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的房子,大多也是锦衣卫衙门统一建造的,所以看上去相当不错。

    这些院落,只要将外面的围墙连起来,将里面的围墙打通,再稍微改造一下,就跟大户人家的府邸差不多了,所以,赵如才会打这里的主意。

    他也没有办法,因为西长安街和东长安街附近的大宅院都有主了,根本就没人出售,他被张斌派过来负责此事,都半个月时间了,再这样拖下去,张斌回京就只能住寺庙了!

    至于怎么让这里的大汉将军搬走,他自然有办法。

    当天晚上,锦衣卫衙门后院,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一反常态,待书房看起书来,而且一看就是个把时辰。

    这么一个不学无术的二世祖,怎么突然看起书来了呢?而且还挑灯夜读!

    他当然不是在看书,而是在等人,因为赵如请人转告他,今晚有事求见。

    晚上亥时,夜幕深沉,乌云追月,整个锦衣卫衙门都在夜色中若隐若现,除了书房中透出的灯光,后院其他地方都陷入黑暗中。

    正是这个时候,两个黑衣人互相配合,翻过了锦衣卫衙门高耸的外墙,避过几队巡逻的校尉,鬼魅般的来到骆养性的书房外。

    他们倒没像骆养性那样直接翻窗而入,而是轻轻的在窗棱上扣了几下,让骆养性知道他们来了。

    这夜里本来就寂静,有人在旁边窗棱上敲,骆养性自然一下就听到了,他懒洋洋的道:“自己开窗户进来吧。”

    他的话音刚落,“吱呀”一声,窗户便打开了,两个黑影嗖的一下就翻了进来。

    骆养性揉了揉额头,疲惫道:“什么事啊,这么急着跑过来见我。”

    赵如连忙揭下面巾上前拱手道:“骆大人,是这样的,我们大人想在长安街附近找一座府邸,但我们都找了半个月了,却一直找不到,所以,我们想请您帮个忙。”

    骆养性点头道:“这事我知道,当初我也命人去长安街两侧找过,也没找到,实在不行,随便弄个阉党余孽下去不就有了吗,长安街两边的大府邸基本上都被阉党余孽给占了。”

    他虽然没有得到崇祯的授意,却得到了张斌的提示,一直在暗中监视阉党余孽,所以,对阉党余孽在长安街两侧的府邸一清二楚,在他看来,要府邸简单啊,直接挑个作恶多端的阉党余孽,把人家干过的丑事往朝堂上一捅,崇祯不收拾人家才怪,只要人被收拾了,这府邸不就空出来了。

    这事张斌自然考虑过,他还特意交待赵如,千万不能这么干。

    赵如连忙拱手道:“骆大人,我们大人有吩咐,不能这么干。我们大人说了,能不能把人弄掉还不一定呢,就算弄掉了,那府邸也不能住,因为一搬进去就会引起阉党余孽的怀疑。”

    骆养性闻言,稍微想了想便想明白了,这种事还真不能干,因为太凑巧了,人家本来一点事都没,突然就被人给弄了,刚一弄完,张斌就把人府邸给占了,阉党余孽不怀疑才怪。

    这会儿可不像魏忠贤只手遮天那会儿,魏忠贤要是看中了谁的府邸,哪怕你是皇亲国戚他都敢弄死,因为他压根就不怕人弹劾,所有奏折都要过他的手呢,他不想让天启看到的,天启绝对看不到,就算有人捅到天启那里,他也不怕,他完全可以说人家是在污蔑!

    天启是晕晕乎乎的,完全被魏忠贤玩弄于股掌之间,崇祯可没那么晕乎,他心眼多着呢,只是很多时候,他的心眼被温体仁等阉党余孽给利用了而已。

    这种把人弄下去,然后占人府邸的事情,阉党余孽绝对会逮着大做文章,到时候,恐怕会弄的灰头土脸,无法收拾。

    想到这里,骆养性无奈的点头道:“那你有什么办法,我又能帮你什么忙?”

