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创业谜底-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融危机就此开始。当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的经济也不可能独善其身。由于外部因素,中国的股市陷入低迷,沪深两市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出现大幅波动,中国消费市场一片萧条,实体经济开始走向低潮,民营企业出现大规模的倒闭潮,企业下岗工人总数达到了1000多万人。此外工业库存产品过多造成了结构性过剩,中国遭遇了又一次的挑战。更有甚者说,中国很有可能熬不过1998年的夏天。这次的衰退无疑是恐怖的,如果中国解决不好相关的问题,很有可能导致整个20年的改革成果付之东流。”
方伟晨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不过,中国却闯过来了,国家的三大改革策略帮助中国不但没有在危机中倒下,反而形成了新的增长点,让中国跑步迈入了二十一世纪。这第一个政策就是利用房地产市场刺激中国庞大的内需。在1998年夏,作出决定,包括政府机关在内的所有企事业单位停止了实行40多年的实物分配福利房政策,开始实行商品房政策。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出台政策,允许商业银行开展住房按揭贷款服务,两大政策刺激了房地产的复苏。中国的房地产热就此开始,直到现在,房地产仍然是中国人最喜欢投资的产品之一,也是中国老百姓一生中最贵的消费品之一。第二个就是启动城市化建设,从1998年开始,政府发行长期建设国债5000多亿元,其主要用于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又在农民手中购买了大量的土地,搞城市化经营,现在我们知道很多城市已经越建越大,其正是由于那时候的政策所开始的。第三个政策是为了解决当时的结构性过剩问题而制定的,方法就是取消外贸限制权,允许东南沿海的民营企业进行进出口贸易,从那年起a开始走向全球。当然,这也要归功于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它让包括东南亚在内的各个国家经济陷入萧条,曾经生产于这些国家的制造产品由于金融危机已再无市场竞争力。中国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机会,开始发展对外贸易,中国当时廉价的劳动力让中国制造物美价廉,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中国找到了合适的加工厂,从此,中国成为了世界的加工厂。”
………………………………
68。第68章 外贸时代
方伟晨停顿了一下沾沾自喜地说道:“当然,我的成功也受益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开放,2001年时,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我当时就在思考,是否机会就此到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以及细心的调查,我认为,在江浙一带办外向型加工企业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就东拼西凑管家里和朋友借了五万元钱开始从生产零部件做起,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中国制造竟然能持续这么久,如今,我们那批下海的商人有很多都已经成为成功的企业家了。”
杨广听着入神,在十年前,他没有这样的眼光,在那之后他没有了这样的机会。是啊,机会总是稍纵即逝。不得不说,在十年前,如果你在东南沿海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来源,这都没有关系,只要你有一颗不怕失败的心,并且肯吃苦,那么,你便拥有了天时和地利,在那个时代,机会到处都是,没有技术可以学,没有资金可以借,因为市场很大,因为机会很多,成功的概率就会相对大一些。
杨广感叹了一声说道:“哎,还是你运气好啊,遇上了好时候,真羡慕你啊。”
