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乌江战纪-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记得当时计议之时,便有人对楚军的主攻方向提出过异议!为巴国长远大计,愿八公子善听忠言!”巴凯不直接说自己正是当时提出异议的人之一,意思是自己说这话,不是为了免死,而是希望巴远安听下面人的意见。

    巴凯此言一出,巴远安面色更加铁青。众人都为巴凯扼一把冷汗,郁侯使劲对他使眼色,巴凯视而不见。

    郁侯长子巴胜武功远不如其弟巴蓬,再加其为侯储,故多不冲锋陷阵,此时急忙出班,伏地道:“求八公子饶几人性命!”

    众将也急求免。

    同上将军巴秀此时方道:“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此次战败,系我未深解公子大计,谋划不周,再加中了养明那贼的奸计,责任在我,不在众将。请公子明察。且两军阵前杀大将,多有不利。”

    巴秀一下子把责任揽了过去,同时暗示巴远安也要负责任。

    巴远安吞了一口口水,只好道:“戴罪立功!”

    巴蓬、郑戎、巴格、巴凯、巴信谢免死。

    巴蓬起身,道:“楚军此次来,除了养明、屈容两个老狐狸,还有三员骁将,斗鹰之外,新增二人,一为申骇,杀我三员战将,郑中死于他手,亭子关也是被他夺了;一为囊悍,樊进等死于他手。如今,楚军取了一城两关,直逼郁城,水淹塌前,请八公子、上将军快拿主意。”巴秀位同上将军,多称“上将军。”

    巴远安思而不言。

    郁侯道:“楚军势头正盛,若楚王亲自到了,更是狮子头上长角。目今,楚王是否已经到了夷水,尚未可知;而我方,短期内失了一城两关,人心惶恐。成败在此一战,慌乱之间,既不敢轻率定计,情急之间,又不可不迅速定计!”

    巴秀道:“郁侯之言正是,一脚踩在桥眼上,目今上下两难。宜再报君上,催救兵快快赶到。”

    巴远安道:“楚军在如此短暂期间,如狂风吹来,第一次离郁水盐泉如此之近,实为意料之外。此后一战,事关丹涪水、郁水一带生死。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众人先回,养精蓄锐,择日大战。”

    楚军逼近自己的老窝,最心焦的是郁侯,顾不得巴远安面子,道:“此时此地,战与不战,在敌不在我,怎么个择日大战法?”

    巴远安一时无言对出,虎安山公子瞫梦龙见状,道:“给养明去一封休战书。”

    有人讥笑。

    巴秀道:“你们不要笑,我看可以。来而不往非礼也,就算养明不愿休战,至少也要回书一封,一去一回,也可争取一点时间,江州等各路的大军说不定就到了。”

    巴远安道:“梦龙,先说说你的想法。”

    瞫梦龙道:“谦卑其辞,并让养明相信,我们将焦土抗敌,以毁灭他最想要的郁水盐泉为威胁。”

    巴远安道:“好,死马当作活马医。”

    说完,巴远安起身,道:“众将听令:楚军不攻,我军不动!严防楚军偷袭!没有下令,任何人不准擅自出击!违令者斩!”

    众将退走,瞫梦龙故意延后。

    巴秀道:“梦龙还有事吗?”

    “禀报八公子、上将军,红面虎樊云彤与末将一起来了!”

    巴远安又惊又喜,道:“他还活着?”

    巴秀假意吃惊。

    瞫梦龙道:“当初,他从丹涪水逃脱,到万风林海躲了起来。这次跟我来了。”

    远安大喜,道:“大敌当前,败军之际,正需英雄之时,可让他随你部立下功劳,才好复其职。”

    瞫梦龙谢过离开。

    瞫梦龙回营时,樊云彤已知其兄樊进战死,正伤感落泪,此是很少见的场面。

    亭子关上。

    楚将养明接到巴军主帅巴远安的休战书,拿在手上,轻轻读道:“……足下用兵如神,远安仰慕之至……请将军休战五日,愿与将军摆开架式,不施诡计,公平一战,以决胜负,各认天命。若不其然,远安率众毁灭盐泉,焚烧郁城,焦土死战,以慰先人……”

