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因为他没有城池可守吗?

    这个好像不是关键,后金铁骑可是野战无敌的,守着城池的后金铁骑还没有在野外厉害呢!

    想来想去,最大的原因好像就在火器上,原本他真看不上火器,萨尔浒之战、沈阳之战、辽阳之战,明军都有火器,还不是一样的被他们打的屁滚尿流。

    但是,这次的大败,让他对火器的看法完全颠覆了,他终于意识到,只要火器威力提升一点,又或者数量多一点,也能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败。

    历史的发展,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一些关键人物的想法。

    比如,历史上的后金和螨清,就不重视火药武器的发展,因为他们凭借冷兵器就击败了拥有火药武器的大明,所以,在他们看来,火药武器可有可无,所以,他们一直不重视火药武器的发展,所以,后面他们被拥有先进火药武器的列强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这个时候,皇太极好像已经意识到了火药武器的重要性,但是,历史发展的轨迹却已经变了,明军既然能用火药武器击败他们,那么他们还有机会取代大明,一统天下吗?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辽河之战还未结束,大明和后金或者说螨清要分出胜负,还早着呢。

    皇太极率溃军一路北逃,不出半个时辰便回到了西宁堡外的大营,这个时候,蒙八旗和汉八旗的步卒正在多罗贝勒阿巴泰的统领下搭木桥,填壕沟呢,西宁堡虽然火炮轰鸣,却无法阻止后金联军的步伐,当皇太极来到阵前的时候,正面阻挡后金大军前进的壕沟就剩下一条了!

    皇太极看了看远处的西宁堡,无奈的叹息一声,下令道:“传令,让阿巴泰停止进攻,即刻回营收拾营帐,准备撤退。”

    他这也是没有办法,侦骑来报,袁崇焕正率两万步卒慢慢往这边推进呢,关宁铁骑虽然还在清理战场,跟上来也只是迟早的事,而他手下的后金铁骑和蒙元骑兵都初逢大败,士气低落,早已没有了全盛时期的战力。

    更为可怕的是,这一战,他足足损失了后金铁骑两万余,蒙元骑兵更是打的连两万都不到了,也就是说,他手下的骑兵总共才五万多了,跟关宁铁骑数量差不多,而且,关宁铁骑并不比后金铁骑差多少,此消彼长之下,论骑兵,他已经不是关宁铁骑的对手!

    至于步卒,蒙八旗和汉八旗的步卒就是炮灰,跟辽东军比起来差远了,就算有十万之数,那也是白搭,光是袁崇焕所率的两万步卒都能打的他们找不着北。

    也就是说,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卒,现在他都处于劣势,真要打起来,他一点胜算都没有,此时不退,更待何时!

    西宁堡里的何可纲看着后金联军仓皇撤退自然是欣喜若狂,但是,他却不敢有任何动作,因为他手下只有两万步卒,压根就不是人家的对手,直到一个多时辰之后,袁崇焕率大军赶到,他才敢打开城门,前去汇报情况。

    这样就胜利了吗?

    袁崇焕都有点不敢相信了,以前跟建奴大战是多么的艰辛,这次,竟然如此轻松就取胜了!

    其实,这个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武器上的优势,特别是火药武器的优势是无法逆转的,就像当初戚家军对倭寇,武器上的优势使他们面对倭寇简直就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歼灭倭寇十余万,自身的伤亡却只有一千余人。

    这样的神话仿佛在袁崇焕这里得到了延续,此战,辽东军十万之众挺进辽河,面对建奴二十万大军,先后歼敌六万余,自身的伤亡却不到一万!

    这一战,史称辽河大捷,袁崇焕自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之后再次取得一场辉煌大胜,声威之盛,一时无两,但是,这对他来说却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因为明末的功臣一般结局都很惨,而且越是战功赫赫,就越会引起阉党余孽的注意,阉党残害的忠良可不是一个两个了。

    天启朝和崇祯朝就是这么的奇怪,对于忠臣良将来说,大捷往往就意味着大劫,因为阉党不能容忍这些有功之臣在朝堂上跟他们“争权夺利”!

    袁崇焕上次借张斌之助躲过了大劫,这次他还能如此幸运吗?

