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医师1879-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精确的操作步骤,从寻找阑尾到处理问题,再到最后的切除、关腹。一切都必须按照规范执行;哪怕到了手术结束之后,病人的伤口情况如何评估,几日拆线,何时换药等等,同样有着相应的规定
围绕着手术的一切,都有着可以参照的标准
一台在曼海姆看来并不算复杂,只要稍稍学习一下就可以完成的阑尾切除术,在亨特拉尔先生的控制下却像化学家做一个实验一样,先放哪种试剂,再放哪种试剂,最后加热到多少度等等,一切过程都已经制成了表格,而外科医师们需要做的就是往表格里面填东西而已
这种感觉,让曼海姆格外的惊奇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一台外科手术竟然还可以这样去做。如果病人的情况良好的话,整个过程医师们只要按照预定好的计划一步步做下去就可以了。
于是在他做的第一台阑尾切除病人康复出院,同事们纷纷发出赞叹声的时候,年轻的曼海姆明白了一件事情:远在柏林的那位亨特拉尔先生,似乎在外科领域开创了一个相当了不得的局面
十月中旬的时候,约翰组织的第一次学术会议结束。
事实上如果算上那些会议期间没有机会进手术室,特意留下来观摩手术的德国本土外科医师们,这个会议的时间应该可以延长到十月底的时候。
就是这短短的半个月时间之后,五十四名参会的外科医师在整个欧洲掀起了一场风暴
帽子、口罩、隔离衣,还有用橡胶制成的薄皮手套,就像是最流行的服装一样迅速的被外科医师们所接受,并且成为了许多人进手术室的必备。虽然很多人不以为然,也有不少人坚持只需要进行手消毒就足够了,但是约翰病人百分百康复的成功率,加上把自己裹起来以后那看起来非常“专业”的形象,还是让不少人跟着效仿了起来。
同样迅速流传开来的,还有碘酊、无菌巾和那套精巧的手术器械。
这些在手术中极为实用的东西,也被许多外科医师们所接受,尤其是那套精巧的手术器械更是广受欢迎,巧妙的设计和方便的使用方式对他们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约翰的医疗器械工厂还没有正式投产,却已经多了数十位预订者
但是这次会议影响最大的,依然是阑尾切除术的普及。
消毒方法也好,医师们的穿着也好,手术器械也好,终究都是为了手术准备的,而一台可以安全、有效治疗右下腹疼痛应该说是急性阑尾炎的手术,让与会的外科医师们在看过两次手术之后,立刻变得跃跃欲试了起来。
于是回到了各自的地盘之后,他们都迫不及待的开始尝试。
从十月底汉堡的曼海姆医师完成第一台阑尾切除术,到1885年的12月底,两个月的时间里,参会的五十四名外科医师在欧洲各地共计完成了三百九十一例阑尾切除术,并且催生出了三十四篇相关的论文
阑尾炎这个怪异的新词汇,迅速的流传了开来。
同时流传开来的还有约翰为参会医师们准备的那份资料,而且随着这份资料在与会医师的同事和朋友们之间流转,很快就有人把诊断阑尾炎的部位称为亨氏点,把阑尾切除术的切口称为亨氏切口,全称就是亨特拉尔点和亨特拉尔切口
约翰亨特拉尔,真正的声名鹊起了。cc2907201
第一章 投产
十一月中旬的柏林,寒风渐起,吹到人身上浑身发凉。〃blank〃》
不过相对于这凉意十足的天气而言,手中的这份东西更加让科尔男爵的心头一寒
“这可真让我意外”
看着手上的订单统计,科尔男爵的目光忽明忽暗,声音也变得有些干涩了起来。
今天是亨氏医疗器械公司的下属工厂正式投产的日子,而作为拥有两成股份的科尔男爵,虽然本人对这个小规模的制造厂并不是很在意,而且工厂的管理权也被老亨特拉尔收回到了手里,但是为了给合作伙伴捧场,他还是一大早就来到了厂区,出席由老亨特拉尔举办的一个小小的仪式。
不过当他看到预定产品的订单时,心中可是大吃了一惊
定价超过一百五十马克的全套手术器械,现在预定量达到了两百三十多套,听诊器和温度计套装预定量超过了四百,只不过因为定价低廉的缘故并没有被他看到眼里。但是定价40马克的血压计,预定量竟然达到了骇人的一千五百个,这个数字就有些吓人了
工厂还没有开工,就已经卖出去了十万马克的东西
