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冤家姓马名文才-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山伯一听不乐意了:“英台是我贤弟,文才兄,你怎么还说这样的话,他和清风不一样啊。”
马文才一下子脸就沉了:“祝英台和祝清风一样都是女扮男装入书院读书的,祝家两女儿是双生子,上有八哥下有十妹,那九妹又处于何地?”原来梁山伯这货到现在还不知道祝英台是女子!那他天天羡慕的是那门子的秀恩爱!算了,不想跟梁山伯说话了,太侮辱智商了。
梁山伯愣住了,眼神涣散的看着马文才半晌没说出话来。无语的看着梁山伯脸上一瞬间变化万千的表情,然后突然就大叫一声蹿了出去,马文才翻了个白眼说了一句‘有病’就继续收拾行李了。
然而就说这事情总是不能随人愿,梁山伯鄮县县令的任职令前脚刚下来,马文才的任职令也下来了,因逢天灾水患,国事有变,各地又有几股叛民趁势揭竿而起。杭州城郊也有叛民,朝廷镇压不及,谢安干脆也上书封了马文才一个四品曹书郎,拨给他几千精兵,要他领兵镇乱,还是和梁山伯一样即刻就启程上任。
马文才看着那诏令,脸沉的像锅底:朝廷诏书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时候来!妈蛋!老子要成个亲怎么就这么难!!!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七十五章 英台的抗争
自从梁山伯知道了祝英台其实是个姑娘,还早对自己情深意重的时候;心中激动的心情一直无法平静;这时再回忆起曾经与祝英台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祝英台的种种表现才恍然大悟。七夕送他荷包,看见他与兰姑娘走的近了就不开心,甚至还告诉他家中九妹早已心仪与他,让他学业一结就去上虞提亲;这一件件的可不就是一直在暗示他吗?
梁山伯觉得自己今日真的运气太好了;朝廷的诏令下来让他去鄮县治水终于有机会完成他爹的心愿不说,连英台也……一天之内事业爱情双丰收,梁山伯快高兴过头了,使劲拍拍脑袋;怪不得马文才每次和他说话都很无语;原来他真的是个呆子!
马文才猜的不错,梁山伯就算是知道了祝英台是个姑娘,现在也不能跟她再继续秀恩爱了,因为朝廷诏命紧急,梁山伯当天就要去上任了。祝英台知道,梁山伯看穿了她的身份之后也对她有心,自然也高兴的不得了,她这些年来一直的担忧,就是怕梁山伯不能接受自己是女儿身的事实,现在担忧没了,她也没什么可害怕的了。所以在正确对待自己感情这件事情上,祝英台做的显然要比一般人大胆开放的多,梁山伯不在尼山书院了,祝英台很干脆也决定要离开书院回家了。
当天夫子和山长亲自给他们几人送行,马文才与山长匆匆道一声别就离开了,理由是因为实在是受不了梁祝两人的腻歪了。其实马文才受不了是很正常的,因为两人不仅在山长送行的时候就在腻歪,出了书院还在腻歪,原本的十八里相送的剧情与现在的情况比简直就是弱爆了。从书院出来之后,祝英台就挥挥手拿了银子潇洒的直接包了整条大船,在岸上聊了一天之后又一起上了船,直到将梁山伯送到了会稽家门口,祝英台才依依不舍的离开。祝英台将祝夫人小时候送给她的定亲的一对玉蝴蝶其中的一只送给了梁山伯,且对梁山伯说快点治好水就去祝家庄找她。梁山伯将那玉蝴蝶捧在手心里,重重的点点头,一个劲地保重他一定会尽快的去祝家庄提亲,这才泪眼朦胧的挥手远远看着祝英台乘船离开了。然后梁山伯匆匆回了趟家乡报喜,告别亲人之后就和四九连日去了鄮县上任。
马文才回了太守府领了诏命交接了兵权之后,就去赶着去熟悉军务了,虽然被封了名小将军,但毕竟是初次领兵缴贼,马文才一丝都不敢大意。何况这次情况真的很棘手,造反的贼寇似乎不止一股,而且散落各地,皇上和谢丞相对这次压制内乱的缴贼之举非常重视,下达了死命令让马文才百日之内务必将反叛镇压,马文才自然不敢疏忽,也只得现将儿女私情暂且放到一边,一心一意投身于保家为民建功立业的事业之上。
而祝英台便在梁山伯上任的两日之后,毫无征兆的就回了祝家庄,于是祝家庄又是一阵惊喜,祝员外看见女儿回来高兴的不得了,直说祝英台瘦了好多圈一定的好好回来补补,于是赶紧让人去将在临时练兵场里的祝英齐和祝清风找了回来,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团圆饭。
