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情景,委实温情,我不好意思打扰,孔明亦没有出声,反倒是甘夫人自己残忍地将这一切打破,回归于现实。她看到我们,端庄地扬唇微笑,说道:“军师是来寻豫州的吧?的确,这些时日为了照拂妾身,他耽误了不少政事。”

孔明则不以为然地浅笑了笑,淡淡作答:“非也。亮闻夫人病重,主公遍寻名医,思量着自己也会些医术,就来了。”

到此,刘备才有所反应,急忙让开床边的位置,嘱咐孔明,“快,孔明你快给夫人诊诊,不管有多难医治也一定要医治,药材什么的全然不用担忧。”

“诺。”孔明答应,但姿态并不卑微。他坐到榻边,修长的食指与中指轻落在甘夫人的皓腕之上,片刻后神色不改地起身退后,坦诚道:“恕亮实告,甘夫人已灯枯油尽,最长也活不过三日。”

此般直白的言语委实伤人,但,刘备似是听得多了,竟没有动怒或是悲戚,反而温吞地笑着宽慰甘夫人,“无事,军师不能治,我们可再寻其他医师。”

甘夫人却是摇首,撕破刘备所给的期望,“军师几乎无所不能,如若连他都不能治,还有谁能呢?华佗吗?可惜,他已经死了。所以,你就不要再为我劳民伤财了,回去好好处理政事吧。”

“不行。”刘备蹙眉,自是不情不愿,“我就不信,这天下除了华佗再无名医!”

“有。”我插话,“南阳郡有医师名张机,字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曾遏制过瘟疫的蔓延,乃是华佗之后又一位名医。”

随即,在座的三人皆是向我望来。孔明神色淡然,晏晏浅笑;刘备目光如炬,饱含期望;甘夫人则是晦暗不明,垂首叹息。

对此,我多半忽视,只与孔明,回以狡黠一笑。

香消玉殒不复再

甘夫人费尽唇舌,好不容易才将刘备劝离,屏退下所有的侍者,留我单独说话。自然,有我先前那不识相的一句,她的语气怎么也愉悦不起来。其实,我哪里不知晓,她所说的那些丧气话不过是想让刘备认清现实,不要再为她做无谓的事情。她是主母,自入住县府的那一刻起就该为主公着想,为主公的天下着想,所以,即便是病入膏肓,她也不能撒娇似的粘着刘备,让刘备为她寻遍名医。她能做的,应该做的,就只有规劝刘备天下为重,不要为她劳民伤财,不要为她耽误政事。可是,在我看来,她所做的这些只会让刘备更为心疼和愧疚罢了。人非草木,孰能忍受看着重要的人病逝而无力挽救呢?因而,与其让他悲痛怅惘,倒不如给他一个微茫的希望,至少,在自己离世之前,不会再使他难过。

“你不该提起张仲景的。”待所有人都离开了,偌大的居室归于沉寂,甘夫人叹息道。这声叹息很轻,很无奈,吐到空气中显得颇为飘忽,好似一个不注意就会被错失一般。

这时,我才恍然发觉,甘夫人是真的要死了,惨白的面容,毫无血色,线条松垮到极致,一颦一笑间清晰可见深深浅浅的褶皱,宣誓着岁月的无情。她全身乏力,半躺半倚在床榻之上,欲要起身却无力支撑,最后只能泄气作罢,喘气不已。

见状,我强压着心头翻滚而来的悲凉,低眉敛目地尽量不去瞧她,解释:“来不及,根本来不及,三日来回南阳郡已是不可能,何况,他还要花费时间寻张仲景。因而,我提起张仲景不过是想支走豫州,你有话同我说,必是不希望他在场的。”

她笑,缓缓点头,神情有一瞬的释然,“这法子倒是不错……”但,不及说完,她又骤然凝眉,似是想起什么,摇首,“月英,你知晓人可以极力到什么地步吗?万一,他亲自前往南阳,只怕是真的能在三日内将张仲景寻回。”

“这也没什么不好。”我也曾设想过这样的情况,刘备为甘夫人亲赴南阳郡,不眠不休,竭尽所能地将张仲景在三日之内带回,“也许,张仲景真的能医治你的顽疾呢,我一直相信这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虽然,我同甘夫人的情谊并不深厚,但是,我是敬佩她的,所以,我不希望她死,也舍不得她死。除却她的身份,我想没有人比她更适合主母这个位置,甚至是日后的蜀汉帝后的位置。

