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医师1879-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研究免疫系统,就是约翰给埃尔利希定下的方向。
对于现代医学来,免疫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尤其是未来的人工免疫不但拥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同时还是消灭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方法。只不过在19世纪末的时候,虽然巴斯德和科赫等人已经懂得用减少毒性的细菌来预防传染病,但是免疫学的概念还没有建立,人们只是凭借着经验等来进行研究。
约翰想让埃尔利希做的,就是把这套理论给建立起来。
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这之前缺少了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所以约翰才会犹豫再三之后,最后还是写下了这厚厚的一摞“基础教材”。
这东西,就是给埃尔利希“扫盲”用的。
可以,哪怕和一百多年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所学的免疫学知识相比,这份资料的内容都显得太过浅显了,但是对于这个时代最尖的科学家埃尔利希来,这起重大 内容也足够复杂,以至于会颠覆他的很多概念
抱歉,忘了通知一下。
这两天回老家,今天晚上回去,上火车前就写了这么多。
第四十三章
对19世纪的医师和医学家们来说,免疫学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blank〃》
事实上,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如果得过某种疾病之后,对这种疾病的再次感染就拥有了抵抗力,西方人把这种能力被称为“免疫”,古老的东方医者则把它称为“以毒攻毒”。
最早的免疫学应用是凭借经验来进行的,最典型的便是牛痘。
到了19世纪的后半叶,科赫提出了病原菌致病的理论,而巴斯德则利用减毒的炭疽杆菌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并且随后制造了轰动世界的狂犬疫苗。于是在约翰重生后来到西方的这十年中,西方的医学家们拼命的寻找着各种疾病的“致病菌”,并试图通过制备疫苗来预防甚至治疗它们。
不过
这个时代的医师们懂得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别忘了他们刚刚才知道细菌的存在没有多久,人体的微观世界了解的非常少。不过幸运的是,埃尔利希毕竟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医学家之一,而且他还有着这个时代最出色的合作伙伴约翰亨特拉尔先生
“简单的说,我最近做了很多有趣的实验。”
等埃尔利希简单翻看了一遍资料之后,约翰笑眯眯的说道:“通过这些实验,结合之前的研究结果,我得出了一些简单的结论,也做了几个定义唔,就在这份资料的前几页。”
“嗯,我看到了。”
点了点头,埃尔利希的表情渐渐变得兴奋了起来。
如果说古代牛痘的发明是免疫学的始祖,巴斯德的减毒疫苗制备是现代免疫学的开端的话,那么19世纪的最后十年就是免疫学的奠基阶段。也就是在这十年前后,俄国人和德国人开创了两个流派:认为是吞噬细胞决定的细胞免疫学派,以及认为血清中抗体是主要因素的体液免疫学派。埃尔利希,正是体液免疫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一直到十多年后,有人发现血液和其他体液中有一种物质可以增加吞噬作用,才把两者给结合了起来。
