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人难养-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力赶在进棚录《天下讲坛》的前一天,把一半文稿交给了赵小柔。
他说:“我说过,一定言而有信。今天算我表达了诚意。请小柔编辑好好把关吧!”
赵小柔接过书稿,说:“回去一定好好看,争取把稿子校一校。”
然后,她也表达了自己的诚意:“张教授,我请你吃顿饭吧,为了感谢你对我工作的支持。”
张力莞尔一笑,说:“你能不再对我说感谢吗?吃饭就不用了,我就有两个要求,你看,能不能答应?”
赵小柔赶紧说:“您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能做主的就马上敲定,不能做主的,我马上请示。”
张力哈哈笑了,说:“哪有那么严重!你一定能做主。第一,以后不要在喊我张教授。就叫我的名字。我喜欢听。”赵小柔的脸微微泛红。
“第二,明天你能不能赏光?”张力说着递给赵小柔一张央视的入场券,说:“我一直跟《天下讲坛》的人讲,怎么能在我们讲课的时候,底下的观众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呢?我们开的是国学讲坛,不是老年大学。这样的画面信息传递出去,我们成了什么了?教授的档次掉下来了不说,也给公众造成歧义——国学就只有老头老太太才感兴趣吗?我们这么多青年人、八零后讨论《论语》、《道德经》,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要开这个头,把年轻人带进我的讲堂。怎么样,小柔,愿意来捧场吗?”
赵小柔赶紧点头,说:“荣幸之至。张教……张力。”
张力又笑了,说:“明天还有一些是我的学生。你的座位是第一排的正中间。当然,我也有私心。我特别愿意看着你的眼睛,给你讲。我觉得,如果我的学说能赢得你的肯定,我会非常非常高兴的。”赵小柔的心速、血压,在瞬间都不正常了。
第二天的《讲坛》上,赵小柔的确看见了不少帅哥美女。他们有张力的学生,有央视特别为了满足张力的要求,邀请来的年轻观众。导演在录像开始前反复要求大家关掉手机。这在前几场老年观众的专场里是无需提醒的。第一是因为大家自觉,第二是因为到这来当观众的老人,也没几个是带手机的。
《讲坛》开始。赵小柔看见张力身着一身黑色的阿玛尼西装,神采奕奕地走上讲台。正式开讲之前,张力用眼神和赵小柔打了一个招呼。很显然,这个招呼是有指向性的,但是赵小柔却心虚地觉得大家都在看自己,仿佛自己和讲台上这个衣冠楚楚、口若悬河的青年才俊有着什么暧mei的关系。因为有了这一个眼神,赵小柔的心思很难集中在讲堂上了。昨晚,她已经彻夜拜读了张力的书稿,说实话,对着这一摞打印在A4纸上的宋体字,她的心思也是无法凝结。每看到一行什么话,就想到如果是张力亲口说出来,这句话会是什么意思,会对自己有哪些触动。看着看着,她的思绪就远去了,不在书上了,此时此刻,也是如此。她看着张力,全神贯注,耳朵里充满的却不是他正在讲述的《论语》,而是镶嵌在“子曰”里的对自己的赞美。
赵小柔的遐想被一阵刺耳的彩铃打破了。她后面一排的一个小伙子,任凭自己的手机肆无忌惮地唱了一遍《老婆老婆我爱你》才恍过神来,赶紧低头手忙脚乱地找手机。偏巧他又穿了件牛仔裤,裤腿紧绷绷地绑在他的腿上。手机被塞在了裤腿上面的口袋里。夹在牛仔裤和大腿之间的手机铃高声唱着他自己对老婆真挚的爱意,全场的观众怒视他,后边的导演跑上来怒骂他:“你给我出去出去滚出去!让你们关手机关手机!我这场全完了!”小伙子脸憋的通红,张力被打断在讲台上,赵小柔没工夫怒视闯祸者,她满眼爱怜地看向张力,不知道他怎么继续。张力用笑容和小柔的爱怜相碰,这一次是用眼神安慰了她。
张力拦住了怒不可遏的编导,说:“没关系没关系。导播,我们刚才是什么场景结束的?”空旷的棚里传来导播的声音:“大全!张老师。”
张力对着观众席上方的空气说:“那咱们下一个镜头就从他切。”张力一指红脸的小伙,示意他坐下。小伙子不明就里,狐疑地坐下来,还不忘掏出这个闯祸的手机,低头赶紧去做关机的动作。这一切,都被摄像机记在眼里。
张力说话了:“刚才我们被打断了。不过没关系,打断的正好。我们今天说的是孔子的经典妙句,我正要讲的就是这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伙子,你能不能回答我一个问题,如果是在电影院里,你和你的女友正在卿卿我我地看着《魂断蓝桥》,而你的邻座手机响了。你会怎么样?”
