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滴血瞳-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战争和朝廷的追杀与民族文化迁徙秘密等暴露予敌人,不得不将文字焚烧,抹去,当仅有的那些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去世后,文字也随之丢失,留下的只有现在的那写在衣服上的文字。

    苗族是一个不断被驱赶甚至被消灭的民族,但他们一直没有对生命和祖先的放弃,自五千年前开始,爬山涉水,经历千难万苦,从中原逃到云贵高原和世界各地,朝着太阳落坡的地方寻找故乡,用血养育古歌和神话,没有怨恨,把悬崖峭壁当做家园,梯田依山而建,信仰万物,崇拜自然,祀奉祖先,忘却仇人。

    “总之,最近几日,我们就要确定时间要不要去到那边了,我还有些事情,我先走了。”崔明素慢慢地起身,走到门口的时候却又回过头来,“对了,你们的费用我会出的,一份不会少,报酬方面请不要担心。”

    “妈的,老子不去!”崔明伏坐在了一边,愤愤然,“苗疆那一脉的事情,我们管不了,咱们又不是神仙,怎么可以管得了那边的事情呢?”

    “我肯定要去!”崔明丽的语气倒是极为的肯定,“明素是我的师姐,我不可以放下她不管。”

    我点了点头,“嗯,我也去,你正好可以在家看家,省得老崔头回来的时候挨打。”崔明伏被我们气得腮帮子鼓了起来,就仿佛是一只大蛤蟆。

    正在此时,王哥跑了过来,面色十分的着急,“怎么了?王哥你怎么这么急啊?”王哥听到之后直摇头,“嗨,其他的先不用说了,赶紧去我家吧,桑林婆婆貌似不行了。”

    “什么?”我们三个人听到之后同时发声,顿时便朝着王哥家的位置跑了过去,我的心里面十分的着急,最近事情多,也好长时间没有去看桑林婆婆了,但是她的身体却每况愈下,谁晓得,却也来的这么突然。

    “咳咳咳……”刚刚走到门口,便闻到了一股极为浓重的药味儿。王哥家的大门敞开着,桑林婆婆的咳嗽声都清晰可闻。

    “你们来了……”王嫂子手中拿着一条毛巾,坐在床边,在给桑林婆婆擦拭着额头,她转眼看我,目光里面写满了忧虑,“小天,婆婆刚刚还在念叨着你呢。”js3v3
………………………………

第八百零三章 悬棺厚葬

    我胸口处顿时涌出一种火热的感觉,我看着在床上躺着的桑林婆婆,她整个人干枯的貌似是一具柴火,整个人看起来也十分的憔悴,嘴巴翕动着,满脸的皱纹,在她的脸上晕开,带着一种诡异的色泽。

    “桑林婆婆……”我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喊了她一声,害怕惊扰到她。

    “婆婆,是小天来了,您起来喝口水,您不是说有话告诉他吗?”王嫂子慢慢地扶起了桑林婆婆,桑林婆婆的眼皮眨动了几下,旋即慢慢地张开,侧眼看向了我,“你来了……”桑林婆婆艰难地说了句,声音沙哑地就仿佛是一个沙瓤西瓜。王嫂子赶紧把水端到了她的面前,平心而论,这么些年,王嫂子对于桑林婆婆的照顾可谓是尽心尽力,也算是很不错的了。

    “婆婆,我在呢,您有话慢慢说……”我伸出手,轻轻地拉住了桑林婆婆的手,桑林婆婆的手也暖呼呼地,她反手握住了我的,我可以感觉到此时的她真的是很激动。

    “小天啊,婆婆今天也算是到了该去地狱的时候了,以前,我总是很害怕这一天的到来,但是现在我看透了,我一点也不害怕了,死亡是一个终结,人生也是一个过程,没有这一步,人生不能成为完整……”桑林婆婆的精神突然变得很好。这让我无限的意外,难不成现在的他当真是回光返照了吗?

    “您别这么说,您……”话刚说了这么多,我顿时觉得自己的嗓子里面犹如骨鲠在喉,桑林婆婆是何许人也,她自己的命运,难不成她还不清楚吗?

