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略-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正,有佟柱这位东道主掏银子,不坐白不坐。

    前方不远处一个小舞台,上面静静摆放着一家古筝,舞台下方一个个的木板套成的小格子,有巴掌大小,深度可达两三指,看上去颇为有趣。

    只是不知,这东西到底是干嘛的?一份点心、点心,一壶茶,不用说,这是西湖龙井。

    “公子请了,方才哪位爷已经吩咐过了,所有的账都记在他名下,公子想要什么尽管点”,中年妇女刻意瞟了一眼他:“公子,不是本地人?是北方的?从京城来的吧?”。

    “你既然认识佟老东家,这些你可以向他打听啊,我那么多兄弟,如何一个个给你介绍?”,仲逸对这位妇女真的没有多少好感,不知她一天要耗费多少胭脂水粉?

    着实反胃。

    “哼,还以为是个见面的主儿,没想到如此无趣,真以为老娘没见过男人”,中年妇女那张白皙的脸上立刻阴云密布。

    刚欲再次数落几句,只见仲逸从袖中取出一块银子放到眼前:“佟老东家都已经结过账了,这是额外给你的,我想一个人静静,不劳你麻烦”。

    “吆,看我说的是什么话?一看就是见过大世面的,否则我也不敢向公子开这样的玩笑不是?”,顺手接过银子,妇人立刻眉笑眼开:“公子尽管坐着,有事喊一声便是,就喜欢公子这样的麻烦”。

    才品的一会茶的功夫,仲逸只见周围的圆桌上纷纷摆上吃喝之物,落座之人也多了起来。

    如此一来,原本喧嚣的空间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这是有人要登台了?

    “各位,我们一虹小姐今日是最后一次登台献艺,大家可抓住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将你们对一虹小姐的真心全都表现出来”,中年妇女卖力的喊着,如同像别人介绍自己一般的兴致颇高。

    “还有半个时辰,一虹小姐就出场,想一睹芳容,拿出真心来。大家准备好了吗?”,妇人这神情简直了。

    “好,我出一百两,请一虹小姐弹奏一曲十面埋伏”。

    “我出一百两,请一虹小姐吹箫一曲,随便什么曲子都行”

    “我出一百两,请一虹小姐清唱一曲”

    ……

    果真是有真心,这真心都是“一百”,“一百”的,可以衡量?

    “咚咚咚”的声响传来,那舞台下方的小格子立刻变得充实起来。

    原来,这些小格子就是装满“真情”的。

    “一虹?穆一虹?”,仲逸不由的向邻桌的兄弟讨教:“不知这一虹小姐真名是?”。

    “嗨,你连大名鼎鼎的穆一虹都不知道?兄弟你是喝多了吧?”,一旁的年轻男子顺手抓起仲逸桌上一把瓜子,脸上的神情分明如同大明朝廷二品以上的大员不认识嘉靖帝一般。

    “这个东都给你”,仲逸随手将桌上的吃食都给了年前男子:‘兄弟我是初来乍到,还请公子不吝赐教,今晚的茶水钱,我请了’。

    那年轻男子听的此言立刻凑上前来:‘若问起这种事,那你算是问对了人了,莫说此处,杭州城里好玩的地方多了去了,随便一家,我这心里都门清’。

    这点小钱就能买的这份热心,小伙果真是“行家”。

    “就收这穆一虹吧,祖上也算是个读书人,家中也有些积蓄,甚至可以说是殷实。可那老爹偏偏不争气,好喝、好赌、懒动,几年的光景这家底也败的差不多了,竟让自己的女儿来这里”,难年轻人不时的望望仲逸。

    “兄弟,你方才说的那茶水钱,要算数啊”,小伙还是挺会为自己着想。

    “这是自然,都是些散碎银子,好说,好说”,仲逸对眼前小伙的精明还是挺佩服的:此人不做账房先生真是可惜了,讨账要账绝对是把好手。

    银子如流水,这种地方从来多不会缺有钱的主儿。

    “这穆一虹年方十八,棋琴书画样样精通,这模样更是没的说,为此杭州城里不少富人曾一掷千金,像是明媒正娶,后来共进一餐,甚至于一睹芳颜,”,见遇到有钱的主儿,小伙更是卖力起来:‘只是,人家就是不答应,大家也就是空欢喜一场’。

    “不会吧?这种地方的女子也如此抢手?”,来到此处,仲逸也只得放了开来。

    入乡随俗嘛。

    小伙溜了小口茶,继续道:“那是自然,只因这位穆大小姐卖艺不卖身,而且一月只来此处三次,也就十天左右一次,每次无非就是抚琴唱曲而已,人家文采了得,如何就抢手?”。

    当然,这主要是看你从哪里考虑问题:头脑以外呢?

