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挑战赛-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天俊命人回复:准确无误!那船不敢吭气,只好继续随着。到了晚上,李天俊让张青测了又测,商队的航行没有问题,正在航道上。大商船的船长建议停船休整,因为根据经验,晚上容易出现偏航的事情,等天亮有了太阳,修正了方向再走不迟。
李天俊知道,这些人都是看天航行惯了,根本不信任刚刚采用的指南针,因此并不为怪。但他也不打算迁就他们,而是下令众船燃起火把,以便互相观察,商队则继续前进。
晚间,张青又起来观测了多次,确保航路没出问题。第二天一放亮,几乎所有的商船都打来旗语,问是不是偏离的航道。搞得陈最都很紧张,把两只大船调到了李天俊的大船旁边,以示护卫。
李天俊这才让回复,说这是一条反复测试过的航道,比原来的航道能节省一个多月的时间。然后也不管众人信不信,命令船只继续开拔。很多船有些犹豫,不过经过一晚的奔波,他们完全失去了方位,这个时候无论心里怎么咒骂,也只好跟着貌似很有把握的李天俊继续前进。
陈最也大概知道了事情的动态,他倒沉得住气,也不过来询问,只是放弃了军舰操练,安排它们一前一后跟在商队的左侧,进行护卫。
行驶了一天到了晚上,李天俊仍然命令继续行船。尽管表面上胸有成竹,李天俊心中还是很紧张的,张青一夜自然又测了好几次,还好,没出问题。
就这样,白日按张青给定的方向航行,晚间根据牵星图进行方位确定,还好天公作美,一路顺顺利利。根据推算,应该已经到了耽罗岛西南。
张青立在船头不住地用望远镜眺望,他突然向李天俊发出了信号,前方极有可能就是耽罗岛了。
李天俊不想让众人发现前方的耽罗岛,所以命商队停下休整。众人心中的怨气和恐慌已经积累了多日,现在见白天竟然停止行船,而且四周仍然是一片茫茫大海,不由地咒骂起来,很多骂声李天俊在舰上也听得清楚。
陈最如果有心,肯定也用望远镜看到了隐隐约约的耽罗岛。但他对商队向东一如既往地仍然保持沉默,一次主动询问的旗语也没发,只是指挥着军舰不断在闹得最凶的商船附近游弋,进行弹压。
张青在大商船上观察了好一阵,终于确认了,立刻给船长指了新的方向,大船发出旗语,全队启航。这些彪悍的水手们不断痛骂着,却不得不跟随着继续前进。
张青成了专业的领航员,一直在船头紧张的眺望,不时让船调整方向好沿着海岸线行走。天过了正午,又慢慢接近傍晚,在日头快要西落时,终于又发出了一个大角度调整航向的指令。
随着船的航行,张青又拿着望远镜看了一会,离开船头,对李天俊说道:“大人,幸不辱命,我们就要到高丽的开城了。”
大商船的船长一路还算沉得住气,此时一听,连忙说道:“不对吧,这一路才十多天,没有过登州,也没有过燕京,甚至没看到我熟悉的渤海湾,怎么可能就到了高丽的开城?”
正说着,就着逐渐西落的阳光,众人终于看到了陆地的边缘,然后是海滩,山林。这一路饱受惊吓的众水手不由地大喊起来:“陆地,陆地,我们终于接近陆地了!”
正喊着,一个显然人工建造的大海港出现在眼前,海港北面还能隐约看到一座城池。船队慢慢减速,向大海港靠了过去。有来过开城的老人,观察了一阵后喊道:“这是开城,真的是高丽的开城。天啊,这才十多日的样子,我们居然真的到了开城!”
