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打造宋帝国-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种做法背后的逻辑,其实非常明确:这是代表了群体的意志。一个真正群体所做的决定,无论它有多么荒谬,它都是合法的!
原本像宋国这种小国的登基典礼,不应该会有太多国家感兴趣,然而这一次戴言的登基典礼,除了楚国和魏国以外,齐、赵、秦、韩、燕、中山等国都派遣使者前来表示恭贺。
这一切,自然是因为宋国在刚刚结束的战争中,表现实在太亮眼了!区区一个小国,竟然动员了超过二十万大军与楚国决战,并且能够在局部战场上占据上风,最后收回国土。虽然这其中有着齐国在外交上的帮助,但是这也真正的说明了宋国的实力,如今天下各国,已经将宋国当做一个与韩、燕等国实力相当的中等强国来看待了!
如果不是楚国刚刚与宋国发生了战争,魏国也是楚国的盟友,变相的成为了宋国的敌人,而没有前来宋国表示祝贺,天下的大国都来了。然而在这些恭贺使者的背后,却是戴言那略带忧虑的脸色。
就在之前与赵国使者的会面上,使者已经提起知道了戴言将要迎娶齐国公主一事。而从赵国使者那完全一副冷漠表情的外交辞令来看,赵侯雍对他可是相当不满,他已经无法与赵国取得之前那样高的信任了。
这对他来说,实在是很无奈的事。受限于实力的不足,他不得不接受齐国的要求,然而赵雍却完全不管这些,他只知道他的姐姐在宋国受到了委屈,他愤怒的情绪就这样通过赵使传递到了戴言身上。好在赵雍愤怒归愤怒,但是理智还是在的,他也知道在这背后博弈的力量乃是齐国,正是赵国的实力不如齐国,才让一个原本倾向赵国的强国被强行拉到了齐国一边!
齐国不会放任一个强大的赵国盟友宋国肆意的留在济水上游,而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联姻来将赵国那强大的影响力争取过来。虽然手段粗暴,但是他们的目的,却是达到了。
不管戴言如何向赵使保证,会在未来的天下局势中,尽可能的倾向赵国,他也没法取得赵使乃至其背后的赵国信任。而在如今他登基的关键时期,他的妻子赵雪,却压根不理会他,甚至都不愿意从陶丘来到睢阳!
失去了妻子,乃至其背后赵国的绝对支持,也让戴言真的感到了一丝危险,同时对即将到来的齐国公主保持了警惕!
在这种民间热闹沸腾,天下齐齐侧目,而自身的深深忧虑中,戴言在睢阳正式登基,由此成为了宋国国君!
这场登基典礼,戴言刻意的与以前的登基方式做了区分,完全抛弃了周礼的登基方式,取而代之以殷礼的方式来进行!在以前各国君主登基,尤其是这种得位不正的君主,大多都要邀请周天子,让周天子派遣使者前来观礼,并主持登基仪式,才算合法。而这一次,戴言完全没有邀请周天子的意思!
主持戴言登基的,乃是宋国的大巫,而祭祀的主神,也由此抛弃了社神和稷神,而仅仅祭祀玄鸟之神!这种种反常的背后,其实代表的,就是戴言意图与周文化割裂,重返殷商文化的意识!
戴言的做法,也自然引起了列国使者的注意,然而对于此事有意见的,也仅仅只有燕国和中山国这两个国家,其他强国反而没有太大的意见!
戴言稍稍想了下,就能够明白燕国和中山国的心理了。
燕国乃是周初召公的后代,此国的上层人物,有着尊贵的血统,然而遍布整个国家的臣民,却都是戎狄之属。对于燕国来说,如果没有了周天子的号召力,没有了周室的那么一层尊贵的血统存在,那么燕国恐怕很快就会沦为戎狄之国!
而中山国与燕国的想法,却是正好相反。他们本身是戎狄建立的国家,正是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认,他们才让整个国家找到了合法性。为了维持这种合法性,中山国甚至不顾会削弱国家实力的做法,在整个中山国大肆宣扬儒学!
不过戴言却是压根没有理会这两国的意见!这两国就算再怎么跳,他们也是深受齐国影响,为齐国所控制的。如今齐国已经公然表态支持了他登基为君,也丝毫不在意戴言恢复殷礼的做法,戴言何必去管这两国呢?
