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打造宋帝国-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成熟而理智的统治者,根本就不会用这种纯属“硬气”的想法,而将首都建立在边境上!

    一国之首都,受内外政治变幻影响极大,若是首都陷落,可能就是一个国家的灭亡!将首都放在边境上,固然也可以激发起士兵们敢战的勇气,然而这也同样使得首都乃至整个国家面临的危险大大的增加了!

    此时的战国天下,除了某些毫无存在感的小国,任何一个有实力有野心的大国,都不会为了追求所谓的“硬气”而贸然将自己的首都放在边境上!

    而从整个宋国国内的状况来说,彭城其实也是最适合成为宋国首都的地方!

    首先,它是宋国三都之一,本身的地位就非常重要,有成为首都的基础!要不然随便将国都迁到一个小邑,光是建造宫殿乃至各种官邸,就是一个极为浩大的工程了,这更别说加固城防这些比较实际的事了!

    彭城的基础非常好,其内本身就有着宋君的行宫,再把原本彭城令的官邸拿出来,就完全够宋国各级官员使用了。唯一需要添加的,无非就是新设立的左院和右院而已!

    其次在如今宋国的政治平衡上,彭城作为首都,也是最能够平衡陶丘和睢阳关系的地方。如今宋国内部,睢阳贵族在左院占有优势,而陶丘商人和士人则在右院中占有优势,首都继续留在睢本就是在削弱陶丘一系的实力!对于一向信奉陶丘实力就是本身权力基础的戴言来说,他怎么可能容忍这样的事发生!

    而戴言迁都,最为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一次的举动,将整个宋国联结一起,建成一个团结的宋国!

    宋国内战刚刚结束不久,其内部本身就有残留着乐氏乃至华氏的残余势力,这些势力在戴言的强势下虽然偃旗息鼓了,但是难保他们不会有一天突然跳出来!

    而为了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就必须让戴言所控制的军队,处于一个绝佳的位置,一旦整个宋国有叛乱发生,就能立即调动军队将其平息!从这一点来看,彭城其实就是整个宋国最为适合的地方!

    彭城地处泗水和丹水交汇处,沿着泗水上游走,进入菏水,抵达菏泽岸边,就可以到达他的大本营陶丘沿着丹水往上走,就可以一路抵达整个宋国中部,这些地区乃是之前乐氏统治的核心区域若是沿着泗水往下,抵达下邳,就又是一个重要的水运交汇口,往上沿着东南方向可以到达齐国的南部封地,往下沿着东南方向则可以去往东海之地如果到达泗水与睢水交汇处,再往回沿着睢水北上,又可以抵达原本的首都睢阳!

    可以说,彭城就是整个宋国地理交通位置最好的地区!它不仅连接三都,更是能够将整个宋国所有的区域连接在一起!尤其是在如今陶丘的造船业飞速发展的时候,靠近水路的彭城,完全可以成为连通整个宋国的交通枢纽所在!

    在戴言未来的规划中,陶丘因为有着天下水运中心的位置,自然就可以成为天下的金融中心和经济中心。而彭城,完全可以成为宋国这么一小块区域的区域性经济中心!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好比后世美帝的纽约和芝加哥之间的差别一样!

    在戴言这么一个强势君主,外加惠施这样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协力下,原本再是不愿迁都彭城的贵族,都不得不同意了这一计划!

    在这其中,为了能够威慑住睢阳贵族,戴言甚至不得不以密谋叛乱的名义,将两家实力较为雄厚的子姓贵族连根拔起!

    在这样的时候,睢阳贵族们算是真的见识了陶丘剑锋的锐利,也总算是知道了这个以陶丘起家的君主不是以前的君主那么好对付的!
………………………………

第三百二十二章 变法(一)

    当完成了迁都,并给了贵族们教训以后,戴言在宋国国内的工作才算顺利起来!

    而剥离了宋国贵族们的根基以后,他就开始谋求彻底的理清宋国国内的状况,并完成整个宋国的整合了!

    在戴言看来,宋国虽然是一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古国,更是一个比周部落存在时间更长的文明!这样的一个文明,在如今战国时代这样一个大争之世中,已经到了接近灭亡的时刻了!若是宋国不能从这场大争之世中挣脱出来,整个宋国的荣光,将会永远逝去作为宋国贵族的他,乃至其后代,都会在未来陷入极其悲惨的境地!

    若要继续奋起,必须以快刀斩乱麻式的方式,完成变法,使整个国家强大起来!

    虽然戴言拥有了整个宋国,然而仔细的观察宋国的实际状况,就能知道,这是一个多么糟糕的国家了!

    在他接手宋国之前,整个国家总体上实行六卿制,地方上则基本上由贵族自治。六卿,分别由右师、左师、司马、司徒、司城和司寇组成。在春秋时代,因为贵族们掌握了军权,因而控制着最强大军队右师就成为六卿之首,也即是宋国执政了!

    在被世家大族掌权的宋国,宋君的存在感是非常弱的,仅仅能够依靠祭司们的宣扬,能够成为神之子从而在宋国民间拥有强大的声望!而就是凭着这种声望,乃至民间那浓厚的宗教氛围,宋君方才能够拥有较大的影响力,并影响政治!

    可以说,正是宋君作为天神之子的存在,宋国方能凝聚成一团,没有因为叛乱而分裂为多国,也没有被外族取代而失国!

    当子喜取宋以后,他也尝试着对整个宋国做出改变,以集权的方式来增强国君的权力。比如建立由国君掌握的正规军“武卒”,来控制整个宋国的军权!而对于地方的控制,子喜则是通过“两条腿走路”,用分封和设置流官并行的方式,来掌控地方!