按照新任公司经理赫伯特的说法,这些给医师们的工具因为都是亨特拉尔先生的专利,极为实用,因此定价相当的昂贵,属于公司的利润至少可以占到一半。而且更加让人兴奋的是,下订单预购手术器械的多是外科医师们本人,尤其是前段时间会议的演示让手术器械名声大噪,但是预定血压计的却是以商人居多。尤其是一位英国商人,在见到样品并弄清楚了它的性能之后,直接就下了三百台的订单
单是现在的订单,就足以给医疗器械公司带来将近五万马克的收益
不得不说的是,这个时代的工业品很赚钱。尤其是像血压计这样独一无二,根本连竞争对手都没有一个的工业品,利润更是高的吓人,定价四十马克还是因为约翰想要尽快把它推广开,同时也为公司打响名头的缘故
所以在搞清楚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之后,科尔男爵心中略略有些不太舒服了。
这家最后定名为亨氏医疗器械公司的工厂。实际上是科尔男爵投资建设的,甚至连里面的工人基本上也是由他派人招来的,但是他却只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其他的全都归约翰所有。
对于股份这件事情,原本科尔男爵是不太在意的。毕竟当初他建这家工厂就是为了补偿约翰在不锈钢专利上的让步,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原本从未放在心上过的小小制造厂,竟然可以创造出如此惊人的财富
看这势头,很可能就是一年能挣数十万马克的生意啊
所以看着眼前笑意吟吟的老小亨特拉尔,科尔男爵这心里可就有点儿不舒服了起来。虽说不锈钢工厂约翰只是拿专利入股占了百分之五的股份,怎么看也是那边的利益要更大一些,但是我们的男爵先生还是觉得有些失落。要是知道这个小小的制造厂有这么大利润的话。他怎么也要多占上一些才行啊
科尔男爵的心思没有人理会,这会儿两位亨特拉尔先生都沉浸在工厂投产的喜悦之中。
手术器械多是柏林一些外科医师,包括参加会议的那些人定制的。所以量暂时还上不去,但是约翰有着很大的信心用不了多久,全欧洲的外科医师们都会发来订单止血钳十几年前才刚刚出现,但是结构简单,而且设计非常的粗糙,更何况约翰这一整套器械都是百年后外科医师的必备工具
至于说血压计的话。那就更不必多说了。
超越时代的设计让医师们准确测量血压成为了可能,而像这种工具。就应该是每个医师人手一个所以一千五百个的订单只不过是开始而已,只要保证没人窃取专利的情况下。约翰有信心让这个数字在十年间达到六位数的级别
那意味着上百万马克的利润
因此就算看到了科尔男爵眼中的那一丝不甘和失落,约翰也没有去在意,因为随着亨氏医疗器械公司踏上历史的舞台,他几乎已经预见到了自己设计的各种医疗器械踏遍欧洲大陆了
前一周才刚刚跑去亨氏医疗器械公司,第二周约翰和外公就又来到了亨氏制药公司的总部。
很俗套的名字,不过老亨特拉尔喜欢。
按照原本的想法,约翰是打算和通用汽车一样,在记忆中找一个牛气哄哄的跨国集团名字来命名这个制药公司的,不过最后却被老亨特拉尔一票给否决了。
老爷子从自行车工厂套现那件事情之后,现在也看出来了,什么自行车,什么乐高玩具,包括约翰现在投资的什么汽车公司和交流电,完全都是这小子捞钱的工具一旦这些投资发展起来之后,只要价钱合适或者约翰有需要的话,都会毫不犹豫的被他给卖出去
但是这一个医疗器械公司和一个制药公司,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从约翰的态度,还有老亨特拉尔自己的感觉中,这两家公司将来是肯定要作为亨特拉尔的家族产业一直持有下去的,所以他才会不惜投入如此巨大的资金,并且制定了长远的规划,比如说在纽约本土建设同样的两家工厂,再比如让老亨特拉尔招聘尽可能多的化学家
所以在给两家公司命名的时候,老亨特拉尔坚持用了自己的姓氏。
两人坐着的马车刚刚驶入亨氏医疗器械公司之内,新任的工厂直观文森特﹒尼克劳斯和研发主管阿道夫﹒霍夫曼便远远的迎了上来。
霍夫曼在上个月底已经正式上任研发部门的主管,开始带领最近一段时间招聘而来的十多位化学家和更多的技术人员。还没有任何成果,约翰就已经给他们投入了上万马克添置实验设备,并且让工厂腾出了一栋房子,而就在不远处,一栋造价上百万马克的大楼也是专门为他们建造的。
这一切都让控制住病情的霍夫曼干劲十足,脸色都好看了许多。
至于说尼克劳斯先生的话,是老亨特拉尔精挑细选出来的一位制药公司经理,听说和老爷子还有着不算太远的亲戚关系,约翰接触了几次之后发现对方能力还算不错,很快就让他取代了原来的工厂主管。