小伙子有些慌张地站起来,囫囵说了一句什么。张力笑着说:“他没有话筒。我来帮他转达,他说,生气!对吗?”全体观众都看着小伙子,赵小柔也回头看着他。小伙子很尴尬地点点头。
张力说:“这就对了。你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带给别人。这是我们生活中最简单、最朴素的道理,在孔子口中,就是这八个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相信今天这个小插曲会让在座的各位很好地领悟到这句话的真谛。那么这句话是在什么语境下诞生的呢?此语出于《论语•;卫灵公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恕’是一种美德,今天,我们也把‘宽恕’带给他吧!”
观众席上爆发出一片掌声。张力带着自信的微笑给大家鞠了一个半躬。本来被气的暴跳如雷的现场导演又一次蹦出来,拉着张力的双手说“牛×!”张力叮嘱他,刚才那段被铃声打断的镜头不要剪,一定要原生态地播出去。
张力自信满满地说:“你就等着收视飘红吧!对了,你们最好现在就开始宣传,等播出的时候就会有卖点。”导演一个劲地哈腰点头。赵小柔注意到身后观众席上一阵人流涌动,大家纷纷跑上前去要签名、要合影。张力面带微笑地一一满足,一边和观众说着话,一边用眼睛寻找人群中的赵小柔。在杂乱的录制现场里,两个人的眼神再次相碰。这本来也不难解释,赵小柔从一开始就没把眼睛移到过别处。这一次,赵小柔先给了张力一个微笑。带着钦佩和欣赏,这个笑容,被张力笑纳了。
第二天,报纸上登出了《天下讲坛》录制的花絮。不同报社的记者都好像身临其境一样写出了栩栩如生的稿子。但对于细节,有的报纸说是小伙子的手机响了,有的说是姑娘的。有的说是张力现场抓哏,现身说法地为大家解释何为“己所不欲”;有的说张力引用了吕秀才的“子曾经曰过”……最不可思议地是网上有人热炒,说那小伙子是张力的托,此举就是为了吸引眼球,以博收视。看见这些,赵小柔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她想起当天张力的风度与涵养,想起他的睿智,她觉得当下的这些东西好俗啊。她还想起社长看见这些报纸后笑容满面的样子,说:“小赵啊,你这回的作者可得笼好啊,这是只绩优股!今年咱们社能不能提前创新高,就看他的了!他这是要火啊!”
社长的预言马上成真。为了和先期的宣传对上位,《天下讲坛》第一次打乱播出顺序,叫停了还差10集才播完的《论三国》,急着忙着上了张力和他的“儒家鸡汤”。反响空前、万人空巷啊。张力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就成了心灵捕手,成了全民的道德导师,成了孔子的代言人。如果孔夫子地下有知,一定会站出来说:“我讲得没他好!”
当赵小柔看见电视里张力充满了内容的眼神时,当想到两个人的眼神交汇时,小柔肯定,两个人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语言。第一集的结尾处,张力应邀和观众合影的镜头也被剪进了片尾。一面是张力和崇拜者的相互簇拥,一面是屏幕上走着的编导摄人员的字幕。当一连串的名字从张力的脸上划过的时候,赵小柔清楚地看见了他那天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眼神。再一次与这个眼神相遇,赵小柔肯定地对自己说:你爱上他了!