约翰交给埃尔利希的。其实就是确立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抗原和抗体就是免疫学的基本概念之一,约翰从巴斯德的减毒疫苗出发,深入的分析了自己刚刚完成不久的抗毒素血清研究,把这种可以引起特异性反应的东西称为抗体。并把引起抗体产生的物质称为抗原。当然,除此之外他还“发现”了过敏现象,发现了免疫溶菌现象等免疫学的重要基础现象,都以一种缺少直接证据的“推断”形式出现在了这份资料里面
不得不说,约翰现在已经可以很熟练的使用推断和猜测这两种武器了。
所以在提前了解过一些免疫学知识之后。看到这份资料的埃尔利希心情只能用兴奋来描述了,他几乎是迫不及待的点头道:“亨特拉尔先生,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现在就回实验室去了”
“呃当然。”
愣了一下之后,约翰失笑着点了点头。
每一位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医学家,恐怕都会像埃尔利希这样对自己的研究充满了狂热,像这样的表现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不过也正因为如此,约翰才会把埃尔利希从繁琐的药物研发中解放出来,因为在他看来,把这样一位大科学家浪费在那些小实验中是非常不值得的。这位大牛的精力应该放在研究更重要的理论当中去
刚告别了埃尔利希,约翰又来到了奥斯勒教授的办公室。
作为目前亨氏综合医院的四巨头现在加上霍华德凯利之后应该是五巨头之一,奥斯勒教授的办公室当然不是一般的内科医师可比的,事实上在整个医院里面他的办公室豪华程度仅次于约翰与托马斯。当然,除了面积和舒适的装修之外,这位医学家的办公室中最多的还是书籍。
约翰敲门的时候,奥斯勒正拿着一本书看得入神。
“咦你今天怎么有空来找我”
看到悠闲的约翰,奥斯勒教授有些奇怪的问道。
约翰摇了摇头,笑眯眯的说道:“今天没有手术和门诊,来找你聊聊原本害怕打扰你工作。现在看来来的正是时候,哈哈。””呃“
听了约翰的话之后,奥斯勒教授也忍不住乐了起来。作为内科主任兼医学院筹建的负责人,奥斯勒的工作当然异常的忙碌。不过再忙碌的时候他也会每天抽出时间来进行阅读,这已经是多少年的习惯了。约翰当然也知道这一点,说这些话不过是稍稍调侃一下而已。
闲聊了几句之后,约翰这才笑着问道:“教授,您招揽人才的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
“不是特别顺利。”
摇了摇头,奥斯勒教授耸了耸肩道:“我给很多老朋友都写信发出了邀请。但是迄今为止,给出正面回应的仅有两人,而且是一个美国人和一个加拿大人,欧洲那边没有人愿意来纽约。”
“嗯,意料之中。”
听到这番话之后,约翰没有丝毫意外的点了点头。
如今的美国和欧洲相比,就像未来的中国与美国一样,如果不是因为饥荒和战争,根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从欧洲移民过来。即使是这几年的移民中,大多数也是抱着来寻找机会捞一笔回去的念头,所以想要邀请真正有本事的人过来,确实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关于这一点,约翰早就有了思想准备。
不过
约翰并没有因此而失望,他想了一下之后干脆道:“教授,我看不能指望邀请欧洲那些成名的医师或者教授们了,在美国本土寻找合适的人选吧”
“哦你有什么想法”
奥斯勒教授的眉头一挑,忍不住开口问道。
“一手挖人,一手自己培养”
一挥手,约翰毫不犹豫的说道:“除了继续从欧洲那边邀请之外,以后重点从北美的那些老牌医学院挖人我们有最好的医院和最先进的实验室,还有全世界最诱人的薪水,再加上纽约的吸引力也够大,就从北美其他的医学院邀请优秀的医师加入另外的话,选派有潜力的年轻人前往欧洲学习,距离医学院建成还有两年时间,我想足够让他们在某些领域更进一步了吧”
“这”
奥斯勒明显是心中一动,不过眉头很快就皱了起来:“亨特拉尔先生,如果按照你的办法去操作的话,确实可以很快招揽到一批优秀的人才,但是需要的投入也会很大啊”
“放心吧。”
呵呵一笑,约翰信心十足的说道:“只要是该投入的钱,我是绝对不会吝啬的而且您不知道吗埃尔利希先生研究所那边刚刚发现了一种新的磺胺药物,而且在准备了半年之后,白喉抗毒素血清也可以大规模的制备上市了”
第四十四章 准备完毕
从奥斯勒教授办公室出来之后,约翰看了看时间,干脆又去了妇产科楼。〃blank〃》