齐国不反对宋国恢复殷礼的做法,其实也在戴言的预料之内。自打姜太公封于齐,齐国为了能够统治东夷,就对行周礼没什么兴趣。而齐国这一简单的政策,却在未来的数百年内,在与其强邻鲁国的争斗中一直处于上风!
而如今齐国的统治者,乃是田氏,这是陈国公子的后代,往上追溯则可一直延伸到舜,这和周礼就更没什么关系了。甚至以戴言看来,齐国在稷下学宮以黄老学为官学的做法,是巴不得有人能够与周礼来唱反调呢!
而对于戴言复兴殷礼的做法,最感兴趣的,反而是地处西边的秦国!秦国因为一直地处西陲,与中原来往较少。真正受到中原列国重视,乃是从商鞅变法开始,迄今为止,也不过区区二十多年而已!
因此秦国完整的保留了对于其原本东夷部族的本性,秦国贵族普遍佩戴玄鸟的玉饰,而祭司玄鸟的庶民,更是遍布整个秦国!可想而知,当秦国使者看到了一个原本尊崇周礼,地位高贵的周室国宾宋国,开始抛弃了周礼,改兴殷礼时,会有多么高兴!
对于秦国的善意,戴言却是心中一动。如今的宋国乃是殷商遗民,而秦国和赵国的先祖,在商朝时,也都是地位显赫的大贵族。可以说,宋国、秦国和赵国,都是有着相同的文化传统的!或许日后,可以通过这种特殊的联系,来建立一个文化上的三商联盟?
不过这样的事,也还是需要宋国有了充足的实力才能办呀!在如今受到齐国的控制下,戴言也暂时的将这样的设想放下了,不过他还是对秦国使者表示了特殊的关注,并且对于秦国使者私下所提出的,两国建立特殊的关系,极感兴趣!
毕竟这一次宋国能够战胜楚国,秦国在背后可是帮了不少的忙!深知后世历史的戴言,当然能够知道秦国最后能够爆发出多么强大的力量!
如果没有他穿越到这个时代,按照历史的走向,秦国就会统一天下。如今他已经成为了一国之君,貌似秦国这么一个虎狼之国、灭国狂魔,就是最危险的敌人?
戴言丝毫不这么看!历史上灭宋的是谁?可不是秦国,而是齐国啊!而且宋国周边的魏国和楚国,可都是齐国的帮凶!尤其是魏国和楚国,毕竟虽然齐灭宋,但是最后分得宋国领土最多的,就是这么两个国家了!
秦国可以说对宋国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是秦相魏冉为了私利才从后来的五国联军口中,虎口夺食抢下了陶丘!
秦宋两国在地缘上不接壤,在宋国没有强大起来之前,秦国这样远离宋国的国家,反而是宋国最好的天然盟友!更是宋国在未来能够摆脱齐国,获得真正独立自主最为重要的保障!
………………………………
第三百二十章 联姻
戴言正式登基以后,他正式成为宋国国君,成为了天下诸侯之一。
作为宋国的君主,虽然他之前就新设立了左院和右院,来对宋国进行改革。然而在事实上,因为整个睢阳贵族统治宋国多年的传统,整个宋国的权力结构,其实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拿宋国国内的议员来说,虽然睢阳贵族中左院的议员数量只有五席,然而他们却是通过他们多年统治宋国的经验,在宋国各地争取地方的选票,最终能被他们掌握在手的,就超过了10人,如果再加上中立的贵族,乃至彭城贵族对他们的偏向,睢阳贵族几乎能在整个左院中占据压倒性的优势!
虽然代表平民阶层利益的右院,基本上都被陶丘商人的势力所占据,然而商人们毕竟没有参政的经验,在面对睢阳贵族的时候,也缺少了面对那高贵血统的底气。这些都让戴言意识到,宋国的改革,原没有这么容易达成!
不过,对于整个宋国更深层次的改革,还要让步于一件大事,这就是他对齐国的承诺!他必须要完成了对齐国的承诺后,得到了齐国的支持,才能防守把整个宋国的贵族清理一遍!
9月,在他登基一个月以后,他正式派出了使者,前往齐国,来协商宋齐两国的联姻了!
