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解密语言背后的思维力量-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清楚,讲得有序。但是由于El语表达时,语速较快,听话时容易“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说话时说了前边,忘了后边,前边刚说过的话又忘了,以至于表达断续、模糊。因此,训练注意力、记忆力,形成良好的听话和说话习惯非常重要。每次沟通都是有目的的,这种目的应该是建立在双方互动的基础上的,否则就没有意义。遗憾的是,人们常常以为能说会道就是会沟通,于是喜欢滔滔不绝地说下去,让另一方则只能被动地听。这样,沟通就变成了只有沟,没有通。组织内部的口头沟通大致有两个作用,一是达成共识,二是传递情感。达成共识以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类型,我们常常可以理解。但是,传递情感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人们总会忘记情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同样的一句话,因为说的人情感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也可能因为听的人感受不同而有不同的效果。因出于不同的情感,或者出于对听者不同的情感预知,说的人应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要达到口头沟通的目的,就需要认真地听。一是听对方话语的本质内容;二是倾听对方情感的变化,作出恰当的回应。例269第部分综厶IzI实践篇葚澎1零◇彳参衡
解密语言背后的思维力量如,对方可能出于种种原因,有些话不便直讲,说得含糊其辞,你需要做的就是杜绝他讲下去,或者引导他讲下去_o一些不会听的人,常常会在对方话语的枝微末节上转来转去,结果沟通就误入歧途。会听才会说,这是生活中最简单的道理。思维因素在听的过程中的功能表现为:(一)思维的主动性在听的过程中它主要表现为:第一,适应各种速度的语音符号的传出。第二,迅速接受语音符号,作出判断推理。第三,善于抓住对方说话的内容要点,周密思考,迅速作出反应。第四,能够灵活地适应和应对各种复杂的语言面貌。(二)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它的特点包括:思维起点灵活,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能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思维过程灵活,即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能全面灵活地进行;概括、迁移的能力强,运用的自觉性高;善于进行组合分析、收敛分析、发散分析、批判分析、逆向分析……思维的结果往往是多种合理而灵活的结论。①在听的过程中,思维的灵活性主要是指:(1)在各种环境中听清、听准对方发出的语音符号。(2)善于接受双方在不同情绪下发出的语音符号,能进行综合分析。‘(3)善于多角度地分析不同场合中的语言信息,经过概括,发现规律并善于迁移。①张掌然著:《交际思维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l996年版。270
‘◇◇r,闱可棠滞(4)善于从对方的话里得出多种合理而灵活的结果,便于恰笛当地作出反应。三’部(三)思维的深刻性分思维的深刻性集中地表现在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塞的规律和本质,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在听的过程中,思维的深实刻性主要表现在:馨(1)掌握对方说话的思路。+。(2)明了对方说话的主旨和要点。(3)洞察对方说话的目的。(4)预见对方说话的结论。(5)听出对方说话的言外之意。(四)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是指独立思考创造出有价值的具有新颖性成分的智力品质。其主要包括:独特性,即自觉而独立地操纵条件和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系、层次和交结点;发散性,即从某一给定的信息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找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能答案、结论、方案或假设;新颖性,即它的结果都包括新的因素,但不脱离实际,也绝非荒唐之想。在听的过程中,思维的独创性表现为:(1)善于从所听内容出发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规律性的特点。(2)善于对所听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产生独到的体会和新异的感受。(3)善于运用求异思维,提出与所听内容不同的观点或思想。271