她却是不以为然,苦笑的唇角携着些许不甘与无尽的绝望,悲伤但不悲戚,云淡风轻地说着:“能治又如何?我根本就不想活也不能活。若不是有心糟践,这具身子怎会垮得这么快。”

闻言,我吃了一惊,瞠目结舌地看着她说不出话来。这世上怎么会有甘夫人这般一心求死的人呢?非是了无牵挂,非是无所依靠,甚至,她有所有人支撑着活下去的力量。她有一个佳好的丈夫,纵使不爱她却将她无比珍视。她还有一个可爱的孩子,两三岁的年纪,最是天真无邪需要母亲陪伴的年纪。难道,这些都不足以让她留恋人世的美好吗?

“你很惊诧吧?”看着我的反应,她微微一笑,大约是觉得意料之中又或是习以为常,“可是,如果你知晓了这其中的缘由便不会如此了,甚至,你会十分赞同我的做法。”

我蹙眉,有几分不信,有几分好奇。而她早已在我做出下意识的小表情时,娓娓道来:“前些时日,孙权修书予玄德,共庆联盟败曹之事。书中,孙权有意与玄德结秦晋之好,欲把孙氏权贵之女嫁予玄德。你也明白,不论那位权贵之女是谁,与孙权亲疏如何,她作为两方结交的纽带,决然不能受到亏待,主母之位便非她莫属。而我身份尴尬,名为妾室却掌主母之权,对那贵女委实是个威胁。”

“所以……孙权就想让你死?”

“不是。”她摆手,抑制住我的猜测,大喘了几口气后,又继续说道:“虽然我死对江东来说是最好,但是江东出于大方之族,必不会如此为之。我死,是我自己想要的。我的身份太过卑贱,无权无势,若是活着一生都无法位及嫡室。但,若是我死,玄德便会因怀念我多年生死相随,愧疚于没能给我一份安宁而追封我为正妻,给阿斗一个保障。此外,我也是个妒妇,见不得别个女子地位高于我,对于别人,我或许还可使些计谋,但是,对于江东贵女我不能也无力去使计谋。她太过重要,在刘营受不得丝毫伤害。我的身子也太差,无法过于伤神费心,因而,死是最好的结局。”

我默然,深受震撼却无言以对。她说的没错,我会认同她的做法,因为,我实在思虑不出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法子可以获得比这更好的结果。或许,这个法子的代价高了一点,但是,她本就已是将死之人,早死一些也不过少活几年。同时,却可以获得很多晚死没有的益处,何乐而不为呢?

理性如此告诉我,可,身为感情动物,最后做主的依旧是感性。我沉吟良久,思考良久,最终还是寻着最具感染力的言辞劝说她,“可是小公子还小,若是没有你的守护他要如何生存下去?豫州忙碌,根本无暇看管他,其他的夫人,皆非亲母,只怕害小公子还来不及又怎么会保护他呢?这般,怕是还没等到追封你的那日,小公子就已是为奸人所害。”

我不信,她会对自己亲生骨肉的安危置之不理。

然而,她真的没有迟疑,反倒不以为意地笑着,招手让我到她身边,“这便是我想要同你说的事了。县府多传军师夫人淡漠,冷血无情,可是,我想那不过是你自我保护的面具罢了。你其实很热心,很善良,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所以,我相信,把阿斗托付于你,我便可再无忧虑。”

我笑,带几分自嘲,“你们都以为我是奇女子,博学多识,品德高洁,必会将你们的孩子照顾教导得很好。但是,你们忘了,我根本就是个连自己孩子都无法照顾佳好的人。”以前,善谋将厥儿托付于我,我不仅没能照顾好他,还遗弃他在襄阳一年有余。谁能保证刘禅不会是第二个董厥?甚至,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刘禅比董厥还要悲哀。

“你这么说只是在害怕有负我们所托罢了。”待我到她身边,她握着我的手无力地拍了拍,宽慰我,“月英,我既相信你便不在乎你将阿斗照顾得如何,我死后,是生是死,得福惹祸,皆是阿斗的命,不论怎样都怨不得你。”

我冷哼,第一次将话说得那般刻薄,不留情面,“其实,夫人看上的恰是我的这份害怕吧。”

“是。”她倒也坦荡,直白地承认且面有愧疚地拜托我,一扫以往主母的威仪,“此生是我刘氏麻烦了你们诸葛氏,来世我便当牛做马以报,只望你能实我的遗愿。”