    桑林婆婆深深地吸了口气,“好了,孩子,不要再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我也清楚自己现在是什么情况,现在的我,身体就已经是千疮百孔了,我知道自己的时日俨然不多了。那个小飞鱼你不要我也可以理解,但是我死了之后,我也请你连我的身体还有小飞鱼一起送到我们苗寨里面去。”

    桑林婆婆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我的,她的眼睛无限渴望地看着我,我也看向了她,心中顿时一阵紧缩,“好的,婆婆,我答应你。”

    落叶需归根!这个道理对于他们这老一辈的人来说,是雷打不动的,何况桑林婆婆帮助了我这么多,对于她临终前这个要求,我肯定要满足她。

    “你去了之后,把这小飞鱼给我们族长,他名字叫做桑林鲲,交给他,我才放心,否则的话,这小飞鱼落在其他人的手中,我肯定是不放心的,孩子啊,有些时候,你做的是对的,小飞鱼是好,但是也需要看看事情的两面性,好的东西必定在某些时候也是一把双刃剑……”说完了这么多,桑林婆婆深吸了口气。

    而后,她转头看向了王嫂子,“这么两年麻烦你们两口子了,就算是之前你们有做错过一些事情,但是现在来说,你们也弥补了,我老太婆没有什么好说的,我知道你们给我选的有墓地,但是我也必须要遵守黑苗一脉的习俗……”

    说完了这些,她冲着王嫂子摆了摆手,“出去吧,我们几个说会话。”

    王嫂子走出门去,但我总是觉得桑林婆婆肯定是想跟我们说一些悄悄话,所以才把王嫂子给提前支出去。

    “小天啊,你不要以为我是故意折腾人,只是我们黑苗蛊婆原本就有违天道,所以死后必定要通过特殊的方式进行墓葬,那就是悬棺葬。”她幽幽地说到。

    悬棺葬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属崖葬中的一种。在悬崖上凿数孔钉以木桩,将棺木置其上;或将棺木一头置于崖穴中,另一头架于绝壁所钉木桩上。人在崖下可见棺木,故名。悬棺葬工程艰险,耗资大,主要在贵族中盛行。

    “悬棺”一词,来源于梁陈间顾野王,其有言,“地仙之宅,半崖有悬棺数千” 。

    悬棺葬遍及川、黔、滇、湘、桂、粤、浙、赣、闽、皖、鄂等省,北方山西也有分布,主要存在于福建武夷山地区和四川与云南交界的珙县、兴文、筠连、镇雄、威信等县。与珙县悬棺葬并存的还有崖画。山西太原北边的山上也有悬棺,就在中北大学对面的土堂村后面山上,山上有一条通往汾河二库的公路,沿公路朝二库走,就能看见悬崖上悬棺。

    各地发现的悬棺葬,葬具与年代各不相同。福建武夷山地区的多系整木挖制的船形棺,属春秋、战国之物。这一地区白崖悬棺的随葬品有龟状木盘及大麻、苎麻、丝、棉纺织品残片、残竹席等。四川珙县、兴文一带的多系整木挖制的长方形棺,其上为人字坡盖,属元、明时期之物。珙县洛表悬棺的随葬品以衣服为主,其上装饰繁缛,随葬的竹筷上写有汉字。

    远古时代的人们到底是用什么办法把装有尸体和随葬物品、重达数百公斤的棺木送进高高的崖洞里去的,就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问题。

    最早对这个问题提出解释的大概是南朝人顾野王,他把武夷山中搁置悬棺的崖洞称为“地仙之宅”,意思是神仙的墓葬之处。神仙有腾云驾雾的本领,悬空置棺当然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后人据此猜测,“云是仙人葬骨”之处,故武夷山的一些洞穴也就有了升真洞、仙机洞、换骨岩之类的美称。

    《稽神记》中甚至有这样的描写:“建州武夷山,或风雨之夕,闻人马箫管之声,及明,则有棺椁在悬崖之上。”神仙已是幻想中的产物,而传为长生不死的神仙居然也会像凡人一样死去,尤属匪夷所思。不过这些说法既然得以流传,至少说明古人多认为若非神仙出手,仅靠常人是难以实施凌空悬案这种奇特的葬法的。

    清许瓒曾《东还纪程》记载,湖南常德沅江流域有一“倒水岩,石皆壁立水滨,逶迤高广”,壁上凿有十个洞穴,下临绝壑,其中有个洞穴内藏有五具棺材,“旧传为沉香棺”,如果理解为是沉香木制作的话,其分量之重自然又过于一般木棺。