祝英台起初并不知道祝清风眼睛的问题,现如今初见祝清风如此心中自然伤感。但是又听说祝清风经过半年的适应,平时的基本生活她早就可以自理了,甚至出门逛祝家庄也不需要专人带领,祝家庄园里的每条道路需要几步几丈,几拐几弯,祝清风早就熟记于心了。看见祝清风这样,也知道根本不需要她过分安慰,祝英台想了想还是决定将祝清风当作正常模样,当晚就拉着祝清风大谈特谈书院这半年来发生的事情了。
虽然当初离开书院的时候,祝英齐曾经答应过要帮着祝英台劝劝祝夫人,但是这半年下来祝英齐还没敢找机会将梁山伯这件事跟祝夫人说呢。原因没有别的,光是祝清风和马文才这件事情就让祝夫人生了好些日子的气,要不是祝清风回家之时身体有恙不可重罚,祝夫人还指不定怎么罚她呢。就是祝清风身体这样,祝夫人心疼她的同时,这半年来时不时将这事翻出来也没少罚她跪祠堂,祝英齐怎么还敢再火上浇油。本想着一年之后等祝夫人将气彻底消了之后再慢慢说,谁知道祝英台提前半年回来了,没打个预防针的结果就是祝英台还没回来一个月,梁山伯给祝英台写的信送来祝家庄的时候,一不小心就让祝夫人给抓了个现成。
几人不得以乖乖坦白之后的结果可想而知,祝夫人大发雷霆,当场就将这兄妹三人训了个狗血淋头,还说梁山伯是个伪君子,一个平民百姓勾引她女儿肯定没安什么好心。祝英台的脾气和祝夫人最是相像,一旦认定的事情是不可能改变的,她自然也听不得别人说梁山伯一丁点的坏话,就算对方是她娘亲也不行,祝英台在解释无果的情况下一时情急就顶撞了祝夫人。
祝夫人差点气晕了,一个两个的出去读了几年书就给她读回来这些东西!十丫头那事虽然也不怎么光彩,但是她看上的人是杭州城门当户对的太守公子啊,何况人家还早就领着杭州太守来提过亲了!可这九丫头呢,自作主张的就把自己定亲玉佩交给这么个穷书生了,两人家世门第悬殊,事情自作主张的瞒了她这么久不说,现在还为了这梁山伯敢当场顶撞她了,这也太不能忍了!祝夫人气的当下就挥手让人把祝英台给关了阁楼里去了,然后赶紧张罗着给她另挑门当户对的好夫婿,再此之前绝不让她走出祝家庄一步,祝英齐和祝清风这下子才想起来赶紧求情,结果也没逃了个跪祠堂的连坐命。
祝英台也是个倔性子,她从小到大决定了的事情就没有办不成的,于是银心偷偷将梁山伯写来的信放在饭菜盘子底下传给祝英台的时候,祝英台看完之后接着就跳窗了。原因无他还是梁山伯遇到了困难,鄮县缺粮,百姓们一直在闹饥荒,饿死了不少人,温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治水大业。梁山伯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想起来要写信给祝英台跟远在千里的祝家庄买粮,祝英台看罢二话没说就拉上刚刚罚完跪没多长时间的祝英齐,瞒着祝夫人私自开仓给梁山伯送粮去了。
因为城南的这块儿粮仓的生意原本就是归祝英齐管的,他也知道梁山伯寄来的那点钱根本就买不了多少粮食,但是经不住祝英台的软磨硬泡,说什么粮仓里的粮食再放着就发霉了,倒不如卖给梁山伯个人情,这是救人于危难,是积德做好事,娘知道了会同意的。祝英齐当然知道后果,但是为了弥补对祝英台食言的愧疚还是答应帮梁山伯暂时渡过这一难关,就算娘发现了,他把事情揽过来大不了再被骂一顿就是了。
祝员外知道了也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去找祝清风了解过,梁山伯这人为人还真的是不错,憨厚老实又聪明对祝英台看的又像命一样重要,关键是祝英台自己喜欢的不得了。祝员外想其实就算是梁山伯只是个小县令,但是只要他能像自己一样时刻都把祝英台捧在手心里宠着,出身贫贱点到也没太大问题,出嫁之时只要祝家庄多给点嫁妆也不会让女儿吃苦,只要女儿能幸福,他才不管什么颜不颜面呢。
因此等祝夫人年底查账的时候才知道了还有这么一出,而此时南城城仓的粮食已经被祝英台搬得差不多了。也正是因此,梁山伯以及鄮县的所有民众都挺过了那段最苦的日子,此时在梁山伯的精心策量下带领下,鄮县官民都齐心协力干劲十足的修理河堤、治理水患了。