戴言之前迎娶赵雪时,就体验过了这时代的婚礼。大致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迎亲诸步骤。而这一次的婚礼,虽然乃是两个国家之间的联姻,但是大体的步骤其实也没有多大变化,让戴言的期待感降低了不少。
这一次的婚礼,因为涉及国家之间的事,基本上都是下属帮忙安排的。纳采、问名、纳吉诸步骤,戴言甚至都没有过问,就直接通过了。
轮到纳征时,也就是送彩礼时,戴言对于这一项有些犯了难。在之前迎娶赵雪时,他的身家有限,所以当时都是让宋君子喜帮忙,才勉强凑齐了一份纳征礼。而这一次,他已经是宋国国君,不提他有调动整个宋国资源的权力,就说他在陶丘的财富,就已经是一个世人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了!
之前他迎娶赵雪时,虽然作为一地封君,相比普通人拥有着数不清的财富,然而面对着赵国这样的大国,他却是不折不扣的穷逼!所以他还需要子喜的帮助,来打肿脸充胖子,给出了一个勉强合格的纳征礼!
然而这一次,做为宋国国君,外加又拥有了陶丘这一天下最富庶的城邑,他已经不需要考虑他能不能出得起纳征礼的问题的,而需要考虑的,则是出多少的问题。
这就好比同样是结婚,当身价100万的时候,给出的彩礼是一个层次当身价到了1个亿的时候,给出的彩礼就是另外一个层次了!
送礼是一门极大的学问,给得少了,别人或许会瞧不起你而给得多了,戴言也会有心痛的感觉。毕竟给出去的东西,可是落不到自己身上的,而且还会让原本埋怨他的赵雪,对他更加怨恨!
在考虑良久,并征求宗族中的老人诸侯纳征礼的规格后,他总算是确定了数目:金铜六百车,铁器两千车,其中武器五百车,农具一千五百车,丝绸五百车,茶叶五百车,瓷器五百车,玻璃五十车,鲸油百车,龙涎香五车,海船二十艘,外加含有玻尿酸的圣水百**!
在人口方面,甲士三千人,奴隶两千人,外加舞姬千余人,工匠非陶丘核心工匠五百人!
戴言想了想,觉得这样的礼物,相比起他迎娶赵雪时并没有添加太多,但是却未必能够打动齐国。在最后的清单上,他又特意添加了两样礼物:陶丘钱庄5的股份,外加东海城邑一座!
这最后的两样礼物,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头。尤其是陶丘钱庄,如今已经隐隐有着天下的中央银行的趋势了,即使戴言本身在其中所有的股份都不到一半,他一次性的拿出5股份出来,可以算得上大出血了!
当然,他通过这样的方式向齐国示好,其实也有希望齐王能够为陶丘钱庄撑腰的缘故!
而为了安抚赵雪,乃至其背后的赵国,戴言也同样的给予了赵雪陶丘钱庄5的股份,外加陶丘钢铁厂以及巨鲸商行部分股份!
哪怕赵雪本人并不接受他的这种示好,乃至不肯接受这些股份,他也依然将其转到了赵雪的名下!
戴言的这份纳征礼,齐国还是非常满意的。而戴言不知道的是,他所有的纳征礼中,齐国最为看重的,则莫过于那二十余艘海船,以及那上百**的圣水了。
对于齐王来说,他本人所拥有的财富,就更是无法计数了,能够打动他的东西已经不太多了。陶丘钱庄的股份,虽然是戴言看重的,但是齐王并没有太过在意!而齐王拥有了这其中的股份,却是让给陶丘商人开了一个保护伞,让陶丘的商人们能够在天下各国顺利的开展钱庄业务!
而齐王喜欢海船,乃至圣水,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有了陶丘那比较先进的海船,他就能够派出使者出海寻访海外仙山。虽然戴言曾经当面驳斥齐国的方术士,并直接斥其为骗子,然而在戴言离开了齐国以后,齐国方术士们又一次卷土重来,并且成功的说服了齐王,让他能够资助他们的海外航行!
这其中,甚至有方术士的佼佼者相信了戴言的大地球形说,做出了简略的球形大地图,意图通过一直向东面走,最后再从海路返回到齐国的奇人!
