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校园到职场-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人也应该是这样。有的人就是变化莫测,没个准。你别着急,他一定有不变的东西,而那个不变的东西正决定了他为什么会变。比如有的人,在“*”中是积极的造反派,坚定的“左派”;“*”结束,他一转身成了“官倒”;市场经济起来以后,又以民营资本家的身份活跃于社会之上。这种人变来变去,不变的是什么?一定是守住自己的眼前利益。因为存在这个不变的东西,所以决定了他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变来变去。
这两种类型的问题大家都会遇到,所以我简单讲解一下,帮助大家体会一下如何去辩证地思考。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很少一部分事物的变化规律,比如物质机械类运动,是纯逻辑的以外,其他很多事物的变化规律都普遍具有辩证的特征。所以,辩证思考能力是我们需要具备的一个基本的能力。否则大家走上社会以后,就会举步维艰,你很难理解周围发生的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很难看清楚那些变化背后的客观规律。
辩证思维能力,是可以综合多个层面直接或间接相关联的现象来一起分析的,所以它是立体的。但是,它不像逻辑分析那样严密。
为什么中华文明是以辩证思考为核心?这是有着根本性原因的。它说明了我们的文明,从一开始就抓住了世界的主要特征。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心安理得地拒绝加强我们的逻辑分析能力。
心灵感悟(1)
心灵感悟(2)
那么爱因斯坦是如何发现这个真实本质的呢?也是感悟。他当时只是瑞士专利局的一个普通职员,没有任何实验手段。有人还认为他当时其实根本不知道迈克耳逊莫雷实验。
正是基于这个客观真实,以及相对性原理,就是所有的物理定律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都是一样的,爱因斯坦用逻辑方法,推导出了相对论这一全新的物理体系。这里面,包括了著名的公式:E=mC2。这个公式,是原子能开发的依据,是用逻辑推演出来的。可是推演它的基础,却是从感悟而来。
所以,即使在科学上,那些最为本质的规律,也不是逻辑分析的产物,而是感悟的结果。之所以说这种感悟与唯心主义无关,是因为这种感悟的结果,是能够接受实践检验的,而不是唯心臆想出的什么“绝对理念”。
心灵感悟,能够穿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去感受背后的真实本质。所以,它不像逻辑分析那样在一个层面上展开,也不是像辩证思维那样对不同层面相关联的现象进行综合分析,而是具有独特的穿透力,可以跨越层面,去发现那些不同层面的真实,甚至直达本质要害。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靠这种能力做到的。这不是神话,确实有人具有这种能力,尽管极少。
它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能够从多个层面综合地,或者说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
而它的不足是对繁杂细节的分析和掌握。在这方面它需要辩证和逻辑思辨的帮助。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石悦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讲:“你要知道我在历史上有什么特长?告诉你,我就一点,叫感同身受……历史很多人看了会觉得就是个故事嘛,对吧?我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有很多东西。痛苦、挣扎、悲伤、追悔莫及……你看历史的时候,你总认为它是故事,但是我要告诉你,它不是故事,它是真的,这就是历史的秘密。它是真的。”作者石悦在此所讲的,就是一种独特的感悟能力:透过纸上寥寥数语,感悟到百年千年前的历史真实。他很年轻,从26岁就开始写这本书,能够有这种感悟能力,我觉得与他的天分有关。
这种对真实本质多层面整体性的感悟,除开我们无法把握的天分以外,是否存在有效的规律可获得?我觉得有规律。我承认天分,但也同时承认后天的努力。这两者并不互斥。我个人的认识是,要想产生与客观规律或真实本质契合的灵感,你要做到两点。