一文一武,制药公司的管理者算是齐了。
“工人招聘了多少了生产设备调试的怎么样了”
一下马车,老亨特拉尔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冲着尼克劳斯问道。
“工人已经招聘了近百人,设备也都调试好了。”
尼克劳斯眉头一挑,笑着回答道:“多亏了霍夫曼先生的帮助,设备调试进行的很顺利我们打算下周开始就尝试开工试制少量的样品,看看效果如何了。”
“嗯,不错”
听了尼克劳斯的回答之后,老亨特拉尔满脸喜色的点了点头。
约翰提供的乙酰水扬酸有着成熟的生产工艺,只是具体到生产的时候,还需要霍夫曼进行一些细节上的调整。不得不说,有了这位有经验的化学家加入,制药工厂的效率一下子就高了起来。
阿司匹林的上市,已经提上了日程
只不过尼克劳斯的表情很快就变得有些迟疑了起来,他犹豫了一下,冲着一直平静而立的约翰问道:“亨特拉尔先生,我们的这种新药真的会有那么大的销量吗我们要招聘两百名工人,他们的薪水可是相当大的一笔开销”
约翰给他的任务是招够两百个工人,这个数字让他心中极为不安。
要知道,熟练工人的薪水现在已经不低了,两百人的薪水一周就要上千马克,这么大的开销只是为了生产一种还未经过验证的产品,这让经验丰富的尼克劳斯很难接受。不过鉴于约翰的强硬态度,他也只能是无奈的执行了下去。
“放心吧,尼克劳斯先生。”
微微一笑,约翰淡淡的说道:“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药物新年之后就可以推出,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这点儿人手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抱歉,昨天晚上连上来说一下的机会都没有,这一章算是补昨天的。未完待续cc2907201
第二章 是时候了
过了1885年,等到了1886年年初的时候,约翰准备正式推出已经命名为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药物。〃blank〃》
阿司匹林,一百多年后销量依然占据第一位的世纪之药。
这是一种极为神奇的药物,因为它最初被“发明”出来是为了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结果后来发现它有着很强的解热和镇痛的作用,此外还可以抗炎,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集,抗血栓形成,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直到一百多年后,科学家们依然在不断发现着阿司匹林更多的作用。
对于人类来说,这绝对是一种极为神奇的药物,它制造简单,偏偏用途又非常广,以至于在20世纪的时候,美国人甚至倡导人们应该每天服用一片
作为约翰进入药物市场的敲门砖,阿司匹林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种相当于大杀器的药物,上市之后约翰有信心在三年之内把这个名字推向全世界,并且进入所有医师们的眼帘。c,将来如果解热镇痛的作用被更多的普通人知道的话,可想而知销量将会庞大到何种程度
至少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绝对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当然,选择阿司匹林作为制药公司的第一炮,有着巨大的好处,同时也有着巨大的隐患。事实上在历史上,存在着著名的阿司匹林战争,为了争夺世纪之药的主导权,拜耳和其他制药公司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搏杀
根本原因,就在于乙酰水杨酸专利上面。
事实上这种东西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被人合成过了,不过就像百浪多息、青霉素等诸多的经典药物一样。乙酰水杨酸在最初被人合成的时候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拜耳公司的另外一位霍夫曼先生把他推向了市场,推荐给许多医师们使用之后,它治疗风湿、解热镇痛的绝佳效果被发掘了出来,从而一跃成为拜耳公司手中的金山