而对于能够永葆青春的圣水,则完全是它实在太受齐国后宫的欢迎了!齐王发现,当他拥有了这百余**圣水的分发权以后,整个宫廷为了争抢这些圣水都疯狂了!他的妃子们为了得到这些圣水,花了各种手段在他身上,让齐王无比满意!
而为了报偿戴言的这么一份厚礼,在他将妹妹送到宋国去的时候,也同样带回了丰厚的礼物!
如今齐国没有陶丘那么发达的工业,像铁器、玻璃、瓷器等都是齐国不能生产的东西,所以他们只能够在传统的礼物上想办法,来完成突破。而最让戴言吃惊的,则莫过于陪嫁的丝绸竟然超过了两千车!一直以来,整个陶丘乃至宋国在服装一项上一直都无法占据优势,而齐国竟然轻而易举的就拿出了这么大数量的丝绸,算是让戴言认清楚了齐国的实力!
另外齐国的骏马,也是让戴言,乃至陶丘喜欢名马的人惊喜不已!齐国赛马的传统比陶丘久远多了,王室贵族也有着更好的马匹,这些马的质量也远比陶丘的马匹要好!
至于陪嫁的大量人口和两座虚封的城邑,戴言只是当做平常的礼物笑纳了。
在经过了与赵国的联姻,以及此次与齐国的联姻后,戴言不得不承认,联姻果然是促进民族融合的好方式!像这种国家间的一场联姻,不仅让上层的血脉互相连通,而且促进了下层数万人的人口流动,这对于增强双方的深入了解实在是太有帮助了!
当然,戴言最想深入了解的,还是那个曾经见过一面的齐国公主!
说起来,当他初次见到这位公主时,还是在齐国田猎的猎场上,那时候他刚刚和赵雪一起,躲避着田婴所派杀手的追杀。好像在那个时候,赵雪就曾警告过他不要招惹这位齐国公主,也不要接受田思的任何好意!
如今倒好,这位齐国公主,很快就会成为他的另一位妻子了。他现在算是对赵雪食言了,也难怪赵雪会到现在都不愿理他,虽然这种事是在齐国的威逼之下做的。
同样是公主,赵雪给人的感觉,天身有种野性难驯的感觉。而田思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雍容和大气,仿佛她就是天生的公主模板一样!
哪怕是她盖着盖头,见不到她的容貌和表情,光是看着她那走路的方式,都让人感觉无比的优雅!作为习惯了一个女汉子公主的戴言,咋一想到这么一位公主将会成为他的妻子,他就感觉到无比的兴奋!
看来自己真是个混蛋啊,见到新欢就忘了旧爱,戴言不由得这样想道!
当所有婚礼的程序走完以后,戴言连参与婚礼宴会的想法都欠奉,就这么如同猴急的初哥一般,急匆匆的就进入了洞房!
戴言自己都不清楚,为何他对女人的定力,会变得如此之差了。然而当他亲手解除田思身上的武装,粗暴的在这位齐国公主身上纵横驰骋之时,他才清楚,这就是权力带给他的美妙滋味!
赵雪带给他的,是一种同生共死的感情。而田思能够给他的,是他成为诸侯,手掌一个国家,欺压一个公主所拥有的无比快感!不管他之前如何不喜欢齐国的逼婚,然而当他真的骑在齐国公主身上,这一天下诸侯贵族最垂涎的公主时,那种兴奋的滋味,让他无法言说,却又无比高兴!
他喜欢这种感觉!
这样兴奋的感觉,一直延续了三天!在这三天里,戴言抛下了一切烦扰的国事,就这样不知疲倦的在田思身上驰骋!而在这一过程中,田思从不拒绝他的要求,而是一直采取迎合的态度,这一切都令戴言无比的满足!
戴言如此“荒唐”的做法,令得宋国的贵族们忧心无比,也让前来送亲的齐国使者极为高兴!
看来,天下诸侯,无论多么英明都没人能够拒绝我们齐国公主啊!带着这么一种想法,齐国使者满意的回到齐国,向齐王复命去了!
………………………………
第三百二十一章 迁都
宋都睢阳宫城内,今日整个宋国,所有能够排得上号的大臣,都到了大殿中,参与国君子偃大婚以后的第一场朝会。
所有人都在期待,整个宋国在这位创造了“陶丘奇迹”的贤公子手中,又将创造怎样的辉煌!