第一, 就是你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心要安静,也要干净。不能有焦虑、偏见、喜好、信念、情感等理性也罢,非理性也罢的干扰。这个时候,你的心灵会变得像一尘不染的镜子一样清晰准确地观察你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它能够捕捉到非常细微的蛛丝马迹。在后面“境界”一节中,还会讲到这个问题。
第二, 就是你要长期坚持一个良好的习惯。在相关的工作或生活中,持续这样用心去观察、体验、分析和总结这个世界的相关运动和变化的过程及其内在规律。
这两点很不容易做到。它需要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行。所以感悟绝不是凭空而来的唯心臆想。不过,在任何一个行业中能够真正经得住考验的高手,其实都具有这样的心灵感悟能力。否则,他也不会成为真正大师级的人物了。
在分析能力强的人当中,只有那些具有了心灵感悟能力的人,才是最具有创造力的人。辩证思维次之,逻辑分析则很难有原创性能力。
正确运用三种思维方式
这三种思维方式,各有特点,适用于解决不同层次或类型的问题。在与世界的从本质到表象的对应关系上看,它们的层次排列应该是:心灵感悟,辩证思考,逻辑分析。
在本质上,这三种思维方式只有在智慧的驾驭下,才能发挥正确的作用。这一点在下面讲“境界”的时候会谈到。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其实常常要综合应用这三种思维方式。比如,最讲逻辑的科学,也是需要直觉的。而社会中的辩证问题,同样也会有逻辑层面的要素。如何综合使用这些方法,要看问题的性质。
现在最常见的弊端,是来自西方的,就是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去解决一切问题。前面讲过,这属于科学迷信,是西方文化中机械决定论传统的流弊。
中国文化发展了几千年以后,我们自身出现的问题则是由感悟走入了虚无空幻。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种批判基本上是以西方文化作为参考标准进行的,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当感悟蜕变为虚幻以后,确实还不如逻辑分析至少能抓住一些实在的东西。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鸦片战争时中国被西方打败的文化上的一个原因。大家现在对这个问题可能感受不深,因为当今是西风强劲。
每一种思维方式,适合处理不同性质、不同层面的问题。我们不能像法国的谚语说的那样:手中拿了一个锤子,就把所有的问题都变成了钉子。
我们对复杂事物的把握,有一个基本的适用方式。就是通过感悟,把握住其根本的基点和整体特征,然后在实践中,再利用辩证思考或逻辑分析,或者是两者相结合的分析方式,来完成对事物各个部分的理解,从而形成对它的完整认识。相对论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爱因斯坦通过自己的感悟,发现了光速不变这个基点,确认了相对性原理这个世界的整体特征,然后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推演出了宏观物理运动的一套完整描述。当然爱因斯坦没有借助实践,是因为这套物质运动的规律,恰恰满足了严格的逻辑关系。所以他只借助逻辑工具就完成了这项工作。
企业管理系统的建立也是这样。在企业管理当中,一个非常基本的假设就是如何看人性。每个人的感悟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有人认为员工是不讲道理的,只能把他们当成工具使用,要用管理制度来约束他们。有人认为,大多数员工是讲道理的,管理不应该把员工当作犯人来防范。基于对人性的假设,我们根据实践经验,按照辩证加逻辑的方法,就会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完成对企业这个复杂对象的把握。逻辑方法在企业当中通常处于具体的操作层面,而辩证方法则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当然,你对人性的感悟如果不符合客观真实,这套管理体系的效能就会有问题。
从中西两种文明传统的层面上来看,在思维方式上两者还是有挺大的区别的。
中华文明的建立和发展,是以心灵感悟为基础的。这是我们看世界的起点,也是我们文明的基线。然后我们逐步走向辩证和逻辑。因为逻辑与感悟的距离最远,所以也是我们的弱点。
