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林家女婿-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弹劾荣国府的折子如雪花一般,飘进了皇宫,堆满了太上皇身前的书案……
太上皇翻开着手中的折子,脸色非常不好,因为,这折子上白纸黑字写得罪状,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而且,有很多事情都是太上皇不知道的,甚至超出太上皇的想象的,比如,贾珍和儿媳妇扒灰,贾珍父子一同玩弄尤氏姐妹……
这并不奇怪,太上皇对荣国公贾代善的感情,以及对荣国府的优待,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谁也不会不开眼地给太上皇找不自在,将宁荣二府犯下的恶事告诉太上皇。
一直以来,太上皇得知贾家出了事之后,必然会发脾气,必会有人倒霉,久而久之,便没有人敢和太上皇说荣国府犯下的恶事了,包括锦衣卫。
就在这时,戴权回来了,太上皇问道:“这些可都是真的?”
戴权颤声说道:“回圣人,是真的……”
太上皇“哗啦”一声将面前书案上的东西全都扔到了地上,戴权急声劝道:“圣人息怒!”
太上皇冷笑一声,说道:“宣,锦衣卫都指挥使,杨冀!”
太上皇可以容忍荣国府买官卖官,包揽诉讼,强占民田,却不能容忍,贾代善的子侄,让贾代善名声扫地!
作者有话要说:很不喜欢探春,可是,其实探春也算是可怜人,所以,我又心软了……
、第109章 抄家
探春非常感激贾敏这个姑妈。
也不知是什么缘故;贾家的男丁全都碌碌无为,甚至于坏事做尽,可贾家的女孩子;却都是钟灵毓秀的人儿。
探春虽只是二房的庶女;才华见识却远高于贾家的男子;她精明能干,就连王熙凤都得让他几分;有“ 玫瑰花”之诨名。
早在王家倾倒之时;探春就有了不好的预感——贾家怕是也即将步王家的后尘;这些日子以来,探春做梦想得都是能够离开贾家!
对于探春这样的闺阁女子,离开娘家的唯一方法;就是出嫁。
这些年来,探春和嫡母王夫人非常亲近,反倒是远着生母赵姨娘,这固然是因为探春是王夫人养大的,而赵姨娘性情粗鄙,上不得台面,却还有其他的原因。
因为庶出的身份,探春的心思非常敏感,虽然王夫人待她很好,可探春还是敏感地感受到了王夫人对自己和对贾珠、贾瑜的不同。
不过,探春却依然侍王夫人极孝,远着赵姨娘和贾环,因为,探春早慧,她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讨好了王夫人,她将来的前程才能更好。
可谁想到,机关算尽,却成空,眼看着,探春已经过了及笄之年,可王夫人却始终不提探春的婚事,好似忘记了一般。
王家倾倒之后,王夫人开始深居简出,吃斋念佛,探春都有些绝望了,却没有想到,峰回路转,贾敏这个姑妈,竟然帮她寻了一个好夫婿。
探春是一个很现实的姑娘,对于探春来说,“风花雪月”这种东西,有自然是好,没有也不会觉得不幸福。
对于蒋杰这个夫婿,探春很满意,虽然学问不是很好,但男人最重要的是有能力,能养家。
定亲之后,探春就开始深居简出,缝制嫁衣,探春的手很巧,没用多长时间就缝完了,然后,探春并没有停手,而是继续做活。
探春给贾母缝了一个抹额,给贾政做了身衣裳,给贾环做了一双鞋,又给王夫人缝了一个荷包,给赵姨娘打了一根络子……
然后,探春又做了一整套的衣裳鞋袜,比之前做得几件都要用心,却是给贾敏做得,过段时间就是贾敏的生日了,探春做这些东西,一是为了表达感激之情。
二则是因为贾敏是内阁首辅夫人,大明第一命妇,探春很聪明,她知道贾家早晚会倒,为了在夫家站稳脚跟,不让旁人小瞧了她,她能依靠的,除了自己,就只有林家了……
就这样,探春出嫁了,嫁到了蒋家,蒋杰长相普通,却胜在年轻,探春的夫妻生活,质量还是很高的。
又有,探春不仅长得漂亮,还颇有能力,没用多少时间,就笼络住了蒋杰。
然而,乐极生悲,探春刚出嫁没多久,贾家就出事了……
神京,林府,正院。
黛玉闲来无事,又回了林家,黛玉见母亲气色不是很好,急声问道:“母亲,你这是怎么了?”