    养明读完,哈哈笑道:“此缓兵之计也。”召集众将,传示休战书,议取郁城。

    楚将屈容已于前日到了亭子关上,他多年研究巴国,颇有心得,自认为有取巴大计,前次败给巴秀,耿耿于怀,刚刚又有了一个施展的机会,巴国目今两大盐泉之一的郁水盐泉却眼看就要成为别人的战功,一时嫉妒心发,道:“巴远安所言,并非危言耸听。巴国人一定是说得出来,也做得出来的!若他真的毁了几千年才得以完善的盐泉、建筑和郁城一城,就算取了,重建要费多大的事。停战只需几日,重建何止几年、几十年?郁城如瓮中之鳖,何不顺他一口气,按他所谓的公平决战,休战几日。”

    众将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养明最信任的将领之一昭允道:“我军新败,死伤也不在少数,最要紧的是,补充兵力需要时间。依末将看,也可顺水推舟。”

    养明于是回复巴远安:休战五日。

    刚到第四日晚,加急信使到,催养明去见楚王。此时楚王快要到达夷城。

    养明不知何意,一头雾水,可是,王命不敢违,将军权暂时移交副手屈容,交待务必守住新取的亭子关、石城、筱关及其他各个关口要道,失了关口,提头相见。

    楚将养明,跨上快马,匆匆忙忙、疑虑重重离开前线,搅尽脑汁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大王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召见自己?(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85章 世外高人

    (全本小说网,。)

    原来,楚王突然召见正要拿下巴国三大盐泉之一的郁水伏牛山盐泉的名将养明,与巴人使的反间计有一定关联。

    此前在都亭山,巴远安与屈容大战,随后急忙退军。

    当时,文官驰名向八公子巴远安献了一个离间计,可是无人愿意去执行。

    驰名,虎安山大巫师瞫瑞的女婿,以前为枳都六公子巴平安府中的普通文官,八公子巴远安到枳都主政后,出于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惯性思维和期望改变枳都官场死气沉沉局面的双重需要,重新洗牌, 提拔大量人才,尤其是青年才俊,以年老为名免大夫扶克等,重用驰名等人,枳者前上卿鄂仁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深感危机,才贿赂巴国主左右,离开枳都到江州为官的。

    驰名自己献的计,最后落到自己去执行,他分析了探子从上一次古丈大战之后就开始搜集来的有关楚将屈容的情况,认为直接以巴人的名义出面,在很短的时间内打动屈容,根本没有可能,甚至会适当其反,当听到说屈容有喜欢结交名士以提高身价的虚荣行为,心生一计,与从人抄近道提前赶到楚将屈容从都亭山赶往郁水的必经之地,令从人隐藏起来,自己一个人去见屈容。

    驰名打扮成世外高人,在离大路不远、当地人称为“黑洞”的洞子前面静等,以便“巧遇” 屈容。

    果如驰名所料,第二天近午时分,屈容率大军果然向这里来了,驰名在黑洞前放声唱道:

    “……巴水滚滚兮归大江,

    瘦叶零零兮随风扬,

    美人渺渺兮天一方……”

    屈容听见歌声高亢,抬头一看,见不远处,有一人,状若神仙,大出意外,令部队继续前行,带了一队从人,过来相见。

    到了黑洞口处,一股凉爽袭来,走是满身汗流的屈容顿觉快意,向里面瞟去,只见洞内见光之处,石笋林立,千姿百态,别有洞天。

    屈容此时没有心情看风景,驰名当然更没有,但假意在欣赏。

    两人见面先施礼。

    施礼时,驰名故意用了很久以前的庸国贵族才常用的一种见面礼仪,屈容吃了一惊,立即产生好感,因为他自己也是庸国后人。

    屈容挥了挥手,从人远离,二人就在洞口站立,交谈起来。

    屈容道:“夫子何人?”

    “蜀国弃子,庸国后人,云游村夫。”

    “何故见弃?”