十二 我鄙视你

蓝芸从图书馆出来,已经是傍晚了。校园里三三两两的学生情侣结伴走向小花园,花园的石桌石椅已经被占据的差不多了。情侣们在花园里很安静,大部分是在看书,英语最多。一个石桌旁有两张石凳,这似乎天生就是为了二人世界定做的。蓝芸看见有一张石桌的配套已经不完整了,只有一张尚还能坐的石凳,另一张,倒在了草坪上。两个学生,进来的时候,别的地方都已经占满了,男孩子毫不犹豫地把女孩子按在石凳上,自己一屁股坐在了女孩脚下的草地上。女孩子娇羞地抗议了一下,无效,低头从书包里掏出一本厚厚的杂志,体贴地塞在男孩子身下。男孩半倚着女孩的腿,女孩的腿靠着石凳,两个人没有再说一句话,就在夕阳的余辉里读起书来。蓝芸看见这个场景,不自觉地停住了脚步。
小花园北面200多米处就是新建成的教工食堂。说是“教工食堂”,实际上是对所有人开放的。从图书馆出来的学生们,一般都就近来这里就餐。蓝芸想不出回家吃什么,也想到食堂来解决。这两天,严道明经常加班,回家的晚。因为有了孩子问题的欲言又止,即使晚上两个人一起吃饭,桌上的气氛也是怪怪的。蓝芸总觉得严道明在没话找话。其实她想说,如果严道明想晚几年再要孩子,自己这里是没问题的。他说的对,趁年轻先把博士攻下来,评上副教授,再生孩子,这个步骤比较稳妥,对孩子对自己都有好处。但是几次蓝芸想把这个想法和严道明交换的时候,严道明总是把话给岔开了。蓝芸觉得,严道明并没有纠缠在“什么时候生孩子”的问题里,而是干脆在回避“孩子”这个话题。前几天蓝芸还在瞎想,是不是严道明有什么身体问题,不能生?后来她否决了自己的想法。他们结婚的时候已经不强制婚检了,可是严道明笑着说要对蓝芸负责,两个人去正规的医院做了正规的体检。蓝芸相信科学的判断,也为自己的疑神疑鬼好笑。
新建的食堂果然宽敞气派,蓝芸还是第一次来这吃饭。因为已经过了就餐高峰,食堂里吃饭的人并不多。有一些蓝芸认识的老师,拿着饭盒在打饭,要带回去吃。蓝芸端着托盘,走到一个大理石柱子的背后,坐了下来。她习惯在大环境中找一个角落,这样能避免和其他人的不期而遇,省下了打招呼的麻烦。坐下来蓝芸才发现,自己不远处就是新装的观光电梯。食堂只有两层高,可是居然安装了一个从意大利纯进口的观光梯。从教工食堂修建开始,老师学生们就在议论这个传说中的电梯,据说,光这个电梯就花费了200多万,负责修建食堂的基建部门领导还专门去了一趟意大利。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认识,蓝芸免不了多看了这电梯几眼。她甚至想,等吃完饭,自己是不是也去乘坐一下这个金贵的电梯,看看站在200万上上下两层楼,是个什么感觉。
蓝芸的思绪很快就被一伙人打乱了。观光梯前聚过来三四个人,走在前头的小伙子蓝芸认识,是她教过的学生,现在读大四的林飞。他旁边还有两男一女,这三个人明显是记者。其中一个男的肩上扛着摄像机,机器上cctv的台标非常醒目。女孩手里拿着一个话筒,话筒上有“深度调查”节目的标志。蓝芸听见林飞在跟央视的记者介绍:“就是这个电梯!”扛摄像机的小伙子对着观光梯一通猛拍,拿话筒的女记者在搜寻食堂里的人,看样子是打算做采访。
蓝芸并不奇怪他们是怎么进来的。现在所有单位都“防火防盗防记者”,可是大学的门永远是开放的。不管是谁,只要开着车,进门的时候交了费,就能顺利地进来。蓝芸奇怪的是他们怎么也对这个豪华电梯感兴趣,而且林飞怎么成了他们的向导。在记者们拍摄了10多分钟之后,蓝芸看见一个半谢顶的中年人,带着五六个保安风风火火地跑进来,边跑边冲他们大喊:“你们是哪的?谁让你们在这拍的?你们有介绍信吗?”