西方文化中,感悟是一条断续模糊的线。在这断续感悟之上,主要靠逻辑思辨来发展认识,辩证能力也比较差。
这种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导致了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文明。
中华文明以对世界整体和本质的动态把握为起点,而西方文明则是抓住静态的表象与细节不放。
从现象到本质的跨越,不是一个简单的“渐进演化”过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有效的感悟能力,没有辩证思考能力,对细节知识的穷尽并不必然导致对事物整体和本质的认识。
辩证看待基本素质
基本素质的三个方面到此讲完了;我们来做个总结。
这三个方面;每个方面我只挑出一些重点来讲;主要是引个头。我也没有能力把每个方面讲得非常详细;每个方面真的展开来讲可能都要有一门课程才行,甚至一门还不够。而我也只理解了今天讲的这一小部分。
我讲的都是我认为很重要;而且可能平常不大容易听到的内容。
讲这些内容,是为了帮助大家认识自己、了解别人。认识了自己,才能确定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了解别人,才会知道如何更好地相处。
讲完以后,提醒大家注意这几个问题:
第一;不要简单地用好坏去评价一个人的素质。比如一些性格等等;很难抽象地说是好还是坏,包括两种不同思维特点的人。做演员的主要是模仿,这个行业就需要这种人;你不能说他们不好,不应该去指责他们不像学者那样对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和看法。学者们也没有能力像他们那样给大家演戏,出好的作品呀。
但是如果一个CEO是个模仿型的人;就会有问题。这个企业就会有点乱,麻烦也会比较大。所以很多情况下要放到具体情况去看;不能用好坏来简单地评价一个人。当然也不是说分析型的人就一定能做好一个CEO。这首先要看他具有前面讲过的哪些分析能力,还要看他是否具有其他的必备素质。我不断地这样不厌其烦地颠来倒过去地讲,就是怕误导大家用一种简单机械的方式来看问题。
第二;不要“攻击一点,不及其余”;也不要“一俊遮百丑”。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我在某一方面特牛,我就特满足了”,这个对大家没什么好处。在某一方面出色,就认为自己所有的方面都很不错,这是自己骗自己。那反过来,在某一方面有缺陷;不如别人,一下就变得灰心丧气,也没有必要。看别人看自己都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能够全面地去看自己、看别人的话,就不会自卑,也不会狂妄了。
第三,最重要的是看自己和看别人的时候要抛开个人的偏好,尽量客观全面地去分析,而且要动态地看。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变化着。走上社会之后,其实还会变。当然不同的方面变化的情况不一样。刚才讲了知识、能力、心理;还有价值观等等,西方人将它们分成了mind set和skill set两大类。skill set指的就是知识和能力,mind set指的就是心理性格和德行。通常mind set这部分是很难改变的,这个前面分析过。知识和能力相对是比较好改进提高的。所以在企业选人的时候通常会对mind set比较挑剔,至少明白人会比较挑剔。skill set这部分你有缺陷,其实大家不是太在意,肯下工夫就好。能力知识不够就学呗,给点培训、给点实践经验; 就可以提高。
所以如果mind set这部分基础好,skill set部分提高起来就不是太难。我成功地训练过好几个人,包括大专生。我在我的另一本书《我的职场十年》里讲过一个人。我在做掌上电脑的时候,招了一个行政助理,是首钢的一个机械大专院校毕业的女孩,当时20多岁。她刚刚过来的时候就是打杂的,傻乎乎懵懵懂懂的。过来后她很努力,也很要强。我就安排她去做更多的事情,同时花了不少的工夫去教她,不断地给她在实践中锻炼的机会。有一段时间,她被工作压得两个月天天睡不着觉,精神都快承受不住了。经过这些磨炼,她脑袋就开窍了,她自己说CPU成功升级了。现在她在一家外企工作,年薪比我还高。羡慕吗?所以大家走上社会以后应该有信心,应该能做得很好,只要你用心努力。
给大家讲这么多的内容,不是来吓唬大家的。不是说:“看看,你们都不行吧?差得远去了。”讲这些内容,是为了给大家一个方向,帮助大家未来不断地努力。如果把大家吓着了,那就实在是我的罪过了。
讲这些道理,是为了能够有助于大家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那么什么叫做优秀?
