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临三国之无双帝王-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少帝的称赞,皇甫嵩抱拳道:“这都是韩州牧的功劳,嵩可不敢居功,这次幸得张太尉相救,不然嵩已死在狱中,无缘得见天颜了。”

    刘辩知道营救皇甫嵩出狱的情形非常复杂,到最后走得是董卓家族的后门,此事不宜再提,只是好言劝勉了一番。

    看着朱儁这位汉末最后一位名将,刘辩差点乐出声来,只要朱儁脱离了西凉军团的掌握,青州孔融、徐州陶谦,处理起这些诸侯来,便简单了许多。

    华歆是三人中最年少的一位,也已经到了中年,不过三络长须随风一飘,到让他看上去非常年轻,很显名士风流。

    刘辩非常看重华歆的治国之才,这可是三国时一龙的龙头啊,有了龙头,那龙身管宁、龙尾邴原还逃得了吗?这些不但是名士,更是大才。

    “今见子鱼兄,刘辩肩膀上的担子可以放下一半了!”刘辩拉着华歆,不停地感慨。

    “少帝言重了。”华歆和何进关系不错,何进作为大将军时,华歆正是尚书郎,看到刘辩和以前宛如两人,心中也替大将军高兴。

    刘辩见母后和唐钰也在,面色一肃说道:“皇儿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母后给皇儿作一个见证。”

    几人见刘辩神情端重,不禁都严肃起来,何太后对这个皇儿的请求无有不许,自然是满口答应。

    将一众部下都请进了外院,刘辩当着所有部下的面,要求认卢植、皇甫嵩、朱儁为帝师,请三人成全。

    看着今非昔比的汉少帝,三位老臣禁不住泪流满面,何太后得唐钰的提点,知道皇儿是要利用这三位汉家老臣巨大的影响力,不禁也开口相劝。

    刘辩毫不犹豫跪了下去,自己这双膝盖跪天跪地跪人杰,这三位为大汉朝操劳一生的老臣,受得起自己这一跪。

    三位老臣见当今少帝如此看重自己,心情激动之下,老泪纵横,同意成为刘辩的师傅,发誓为大汉朝贡献自己的心血。

    外院中认师仪式虽然简单,但所有人见到当今少帝尊师重道,崇尚礼仪孝悌,都被刘辩的所作所为感动不已。

    “皇儿,这有一个锦囊,猜猜是谁送来的?”何太后心中高兴,手拿着锦囊,脸上布满了微笑。

    “锦囊!”

    刘辩差点脱口而出“诸葛孔明”一想不对,这位卧龙比自己年纪还小,和刘协同岁,现在还玩不来锦囊妙计吧!

    大家微笑着看向刘辩,脸上都是一副期盼的表情。

    “笨蛋母后,尽出难题,要是自己答不出来,这……”

    刘辩嘀咕了几句,用心一想,嘴角上抹出一丝笑容出来。

    “郭奉孝。”

    “对、对、对。”何太后丝毫没发现自己让皇儿冷汗都出来了,听到刘辩答对了,高声叫好,并将锦囊递了过来。

    “看来这浪子也不是天天沉醉在姐妹花的温柔中,还想着自己这个主公呢。”刘辩心中也热乎了起来。

    打开锦囊一看,刘辩大笑三声,递到卢植手中,“三位师傅和华歆大人看看,这可是朕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位谋主呢。”

    几人将锦囊传看之后,卢植点了点头,“奉孝虽然放浪形骸,不拘小节,但胸中自有锦绣,实是天下奇才,袁绍即然不会用,希望主公能用好他!”

    华歆也点头微笑,“你这位谋主怕你一时高兴,将汉朝老臣在这里之事传扬出去,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心思非常缜密,歆虽然没见到他,但已经知道其人是位大才!

    刘辩看向三位帝师,斩钉截铁地说道:“待时机成熟,辩一定正式诏告天下。”

    ……

    群英荟萃论古今,扬州瘦马掌中轻。

    府衙后园热闹非凡,刘辩宣布今晚要尽兴而散,一群将士在酒席上喝得红光满面,特别是典韦的声音就如同空中偶尔响起一声雷鸣。

    刘辩喝得兴起,还当众传授了一套猜拳之法,这喝酒要吗抱着女人乱摸,要吗和兄弟划拳才有味道,酒精可是天底下最能拉进距离的一种液体。

    “一江春水向东流啊。”

    “九九那个艳阳天啊。”

    “二泉映月在苏州啊。”