摄像师根本像没听见一样,该干嘛还干嘛。拿话筒的女记者和另一个男记者迎了上去。女记者从包里掏出一个胸卡,谢顶的中年男人只扫了一眼,就把手一挥说:“我不管你们是什么调查的。你们和我们校办、党委宣传部联系了吗?没联系你们怎么能乱拍呢?出去出去!”女记者显然是见过大场面的,拿着话筒对着中年男人的嘴就说:“请问您是食堂的负责人吗?”谢顶说:“我是行政部的副主任。你们未经许可不能在这拍!”女记者又问:“我们听说咱们食堂这个观光电梯耗资200多万,是这样吗?”谢顶气急败坏地说:“你们听谁说的?出去出去!”说着,谢顶已经开始伸手去拉女记者的胳膊了,旁边本来还在观望的保安,一看领导都上手了,自己也没有闲着的道理。有的去拉摄像,有的去推另外一个男记者。林飞在旁边看着,有点不知所措。
女记者挣扎着抽出自己的胳膊,还不依不饶地问:“有人反映为了这个电梯,学校领导还专门去了一趟欧洲?你是不是也去了?”谢顶终于扛不住爆发了,他才意识到,摄像师的机器一直是对着自己开着的,那个刺眼的红灯一直亮着。自己的仪态表情和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被记录在案了,自己中了人家的圈套。谢顶粗暴地推开女记者的话筒,转身向食堂操作间跑去。保安们不明就里,还在半推半就地搡着这些不速之客。女记者跟保安力争:“我们是来采访的,不是打架的。你们再这样不礼貌,我报警了!”保安刚刚被“报警”两个字唬住,就看见谢顶又一次跑出来。蓝芸看见他手里多了个工具,可是具体是什么没看清。就见他迅速跑到摄像师身前,大伙都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他说:“让你拍!”然后用手里的工具栏腰斩断了摄像机连着的话筒线。蓝芸这才看清楚,他拿得是把大剪刀。
在场的每个人都没料到谢顶来了这一手。保安都楞在那了。谢顶继续大声指挥保安:“让他们把带子交出来,不交出来不许走!”女记者气的脸都白了,说:“你们这是非法拘禁知道吗?这是犯法知道吗?”谢顶根本不理会这一套,指挥保安围住了记者。女记者迅速拿出手机拨通了110。谢顶摆出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说:“你以为这是在你们台啊?你报警!我还想报呢!”
食堂里,除了蓝芸,剩下为数不多的人都站起来看热闹了。蓝芸因为离着近,看的清楚听的也清楚。她看见看客中仿佛有人认识这位谢顶,走过来说:“算了,老穆。别弄得太僵了,你还是先给值班副校长和宣传部打个电话吧。”电话始终没打,警车却到了。警车到了,校保卫部就知道了。保卫部知道了,值班的校领导也就知道了。食堂里聚集着越来越多的人,连刚才在小花园里看书的那对情侣都被吸引过来看热闹。警察看见了被剪断的话筒线,女记者伸出胳膊送到警察眼前,几道连拉带拽的红印子赫然在目,似乎还有一点点血痕。警察说:“先跟我回派出所一趟吧,做个笔录,看看怎么处理。”保卫部的头头似乎还能跟警察说上话,一边送警察往外走,一边在人家耳朵边嘀嘀咕咕。副校长怒视着谢顶,党办和校办的值班领导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三个记者,有两个上了警车。摄像师迅速把机器中的带子取出来,开着电视台的车跑了。林飞楞在那不知道何去何从,女记者回头看了他一眼,说:“小林你回去吧,没事。”党办的人听见了,看着林飞说:“你不是咱们学生吗?你在这掺乎什么?”林飞脸都红了,嘟囔了一句什么,赶紧离开了。
第二天蓝芸就整明白了事情的大概缘由。在《深度调查》的策划会上,该栏目的编导得到了这样一个线索,蓝芸所在的大学修建了豪华食堂,食堂里还配置了豪华电梯。栏目打算以此做一期节目,想说说扩招以后高校都前呼后拥地圈地、建楼,可师资水平却还在原地,学生就业出路则越来越小。林飞是栏目组的实习生,编导自然选择了他当向导,并且还联系了一些采访。在蓝芸看到他们之前,这些记者已经在校园里采访过一些师生了。什么200万啦、去欧洲啦,都是这些受访者爆的料。让蓝芸奇怪的是,整件事出了以后,学校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要处理林飞。宣传部、行政部都跑来向系里施压,非要给这个学生处分。蓝芸当然知道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背上一个处分意味着什么,但是她无处表达自己的意见,只能把满腔的愤懑发泄给简宁和赵小柔听。