    “商失子牙,楚失子胥。”驰名淡淡笑道。

    屈容听此言,大吃一惊,想到这人虽然口气也实在是太大了,但定然是一位高人,道:“请夫子同我一起去楚国,我王必然重用。”

    驰名讥笑道:“楚国地广千里,雄师百万,可是一个小小的巴国郁水盐泉,十多年尚不能收入囊中,依我看,楚国未毕能问鼎中原。”

    屈容本来就是赶去郁水的,听他这一说,很自然地与驰名谈起巴国三大盐泉之一的郁水伏牛山盐泉来。

    驰名极力夸大如果拿下郁水伏牛山盐泉的历史功绩,说是至少十年之内,楚国无有其右,目的是让屈容嫉妒快要得手的楚将养明;同时鼓吹巴、蜀之地,高山险阻,江河横流,是一个成就独立王国的最有条件的地区。

    随后,驰名话锋一转,认为分久必合,乱后必治,天下一统,是泱泱大国楚国应当抓住的历史机遇,而得巴蜀,则得天下,谁能为楚国取得巴蜀地区,将留芳千古。

    这一席话,正对了屈容的心思,他多年的愿望就是想在伐巴战争中博取功名,因为他认为在楚国,自己对巴国历史、地理、人文、军事、经济等全方位的研究是无人可比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自己是伐巴最合适的人选。

    屈容施礼,道:“我也是庸国后人,请夫子教我。”

    驰名还礼,道:“幸会。”

    驰名又高谈阔论一通,屈容拜服得五体投地。

    高人总是点到为止,说半留半,驰名话不多说,告辞先行,慌称要到卫国苍峪山(云梦山)鬼谷去。

    屈容以为他至少与传说中的绝世高人鬼谷子多多少少有些关联,仰慕之至,挽留不住,又军情紧急,不便多留下来请教。与高人擦肩而过,屈容一路惋惜。

    后世有人考证,驰名与屈容“偶遇”的那个“黑洞”,可能是今湖北利川境内的黄金洞,二人说话的洞口,不是主洞口,而是一个岔洞的出口。此洞形成于侏罗纪以前,迄今已有1。5亿年。洞口嵌于千仞绝壁,险奇神秘;巨瀑从洞口之上飞落而下,日照生红。风景优美,是著名景点。未细考证。同时说明,在瞿塘峡南岸也有一个同名的洞子。此是后话。

    楚将屈容根本不相信巴国会有这样的“高人”,因此丝毫没有朝间谍这方面去想,受了“高人启发”,再加自己心中本就有想法,暗中指使心腹以最快的速度重贿楚王宠臣、宠妃(屈容已得情报知道楚王正在向夷城路上),以期换将或者阻止养明取得伏牛山盐泉。对屈容这样心机的人来说,当然不是临时抱佛脚,他早有自己的人脉资源,只是何时用,如何用的问题。

    同时,屈容出这个招,也有他自己的底线,就是坚信自己一定可以在不远的将来把伏牛山盐泉纳入楚国的版图。

    屈容的人去行事之时,楚王刚刚到达伐巴大本营夷城了。

    这晚宿营,楚王的一个妃子,正受宠爱,出征也随时随身携带,受了屈容的好处,枕席之上,对楚王说边将养明在夷水私设盐库,收受当地部族的美人、财物,与部族首领义结兄弟,还有其他恶劣行为,总之乱七八糟。

    楚王开始不信,笑道:“这好象不是爱妃应当关心的事。”

    那妃子撒娇道:“那么,大王带我到战场来做什么?随便带个女人便可。”

    楚王哄了一会儿,妃子说了“人非圣贤,养明在夷水时间长了,自然生出毛病来,男人喜欢女色,也不是大事;可是为了不失去一个好将领,要防微渐”等等,感觉一切都是为养明好,楚王便信用为真,但没有立即召见养明的打算。

    次日一早,楚宣王的男宠、中国古代十大美男之一的安陵君求见,献上白壁一双,价值连城。

    楚王道:“看上面的图案,似是巴人的,哪里来的?”

    安陵君笑道:“这是养明才派人送给微臣的,价值连城,不敢私用,特来献给大王。”

    楚王不悦道:“他有时间派人来送礼,没有时间派人来禀报最新战况?”

    安陵君道:“微臣还打听到,养明同时送了其他几位大臣贵重礼物。”

    楚王吃惊道:“你意是说,养明私交朝中大臣?”

    安陵君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这一句话,才是真够“称”。

    外臣私交内臣、边将私交朝臣,是历代君王都十分忌讳的事,多是明令完全禁止的,楚王听了这话,更加吃惊,他吃惊的还不主要是养明方面,而是留在都城中的王叔、王弟、权臣们,君主虚国远征,历史上,留守的阴谋者趁机夺位的事情可不止一件两件。

    安陵君见火候到了,建议立即召回养明查问。

    楚王道:“郁水战事,正在节骨眼上,此时召回养明,恐贻误战机。”

    安陵君道:“我王,郁水事小,京畿事大。不早些弄明白边将与朝中的勾扯,一旦祸起后院,大位尚可能落入他人之手,还要郁水做什么?何况,取郁水并不是唯有养明一个人才行,还有诸将。”

    楚王终于动心了,道:“何人可暂代?”

