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林家女婿-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自己,太子妃竟然笑了一下,“我死了不要紧,只要孩子没事,就好!我的孩子,母亲还没有给你起名字,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然后,太子妃看到了不可思议地一幕,黛玉迎着叛军冲了上去,却不是“飞蛾扑火”,而是“饿虎扑食”……短短片刻的时间中,黛玉以一敌五,完胜!
黛玉挥舞着大刀,砍翻了五名叛军!
正当太子妃震惊的时候,黛玉回到了太子妃的身边,说了一声“得罪了”,然后挥手劈晕了太子妃。
然后,一个人从阴影红走了出来,快步来到黛玉的身边,将黛玉揽到了怀中,关切地问道:“玉儿,你不要紧吧!”
黛玉摇摇头,说道:“没事,只是有些疲惫而已。”
出现在黛玉面前的人,正是黛玉的夫君,赵国公贾玥。
见黛玉无事,贾玥便松了一口气,开始办正事。
贾玥扯下了身后的斗篷,将太子妃严严实实地裹了起来,然后背了起来,对黛玉说道:“快走!四哥就在不远处接应咱们,咱们快去和四哥会和!”
黛玉抱起了太孙,一面和贾玥快步离开这是非之地,一面用英语和贾玥交谈。
黛玉:“夫君,没有出现意外吧?”
贾玥:“没有,没有人发现咱们的计划,你呢?”
黛玉:“很顺利,太子妃拿我当救命恩人。”
贾玥:“这样最好,也不枉咱们岳父和母亲,废了大力气,设了这个局。”
黛玉:“师父到底想要做什么?”
贾玥:“我也不知道,不过一定所谋甚大,母亲是不会害咱们的。”
黛玉犹豫了一下,说道:“这是自然,只是……我心里有愧,太子妃,还有那些死难的无辜将士……”
贾玥叹了一口气,安慰道:“既然做了,就不要后悔,等这些事都尘埃落定了,咱们夫妻二人一起去行善,建立孤儿院、养老院,还有其他的各种善事……既然做了,就不要后悔……”
有时候,事实真相就是这样的残酷!
对于太子妃来说,是黛玉救了她和她的孩子的性命,是她们的救命恩人。
可实际上,黛玉所属的林家,正是让太子妃落得现在这样下场的罪魁祸首。
这只是一场戏而已。
实际上,贾玥和林家的死士一直在暗中保护黛玉,黛玉并非像太子妃看到的那样,是拼了命地保护她。
太子妃醒来之后,一直认为是黛玉独自一人将她和她的孩子,护送到了安全的地方,因此终生都怀着感恩的心,对待林家。
太子妃直到死,也不知道这一流血日的真相,不知道林家在这场政变中扮演的角色,真正的角色!
唉,人生已如此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了……
、第119章 刺杀
叛军杀到太子居所时;太子很幸运地不在太子居所。
但是;这不意味着太子很安全;因为太子离开居所时走的那条道路;恰好是叛军通往太子居所的必经之路。
大波的叛军和太子即将相遇之时,太子的身边没有一个侍卫,只有一个小太监——太子的心腹太监,姓李;叫李才。
也许是上天在眷顾太子,就在太子即将被叛军发现之前,前方传来了太监、宫女的尖叫声,却是叛军遇到了几名宫女太监;叛军虽然挥起了屠刀;迅速地砍翻了这几人,却还是慢了一步,让太监宫女发出了尖叫声。
太子的警惕性很高,因为太上皇卧床静养,太子脑子中的弦瞬间绷紧了,虽不知前方发生了什么事,但为了自身的安全,太子拉着李才躲到了一旁的花丛中。
因为时间紧迫,叛军向着太子居所急行军,无瑕顾及两旁的景观,太子得以逃过了一劫。
叛军经过假山的时候,太子冒着被发现的风险,偷偷地探出头看了一眼,然后,太子心中一沉,便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
在皇宫中出现了一支并非御林军、龙禁尉的精锐部队……这意味着什么,太子心中十分清楚。
作为太子居所的主人,太子很清楚他的居所的护卫力量,绝对不是这群训练有素的叛军的对手,另外,太子也不知皇宫中到底出现了多少叛军。