祝夫人要是有心脏病的话估计得气的犯病,梁山伯此前到是抽空来过几次上虞登门拜访过祝家庄,结果祝夫人就是认定了梁山伯是个伪君子,每次来都会将其拒之门外,最后梁山伯不得以摆出县令的官架子说是要视察他要治理的曹娥江畔的田地状况,祝夫人才让他进了祝家庄大门。不过想要见祝英台一面却连想都别想。
祝英台原本就在家左等右等的不见梁山伯来提亲心里就急躁,现在无意间听到祝员外说梁山伯来访被母亲拒之门外之事,当即就同祝夫人翻了脸闹起了绝食,说是不让她见梁山伯就干脆给她收尸吧。谁的都不见,连祝清风劝都不听。
祝英台很有毅力,结果几天下来还真的滴水未进,饿的晕死在楼台里。要不是祝英齐发现的及时,祝英台恐怕真的是要以死来明志了。祝清风也劝说日久见人心,书院在一起考察了两三年早就将梁山伯的品格摸得一清二楚,与其让祝英台嫁一个自己不爱的人虽享尽荣华富贵却孤独忧郁一生,倒不如让她嫁一个自己心爱的人,逍遥快活自在一世。
其实祝夫人哪里舍得把自己痛爱的女儿折磨成这样啊,那几天她自己也没吃多少东西的。祝夫人这时才真的是软下了心,让梁山伯见了祝英台一面,才将祝英台的精神又拉了回来。祝夫人从这几次见梁山伯的面观察来看,在心里也逐渐认可了梁山伯。
祝英台的拼死抗争终于取得了成功,祝夫人最终还是松了口,但前提是梁山伯必须要先将这淮南一带的水患给治好了才行。梁山伯一听激动的不行果断的保证再过不了多久,他就能将甬江和曹娥江交界的河堤著好,只待汛期到来,让两处江水合一,便可大功告成。
就在祝清风为梁祝二人的事情总算是有了起色而高兴不已之时,却突然的接到了马文才派人快马传来的加急信。祝家庄又陷入了紧急状态,马文才说有股山贼已进入上虞,恐是冲着祝家庄而去,请祝英齐他们务必做好准备守住了祝家庄,等他这就带领军队赶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乱世……开外挂……黑历史……放大招……
第七十六章 山贼的来历
祝家庄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遇到山贼闯庄,要放之前全家人乍听此事定要惊得手忙脚乱了;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祝家有祝英齐亲自训练的祝家军守着不说;最重要的还是有个有兵权有本事的好女婿,自然而然的就不必太担忧了。不过也幸之马文才赶来的及时,否则这后果也真是不敢设想。
大半年的军队生活下来,让马文才收敛了几分浮躁傲气,却多出了几分沉稳英气。 祝家庄的主院待客厅内,祝员外和祝夫人正在接待刚来拜访祝家庄的马文才,马文才一身黑色铠甲;威风凛凛,英气尽显;正襟坐在桌边;简单问候几句便开始说起他与这股山贼的恩怨了。
原本那股山贼就被马文才盯了好长时间了,全国各地揭竿而起的贼寇他不过两月就解决的差不多了。就这股贼人实在是太狡猾,别的本事没有就是跑的太快,他追缴围困了好长时间都没能成功将之消灭,反而让其收纳了之前他消灭叛贼的漏网之鱼,使其队伍发展的越来越壮大了,马文才怎么能不气。这次他们还敢来上虞叨扰祝家庄,威胁着祝清风的安全就等于直接触了马文才的逆鳞,马文才真的发了怒动上了真格,当晚就带领马家军连夜奔袭直奔上虞而来,山贼刚进上虞还未来得及扎营,就被马文才带人趁夜奇袭,打的四散而逃。虽然攻上虞的这些只是这伙贼寇的一小部分,但马文才这一仗也足够打击一下敌人的气焰了。
首战告捷,祝家庄暂时无碍,马文才见完祝员外和祝夫人之后,最最想见的人自然是祝清风了。祝夫人自然不会像阻止梁山伯见祝英台一样阻止马文才见祝清风,祝员外其实还想跟他这位越看越顺眼的准女婿再多聊几句的,却被祝夫人狠狠一瞪眼,就十分不愿意的带着他去后院里找祝清风了。
……
祝家庄,祝清风所住的后院凉亭里,靠在马文才怀中的祝清风,只要一想起刚刚马文才对这股山贼的介绍,就不自觉的皱了眉:“文才兄,你真的确定这股山贼首领的名字是叫孙恩,赵钱孙李的孙,恩怨情仇的恩?”祝清风戳戳脑袋冥思苦想,总觉得这名字在哪里听过的。
马文才原本紧紧搂住祝清风刚刚酝酿好亲她一口的情绪,听到祝清风又这样问,一下子就泄了气,满脸懊恼:“是啊是啊,清风你都问了三遍了,我一年多没看见你了,现在好不容易熬出头能抽空见你一面,你还老跟我提这人让我生气!”