    本卷终,且看下卷分解。

 第七卷 第一章 筹备归京

    辽河大捷,袁崇焕率辽东军击败建奴主力,歼敌六万余,建奴仓皇撤退,大明收复辽河以西失地四百余里,消息一传开,整个大明顿时一片欢腾。/全本小说网/https://。/

    十多年了,从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大败开始,大明与建奴之间的大战鲜有胜迹,期间唯有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提的上台面,但是,那都是成功的顶住了建奴的进攻,跟辽河大捷完全不是一回事。

    辽河大捷可是辽东军主动进攻,跑到辽河西岸干翻了建奴主力!

    这场大胜可谓意义非凡,从天启元年沈阳大败开始,辽东军可谓节节败退,从沈阳一直败退到锦州,天启一朝,辽东丢失的土地将近九成,仅剩山海关外一条狭长的关宁锦防线。

    这一次,辽东军终于大举反攻,打到了辽河西岸,收复失地四百余里,这可以说是辽东战局的一个转折点,以前是建奴进攻大明防守,现在轮到大明进攻建奴防守了!

    崇祯自然兴奋异常,正是因为他“英明神武”,运筹帷幄,下旨命袁崇焕向东推进,收复失地,才会取得如此大捷,要不然,这会儿袁崇焕还在死守关宁锦防线呢。

    他直感觉中兴之主的光环正在自己的头顶上慢慢成型,大明就要在自己手里中兴了!

    回想当初他继位的时候,是怎样的一个烂摊子啊。

    西南安奢之乱,从天启二年到天启七年,持续了五年都没平定,是他派朱燮元总督五省兵马,一举平定之。

    东南海盗横行,从天启五年到天启七年,短短三年时间,东南海域足足出现了大小数十股海盗,连东番都被海盗和红毛番占据,是他派张斌总督福广,一举剿灭之。

    西北农民造反,从天启七年三月到天启七年七月,短短不到半年时间便发展成几十股,整个陕西遍地开花,到处都是反贼,是他一路派人追剿,最终在怀庆府将反贼主力一举击溃。

    东北建奴入侵,从天启元年到天启七年,建奴从开元铁岭一线一直打到关宁锦一线,失地千余里,是他重用袁崇焕,并下旨令袁崇焕出击,一举击败建奴主力,收复失地四百余里。

    如此丰功伟绩,大明历代皇帝,除了太祖和成祖,谁能与之相比!

    袁崇焕率领辽东将士取得如此大捷自然要赏,对于有功之臣他从来不吝赏赐,当然,这赏赐主要是精神上的而非物质上的,说白了就是升官,至于银子什么的,就没有了,因为他这会儿没钱。

    主帅袁崇焕擢升为太子太傅、右都御史兼兵部尚书,当然这兵部尚书只是虚衔,并不是真正回兵部来当尚书。

    主将祖大寿擢升为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复辽总兵官。

    副将何可纲擢升为辽河总兵,其他参战诸将皆有封赏,基本上都提了一级。

    崇祯大肆封赏有功之臣本是应当之举,治国就当如此,有功必赏,这样才能让将士用命,但是,有些人却不高兴了,比如,内阁首辅温体仁。

    袁崇焕这会儿功高还不足以震主,但是却震到阉党余孽了,这么大的功劳,这么大的官,如果回到朝堂那还得了!

    兵部尚书这会儿是虚衔,如果他回到朝堂,崇祯还能不让他当实实在在的兵部尚书吗?

    还有,都察院右都御史虽然不管事,但是,谁又知道,袁崇焕如果收复了整个辽东,崇祯一高兴,会不会直接擢升他为左都御史,掌管整个都察院呢?

    这个袁崇焕绝对不能留,上次没把他弄死,这次,一定要想办法把他弄死,不然,一旦他功成回京,那不是位极人臣,这朝堂还怎么掌控啊!

    温体仁开始召集党羽,秘密商讨收拾袁崇焕的事宜,而此时远在福广的张斌还不知道这些奸臣又在准备害人,他正着手筹备归京任职呢。

    所谓归京并不是说京城是他的家乡,而是指外放官员最终都要回到京城任职。

    他很清楚,福广他是很难继续待下去了,因为他已经在这里待了六年了,明朝的文官,除非特殊原因,在一地任职三年就必须轮换,这个特殊原因,一般是指抵御外敌入侵又或者平定叛乱,像辽东,要抵御后金入侵,理论上,蓟辽督师只要不犯错误,可以一直待到击败后金,收复整个辽东为止。

    当然,他这也有特殊原因,这个特殊原因就是要抵御荷兰入侵,但,问题是,荷兰人已经被他打跑了,甚至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的总部巴达维亚都被他占领了,荷兰人入侵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

    这种事想要隐瞒是隐瞒不了多久的,如果一旦被有心人捅到崇祯那里,那就是欺君,崇祯这个神经质,谁知道会不会因为这个欺君之罪而把自己给废了!

