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林家女婿-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黛玉听了,叹了一口气,对贾玥说道:“夫君,成全他们吧。”
贾玥也是这样想得,不过,贾玥想的更深远一些,贾玥沉声说道:“既然如此,这个忙我帮了,我索性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我给小红和龄官弄一个体面一些的身份,你们略等一些时候,不要着急。”
听了贾玥的话,贾芸、贾蔷都十分惊喜,连声说道:“谢公爷的大恩大德!”
贾玥笑了笑,却没有说话。
对于《红楼梦》中各式各样的悲情女子,贾玥都抱有极大的同情。
如今,既然能够帮上忙,还是“举手之劳”,贾玥自然不会拒绝,另外,俗语说“送佛送到西”,小红的身份还好一些,龄官却是优伶,是社会地位最低的一种人。
过日子不是“热恋”,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为了让贾蔷和龄官的未来少些波折,贾玥决定做一回“活菩萨”。


、第111章 迎春

神京;林府。
黛玉拉着贾敏的衣袖问道:“母亲,女儿听夫君说;秦家二爷回来了……”
贾敏甩开黛玉的手,然后伸手在黛玉的头上拍了一下,说道:“有话直说!”
黛玉捂着头,苦着小脸说道:“母亲;女儿觉得……秦家二爷和二姐姐挺配的……”
贾敏一怔;就听黛玉又说道:“女儿仔细想了想;二姐姐太温柔了,嫁到那种关系复杂的人家,绝对不会好受的;而秦家人口简单,秦太仆是出了名的大善人,人品好的不得了,秦太仆的妻子,正是外祖家的大姐姐,这不是正合适吗?”
“秦家二房依附大房过活,大姐姐一定希望秦家二奶奶是个懂事的女子,二姐姐温柔老实,正合适……再有,大姐姐和二姐姐是堂姐妹,关系很好,他们两个做妯娌,绝对能和谐相处的,大姐姐贤孝才德,二姐姐温柔良善,二姐姐不会给大姐姐添麻烦,大姐姐也不会让二姐姐被人欺负了……“
黛玉口中的“秦太仆”,说得是秦川,不久之前,秦川升任为正三品太仆寺卿,而“秦家二爷”说得则是秦川的幼弟,数年前高中进士的秦岳。
黛玉虽然比迎春要小,却已经嫁做人妇了,为迎春做媒并不算是惊世骇俗。
贾敏听了,并没有说话,而是在头脑中思索这门婚事的利害得失,然后,贾敏越想越觉得这门婚事可行。
贾敏抬头,见黛玉脸上满是笑容,好似写着”求表扬”三个大字,贾敏宠溺地笑了笑,将黛玉搂在怀中,捏了捏黛玉的琼鼻,笑道:“我们家小丫头长大了,都会给人做媒了,不错,不错……”
黛玉在母亲怀中蹭了蹭,然后笑道:“母亲,你也觉得合适,是不是?”
贾敏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说道:“我和你想得一样,这门婚事就像是专门为迎丫头准备的。”
“唉”,贾敏叹了一口气,说道:“姐妹二人嫁兄弟二人,虽不是换亲,却也差不多……若是你外祖家没有败落的话,这门婚事绝对成不了,不过如今,你外祖家败落了,你大表哥虽然没有被牵连进去,但也是自身难保,秦家反倒是有了冲天之势……”
黛玉一愣,心中觉得不妥,说道:“这样的话,倒像是二姐姐配不上秦二了……”
贾敏笑了笑,然后说道:“你这丫头,娘刚说你长大了,你就犯迷糊。”
黛玉眨着眼睛看向贾敏,贾敏笑着说道:“秦二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他若是出仕为官,那这门婚事自然不合适,可是,秦二辞官了,四处游学,专心研究学问……”
贾敏笑了笑,没有再说话,黛玉恍然大悟,吐了吐舌头,又抓住了贾敏的手臂,开始卖萌。
世人结亲,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让姐妹二人嫁兄弟二人的,因为这样的话,如果姐妹中的一人在婆家受了委屈,娘家顾及另一个女孩子,行事不能太过分,最后,可能姐妹二人都过得不好。
如今,荣国府已经败落了,只剩下贾珠一个男丁,若论门户,秦家高于荣国府,或者说,荣国府已经没有门第可言了。
再有,荣国府是兴盛也好,衰败也罢,秦川待元春始终如一,荣国府倒台并没有影响到元春和秦川的夫妻情分。
秦家的家风非常正,秦家子的人品也让人信的过,正因为如此,贾敏、黛玉母女才觉得迎春在秦家一定能生活得不错。
贾敏笑着对黛玉说:“这门婚事是你想到的,只是,事关迎丫头,这媒还是我来做吧。”
黛玉答道:“女儿之所以对这事上心,是为了二姐姐,可不是为了做媒。”
贾敏笑了笑,然后叫来郝仁家的,说道:“你派人去秦府,就说我请他们家大奶奶过来一趟。”
第二日,元春来到了林府,小心地问道:“姑母叫侄女过来,是为了什么事?”