    “不过,这话又说回来了,也有一些本分的富人之家反对,可是有什么用呢?老子不许,儿子愿意啊”,小伙脸上感叹起来:“若是我有个有钱的爹,自然也不会落在别人之后”。

    “既然如此,这位穆大小姐就没有一个能看的上的?”,仲逸不屑道:‘杭州也不乏这些年轻才俊、文人才子吧?’。

    小伙好奇的望着仲逸:“兄弟你还真说对了,要入她的法眼,难啊。不过倒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机会。听说城东一位姓杨的公子就似乎曾博得她的芳心……,可惜,后来这事也就黄了”。

    呵呵,果真是个绝品。

    “听说是这穆一虹的老爹不愿意,嗯,是这样的,大家都这么说,反正就是他不愿意将闺女嫁出去”,小伙显得有些遗憾。

    “天下还有这样的做嗲娘的?太不可思议了”,仲逸只得顺着小伙的话题随意感叹一句。

    “那也说不准,估计也是不想放走这棵摇钱树呗,否则以后那里找这么容易赚银子的人?”,小伙笑道:“只是如此一来,不知急坏了多少有钱的公子哥”。

    这时,一阵叫喊之声响起,如同众星捧月般,看来在众人千呼万唤始出来中,这位传说中的才女简佳人的穆大小姐就要登场了。

    “也没人管管这位穆老爹?真是的……”,仲逸无心一堵芳容,凡觉此事有不通之处。

    “嗨,兄弟你操这闲心干嘛?人家是跟杭州城里有名的富商佟老东家做事,可那位老东家更是能将木算盘打成金算盘的主儿”,小伙不由的伸长脖子:“还不都是为了银子吗?……”。

    仲逸刚欲再问一句,那小伙却手指前方,示意他看仔细了:“莫说别的了,今晚是穆大小姐最后一次登场,机会难得啊……”。

    可不是最后一场了吗?过几日,这位穆大小姐就要去京城了。

    药材?茶叶?茶具?这佟柱确实涉足的‘生意’够多,仲逸心中暗暗盘算:“看来,此事定于此人有关,而真正控制穆一虹的背后之人,十有八九正是这位佟老东家”。

    “奥……”,尖叫声再起。

    “咚咚咚……”,瞬时间,舞台下方的小木格子里啪啪声响,这‘真心’,恐怕立刻就有上千两的银子了。

    不可思议。

    明亮的灯光下,众人翘首以盼,却见一位纤纤女子缓缓走了上来,她微微低头,步伐频频,却速度极慢,是那种有频率的小碎步。

    “一虹见过各位,小曲一首献给诸位”,微微一言,声音却是极为甜美,只是此言一出,周围顿时安静了下来,几乎是鸦雀无声。

    原本随意一瞥,仲逸只觉眼前一亮,这才细细看起来:只见台上这位女子一声浅色衣衫,外罩薄雾轻纱,一头秀发垂肩,十指纤纤落琴,明眸蹙眉,红唇微闭,异常清秀。

    竟然没有浓妆艳抹?如此清秀见底?仲逸觉得有些好奇,但细细再看,确实一如出水芙蓉,毫无修饰之情,更无点缀之意。

    十指下,琴声起,四周皆安宁,真是一个难以相信的场面。

    仲逸微微闭目,他宁愿相信此处没有闲杂人等,更无这般庸俗,只是一人静静欣赏而已。

    同样,他无须知晓眼前之人是谁,更不曾想到她的过去,以及很快就要共同走上回京之路。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春江花月夜?作为穆一虹在此最后一次出场,她所弹奏的竟是这幅曲子?

    只是,如此深情之作,加上那用情的神情与娴熟的琴艺,又有多少人能听的懂的?