“好时候是好时候,可是那个年代的人有很多,为什么偏偏我就迈出了这一步呢?当时,我在一个国企上班,当我想要辞职来东南沿海下海经商时,我父亲坚决反对,他认为我是疯了,放着好好的工作不要,非要跑到这里来吃苦,还拿断绝父子关系来威胁我。之后我与他做了一个保证,先停薪留职,来闯二年,这二年后,如果我成功了,就按照我的方式去做。相反,如果我失败了,就必须乖乖地回到上班。刚刚来到时,我什么也不懂,根本不知道该从何做起。当时,东南沿海一带有一些做外贸的企业,我为了学习就找了一份做外贸的工作,由于我有学历,英语水平也高,因此就找得了一份在比较大的外贸公司工作的机会。那时,我工作非常用心,是我分内的工作积极努力地去做,不是我分内的工作我也热心帮助,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能快速学到外贸知识。由于我努力好学,短短三四个月就已经能够独立地完成一笔订单的全部流程了,工资也比刚开始时翻了一翻。不过,我却毅然决然地提出了辞职,因为我知道,我来到这里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创业,即使为别人打工打地再好也不可能当上老板。辞职之后,我就自己做起了外贸生意,刚刚开始做的时候,手上一个客户都没有,压力真的特别大。”方伟晨侃侃而谈。
“自己做外贸?就你一个人?”方伟晨之前并没有与杨广提起过这段经历,所以,当方伟晨说起时,杨广颇感兴趣。
“是啊,就我自己做。”
“你一个人能做得过来吗?再说,做外贸生意不是得有资本吗?”杨广问道。
“哈哈,一看你就是外行,没做过外贸生意。做外贸时,每个客户出货之前都会付三成的钱,之后就要看你与工厂的关系和周旋能力了。当时,我在这方面可以算是一把好手,和很多工厂的关系相当不错,他们都信任我,不过,说实话,即使这样我也赔上过不少的单子,做外贸的环节太多,稍微一个不小心,整个单子就会被毁掉。”方伟晨解释道。
“哦!都有什么环节?说来听听。”杨广对方伟晨的创业史相当感兴趣。
“从找客户开始说起吧,首先就要选好样品,给样品拍图片,做好价格表,建立网站。然后就要到收索引擎上把你产品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搜索,找到国外的客商。然后向潜在客户推荐产品,回答客户的问题,回复客户的邮件。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却相当劳精劳神,不仅要天天对着枯燥无味的电脑屏幕,而且,我们与国外客户又有时差,弄得自己都不知道是黑天白天了,并且很多时候,你和客户聊了好几天,人家一个单也不下,只有付出没有回报,让人感觉很绝望。最初,做外贸的时候我找的都是一些小客户,原因很简单,这些小客户大公司不愿意接,我们这些个人做外贸的只能捡别人不要的客户养活自己。找到了客户还只是第一个环节,之后就要跟客户交谈,询盘,报价,联系工厂出样品,因为这些小客户的单子都是小单子,所以大工厂都不愿意生产,我就得去找小工厂来加工。在工厂加工期间,我还必须得去跟单,如果稍有不慎,比如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客户的要求,或者加工的时间太长,耽误了客户的交货日,那么你就会面临损失的风险,所以跟单要勤,不能嫌麻烦,也不能急躁,有时客户那边催的急,而工厂那面又排不出时间生产,我被夹在中间就得两边解释、劝说。再之后就是交货,在货款未到之前,日子相当难熬,什么自然灾害了,恐怖分子了,只要有灾难发生,你的货款就有可能打了水漂。当然,这中间也穿插着很多其他的工作,比如报关、提单、仓储,说起来,做外贸琐碎的事特别多,而且有时候还要看别人的脸色活着,尤其是大客户,人家有实力,所以也特别霸道。很多人说我们有钱的人都特别的牛,开豪车,住豪宅,一副大爷样,其实,我们都是从孙子熬过来的,只是你们没见过而已。”方伟晨一边回忆一边感慨地说道。
“原来你创业之初这么不容易啊。”
“是啊,所以后来我也在思考,单纯地做外贸是否会有未来?一来,利润太小,二来,当时有实力的外贸公司太多,我自己也很难壮大。所以我就开始办起了工厂,一边外贸,一边办厂,两不耽误,相互协作发展。”
“也就是现在的这个工厂喽?”杨广问道。