沉默了一会,我再态度坚硬不下去,抿了抿唇,憋住感伤,反握住她的手,应道:“你不用报答我,是我欠你的恩情才对。我会尽我所能帮你保护小公子的。”

她颔首,心满意足地闭了闭眼,自眸角缓缓滑下一滴泪,哽咽着却笑得极为愉悦,“阿斗,以后你就唤他阿斗,你是他的恩人,不论他日后是什么身份,你都可以唤他阿斗。”说着,她自木枕下取出一封折叠工整的信函,递到我手边,“及到阿斗弱冠,你替我将这封书涵交于他,告诉他,这是母亲最后能同他言说的话了。”

“好。”手攥着甘夫人的信,我不停点头,“我向你保证,我一定会让阿斗长命百岁,不因战乱而死。”

……

两日后,甘夫人病逝于油江口县府,含笑而终。

她死时,身边有幼子刘禅、军师夫人黄月英相伴,并不孤单。

而刘备,正如甘夫人所猜想的那般亲自前往南阳郡,寻名医张仲景。他回来时,恰是在甘夫人去世后的半个时辰,花费两日半来回,且寻到了张仲景,可惜,这些极力所为的事迹都应没赶得及救回甘夫人而变得毫无意义。不过,他也明白甘夫人到底是为何而死,颓废三日后重新振作,一面以正妻之礼安葬甘夫人,一面与江东洽谈结亲之事。最后,双方决定在一月后,由刘备亲自前往江东迎娶吴侯孙权之妹孙姬。

随主赴江东迎妻

荆州同江东结秦晋之好,乃是双方都乐观其成的美事。一者,双方可借此巩固盟友情谊;二者,双方可通过婚姻来相互约束,以达到长久交往,永结同好的目的。当然,谁都清楚,永结同好不过是个托词,给予互相提防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想这乱世纷争不休,群雄逐鹿,只有永久的利益,没有永久的朋友,一旦开战,结亲又算什么呢?但是,在撕破脸之前,有结亲到底要比没有的好。不过,我方的关注重点并不在此,而在这场亲迎中,孙权的确是真心实意地想要嫁妹予刘备,还是如《三国演义》中渲染的那般只是一场鸿门宴,欲诛刘备于吴地?因此,为了以防万一,此行江东除了要带上外交手段颇好的文臣外,还要准备谋士、武将各一名。这武将,自是赵云当之无愧。而谋士,最佳的选择是孔明,但,碍于孔明掌管主要内政,一旦离开怕是会让整个县府机制瘫痪,而导致必须排除他选择其他的人。

这其他的人是谁暂时还不得而知,也无暇得知。近来,甘夫人新丧,诸多内务被分担下来到我的肩上,需我帮忙处理到新夫人嫁进来为止。初次涉足内务管理,我颇为手生,不得不跟着有经验之人日夜学习。再者,刘禅虽然年幼,不通世事,没有所谓的丧母之痛,但,突然找不到熟悉味道的母亲还是会让他哭闹不已,就连一直哺乳他的奶娘对此都束手无策。如此,除却繁杂的内务学习之外,我还得陪着那些乳母想法子哄刘禅,让他尽早适应没有甘夫人的生活。

这般,我每日归去的时辰倒是出奇地与孔明的吻合了。有时,他先我一步迈入居室;有时,我先他一步;又有时,我们恰好在门扉处相遇,对视后敛唇一笑,携手并进。不过,也恰是因此,我们回到居室时,看到的就只有不弃的睡颜,肉肉的小手做投降状置于头顶,小嘴嘟起,极为粉嫩可爱。

她越可爱,我就越母性泛滥,借着柔和的月光注视着她,时而摸摸她的小脸,时而勾勾她的小手,然后,撇着嘴,十分委屈地转眸望向孔明,轻声抱怨:“我都好久没有听她唤我娘亲了。”

他却是浅笑,点燃烛火后,置放在床塌边的小几之上,接着,走到我身边揽着我,说道:“她还小,还有一辈子唤你娘亲,不必着急。”

“但是,我有一辈子听吗?”抬抬眼,我又心虚地低下头,埋首在他腰间,声音低低地,迷茫地询问:“若是日后你死了,孩子还小,我是该随你而去呢,还是该为了孩子逼自己活下去呢?”女子到底不同于男子,做不到如斯潇洒,而且,我也没有天下去牵挂。那么,若是有一日,对我来说最为重要的人离世了,我还能活得下去吗?