    一群男人放开心怀,你拉我灌,将后院的蚂蚁都闹得四处乱跑,刘辩见大家都有些酒意,对母后点了点头,何太后双手一拍,席前便来了一队歌伎开始助兴表演。

    舞女们轻盈的步伐好像两行剪开的柔波、左右两行不停变幻队形,相互穿插、交换。

    整齐地单袂抛飞,划一地双袖齐扬,忽然耸身纵跃,忽而满场疾驰,把堂上诸人看得眼花缭乱。

    刘辩饮着自酿的美酒,将堂上诸人的表情都收入眼底,见母后看的是眉飞色舞,仿佛回到了自家哥哥何进当大将军那时的状态,心中暗暗好笑。

    女人,总是善于遗忘的。

    求推荐,求收藏。

 第144章 闻歌声初见闭月人

    唐钰却对这些歌舞并无兴趣,只是坐在刘辩右手边,不停给刘辩挑些新鲜的瓜果。

    “钰儿,想我了没?”

    “想。”

    “哭过没?”

    “嗯……”

    刘辩将她小手轻轻握住,“今晚朕来钰儿房里,咱们好久没有一起睡觉了。”

    唐钰飞红着小脸,点点头,便下堂去安排其它事务。

    为了保密,除了那四位宫女,刘辩不要其余的下人,所有奴仆暂时都由高顺手下的士卒担任,半年一换。

    再忠心的下属,时间久了,也会被外部势力慢慢渗透进来,所以半年一换是非常有必要的,半年时间不足以让一个忠心的人倒戈相向。

    除了便宜老妈何太后,刘辩在冷芸那里找到灵感,不会让自己的女人闲着,没有存在感的女人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敌人算计,同室操戈会让亲者痛,仇者快,是敌人最喜欢使用的手段之一。

    如果让自家女人参与到日常事务管理,刘辩估计三位帝师加上华歆、程昱第一时间就会跳出来反对。

    不过刘辩心中早有对策,润物细无声,先让她们管理好内院,然后慢慢参与商会经营,然后进一步的渗透……

    唐钰现在是大内财政总管,一应钱粮事务都需要她来处理,所有钱财要经过她的签名才能调派。

    这点众人都没有异议,无论是张辽、高顺还是伍孚,都天天将自己丢进军营,只恨不能马上训练出一支强军,然后马踏中原。

    王越更是侠客性子,已经去浪迹江湖,刺探周边的军情,唐钰主管钱粮已经成了合理的模式。

    ……

    虽然北方冬季还未来临,但天气已经渐渐寒冷,花园内的气氛却随着一群舞娘腰肢的扭动越来越显得热烈。

    纤腰齐颤,秀腿圆润,真可谓秀色可餐,乐曲中不加掩饰的靡靡之音,将在座之人引得欲罢不能。

    这时场中歌舞已到热烈之处,在急促的琴声中,就见当中那位红衣小娘轻唱的小曲也到了高处,那百灵般的声音一直向天上飞去。

    飞得刘辩都为她担心,不想那音调在原地盘旋后,又向更高处摸去。

    “善!阳关三叠,唱出来有赏!”

    刘辩一直和几位师傅在聊诗词经义,兵书战策,跟兄弟们划拳,还要与唐钰、卢音眉来眼去,并没有关心歌舞,此时听到这歌声,不禁精神一振,只觉得那心随着歌声越飞越高。

    那歌声果然停留了一会,让人觉得在不能再高的时侯,再度拔高!

    这是真正的响遏行云,刘辩听得呆了!

    整个花园就只有那声音再飘,飘向那蓝天,飘进人的灵魂深处。

    歌声虽然消失,但园内的所有人都看着站立不动的刘辩,一时间无人说话。

    “大善!”

    刘辩重重一拍,整个后院发了一声大响,“居然能唱出这样的境界,真是歌中王者!”

    何太后见皇儿如此激动,自永安宫以来从未见皇儿如此失态,不禁大喜,传令大赏这一帮歌伎和舞女。

    “将领唱者带上堂来。”

    刘辩是真心好奇,谁有这样的歌喉,能令自己如此心醉。

    一道倩影向刘辩走了过来,玉面含羞,远山如黛,犹如西子在世,昭君重生。

    刘辩心中一惊,顿时明白此女是谁,心忖果然娇艳无双,不愧绝色之名啊!