    这样重的东西,又是怎样把它抬升进壁穴里去的呢?许瓒曾便向当地人请教,当地人也只能提供先人的传说,据讲是趁沅江涨水时由“健鬼引絙而上”。如果此说属实,那么就还存在一种与从山顶上吊下棺木正好相反的办法:即利用水位抬高,以船载棺而将之运进预先看好的天然洞穴或人工凿成的崖窦里,等水位降低后,便有了石壁悬棺下临绝壑的奇特景观。

    悬棺葬是古代一种比较奇特的葬式:在江河沿岸,选择一处壁立千仞的悬崖,用我们至今仍不知晓的方法,将仙逝者连同装殓他的尺棺高高地悬挂(置)于悬崖半腰的适当位置。葬地的形势各异,归葬的个体方式也略有差别:或于崖壁凿孔,椽木为桩,尺棺就置放在崖桩拓展出来的空间;或在约壁上开凿石龛,尸棺置入龛内;或利用悬崖上的天然岩沟、岩墩、岩洞置放尸棺……人死了,要找个归宿,要为失去灵魂的躯壳找一个妥当的安置办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悬棺葬和土葬、火葬、水葬、天葬等等葬式一样平常。

    有这样一侧以轶闻:1933年,一位姓陈的地方官为了探究僰人悬棺的奥秘,雇用两名樵夫,从豆沙关的绝壁上掀下两具悬棺,其中一具运到昭通省立第二中学供考察、展览。未久,两名樵夫均意外惨死。翌年,一位大号熊廷权的赈灾的官员,公务之余,到省立二中参观,看了悬棺及棺木中遗骸,又询悉惨死的樵夫的故事,便有些坐不住了,对校长再三进言:“文王泽及枯骨,古人遗骸何当玩弄?请以礼瘗之”。校长只得将悬棺遗骸归葬。这位熊大人仍难以心安,又颤颤惊惊地写了一篇诔文:“霜凄凄兮露瀼瀼,风雨剥蚀兮日月迎将。翳何人兮骨骸坚强,胡不速朽兮恋此高岗。恶有报兮善有庆,毁棺露骸兮吾意凄惶。山之广大兮地厚无疆,以为宅兆兮永此潜藏。臻百福兮降百祥,千秋万岁兮无厉无殃”。敬鬼神而远之。

    豆沙关悬棺在盐津县豆沙乡石门村关河南岸的绝壁上,紧傍213国道。秦开“五尺道”、汉修南夷道、隋造偏梁桥阁、唐开石门道,都无一例外地选择豆沙关作为人滇的门户。“关津枢纽”,“南滇锁钥”,名不虚传。关河北岸,“五尺道”贵迹、石门关古城堡、唐贞元十年御史中丞袁滋册南诏题名摩崖,昭示着这里曾有过人文蔚起的繁荣。关河南岸,削壁腾立,参天而起,高达四五百米,悬棺就存放于绝壁半腰一工方形岩坎内。

    20世纪30年代调查有棺40多具,此后或堕落入关河,或被好奇者、居心叵测者破坏,今仍存有10余具。远眺,在清淡得近乎透明的天穹下,在沉重得势将倾倒的绝壁的阴影中,尸棺累累,凌空悬置,确实会让人生出许多难以言喻的思绪,臆想出许多神魔怪异的故事,难怪熊大人要苦苦祈告“臻百福兮降百祥,千秋万岁兮无厉无殃”。

    “好的,婆婆……”我握紧她的双手,“我答应你!”js3v3
………………………………

第八百零四章 穷奇引路

    一股热流在我的胸腔当中涌动着,我顿时觉得浑身燥热不已。我忽然想起了我的姥姥,此情此景,在我的心中涌动着,触及着我心底最柔软的那个地方。

    我忽然想起来了在姥姥去世的时候,面对着就是这样子的情形,此时正在病床上面躺着的桑林婆婆,在某个瞬间我忽然觉得桑林婆婆的模样和我的姥姥是如此的相似,面前的情形和姥姥去世的时候,也几乎是如出一辙。

    “小天,谢谢你,我本就是一孤寡老太,但是没想到,却在自己的风烛残年,认识了你们这群孩子。”桑林婆婆一边说着,一边点着头。

    我和崔明伏便站在了她的身边,仔细地聆听,回想起认识的这些年岁,这位风烛残年的老婆婆着实帮助了我们许多,每次都是在危难的时候施以援手,本想着她的身体康健,可以多活几年,但目测现在的情形,估计也已经到了油尽灯枯之时。想到这里,我便深深地吸了口气。

    “还有……”桑林婆婆伸手指了指自己的床头,“里面有个东西,小天你帮我取出来。”我点了点头,拉开了床头柜的抽屉,从里面取出了一只纸鸟。

    我有些讶异地看着这只纸鸟,若说单论外形来看的话,说这是一只鸟是有些说不过去的,因为它的造型极为特别,甚至可以算的上是恐怖了。

    “这是……”我把这个纸做的东西递到了桑林婆婆的面前,桑林婆婆看了一眼,轻声说到,“这是穷奇!”