祝清风偏过头解释:“我只是觉得这名字好耳熟,我觉得我以前听过。”就像当初刚来这个世界听到谢道韫或是陶渊明的名字一样,应该都是史上留名的人吧。
马文才声音酸溜溜的,用手轻轻指了一下祝清风的额头,板着脸开玩笑:“耳熟耳熟,听这些乱七八糟的名字都耳熟。听到书院里你那个原本当朋友的苏安也当了山贼首领却毫无反应,你这脑子啊是不是……”马文才说到兴处,一句‘脑子是不是坏掉了’还没说完,声音就怔然停住了。祝清风的头受过伤,淤血严重,眼睛看不见的事情,他也是刚刚才知道的。
祝清风这个傻瓜啊,是最怕黑的,自己不在他身边的这一年来,她是怎么笑着挺过来的,马文才根本连想都不敢想,他怕自己会心疼的掉眼泪。不过后来再想想却又在得知真相的那一刻,心痛之余又觉得庆幸,庆幸祝清风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离他而去。那才是真正要人命的,要真的有那种事情发生了,马文才想自己的心说不定会活活疼死的。
所以,谢谢你祝清风,谢谢你,没有想着离开我。
低头一直看着祝清风变了黯淡无光的眼眸,马文才目光温柔的几乎能滴出水来,心照不宣的并没有多提祝清风眼睛的事情,马文才只是把祝清风搂的更紧,心中轻声默念:没关系的祝清风,只要有我在,你永远都不需要害怕。我可以当你的眼睛,一辈子照顾你,你不必非要看见我,因为我必然会守你一辈子。
祝清风听见马文才的话说了一半就停了,有点疑惑,就抬手戳了戳马文才的脸,嘟嘴有点不开心:“怎么了心里偷偷说我脑子笨,不如你聪明啊,你大声说出来就是了,我又不会小气的生气否认。”叹了口气,祝清风语气有些哀伤,“不过我真的没想到,原本那个老实善良的苏安竟然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提到苏安,马文才不屑,眼眸一凛,冷声道:“人心难测,利字当先!在这些人眼里,任何东西都比不过一个私利。你真心待他们再好,但只要一触及个人私利,为保全自身,他们便会毫不犹豫的在背后狠狠捅你一刀,不会有片刻手软。哼,情义这种东西能靠的住的没几个。”尤其是些所谓的朋友之意,自古以来兄弟反目成仇的又多少数都数不清,马文才并不否认自己也是其中一个,他的心中的私利便是祝清风。所以为了祝清风,他不知道是不是也会做出背后捅刀子的事情,不过这个问题马文才永远都不必去探索,马文才从来都没有把任何人当自己的兄弟是一个原因,而祝清风也绝不会去利用马文才这又是另一个原因。
其实要说起这股山贼,还要追溯到书院的那场大火。当日苏安同谷心莲以及苏大娘在梁山伯的帮助下,放火逃出书院之后,没过几天马文才便毫不犹豫的让马太守下令全城搜索追捕几人,且下命令若是他们敢拒捕,便格杀勿论绝不手软!苏安几人显然没想到马文才会心狠手辣到赶尽杀绝的地步,却不知道自己当初放的那场火到底造成了多严重的后果。
几人接连多日逃避官兵追捕的日子,是心惊胆战苦不堪言,苏安和谷心莲还好些,但苏大娘却上了年纪还要跟着他们受罪,那段日子的逃亡之旅更是让她一下子苍老了多岁,原来的满头乌发却已有半数发白。苏安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心中冒出的对士族权势的怨恨更是一天高过一天。
那日,正当几人被围即将走投无路之际,却被正处于造反首期开始拉拢人才加入叛军队伍的首领孙恩所救,苏安感激孙恩救命之际便毫不犹豫的就加入了孙恩造反的队伍,这下子终于有机会报复士族,丧心病狂的烧杀抢掠,半分不会手软。