    堂中诸人见刘辩高兴,全都喝起彩来,典韦更是大碗喝酒,叫嚷着主公将这美人纳了。

    “轻歌熏得男人醉,无悔今生入冀州。”刘辩忍不住自创出一句诗来,众人看刘辩果真被此女迷住,不禁又是一阵拍手称快。

    何太后端详此女后也是非常满意,不禁开口说话,“皇儿……”

    听着母妃恢复威严的声音,刘辩心中充满着成就感,想想在永安宫时为了吃肉,都不得不用宫女的身体去换,真是恍如隔世!

    何太后看着自家这个儿子,脸上露出了快慰的笑意,被两位高祖气运加身,不到一年便做下这么多大事,自己很能干,生了一个好儿子呢。

    “皇儿,这位美人是太尉张温从长安送来的歌女,名叫貂婵,不仅歌技一流,长得也是无人可比,本宫作主,皇儿便纳了她吧。”

    “果然是她!”

    没了貂婵,不知道董卓和吕布会不会翻脸呢?现在的历史因为自己的插足,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王允那老儿诡计多端,不知道又会生出什么别样的心思。

    董卓这条大鱼肉鲜味美,用他来钓着各位诸侯,就能为自己的发展争取到一些时间,刘辩现在并不希望关中有事情发生。

    特别是司州、河内那边,罗鸳刚接手,需要稳定,董卓在长安,对那些别有用心的诸侯有着一份震慑,一头狗熊蹲在那里,随时有可能猛扑出来。

    听母亲之言,刘辩心中先是一喜,但转念一想还是缓缓摇头。

    “母后,大丈夫在世,当以天下为念,芙蓉白面,不过带肉骷髅;美艳红妆,尽是杀人利刃,皇儿现在并没有这样的心思。”

    刘辩见众人都露出了钦佩的目光,特别是卢音射向自己的那是两束神光,挥挥手让貂婵下去,举起酒杯又和众人劝起酒来。

    ……

    刘辩酒到杯干,拉着典韦跟太史慈就拼上了,穿越以来从未放纵过自己,今天回家,又听了一曲飞扬之歌,那份男人的豪迈便遮掩不住,直到被一众部下彻底灌得走不动路。

    何太后、唐钰都是笑容满面的看着这一幕,刘辩高兴,她们当然也是开心的。

    “钰儿……我……我要和你……一起睡。”

    被几位宫女扶住,刘辩已经开始乱嚷,不过除了后院几位女人,并没有其它人听到。

    宫女轻轻将刘辩扶回房中,刘辩便挥挥手让她们出去,脚步虚浮的去推里间的门,不想却没能推开。

    刘辩摸了摸下巴,低头从门缝里偷看进去。

    唐钰盘起长发,涂了些胭脂,烛光微微抖动,印在墙上的影子摆动的让刘辩更加心神不宁。

    一袭红锦,淡妆浓抹,细眉弯,凤眼半睁,眼神勾魂带电,一起手,一落足,都带着女人的风情。

    “钰儿,长大了呢,好成熟了!”

    求推荐求收藏。

 第145章 狂欢夜醉卧鸳鸯被

    听到外面有动静,唐钰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走过来打开门盈盈一礼,唤了一声“陛下。”

    音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又如转轴拔弦,未成曲调先有情。

    “啊……好……”刘辩直勾勾得看着唐钰,嘴里喃喃念叨,“娇花照水艳无双,朕醉了……”

    两人来到床前,搀扶着坐下。

    “陛下……”唐钰取出一块白丝巾,咬着嘴唇递了过来。

    “喔……”刘辩看着白色的丝巾,知道那是用来做什么的,想着疯狂时刻,不由咽了咽口水,刚将丝巾铺在床上,酒劲已浓,身子不由自主地栽倒在床上,眼睛直接闭上,再也睁不开了。

    唐钰掩着小嘴直乐,“姐姐,出来吧,陛下真是太小了,我这样的打扮,他还是睡了过去。”

    唐钰话音刚落,卢音从床后屏风转出身形,咬着下唇说道:“刚刚看他对貂婵那模样,以为他已经不小了呢。”

    唐钰招呼卢音将刘辩收拾利索后,拉着卢音的手坐下,“音姐姐,作为他的女人,一定不能善妒……”

    花好月圆夜,一对玉人在床上窃窍私语,而一名男子却在旁边呼呼大睡,本来好奇的月亮妹妹,睁着大大的眼睛,想见识一下人间的美好,不料刘辩却如此不解风情,气得月亮妹妹扭身进了云里,再也不曾露出头来。

    ……

    刘辩醒来后天色已亮,想到今天要中军聚将,便在唐钰的服侍下匆匆收拾了一番,准备出城前去兵营。

    “主公。”唐钰恢复了平日的称呼,“晚上回来歇息不好吗?钰儿会尽心将主公服侍好的。”

    刘辩走上前去捧着唐钰的脸,轻声说道:“峰毫不怀疑,钰儿是这个天底下对峰最好的女人!”