    安陵君道:“斗鹰世之勇将,正在前线,可代否?”

    楚王道:“斗鹰是将才,不是帅才。”

    安陵君又推荐了两个人,并假装十分着急。

    过了一会儿,楚王道:“屈容可暂代。”

    安陵君心中暗喜,他之所以不先说出屈容的名字,就是要楚王自己说出来。

    楚宣王还算得上是一个明白人,但在宠妃、宠臣双重谗言下,一时糊了涂,权衡利弊轻重,再加尚不知郁水最新战况,于是下令,以议郁水战事为由,召养明速来面见。

    使者发出半日,随行的大臣才知道这件事,暗骂安陵君误国,又不敢明言,想劝的劝阻不及,不想劝的自然不会劝。(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86章 忙里偷闲

    (全本小说网,。)

    楚将养明满怀狐疑离开前线后,代理主将屈容手握兵权,欲一举拿下郁城、伏牛山,发动了一次攻势,巴人顽强反击。

    楚军,因主将养明突然离开,众将疑惑,兵无战心,败还亭子关。

    屈容终于明白,代替养明的时机尚未成熟,下令坚守,思考对策。

    心腹韩庄劝屈容再次发起攻势,以最短的时间拿下郁城,取得头功,屈容则认为养明旧将的思想问题需要首先解决,宁可维持现状,不可画蛇添足。

    在楚军犹豫不决之中,巴国多路援军一路不歇,约两万达到郁城附近。

    巴国八公子巴远安迫切希望在父亲亲自到达前收复亭子关,第二日便下令狂攻亭子关。

    各路巴人报仇心切,不计死伤,在亭子关与楚军大战,仍然不能攻入。

    其间,传言楚王熊良夫和名臣昭奚恤等人已到了夷城,楚军更是信心百倍。

    巴军大举进攻到第三日,仍一步难进,不得不暂停下来,两军免战。

    这日下午,天阴,虎安山公子瞫梦龙、舟师主将荼天尺、山师主将朴延沧三人到郁侯府中议事,多时未归,原来是巴国主赶到了,组织检讨前面的过失,商议后面的决战。

    巴国主亲征,带来了阵容豪华、曾经令商纣王的军队崩溃的巴国虎贲军,士气大幅回升。

    可是,八公子巴远安、同上将军巴秀心知肚明:国君带来的,并不是江州虎贲军的精锐,甚至有一部分是临时拼凑的,一是因为巴楚激战,是蜀国人报复的最佳时机,必然会蠢蠢欲动,而都城江州的安全永远比丹涪水流域更加重要;二是巴国朝廷的大权,实际上已经开始旁落,真正左右局势的是以世子巴东安、上卿相尚、上将军巴无疾为代表的“世子派”。

    巴远安、巴秀已经看得明明白白,丹涪水(乌江)巴人,才是守土的中坚力量。

    遗憾的是,这一点,楚国人也看明白了。打探到巴国主亲征,楚宣王要亲自到前线与巴国君一决雌雄,大臣昭奚抚恤、江乙等人则认为,对付小小的巴国,大可不必,同时认为巴国地形太过复杂,万一出现万一,容易被断后路,则最大的事情坏了。因此,楚宣王决定,仅到伐巴大本营夷城为止。

    巴军上层焦头烂额,中下层武士却因为临时休战,又没有值班任务时,反而感觉无聊。

    且说巴国第一剑、少年英雄红面虎樊云彤在郁水战场上“死而复活”,成为巴国武士议论的热点话题,虎安山大部族的武士们,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很快将与巴国第一高手交往当作一种荣誉。

    今天下午,武士木莽子、巫城、母青山、龙佑等忙里偷闲,来到红面虎樊云彤所住的帐中,围观樊云彤与智虎牟忠对奕。

    樊云彤除了习武,没有更多爱好,受其父、前中将军樊轸影响,最爱对奕,水平还很高;牟忠则被称为虎安山瞫氏境内第一高手。

    两人下到中盘,牟忠误落一子,樊云彤得意笑道:“这颗臭子一落,智虎全盘皆输了!哈哈哈!”