    赵如拱手道:“小人斗胆,想请大人把大时雍坊石碑胡同和板桥胡同中间那百余户大汉将军迁到锦衣卫后街这边来。”

    骆养性闻言一愣,这种事,倒是他一句话的事情,他完全可以说是为了方便管理,因为锦衣卫衙门后面就是锦衣卫后街,这借口,一点毛病没有,锦衣卫后街那边住的也是锦衣卫将军和校尉,而且宅院还比较散乱,如果推倒一些,重建一下,塞进去百来户人家完全不是问题,主要问题是这样很费钱啊。

    一百来户大汉将军要迁移,总得给点安家费什么的,这还不算什么,锦衣卫后街这边推倒重建才是大头,没有几万两银子,这事根本办不成!

    他想了想,犹豫道:“这可需要不少银子,这银子锦衣卫衙门可拿不出来。”

    赵如闻言,小心的问道:“五万两银子够不够?”

    五万两银子自然绰绰有余,骆养性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够了,只要银子到位,我立马着手此事,不过,你们可得快点,几个月时间本来就有点紧张。”

    赵如闻言,兴奋的拱手道:“多谢骆大人,我明天就让人坐快船去请示我们大人,最多六天时间,银子就能送过来。”

    骆养性点了点头,脸上同样露出兴奋之色,他倒不是想贪张斌的银子,多余的银子,他准备分给搬迁的大汉将军,算下来,一家也能分得百余两,这样一来,那些大汉将军肯定会对他感激不尽,百余两银子啊,对那些大汉将军来说也是一笔巨款了,这种别人出钱,他做好人的事情,上哪儿找去。

    张斌收到赵如的传讯,不由哭笑不得,没想到,这会儿东长安街和西长安街附近的府邸竟然紧张成这样,一个出售的都没有,这些阉党余孽还真大胆啊,他们就不怕崇祯查吗,以他们的俸禄,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人买得起东长安街和西长安街附近的大型府邸。

    当然,这事他也不会往崇祯那里捅,因为牵连太广了,谁要这么干,那基本上满朝文武都得罪光了,这年头,又有几个官员不贪呢,这种犯众怒的事情,他可不会去干。

    其实,买下石碑胡同和板桥胡同中间那些房子也有隐患,因为有心人会猜出他和骆养性的关系,不过,这种事情讲求真凭实据,没有真凭实据谁敢乱捅,一个锦衣卫指挥使就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想来想去,也只能这样了,他点了点头,挥了挥手,让赵如派来的亲卫赶紧回去,这事情就算是定下来了。

    赵如其实不是来问他要钱,因为他早就把钱拨到东盛堂京城分号了,而且一拨就是一百万两,赵如完全有权力动用这些钱去购买府邸,购买民房甚至是购买商铺。

    赵如可不光是负责给他找府邸,还负责着上万亲卫的安置呢,别说五万两,就算是五十万两,他拿去用了,张斌也不会说什么,只要能跟购买的房子对上帐就行,他之所以来请示张斌,主要是想看张斌对购买上百套平房改建府邸的事情有没有意见。

    张斌这边一点头,骆养性那边便开始行动了,住在石碑胡同和板桥胡同中间大汉将军很快就接到通知,为了方便管理,锦衣卫衙门将对锦衣卫后街进行改建,凡是没有住锦衣卫后街那边的大汉将军都要准备好搬迁,新房子,他们不用管,自有锦衣卫衙门给他们建,旧房子,他们也不用管,锦衣卫衙门给每家每户都发放一百五十两银子,就当把他们的老房子买下来了。

    这下,可把那块的大汉将军给激动坏了,这一百五十两银子等于是白得的,他们也就搬个家而已,一文钱都不用花,这种好事上哪儿找去啊!

    很快,这事便在所有大汉将军间传开了,倒没人觉得奇怪,因为除了住这一块的,几乎所有大汉将军都住在锦衣卫后街那边,锦衣卫要把他们聚拢到一起,是很正常的,他们只是在感叹,自己当初怎么就选择住在锦衣卫后街呢,要是住在石碑胡同和板桥胡同中间,岂不是白得一百五十两银子!

 第七卷 第三章 一步登天

    西南安奢之乱被朱燮元平定了,东南海盗被张斌剿灭了,西北反贼主力被卢象升击溃了,东北建奴主力被袁崇焕击败了,大明貌似四方初定,自己殚精竭虑五六年,大明终于显露中兴之像,崇祯这段时间都有点飘飘然了。(全本小说网,https://。)

    他甚至已经开始考虑,怎么调集兵马,一举消灭建奴,收复辽东!