如今的霍华德凯利在声望上当然不能和约翰、奥斯勒、托马斯和埃尔利希相比,毕竟这几个人因为之前的成就在全世界都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在约翰的强力支持下,他现在已经完全掌控了妇产科,隐隐成为了亨氏综合医院的第五巨头。
今天是七月一号,下半年的第一天,约翰自然是要来看看的。
“病房总算不是那么空了。”
见到约翰之后凯利一脸的喜色,兴奋的说道:“最近一段时间入住的产妇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很多人都是经过前面的产妇介绍来的”
对于一名医师来说,病人的肯定当然是最值得高兴的事情。
“呵呵,不错”
听了凯利的话之后,约翰也微微的松了一口气。
对于妇产科约翰也是下了大本钱,不光是给建了一栋独立的小楼,还配置了多一倍的护士,可以说是非常的重视。不过同样的,因为有了如此庞大的投入,妇产科的收费自然也相当的高昂,比起其他的医院至少要高上一倍,如果要想入住豪华的单人病房,享受如同后世私立医院般的周到服务,生个孩子就要花上百美元,几乎和一台阑尾切除术的收费差不多了。
在这个时代,这收费算是超豪华。
关于这一点凯利实际上是很有意见的,这位当初专门去给穷人们看病的医师很有些看不惯,不过在和约翰深谈了一次之后,他只能是黯然的接受了这个事实医院的投入摆在那里,除了单人病房之外,普通病房就算是住满了也不过和每个月的投入持平而已。
说到底,妇产科楼已经超越了整个时代。
窗明几净,宽敞舒适这是最基本的,约翰按照后世医院的制度给妇产科同样设置了极为严格的规定:专人打扫,每天消毒。孕妇们的病号服和床褥等都是专用,出院即撤掉进行清洗消毒,所有的器械和用武也都是用一次消毒一次
这样的投入,全世界绝对都是独一份的。
而且凡是在入住生孩子的人。约翰都不允许他们使用自己的物比如说婴儿们的包被、尿布等等,全都是医院统一提供的消毒用这些都要计算进成本里面
“好在,纽约终究是纽约。”
轻松过后。约翰还是忍不住感叹了起来:“如果这样的妇产科出现在一个小城市,恐怕最终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但是出现在曼哈顿的话,哪怕是一百多年前的曼哈顿,那些富人们也足以让凯利他们支撑下去了。”
这年头的妇产科,最重要的任务是把产妇们从家吸引到医院来。
在消毒技术完善之前,医院中产妇的死亡率一直都高于在家生产。事实上在二十多年前的维也纳,塞麦尔韦斯发现医师负责的产房孕妇死亡率高的吓人,调查后发现产褥热的主要原因是妇产科医师们的双手,解剖过死尸后不经任何清洗就直接帮助孕妇生产。只不过可惜的是。那个时候欧洲还很少有医师愿意接受巴斯德的细菌理论,大家只会疯狂的抨击这位把责任“推到”医师头上的家伙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家生孩子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只是最近这些年,外科消毒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约翰重新踏入医师行列之后,外科消毒技术骤然被强行超前,手套、帽子、口罩和隔离衣等用具提前出线,各项消毒用规范也纷纷出炉,一下子就把外科和妇产科的无菌水平提高了一二十年的水平甚至更多
在实施了无菌消毒技术的大医院中,产妇的死亡率自然骤然大幅降低。
这种变化终于开始渐渐扭转数十年来的不利情况。医院的重要性慢慢凸显了出来。经过专业训练的医师和助产士们,水平终究还是要比“稳婆”们要高不少
就在这个时候,亨氏综合医院的妇产科开业了。
如果和未来的医院妇产科相比,凯利他们当然没有什么值得特别书写的地方。但是如果和这个时代其他医院的妇产科相比,这栋小楼和里面的人就出色太多了或许技术上并不算领先,但是别忘了这栋小楼豪华而舒适的病房,以及医师和护士们整洁干净的个人形象,这都给了孕妇们更多的安全感
“输血和破宫产术准备的怎么样了”
聊了几句妇产科的变化之后,约翰最后把注意力放在了他最关心的两项新技术上面。
“最多再有一个月”