对于太子来说,为今之计,最佳的办法就是静观不动,可是,太子的妻子、儿子,以及太子心中最爱的人,都在太子居所中。
另外,太子也不知承瑞帝所在的东宫,和太上皇所在的乾清宫,是否遭受到了叛军的攻击。
一时间,太子的心中十分纠结,脑中则在进行天人交战……
如今,太子身边只有李才这一个太监,连一个侍卫都没有,太子若是走出去,无论是回到太子居所,还是前往东宫、乾清宫,都相当于“羊入虎口”。
太子心中涌起了一股无力感,攥紧了拳头,狠狠地打在了假山上。
一直静静站在太子身后的李才,见太子正在自残,手中流出了鲜血,忙快步来到太子的身边,低声劝道:“殿下,您要以身体为重,奴才记得您说过,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这句俗语用在如今这个情况,实在是有些不伦不类的,但李才的关心还是让太子的心中好受了一点。
太子的嘴角露出一丝苦笑,安慰自己道:“对,你说的没错,我不能慌……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是太子,我当以大局为重……”
如今,太子的心中正在受到煎熬,数个对太子非常重要的人,如今都在皇宫中,都有可能丧命于叛军的刀下,太子却什么都做不了。
太上皇,是太子的祖父,更是太子的老师,这十余年来,太上皇一直手把手教导太子治国之道,太子对太上皇的感情很深。
太子妃,是太子的妻子,贤惠温柔,太子虽然不爱她,却将她当做亲人,两人从没有红过脸,太子对太子妃十分愧疚。
太孙,是太子的嫡长子,也是唯一的儿子,虽然这个孩子才刚满月,太子却将这个孩子看得极重,因为这是他的骨肉,他做父亲了。
林黛玉,和太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却是太子最爱的人,太子曾经在心中发誓,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林妹妹的一世荣华安康。
……
如今,太子知道这些他在乎的人都处于危险中,太子却什么都做不了,太子很想奔回家中,保护她的妻儿,以及最爱的人。
然而,太子并没有动,哪怕心中的感情如同惊涛骇浪一般,太子却依然没有动一步。
原因很简单,他是太子,大明的储君,他,当以天下为重,以江山社稷为重……
只不过,就连太子自己都不知道,这到底是自己的真实想法,还是他为自己的“懦弱”找的借口……
就在太子脑中天人交战之时,李才哆哆嗦嗦地从怀中掏出了一块手帕,上前为太子包扎手中的伤口,太子的神情很是恍惚,任由李才靠近自己……
李才只是一个普通的太监,自幼便被家人送去阉割,然后进了皇宫,李才的运气很好,被分配到了乾清宫,虽然只是一个杂役太监,却没有人敢欺负他。
后来,李才因为很是机灵,得了年幼太子的青眼,被太子调到了身边伺候,从此平步青云。
李才这十余年的太监生活过得顺风顺水的,那里遇到过这样严峻的考验,如今,得知叛军进了皇城,正在大开杀戒,李才十分慌张,双手不停地打着哆嗦,将手中的手帕掉落在了地上。
太子没有责怪李才,李才却十分自责,俯□去捡。
太子只当李才是被吓住了,并没有在意,却没有想到……
李才的手突然不抖了,然后从靴子中拔出了一把匕首,刺向了近在咫尺的太子。
此时此刻,李才的眼中再没有半点惊慌,有的只是冷静和果决。
看着昔日的心腹举着匕首刺向自己,太子十分震惊,却手中空空,没有兵刃。
忽然,太子脑中灵光一闪,喊道:“你也是叛军!”
这个时候,太子本该在自己的宫中处理政务的,然而,由于赵国公夫人正在后殿中和太子妃说话,太子心神不宁,无心处理政务,脑子里想得全是黛玉的倩影……
太子知道这份感情是没有结果的,将这个秘密隐藏得很好,只将这个秘密告诉了心腹太监,李才。
就在刚才,李才劝太子,既然定不下心神,不如出去走走。
太子觉得这主意不错,便只带了李才离开了太子居所,想要出去散散心,然后便遇到了叛军……
只不过,有一点太子想错了,那就是,李才并非是忠顺亲王的人,忠顺亲王没有那么大的能耐,能够瞒过太上皇和承瑞帝,将奸细安插到太子的身边。
忠顺亲王不能,但是锦衣卫能!