解密语言背后的思维力量(五)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就是指严格地评价思维的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的过程。它包括:分析性,即不断地分析解决问题所依据的条件,反复验证拟订好的假设、方案、计划;策略性,即在问题面前决定相应的策略以及解决手段;全面性,即善于客观地考虑正反两方面的情况;独立性,即不为别人的意见所左右,不人云亦云;正确性,即思考问题过程严密,有条有理,得出的结论正确。在听的过程中,思维的批判性表现为:(1)善于分析对方说话内容的正确与谬误。(2)发现对方说话过程中思路是否顺畅。(3)判断对方发出信息的价值的大小,吸收有用、有益的信息,摒除无用、有害的信息。(4)善于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迅速加以鉴别,决定取舍。发展听力离不开思维品质的培养。思维品质不仅因人而异,而且依年龄、年级而异。我们必须了解自己在以上五方面的具体。水平,做到在发展听力的同时,主动地、有目的地培养自己的思维品质。训练指导:在听力训练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安排思维训练的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虽然强调培养思维能力,但却忽视有计划的、具体的安排。在国外,发展能力的任务除在具体各科教学过程中实现外,还设立了专门的思维课。例如,南美委内瑞拉的心理学家,按照英国剑桥大学认知研究中心主任德?波诺博士的纲要为蓝本,设计了包括广度、组织、相互作用、创造力、信息与情感5个单元的“学思维〃计划。每个单元包括10个课题。在进行每272
,解’周彳一课题时,教师把一份课题提纲交给学生,根据指导书提出的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启发学生思维,并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每课题需要3 5分钟,每周安排一次,全部内容可在3年内完成。在训练中,要注意着重从不同方面对同一情境进行思维,要求同学们全面考虑一种情境的所有因素;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和反面;要注意一种行动的近期后果和长远后果;要善于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有所领悟,迅速加以鉴别,决定取舍。在训练中,要注意训练在不同情境下的听知能力,安静的或嘈杂纷乱的接受环境,传出的信息是否伴随干扰O;ill lll il ili il这些情况在训练时都要加以考虑,适当变化,这样有助于提高听力与思维能力。(六)听说能力训练案例一.i!i.父亲对儿子说:“我有一千元,如果你能猜对我现在正在想的事,这一千元就给你。〃儿子想,无论如何也得把这一千元弄到手。于是他左思右想,结果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回答。父亲听后,默不作声,不得不把这一千元给儿子。这绝妙的回答是什么?提示:儿子与父亲问的斗智,它需要我们从正反两方面考虑问题,需要我们想到多种结果,并能熟练地进行分析与综合,选择出一种最佳的设想,且IiJL子对父亲说:“你现在想不给我这一千元。”如果父亲听后承认自己果真是这样想的,那儿子就猜对了,按约定应该得到这一千元;如果父亲听后否认自己有不给儿子一千元的想法,虽然儿子猜错了,但父亲承认了不是不想给儿子一千元,那当然要把一千元给儿子了。案例二:在很早的时候,。古希腊的雅典城非常混乱。城里有一户人2〃73蠡黔第Jl一部分综合实践篇一以∥蕊崔簪
解密语言背后的思维力量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儿子觉得老待在家里也不行,应帮母亲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他很想到社会上去工作。母亲觉得城里市面混乱,出去工作不如待在家里安全,所以阻止儿子说:“你在社会上假如为人正直,要遭到世人的打击;不正直,要受到神灵的惩罚。你怎么做都要遭殃,你就死了这条心吧!”儿子听了母亲的话后,没有说什么,只是盘算着怎样说服母亲让他出。+去工作。不久,他抓着母亲所说的话中漏洞,终于说服母亲,让他去社会上工作了。请问,他是怎样反驳母亲的?提示:儿子说服母亲,这需要思维品质的综合体现,尤其突出思维的批判性。l首先要从母亲的话中听出母亲说话的目的是阻止儿子出去,原因是担;L、JL子出去不安全,所以两句话都是从不.安全的角度说的。儿子发现了母亲说话中存在着角度片面的漏洞,那就要从“出去干活也有安全的可能’’这个角度去说服母亲。而儿子要达到出去干活的目的,也必须打消母亲的顾虑,从不会受到世人打击,不会受到神的惩罚这个角度去说。于是,儿子应对母亲说:“我在社会上假如为人正直,神灵就会庇护我,一一而不会惩罚我;我在社会上假如为人不正直,世人也就不会打击我。这样看来,岂不是怎样都不会遭殃吗?〃二、说与思维(一)有声语言与思维概述1.有声语言与思维的概念有声语言,即如播音‘朗诵、演讲、相声、评书、话剧以及平时的谈话等有声的语言形式。思维是人对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以感知为基础而发展的。这里的有声语言思维,即在有声语言交流中形成的表达思维。274
2.有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笛首先,有声语言是思维的最佳表现形式之一,没有语言,人三类就无法进行高效的思维,语言是思维的最佳表现形式,舌头声裂带配合,能产生多种声音r表达丰富的意思。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流畅而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反之亦然。人类的有塞声语言,只是一种思维的外在形式,流畅的表达,需要连贯而有实逻辑地思维,所以二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譬用刁(二)有声语言与思维运用分析_1.在有声语言谈话活动过程中,必须突出语言思维的训练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多说多练,多参加演讲活动,就能提高有声语言能力。而事实证明,忽视语言思维的训练,一味强调学生多说多做却往往事倍功半。学生在欣赏一些名家演讲或是一些精彩辩论时,只知道语言的精彩或是深邃,却并不知道为什么精彩,为什么深邃,没有从作者思维上去揣摩、体验和学习,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在实际学习中,许多人认为思维训练是隐含在说话、训练之中的。这种看法有一定的缺陷,有声语言作为思维的外化形式,更多体现的是思维的整体效果,所以在训练中不能单纯依靠说话实践,要有意识地强化语言思维,这样才能让语言表达能力得到真正而快速的提高。:2.有声语言结合思维进行训练。有声语言训练,要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重视口头表达。如果孤立地去搞思维训练,而将口语训练与语言思维训练分成两个独立的层面,不但思维训练会流于形式,口语表达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3.训练语言思维,重视知识经验积累知识和经验是我们进行思维的材料,,思维即是对知识经验的275奎炒—■≯寸尚