贾敏叹了一声,说道:“还不是为了二丫头的事。”
黛玉一听,就知道贾敏愁得是迎春的婚事,黛玉不解地说道:“二姐姐那么温柔的人儿,相貌好,性情好,怎么会让母亲为难呢?”
贾敏苦笑道:“若真是温柔就好了,迎丫头……真是让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见黛玉眼中满是不解,贾敏叹了一口气,将迎春的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等事,都和黛玉说了。
迎春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女人一辈子只有一次嫁人的机会,贾敏是迎春的亲姑妈,贾敏虽然不喜迎春的性子,却想帮迎春寻一个好夫婿。
可是,就算寻到了好夫婿,迎春也不一定能幸福……
贾敏先是想让迎春同探春一样,嫁一个知道上进的年轻人,可是,探春能笼络住夫君,让蒋杰的通房丫头近不了蒋杰的身,迎春能行吗?
作为大家小姐,迎春自然会管家,可是,若是有不听话的下人,迎春就没辙了,又有,迎春懦弱怕事,若是在婆家吃了亏却只往肚子里咽可怎么办?
再有,若是迎春被几个上不得台面的通房丫头欺负了,丢得可不止是贾家的脸!
黛玉听了贾敏的话,也很是无语,迎春这个性情,实在是太奇葩了。
不过,黛玉心善,虽然和迎春不是很熟,但毕竟是表姐妹,黛玉叹了一口气,就开始同贾敏一起,思索到底什么样的男人,能和迎春和和美美的过一辈子。
事实证明,黛玉身上虽然有主角光环,却不是万能的,黛玉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能让迎春幸福的夫婿人选,确切的说,黛玉想到了两个非常合适的人选,可是,这两人都已经成亲了……
黛玉想到的,一个是贾玥,她自己的夫君,绝佳的好男人,另一个则是秦川,也是一个五好男人,人品好得让人羞愧!
黛玉叹了一口气,说道:“给二姐姐寻一个老实可靠的夫婿,再给二姐姐配几个聪明、厉害又忠心的丫头……”
贾敏无奈的笑了笑,正想说话,就听屋外传来了急切的脚步声,人还未进门,声音便传进来了。
说话的人是贾敏的陪房,郝仁家的,就听郝仁家的喊道:“夫人,宁国府、荣国府都被御林军团团围住了,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也不知出了什么事情。”
贾敏和黛玉听了,两人的脸色都变了,贾敏急声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郝仁家的摇了摇头,说道:“奴才也不知道,今儿上午还好好的呢,谁想到……”
这时,屋外有传来一个声音:“夫人,老爷身边的长随林忠回来了,带了老爷的话。”
贾敏心中一喜,忙说道:“快让他进来!”
林忠是林如海的心腹之人,林忠隔着帘子沉稳地说道:“夫人,老爷让奴才告诉您,宁国府、荣国府出事了,太上皇派御林军去抄家,老爷说,太上皇看在国公爷的面子上,还是留有余地的,虽然派人抄家,却命御林军不得惊扰了两府的女眷孩童,这是,宁国府、荣国府是不能住了……”
贾敏听了,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然后回头对黛玉说道:“我就不留你吃饭了,你回家去吧,出了这事,姑爷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家,你一个人小心,守好了门户。”
黛玉脸色很是凝重,听了贾敏的话,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母亲放心,孩儿不会给母亲添乱的,只是……”
黛玉犹豫了一下,说道:“抄家之后,母亲必会去看望外祖母,孩儿知母亲和外祖母感情深厚,不忍外祖母受苦,可是,这个时候,母亲还是带些普通的食物、衣裳去为好,至于首饰什么的,还请母亲慎重!”