    这个险,他不能冒,也没必要冒,而且,要拯救大明,最终还是必须掌控朝堂大权,不然,阉党余孽老在后面拆台,要成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像天启朝的西南五省总督蔡复一,平定安奢之乱,一路势如破竹,眼看这就要成功了,突然之间就败了,被撸了,败的莫名其妙,撸的死不瞑目。

    他可不想在外征战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份圣旨,撤职查办;更不想打着打着突然有人拖后腿,招致败绩,所以,回京掌权势在必行。

    一般的外放官员回京,基本上是拍拍屁股走人就行了,最多也就是带几箱书籍又或者几车财货,他要回京可没这么简单,因为他原本就是福建人,福广更是被他打造成了拯救大明的后方基地,他可不能说走就走,很多事情他都必须做出安排。

    首先是东番,这里可以说是他的老巢,他的亲友,他的产业,他的私兵,他的军工厂,他的军官培养体系等等,都在这里。

    这里绝对不容有失,一旦这里出事,他可就完蛋了!

    东番九卫正是控制东番的关键所在,各卫所指挥使,有一大半是大金所出来的年轻一代,这些都不用操心;但是,也有原来郑芝龙手底下的海盗,这些家伙可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自己在这的时候,是能压的他们服服帖帖,谁知道自己走了之后这些家伙还会不会乖乖听话。

    为此,他特意将谢正刚提拔为福建都司都指挥使同知,并定下规矩,以后,东番九卫就归谢正刚掌管,各卫所指挥使每个月初都必须到现在的总督府衙门也就是以后的都指挥使同知衙门汇报,粮饷由谢正刚负责统一发放,兵力调动必须有谢正刚签发的调令,凡不听号令的,轻则撸了,重则砍了!

    谢正刚可以说是跟随他最久的亲信了,他外出任职以来日常的生活起居都是谢正刚夫妇在照料,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仅次于父子,有时候张斌甚至感觉,自己的老爹张成德好像还没谢正刚来的亲呢,谢正刚对他那也是情同父子,将东番交给谢正刚掌管他是最放心的。

    接下来就是福建和广东两地的安排了,这两地最重要的莫过于月港和珠海这两个互市了。

    年前,因为温体仁想摘桃子,在朝堂上对他下黑手,他已经将月港和珠海变成了镇海卫和广海卫驻地,把这两个互市从地方官员管理,变成了归屯卫管辖,如果他回京之后阉党余孽想要来摘桃子,贪墨月港和珠海两地的税赋,倒是不大可能了,但是,因为南洋那边防守需要,他已经将镇海卫指挥使郑芝豹调去驻守巴达维亚了,镇海卫指挥使还没安排人呢。

    他考虑了一下,干脆将东番九卫中比较稳重的东番左卫指挥使郑兴调去担任镇海卫指挥使,而东番左卫指挥使则由在巴达维亚建功的何斌担任。

    至于福广两地官员他没有任何办法,因为按大明的官制,文官必须轮换,他自己都因为官制不得不离开,其他文官他更没办法留住,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防止继任者贪腐,只要阉党余孽没办法搜刮民脂民膏,福广两地的大好形势就不会毁于一旦。

    而防止继任者贪腐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将容易捞钱的地方变成军管,让阉党无从下手。

    月港和珠海这两个最容易贪腐的地方是早就便成军管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也不得不防,这里就是建宁府。

    建宁府不但有存粮几百万石的建宁仓,今年还建了个利润丰厚到无法想象的建宁制药,虽然他已经把蕲州李氏的李树初提为建宁知府,但是,李树初也只能在建宁待三年,一旦他离开,建宁制药这块大肥肉可就暴露在阉党余孽的嘴下了。

    他考虑了一下,干脆将张勇提为福建行都司都指挥使,就带人在建宁府城看着,谁要敢伸手去建宁制药捞钱,就出面跟他硬刚,贪腐这种事,背地理做还可以,一旦摆到明面上,就算温体仁是内阁首辅也不敢偏袒,如果谁敢偏袒,就直接让人往崇祯那里捅,看他们怎么自圆其说!