    见唐钰双目潮湿起来,刘辩在她耳边说道:“创业艰难百战多,这种时侯,偶尔放纵一下即可,要是赖在你的榻上,如何能领兵打仗呢?”

    身为帝妃,唐钰从小受的是宫廷礼仪,学的是后宫之术,对这些自然是知道的,将脸颊向刘辩靠了一靠。

    “去吧,汉室衰微,群魔乱舞,钰儿相信只有主公才是真命天子!”

    “他年我若为青帝,人间处处鲜花开。”刘辩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喜欢诗词歌赋,将这诗送给唐钰后,两人这才依依不舍地分别。

    经过后花园时,刘辩眼角一缩,花园池塘边上一道倩影,将寂寞完美地诠释出来。

    女人双膝蜷起,手托香腮看着池水,像是在凝思什么。

    她的身段窈窕,背影轮廓犹如水波一样柔和,头上的秀发,耸出巫山一段云。

    刘辩从未见过拥有如此柔美曲线的女人,不自觉便缓步走了过去。

    凝望水塘,女人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像是两只在明月上翩翩起舞的彩蝶,给她的倾国倾城添了几分温柔。

    清澈的池水与她清亮的眸子相互映照,她的眼睛像是两汪甘甜的水潭,让人忍不住想要掬上一捧,细细品尝一口。。

    刘辩正要说话,女人悠悠地叹息了一声,好像有着很重的心事。

    叹息声被刘辩的脚步声踩碎,听着声音,女人转过头来,那两汪深潭让刘辩的心一下便沉浸了进去,一直在潭底游荡,整个人不禁痴了。

    “主公。”

    百灵般的声音轻轻的拨动着刘辩的心弦,在刘辩的灵魂里弹着深情的歌。

    一把将女人抱进怀里,感受着女人那娇好的躯体,刘辩觉得有一团烈火在自己心中燃烧起来。

    细腰并不瘦削,那种软软的肉感,让刘辩更加用力的将其搂在怀里。

    平生第一次竟然感觉到有些觉醒。

    女人一动不动,感受到刘辩火热的温度,娇躯依然没有一点动作,仿佛睡着了一般。

    “貂蝉。”

    “主公。”

    刘辩放开貂蝉,那汪深潭中隐藏的一丝嘲讽,一丝无奈被刘辩准确的抓了个正着,而刘辩目光中射出的也不在是男人狂热的烈火,而是一份霸道之光。

    “看来你并不愿意来中山郡,还想着司徒府吗?”

    “奴家自己无法做主。”

    刘辩用右手抬起貂蝉光滑的下颚,“王司徒待你好吗?”

    “义父待奴家恩重如山。”

    “扑噗。”刘辩听到这里笑了出来,“义父?好亲热啊!看来是峰打扰了你们的好事,要不要向王司徒说声对不起?”

    貂蝉感觉到刘辩明白自己的心意,俏脸上有一丝苍白,看着刘辩沉默了下来。

    “不管你信与不信,你们的计划对人民,对大汉没有一丝的好处,反而会引来更大的灾祸。”

    “哼。”一道细不可闻的气息从貂蝉瑶鼻中喷出,虽然没有声音,但刘辩却听的一清二楚。

    将右手收了回来,刘辩深深看了貂蝉一眼,转身便离开了后花园。

    ……

    城外军营,中军帐。

    鼓已经响过了两通,刘辩的脸色沉了下来,大帐内的气氛也冰冷无比。

    主公回来的第一次中军聚将,因为昨夜狂欢,特地向后延了两个时间,大家都不敢怠慢,除了几位帝师年事已高,刘辩特许不用点夘,其余诸将早早就来到帅帐等侯,不料却差了一个人——典韦。

    虽然大家都能估计到这员猛将肯定是昨晚高兴,多喝了几杯,但中军聚将和平时大不一样,听到主公下达不许去传唤的命令之后,都将心提了起来。

    中军聚将,三通鼓不至者——斩!