赵小柔气的大骂学校太孙子,自己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却找学生顶缸。简宁说这件事要想有转机恐怕只能央视出面。如果他们许诺学校,不播出这期节目,可能还能救救林飞。但是如果硬碰硬,林飞只能是牺牲品。走出校园这么多年,经历了职场、情场的历练,三个女孩子早已经不是单纯、风发的少年了。赵小柔的脾气、蓝芸的沉默、简宁的豁达,都已经不如以往了。蓝芸和朋友们说一说,也只限于说一说上,大家都知道,说也没用,骂也没用,电话里,只能依次叹气。
因为有了一层同情,蓝芸免不了要关注一下林飞的情况。熟知他的同学说他这两天情绪很不好,已经听到了风声,不怎么出来见人。上课很少到,实习也很少去。蓝芸嘱咐和林飞同宿舍的几个男生,经常陪陪他,别让他做什么傻事。这年头,大学生的神经极为脆弱,动不动就抑郁,搞不好就玩自杀。蓝芸所在的学校,每年都有跳楼的,让蓝芸真怕了这些孩子。嘱咐完学生,蓝芸的手机震上了。在学校里,不管有课没课,蓝芸都把手机调成振动,她是怕走过草坪、花园乃至教室的时候,突然响起的铃声会吓到身边聚精会神的学生们。
是系主任,让蓝芸到他办公室一趟。系主任略带愧疚地迎进蓝芸,甚至是走过来亲自给她开的门。蓝芸入座后,系主任轻轻把门关上了,并没关死。蓝芸有点奇怪这个动作。以往,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有女教师来访,系主任的门都是开着的。任何一个路过的人都能看到里面的情景。蓝芸为数不多地几次来找主任,都是在这样的场景下谈的话。这让蓝芸感到豁达和舒服。今天关门这个动作,蓝芸感到了紧张。不是担心什么,是看到了系主任自己的紧张。老头略带着些歉疚,对蓝芸说:“蓝老师,你知道咱们系林飞的事了吧?”
蓝芸说:“我知道了。一定要给他处分吗?
系主任说:“我正为这事愁呢。学校党委宣传部、行政部都在给我施压。可是马上就要毕业了,这孩子也不错,成绩各方面都挺好,这个时候为这事给他处分,我做不来。”
蓝芸在心里点了一下头。
系主任说:“关键是央视。只要跟他们沟通好了,节目不播,我这怎么都好办。批评教育一下,走个形式,就交代过去了。可是央视这……你知道电梯这个事是谁给央视报道题?”
蓝芸摇头。
系主任说:“是张力。他是《深度调查》的总策划之一。他点的题。”
蓝芸想了想,这是在意料之中的吧,“那张力不能在中间沟通一下吗?”
系主任叹口气说:“我知道以后,第一时间找了张力。他告诉我,如果他去跟《深度调查》制片人协调,这期节目不播了,不是没有可能。但是有一个条件……”
蓝芸脱口而出:“他要去美国!”
系主任惊讶地看着冰雪聪明的蓝芸,说:“是。你猜到了?”
蓝芸说:“主任,这事您叫我来,能帮上什么忙呢?”
主任说:“蓝老师!我说实话,这次去美国的访问学者只有一个名额。这件事,也有不少领导暗示我了一些人选。但是我们上周刚开过系领导碰头会,大家都认为,你去最合适。我已经把报告都拟好了,但是,张力这么一来,让我很为难。我不好说他是趁人之危,可是,你看,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命运。蓝老师,本来这件事我可以不跟你说,但是,我心里过意不去。而且,我相信你也应该听到去美国的一些消息了。”
蓝芸说:“主任。我谢谢您告诉我,也谢谢您对我的信任。让张力去吧,只要对学生好,谁去都一样。”
系主任如释重负地说:“蓝老师,你相信我,这样的机会还有,你还年轻,下次我一定会优先考虑你——本来你的业务员水平就在这摆着嘛!”
蓝芸笑笑,她第一次觉得系主任这老头好可爱,好真实。她又想起张力,想起赵小柔的口头语:“我鄙视你!”

十三 得买房

简宁这几天又开始折腾卖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