贾敏将她的想法和元春说了,元春答道:“不瞒姑妈,侄女从很早开始,就在考虑二弟的婚事,也想过和二妹妹做妯娌,只不过……当时觉得不合适罢了。”
贾敏问道:“现在……你觉得如何?”
元春犹豫了一下,说道:“我回去问问我们爷的意思,这事侄女可不敢私自做主。”
贾敏表示理解,正想换一个话题,却听元春说道:“姑母,侄女有一个不情之请。”
元春咬了咬牙,说道:“侄女给父亲和母亲缝了几件厚衣裳,侄女想问问姑母,侄女能不能……”
元春没有说完,贾敏却听明白了。
贾敏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抿着嘴说道:“难为你有这份心……唉,过些日子,你把东西拿过来,还有二丫头,三丫头、凤丫头她们,若是也做了,便都拿到我这里来,我找人分别送过去……你放心,太上皇极重孝道,不碍事的。”
元春听了,松了一口气,说道:“麻烦姑母了。”
贾敏说“无碍”,然后叹了一口气。
承瑞十四年春,秦川升任太仆寺卿,官至正三品,这一年,秦川才刚三十余岁。
秦川用了不到十五年的时间,从一介孤寒成为了大明的三品高官,深受太上皇的信任,前途不可限量。
秦川的妻子贾元春,品貌俱佳,温柔贤惠,和秦川的感情非常好,不仅将秦川的生活料理得井井有条,还为秦川生下了两个儿子。
秦川深得太上皇的信任,仕途一帆风顺,就在去年,秦川的岳家荣国府倒台了,牵连了无数官员,却没有对秦川的仕途产生丝毫影响。
这些年来,秦川一直坚持行善,名声极好,在整个大明都颇有声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几十年之后,秦川必能入阁拜相,甚至于,名垂青史。
在世人眼中,秦川有权有名有贤妻,是当之无愧的人生赢家,不知有多少寒门士子的梦想就是——“做一个像秦川那样的人生赢家”,当然,秦川没有的,这些寒门士子也想要,“若是能再纳几个美貌的侍妾,红袖添香,就更完美了。”
如今,这个世人眼中的“人生赢家”,正独坐在书房中发愁,愁得头上都有白头发了,愁得头型都快被自己挠散了……秦川这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若是让世人看见了,不知会惊掉多少眼珠子。
按理说,刚刚升任“囧卿”的秦川,应该意气风发才是……秦川愁得到底是什么事呢?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秦川的难处无人知,秦川发愁的是弟弟秦岳的婚事……
秦岳是秦川的幼弟,两人自幼父母双亡,年龄相差近十岁,可以说,秦岳是被秦川拉扯长大的,这兄弟二人的感情非常好,名分虽系兄弟,其情状有如父子。
秦岳高中进士之后,虽然因为兄长的缘故,也得到了太上皇的重视,却十分不喜欢官场的生活,故而辞官不做,离京游学,转眼间,便过去了数年的时间。
承瑞十三年年末,秦岳回神京看望兄长,陪兄嫂过完了元旦,便想重新起程,继续游学。
结果,秦岳没能成行,是因为秦川扣下了秦岳。
秦川之所以扣下秦岳,不是因为秦川不支持秦岳的游学,而是因为,秦川想让秦岳成亲,毕竟,秦岳已经二十岁了,不算小了,和他一样年纪的男人,儿子都能打酱油了。
秦川非常疼爱秦岳,对于秦岳辞官游学一事,秦川是支持的,因为秦川想让秦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是如今,秦川却有些后悔了。
这些年来,秦岳一直在大明各地游学,也颇有几分名声,可这却不能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秦岳是一个无品无级的草民。
秦川不想委屈了弟弟,想给秦岳寻一个样样都好的媳妇,可是,大户人家培养出来的,品貌双全的女孩子,怎么会嫁给一个无品无级,还是中了进士之后辞官不做的草民呢?