“最初的时候哪有实力办这样的工厂啊。当时,我只想选择门槛低、有市场的产品来办厂,所以就四处观察、打听,最后终于选好了方向。接着就要实地考察,看看别人是怎么生产的,对于加工生产来说,我那时还是外行。可是人家江浙一带的人精明地很,谁会让陌生人没事进工厂里面随便看啊。因此,当时我就打着外贸的名义到一些工厂学习工艺流程,学习各个细节,包括如何压模,如何翻砂等等。等学的差不多了,就得找场地,买机器,找压模师傅、打板师傅等等。等万事具备了,我就得找客户了,那时租了场地,买了机器的我已经没有实力再在商贸城租店面了,所以我就像以前那样在网上找客户,或者找个付费平台,如阿里巴巴这样的网站合作。可是毕竟我没有实际生产经验,而要想让客户订货还得有样品啊,那时我就在各种夜市上像淘宝贝一样买各种商品,淘回来就让师傅们打板,翻砂做样品,然后推荐给客户。不过,在我的工厂起步阶段时很难找到大客户,我就只能接那些别人不想要的小客户,他们想要什么样的产品,我就研究什么样的产品,生产什么的产品。就这样,一来二去我手中能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了,通过长期的积累,客户也越来越多了,工厂也算是步入了正规。再后来,我有了实力,也能参加广交会了。虽说创业不易,但是坚持下来之后也算是小有成就了。”说起自己成功的往事,杨广满脸都是喜悦、兴奋与自豪。
“所以说,你一直是我的偶像嘛,总能找出正确的道路和方向。”杨广夸道。
“哈哈,你客气了,其实运气也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如果不是遇到了好的时代,我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的。”方伟晨乐呵呵地说道。
“这也不全是因为运气,至少你眼光长远,有远见,敢于在稳定的时候下海冒险。我想,如果没有这样的眼光,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的。”杨广说道。
“哈哈,说到我有远见,这还是真的。”听见杨广夸自己,方伟晨也相当开心。
………………………………
69。第69章 创新的难题
“是啊,如果你不是独具慧眼,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会来向你请教了。”杨广停了一下,接着说道:“那么,也正是因为你所说的,中国迈过了那两次衰落,所以你认为目前中小企业面临这些困境也会如前两次一样可以得到解决,是吗?”
“是的,中国的大环境相对于前两次来说已经好多了,我认为这次中国的整体经济不会有太大的灾难,反而中小企业会因为这次危机而得到一轮新的洗牌。”方伟晨自信地说道。
“洗牌?”
“是的,一次洗牌。我认为首先要洗牌的就是我们这些外向型加工企业,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刚刚我也说过,这些企业做的就是简单的平面扩张、求大求快,差异性弱、模仿性强,文化含量低、逐利倾向高。结果,大多企业绕过了产业技术的战略制高点,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总结来说,我们这些企业就是简简单单的国外加工厂,没有自己的创新,没有自己的高技术,没有自己的品牌。人家经济好的时候我们还可生存,别人一旦遇到危机,首先遭殃的就是我们。我觉得此次欧美国家的经济危机对于中国的制造业企业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因为过去这种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太多,大家都没有自己的闪光点,所以只能打价格战,谁给的价格低谁就能够抢到市场订单。因此很多企业的利润率越来越低,不可能有多余的资金用于产品创新或者是技术更新。大家都一样,只能盲目的低头走路,谁都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抬头看方向,因为你一抬头,别人就都跑到你前面去了。现在好了,国外的订单少了,东南沿海那么多的加工企业没有生意做了,这就必然会导致很多的企业无法继续生存下去,会面临倒闭潮。目前确实也发生了这样的现象,现在是外向型加工企业的冬天,很多企业都会死去。但是冬天不会一直持续下去,那些没有在冬天死去的企业将会看见未来的春天,我想这个春天一定会更美,因为再也没有那么多的企业与他们争抢食物了。不过,虽然春天早晚会来,但是,东南沿海的企业也不能坐在那里干等,想要熬过冬天就必须改革。”方伟晨长篇大论地说道。
“企业改革?怎么改?”杨广问道,这是他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因为大德公司目前的改革计划就是由他设计的,所以当方伟晨说道“企业改革”时,杨广尤其的敏感。