这李才是锦衣卫的人,是锦衣卫都指挥使杨冀的人,早在李才进宫之前,他就已经是锦衣卫的成员了,只不过,杨冀没有想到,李才的运气极好,竟然得了太子的青眼。
本来,杨冀本来是想将李才培养成大太监,让李才成为锦衣卫在乾清宫的眼睛,杨冀虽然对太上皇忠心耿耿,却留了一手。
可是,杨冀没有想到,李才的运气极好,竟然得了太子的青眼,杨冀便就坡下驴,让李才潜伏在太子身边,做一步暗棋。
十余年间,锦衣卫一次也没有用过李才这步暗棋,直到太上皇得了中风之症,杨冀下定了决心,和林家合作。
将太子深爱黛玉这件事透露给杨冀的,正是李才。
杨冀也是一头老狐狸精,虽然不知道林家的计划,却能推算出七八分来,林家想让太子登上皇位。
可是,杨冀却不想让太子上位,原因简单的令人发指,那就是,太子崇尚阳谋,十分看不上锦衣卫,甚至在和太上皇的对话中,流露出彻底废除锦衣卫的想法。
杨冀做了几十年的锦衣卫,对锦衣卫这个职业有很深的感情,虽然想将自家洗白,却不愿让这个职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为了这个“崇高”的理由,杨冀将太子喜欢黛玉这件事告诉了林家。
杨冀本来还有后手,却没想到,林家仅仅因为太子喜欢黛玉,就将太子排除在计划之外,让杨冀很是不解。
不过,杨冀虽然不解,却依然和林家成为了盟友,因为,他们现在有了共同的目标了。
太子若是知道了,他之所以被林家放弃,被排除在“皇位继承人”之外,只是因为他因为曾经的天真,眼中揉不得沙子,眼中非黑即白,不知会做何感想……
另外,很讽刺的事实是,如今成熟了的太子,早已不再厌恶锦衣卫这种大杀器了,太子甚至在心中幻想:“若是锦衣卫听我的指挥,该有多好。”
但是,太子并没有将这个想法流露出来,因为,太子想用表现出来的“天真”来迷惑一些敌人。
所以说,杨冀对太子起杀心,以及这场精心布置的刺杀,都只源于一个乌龙……
若是太子及早地收回了这句话,也许,杨冀就不会一直在心中对太子抱有敌意,没有了杨冀和锦衣卫的帮助,林家的计划也许就不会成功了。
那么,也许就没有这场政变了……
当然,这些都是太子不知道的,否则,太子估计会狠狠地抽自己一个耳光!
唉,人生已如此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了……
作者有话要说:
也许是我太任性了,想在这场精心布置、环环相扣的政变中,写一个乌龙。
可是,写完这章之后,我突然觉得自己写得太扯淡了,却不想改动了,希望妹子们能够原谅。
、第120章 关键
紫禁城;东宫。*****
承瑞帝身边护卫他的军士虽然英勇,但人数太少了;只有百余人;在叛军的猛烈进攻之下;承瑞帝所在的宫室终于被攻破了。
那百余名侍卫,已经几乎全部战死了,残存的数位侍卫;身上都带着伤;这数名死忠的侍卫;保护着承瑞帝退进了偏殿,苟延残喘。
忠顺亲王越众上前;率领着虎狼之师;将承瑞帝团团围住,看着狼狈不堪的承瑞帝,忠顺亲王十分快意,大声喝道:“狗贼,你囚禁父皇、祸乱朝纲的时候,可曾想到今日!”
承瑞帝虽然危在旦夕,却由不得旁人,尤其是老对手忠顺亲王污蔑自己,承瑞帝起身怒骂道:“你血口喷人!所有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你这个反贼!你会不得好死的!”
忠顺亲王听了,也不生气,哈哈大笑道:“我不和你争辩,史书上会白纸黑字地记下你的罪状的,而我才是清君侧,拨乱反正的人!”
承瑞帝气得不行,骂道:“狗贼!你无耻!”
说着,承瑞帝冲着忠顺亲王身后的叛军将士,大声地喊道:“朕知道你们都是无辜的,你们都是被这个狗贼逼上了这条不归路的,朕发誓,绝不会怪罪你们的,你们谁杀了这个狗贼,朕就……”
忠顺亲王打断了承瑞帝的话,叹息一声,说道:“唉,黔驴技穷,你以为你的心思能够瞒得过我吗?”
承瑞帝浑身一颤,就听忠顺亲王低声说道:“对我而言,最宝贵的就是时间,我没时间和你废话,我知道,你再等援军。”
忠顺亲王挥了挥手,大声喝道:“我刚才说的话依然有效,谁杀了这个狗贼,我就请父皇封他为国公,世袭罔替,永享富贵!”