就算姑娘自己愿意,姑娘的家人也不愿意,就算不考虑利益,也会考虑姑娘一生的幸福……
说起来很讽刺的是,秦岳考中进士之后,比考中之前更难讨到出色的媳妇。
秦川正想和妻子商量一下秦岳的婚姻大事,却没想到,元春先和他提了一个人选——元春的堂妹,贾迎春。
元春并没有提到贾敏,因为元春不想让秦川觉得自己在拿“内阁首辅夫人”来压迫他,元春更不想为了迎春和秦川之间有了隔阂。
若是秦川觉得秦岳和迎春不合适的话,元春绝对不会再和秦川提起这个话题,因为……为了一个迎春,不值得。
可能这话让人发冷,却是事实。
荣国府倒台之后,秦川曾陪元春去过贾府女眷暂居的那处院子,也见到过迎春,因为是妻子的姐妹,秦川没有多看,却记得那是一个很漂亮,很温柔的姑娘。
秦川沉默了一下,问道:“你这个堂妹……怎么样?”
元春见状,知道这事可能有戏,很是欢喜,却没有美化迎春,而是将迎春的优点和缺点都说了。
秦川自然相信元春说的话,沉思了片刻之后,说道:“明儿,我问问二弟的意思。”
秦岳和秦川的感情非常好,见秦川为自己的婚事忧心,秦岳十分愧疚。
这一日,秦川将秦岳叫到了身前,将迎春的情况如实说了,然后说道:“哥不和你说废话、假话,我常和你说,有得必有失,你辞官时我就和你说清楚了。”
秦岳点头,秦川又说道:“你的情况你自己知道,长得漂亮、才学也好、家世更好的女孩子,你是不用想了。”
秦岳再次点头,说道:“哥,我懂,我真的不在乎家世什么的,你给我一点时间,你让我想想,毕竟,这是我的人生大事。”
秦川表示理解,就不说话了。
秦岳站在那里,在心中思索着这门婚事,实话实说,这门婚事不是很好,可是,正所谓,王八看绿豆……
秦岳心想:“这个女孩子是大嫂的妹妹,很是温柔老实的一个人,嗯,很好很好,我和大哥感情深厚,大嫂对我也很好,家和万事兴,娶她对大家都好……”
“这个姑娘长得很漂亮,很好,谁不愿意娶一个漂亮媳妇,况且,大哥既然重视名声、家风,我就不能给大哥脸上抹黑,不纳妾就不纳妾,和大哥一比,这都不叫事,娶一个漂亮媳妇,挺好的……”
“这个女孩子的性格有些懦弱,不大会管家……无妨,和大哥一起过日子,踏实省心,既然依附着大哥过日子,自然没有我媳妇管家的道理,况且,我这一年到头,大多在四处游学,身边的人一只手数的过来,就算加上媳妇身边伺候的人,也不过一二十人,大不了,我辛苦辛苦……”
“这个女孩子喜欢下棋,这么巧!我也喜欢下棋,娶了她,时时都有棋友,不错,非常不错!”
正所谓,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了!
这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巧合,秦岳虽没有见过迎春,却觉得迎春和自己十分相配,觉得两人很有缘分……
秦岳思索了半日,越想越觉得不错,嘴角不知不觉地露出了一丝笑容,对秦川说道:“哥,我就娶她了!”
秦川“哼”了一声,说道:“我的脾气,你是知道的,你既然决定了,就不能反悔,要一辈子对人家姑娘好,否则,我打断你的腿!”
