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二流-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流油,瘦得香得冲鼻。二流将煮熟的腊肉切了一大盘,都是半精半肥、一块一块的,红白分明,看着都流口水。
    烧乌棒,将乌棒切成段,裹点豆粉,片几块新鲜豆花下来,加上盐姜盐辣椒一起烧。烧出来的乌棒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乌棒刺少,可以放心地大块大块地吃,很过瘾。
    从场镇上来的众人对农村这一套特感兴趣,不时地给二流打下手,问这问那。
    看着这些人的兴奋劲,二流一边干活,一边想道:“农村的东西这些人都很感兴趣,如果开一个农家风味的美食店,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卖,肯定能赚到钱。虽然城里有这种类似的美食店,但是,这些美食店只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真正的农家风味城市是很难复制的。”
    二流看到了希望,但同时也明白,如果路没有修好,轿车上不来,这一切都是空想。
    路?该死的路?
    天麻麻黑的时候,终于可以开饭了。菜品很丰盛,四大碗豆花,两大碗清汤原味鸡,一碗清蒸鱼,一盆烧乌棒,两盘炒杂碎,一碗番茄煎蛋汤,外加两个时令小菜。
    豆花好不好吃,一看豆花的本味,二看作料。为豆花配作料,难不到二流,随便凭借他的异能,到屋里屋外转一转,便准备了十几种。这种作料蘸的豆花,草木的香味极其浓郁,把众人口里的味蕾都充分调动了起来,吃了一碗又添一碗,碗碗见底。
    二流不禁想:“这天下能够拿来做豆花着料的植物太多了,如果凑个一百零八种,来一个作料大宴,倒很有特色。”
    吃着饭,众人又开始计划着饭后的活动,纷纷征求二流的意见。
    二流想了一下,说:“不如晚上我们去抠黄鳝、打青蛙,夜里还可以加餐。”
    正文 第028章 值钱的兰花
     更新时间:2009…10…15 14:53:34 本章字数:2398
    二流的提议很快得到全票通过,包括刘缓缓都欢天喜地地叫嚷着要去看。可是考虑到走夜路很危险,二流不同意,刘缓缓才不舍地放弃。
    吃过饭,三位女生帮着二流他母收拾碗筷。
    几个男的便收拾起需要的装备来:电筒七根,人手一根,用于照亮和照渠妈儿;木棍两根,用于打渠妈儿,二流和刘越深一人一根;麻袋一个,用于装渠妈儿,考虑到打到的渠妈儿比较多,也比较重,由刘越深扛;细铁丝两根,一头弯成鱼钩的形状,用于吊黄鳝,由陈雨峰和刘海配备;鱼篓两个,用于装黄鳝,由陈雨峰和刘海配备;胶靴三双,走夜路防水用的,三位女生配备。
    分工也明确了,打渠妈儿难度高一些,由二流和刘越深负责;吊黄鳝难度低一些,由陈雨峰和刘海负责;夜间参观风景,体验山野风情,难度更低,当然是三位女生的事了。
    接着,二流又去别的乡亲家借电筒,顺便送刘缓缓回家。刘越深去撬了许多蚯蚓。
    出去打渠妈儿、吊黄鳝,最佳的时间是晚上9点到11点,回来后做夜宵,刚好合适。
    现在刚吃过晚饭,时间还早,几人便爬到二流的阁楼上休息。
    二流的阁楼用的材料都是山间的植物就地取材,竹子编成的墙,木料搭成的楼板,稻草铺的屋顶。做在里面,身心都与整个大自然融为一体,觉得格外舒服。