我想在根本上就是一点:你能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一招鲜,玩遍天,几十年耍一个本事,在我看来,这算不上优秀。和别人比,水平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是否在一直努力上进。起点低,没有关系,只要能不断地突破自己,你就会越走越远,就像我刚才介绍的那个大专毕业的女同事那样。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在2008年北京大学新生开学典礼上讲了一段话:“记得我在北大的时候,到大学四年级毕业时,我的成绩依然排在全班最后几名。但是,当时我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我知道我在聪明上比不过我的同学,但是我有一种能力,就是持续不断地努力。所以在我们班的毕业典礼上我说了这么一段话,到现在我的同学还能记得,我说:‘大家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是我们班的落后同学。但是我想让同学们放心,我决不放弃。你们五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十年,你们十年干成的我干二十年,你们二十年干成的我干四十年。’我对他们说:‘如果实在不行,我会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到八十岁以后把你们送走了我再走。’”他现在是个很风趣的人,但是曾经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很郁闷,得了肺结核住院休学一年。
所以,优秀在根本上是要能够不断超越自己。而超越自己,首先就要看清自己、认识自己。
路在脚下: 我的成长故事(1)
中国农民的年夜饭
1970年的春天,“*”已经从高峰开始下滑,“武斗”基本已经停止。在城市当中,从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知识分子们开始被“下放”到农村,去和“知识青年”们一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当时被称作“走五七道路”。因为毛主席在1966年5月7日给*写了一封信,讲了对社会分工的一些设想,这封信被称为“五七指示”。
我的父母是大学老师,所以也无法逃脱这种命运的安排。我便跟着父母,来到了吉林省,白城地区,呼和浩特市,科佑前旗,索伦公社,丰林大队,第七小队“插队落户”。
离开城市去农村插队,对于大人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我模糊地记得有很多大人痛哭流涕,校园沉浸在一片凄凉气氛之中。后来听我的父亲说,当时他们认为此生不可能再回大学教书了。最可能的情况,是在农村接受几年“再教育”,然后去当地县城里面的工厂当一个技术员而已。他们倒也没有认为真的就会一辈子待在农村做农民。因为社会的运行,终究需要知识分子的,而不能只有农民。
那两年的插队生活,对于我这样的小孩子来讲,却是一段挺快乐的时光。
首先,那里的自然环境要比城里面有趣得多。我们那个地方被称作半山区,是半农业半牧业地区,既有大片的农田,也有崇山峻岭和大小河流。春天的时候,我们会结伴去开着鲜花的山坡上玩耍。在夏天,我们在透明的塑料布上挖一个洞,用绳子捆住蒙在小盆上,盆里面放一点吃的,然后把盆放到小河底,就可以抓到许多小鱼。到了秋天,我们便去树林中摘野果。其中最多的,是被我们叫做“酸丁子”的一种果子。这种野果一直可以放到冬天,被冻透了再吃,酸甜可口,别有味道。入冬季以后,白雪覆盖了整个世界,小鸟们觅食成了大问题。我们就在雪地上面清理出一小块土地,洒点粮食,在土中埋上捉鸟的夹子,一旦鸟上钩被捉到,便成了我们的美餐。我们捉到的基本都是比麻雀大一点的山雀。我们通常把它们放到炉灶还有余火的炭灰中烤熟,然后去掉外皮和内脏,便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其次,当时这些“插队干部”的待遇,并没有完全和农民一样。我们的父母依然拿着原来的工资,我们还是吃着国家定量的供应粮,还有因为离开城市没有暖气而发的取暖补贴。所以,当时的生活在我的印象中,要比后来回城之后还好。因为在农村的时候,除开国家的供应外,我们还可以在自留地里种蔬菜,可以自己养鸡养猪。由于我们是半牧区,还能买到羊来吃。这些在当时的城市里面,基本是办不到的。