孙恩的叔父叫孙泰,当年的大晋朝曾经爆发过一场恭王之乱,孙泰以为晋祚将尽,乃以讨王恭为名,私合徒众数千人,准备起事造反。结果谋反还未开始就已经暴露了行踪,被皇帝下令斩杀了全家,孙恩有幸逃过一劫,避难于海岛,早就立志要为孙泰复仇。此次国内突发天灾*,孙恩便趁着民心骚动之际,又从海岛回来,拉帮结派的继续完成他叔父当年的心愿。
不过,孙恩此次回来拉帮结派的叛军大多是贫苦民众,是自小没有读过书只知道拼命的主。谷心莲小时候读过几年书,和苏安一起又在书院里跟着祝清风学习过一段时间,孙恩的军队需要的就是更多这样所谓的知识分子的支持。再加上之后苏安表现出来的领导才能,以及谷心莲时不时在旁的出谋划策,竟像是一时间找到了两人的才能发挥空间,后来使反叛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拼命的接连攻克几大县城,抢到手的粮食财物多不胜数,打压了当时士族气焰的同时,孙恩这股叛军的规模和威名渐渐远播。
孙恩大喜,干脆就同苏安结拜成了拜把子的好兄弟,野心自然也是越来越大。打击士族势力,将士族彻底击垮,甚至是要改朝换代的想法也不是没想过,于是两人便分头行动了。
而当今最大的士族便是王谢两家,大晋的支柱一直都是这两家撑着的,而王谢两家士族子弟聚集最多的地方便是会稽了,攻克会稽斩杀王谢子弟,是打击士族名气远扬最直接最有效的法子,因此养精蓄锐要攻打会稽这一主线任务就交由孙恩亲自完成。而另一方面乱民揭竿队伍壮大自然需要的是更多的钱粮支持,而苏安带领的另一队主要解决的便是这一问题,于是谷心莲和苏安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上虞的祝家庄。其实苏安起初并不想再与祝清风为敌,心莲现在也在他身边了,而且毕竟祝清风确实曾有恩与他。但是最终还是经不过谷心莲的劝说,谷心莲现在的想法就是:祝清风我既然得不到你,那不如把你毁了,当初你嫌我地位底下,宁可看上个男人都看不上我,那我现在就把你拉下水,让你地位比平民还要低贱,到时再趴在地上过来求我,才不会苦费了我当初对你的一片痴心错付!
其实祝清风与心莲姑娘相交,自始至终都没想过她是什么地位,哪里能说的上嫌不嫌弃。只不过这谷心莲确实有些不知好歹,总以为祝清风对她好是理所当然,不对她好就是罪不可恕,这因爱成痴成恨,以至于蒙蔽心智走上不归路,也只能说一句命运弄人,执迷不悟了。
……
知道马文才来了祝家庄,老大夫激动的不合时宜的颠颠跑过来,正好看到马文才捧起祝清风的脸颊一吻刚刚落到额头之上,马文才还要继续,但祝清风听到有人来,就赶紧退了他一把偏过头躲了过去。
马文才看着来人沉了脸:“臭老头,我走的时候让你好好给祝清风治伤,一年多了,你就给我治成这个模样?”
老大夫缕缕胡子,坐在石凳给自己倒了杯水,润润嗓子,不紧不慢道:“清风头上的淤血早已散尽,如果我没诊错,她这眼睛再过几日应该就可以重见光明了。嗯,至于这体内寒气嘛……”语气拉长,老大夫故意吊了胃口。
马文才听老大夫说祝清风这眼睛过几日就会好,心中激动,但是再听他接下来这语气,心中又一沉。等了几秒还不见他说话,马文才不耐烦:“体寒之症能不能好,有话就快说!”
祝清风拉了拉马文才的袖子,让他不要着急,其实祝清风心里一直在打鼓,期待的望着老大夫紧张的不行。老大夫看着马文才瞪眼:“先把我的医馆还我。”
马文才脸色沉得发黑:“清风的病要是好了,大爷我把整个杭州城的医馆都盘下来送你!”
“我要那么多医馆做什么。”老大夫放下茶杯还欲再说废话,却被马文才狠狠瞪了一眼,轻咳一声深沉道:“祝姑娘这病痊没痊愈,我也说不好啊。”
马文才站起来气的要踹桌子:“你敢再说一遍!”祝清风又把马文才拉回来示意他把话听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