    王与秋摸着竹子编成的墙,一脸的羡慕,说:“能够在这样的房子里做一晚,这辈子都值了。”
    “哈哈。”吴倩笑道:“今晚上我们把房间腾给你,你和二流就在这屋子里做。”
    王与秋一听,羞得满脸通红,追着吴倩疯打,说:“好你个吴倩,敢取笑我。”
    吴倩找了个机会。猛地一推。便把王与秋推到二流地怀中。二流赶紧伸手扶住。接触到王与秋光滑带着点冰凉地肌肤。二流只觉得整个人一振。一股热血冲到前头门。连忙。关切地问:“没事吧。”借机掩饰内心地慌张。
    王与秋更是又急又羞。连忙站直身子。用手抚着头发。小声说:“没事。谢谢。”
    其他人见了两人地窘样。都邪恶地轻声笑了起来。
    罗玲一进阁楼。就对阁楼窗台上摆着地那盆兰花发生了浓厚地兴趣。她把兰花拿在手里。仔细地把玩着。舍不得丢手。激动地说:“你们看。这盆兰花好漂亮。一定很管钱。”
    “兰花管什么钱?”二流这段时间一直都在思考什么东西能赚钱。这时听罗玲说这株兰花管钱。顿时来了兴趣。说:“这是我爷到山里碰到后。挖回来地野兰花。”
    “如果是山里野生地兰花。哪更管钱?”罗玲地眼睛不肯离开兰花一秒钟。继续说:“你们不知道。07年武汉兰花博览会上。“天逸荷”极品兰花达到1400万元地天价。”
    “1400万?”二流惊讶地喊出了声,这个数字也太吓人了,迫不急待地问:“那你看,我这株兰花能管多少钱?”
    王与秋也是一愣,如果这株兰花也管这么多钱,那二流送给她的那一盆,不是也这么贵,如此大的礼要怎样才还得清?
    罗玲继续说:“这株兰花钭立宽叶,挺拔有神,叶形特征明显,可能是西蜀素梅。新芽出土时有浅紫色筋纹,根粗壮,苞衣硬化,萼呈牙黄色桃叶瓣,捧呈金黄色蚕蛾状,唇瓣有点状黄胎印。市价一般在500到1000块钱一苗。只可惜这兰花还没开花,我不是很清楚它是不是西蜀素梅这个品种?”
    一边听着罗玲的讲述,一边用特殊的感知兰花生长的全过程。二流越听越惊,这株兰花的特征居然与罗玲说的一模一样。“500到1000元。”二流在心底里盘算着兰花的收入:“如果一年养十苗,那不是近一万块?可是,要怎样才能让兰花长得快长得好呢?”
    “如果开出的花是十连株,就是一支花茎上开出十个以上的花雹,那可能要管一万多块钱一苗。”
    “十连株。”二流有点晕乎晕乎的,他的感知中,这株兰花头年开出的花正是十连株。
    “一苗一万?十苗十万?百苗百万?”二流吃惊地脱口而出。这时,二流感觉到,兰花小剑不屑地扬起身姿:“现在知道我的价值了吧,我可是相当高贵的品种,还不好好照顾我。”二流脸上一笑,接过罗玲手里的兰花,轻轻地抚摸着,在心底里对兰花小剑说:“小剑啊小剑,你真是给我一个大惊喜啊。”
    二流的想法没错,但却忽视了市场对兰花的需求量,如果一种兰花批量生产,哪还有什么价值呢?
    王与秋听到罗玲说一苗花只管500到1000元,暗暗松了口气。可是,当以后,她听说二流卖出第一盆兰花,所卖出的价格的时候,不知会是什么心情?
    二流在心底里盘算了一阵,决定还是先弄清楚这兰花的价格再说,便问道:“罗玲,你家里是不是有鉴赏兰花的书,借给我看看。”
    “我哪有什么书?”罗玲说:“这些都是跟我大伯学的,我大伯在省城上班,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养兰花,鉴赏兰花还算是民间高手吧。这样吧,陈雨峰,你把这兰花照下来,我给省城的大伯从网上寄过去,让他给看看,到底是什么兰花?”