贾敏听了,沉默了一会儿,方才说道:“我的儿长大了,你母亲还没有乱了分寸,你放心。”
神京,宁荣街。
将宁国府、荣国府团团围住的,不光是御林军,还有锦衣卫,领头的人赫然是锦衣卫都指挥使杨冀。
对于太上皇和贾代善之间的关系,杨冀还是知道一些的,所以,虽然太上皇下旨命御林军、锦衣卫到宁荣二府抄家,杨冀却不敢太过嚣张。
敲开了荣国府的大门,杨冀带着人迈步踏进了荣国府,贾赦、贾政、贾琏、贾珠等贾府男丁迎了上去,贾赦、贾政都已经被吓得脸无人色了,贾琏壮着胆走上前来,问道:“杨大人,您这是……”
杨冀眼中闪过一丝鄙夷,却还是温和的笑了笑,取出圣旨。
这道圣旨的大意是,贾赦、贾政等不肖子孙,丢了贾代善的脸面,不配做贾代善的子侄,所以,抄了宁荣二府,填补两府接驾时欠下的亏空,余者收归国库。
贾赦、贾政、贾珍、贾琏、贾珠、贾蓉等男丁,收押到大牢,两府的女眷,则被赶出了宁国府,荣国府……
事实证明,贾家豪富之名,所言不虚,不过,有意思的是,贾府公中并无余财,各房却都十分富裕。
随着时间的推移,贾府的库房中的好东西都被搬了出来,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等人的体己,也都被锦衣卫寻到了。
如今,两府的院子中堆满了无数的好东西,站满了丫头、婆子、小厮,男的都被捆的死死的,女的也都被捆住了双手,串成了一串。
太上皇的命令是,不得惊扰了贾府的女眷,这些丫头,并不算贾府的女眷,而算在贾府的财物中……
这些平日里跟“小门小户的小姐”似得丫头,此时都花容失色,浑身战栗,却不知她们的命运已经算是极好的了。
王家被抄家时,因为王子腾已经彻底倒台了,抄家的御林军没有半分顾忌,见了王府中如花似玉的丫鬟,如同进了羊群的虎狼似得。
据好事者私下里统计,王家被抄家那日,被奸污的丫头,至少有几十个,若非小姐和丫头的价格有天渊之别,有人想要让王家的小姐保留完璧之身,将来好卖一个好价钱,怕是……
因为太上皇的命令,以及贾家有一个位高权重的姑老爷,内阁首辅林如海,杨冀在抄家时反复强调,不得惊扰了女眷,也不得做那些邪淫之时,这些贾府丫头才得以保住了节操。
可是,等女眷们离开了贾府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呢……
抄家正在有序的进行中,杨冀见前面无数,便带了人前往后宅,贾母的居所,此时,贾府的女眷都聚集在这里……
因顾及贾代善在太上皇心中特殊的地位,杨冀并没有因为贾家被抄家而嚣张,对贾母很是恭敬。
杨冀说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荣国夫人,杨某得罪了!”
贾母强笑道:“不敢当,不敢当。”
两人相互“客气”了几句,贾母忽然问道:“听杨大人的意思,我夫君是无罪的?”
杨冀点头道:“国公爷是大明的功臣。”
听了杨冀的话,贾母有了底气,笑道:“既然如此,那我还是国公夫人?”
杨冀答道:“这是自然的。”
贾母说道:“那么,杨大人,我这个国公夫人,虽然不能住在荣国府了,但总能带走几个丫头小厮吧,太上皇应该不会让功臣的老妻……”
杨冀叹了一声“姜还是老的辣”,说道:“这是自然的,只是,还望荣国夫人不要让小人为难。”
贾母平声说道:“当然,我不过是想留些脸面罢了,不会让杨大人为难的。”
杨冀说道:“还请荣国夫人指示。”
贾母回头望去,目光在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纨、王熙凤等人的身上飘过,最终落在了贾兰的身上,贾母柔声说道:“兰儿,你跟着杨大人去前面,将鸳鸯、赖嬷嬷……”
贾母又说了几个名字,然后对贾兰说道:“兰哥儿,你去把她们带到这里来,明白了吗?”
贾兰答道:“孩儿明白。”
见贾兰的小脸很是平静,杨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说道:“跟我来吧。”
没过多久,贾兰便回来了,身后跟着鸳鸯、赖嬷嬷等人。
杨冀说道:“时间紧迫,还请荣国夫人上路吧。”
贾母点了点头,领着邢夫人、王夫人等贾府的太太、奶奶、小姐,在御林军的护送下,离开了宁荣街,拜安置在了一处小院子中。
贾赦、贾政、贾珍等男丁,则被关进了大牢,等待他们的,将是公正的审判,有的人,还能够出来,有的人,也能够出来,却是躺着,头颅必须留在菜市口。
就这样,赫赫扬扬近百年,名列金陵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家,大厦倾倒,烟消云散了。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作者有话要说:恕在下笔力有限,实在是写不出“惊心动魄”的感觉来。
ps:贾赦、贾珍、贾蓉必死,至于贾家的其他男丁,妹子们觉得应该如何判决呢?