    应该说,崇祯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他内心其实真想当个好皇帝,这点从他坚持不缀的早朝,废寝忘食的处理政务就能看出来,可惜,他阅历还是太浅,性格缺陷也很明显,以至于经常被人利用,做出追悔莫及的蠢事,他的一切努力也因此化为虚有,着实可悲、可叹。

    比如这会儿,并非他的臆想,大明的形势的确在慢慢好转,如果他真能一鼓作气消灭后金,收复辽东,大明在他手里中兴也并非不可能。

    可惜,总有人一些人,不顾国家的危亡,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只为自己的私欲,争权夺利,无所不用其极!

    正当整个大明因为辽河大捷一片欢腾的时候,温体仁偷偷出手了。

    打头阵的还是中书舍人原抱奇,这家伙之无耻,与他的知交姚宗文有得一拼,无中生有,颠倒黑白之事,他简直就是信手拈来,这次他竟然无缘无故的捏造出一个西党来!

    所谓西党,意指山西官员结党营私。

    大明这会儿总共也就两京十三省,在京的朝堂官员却有上千,这其中自然会有同一行省出来的,而且最少都会有几十个,这个无耻之徒竟然胡编乱造,指鹿为马,牵强附会,硬把都察院左都御史曹于汴、工部尚书程启南、户部右侍郎孙居相、太仆寺正卿魏光绪“捏合”在一起,编造出个西党来!

    他写的奏折,其实没有任何真凭实据,都是他胡乱捏造出来的,唯一说的过去的理由就是,这几个人的籍贯的确都是山西的。

    这么个荒唐的理由,有人信吗?

    崇祯还真信了,因为不是原抱奇一个人这么说,原抱奇把奏折递上来之后,弹劾曹于汴、程启南、孙居相的奏折就如同雪片般的飞过来,把他砸的晕晕乎乎的。

    一个人这么说,他不可能相信;

    十个人这么说,他还可能不信;

    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官员都这么说,他终于开始怀疑了!

    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户部右侍郎、太仆寺正卿等,这些可都是朝廷大员啊,如果他们结党营私,那还得了。

    于是乎,他傻乎乎的招来内阁首辅温体仁,把一堆奏折丢给他,让他好好看看。

    温体仁这会儿心里其实已经开始发笑了,因为崇祯一思考,他就会发笑。

    这些奏折都是他让人上的,他自然知道里面写的些什么,他装模作样的站那里看了半天,这才拱手叹息道:“皇上,其实此事微臣早有耳闻。”

    崇祯闻言,冷冷的道:“你为什么早不告诉朕?”

    温体仁摇头叹息道:“唉,这些人做的太隐蔽了,微臣找不到真凭实据啊,所以才没敢跟皇上提,皇上请恕罪。”

    崇祯闷哼道:“你的意思,朝臣们说的都是真的,曹于汴他们真在结党营私?”

    他最痛恨的就是有人结党营私,意图蒙蔽他,没想到,这么多朝廷重臣竟然背着他勾结在一起,暗地里结党营私,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温体仁心中暗笑,表面上却是义正言辞道:“微臣真的没有任何真凭实据,不好妄下定论,不过他们有的事也做的太明显了,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不对劲啊。”

    这意思就是暗示崇祯,皇上,你不是明眼人啊,你被人蒙蔽了!

    崇祯怒道:“什么事很明显,你说。”

    温体仁不答反问道:“皇上,微臣斗胆问一句,您知道曹于汴曹大人多大年纪了吗?”

    崇祯闻言,不假思索道:“曹于汴七十有六了,怎么了?”

    温体仁感叹道:“七十六啊,还真是老当益壮啊,微臣才刚刚六十,有时候都会感觉有点力不从心,或许再过几年,微臣就不能为皇上分忧了,老朽老朽,老了,身体如同枯木,脑子也不灵光了,何必霸着位子,尸位素餐呢。”

    他这话好像是在自嘲,实际上却是在暗讽曹于汴尸位素餐,霸着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位子,不肯离去!

    崇祯听他这么一说,再看了看他刻意在额头上挤出的皱纹,猛然“醒悟”,是啊,这曹于汴都七十六了,走路都有点走不动了,还眷恋不去,为什么?