方伟晨顿一顿说道:“企业改革,说实话是一个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却相当困难的事情,否则,我也不可能整天愁眉苦脸。不过,说起企业改革的大方向我还是知道的。第一就是把中国制造改革成中国创造。一字之差,含义却大大不同,一字之差,难度也大大不一样。如果有机会,你就去看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创造能力吧,一个波音公司是中国一千个企业都无法比的,中国在美国进口一个波音飞机相当于向美国出口一亿条裤子,可见,中国制造相对于美国创造相差有多大,可是我们目前却无法改变这样的事实,因为人家有技术,因为人家生产的产品咱们生产不了。还有汽车行业,别看现在中国的汽车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但是最核心的发动机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企业的手中,我们只能进口。所以,在我看来,我国的很多企业应该利用好这次危机,认认真真地加大创新投入,在春天来临之时让企业脱变。话虽如此,不过企业要想技术创新也着实不容易,我办企业这么多年,就一直想摆脱单纯的加工厂的窘境,曾经也试了几次企业转型,可是都无功而返。”
“企业创新都有什么困难?”杨广插话问道。
“呵呵,困难也不多,但是单独靠我们这些小企业是永远无法解决的。”方伟晨说道:“这第一个困难就是资金投入太大,要想开发一个创新的产品就得投入相当大的资金,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部件,没有个几千万、上亿元是不可能研发出来的。第二点就是周期太长,我当时为了开发出一个市场上没有的产品就花费了一年半之久,而且我公司研发的还是一个不是需要非常复杂技术的普通产品呢,如果想要开发技术含量高、研发难度大的产品没有个十年、二十年我想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现在的企业家,不,应该说现在的整个社会都非常浮躁,放着有眼前的利益不赚,谁愿意花费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去搞研发啊。第三点就是风险太大,很多你研发出来的新产品会不会有市场是未知的,你想想,假如我花费了几亿元,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终于研制成功的了一件产品,可是没有市场,没人来买,我不得疯掉啊,哪个傻子会干这么傻的事情。还有第四点,中国企业的研发能力不强,但是复制能力却非常强,你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研发出来的产品,人家两天就做出山寨的了,而且还比你卖得便宜,因为人家没用那么多的资金去开发呀,你说可气不可气,别看中国研发新产品的能力不怎么样,但是山寨能力实在厉害,做出来的东西能以假乱真,这是让人不得不佩服的,这也让很多想要研发新产品的企业望而却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才的问题,假如我想研发新产品,我有钱,有时间,不怕失败,也不怕别人复制,我就想研发出来新的东西,但是你却没有有研发能力的人才。为啥?因为现阶段中国的大多数的大学生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学生,而应该责问整个教育,所有的学生从小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从来不重视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所有的学科,只要能有好的记忆力,能够背诵下来,就能得高分,高分就能上好大学,上了好大学后学习的又都是理论,没有任何的创新贯穿于其中。而且最让人悲哀的是,那些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往往是那些记忆能力差的人,这些人由于教育的方式以及考试的方式与他们擅长的东西不同,而不能走入更好的学府,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当然也就不能进入更有创造性的公司,最后,整个中国有创造能力的人才都被教育给抹杀了。”说着方伟晨连连摇头。
“是啊,教育问题的确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啊,看来民营企业想要创新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呀。”杨广也摇头说道。