他扬唇,顺着我的动作轻触了触我的脸颊,笑道:“我们同主公与甘夫人是不同的,所以,不要担忧。而且,待到我死已是很多年后的事了,那时,再思虑也不迟,无需过早担忧。”说罢,他在床沿陪我坐下,紧靠着不弃摇篮的位置,续言:“我从不觉得死有多可畏,生有多欢愉,因而,若是我死,我必不会以任何藉口逼你活下去。”

我抿唇再抿唇,腹诽自己还真是容易被触动,竟然因甘夫人的死想了这么多。随即,摇摇头,将那些乱七八糟的都抛诸脑后,我坚定,“总之,我要同你葬在一起,不管谁先死谁后死。”

他笑意加深,“好。”

紧接着,我又随意同他聊了些政事,问及前往江东的人马时才知晓,对于那个谋士该选谁,刘备至今也没有个确定的主意。不过,孔明心中已有了最好的人选,但,因为私心还未与刘备言明。

我不知晓那人是谁,自然也猜不出孔明的私心到底为何。但是,我相信,在政事面前,孔明的私心皆是不算什么。及到,必要之时,他定会坦然告知,掩盖住所有的其他情绪。

不禁莞尔,我漫无目的地猜测:“是简雍?不过,他还是更适合当使者。”虽然,由于过往的种种,我对他没有什么好映像,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乃是刘营极为出色的外交使者,舌绽莲花,善度局势。

“你也说了他更适合为使者。” 羽扇轻摇,他淡淡而语,让我怎么也料想不到他的后话会是此般,“我所想的是你。一来,你有德才,善谋略,可当谋士;二来,你非仕人,可装扮隐于主公身边;三来,你最通我意,必明我言。如此三点,前往江东,非你不可。”

“我……”说实话,我并不想去,纵然前往江东可以增添见识,结交朋友,但是,此番涉足必又是一场勾心斗角,太过劳累。可我不能拒绝,因为这是孔明同我言说的,也因为,他在意的,想要守护的,我会同样努力地在意和守护,所以,欣然一笑,我道:“好啊。都说江东多美人,我正想去看看。什么周郎,小乔……”

“傻姑娘。”不等我举例完,他就是无奈一句,敛了几许笑意地道:“你怕是比我还厌恶这乱世吧。可惜,嫁予我,你就必须违背心愿地跟着我乱世沉浮。我这般拖累你,你却总觉得自己配不上我,你是将自己置于何地呢?”

我笑,不甚在意,“能有机会陪你留名青史,我求之不得。即便暂时我还不太喜欢乱世的纷扰,但是,总有一日我会习惯如此,甚至喜欢上乱世的明争暗斗。”能够全然使用自己的智谋,达成某个足以改变天下的目的,何尝不是一种巨大的满足呢?至于我自己……我笑得更为明灿,眸光坚毅,“我一直都是随着自己心作为的,也许看似很艰苦,但是我很高兴。”可以陪着他,一直到老死,是我此生最大的心愿。

他没有再说话,只轻吻了吻我的唇瓣便结束了这一夜的长谈。

翌日,刘备诏命:孙乾为使,赵云为将,简雍为谋,随他共赴江东;诸葛亮、关羽、张飞留守荆州,期间,一切大小事务都由诸葛亮决断,众人不得有异。

诏命后,又有一封密信送至我手中,命我混入迎亲队伍,以侍者身份待在刘备身边,期间,需以大局为重,不可因一己之私肆意妄为。

自然,谁都清楚这最后一点是在警告我不要因为和简雍的私怨而影响大局。不过,我始终觉得此话还是同简雍言说比较好,毕竟,我从未招惹过他,都是他看我不舒服来着。

孔明则告知我无需担忧,前往江东期间刘备会亲自护我周全,保我不为简雍所害。赵云也答应了义父会盯着简雍,不给他可趁之机。除此之外,孔明也相信,简雍是知晓轻重缓急之人,不会在外方对我不利。

我自己也很放心,不仅是因为相信他们会保护我,还是因为,我已隐忍到极致,必要的时候定会反击反击,告诉他,我黄月英可不是软柿子,想捏就能捏的。

……

十一月,我等乘船前往江东。

离开前,孔明同我畅谈一夜,言,此番,他可不是只想我可安然地将自己与刘备带回,还希望我能将新夫人也带回。告诉江东,我刘营能人异士多得是,即便没有他相伴而行,也足够使他们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

我胸有成竹地答应,却不禁想孔明真是阴险,骗了别人的妹子不成,还要给别人个下马威。可是,我就是喜欢这么阴险的他怎么办?