    他大哥张勇这一出任福建行都司都指挥使,建宁右卫指挥使又出缺了,正好,还有一个在巴达维亚建功的郭怀一,他们当初在郑芝龙手下的等级跟甘辉和洪旭等人是一样的,出任卫所指挥使倒是不成问题,更重要的,他们原本就是海盗,要谁敢打建宁仓主意,暴揍一顿再去当海盗一点事都没有,朝廷最后还是只能招抚。

    地方上的事就只能这样,反正阉党余孽也就会些耍流氓,玩无耻的下作手段,在随时可能重操旧业,再次去当“海盗”的屯卫面前,他们再下作都没用!

    安排好地方上的事情,接下来就是他的家人了,他的老婆、孩子、小妾肯定都要带过去,郑成功这个学生也要带过去,原本他是想让自己的父母和戚芳华还有洪蓉儿的父母留在东番养老的,但是,他要举家搬去京城的消息一传出来,他老妈黄氏立马不干了。

    黄氏倒不是舍不得他,儿子都这么大了,总栓在身边是不可能的,对他,黄氏早就没那么稀罕了,黄氏稀罕的是他女儿张香和儿子张洋,这两个小家伙粉雕玉琢的,可爱的不得了,而且,一两岁的小孩,正是最好玩的时候,哪怕就是逗他们说个话,又或者是走两步都能乐开了怀,这个两个宝贝疙瘩,黄氏怎么舍得。

    张斌这个无奈啊,他老妈黄氏逮着他就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怎么怎么舍不得两个宝贝疙瘩,最后他只能同意带着自己的父母一同进京,黄氏这才破涕为笑。

    这么大一家子人,到京城住哪里就是个问题了,以他们在东番这条件,进了京城,再怎么滴也得五六个院子啊,不然,一家人连带丫鬟、老妈子、亲卫,怎么都挤不下啊。

    这下,问题又来了,张斌派人在东长安街和西长安街两侧打听了个遍,也没有找到一座超过百亩的府邸。

    这会儿京官里面阉党余孽多着呢,他们当初拜倒在魏忠贤门下,还不是为了权和钱,魏忠贤虽然倒了,很多人都没事,他们的钱也都还在。

    虽说他们的钱跟张斌比起来不算什么,但是,在京城买个府邸还是绰绰有余的,这会儿京城一个一百亩的府邸也就几千两银子,上千亩的府邸也就几万两银子,这点钱对他们来说还真不算什么。

    所以,东长安街和西长安街两侧大点的府邸全被人买去了,不光张斌知道偷懒,他们也知道啊,早上起来,走几步就到了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连马车都不用,多方便的。

    这下可真麻烦了,张斌对早上起来上早朝可是记忆犹新,如果住的远了,每天不到丑时就要起来,坐着马车晃荡半天才能赶到长安门,那感觉别提多难受了。

    如果是一两次,他还能忍受,要天天这样,他可受不了,每天子时就要起来,那他什么都不用干了,从衙门一回来,吃点饭就得赶紧睡,不然,第二天会连眼睛都睁不开!

    怎么办呢?

    张斌决定,还是派人去京城找算了,东西长安街两侧没有,就在附近找,反正要找个离长安门最近的。

    他干脆把几个亲卫统领叫到一起问了一下,看他们谁对东长安街和西长安街附近最熟,派两个人,带二十队亲卫过去,慢慢找得了,反正他们也要跟着一起去京城,除了特战营的还有亲卫团总共一万多人他都准备带去京城,到时候这些人也要地方住,干脆让他们一起把住处全定下来得了。

 第七卷 第二章 搬迁

    这天清晨,京城大时雍坊石碑胡同和板桥胡同中间的一个小巷子里面,赵如身穿绸缎服,背负双手,跟个二世祖一般摇摇晃晃的走在前面,孙标则一身粗布麻衣,屁颠屁颠的跟在他后面,就如同一个随从小厮一般。//全本小说网,HTTPS://。)//

    赵如在小巷子里来来回回晃荡了半天,就是不出去,连巷子里的人都觉得这个二世祖不正常了,都用看怪物一样的眼光看着他呢,孙标终于忍不住问道:“赵哥,你这是干嘛?这里没有什么大宅院啊!”