    陈雨峰给兰花照了相。其他人也觉得,在阁楼上照张相留个纪念还很有意义,便一个一个挨着端着那盆兰花站在窗台前照起相来,王与秋最特别,她是半躺在二流那张床上照的,一张舒懒的睡美人像。
    一直闲聊,欢声笑语不断。
    其间,二流他母到小阁楼上,给众人安排了睡觉的地方,便回去休息了。陈雨峰和罗玲听说他们和二流一起睡阁楼,高兴地不得了。三位女生则失望地叹了口气。
    时间很快到了九点,该出发了。
    正文 第029章 打野食(1)
     更新时间:2009…10…15 14:53:36 本章字数:3075
    众人下了阁楼,收拾好装备,借着月光,打着电筒,向田野间进发。
    夜色笼罩着山村,随着夏天的渐渐过去,田野间的风变得柔和清凉起来,仿佛舞动的丝绸轻拂脸面的感觉。同时,风中还夹杂着稻谷成熟的气息,百花开放的气息,蛙鸣狗吠的气息……揉杂成秋天的味道。
    “二流,今年你家肯定是个丰年。”走到二流的田边,陈雨峰打着电筒,抓起一支谷穗,认真地打量着,自豪地说:“过去一挑田(两挑半田约为一亩)就只能打一挑谷子,现在科技发达了,选种育种、施肥高产等技术大大提高,瞧这谷穗的饱和程度,都压称砣了,一挑田肯定打个三挑谷子应该不成问题。”
    这时,一群小飞虫受了惊吓,从稻谷丛中飞了起来,在电筒的照射下,发着银色的光芒。罗玲觉得好奇,问道:“这些是什么虫?好美啊。”
    王与秋却对这些小虫很厌恶,说:“一点都不美,你看那银白光芒让我起鸡皮疙瘩。”
    陈雨峰瞧了瞧,说:“这种小虫叫稻飞虱,稻谷的常见病了,专门吸食稻子的茎上的汁液,严重的可以导致稻谷因为营养跟不上而一片一片的枯黄。不过,不用担心,二流的这些稻谷患病还不严重,用叶蝉散、速灭威、马拉硫磷等农药杀杀就成了。最好是呋喃丹,打在稻谷的根部,不会污染到成熟的谷粒。”这给谷物瞧病,是陈雨峰的主攻专业,说起来就津津有味,没完没了。
    “停。”吴倩打断他的话:“别忘了正事,你那些专业知识回头再显摆。”
    “行。”陈雨峰赶紧说:“回头我到镇上给二流办点药,托人送上来打了就没事了。”
    一行人又重新上路,决定走得远一点,然后在往回走的途中打渠妈儿,抠黄鳝,这样离二流家越近收获越多,刘越深扛起来就越轻松。要不然,一路打、抠着走,到了最远的地方,袋子很沉重,还要背着往回走,难受。
    随着走动,电筒的光亮照射到在稻田边憩凉高歌的渠妈儿身上,渠妈儿怕得立马不动了,等光亮移开,渠妈儿像得了自由似的,“扑通”一声跳下水,跑到别的田坎继续唱歌去了。
    有的田坎边边上还有一些小洞洞,这自然就是黄鳝的栖身之所。
    一路上看到好多好多地渠妈儿。好多好多地小洞洞。这些渠妈儿和黄鳝今晚上就要成为几人地夜宵。一行人都相当激动。但是现在又不能打、不能抠。这种滋味很不好受。各人心里面都像猫抓似地。
    夜黑七八黑地。虽然有点月光。但黑夜所造成地压抑感始终压在几个场镇上来人地心头。偶尔一声猫头鹰叫、狗叫。都能够让几个人在心里悄悄害怕一阵。
    吴倩胆子大一些。又爱逞能。走在最前面。接着是陈雨峰、罗玲、刘海、王与秋。走夜路要会打电筒。遇到弯打外侧。遇到拱打内侧。就是打圆形路地圆心位置。避免光亮所造成地影子把路遮住。前面几人都不大会打电筒。只照自己脚下地路。其余一概不管。这就晃到了后面走地人地眼睛。为行走造成了不小地难度。因此。二流和刘越深走在最后押阵。时不时地照顾一下光线。
    刘越深走在最后。看着前面这个奇怪地走路组合。心生一计。一边走一边“呵呵”笑着偷着乐。二流听到了笑声。转过头问刘越深:“你笑什么?”