    温体仁见他露出疑惑之色,不由添油加醋道:“微臣听闻,他们正在培养人接班呢,程启南和孙居相都六十多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一病不起了,其他人虽然年轻,但职位最高魏光绪才是个从三品的太仆寺正卿,一旦他们退下去,西党就连个正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员都没了,他们岂不是不能把持朝政了,所以,曹于汴虽然七十六了,却一直不肯告老还乡,因为他还没把接班人提拔上来!”

    崇祯闻言,大怒道:“朝廷官员的选拔是靠才能,不是靠关系,他们竟然想私相授受,把持朝政,无耻之尤!”

    真正无耻之尤的温体仁在心里面道一声白痴,表面上却是恭维道:“皇上英明。”

    崇祯果然很“英明”,跟温体仁密谈之后,他立马把曹于汴招来,好好安慰了一番!

    不过,崇祯的安慰却令曹于汴毛骨悚然,因为崇祯说出来的罪状简直太吓人了,什么结党营私、贪恋权势、把持朝政、排除异己、任人唯亲等等,崇祯虽然嘴里说不信,那眼神却是充满怀疑。

    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识趣的就赶紧告老还乡,不要逼朕动手!

    曹于汴心灰意冷,回去之后便提出辞呈,崇祯没有做任何挽留,毫不犹豫的就准了。

    “西党首脑”,把持都察院的曹于汴既去,崇祯再无顾忌,立马下旨,将工部尚书程启南、户部右侍郎孙居相、太仆寺正卿魏光绪等一网打尽,全部罢免!

    这下,朝堂总算干净了,崇祯洋洋自得,以为自己整顿吏治,卓有成效,却不知,他被人耍成狗了。

    话说,温体仁的目标不是袁崇焕吗,为什么突然动起了跟袁崇焕毫不相干的曹于汴呢?

    原来,他召集人商议了几次便发现,这会儿想动袁崇焕真的很难,因为崇祯不会同意,开玩笑人,人家刚刚取得了足以逆转局势的辽河大捷,将建奴主力打的屁滚尿流,你要崇祯马上就把人撸了,甚至拖出去砍了,可能吗?

    浙党大佬们讨论来,讨论去,怎么都觉着这事不大可能成功,正好,六年一度的京察即将开始,他们便将目光转向了京察大计。

    京察大计可是难得的好机会,想要大规模排除异己,提拔亲信,这种机会绝对不容错过。

    自万历朝开始,大凡想掌控朝堂大权的朋党无不是利用京察大计的机会崛起的,像万历朝的浙党和东林党,像天启朝的阉党,都是利用京察大计崛起,从而逐渐掌控朝堂大权。

    当然,要想掌控朝堂大权,要想左右京察大计并不是那么简单,首先,必须把持内阁,也就是说,先要夺取内阁首辅的位置,才有可能在京察大计中崛起,不然,你再怎么蹦跶,内阁首辅一票就把你给否了,还谈什么掌控朝堂。

    这会儿温体仁已经夺取内阁首辅之位,崛起的机会已然来临,接下来就可以考虑左右京察大计了。

    那么,怎么左右京察大计呢,很简单,把控都察院和吏部,因为京察大计就是由都察院和吏部负责的,只要把这两个衙门把控在手中,那么京察大计中就可以为所欲为,想撸谁就撸谁,想提拔谁就提拔谁!

    吏部原本早就被温体仁掌控在手中,可惜,闵洪学和闵梦得这两个家伙不争气,东窗事发,差点就被凌迟处死,好在温体仁老谋深算,很快就丢弃的这两个废子,让王应熊接下了吏部尚书的位置,这吏部还是在他的掌控之中,这会儿,就剩下个都察院了。

    所以,温体仁的矛头直接指向了都察院左都御史曹于汴,他为了拿下曹于汴,可是下了大力气,花费了大代价,他不但让自己的党羽全跳出来了,还联合了齐党、楚党等阉党余孽,一起上奏弹劾曹于汴等人,这才激发了崇祯的思索,让崇祯自己动手,把曹于汴等一干人等全部撸了!

    曹于汴既去,接下来就是争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位置了。

    如果按缺位递补的原则,最有资格继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因该是左副都御史黄承昊,因为都察院右都御史一般都是挂职,不大可能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比如袁崇焕,他这会儿还在辽东跟建奴干仗呢,回来出任左都御史是不大可能的。

    温体仁的亲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捷想要出任左都御史貌似还差了那么一点点资格,也就是说,如果从都察院递补,很有可能轮不到张捷,这又怎么办呢?