    穷奇,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古代四凶之一,据传,穷奇外貌像老虎,长有一双翅膀,喜欢吃人,更会从人的头部开始进食,是一头凶恶的异兽。

    据说穷奇经常飞到打斗现场,将有理的一方鼻子咬掉如果有人犯下恶行,穷奇会捕捉野兽送给他,并且鼓励他多做坏事。古人也把那种不重心意、远君子近小人的人称为穷奇。

    穷奇很有意思,看见有人打架,它就要去吃了正直有理的一方听说某人忠诚老实,它就要去把那人的鼻子咬掉听说某人作恶多端,反而要捕杀野兽馈赠。

    由此可见,它应该是头凶兽,而且还是一种惩善扬恶的生物。然而有些书上又说它也不是那么坏。

    在古时腊八的前一天,宫廷里要举行一个叫逐疫的仪式,由方向氏带着十二只异兽游行,穷奇和另一只叫腾根的异兽,共同负担着吃掉害人的蛊的任务,于是又让人感觉它对人还是有些益处了,之后神话被历史化,神鬼也被人格化,穷奇逐渐演变为天下四凶之一,最后终于被舜帝灭了。

    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舜将其流放,“迁于四裔,以御魑魅”。少昊为西方天帝,其母名皇娥,其父称为“白帝子”,即太白之精,他们的故事可见于古代典籍当中,非常美丽动人。

    在那里有一棵穷桑树,其果实万年一结,吃了的话天老我不老。少昊主宰西方,称为“穷桑氏”,或者“金天氏”。注意这些关键字“白”啊,“金”啊,少昊一族位于西方不容置疑,而穷奇也是被舜驱逐到了西北方向。

    据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追恶凶”的十二位神明,当中就有“穷奇腾根共食蛊”之语,这里的穷奇能驱除蛊毒害物,是一头形象正面的神兽。郭璞注山海经时,亦创作了“穷奇之兽,厥形甚丑驰逐妖邪,莫不奔走是以一名,号曰神狗”的赞诗,同样指出穷奇会作出驱逐妖邪的行为。这些为民除害的举动,与以往所表现的食善助恶的形象,有极大的差别。

    而此时,我手中握着这个物件儿,有些不知所措地看向了桑林婆婆,“婆婆,这个东西……”我询问似的看向了她,桑林婆婆点了点头,“拿好这个,我们那个苗寨处于大山深处,比较偏远,所以若是要你们自己寻找的话,肯定也是比较费事儿的,所以这个东西你们拿好,去到乌龙山的时候,在山脚下,会有人来接你们,而这个制作的穷奇,便是带着你们找到那个人……”

    我深吸了口气,点了点头,拿好了这只穷奇,想起了崔明素之前跟我们提及的湘西的事情,我突然觉得这两件事情的巧合程度几乎都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无论如何,湘西这一遭,肯定是要走了,“小天,你们先走吧,我想睡会。”

    桑林婆婆说着,便疲惫地闭上了眼睛,我深吸了口气,转身便带着崔明丽和崔明伏一起走了出去,跟王嫂子道别之后,便往楼下走了去。

    想想桑林婆婆,心中很是惆怅,“你们说说看,这究竟是不是巧合啊?”崔明伏走到了我和崔明丽的前面,向我们问到,我点了点头,“不知道,不过世间万物的生发规律,都是一开始便注定的,所以这个问题,我倒是也不晓得究竟该怎么回答。”

    但是当崔明伏把脸转过去的时候,却一下子呆住了,我整个人也呆立在当下,浑身上下,犹如遭受点击,我的那个天啦,今天到底是怎么了,从早上到店,到中午的时候遇到这一系列的事情,我都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

    因为站在我们面前的是小鱼儿,还是粉面含笑微不露的小鱼儿。

    “你们好!”她甜甜地笑着,冲着我们点了点头,而后看向了崔明丽,“明丽姐姐,今天早上有没有看到我送给你的东西啊?那些鸡血石我可是费劲波折才搞到的呢,你可要好好地收藏啊……”