    “二流。想不想拐个弯?”刘越深神秘地笑着说。
    “拐弯”是密语。阿南镇山路多。近些年也陆陆续续地修了些进村公路。路修好了。客车却上不去。走这些路地多是摩托、越野之类地车。坐越野车地时候。有时候年轻男女坐在一排。有地坏男想揩油。与司机熟悉。便高声喊:“师傅。帮忙拐个弯。”司机便神秘一笑。使劲一左一右狠搬方向盘。车子就猛地左右摇晃。坐在车里地人哪经不起这种颠簸。不由自主地就抱在一起。揩油便成功了。
    于是,“拐弯”就成了揩油的代名词。当然,只有那些社会上的老油子才知道。
    二流并不知道“拐弯”是什么意思,便问刘越深什么是拐弯?刘越深笑而不答,说:“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几人继续前行,走到了一处草木茂盛的大石板路上。
    “蛇!”刘越深猛地大喊,同时将电筒使劲一晃,营造出一种恐怖感。
    “啊!”三位女生尖叫一声,转身就跑,一跑就撞进了后面站着的男士的怀里,一把将后面的男士抱住,借此掩饰内心的恐惧。
    抱着王与秋柔软而发抖着的身子,二流终于明白刘越深这混小子说的“拐弯”是什么意思,美人在怀却高兴不起来,连忙扶住王与秋的身子,说:“大家别怕。”
    “看错了,看错了。”刘越深连忙用电筒的光指着前面的一丛杂草,一本正经地说:“刚才那草好像在动,我还以为是蛇,后来有东西跳出来,我一看,原来是个渠妈儿。”
    “哎。”众人纷纷长叹一声,三位女生则不好意思地退后一步,羞红脸转过身继续赶路。陈雨峰和刘海别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刘越深,一脸坏笑。
    二流和刘越深走在后面。刚起步,二流就气愤地敲了一下刘越深的头,小声说:“这黑更半夜的,别开这种玩笑。”
    “呵呵。”刘越深也不躲开,任凭二流的手敲在自己头上,小声说:“怎么样?嫂子的身子还暖和吧。”
    “暖和你个头。”二流再敲刘越深一头,转过身继续赶路。
    走了几步,吴倩和罗玲觉得这声喊是不大合情理,大致猜出了里面的含意。但又找不到证据,一边走一边还声讨着刘越深。刘越深也不生气,只是陪着笑,咬死自己是看错了。其实,看到这一场热闹,刘越深心里乐开了花。
    沿着大路走了半个来小时,二流让一行人停了下来,说:“到这里差不多了,我们开始往回赶,能抓到多少黄鳝、渠妈儿,就看大家的运气和水平了。”
    终于开始行动了,众人拍手欢呼。
    听到欢呼声,二流马上叫停,说:“声音一定不能有,否则就把渠妈儿、黄鳝都吓跑了,我们还抓什么抓?”