    内部递补既然希望不大,那就要从外部选个人,空降都察院,争夺左都御史之位了。

    温体仁提出的是他的铁杆亲信,侍郎唐世济。

    唐世济这个人其实并不是阉党,他在天启朝的时候,也因为看不惯魏忠贤的所作所为,跟魏忠贤顶了几回,结果,被魏忠贤一巴掌拍到金陵,贬为南都刑部右侍郎,紧接着又被迁为南都兵部左侍郎,之所以把他调到兵部,可不是看他可怜,想给他点实权,而是因为阉党王永光出任南都兵部尚书了,调他过去,就是为了收拾他。

    结果,王永光随便找了个由头,一巴掌就把他拍死了,罢官削籍,永不录用!

    兴许是魏忠贤和王永光这两巴掌把他拍醒了,又或许是温体仁刻意拉拢了一下,总之,崇祯继位之后,他立马依附了温体仁,对温体仁言听计从,死心塌地。

    结果,他仕途立马一番风顺,温体仁先是将他官复原职,继续担任南都兵部左侍郎,很快又将他提拔为南都都察院右都御史,紧接着又将他调回京城挂了个兵部侍郎的虚衔,准备提拔起来手掌大权。

    曹于汴这一下去,温体仁就想到了这个铁杆亲信,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有出任都察院右都御史的经历。

    如果按实际情况来说,南都都察院右都御史就是个屁,压根就没有什么实权,纯粹就是个让人混吃等死,等着致仕的养老职位,但是,温体仁随便一操作,他这南都都察院右都御史就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资历。

    不管南都都察院还是京城都察院,不都是都察院吗?南都都察院右都御史那也是右都御史啊!

    于是乎,原本一个在南都都察养老院养了几个月老的唐世济以资历最老,都察院官职最高的优势,力压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黄承昊,荣升都察院左都御史,掌控百官督察之权,为温体仁左右京察大计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不过,京察大计虽然是排除异己的利器,任用亲信的话其实靠的不全是京察大计,因为京察大计主要是评定官员的优劣,就算考核优等的官员要想升迁还是得走吏部的流程,由吏部文选司郎中先选出来,再交给吏部尚书审核,然后由皇上批准。

    所以,想要趁京察大计的机会任用亲信,最好还是从基层抓起,把吏部文选司郎中也抓在手里。

    吏部文选司郎中由谁来出任呢?

    选来选去,温体仁选中了新近依附他的薛国观。

    薛国观这个人可不得了,他为了往上爬,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他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天启朝的时候,他其实没什么任职经历,但是,没关系,魏公公用人,从来只看你对他忠不忠诚,什么资历,能力,品德,操守,都不是重点。

    薛国观为了往上爬,那叫一个疯狂啊,当时的刑部尚书乔允升、兵部侍郎萧近高、保定巡抚张凤翔、操江都御史熊明遇等,都是他带头发起弹劾,然后被阉党顺势迫害的,因为他弹劾的都是东林党,他很快便被魏公公赏识,加入了阉党,那职位也是蹭蹭的往上升,从给事中,到右给事中,再到都给事中,他只用了三年时间!

    可惜,他既不是魏忠贤的亲戚又拉不下脸来给魏忠贤当干儿子干孙子,而且还不是齐楚浙党成员,所以,升到都给事中他便升不动了,因为阉党也是分层次的,六部尚书一级的必须是魏忠贤的干儿子或者绝对亲信,侍郎一级的必须是齐楚浙党等依附阉党的大势力成员,像他这种没有任何背景的孤魂野鬼升到都给事中就到头了。

    他心里这个气啊,待得崇祯继位,下旨清查阉党,他便疯狂攻击阉党,把魏忠贤那些什么亲戚、干儿子、干孙子等往死里搞,这一通忠心表下来,谁要说他是阉党崇祯都不会信了!

    不过,风云突变,崇祯三年,随着东林党几个老头相继心灰意冷,弃官而去,清查阉党的事竟然没了下文,他这个真阉党,假假的反阉党斗士还没获得升迁,便没事干了。

    怎么办呢?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心往上爬的人总能找到机会,待得朝中局势明朗,他发现,掌权的竟然又变成了阉党,或者说阉党余孽浙党,他再次扑进阉党怀抱,逮着东林党和复社成员一顿疯狂撕咬,很快他便获得温体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