李天俊发出旗语,让众人安静,排成一队准备进入海港。海港却突然燃起火堆,又有旗语打来。
此时光线已经不太好,张青拿着望眼镜看了好一会,跑到李天俊身边,说道:“大人,只怕我们今夜只能在海港外休整了。”
04…39。扬帆远航速通高丽
04…40。满载而归稳回启东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36章 04…40。满载而归稳回启东
(全本小说网,。)
傍晚时分突然出现了这么大的一支船队,开城海港的守军颇为担心。加上高丽不像大宋,它在平常夜里是有宵禁的,所以守军以宵禁的名义发出了警告,要求船队在海港外暂留,明日再派使进港洽谈。
李天俊看了看前后乌压压一片的大船,心中也是一阵苦笑:排场折腾得太大了也不是好事情啊。李天俊只好指挥众船停下,下了船锚休整。随后又坐小船到了陈最的旗舰上,跟他商议明日之事。
第二天上午,李天俊和陈最带着二十名士卒,坐一个空着的小海船向着开城港驶去。开城乃是高丽的首都,昨夜高丽王就得了信。普通船队都沿着海岸线行驶,无论从北边还是南边驶来,城内总能提前得到消息。而张青依仗着望远镜,始终让船队在视线外的海域航行,快到目的地了才出现在众人视野中,这一下把高丽君臣吓了一跳,搞不清突然冒出的商队是敌是友,所以禁止他们昨日靠近。
不过见李天俊的船队规规矩矩在港外过夜,高丽君臣的担心总算放下了许多。此时天色大亮,才看清是大宋的标记。此时高丽与大宋并没有直接的外交关系,因为这些年来,高丽的宗主国先是辽,后是金,与宋并无联系。但两国间的贸易往来始终未断。
李天俊、陈最和航路的领头人庆远王家主事的到了港口。李天俊与守臣交换过官方文书,王家主事也说了几个相熟之人,港口守臣见了让众人稍等,自己派员奏报高丽朝廷。
等了两个时辰,才见开城那边才有几人过来,原来高丽见李天俊是大宋的招商使,所以特地派了朝中重臣过来与之洽谈。其中一人见了李天俊居然说了声汉语:“可是宋廷的次副使大人?”
李天俊细看过去,原来是前一年在鲁王完颜昌府中见过的高丽的使臣,连忙过去跟他打招呼,又跟领头的重臣见过。有了熟人,确认了李天俊身份,就更好办事了。双方立刻商议好,船队进港休息,开城港中的大小官吏全部出动,负责清点货物,进行交易。
尽管高丽多年前就与中原政权失去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但它本身受中原地区的文化影响颇深,大宋的各种产物在高丽国内很受欢迎。前些年宋忙着打仗,好几年禁止海外贸易,高丽无法,只能高价从金获得一些,远远无法满足国内各级贵族的需求。
这次李天俊代表宋廷商部,突然领着大商队,载着大批物资过来,着实让高丽惊喜。宋仲基也上了岸,把商队带来的各种物资清单交给了高丽,高丽的官吏也忙把开城常备的交易物资清单交给了宋仲基。李天俊商队带来的有香烛、宣纸、丝绸、布帛、瓷器、茶叶等物资,而高丽主要是通过名贵的药材人参、白芷等进行交换。
不过高丽没有预料到会有这么大的商队过来,开城港预备的物资不足,所以又花费了两日,从周围调配了一些物资过来,同时高丽还支付了一些金银,双方这才交割完毕。
底下人紧忙活,李天俊则和开城过来的官员们相谈甚欢。李天俊见进了开城港后,诸事顺利,心中也非常高兴。他以宋廷招商使的名义,把王家带来的镇船之宝——松风光明盏送给了高丽王,并提出建立稳定的贸易关系的要求。
在高丽王的信中,李天俊提出了“两国互惠”商贸协定:高丽保证凡宋廷往来商船,必须持有商部许可才能交易专营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大宗物资。作为回报,宋廷商部将保证定期稳定、平价供应大宗物资,同时每年赠送价值一千贯的物资。
由于高丽与宋并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为了避嫌,高丽王始终未见李天俊,但对李天俊上供的光明盏很是喜爱。高丽国内也有知道行情的,把光明盏在宋廷的价值一说,高丽王也大吃一惊,随后特意赏下具有高丽特色的文玩字画和一千两银子作为谢礼。