解密语言背后的思维力量认识加工。一个人头脑空空,既没有生活积累又没有知识积累,思维就无法展开。所以,在重视思维训练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知识经验的学习和积累,才能为思维发展创造必要条件,才能真正体现语言思维的核心作用。为此,在实践学习中,一定要养成勤于观察、留意生活的习惯,注意积累感性的经验;同时要在观察中勤动脑,学会分析事物,才能用准确的语言,把所见所闻表达出来。要积累知识性的材料,就要让受训者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受训者阅读量不足是个大问题,这是造成我们有声语言思路狭窄、空洞乏味的一个重要原因。受训者在阅读中勤于动脑,多加思考,向作者学习精彩的语言,揣摩作者灵动的思维,才能在有声语言表达中旁征博引,用良好的思维能力去征服听众。4.案例分析我们来看一场辩论赛中的有声语言与思维的交织运用情况。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来宾、对方辩友,大家好。为政论政,在商言商,辩论会自然要涉及辩。今天我方的立场是真理越辩越明。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所谓辩则是以一定的逻辑基础为规则,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与不同的观点交流、交锋;而明即清楚明晰。真理越辩越明就是说真理在其他思想的论辩中更加清晰明白。人类的历史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传播真理,进而摆脱蒙昧、无知、愚笨的历史。我们热爱真理,敬仰真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然而,认识真理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它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辩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人们为了寻求真理,要同无知辩,同偏见辩,向未知挑战,与荒谬斗争,同强权抗衡。俗话说:“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人们在长期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正是认识到了真理越辩越明的道理。当然,我们不否认实践在探索真理和276
检验真理中的巨大作用。它是必要条件,而我们认为辩是使真理明的充分条件。第一,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辩可以使认识由片面到全面,由含混到清晰,由肤浅到深刻。大千世界万物运行,无数规律隐藏在表象的背后,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检验。然而,人们的认识水平是有限的,正所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是,人们用辩来辨明真假,用辩来裁决真理和谬误。在辩的过程中,真理逐渐由萌芽走向成熟。第二,在真理的传播过程中,辩可以为大多数人所掌握。真知灼见产生之时,习惯与偏见就早已站在它的面前,它们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真理最初只被少数人掌握。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如古罗马的李维所言:“真理之火有时会变得暗淡,但它永远不会熄灭。”真理与谬误的争辩终将以真理的胜利而告终,而真理之光必将照亮整个人类。谢谢大家。(掌声)主席:谢谢崔同学,下面我们请反方的第一位代表萧俊仁同学表明立场,他的时间也是3分钟。反方一辩:大家中午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人说:“我是为真理而战。”德国人也说:“我是为真理而战。”就连法国人也说:“我是为了真理呀!”大家都各言其说。结果我们发现真理是什么?真理是躺在地上千千万万的尸体呀!培根说:“研究真理,认识真理和相信真理,那是人最崇高的美德。”真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它又可分为主观与客观真理,我觉得今天的主席非常英俊,这是主观真理。地球绕着太阳转,这只是客观真理。辩只是一种行为,不是规律,它建立在两个或更多的对立观点之上。对方辩友犯的最令我们遗憾的错误就是将辩等同于一定是善的,讲道理、说真话就是辩,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辩是这样子的吗?(掌声)显然不对呀。而我方今天要说的口舌之战、笔墨之战就是辩的表现了。而越辩越明则是指277第■■■I部分综△口实践篇惫撕』■..秽尊尚