    木莽子向师父巫贞学过对奕,见樊云彤得意之态,忍不住说了一句隐语,外行人不懂,对奕双方的高手却都明白。

    牟忠想了一想,笑道:“高!实在是高!从此以后,牟某不敢称第一高手!”说完,轻轻落下一颗黑子。

    樊云彤开始不以为然,听牟忠此言,抬头对木莽子怒道:“观奕不语真君子!”

    木莽子随即笑道:“输子不怒伟将军!善战者,不怒。”

    樊云彤当然认为自己是善奕者、善战者,只好收了怒容,盯着棋盘,想了好一会儿,才迟迟疑疑落下一子。

    双方又落数子,樊云彤眼看形势逆转,猛然把奕局一推, 棋子落了一地,“豁”地站了起来!

    周围人急忙闪开,巫城、龙佑迅速上前一步,护住木莽子。

    龙佑是真心保护木莽子,而巫城则想趁机干上一架。

    樊云彤笑道:“奕局如战场,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四弟,你说得有理!但要请教:那一子妙在何处?”

    樊云彤边说,居然边向木莽子施了一个礼,出乎木莽子意外,也不得不还了一个礼。

    木莽子笑道:“并非妙着。”

    樊云彤疑道:“此是何意?”

    木莽子笑而未言。

    牟忠呵呵一笑,解释道:“那一子看似汹汹,其实是一颗闲子,无有大用,但我说高,红面虎心中生疑,信以为真,却一时又没有看出来究竟高在何处,便来应变,乱了方寸。若你按自己先前的路数,我必败。”

    樊云彤道:“果然高!”

    牟忠笑道:“这便是水能克火。”

    心高气傲的樊云彤被木莽子、牟忠一唱一和忽悠了,再没有心情对奕,对木莽子道:“四弟,听说你掷剑极准,料投壶也不差,敢比试否?”

    巫城道:“投壶多是士大夫、或者女人们无聊搞的空灯,何不比射箭?”

    木莽子也笑道:“雕虫小计,不足挂齿!非三哥这样的的英雄瞧得上。且军中应无游戏之器。”

    樊云彤道:“不然,比箭看热闹的多。”对龙佑道:“听说你好赌,你去找赌具来一用。”

    龙佑道:“何须麻烦,我去让伙夫找一个罐子来,再取几支箭便可比试。”

    樊云彤叫好。

    龙佑最喜欢赌博,去不多时,找来一个小口圆腹的青铜罐,通高约一尺有五,壶颈顶端有大小相同,相互对称的双耳,壶颈外表面上有两只凤凰,腹部有动物纹饰。

    巫城笑道:“这是哪来的夜壶?”

    牟忠笑道:“看来你非穷家小户出生,用这样好的夜壶。”

    龙佑道:“这是正二八佰的投壶,估计是从什么地方抢来的,伙夫用来装水。要不是我去,可惜了这好物件。”

    早有凑热闹的武士取了十二支箭来,准备交给樊云彤。

    樊云彤道:“各六支,你先,还是我先?”

    木莽子道:“且慢,还需把镞头取了,方见功夫。”

    樊云彤道:“无多大差别。”

    牟忠道:“不然,取了箭镞,箭杆便轻飘飘的,准心便加难了。”

    樊云彤道:“也无妨。”

    另一武士上前帮忙,将箭镞取下,交了六支在樊云彤手上。

    以十步为距,樊云彤投出,其中四支正中壶中,一支打在壶口边上弹了进去,也算中了,第三支弹出壶外。

    木莽子接过无镞羽箭杆,连投三支,轻松全中,众人喝彩。

    随后,木莽子一次同时投出两支均中。有人喝彩。

    木莽子道:“这最后一支,不需进壶。”轻轻投过去,那箭杆穿过壶的左耳,挂在壶上。

    人们再次喝彩。

    樊云彤认输,道:“如何练的?”

    木莽子心中得意,笑道:“凝神静气而已。区区小技,不足道哉。”

    又有几对武士比试投掷。

    娱乐不是巴国武士最上心的事情,轻松过后,又议论起当前的战事来。

    红面虎樊云彤在万风林海中的林云观闲了几年,人闲心不闲,心思一刻没有离开过战场,每听巴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