高丽王对李天俊的提议也很感兴趣,派出的大臣跟李天俊稍一商议,每年回报提升到一千五百贯后,协议就达成了。
李天俊见最重要的“互惠”协定已经完成,心中畅快无比。他从商部账上拿出一些,凑足一千五百贯,与高丽王赏的文玩字画一股脑交给王家,作为商部收购光明盏的资金。最后,李天俊留下宋仲基继续处理一些细节问题,自己带着商队回国。
此时,无论是官船船员还是跟随而来的商家私船的船员,都已经对李天俊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出海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人想过调用正规的大军舰为商队保驾护航,也从没有一人敢领着船队直穿茫茫大海,如此迅速地完成交易。
相对于出使时的小心翼翼,回航时众人的心情已经放松了许多。加上归途中,月色也好,因此航行更加顺利,竟然比去时还快。只不过在还有两天海路就要到通州时,过于放松,遇到大风时没有及时放船锚,最终一艘载有高丽白芷的船发生了事故。船自身并无大碍,只是舱中的不少白芷被迫抛到了海里,还有一些被海水浸泡了。
好在庆远王家的这艘小海船所载货物不多,粗略估算损失在四百贯上下。在大型的商队活动中,这种损失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五月二十五,离港不到三十天的商队又回到了通州****港。商队这么快回来,显然把****港下了一大跳。尽管商队悬挂着大宋商部的大旗,但商队接近时,还是看见****港乱了起来,狼烟升起,又见一支小军舰从港中开出,再近了一些还能听到响成一片的锣声。
李天俊放眼去找,发现陈最的两只武装大船故意留在在船队最后方,一点上前解释的意思都没有。'这老头不是把船队进港,也当做一次对留守海军的演练了吧?'
不一会,留在****港护卫的小军舰已经靠的足够近了,确认了商队的身份。连忙停下,然后调头引导航路,又发出旗语告知****港:确实是商队从高丽回来了!
货船靠岸时,陈最的军舰还在后面。李天俊上了岸,看到薛叔渊正领着一队海军士卒在码头等候:“文大人,此行可还妥当?为何回来得如此早啊?”
04…39。扬帆远航速通高丽
04…40。满载而归稳回启东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37章 04…41。敬上官属员勤汇报
(全本小说网,。)
“早?”李天俊抬头看看已经接近正午的太阳,突然明白过来,原来是指自己回来的太快了。其实不怪薛叔渊等人惊讶,如果按照当时正常的航路推算,沿着黄海、渤海湾海岸线走一圈,大约要二千三百多公里,也就是四千六百里海路,而李天俊选择横跨黄海直奔耽罗岛,然后从耽罗岛到开城,大约是一千多公里,也就是两千来里海路,两者相差甚多。
此外,这个时期指南针虽然已经出现,但大家对它还不是十分放心。海上行船时,普遍依靠观太阳确定方向,靠观察海岸线的景物确定位置,因此通常只能在天气晴好的白天出航,平均下来,一天能走六七十里。也就是说,通常光是从****去高丽开城单行一趟就得两个多月。
李天俊带的船队,大胆依靠靠着指南针,以及张青事先提供的牵星图,航程缩短了一半多不说,还可以在没有大风浪的情况下日夜兼程,一天的航程平均提高到一百六七十里。
航程减半,航速倍增,这一增一减,加上天公作美,李天俊才可以用十四天的时间到达开城,用不到十三天的时间返回来了。这中间涉及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若不是事先就已经安排张青在黄海经营,探明了航道,前些日子又派他提前绘制了牵星图,那么根不可能完成此事。
在码头上李天俊也来不及跟薛叔渊细说,打着哈哈滑了过去。张青趁着乱,悄悄从李天俊说身边离开了。也有人看到,但都以为是李天俊指派这个亲随去处理什么事情,因此无人过问。