解密语言背后的思维力量将真理从局部到整体,。.从相对到绝对的整个不断升华过程。真理不会越辩越明。第一,真正使真理明朗化要靠经验累积,实践领悟。而辩则是独立于人类寻找真理的整个过程之外。它只是提供了一个场合,让不同的意见、不同的思想可以发表出来。但是,辩本身是不具备生产性的。辩所带出的思想并不能实现何者更接近真理,因为我们能说获胜的一方更接近真理吗?不。真正使真理更明的要靠实践。第二,辩这一行为由于有了人的介入,使得行为有了种种的局限,从人性的不完美到权利的介入,从表达的缺陷到语言的局限,都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真正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结果越多的辩论想来是离真理越来越远吧!第三,一些真理根本不会越辩越明,许多哲学命题与主观真理无论怎么辩也辩不明,知难行难何者更易?可否统一。请问被辩明了吗?一个圆形不会因为我们的辩论而变成正方形,一加一等于二也不是辩论而来的。像这种不辩自明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综上所述,辩本身并不能将真理的不明之处明朗化,感性之处理性化,主观之处客观化。谢谢。①,这是一次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决赛的一个片断!辩题是“真理是否越辩越明”。,正方一辩,一开始就摆事实,运用逻辑严密的理论,旁征博引,从认识真理的过程中挖掘出“辩’’在认识真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正方的观点一直是十分鲜明的,而且有理有据,看似牢不可破。而反方,对于正方提出的论点,抓住了①余培侠,舒零主编:《正方反方评方——历届国际大专辩论会辩词精选精评》,西苑出版社,2002年版。278
“辩”这个词只是种行为,及其意义的中性。他提出“它不具笛备生产性〃,再顺着这根主线牵出了“辩’’的主体的局限性,以三此来否认正方提出的事实。跫辩论一开始,正方一辩看似咄咄逼人,而反方“辩〃却能够运用良好的语言思维能力,奋力反击。,燹这场辩论中,双方都展示了语言的优美和思维的条理性、严卖密性,很好地将语言和思维结合到了一起,给人以美好的享受。馨扁三、创新思维与做人做事‘事实上人人都可以成为有创造性的人,就看你如何发掘自己的创造性。我们如果发现自己缺乏创造性,可以参照下列的标准,检查自己的不足之处。第一,缺少确定的奋斗目标;第二,惧怕失败;第三,担心成功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第四,贪图眼前既得利益;第五,害怕生活的改变对自己不利;第六,缺乏体力或精力。只要充分发挥自J己的能力,认识并注意克服自己的缺点,就一定能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并且在所进行的创造中获得无穷的乐趣。要成大事,首先要做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充分利用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样就会在拼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创新能“激活’’自己的异常思维和才智,从而激活自己全身的能量。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投石问路者,或难或易,或明或暗,或悲或喜,仿佛不停地挣扎在一个个“陷阱’’之中。因此用有效的创新点击人生火花,成为生存的梦想和手段。谁要抓住创新的思想,谁就会成为赢家;谁要拒绝创新的习惯,谁就会平庸!这就是说,一个有着思考创新习惯的人,绝对拥有闪亮的人生!案例一:在美国东海岸有一家著名的毛皮公司,公司的工作人员中有三人是亲兄弟。一天,他们的父亲要求见总经理,并提出为什么279葚渺』爹拣l尚
解密语言背后的思维力量三兄弟的薪水不同?大儿子的周薪是350美元,ll、JL;子的周薪是250美元。,』二儿子的周薪则是200美元。总经理听完后说:“现在我叫他们三人做相同的事,你只要看他们的表现,就可以得出答案了。”总经理先把老二叫来,吩咐说:“现在请你去调查停泊港边的H船,船上皮毛的数量、价格和品质都要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尽快给我答复。”老二将工作内容抄下来后就离开了。5分钟后他便回到总经理办公室作了工作汇报,原来他是用电话向H船了解情况的。总经理又把老三叫来,.盼咐他做同样的事情。1小时后,老三满头大汗地回到总经理办公室,一边擦汗一边汇报,他说他去了H船,同时,将亲眼看到的船上的货物数量、品质等情况作了详细的报告。最后,总经理把老大找来,吩咐他再去H船,调查其货物的情况。3个小时后老大才回到总经理办公室,他首先重复报告了老三的报告内容,然后说他已经将船上最有价值的商品品名详细记录了下来,为了方便总经理与货主订契约,他已请货主明天早上1 0点钟前来公司一趟。返回的途中,他又向其他两家皮毛公司询问了货物的品质、价格,并请与该笔买卖有关的本公司负责人于明天上午ll点到公司来。暗察了三兄弟的工作表现后,父亲高兴地说:“再也没有什么能比他们的行动给我的答复更满意了。’’三个儿子的行为实际上是三种思维方式的结果,在这三种思维方式指导下,呈现出了在生活中人们做人做事的三种状态。在三个儿子的行为中,我们要重点考察他们行为涉及的要素,因为这是创新与否的关键因素。完成这一任务,老二只用了5分钟,他仅使用了电话,脱离了实际;老三行为指向的要素看似不折不扣地完成了任务,但这只是最常规的生活逻辑行为,缺乏创新因素;在老大的思维中,不仅要完成交付的任务,还要引入更多要素,所以创造性地完成了任务。在创新思维指导下做人、行事,必将给有关人等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巨大利益。
案例二:‘有一个公司,老总通过许多方法想提高劳动生产率,他发现有四个车间采取了许多办法去提高劳动生产率,刚开始初见成效,可提高到一个临界点时,再想提高就非常困难了。怎么办呢?有人就给老总出了个主意,让他分析这四个车间的员工构成,老总就发现第一个车间都是男性,就加了几个女性进去,效率提高了,这里你是不是想到一个俗语“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呢?第二个车间都是一些青年人,老总就加了几个中老年员工进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