    仲逸不由的望着窗外的一轮明月,穆一虹以此为题,如此用心,恐怕也是:我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如此一曲,算是见面礼,之后便是那些花了银子的主儿,要给自己的点的单曲,尽管并非本意,可人家献出真心,也总得要表示一才才行。

    只是,不知在这种场合,来一曲“十面埋伏”,到底是几个意思?

    ……

    曲终人散,仲逸终于等到了这一刻,只是初次见面(确切的说是自己初次见别人一面),如何与这位穆大小姐搭讪呢?

    “兄弟,按照以往,这位穆大小姐之后会足那里呢?”,仲逸只得向旁边的小伙问询起来,如今他就是自己的‘军师’。

    “哎,她要到后台卸妆,当然也有人会借这个机会献殷勤”,小伙略显得遗憾:“只是像我这样的人,没有那样的机会了,那还得要花银子不是?”。

    “卸妆?你不是再说笑吧?她那里着装了,还用的着卸妆?”,仲逸此刻竟变得更加好奇起来,原本用不了多久就可与她一起去京城,为何现在就想一探究竟呢?

    既然佟老东家将此事交付于他,又将他安排到这里,那想必也自然不怕他随意一问。

    “兄弟,哥哥满足你一个心愿,哥哥掏银子,你带我去后台,这银子算我们两个人的,如何?”,仲逸立刻掏出现银放到桌上。

    “哎呀,我的亲娘啊,我今日这是怎么了?竟能遇到哥哥这样的好人?真是三生有幸啊”,小伙立刻收起银子,拍拍胸脯道:‘走,保证带你进去,一睹芳颜’。

    “诸位,诸位,对不住了,我们一虹小姐今晚不去后台了,直接回家……对不住了……”,妇人走了上来,竟说出这么一句。

    唏嘘,真扫兴……

    ……

    “仲大哥,怎么样?,我们时候动手?”,罗英见仲逸这边无人,立刻找个机会走了过来。

    “莫急,今晚的好戏,才刚刚开始,你想安抚好他们几个,我去去就来……”。

 第199章 拉你下水

    若要一个人为自己保守秘密,除了‘灭口’、‘永久闭上嘴巴’等冷手段之外,还有更为简易之法。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让他也参与到这件事中来,或者也能知晓对方的一个‘秘密’。

    若一时无法掌握对方的秘密,如何?