提及两项新技术。凯利的两眼顿时泛起了精光:“动物实验进行的很顺利,而根据你提供的资料,我们已经做好了完备的临床计划,一个是进行临床输血,另外则是新式的破宫产手术不过约翰,破宫产手术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到时候你能不能“
最后一句话,还是暴露除了凯利心中的不安。
其实这也怪不得他缺乏足够的信心,输血技术还好,毕竟这几年在约翰血型等理论的支持下,不少外科医师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成功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只要解决了血液凝固的问题就足以让安全性更上一个台阶。但是破宫产术的话,就真的有些麻烦了。要知道,这种手术虽然出现的并不晚,但是因为外科基本理论的发展没有达到,不久前才真正进入了正规外科医师不再是打开子宫后用挤压的方式让它自然愈合,而是使用针线来缝合
手术的死亡率,依然高的吓人
在这样的前提下,哪怕约翰提出了新的手术方式,经过数十次尸体解剖后凯利已经完全意识到了这种术式的优点,并且这位亨特拉尔先生还提供了消毒、缝合、止血等技术的“打包式”服务,凯利心中依然极为不安对于这种新式的手术,他内心深处实在是太看重了。
约翰也很了解凯利的心情,立刻就点了点头笑道:“没问题,霍华德,到时候如果我在医院的话,一定会出现在手术台上的”
需要行破宫产术的孕妇可不是每天都有的,现在可不是未来剖腹产泛滥的时代,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无论孕妇还是妇产科医师,都不可能选择这种危险性极高的分娩方式。而且在缺乏抗生素等药物的情况下,哪怕约翰也不敢贸然让孕妇承受这种风险,所以第一例手术什么时候实施,恐怕就要看凯利的运气怎么样了。
而且
即使不是妇产科医师,约翰也自信强过这个时代的其他人,当然也包括凯利在内。他毕竟是普外科出身,前世在妇产科轮转时看过不知道多少台破宫产术,有几次还作为助手上过台。如果在未来,他当然不敢在任何一位妇产科医师面前嚣张,但是在1889年的纽约的话
“不过在进行之前,一定要做好输血技术的准备”
想了一下之后,约翰郑重的说道。
“这个肯定没问题”
凯利犹豫了一下,点点头道:“所有的技术准备都已经完成,只要你解决血液凝固的问题,我相信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的程度”
“唔”
沉默了片刻之后,约翰缓缓的点了点头笑道:“放心吧,我向你保证,再给我一周的时间最多一周,血液凝固的问题就不会再困扰我们了”
临近过年,搬家公司贵的吓人,这是要挨宰的节奏啊。未完待续。
第四十五章
枸橼酸钠的出现,让血液保存成为了可能。〃blank〃》
这种物质被发现可以预防血液离开人体后凝固,不仅仅可以让输血更加的安全,同时也催生了血库的出现。也正是明白这一点,约翰才敢向凯利保证,他才敢在去年的柏林会议上夸下海口,肯定自己能在一年内解决这个难题。
只要约翰愿意,他随时都可以把这项成果给抛出来。更有甚者,他连相关的论文都已经准备好了,包括枸橼酸钠溶液的制备,在血液储备和输血中的使用等等,总计三篇论文已经锁进了办公室的抽屉里面。如果不是这个时代对血液的研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约翰甚至会把钙离子浓度等问题一并抛出来
不过这一次,约翰已经不打算把自己的论文继续投给柳叶刀或者德国医学,离开了凯利的办公室之后,虽然时间已经过了下班的点,不过约翰还是掉头去了主楼,来到了新医学杂志编辑部。
这个编辑部,是今年年初才刚刚成立的。
第一任的编辑部主任自然是约翰特意从柳叶刀挖过来的爱德华,见到约翰后马上起身迎了过来:“下午好,亨特拉尔先生。”
“下午好,爱德华。”
约翰微微颌首示意,笑眯眯的问道:“已经是下班的时间,怎么还不回去”
“反正离得近,不着急。”
耸了耸肩,爱德华笑呵呵的回答道。和其他医院的医师们一样,爱德华也分到了一套附近的公寓居住,走路回去也不过一二十分钟的时间,所以他并不着急。事实上,因为医院餐厅提供的晚餐既干净又便宜,不少年轻的单身汉们都选择吃了晚饭再走,爱德华也是其中一员。
“嗯”
原本开口想请爱德华一起共进晚餐,不过约翰想到和安娜约定了晚上的活动,临时改口笑道:“怎么样。编辑们的培训进行的如何了”