    小鱼儿的声音仍旧十分的清脆,但是在我听起来却着实的刺耳,我甚至觉得这个丫头现在不晓得是什么样的道行,做起这些事情怎么可以如此得心应手。

    崔明丽淡淡地笑了笑,撩了撩额前的头发,“别这么说,你好像比我大。”

    小鱼儿脸上的笑容僵持在了当下,我拉住了崔明丽的胳膊,“好了,走吧。”

    当我走过小鱼儿身边的时候,我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此时此刻,从小鱼儿身体里面散发出地阵阵的阴寒之气,很浓重,几乎可以把我的肌肤都给冻住。

    “这娘们,没有想到这么阴魂不散!”崔明伏看向了外面。

    小鱼儿拿出了笔记本电脑,烦躁地看了崔明伏一眼,“行了,忙你的吧,这种情况论是谁都是可以理解的。”崔明伏不再多说,只是走到了一边。

    小鱼儿在一边“噼里啪啦”地查着资料,过了十分钟,我再向外看去,小鱼儿便已经走了。

    “呶,你看看,这些是悬棺的资料!”小鱼儿指着电脑。

    生活在福建周宁、福鼎、柘荣、屏南等地区的畲族同胞,有一个关于悬棺葬由来的传说:上古时,畲族的始祖盘瓠王与高辛帝的三公主成亲,育有三男一女,全家迁居凤凰山狩猎务农。

    因盘瓠王是星宿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所以他去世后儿孙们就用车轮和绳索把棺木置于凤凰山悬崖峭壁的岩洞中。其后代代沿袭,形成了古代畲族人的悬棺葬习俗。畲族的“畲”字,古时写成“輋”字,也包含了这个故事的意思:在凤凰山,有位大人物去世后,用车轮把棺木悬挂在峭壁岩洞中安葬。

    上述传说,点明了古人施行悬棺葬的用意,是为了“死不落土”。有人认为悬棺葬正是落土葬习俗的自然发展,具体而言,它与新石器时代的土葬墓有密切关系。

    还有人认为,悬棺葬与史前原始民族实行岩居有关,是人们洞处穴居生活的反映。人们生时既然住在岩洞里,死后当葬回原处。亦有人认为悬棺的形成实际上与战乱和科技水平有关,并无什么其他复杂的原因。但驳难者指出,迄今为止还没有资料表明这种葬俗的形成是与战乱有关。

    也有人认为施行悬棺葬是“孝道”的表现或是为了追求吉利。如唐人张百菰丶窃毓湃说难略嵯八祝懊指哒咭晕列ⅰ保灾辽ゼ艺喙腋咴牡浼蛟赝亮湃怂篮螅滓浴跋茸刮薄

    也有人认为古代越与濮及其后裔民族大多生活于高山僻壤中,把高山险峰、崇山峻岭视为生活的依托,或因其难以接近、难以触及而产生神秘感,进而把它作为神灵所居或通天之路加以顶礼膜拜,所以他们便把死者的灵柩置于高山峻岭的崖穴之间,这样不但使亡魂接近神仙天国,更重要的是使之易于皈附于神仙天国。

    当年,西王母宴请武夷山众乡亲的传说,并称葬有悬棺的崖洞口附近架置棺材用的木条为“虹桥板”,认为众乡亲就是从这些“虹桥板”上跨空赴宴的。有学者便据此推测这些木条的真正用途是在于沟通道路,虹桥跨空,好让崖洞中的灵魂自由出入,归返天上。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纵观悬棺葬遗存的分布,几乎都在临江面水的悬崖绝壁上,表现出行悬棺葬的民族都具有“水行山处”的特点。

    这些习于水上生活并以善于造船和用船著称的民族笃信,祖先死后,鬼魂虽然到了人鬼相隔的另一个世界,但并未离开生前所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仍将与自己家人和后代长相厮守,并保佑他们繁荣兴旺。

    “这看起来还算是比较复杂的……”我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

第八百零五章 乌龙山脉

    嘟嘟从古玉当中钻出,飞到了戴娇娇的身边,伸手一把抓住了戴娇娇的胳膊。

    “走吧,一路顺风……”我冲着嘟嘟轻轻地挥了挥手,嘟嘟便带着戴娇娇离开了这大厅当中。我坐在了地上,浑身疲惫。崔明伏也坐在了我的身边,我从口袋里面摸出了烟盒,晃了晃,却没有想到烟盒里面却早都已经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