承瑞帝还想再说些什么,可虎狼般的叛军没有给他机会……
承瑞帝身边的死忠侍卫,在杀红了眼睛的叛军手中,连一息的时间都没有抵挡住,承瑞帝,这个雄心勃勃,想要用自己的余生,却换取大明又一个盛世来临,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皇帝,被叛军杀死被分尸了……
杀死承瑞帝之后,忠顺亲王的计划便算是成功了一半了,但忠顺亲王便没有停下来庆祝,而是……
忠顺亲王在确认承瑞帝死亡之后,割下了承瑞帝的人头,然后便在没有多看承瑞帝的尸首一眼,忠顺亲王气沉丹田,大喝一声:“诸位将士,你们都是大明的功臣,我知道你们都累了,但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随我来,求解救我的父皇,爱民如子的太上皇!”
忠顺亲王将承瑞帝的人头挂在了腰间,骑上了高头大马,率领杀红了眼睛的叛军将士,离开了东宫,向着乾清宫疾驰而去。
忠顺亲王率领叛军杀进皇城之后,兵分三路,一路由忠顺亲王亲自率领,前往东宫斩杀承瑞帝,另外两路,皆有忠顺亲王的心腹率领,一路前往太子居所斩杀太子一家,一路前往乾清宫“保护”太上皇。
事到如今,东宫和太子居所都被叛军攻破了,只有乾清宫还没有被叛军攻破。
毕竟,太上皇虽然不问世事,却仍然是大明名义上的最高主宰者,乾清宫的护卫力量之强,还在东宫和太子居所之上。
不过,随着忠顺亲王率领的这一路叛军的到达,叛军实力大增,超过了乾清宫所属的护卫。
一时间,叛军士气大振,杀红了眼睛的叛军,将乾清宫的御林军、龙禁尉杀得节节后退。
胜利的天平,似乎已经偏向了忠顺亲王……
成功,就在忠顺亲王的眼前,触手可及……
忠顺亲王前脚离开东宫,九门提督率领的援军后脚就赶到了东宫。
可惜,晚了一步。
看着人去楼空的东宫,九门提督这个久经沙场的战将,颓然地放下了手中的兵刃,一切全都完了。
承瑞帝死了,九门提督的靠山倒了。
不过,九门提督并非庸人,很快便调整了心态,整顿了一下手中的军士,率军冲向了乾清宫。
九门提督虽然没有见到承瑞帝的尸首,却知承瑞帝怕是已经不在人世了。
九门提督之所以率军冲向乾清宫,是为了保护太上皇,承瑞帝对九门提督有知遇之恩,九门提督的目标很简单,那就是无论最后登上皇位的人是谁,但绝对不能是忠顺亲王。
九门提督要将忠顺亲王碎尸万段,告慰承瑞帝的在天之灵,全了自己和承瑞帝的君臣情谊。
九门提督虽然是武将,头脑却不笨,忠顺亲王的计划,九门提督也能猜到六七分。
如果忠顺亲王攻破了乾清宫,挟持了太上皇,获得了“大义”的名分,便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忠顺亲王发动的这场政变,便算是近乎于完全成功了。
若是让忠顺亲王挟持了太上皇,那承瑞帝基本上就算是白死了……
但是,若是九门提督能够抢在忠顺亲王之前,抢到太上皇,那忠顺亲王便死定了,承瑞帝的仇也算是报了……
如今,京营所属的十万精锐被挡在了城墙之外。
城墙之内,叛军的主力和“勤王之师”的主力,都在向着乾清宫聚集。
这场政变的关键之战,即将在乾清宫外开启……
神京,紫禁城,御花园。
贾玥和黛玉在和林诺会和之后,便将太子妃和太孙交到了林诺手中,让林诺率领手下的御林军,带着她们离开皇宫,前往长乐公主府。
忠顺亲王之所以造反,是因为他想做皇帝,所以,忠顺亲王的叛军,并没有在神京中大肆破坏。
长乐大长公主是宗室中辈分最高的人,是忠顺亲王的姑祖母,忠顺亲王很尊敬长乐大长公主,又因为忠顺亲王还需要政变成功之后,让长乐大长公主帮助他稳定局势。
所以,长乐公主府是如今的神京中少有的一片净土,只要太子妃和太孙能够悄无声息地到达长乐公主府,就算是彻底安全了。
贾玥和黛玉夫妇并没有和林诺一同前往长乐公主府,而是骑着快马,向着太子居所和御花园之间疾驰而去。
贾玥和黛玉,是去确认太子的死讯的。
若是太子已经被李才杀死了,那贾玥夫妇便白跑了一趟。
若是太子技高一筹,没有被李才杀死,那贾玥夫妇便要杀掉太子,以绝后患!