    赵如摇头晃脑道:“小标子,叫少爷。”

    孙标闻言偷偷给他比了个拳头,然后大声道:“少爷,你到底想干嘛?”

    赵如得意的道:“这你就不懂了吧,这里虽然没大宅院,我们可以变出大宅院来啊。”

    孙标莫名其妙道:“变出大宅院来?怎么变啊?”

    赵如指指点点道:“你看这围墙,多结实,全是青石砌的;你看前面的小院子,多漂亮,用的全是上好的红松木。”

    孙标点了点头,疑惑道:“我们几个人住进去倒是可以,问题大人他那么大一家子,十个这样的院子都不够住啊。”

    赵如无所谓的道:“十个不够就二十个嘛,把这片都买下来总够了。”

    孙标目瞪口呆道:“全,全买下来,你得人家愿意卖啊!”

    赵如神神秘秘的道:“你知道这一片住的是些什么人吗?”

    孙标翻白眼道:“这边是你负责的,我怎么知道这块住的是些什么人!”

    赵如见状,走到一个玩的浑身是灰土的小孩跟前,摸着他的头道:“小家伙,你叫什么来着?”

    那小孩献宝般的道:“赵二狗。”

    赵如装出熟络的样子问道:“赵将军在家吗?”

    那小孩立马傲娇道:“我爹去宫里了。”

    赵如装作遗憾道:“哦,中午回来是吧,有空的话我再过来。”

    那小孩热情的道:“叔叔,中午来我家吃饭啊,我爹午时一刻准回来。”

    赵如摸了摸他的头,亲切的道:“好,叔叔有空的话一定过来。”

    那小孩点了点头,转身又准备玩去了,但是,走了两步他突然又回头疑惑道:“叔叔,你是谁啊,我好像不认识你。”

    赵如有装出神神秘秘的样子,伸出手指放嘴巴嘘到:“二狗,小声点,别到处乱说,你知道的。”

    那小孩鬼鬼祟祟的点了点头,又悄悄的挥了挥手,然后便跟没事人一样,跑一边玩去了!

    孙标在一旁看的一愣一愣的,直到那小孩走开,他才惊奇道:“这小孩他爹是将军?”

    他真不敢相信,一个开裆裤上都打了补丁的小孩,他爹会是一个将军,就算是职位最低的游击将军也不可能混这么惨啊!

    赵如哑然道:“你还没整明白啊,他爹就是将军啊。”

    孙标偷偷指着那小孩膝盖上的补丁道:“将军之后就穿这样?”

    赵如见他这傻乎乎的样子,不由逗趣道:“穿这样怎么了,告诉你,这巷子里没有哪家不是将军!”

    孙标闻言,眼珠子都快瞪掉了,怎么可能,大明能有多少将军,这巷子里最少住着上百户人家,全是将军,开什么玩笑!

    再说了,他们都在这巷子里转了几个来回了,就没见几个穿的像样一点的,还没有一个不是将军的,大明能有这么多穷将军吗?

    孙标不由苦笑道:“赵哥,你就别打哑谜了,这里到底住的是什么将军啊?”

    赵如拍着他的肩膀笑道:“大汉将军啊,锦衣卫可有一千多大汉将军,这一块住的全是!”

    大汉将军其实就是个称呼而已,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将军,而是锦衣卫的仪仗队,说白了就是给皇上摆场面的,他们一个个高大威猛,装束也很华丽,看上去就如同将军一样,其实他们就是普通锦衣卫中挑出来的,没有任何官阶,也就比普通锦衣卫多两石粮的月俸而已。

    他们原本都是住皇城里面的,从二十来岁当选,直到五十来岁,一直在皇宫轮值,只有上了年纪,看上去不再威猛了,才会被放出来,这样显然有为人伦,毕竟他们都是正常男子,都有七情六欲,把人关皇城里面二三十年,谁受得了,所以,到永乐年间,这个制度就慢慢改了,锦衣卫的大汉将军一般在皇城值守几年之后就可以出来娶妻生子了,为了方便执勤,他们一般都会被安排在长安右门外,西长安街和锦衣卫衙门之间的石碑胡同、板桥胡同和锦衣卫后街附近。

    他们的房子,大多也是锦衣卫衙门统一建造的,所以看上去相当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