    那便是设法制造一件不愿为外人知晓之事,拉他下水。

    对罗龙文的秉性,众人还是知晓一些的,这位顶着中书舍人头衔的严士蕃幕僚,实际掌管的事务远不止于此。

    对于三教九流之地,来路不明之人,他坚决不许属下前往:运送药材之事事关重大,而这些地方是最易走漏消息,至少会随时可能坏了大事。

    就在此刻,仲逸等一行五人全部被带到这灯红酒绿之地,胭脂水粉之味早已将人熏得睁不开双眼。

    真是个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好去处。

    显然,这是佟柱有意为之:拉大家下水。

    如此一来,押运茶叶之事,就没有理由拒绝了。

    短短几句交谈,罗英立刻领会仲逸之意,他只得带着小地瓜与另外两名随从继续开饮,只有一醉方休才是最好的收场之举。

    既然来到此处,一夜之后,发生什么已经不重要。

    反正说不清了。

    舞台后方,确实没有了穆一虹的身影,众人在失望之余,竟生出几分怨恨:真是无情之地、无情之人,只恨当初银子撒的太快了。

    悔之晚矣,至少在此处,是再也不看到这位穆大小姐了。

    “小姐好走,以后常回家看看啊,姐妹们可都想着你呢”,后院的一块空地上,中年妇人正带人‘欢送’穆一虹,脸上笑道如一朵枯萎的花儿,可心里甭提多难受了:摇钱树没了。

    可是,这又有什么法子呢?这都是佟老东家的安排,好在他给了一笔不少的银子。

    “穆小姐,你家朝这边走……”,妇人看到穆一虹的轿子朝东而去,不由的提醒一句。

    “怎么?方才都已经说了,我家小姐已经不属于这里,连去哪里都要经你同意?”,一旁的丫鬟立刻不高兴了。

    “嗨,你看看我这张嘴,怎么就管不住呢?”,妇人满脸歉笑道:“现在时辰还早,佟老东家可能估计还与你爹爹说事呢”。

    真是一张没有把门的破嘴……

    夜幕下,一顶轿子缓缓移动,江南的夜风多了几分惆怅,而天空那轮明月依旧没有那般平静,之前的那首春江花月夜也只是一阵有规律的声响而已。

    与此同时,一道身影随风而动,悄无声息却异常迅捷,所过之处无非是几道杨柳枝条更为夸张的摆动而已。

    穆一虹,一定是个故事的人,直到此刻仲逸还在想着这个问题。

    ……

    “佟伯,爹爹,你们都在啊”,来到佟宅,才进门,穆一虹便开口道,看来这位穆大小姐对佟家确实熟悉。

    “虹儿,你此次去京城路途遥远,所面对的人也非善类,万事要当心才是,爹爹无能,让你趟这趟浑水,受委屈了”,离别之时,说到伤心之处,穆老爹不免感慨起来。

    穆一虹脸上一如既往平静,仿若她那无须装饰的俊俏模样,无须遮掩,更不必矫作。

    片刻之后,那熟悉甜美的声音再次传来:“爹爹说的那里话,虹儿打小没了爹娘,全靠爹爹与佟伯抚养才长大成人,否则虹儿早就沦落街头饿死冻死”。

    “虹儿,此事不提,不提”,一直未开口的佟柱连连摆手:“你爹爹早就视你为亲身女儿,我们做的这一切都是给外人看的,万望你能理解才是”。

    “虹儿自然明白,如今是那个姓罗的,还有他身后之人坏了爹爹与佟伯的生意,有人来杭州抢我们的生意,我岂有袖手旁观的道理?”,穆一虹一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样子。