这些日子商部显然又发展了不少,抬头就看见张主簿领着好几个小吏已经跑到了码头上,正在查点货物,核算账目。
李天俊把庆远王家请来,说入港前指挥失当,才让王家遭受了损失,因此让人核查,要商部全数赔给庆远王家。庆远王家是此次航运的领头人,他心中早知已经大赚了一笔,这点打上官面子的钱,还不如不要,所以反复推脱。
李天俊却要拿这件事情立规矩,最终下令必须赔付,由不得他客气。王家无奈,只得让官吏上船核查损失。商队其他人听了更是称奇。
不多时,白安时也带着人过来了,他大概是之前听到了海港的警报,因此杀气腾腾地带着了好几十人,匆匆坐小船赶了来。到码头一看,见是李天俊回来了,也大吃一惊,忙带着人向李天俊问好。
只匆匆打了个招呼,就见陈最带着海军上岸了。李天俊立刻过去,邀他一起去崇明商部。他摇摇手,说需要先回海军军营处理军务,李天俊只好与他告辞。临走前,陈最面色严肃地对李天俊说:“如此捷径实在出乎意料,明日我找你好好说话。”李天俊连声应下。
其他事情已经懒得再管了,李天俊把薛叔渊留下主持具体事务,自己在白安时及几十个士卒簇拥下,坐船回崇明。回程途中,白安时说招商副使朝廷还没派来,但是商部空着的几个主管已经有了人选。朝廷已经发来了公文,但这些人都还在上任途中,并未赶到。
李天俊听了也不置可否,又问他床子弩的事情。白安时说京西送来四张床子弩过来,并传话,说岳将军感谢他送的“千里照”。白安时知道李天俊跟陈规的协议,所以派出亲随在半路上拦了一架,已经送到顺昌府了。
朝廷的器所要到十月才能开始给商部供应床子弩,大概要到明年初才能把六架床子弩生产完。韩世忠那联络了一下,他却没有同意,也只好作罢了。
'也是,韩将军军中以水战为主,没有多少攻城守城的硬仗,估计他自身床子弩也不多。是我大意了,之前在细细考虑一下就好了,这次鲁莽行事反而让大家为难。'李天俊点点头,表示都知道了,随后开口问道:“白统领,一个多月你的队伍组建的如何了?”
白安时听闻,赶紧汇报。在薛叔渊、苏仁等人的协助下,白安时的募兵工作进展不错,现在已经收编了一百多青壮。这些人大体分成四队,每队的队长由白安时之前的老伙计暂代。朝廷还算重视商部,加上薛家的关系,商部卫队二百人编制的军用物资都已经运到了。
李天俊看了看身边那些兵卒,一个个精神面貌倒是看着不错,就是不知道真的打起仗来,能有多大用处。
贾梦琪显然也没想到李天俊会这个时候回来,当即面带喜色手忙脚乱地伺候他洗漱、更衣。正准备用饭,留守的苏仁就赶过来回话了。李天俊离开的这不到三十天,商部发展不小,各机构中的书办,小吏逐渐充实起来了。
崇明岛上计划中的外商客栈正在开工兴建,已有宋家等大商家来投资兴建酒肆等娱乐场所。位于通州城内,负责与地方上联络的商部办公室也已经修缮完毕,苏仁如果没事,通常就在那边办公。
很快,苏仁汇报完退下了。李天俊对这个人比较满意,原本想着苏仁是苏符推荐来的,有朝中高官的背景,恐怕会有些傲气。不料他来了以后,不仅安排的事情做得有条有理,而且对自己也非常恭敬。这不,自己刚一回来,他就知道赶着过来问好、汇报。
打发走了苏仁,贾梦琪出来伺候李天俊吃午饭。相隔多日,李天俊忍不住跟她温存了一会,然后回书房查看这些日子送来的朝廷公报。
五月中,又有尚书都官员外郎丁则、秘书省正字汪应臣、枢密院编修官赵雍等人被贬各处,这些都是与秦桧不和的人。李天俊带回的慕容洧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被朝廷升为龙神卫四厢副都指挥使。
顺昌府也来了信,田茗心担心李天俊这里公务繁多,顾不上自家的产业。所以让王二牛接管孔大车的工作,交接完之后,孔大车带着几人调往通州,全权代表顺昌商盟进行处置。按照信上的日期推算,孔大车只怕过不了几天就要到了。
看完及回复完书信,天色已经晚了。一直在****码头忙活的薛叔渊,带着张主簿匆匆赶了过来,一进门薛叔渊就喜不自胜地说道:“大人,可知此次商部获利多少?”