“不过,企业改革也不仅仅是技术改革和产品改革,还可以改变原来的销售对象。也就是从原来的外向型变成内向型。这也是沿海加工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途径。”方伟晨继续说道:“时代不同了,曾经那些不爱花钱,不敢花钱的人都老了,新的70后、80后、90后已经长大了,并且,逐渐成为了消费的主力人群,这些人大多数都没经历过旧社会的艰苦,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想要什么家长就给买什么,头脑中节俭的概念远远没有老一辈人那么强,当然,这代人也有着先进的消费观念,比如什么月光族啊、刷信用卡提前消费啊,这在过去是根本无法想象。这种现代化的消费观念也可以促进中国的内需,让消费成为主旋律。如果我们这些企业把握得好,政府引导得好,我相信,中国强大的内需一定会带动一轮新的经济增长,中国也会迎来新的市场。”
“这倒是事实,我们公司的那些年轻人,尤其是那些小姑娘,整体聊得就是昨天买了什么衣服,今天买了什么包包,明天要买什么鞋子。每天都换不同的衣服,而且还都是高档品牌,让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人有些看不懂。不过,我觉得这样的消费才是对的,否则攒了一辈子的钱,却什么福都没有享到,多亏。”杨广说道。
“是啊,消费带动内需,内需带动生产,生产带动就业,就业带动富裕,富裕带动消费,这样的循环才能持久,才是正常的经济循环。”方伟晨感慨地说道。
“那么,你的公司也准备转型到内向型了?”杨广问道。
方伟晨笑了笑,没有回答,不过杨广可以看得出来,他已经做好转型的准备了。
………………………………
70。第70章 吴明与邱雪
这一天,由于杨广不在,夏暮晨也就没有了束缚。他早上来到分公司,呆了一上午,却一直没有事做。
分公司的办事处特别小,没有多余的办公桌,他就只能坐在经理办公室的沙发上,无所事事。经理陈有为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办公,这让夏暮晨感觉有些不自在。
到了中午,杨广电话通知给办事处,说今天下午没方法回来了,之前约定下午要开的会议也就此被取消了。
因为今天是星期六,因此,夏暮晨提出先回宾馆,如果有工作再让张宇通知自己,当然,陈有为也比较愿意,他不是夏暮晨的领导,没办法安排工作给他,而他坐在那里,自己也有些不舒服。
这天下午,夏暮晨算是给自己放了半天的假,无所事事的他便找到了大学时期的老友吴明。
“你小子在呢?”电话那头的吴明得知夏暮晨来到后惊喜地说道。
“是啊,昨天刚到的。”夏暮晨答道。
“那你怎么不早告诉我?都来第二天了才通知我。”吴明责怪道。
“我又不是过来玩,是陪领导来办公事的,今天正好领导去见朋友,所以我才有空找你。”夏暮晨解释道。
“行啊,这么快就能陪领导公费旅游了,看来你比我厉害啊。”吴明调侃道。
“我哪能和你相比呀,我顶多是陪领导出差。你是放长线钓大鱼,先把大老板的闺女追到了手,然后再慢慢发展。”夏暮晨也调侃地说道。
“切,我们是真爱好吗,毫无利益关系。你在哪呢,一会儿我约好邱雪,然后我俩一起去找你。”
夏暮晨把自己的地址告诉给了吴明,便一个人坐在宾馆等待着二人。
邱雪与夏暮晨、吴明是同一个学校外国语学院的,她人如其名,皮肤雪白,嘴唇樱红,一副傲慢的样子,第一眼望见让人感觉很高冷,不过熟悉之后便会发现她的小幼稚。也许是因为皮肤过于雪白,她的眼皮给人的感觉清澈透明,眼睛显得尤其明亮,她最标志的特点就是那颗长在右侧的小虎牙,每次说话或是闭嘴微笑时都会露出,让人觉得非常特别,很多人都说,长得好看的才叫虎牙,长得难看的那叫獠牙,邱雪一定是属于前者的,她被称为外国语学院日语系的四大系花之首,学生时代也曾被无数个男生追求过,不过她却偏偏与吴明成为了恋人。
吴明算是夏暮晨寝室中长得最帅的,他身高183,篮球、网球样样精通,而且能弹得一手好吉他。吴明很阳光,虽然同样擅长与女生搭讪,但是吴明与李峰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李峰是一个存粹的花花公子,属于和一个女生玩玩就撤的。而吴明不同,他比较钟情,虽然也交往过几个女友,但是他更用心,更懂得体贴女生。
吴明与邱雪的相爱有点像个童话故事。他们相识于一场篮球比赛,当时正是吴明所在的班级与整个日语系的篮球友谊赛。为什么要一个班级与一个院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