秦岳笑道:“哥,你放心,我绝不会让你为难的。”
作者有话要说:为了给迎春一个好归宿,消耗了我无数脑细胞,唉,迎春的悲剧结局有她自己的原因,可是,迎春就算性子和探春一样,嫁给中山狼,结局也是不会改变的。


、第112章 变天

迎春和秦岳的婚事;就这样定下来了,接下来的;则进入到婚事的筹备阶段。
就在去年,荣国府被抄家,迎春之父贾赦被发配充军;如今的贾家虽没有一贫如洗;却也是家无余财,万幸的是;贾母在事发前有所准备,将自己攒了几十年的体己都送到了女儿贾敏那里。
贾敏的儿女都成婚了,孙子孙女又都还不到成亲的年纪;贾敏闲来无事,便主动接过了为迎春准备嫁妆这件事。
当然,这和贾家在抄家之后,如履薄冰,畏手畏脚的,也有一定的关系。
作为内阁首辅的夫人,林家的当家主母,贾敏一点也不缺钱,贾母攒了几十年的体己自然非常丰厚,但贾敏对荣国府的感情更为深厚。
若是动了这笔银子,贾敏是不会原谅自己的。
迎春定亲之后,贾敏从贾母的体己中支出了一份银子,给迎春置办了一份嫁妆,因为贾家去年刚被抄家,贾敏给迎春置办嫁妆时,不敢太过于耀眼。
不过,考虑到迎春懦弱的性子,贾敏又从贾母的体己中支了一万两银子,给迎春做压箱底的银子,为了让迎春在夫家更有底气。
然后,贾敏又从买下的荣国府旧仆中挑了几个厉害的丫头,给迎春做陪嫁丫头,其中就有一个唤作“晴雯”。
晴雯从小被卖给贾府的奴仆赖大家为奴,赖嬷嬷到贾府去时常带着她,只因她生得“十分伶俐标致”,“贾母见了喜欢”就被赖大母亲当作一件小玩艺孝敬了贾母。
后来,贾母让晴雯去伺候贾瑜,在贾瑜身边做大丫头,贾瑜失踪之后,晴雯又回到了贾母身边,直到贾家被抄家。
后来,晴雯和其他丫头一起被当街发卖,晴雯的运气很好,被贾敏买了下来。
贾敏原本想等过些日子,让晴雯等人回贾母身边伺候,可是,贾母却说:“晴雯这丫头,很是伶俐,不是个好欺负的,又十分忠心,让她去伺候迎丫头,做迎丫头的陪嫁丫头。”
贾母说的话,贾敏自然不会拒绝。
就这样,晴雯来到了迎春的身边,然后跟着迎春去了秦府。
因为贾瑜的失踪,晴雯并没有碍了王夫人的眼,因而在不知不觉中抱住了小命……
承瑞十四年下半年,迎春出门了,从贾家嫁到了秦家,正式成为了秦岳的妻子。
在旁人看来,迎春懦弱无能,除了长得很漂亮之外,一无是处。
可是,也许是命中注定,秦岳对迎春“一见钟情”,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在秦岳的眼中,迎春是一个好得不得了的好姑娘。
迎春回门时,贾母问她过得如何,秦岳待他怎么样,迎春红着脸点了点头,小声说道:“夫君待我很好。”
迎春脸红得像苹果,但俏脸上却带着幸福舒展的笑容,贾母、贾敏等人见了,都放心了。
成亲之后,秦岳、迎春夫妇在神京住了一个月,然后两人便一同离京,前往江南。
迎春温柔良善,以夫为天,秦岳人品端方,不纳妾蓄婢,对迎春很是敬重、爱怜,夫妇二人携手同游,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踏遍了大明的大好河山,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当然,这是后话了。
这一日,贾玥独自一人来到了林府,说是要见林如海。
管家见贾玥脸色苍白,神色凝重,当下不敢怠慢,引着贾玥去了外书房,然后派人却后宅请林如海。
林如海似乎知道贾玥来林府为了什么事,脸色十分平静,却绷得紧紧的,管家见了,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待林如海、贾玥在书房中碰面之后,管家忙退了出去,带上了书房大门,书房中只剩下林如海、贾玥这对翁婿。
林如海开门见山地问道:“可是问出来了?”
贾玥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轻声说道:“先生,那个人全招了,忠顺亲王确实不甘心,对圣人不满,对太上皇不满……”
贾玥咬了咬牙,又说道:“那个人说,龙禁尉、御林军中都有忠顺亲王的人,还说忠顺亲王一直在等太上皇崩逝的那一日……”
林如海听了,沉思了片刻,然后脸上露出了一种表情,却不是听说有人要“造反”的震惊,而是一种……类似于“如释重负”的表情。
十年之前,在太上皇和承瑞帝的双重打击之下,忠顺亲王认命了,用“强抢民女”的行为来自污,表明自己对皇位没有兴趣。
此时的忠顺亲王,虽然心中充满了不甘,却知道自己彻底地与皇位失之交臂了,于是,忠顺亲王堕落了,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便从“贤王”变成了“闲王”。
接下来,如忠顺亲王所料的那样,太上皇和承瑞帝默契地开始清理忠顺亲王在朝中的势力,忠顺亲王没有反抗,一是害怕会给太上皇、承瑞帝两人废掉自己的借口,而是因为,忠顺亲王真的死心了。
然后,世事难料,十年过去了,忠顺亲王在朝堂上的势力被清洗一空,可忠顺亲王在军中,尤其是在京营中的势力,却保留了很大一部分,并且比较完整。
之所以会这样,不是因为运气,而是因为,有人在背后暗中帮助忠顺亲王渡过难关。
暗中帮助忠顺亲王的“贵人”,正是前任内阁首辅萧乾,和现任内阁首辅林如海!