    “是啊,想当年我佟家在杭州府的买卖做的,只是小胳膊拧不过大腿,谁让人家背后是严家呢”,提及往事,佟柱也不免感慨几句。

    原来,佟柱与罗龙文之间确实有些渊源。当年佟家生意做的很大,有丝绸与茶叶等,甚至于酒楼饭莊,可唯独没有药材这一项。

    后来罗龙文来了杭州,这一切皆别打破:罗龙文借助背后衙门的势力很快将佟家收到门下,一方面打理着药材的生意,一方面为他们做事。

    与京城大多药材与当铺的东家一样,罗龙文之所以选择佟柱无非两个原因:此人在当地有些名望,容易上路,富商与衙门之间有不少熟人,办事也方便许多。

    当然,还是老规矩:一旦出了事,佟柱就是杭州城中一个地地道道的药材商,自然与京城的人无关。

    药材的买卖不错,罗龙文要的抽成也不多,只因限制太多,处处受制于人,佟柱也不是逆来顺受之人,可对方实力太大,他最后只得做个折中之法………………派穆一虹去。

    说起这穆一虹,原本是佟柱底下一个穆姓伙计在路边捡到的。当年江浙一带遭洪灾,不少人家流离失所,大家对这种事见惯不惯。

    只是穆一虹天生聪慧,异常机灵,最后佟柱拍板决定:由这个穆姓伙计抚养,所有花销皆由他支付,并未她取名…………………穆一虹。

    一虹?取其一道彩虹之意,看来这位东家早有部署。

    此次他派穆一虹进京正是为了罗龙文,当初他来杭州时,一曲‘春江花月夜’听的老罗心猿意马,正是碍于自己的身份,也只是心中想想而已。

    这一幕被一向善于察言观色的佟柱看到眼里,他思来想去,最后决定还是走穆一虹这部棋。

    无论相貌、才学,还是见识,穆一虹无疑是最合格的,对于佟柱来说:这是一把双刃剑。

    若是穆一虹能取得罗龙文的信任,双方即可各退一步达成意见:放松对佟家的控制,让他涉足更多、更深的买卖。

    而一旦无法共识,穆一虹进京的目的势必会暴露,莫说是扩大生意,恐怕杭州城里最大的药材商立刻就保不住了。

    当然,若果真翻了脸,穆一虹在接触罗龙文之后所得到的秘密,也或许是他的一副筹码。

    佟柱绝非小买卖人,除了丝绸与茶叶外,他更想涉足私盐交易,而且手下还有一帮打手…………………近三百人的人手。

    当然,在平日里,这些人还有个更为明确的身份…………………镖局的伙计。

    轻功使然,仲逸跟踪到此并不难,佟宅并非官衙军营,门外之人听的屋内谈话更不是什么难事。

    此刻的仲逸终于明白佟老头的想法:除了这个穆一虹外,让自己顺路押送茶叶,无非就是想拉自己上船而已。

    若回京后,将茶叶之事告诉罗龙文,无非是训斥一顿,佟柱在杭州的买卖自然还可以做下去,毕竟龙井是西湖一带的特产,偶尔做一单也不是什么大事。

    若仲逸未将此事说出,那除了穆一虹外,佟柱在罗龙文的身边又安了一颗钉子。

    果真是算盘高手,老佟这笔账算的够精明啊……

 第200章 浪里飘金

    两淮,自古以淮南、淮北盐场而闻名天下。(全本小说网,https://。)

    在外人看来: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食盐,而在当地人看来:首先也是可以吃的那种盐。

    在商言商,在富商的眼里,这一袋袋的颗粒绝不是吃饭煮菜时必不可少的调味,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

    没错,就是这些白花花的银子改变了这里的一切。

    盐务自是朝廷有专门的衙门专人专司,一般人很难染指的。《大明律》,凡犯私盐者,杖一百,徒三年,情节重者可处死刑……

    涉险无非是因为利,而重刑无非是一种成本,一种要命的成本。但即便如此,还有人铤而走险,哪怕是冒着下狱杀头的风险。

    为何?利之大也。

    除贩卖私盐发财在外,经营盐店的盐商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可以经营盐店的盐商,朝廷也有规定:商盐到州,分发必由牙行、铺户,察其谨实而保举…

    相对于入仕读书之人,商人的地位还是低了许多,但是这不重要。

    为何?有钱啊,白花花的银子就像是一袋袋的盐粒,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少东家,听说这些盐商挥金如土,浪里漂金,不知是真是假?”,小地瓜毕竟在京城多年,虽亲眼未见,但总归是听过一些的。

    “挥金如土倒是听过,何为浪里漂金?还是头一次听说”,相比而言,之前在蠡县的罗英却显得有些没有见过世面了。

    小地瓜不屑道:“看你没见过世面的样儿,浪里漂金就是将金叶子扔到海里,浪头翻起,尽是一片金色滚滚”。

    呵呵,我也是听说的。

    啧啧,罗英一下傻了眼,那神情分明就是一种难以置信外加无限遐想的复杂之感。

    这尼玛要多有钱才可以做到啊?

    “不会是言过其实吧?看这街上布局,行人装束并无特别之处啊”,一旁的随从小伙嘟囔着,显然还是不太相信小地瓜之言。

    “这才那跟那儿呢,一会就知道了”,小地瓜笑道。

    “不要瞎打听,一会吃饭的时候都给我闭上嘴巴,咱们是从京城来的,莫丢人现眼”,仲逸狠狠叮嘱一句,众人这才静了下来。

    离开杭州后,仲逸一行五人变成五男一女,毫无意外。

    穆一虹果真随他们一同去京城,只是还要去江淮之地,她也得尾随其后多走一段了。

    当然,随他们一起的还有:精心夹在药箱里的西湖龙井。

    走了杭州那美好的一晚,加之后来每人得到一些赏银,所有的人自然会同意为佟柱带运送此物。

    更何况有穆大小姐作伴,在杭州时要见一面都得掏银子,想想如今一路之上说说笑笑,该是何等难得的场面?

    但是,想想归想想,也就是想想而已。一路之上,穆一虹几乎一句话也不说,仲逸也不再与他们说笑,气氛反不如南下之时。

    与师姐和袁若筠不同,穆一虹没有女扮男装,只是稍稍装扮一番:无非一身浅色粗布衣衫,搭配一双与之颜色相仿的鞋子。

    只是发束扎起、要系束带,走路不再是微微碎步,远远望去去如同白脸书生,近一看还是一个俊俏女子。

    仲逸说完这句,众人只的低头前行,偶尔看看街上景色,心中却对这些富商之事好奇不已。

    “到了,就是前面那家药铺”,罗英指着一家店铺,是罗龙文特意叮嘱过的,不会有错。

    店铺的东家去过京城,每次少不了到罗府,所以对小地瓜有些印象,见他们几人进来,立刻迎了上来。

    既然是熟人自然不需说明来意,只是简单一阵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