因而,初到江东我便告知刘备可使随行几百侍者入城采办喜事物什,弄得越声势浩大越好,最佳的是能让全城皆知吴侯孙权要进妹与刘豫州固好。

起先,刘备并未询问,听罢便立即吩咐下去。直到,事情分派得差不多,我等快要下船之时,他才意味深长地问道:“先发制人,不管真假都让它变成真的,你倒是做得好,不过,我很好奇,此计是军师告知予你的,还是你自己想得?”

“皆不是。”我故弄玄虚地笑笑,立在船舱外欣赏滚滚长江的浩荡,有些思乡。在未来,我家便居住在长江南岸的一座小城中,每每自学校归家都能在长江大桥上一睹长江风采。可惜,此今,长江还是长江,人事物却早已不尽相同。

至于那条计策,乃是我借鉴《三国演义》所出,因而,算不上是我想得。而孔明虽有提醒我要提防孙权的真心与目的,却没有告知我具体的谋划。所以,也不是他想出的。

其实,史书上对于此事只有一笔带过的记载,很多情况都无从知晓,逼得我不得不绞尽脑汁地思考每个方面,深怕一个不甚害人害己。自然,以防孙权以结亲为诱饵也是其中之一。

刘备睨了睨我,略有不满我的故弄玄虚,但,没有责怪。反而,他顺着我的目光,陪我观赏起长江来。他说,终有一日,我们都会随着长江的流淌而消逝,或是留名青史或是遗臭万年,似是成为了我们存在过的唯一证明,如此,会不会太过悲哀。

我淡漠,询问:“那你是想留名青史还是想遗臭万年?”

他说得没错,我们迟早都会死,都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那么,到那时我要用什么证明我曾存在过呢?黄氏阿丑吗?可,那是黄月英啊,不是我。这般,我怕时间一久,就连我自己都不知晓自己是谁了。是乱世名女黄月英,还是寻常女子李栖?

如此,不等他回答,我就又问:“如若黄月英存在过,可是,我又不唤黄月英,我要怎么证实我曾存在过呢?”

他顿了顿,将欲要回答我第一个问题却还来不及说出口的言语吞回,转而睥睨天下地回答起我的第二个问题,“你就是你,唤不唤黄月英都不过是个名号罢了。就如,古时曾有女子为瞒伍子胥踪迹投河自尽,没有人知晓她的名,她却是真的存在过,做过这件事的。”说这话时,他目光深邃而悠远,带着无与伦比的威仪让我觉得,他刘备,是真的适合为帝的人。

“不错,我就是我,不管是黄月英,还是不是黄月英,都只是我。”释然一笑,我对他盈盈施礼,玩笑般地道:“多谢主公解惑。”

他扬笑,负手转身,催促,“走吧。”

难得,我同刘备也有这般真切和睦的时候,不同于以往的假情假意,也不同以往的阳奉阴违。

拜前小事二三件

上岸后,我们入驿馆安顿,准备休憩一夜后再前往吴侯府上拜谒孙权。

刘备为主,自居一室;孙乾、简雍皆为文士,共宿一处;我与赵云则因男女有别,不得不多求一间屋室,相对独居。

对此,简雍颇有微辞,意有所指地对着侍者言,你们可得伺候好那这位小公子,他家乃是世族,有众多名士撑腰,若是一个不慎得罪,小心被残害致死。

闻言,侍者皆以奇怪的眼神注视着我,有几分鄙夷,几分不屑,但,更多的是畏惧,好似我会吃人一般。

我无奈,对于简雍如此幼稚的行为哭笑不得。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又委实不好不顾情面地同他争吵,遂只有憋着气,叮嘱自己要隐忍,等到哪天定要把所有的账都和他好好清算一番。

可惜,我的隐忍并没有换来安宁。他依旧是嫌恶地仇视着我,视我为蛇蝎,还嘱咐孙乾要小心提防我,不要被我害死了还不知晓是怎么回事。

孙乾冷静,对我无爱无恨,便将简雍的话当作笑语听听作罢。此外,出于公平,他还劝说简雍道:“宪和,你过了,不过是个小娃娃,何必诸多刁难?”

“我刁难她?!”简雍的反应却是有些大,拍着桌案愤怒指责,“她害死阿娈,为祸政事,哪一点不是当诛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