“还算顺利,都是很聪明也很努力的家伙。”
说起自己的两个下属,爱德华脸上不由得显出了满意的神色。
从年初编辑部成立的那一天开始,约翰就没有断过给他们的投入。除了爱德华本人的薪水之外。还让他新招了两个年轻人加入,制定了整整一年的培训计划。第一期新医学杂志计划在10月出版,已经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由于最开始是双月刊,给编辑部的压力并不算太大,但是考虑到爱德华本人也不过才干了几年。其他两人更是纯粹的编辑新兵,这方面来说还是让他有些忐忑不安。
约翰当然也看出了爱德华的不安,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放宽心,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哪怕只有你一个人恐怕也可以把杂志做出来了吧”
敢说这样的话,约翰当然是有底气的。
一本彻头彻尾的新学术期刊,创刊号里的论文当然只能是编辑们的主动约稿,这对从欧洲而来的爱德华当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幸运的是,这家杂志的老板是约翰亨特拉尔先生,他早早就准备好了新医学杂志创刊号中所有的论文全部出自亨氏综合医院。光他本人就有五篇而且相比较于同时代其他医师们的随意,约翰的论文结构无疑更加的完整、严谨,给编辑们的工作量真心不大。
爱德华也很清楚这一点,不过他犹豫了半晌之后,苦笑着说道:“先生,第一期出版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您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约翰眉头一挑,略有些不解的问道。
“以后的稿源问题”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爱德华沉声道:“如今杂志的第一期创刊号文章已经基本齐了,还剩您答应了的两篇论文。甚至就连第二期的论文也已经收到了四成,相信到时候问题也不大,但是以后呢一本新的学术期刊,如何能迅速的增加它的影响力如果影响力不够的话。如何吸引医师们投稿”
爱德华问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事实上哪怕到了一百年以后,那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每年诞生的学术论文上百万篇,但是除了那些影响因子高的杂志之外,其他小杂志依然要为稿源而发愁。最烂的杂志发愁凑不够版面。稍次点儿的杂志发愁来稿质量都太差,一般的杂志发愁没有足够高质量的稿子
19世纪末的学术杂志,这样的问题更加严重。
全年下来全世界的医学论文也就是那么多,医师们眼睛也都主要盯着那些老牌的,或者说名气大的期刊,像新医学杂志这样还没有创刊的情况,有几个医师愿意投稿要知道,这年头的论文数量还不足未来一个零头,但是只要能写出来论文的医师都不是庸夫俗子,质量都是相当不错的。
对于爱德华的担心,约翰只是稍一沉吟后就微微一笑,淡淡的说道:“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过了,你完全不用担心”
“哦”
爱德华的眼前一亮,表情马上就变得热切了起来。他也知道约翰虽然年轻,但是在医学界的声望却日渐高涨,而且在欧洲认识了许多顶尖的外科医师,如果能说服他们投给杂志几篇稿件的话
不过还不等爱德华的白日梦做完,约翰就接着说道:“我可以向你保证的是,一直到明年的六月份,也就是新医学杂志前四期,亨氏综合医院都会提供足够多,同时质量也足够高的论文,保证杂志能够按时的出版”
“什么全都由亨氏综合医院提供”
听到约翰的这番话之后,爱德华的双眼瞬间瞪得像两只鸡蛋
“是的,全部”
点了点头,约翰一脸认真地说道:“不要担心他们的质量,我还可以向你保证,等这四期杂志送到医师们手中的时候,新医学杂志这个名字很快就会变得出名起来的”
七月的第一天,是下半年的开端。
就像是狮王巡视自己的领地一样,约翰把整个医院都转了一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