而事实上,戴言也没有让整个宋国失望。他发布的第一条命令,就是任命陶丘大学名学院院长惠施为相国,执掌整个宋国的国政!
对于这样的任命,睢阳贵族们一开始就想反对,然而考虑到这是新君掌权以后所下发的第一条任命,若是就这样直接反对,那就有些太不识抬举了!因此,他们出奇的保持沉默,没有反对这项任命,而他们在日后就会对他们的迟疑后悔不已!
惠施本身就是睢阳人,因为出身于寒族而不受宋国贵族的重视。于是他下定决心,刻苦读书,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希望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到了后来,他读的书越来越多,知识也越来越渊博,并闯下了“学富五车”的名声,也由此成为整个天下最为博学的名士!
然而即使是有着这样名声的名士,在之前的宋国那狭隘的政治环境中,却是依然无法受到重用,他也只能出走他国,从国外寻找机会。这位学识渊博的名士去到魏国,与魏王一见,双方就大为欣赏,惠施于是以一介区区寒士而成为魏国之相!
惠施有过执掌魏国的经验,再执掌一个比魏国弱小的宋国,自然是不再话下了。最为重要的是,以惠施寒士的身份,在以前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宋国执政,而这一切都在新君的即位下发生了改变!这让整个宋国的寒士、游侠们都看到了希望,让他们意识到,如今的宋国真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毕竟在以前的宋国,但凡能够担任执政之位的,要么就是与国君有着亲密的关系,要么就是拥有着大家族的背景!当桓族和戴族在宋国国内横行时,执政之位,乃至占据整个宋国最高权力的六卿之位,不是出自于桓族,就是出自于戴族,其他小族压根就没有出头的机会!
即使是戴言的兄长子喜,完成了戴氏取宋这一伟大改变的人,依然无法突破宋国的这一政治潜规则!子喜在位期间,执政之位依旧落在属于戴族的乐成身上,唯一的改变,不过是六卿中的司寇一职变成了他的亲信华戎而已!
戴言任命执政这么一项简单动作,看起来好像不太大,实际上已经改变了整个宋国运行数百年的政治规则!
如果说惠施执掌宋国,对于统治了整个宋国数百年的戴、桓两族来说,不过是扬汤止沸,对宋国政治的表层所发生的改变。那么接下来戴言和惠施联手的一项动作,就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了!
这项政策,就是迁都!在戴言任命惠施不过三天以后,惠施就在朝会上提出了全套的迁都方案!
宋国首都,必须在一年内,逐渐将所有的中心权力机构迁到彭城!
这样的命令一发布出来,睢阳的贵族们立即开始强烈的反对!毕竟这些贵族已经在睢阳之地经营了数百年了,一旦首都迁往他处,他们若还想保持原先的权力和地位,就不得不跟着来到新的首都!而到了那个时候,他们没有了地利优势,也自然没有了之前统治宋国数百年的优势了!
然而这样一项命令,却是得到了戴言的强力支持,戴言却压根不管贵族们的想法,强制执行此项命令!
戴言想要迁都,最主要的目标,自然是打击宋国贵族的势力,然而他为何要迁都彭城,而不迁到他的“龙兴之地”陶丘呢?
这里面其实大有门道!
在戴言看来,自打魏国崛起,并逐步吞并宋国西部的领土以后,原本作为整个宋国核心地区的睢阳,就已经逐渐变成了宋国的边疆,在这样的时候,睢阳本身就已经不适合再成为宋国的首都,控扼整个宋国了!
而陶丘,虽然也同样作为宋国三都之一,并且戴言在此地经营日久,势力深厚,以此地为首都统治宋国,也确实不错,然而戴言却根本没有这么做!
在他看来,陶丘适合成为一个宋国乃至天下的经济中心,而不适合成为宋国的首都!
此地的位置太过重要,如果贸然迁都于此,对于宋国周边各国的刺激,就未免有些大了。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单从陶丘在宋国的地形来说,它也根本不适合成为首都!
陶丘位于济水边,地处宋国最北的边境,它的北面乃是卫国,东面则分别与鲁国和齐国接壤,说是宋国的北大门一点都不过分!虽然后世我大萌“天子守国门”的举动,极受键盘侠崇敬,觉得我大萌果然铁血而又硬气!然而戴言作为一个成熟而理智的统治者,根本就不会用这种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