经过近十年时间的布局,萧乾和林如海终于等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忠顺亲王的野心,复燃了……
林如海长出了一口气,开口问道:“消息可靠吗?”
贾玥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声说道:“那个人是个大孝子,我用刀指着他母亲的脖子,逼他说出来的。”
林如海点了点头,开口问道:“那个人……处理掉了吗?”
贾玥浑身一颤,但还是低声说道:“他再也不能开口说话了,是我亲自动的手,死透了。”
贾玥没有说“那个人”的家人的结局,林如海也没有问,一切尽在不言中。
上述对话结束之后,林如海和贾玥都沉默了,书房内一点声音都没有。
过了一会儿,林如海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不要告诉玉儿,你我都是逼不得已的……”
贾玥苦笑一声,说道:“徒儿明白,只不过……心里不好受罢了。”
林如海的脸上布满了疲惫,摇了摇手,说道:“我本不想让你去做这事,可是,只有你最合适,长乐大长公主有大恩于杨冀,杨冀执掌锦衣卫,对太上皇忠心耿耿……”
说着,林如海叹了一口气,说道:“过几日,让玉儿陪你去潭拓寺上香,你若是心里难受,就去做些善事。”
贾玥笑了笑,然后说道:“先生放心,徒儿不会被这点小事打倒的……”
林如海点头道:“这样最好。”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林如海和贾玥的心中都是一凛,若非有极为要紧的事情,否则不会有人敢在这种事情打扰林如海和贾玥的。
林如海站起身来,向着门外沉声喝道:“是谁?有什么事?”
林如海的长随林忠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老爷,是奴才。”
林如海皱起了眉头,说道:“进来。”
林忠推门快步走了进来,然后在林如海的耳边轻声说了一句话,贾玥站在林如海的身后,却也没有听清楚。
只是,林如海听了之后,脸色大变。
见贾玥脸上满是疑问,林如海低声说道:“玥儿,太上皇中风了,现在昏迷不醒,太医说,情况不容乐观,怕是……”
贾玥的脸色也变了。
林家之所以有如今的荣华富贵,靠得正是太上皇。
经过十余年的博弈,站在太上皇一方的林家,早已成为了承瑞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如果太上皇崩逝的话,不出三年,承瑞帝就该对林家下手了。
如今,对林家最为有利的结果就是,太上皇被抢救回来了,并且中风也不治而愈了,但是,这种可能性极小。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太上皇被抢救回来了,可中风却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对于林家这种太上皇老臣来说,这才是最糟糕的结果。
因为,太上皇若是崩逝了,承瑞帝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否则就是不孝,可若是太上皇好在,承瑞帝反倒没有了顾虑。
事到临头,才能看出个人素质来,贾玥年轻,略有些慌张,林如海宦海沉浮数十年,早就练就了“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本事。
听了这个消息,林如海大为震惊,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对林忠吩咐道:“备车,我要进宫面圣。”
林如海是内阁首辅,太上皇病重,于情于理,林如海都必须进宫。
林忠应了一声,转身去准备车马了,林如海开口叫道:“贾玥!”
贾玥答道:“徒儿在,请先生吩咐。”
林如海说道:“你随我进宫,我去乾清宫面圣,你寻个机会,去找老四,他今日在宫中当值,你问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太上皇昨日还好好的呢?”
然后,林如海又命人去和贾敏说:“太上皇病危,可能有人会有所动作,你守好门户,照顾好儿媳妇和孙子孙女,外面有我。”
林如海带着贾玥进了宫,林如海前往乾清宫去看太上皇,贾玥则去寻林诺,林诺成亲之后,林如海托关系让林诺进了御林军,守卫宫禁。
其实,林诺更愿意镇守边疆,可考虑到林家面临的险境,林诺选择留在神京,为家族出力。
贾玥见了林诺,顾不得寒暄,贴耳低声问道:“四哥,岳父让我问你,到底出了什么事,太上皇……怎么会突然病倒了?”
林诺简洁地答道:“让父亲安心,这里面应该没有阴谋……”
然后,林诺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和贾玥说了。
贾玥听了,无语凝噎……
太上皇和贾代善的感情非常的深厚,贾代善虽然逝世二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