这一切,使得我童年中的那一段生活丰富而快乐。唯一的一次“痛苦”经历,是和小伙伴骑毛驴。因为我从来没骑过动物,非常紧张。结果那头小毛驴刚刚一开始走动我就从驴背上掉了下来,造成右前臂骨裂。
当时农民老乡们对我们也很是照顾。我们那个地区的住户都是烧木材做饭取暖。木材则要自己去山林中搜集自然落到地面的树枝。大家都不去砍伐树木,以保护自然环境。秋收之后,村里会给我们家大量的、远超过他们自己每家得到的脱粒之后的玉米棒,供我们家冬天取暖用。这减轻了一些我们家冬天取暖的负担。村里也从来没有要求我母亲与他们一样下田间干活。而我父亲则大部分时间被公社调到卫生院,去做一些事情,也基本没有真的做繁重的农活。
路在脚下: 我的成长故事(2)
尽管当时我还只是一个7岁的孩子,许多事情在后来都被岁月消磨得模糊不清了。但是在这两年的快乐时光中,有一件事情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在我懂事以后,曾经反复回忆思考这件事情,它对我后来的人生态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件事情往大了说,是当时农民的生活状态,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深处;往小了说,是农民家庭的年夜饭,让我无法忘怀。
我们那里大片的农田中,种的有玉米、谷子、小麦等农作物。每干完一年,村里要按照国家的指标交公粮――按国家定价收购。然后国家把这些公粮按照分配的定量卖给我们这些城里人吃,农民无法享受。他们只能留下一些粗粮,作为自己度日的“口粮”。村里到年底,很多家庭都欠了“公家”的钱,我们叫做“拉饥荒”。我们当时的生产队安队长的家,由于人口多,也拉了许多的“饥荒”。
第一年的春节前夕,我看到村民们都到生产队的队部去领东西,我家就住在队部旁边,我便好奇地去看热闹。我发现分发给大家的是一种黑褐色的粉。我生性好奇,便回家问我母亲他们分的是什么东西。我得到的答案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底。
我们东北人最喜欢吃的是饺子。而过年的时候,是一定要包饺子的。村里的每个家庭,在春节快到的时候,会从“公家”那里领到少量的,比我们当时在城里吃的黑面还要黑的面粉,用来过年包饺子。那天我看到的,就是这个场景。
尽管我的年纪很小,可是细粮好吃、粗粮难咽却是非常明白的。那种黑面的颜色,让我非常惊讶,所以印象极为深刻。因为对于我们这些城里人来讲,尽管白面的定量不多,但是过年包饺子的时候,也不会用黑面来包的。何况供应给我们的黑面,也要比农民在春节前得到的看上去白很多。
后来,毛主席指示:理工科大学还是要办的。全国的高等院校开始逐步恢复正常运转,我们家便在1972年结束了两年的农村生活。我的父母又回到了原来的学校,继续从事教学工作。
我在“*”中读完了小学,在“*”后完成了中学学习,后来又到了北京,进入清华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中国社会以及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农民们辛苦一年,最后在春节的时候只能用我从来没有见过的黑褐色的面来包饺子这件事情,一直清晰地保留于我的记忆深处,在某些时刻便会浮现出来。
随着国门的打开,我们看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发达和富有。许多中国人认定他们原本可以生活得更好。大量的文学作品,对于“干部”和知识分子阶层在“*”中的不幸遭遇,做了充分的描述。在各种作品中,不乏无尽的哀怨、不平乃至愤怒。这种普遍性的情绪,我能够理解,但是却很难产生共鸣。不是因为自己确实没有受到那么多的折磨,而是因为我亲眼看到过,辛劳一年的农民们只能在过年的时候领到那一点包饺子用的褐色的黑面,而我们这些城里的知识分子家庭即使在农村接受“再教育”的时候,却依然能时常吃上白面,尽管不多。如果要抱怨的话,农民们应该更有理由。
“*”中,我们家固然也受了许多的冲击,但是我们这些“被领导”,“被教育和改造”的知识分子家庭的生活,依然是作为“领导阶级”一员的农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我不知道他们是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看着我们这些来自城市,接受他们“再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的。作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