    众人连忙捂住嘴巴,不再说话,走路都轻手轻脚的,生怕把猎物吓跑了。
    刘越深和二流走在前面,两人负责打渠妈儿,他们两个是熟练工了,干起来自然轻车熟路。只见刘越深一马当先,一边轻轻走一边用电筒向田坎里侧照去。
    突然,电筒的光亮照着了一只鼓着嘴巴的大渠妈儿。那渠妈儿突然被强光照射,不敢动了。二流便迎头赶上,挥起木棍对准渠妈儿的头使劲敲了下去。只听“扑”的一声,棍子落下,刚好敲到渠妈儿的头,渠妈儿被敲晕了过去。
    刘越深则弯下腰,将渠妈儿拣起来,扔到事先准备好的麻袋里。
    一会儿,麻袋里的渠妈儿苏醒过来,在里面拱来拱去,还“呱呱”地叫着,可孙悟空如何逃得过如来佛的五指山,刘越深捏紧了麻袋口,那渠妈儿就休想跑出来了。
    王与秋一直跟着二流,虽然觉得二流敲得好玩,但二流让她去敲,她却胆小不敢敲。后来,吴倩和罗玲来试了几下,要么是因为准头不够打不准,要么是因为力度不够打不晕,让渠妈儿跑了。看着活蹦乱跳的渠妈儿,二人只好摇摇头,将木棍还给二流。
    三位女生觉得捉渠妈儿不好玩,便去看陈雨峰和刘海吊黄鳝去了。捉渠妈儿成了刘越深和二流两人的事,两人沿着大路两边的田坎搜索着,颇有收获。
    正文 第030章 打野食(2)
     更新时间:2009…10…15 14:53:38 本章字数:3295
    再看吊黄鳝。
    陈雨峰拿出准备好的铁丝,在鱼钩的一端挂上蚯蚓,然后找着有小洞洞的地方,悄悄蹲下身,将铁丝挂着蚯蚓的一头慢慢地伸入小洞洞中。
    突然,陈雨峰觉得铁丝一沉,从洞里传来一股拉扯的力量,向里面拉着铁丝。陈雨峰连忙猛地向里面一伸,再向外面一拉,便把一根二十厘米长的黄鳝拉了出来。陈雨峰连忙将电筒交给吴倩,然后抓住黄鳝的身子,把铁丝从黄鳝的嘴里取出来,一条黄鳝就到手了。
    黄鳝的样子像蛇,只有吴倩不怕,抓着黄鳝玩了一阵,才恋恋不舍地放入鱼篓中。
    有了收获,众人都在心底里欢呼一声,但害怕吓跑了猎物,都不敢叫出声来,脸上充满了收获的满足感。
    陈雨峰经常跑田坎,以前也吊过黄鳝,技巧很熟练。
    刘海这还是第一次吊黄鳝,便学着陈雨峰的样子做好准备工作,将铁丝伸入有黄鳝的小洞洞中。突然,刘海也感觉到手一沉,连忙向外猛拉。可是,他使出九牛二虎之力,都把黄鳝拉不出来。由于使劲的缘故,一张脸憋得通红,连忙问:“陈雨峰,我吊的这条黄鳝是不是很大?怎么拉不出来?”
    陈雨峰见了,说:“你朝里面放一放,再拉。”
    刘海依言而行,果然把黄鳝拉了起来。拉出来一看,这还是条小黄鳝,顿时一张脸羞得通红,说:“这是怎么回事?这么小的黄鳝力气这么大,我都拉不赢。”
    陈雨峰笑了,说:“你别小看这黄鳝,在自己洞穴中,全身都抓紧了洞穴四壁的泥,你强行拉出来,它当然要与你较较力了。但是,你一松,它便想朝深点的安全点的地方钻,抓着泥的身子就放松了,你才能拉出来。”
    “原来是这样。”刘海点点头,说:“我看刚才你拉的时候,要先松一下,让黄鳝朝里面跑,再朝外面拉,这样一下就拉出来了。”
    “对。”陈雨峰已经上好了蚯蚓。准备拉第二条黄鳝了。
    三位女生觉得这个好玩。又不残酷。都争着去吊黄鳝。陈雨峰和刘海反而成了在旁边打电筒地编外人。不大一会儿功夫。三位女生都各有斩获。
    每当拉出了黄鳝。取黄鳝、挂蚯蚓这些打杂地事便由陈雨峰和刘海两人做了。陈雨峰和刘海弄得两手稀脏。玄吊吊地(黄鳝周身那一层粘稠物。当地人称为玄水)。而看三位女生。除了沾一点泥外倒很干净。