、第110章 判决
贾家虽然没落了;但毕竟曾经是“四王八公”中的一员;因此,贾家的案子是有三法司来会审的。
不过实际上,最后的判决结果并不取决于《大明律》;而是取决于太上皇的态度;或者说;是涉案人等的罪行;以及和贾代善关系的远近……
经过一番调查取证,以及暗中的交易,有关宁荣二府的案子终于尘埃落定了。
宁国府和贾代善的关系最远;犯下的罪行最多,又因贾珍和儿媳妇**爬灰一事,让贾代善名声扫地,太上皇恨极了贾珍父子,所以,贾珍、贾蓉父子被判“秋后问斩”。
相较于宁国府,荣国府的罪证相对少一些,和贾代善的关系极为亲密,贾代善的老妻荣国夫人史太君又尚在人间,因此,太上皇的判决轻了不少,却只是相对而言。
贾代善和贾赦、贾政父子三人,完美的诠释了何为“虎父犬子”,太上皇一直觉得贾赦、贾政两个东西丢尽了贾代善的脸面,看这两人不顺眼。
贾赦、贾政两人,重责一百大板,流放三千里,逢大赦不赦,永世不得返京。
贾赦是荣国府的当家人,荣国府犯下的所有恶事,都要算在贾赦的头上,况且,贾赦本身就是一个十恶不赦之人,手中沾满了鲜血,有这个结局并不冤枉。
至于贾政,则有些冤枉了,客观公正的说,贾政虽然一点本事没有,但却没有做过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情,贾政之所以和贾赦同罪,是因为他娶了一个“好”老婆……
王夫人年轻时,和内侄女王熙凤一样,也包揽过诉讼,放过高利贷,手中也有人命官司,那个时候,以贾家为首的勋贵集团,权倾朝野,王夫人做的事,自然没有受的应有的惩罚。
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如今,王夫人的依靠——王家、贾家——先后倒台,王夫人做过的恶事也被翻出来了……
正是因为娶了一个好老婆,贾政才能够和贾赦同罪,充军发配三千里,永世不得返京。
又有,王夫人和贾政同罪,于同日发配,却是前往不同的地方。
在离京前,贾政写下了休书,休了王夫人,妄图通过和王夫人划清界限来脱罪,可是,在贾家这个案子上,做主的不是《大明律》,而是太上皇。
虽然民间有“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样的话,可太上皇眼看着贾政这个平日里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自己撕下了自己的伪装,露出了自私自利的本性,还是勃然大怒。
贾政费尽心思,想要脱罪减刑,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维持原判,并且提前上路了。
再说贾琏,和其父贾赦相比,贾琏还算有些良心,可是,贾琏在国孝、家孝两重孝中偷娶了尤二姐,这个“国孝”是甄皇贵妃的丧期。
太上皇和甄贵妃的感情很深,在太上皇的心中,甄贵妃的地位虽然及不上贾代善,却也比贾琏重得多。
所以,贾琏的结果也不是很好——重责五十大板,流放两千里,遇“大赦天下”可被赦免。
王熙凤,贾琏之妻,因为贾玥的发现,以及林家的强力干预,王熙凤没能做成“包揽诉讼”这件事,放得高利贷的数额也不是很大。
曾经,王熙凤非常憎恨林家,恨林家绝了她的财路,如今,王熙凤不仅不恨了,反而十分感激林家当年的举动,否则,她怕是会落得和王夫人一样的下场……
自从尤二姐自尽之后,贾琏便恨上了王熙凤,并存了“休妻”的心思,只不过顾及王家的权势,不敢轻举妄动。
王家倒台之后,贾琏正准备休妻,却没想到,贾家也步了王家的后尘。
贾政休妻令太上皇大怒一事,让贾琏胆寒了,不敢写休书休了王熙凤,凤姐得以逃过了一劫。
最终,贾家被锦衣卫带走的男丁中,能够平安走出大牢的,只有寥寥数人。
贾珠虽然是荣国府的“大爷”,却因恶疾缠身,需要静养,而没有参与荣国府的管理,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贾珠得以逃过了一劫。
同样平安出狱的,还有贾环,贾环因年纪幼小,又是由赵姨娘养大的,长期被排除在荣国府的统治者之外,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得以走出大牢。