04…41。敬上官属员勤汇报
04…42。痴海军心系牵星图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38章 04…42。痴海军心系牵星图
(全本小说网,。)
“这么快就算清楚了?”李天俊倒是有些诧异。
薛叔渊不答话,把张主簿推出来回话。“禀大人,现在还是粗算,预估抛去各种费用后,此次商部获利在一万贯二千贯以上。”
“万贯以上?这么多?各商家也不错吧。”李天俊也吓了一跳。
张主簿继续说道:“虽然还没有最终的数字,但各大商家赚得更多,因为交易的大部分物资都是他们提供的,他们占了大头。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快说。”
“只不过真正的银子和大钱不多,拿到手的都是货物。大人此次海外通商动作神速,如何把这些货物出手,商部还没有准备好。”
“哈哈,原来是这个事情。放心好了,咱们这聚集了如此多的大商,还害怕卖不出去。你去跟他们说,这价值万贯的物资,商部按市价的九五折进行销售,同期前往开城的商家可优先购买。”
“这……文大人,此事是不是再合计一下,都是好货物,平白便宜了商家,而朝廷一下就亏了一千多贯。”薛叔渊问道。
“哎~薛计议就不懂了吧。”李天俊说道:“商业,讲究的是钱财的快速流动,再有钱,都压在手里也做不了大买卖。我们损失一点钱,却能立刻得到万贯的钱财,商部近期内就可以自行购置大宗货物,对外经商,然后可以快速赚取更多的钱。这样周转下来,比慢慢多卖那一千多贯划算多了!”
张主簿本就是大商世家出身,听了李天俊一番言论连连点头:“大人真是得了经商的精髓,现在下官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年大人能在顺昌搞得风生水起了。”
薛叔渊尽管还有些疑虑,但见张主簿也赞同,所以也没有坚持。李天俊命他尽快把此次与高丽通商的经过写成奏折,自己看过后好上报给朝廷。薛叔渊也立刻应承了下来。
两人走后,贾梦琪过来伺候李天俊,当夜欢喜一场不再多言。李天俊旅途劳累,第二天一直休息到日头高照才将将起来。正在洗漱,有下人来报,说陈最将军已经在屋外等候多时了。
[可别把这位大神得罪了,镇海军还得指望他呢。]李天俊匆匆洗了两把脸,也来不及吃早饭,赶紧把他迎了进来:“老将军恕罪,这些日子赶路乏了一些,今日起晚了。”
正说着,贾梦琪过来上早饭。李天俊邀请陈最一起,陈最却说在军营中吃过了。李天俊只好告了个罪,一边就着小菜喝粥,一边与陈最攀谈。
这个方式严格来说有些不恭敬,但另一方面,也只有在关系比较好的朋友间才会如此。李天俊留心观察陈最,发现他非但没有不悦,反而在眉眼间又几分赞许,当即放下了心。[看来有意拉拢,又成功了一些。]
“文大人,”闲聊间,陈最突然字斟句酌起来,“此次前往开城的航道,可是你那亲随开辟的?这条航路实在太快了,而且在抵达目的地前完全隐在海中不露身影。如果能掌握这条海路,一旦有事……”
李天俊知道他开始说正事了,赶紧一两口扒拉完饭菜,然后侧耳倾听。听到此处,半真半假地说道:“陈老将军只怕也看出来了,那人不是我的亲随,说好听点,他是海民,难听点,他也是海盗。这群人熟悉此处向外几百里的海域。为了此次交易,我特意重金请来的。此次航行,我们有海军军舰护卫,自然什么都不怕。如果某天落单的货船在海面上碰到他们,只怕也得出些银钱才能脱身。”
陈最听了,赶紧问道:“不知道能否招募他们?”
“招募只怕有些困难。这些人虽然不主动侵犯我大宋,但他们大多对各自的朝廷不满。比如此次带我们的就是宋人,但他一家老小都被当年溃逃的宋军所杀。背负着血仇大恨,没有投奔敌国已经不错了,想说服来投我们,恐怕很难。”
“哦?看来文大人与他们相熟?”
“这没什么可隐瞒的。”李天俊毫不在意地说道:“陈将军想必听说过,张俊将军用两个‘没奈何’从顺昌府换走了一个仙石照。那些仙石照就是依靠这些人的指引,在海外好容易得的。我与他们有商业来往,彼此还算信任。”
“难得这些人没有见财起意,伤了文大人的性命。”陈最说道。
“哈哈,这其实是互相利用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