    刚想到这里,就听到第三通鼓响了起来,诸将那颗心猛然向下一沉,偷眼望着帅案上的主公,虽然隔着面具,众将也能想到那脸色定然是黑得能拧出水来。

    太史慈踢了踢张辽的脚尖,“文远你和伏义最早与主公患难相识,等会一定要拼死保下山君,山君可是一等一的猛人,就这样被砍头,实在是太那个了。”

    张辽轻轻地点点头,“辽自然会求情,不过……能不能救下来却不敢说啊!”

    刘辩见三通鼓已经响过,典韦还是没有人影,反到将情绪轻松了下来,坐在帅座上一动不动,众将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都静立不敢出声。

    求推荐,求收藏。

 第146章 发代首严令惊全军

    中军帐中又过了半刻钟,还是没见人影,程昱也踢了踢高顺,“伏义,这亲卫都是你的心腹,叫人让山君跑路,先去东阿县躲上一段时间,等主公气消了再回来。”

    高顺也轻声回应,“刚才就派人去了,没准山君此时已经在去东阿的路上了……”

    中军的帐帘晃动起来,只见典韦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主公……主公,典韦前来领罪。”

    看样子外面的士兵已经悄悄给他说明了情况,但典韦还是进了中军帐。

    “砰!”

    刘辩一拍帅案,“来人啊,将典韦抓起来。”

    众人一见典韦进帐,心中都暗呼不妙,见主公果然大怒,太史慈第一个冲上去将典韦双手反缚起来。

    “主公,慈将他拉出去重打三十军棍。”

    说罢,太史慈扯着典韦就要出帐。

    “回来!”

    一见主公又拍帅案,声音中杀气腾腾,太史慈没招了,求救似的看着其它将领。

    典韦虽是个粗人,也明白了帐里的气氛,从太史慈手上挣脱出来,大声说道:“俺知道,俺犯了军法,俺昨晚是真的高兴啊!想着主公平安到达中山郡,看着有这么多的英雄豪杰,俺高兴啊!”

    一众人听着典韦的话,慢慢眼眶中都湿润起来。

    “主公要怎么办我,俺典韦都毫无怨言,头砍了不过碗口大的伤疤,二十年后咱又是一条好汉,还来保护主公!”

    典韦话还没有说完,张辽率着众将士“唰”都跪在了地下,“主公,饶过典韦这一回吧!他是真为主公高兴才喝醉的。”

    刘辩看着堂下的一切,眼里也有了泪光。

    “军令如山,军法无情,如果第一天就破了军令,这兵还怎么练?这军队还怎么号令森严?”

    听完刘辩的话,程昱走上前来,“主公,法理不外乎人情,规则是死的,事情是活的,不能一概而论,典韦虽然有错,念他初犯,就改成杖刑吧!”

    刘辩点了点头,“你们说的都不错,山君初犯,责任并不在他,而在一军的主帅,所以这次的罪过由峰来领。”

    “主公不可……”一听刘辩说自己有罪,大家都吓得脸色苍白。

    “今日便由峰替山君受罚。”刘辩说完,便拔出腰间的赤霄剑,众人一看神飞魄散,典韦一步抢上前来,将刘辩的手碗扣住,双膝一屈,“主公,你还是斩了我吧!”

    刘辩手上用力,不过典韦拼命扣住,根本就挣脱不开,张辽、高顺、太史慈等人一拥而上,将刘辩手中的宝剑抢了下来。

    “军令如山,号令不从,如何治军?”刘辩大喝一声,诸将无言以对。

    这时程昱走上前来,“昱有一言,还请主公细听。”

    说罢程昱问向中军主薄,“《春秋》曾经说过,不能处罚担任尊贵职务的人,是否属实?”

    主薄一听连声应道:“《春秋》中确有云,罚不加于尊。”

    程昱肃容道:“主公身份尊贵,虽然犯了错,但可以免于处罚。”

    诸将听了都喜形于色,却听刘辩说道:“自己制定法令,自己却违反,怎么取信于军队?即使峰是全军统帅,也应受到处罚。”

    程昱点了点头,“军令自然要遵守,主公可用发代首,让三军警醒。”

    一听程昱之言,吕虔也说了几段春秋大义,以证明割发代首的可行性。

    刘辩这才点头同意,待众人放开后,提起宝剑将自己的头发割下一络,要求传令全军,并且杖责典韦三十军棍,以儆效尤。

    主帅第一天中军聚将就割发代首,整个军营集体噤声,从此纪律严明,大伙心中都明白,这位主公对军队的要求非常严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