    后来。几位女生玩累了。脖子也弯痛了。便把工具交给陈雨峰和刘海两人。站在一边打着电筒说小话观看去了。陈雨峰和刘海又无赖地成了苦力。
    一行人一边往回走一边吊。二流和刘越深两人则围着大路向四周地田坎扩散寻找。走地路要远些。这样下来。两队人地速度倒差不多。
    过了半个多小时。两队又汇合了。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条。二流和刘越深已经捉了小半麻袋的青蛙,而再看陈雨峰和刘海,两人的鱼篓加起来才还不到二十条。这就是专心和不专心的区别。
    一路上,二流还给众人表演了空手抠黄鳝的绝技。只见他的手握成一个拳头,在一个有黄鳝的小洞洞门口使劲鼓捣,把泥浆和混水灌进洞里。洞里的黄鳝吃不消,尾巴便从另一个小洞洞里钻出来。二流另一只手成扣头,一把抓住黄鳝的尾巴,把黄鳝拉了出来。
    陈雨峰见有趣,想学,二流告诉他要领,说:“你的手要小心一点,防止黄鳝狗急跳墙,把你的手咬到了,会很疼的。”
    听说会咬到手,陈雨峰不敢试,刘海更不敢试,其他三位女生便更不敢试。只有扛着个大麻袋的刘越深笑得很开心,因为这个绝技他八岁的时候就会。农村人和城里人其实没多大差别,只不过城里人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基础,而农村人有不屈的性格和用不完的力气。
    “咕咕。”一阵鸟叫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王与秋有点害怕,小声地问道:“这是什么声音?”
    二流和刘越深侧着耳朵听了几声,相视一笑。二流说:“这是只谷鸡,今晚大家有口福了。大家小心点,别吓跑了这只谷鸡。”
    谷鸡是野鸡的一种,最喜欢吃谷物,在稻谷成熟的时候,便在稻谷丛中打窝,晚上就在田里休息。谷鸡有夜盲症,到了晚上不大看得清东西。这时候用强光照射,它有一段时间反应不过来,这跟渠妈儿差不多。但是渠妈儿一棍子就敲晕了,谷鸡却不能用棍子敲。
    到底该如何捉呢?
    二流与刘越深交换了一个眼色,小声对众人说:“你们在这儿别动,也别出声。我和越深去把谷鸡捉回来。”众人连忙蹲下身子,屏住呼吸。
    “咕咕。”谷鸡又叫了,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似的。
    谷鸡连续地叫,表明它正在下蛋。这时又是晚上,正是抓谷鸡的最佳时机。
    二流和刘越深挽起裤脚踩到田里,一边轻轻地拨开稻谷,一边慢慢向声音发出的地方靠近。声音传来的方向,黑夜里,稻谷丛中闪现出一对绿色的微弱的光芒。刘越深率先发现了,用手一指,二流便点了点头,抓捕行动正式开始了。
    二流拿过刘越深手里的电筒,一手一支,悄悄地移动到绿光闪烁的前方两米处,突然同时打开电筒,两道强光便射了过去,照亮了谷鸡的眼睛。
    谷鸡只觉眼前一花,便什么东西都看不见了,它已经作好了起飞的准备姿势,可是四周都是白芒芒的一片,一时之间没有了方向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刘越深猛地前扑,一把将谷鸡的翅膀抓在手里。谷鸡不停地“咕咕”叫着,作着最后的抗争。可是,它哪里是刘越深这蛮牛的对手,无论怎么挣扎始终逃不过刘越深的手掌心。
    田坎上众人见成功抓住了谷鸡,都站了起来,五根电筒陆续打亮,朝刘越深射来,想看看谷鸡长什么样。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