贾芸等人,皆为贾府的旁系子孙,无权无势,就算有歹心也无力做坏事,也都没有被牵连,况且,这贾芸还是一个颇为仗义、有能力的人。
宁荣二府的男丁中有平安出狱的,这非两府子孙的人,也有锒铛入狱的。
这排在头一个的,就是贾雨村。
贾雨村曾是贾瑜的老师,借此机会,贾雨村攀上了荣国府这棵大树,和贾赦等人狼狈为奸,丧尽天良,石呆子被诬陷拖欠官银,下狱抄家,就是贾雨村的手笔。
这贾雨村并非是贾代善的亲戚,太上皇处理起来,毫不手软,将这贾雨村同贾珍父子一同问斩了。
除了贾雨村之外,和贾家一同作恶的官员,还有很多,比如,长安节度使云光,这些人都因牵扯进贾家这件案子,被太上皇迁怒,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这正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贾家倒台之后,虽然贾府的女眷除了王夫人之外,都逃出生天,并没有落得“当街发卖”的命运,不过,宁荣二府中的丫头婆子可没有如此幸运了。
贾府的案子尘埃落定之后,贾府的丫头小子都被带到了街上发卖,其中,有贾赦、贾珍等人的侍妾,还有金钏、晴雯、小红等丫头……
贾家倒台之后,贾敏十分难过,却知这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如果再拖下去,等承瑞帝执掌大权之后,贾赦、贾政等人的性命,估计都保不住了。
贾敏是荣国府的嫡出小姐,对荣国府有着很深的感情,荣国府倒台之后,贾敏的生活并未受到影响,她和林如海依然鹣鲽情深,旁人也不敢因为贾家倒台而小瞧了贾敏。
只不过,理智是一回事,感情又是另一回事。
正当贾敏难过之时,荣国府的下人发卖了,贾敏想了想,随着林家的第三代逐渐增多,林家的下人逐渐开始捉襟见肘,贾敏正想从人牙子那里买一些下人呢,却因为贾家这事推迟了。
如今,荣国府的下人发卖,好些还是贾敏认识的丫头,贾敏叹了一声,就像从中买一些人手。
林如海得知之后,也叹了一口气,点头同意了,却还是说道:“咱们家和岳父家的规矩不同,买了之后,先找个地方让人j□j一番……”
贾敏点头称是,她自然知道林如海的意思,荣国府的下人大都有一些恶习,林如海和贾敏都十分不喜,如今,虽然是做善事,可若是因此乱了自家的规矩,就得不偿失了。
发卖当日,贾敏派人将在贾母身边伺候的人——鸳鸯、琥珀、珍珠、翡翠、玻璃、鹦哥——买了下来,准备等过一段时间之后,将这几个丫头送去伺候贾母。
然后,贾敏将伺候迎春和探春两人的大丫头,司棋、入画等人,都买了下来,准备将来给两个侄女做陪嫁丫头。
再然后,贾敏又买了一些丫头小子,准备j□j一番之后,给自家使唤,在这些人中,有叫“晴雯”的,有叫“金钏”的,还有叫“四儿”的……
说起来,贾玥也是贾府的旁系子孙,不过,因为贾玥一房已经和荣国府分家了,贾玥是内阁首辅林如海的女婿,贾玥非但没有做过恶事,还是一个大善人……等原因,贾玥并没有被牵扯进去。
赵国公府只有贾玥和黛玉这两个主子,并不需要太多的仆人,因此,此次贾家下人发卖,贾玥夫妇原本并没有“卖人”的想法,可到了发卖的当日,贾玥夫妇却买下来两个女孩子,一个叫“小红”,一个叫“龄官”……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贾府下人发卖之前,两个人求到了贾玥这里,这两人,一个叫贾芸,一个叫贾蔷。
贾玥和黛玉都心善,听了贾芸、贾蔷两人的诉说,贾玥夫妇便动了行善的念头,不过,贾玥还是问道:“你们可是认真的?这小红和龄官,一个是丫头,一个是优伶,你们都是贾家的爷们儿……你们当真要娶他们做妻子?”
贾芸、贾蔷都说道:“公爷,我们都是认真的。”
然后,贾芸苦笑道:“宁国府、荣国府坏事了,除了公爷您,我们这些这些人,不过是贫民百姓罢了,公爷放心,我们真的是认真的,不怕公爷笑话,我和小红是两情相悦,我愿意娶她做妻子。”
贾蔷也认真地说道:“公爷,我也是认真的,我喜欢龄官,我愿意去龄官做我的妻子。”
黛玉听了,叹了一口气,对贾玥说道:“夫君,成全他们吧。”
贾玥也是这样想得,不过,贾玥想的更深远一些,贾玥沉声说道:“既然如此,这个忙我帮了,我索性好人做到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