所以虽然约翰完全也可以自行再取一个商品名,但是前世那强大的惯性还是让他继续使用这个独特的名字。
前世拜耳公司应对阿司匹林战争的方法之一。就是给药物取了个好听又独特的名字,也就是阿司匹林,这个名字在拜耳强大的宣传攻势之下,很快就深入人心,从而让人们一想到解热镇痛药就是阿司匹林。在这种独特的商业手段之下,拜耳最终获取了最大的市场份额,也让阿司匹林成为了乙酰水杨酸药物的代名词。
所以从最一开始,约翰就不打算让乙酰水杨酸这个化学名出现
他就是要告诉医师和大众们,最好的解热镇痛药和抗风湿药就是阿司匹林。由亨氏制药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这样的话,哪怕以后别的公司也开发出了同样成分的药物,并且推出市场,但是已经占据了绝对先机的情况下,约翰相信大多数人恐怕只会认阿司匹林这个品牌,而不是什么乙酰水杨酸
正是有了这样的打算,约翰才有底气让他们一口气招聘两百名熟练工人。
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自动化流水线,甚至连电力机器的使用也都才刚刚起步。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工厂的生产全都要靠人工来进行。这也正是现在的工业品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
阿司匹林的生产。也不例外。
所以约翰才敢放言,两百名工人只是开始而已,因为这个时代没有谁比他更加明白阿司匹林这个世纪之药的巨大威力了
医疗器械公司开工,阿司匹林的投产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两家亨特拉尔家族未来最重要的产业终于渐渐的成型了。
从亨氏制药公司离开的时候,坐在马车上的约翰终于也可以把注意力从这上面抽离出来。放在了自己的外科医师事业上。
说实在的,他现在非常的犹豫。
就他之前的成就而言,外科消毒规范明显已经成功了,夏洛特医院所有的医师不仅仅是外科医师们,全都穿上了象征他们专业地位的白大褂。而隔离衣、帽子、口罩和手套更是成为了外科医师们在手术室的标准配置。高压蒸汽消毒、酒精消毒、碘酊更是一步步的普及,攻陷一个又一个接受了外科消毒理论的医院和诊所。约翰相信,整个世界外科学界消毒技术规范化的步伐,因为他的出现将至少提前三十年的时间,随之而来的便是病人手术后的感染率大幅度下降,死亡率自然也会快速的降低到了一个让人惊叹的水平上。
至于说局麻技术的话,现在更是焦点中的焦点。
对于外科医师们而言,安全有效的麻醉技术无疑具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而随着约翰在柳叶刀和德国医学两本杂志上同时发表关于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的实验室方法,可想而知两种局麻药物将会在有实力的大学医院中迅速的普及,成为外科医师们的新宠。而只要等到霍夫曼他们研究出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和方法,那么外科麻醉将会真正的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一个外科消毒的规范,还有一个麻醉技术的完善,将会对整个外科起到革命性的影响。
但是这些对于约翰来说,毕竟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因为技术和科技水平的限制,关于外科消毒约翰只能做到现在这个地步了,诸如层流手术室等先进的理念现在还不是出现的时候,而像静脉全麻药物等新发明,现在更是太过超前,完全没有出现的必要。
所以在完善了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手术治疗技术之后,约翰突然发现,自己如果想要在外科领域继续前进的话,需要补足的短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最重要的,自然是检查手段的不足。