从太孙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林家便完全放弃了太子,转而准备扶持太孙登基为帝。
林家之所以要保证太子妃的存活,是因为太孙的年纪太小,需要太子妃成为皇太后,垂帘听政。
这样的话,太子妃的娘家也会成为这场政变的受益者,鼎力支持自家的女孩子,成为摄政皇太后。
太子妃的娘家是神京中一等一的豪门世家,在大明的势力根深蒂固,若论影响力,还要在林家之上。
除了太子妃的娘家之外,内阁首辅林如海、锦衣卫都指挥使杨冀,以及长乐大长公主都会支持太孙继位。
另外,太孙是太子的嫡长子,承瑞帝的嫡长孙,承瑞帝和太子同日崩逝之后,太孙继位,名正言顺,天经地义!
这就是林家为了解除危局而制定的计划,若是成功了的话,那么二十年内,林家的危局便算是被解开了,并且几乎没有后患。
太孙年幼,成为皇太后的太子妃,则是大明帝国真正的主宰者,不是林如海小瞧太子妃,太子妃只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若想坐稳“摄政”这个位置,必然要依靠自己的娘家,提拔娘家人。
十余年后,等到幼帝想要亲政的时候,林如海早就不是内阁首辅了,而太子妃的娘家,必然是“炙手可热势绝伦”,是幼帝亲政的拦路虎……
贾玥和黛玉夫妇骑着快马,来到了太子居所和御花园之间,此时,皇城中的叛军已经全部集中到了乾清宫之下,这条道路上,空落落的,没有活人,只有一地的死人。
在这场政变中,贾玥和黛玉两人的手中,都沾满了鲜血,两人都已经麻木了,麻木地勒紧缰绳,让j□j的骏马降低速度,开始寻找太子和李才的踪迹。
满地都是尸首和鲜血,贾玥和黛玉夫妇不得不翻身下马,忍着恶心,寻找太子的踪迹,却一无所得。
最终,贾玥两人在一座假山之后,发现了李才的尸首,早已气绝。
没有太子的尸首!
黛玉心中“咯噔”一下,用英语说道:“不好!出事了!”
说着,黛玉忍着恶心,俯□来想要验尸,贾玥叹了一口气,拦住了黛玉,说道:“这种事情,还是我来办吧!”
贾玥俯□,仔细地检查李才身上的伤口,发现李才身上有多处伤口,致命伤却是左胸的一个贯通伤,另外,贾玥还发现,李才手中的还握着一把匕首,匕首上沾着血迹。
黛玉皱眉,用英语说道:“难道,是李才没有得手,反被太子杀掉了?”
贾玥皱紧了眉头,用英语答道:“情况应该是这样,李才的匕首上有血迹,他应该是伤了太子,却没有一击致命,太子和李才打斗了几个回合,最终杀掉了李才。”
黛玉苦笑一声,问道:“李才是怎么死的,可是速死,死前……不知说了什么?”
贾玥站起身来,说道:“太子受伤了,应该不会走远的,咱们快去找!”
黛玉点了点头,答道:“好。”
贾玥和黛玉都不知“太子喜欢林妹妹”这件事,他们之所以要杀太子,是因为这是林如海的命令。
贾玥夫妇并不知林如海为何放弃太子这样好的“皇位继承人”,反而选择扶持太孙这个连周岁都没满的婴孩,政变之前,贾玥夫妇曾经问过林如海。
林如海的回答很简单:“我和太子有过节,他必须得死!”
这是一个漏洞百出的回答,但是,听了林如海的话,贾玥和黛玉都没有继续问下去,而是接受了林如海派给他们的任务。
因为,贾玥夫妇深信林如海既然这样做,就一定有他的道理,林如海绝对不会害他们的。
哪怕,贾玥认为太子会成为一个好皇帝,黛玉认为太子不是坏人……
作者有话要说:你们猜猜看,我会让太子去死吗?
、第121章 落幕
因为叛军和“勤王之师”的主力都聚集在乾清宫;神京中的街道上空无一人,就算是平日里凶神恶煞的街头混混;也都被不久之前的惨烈景象吓尿了;躲在屋子里不敢出来;比良民还“良民”。
因此,林诺率领的御林军小队,在从紫禁城通往长乐公主府的街道上;并未受到阻击;很顺利地将太子妃和太孙送到了长乐公主府。
长乐大长公主虽然年近百岁;但因为保养得很好,依然耳聪目明;头脑清晰;很冷静地安排公主府内的护卫甲士接应林诺等人进入公主府,并安顿下来。
长乐大长公主上了年纪,家中常备御医,太子妃和太孙到了之后,长乐大长公主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