没有i和ct,甚至没有x光,这让习惯于依靠技术手段的外科医师着实有些头疼。要知道,相对来说急性阑尾炎的体征比较明显,约翰给出诊断的话还有个七八成的把握,但是换成了其他一些疾病的话,没有检验科、影像科的帮助,如果病人的情况再复杂一些,体征再不典型一些,他可就真是要麻爪了。
毕竟不管重生多少年,约翰的思维方式也不可能变得和这个时代的医师们一样。
这个时代的欧美可不像后世,对人权、生命看得比天还要重要,别说穷人,哪怕那些有钱人甚至贵族,在医师们的眼中都是可以试验的。在很多时候,顶尖的外科医师们也需要依靠想象、推测或者经验来判断治疗方案,但是这恰恰是约翰极力想要避免的东西。后世经过的严格训练,让他无法和他们一样随意的安排自己的手术。
所以从十月份的学术会议结束之后,约翰一直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他不可能像其他的医师那样仅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感觉来进行判断,那样的话成功率终究不可能高到哪里去,哪怕约翰有着后世的知识体系也不可能保证。
“至少也要把x线尽早搞出来。”
考虑了许久之后,约翰最终下定了决心:“这样的话诊断也能稍稍有些底气,而且磺胺的出现也到时候了”
或许是因为穿越者的福利,直到现在夏洛特医院外科进行的阑尾切除术中,还没有一例病人死亡的情况。但是也已经有好几例术后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感染,全靠医师们的全力看护才算是勉强救了回来。但是约翰知道,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哪怕在21世纪阑尾炎都有一定的死亡率,何况现在这个没有抗生素的时代
“临床诊断方式的变革,是时候进行了。”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约翰的表情变得郑重了起来:“人类主动对抗细菌的时代,也是时候开启了
今天又拖到这么晚。
明天要早起,真的不敢熬夜了,好在明天下午比较轻松,所以明天会尽力三更。未完待续r1292cc2907201
第三章 死亡
1886年过去的如此之快,让约翰有了一些措手不及的感觉。〃blank〃》
年前最后的这两个月时间里,他几乎都在忙碌着处理各种各样的杂事,每周六天在医院里出诊、做手术或者去学校里教书,周末还要被外公拉着到处跑,尤其是布里斯特家更是一个月中去了三次之多。
真正属于他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
时间来到十二月份的某一天,早上刚到医院,约翰就被伯格曼叫进了他的办公室。在亲自给约翰倒了一杯咖啡之后,外科学教授笑着问道:“约翰,昨天应该是这个学期的最后一次课了吧”
“嗯,是的。”
点了点头,约翰笑着应了一句。
对于柏林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的工作,约翰还是非常上心的,上午的外科学和下午的生理学都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而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之后,偶尔周末聚会中出现的美国留学生也越来越多了
笑了笑之后,伯格曼突然开口问道:“约翰,有没有想过把你这一年的研究整理一下,单独出一本书”
“出书”
听了这个提议之后,约翰顿时一愣。
“是啊,出一本书。”
点了点头,伯格曼呵呵笑道:“这段时间慕尼黑和海德堡那边都写信过来询问有没有相关的书籍,说想给学生们使用,所以我就打算问一下你有没有这个打算。”
“这样啊”
听到这里的时候,约翰皱眉沉思了起来。
他当然听明白了伯格曼的意思,说的无非就是外科消毒规范、局麻和阑尾切除这三种技术,如果详细一些的话。他们的内容写成一本书倒是绰绰有余。而且因为前面的准备工作做的很足,所以资料什么的都是现成的,根本就不需要约翰花费时间去整理。
不过对于现在就出一本书的建议,约翰还是有些犹豫。
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