    像戴言正是因为子喜亲弟弟的身份,方能在刚满15岁,刚好能参军的年龄就拥有丰邑这么一座城邑!并且在后来,他也能够拥有更大的封地陶丘!

    而另外控制地方的方式,则是在各邑任命邑守,让这些邑守来统治地方!

    不得不说,子喜的两项改革,从思路上来说,是没有错的。然而这种收权的计划,在整个宋国却几乎陷入了彻底的失败!各地方官员,虽然是由他亲自任命的,但是因为地方贵族的强势,在进入地方时,很容易就会被地方给架空!即使少数不被架空的官员,也很快会与贵族们走到一起,沦为贵族的代言人!

    改革的成果,从整个宋国每年的税收,仅仅只有十万金就能够看得出来了!

    可以说,子喜对于地方的改革,唯一成功的区域,就只有在皇氏占据绝对主导权的地方实现了!而这些地方,哪怕没有改革,原本也是由皇氏贵族们牢牢掌控的!

    子喜的改革,在地方上还养出了戴言以及陶丘这么一股强大的势力,而自身所培养出来的正规军武卒,也在于陶丘的战争中战败!可以说,他的改革无论是中央,亦或是地方都完全的失败了!

    戴言既然接手子喜手中的重担,控制了整个宋国,自然会吸取子喜改革的教训!

    在戴言开来,子喜的改革,从方向上来说,自然是没有问题的。收紧中央权力,并削弱地方势力,完成中央集权架构,这即是这时代变法改革的标配!然而他最大的问题,莫过于他本身的意志不够坚定,也并没有将变法改革进行到底的勇气外加他手中没有一支能够执行他意志的队伍,也即是合格的官僚队伍,他只能选择旧贵族继续去当各邑邑守。

    被任命下去的邑守本身就是贵族,子喜自身的变法本身又是触犯贵族利益的,那些贵族们会愿意将他的政令传达下去吗?一个阶级不会背叛阶级本身,这就是子喜失败的最大原因!

    也幸好子喜本身变法的意志不够坚定,他才没有太过触动贵族们的利益,否则起兵掀翻他的,可能就不是戴言,而是其他的贵族们了!

    对于戴言来说,他权力的基础,与子喜不同,并不完全来自于贵族,而是来自于商人和士人。考虑到贵族在宋国的雄厚实力,他在平定宋国的时候,也并没有一下子将他们全部掀翻!因为他很清楚,贵族势力遍布整个宋国,他没有办法,如今也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来让他将宋国手中的权力夺过来,那么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贵族们边缘化了!

    当然,戴言的边缘化,其实还是给了贵族们很大的活动空间的。左院和右院的设立,算是第一次将贵族们纳入宋国完整的政治势力,并让他们拥有了册立国君这种看似极大的权力!但是在戴言看来,贵族们统治宋国的时间够久了,如今他们已经不适合再亲自统治了,他们就作为整个宋国的“股东”好了,拥有话语权,能够在大事上有发言权,也可以分享整个宋国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但是戴言不允许他们掌握实际权力!

    真正应该掌握权力,作为宋国统治者的,不应该是这些躺在祖业上的贵族,而应该是专业的官僚!戴言不像子喜,只能够使用贵族来统治宋国,整个陶丘在他的教育改革之下,拥有着充足的识字人才,这些人都是戴言眼中潜在的优秀官僚!

    由官僚阶层统治的国家,能有多强大,看看强大的秦汉帝国就知道了!而官僚阶层最大的缺点,则莫过于在失去制衡后迅速腐化,所以戴言还需要通过贵族来制衡官僚,让他们好好干活,努力工作,让整个宋国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因此,在戴言的设置中,整个宋国的中央权力,大致划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行政权,监督权,与军权!这种设置,就是帝国的架构!从这一刻开始,宋帝国才开始真正有了萌芽!

    戴言所设置的权力划分,并非是他自己单独想象出来的,而是参考了后世诸多王朝的设定!中央集权起源虽早,但是真正奠定成为一个成熟的体系,还是在秦始皇时代所奠定的三公九卿制!

    其中的三公,分别就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正好完美对应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行政权、监察权和军权,并且掌控实际权力!而九卿,就是在这一行政架构下,具体掌握细分权力的人!

    这样的一种权力架构,乃是集法家之大成的顶层设计!哪怕到了后来,官职的名字发生了改变,但是实际上的权力划分,却依然还是遵循如此框架!这样的权力结构,无论是被后人称为三省六部制,还是民主集中制,其实在总的框架上,并没有在行政权、监察权和军权三分下发生本质性的改变!

    戴言也遵循此种顶层设计,对整个宋国的权力结构进行了调整。

    掌握整个宋国行政权力的,就是相府,相府的主官即是相国,也就是执政,辅助国君掌管宋国国内外一切军政大事!当然,为了分担相国的压力,戴言也同时设置了副相作为相国的副手来协助!

    而在相府之下,戴言基本上遵照后世的标准,划分出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以及商部等数个部门!

    首先是吏部,这是掌控整个宋国官员考察、升迁以及任命的部门,这即是戴言眼中的“中组部”!如此一个部门,自然是相国之下,权力最重的部门,乃是当之无愧的“天官”!

    随后,就是户部。这一部门,掌控全国疆土、田地的测量,户籍的登记,以及税赋的收取,官员俸禄、军队军需的发放等一切有关财政的事物!在管人的天官之外,管钱的“地官”自然就是仅次于吏部的实权部门了!

    在户部之后,则是礼部。礼部主要负责整个宋国的教育系统、外交系统和礼仪系统三方面的事物。在戴言的设想中,外交事物将会由他自己和相国分担一部分,因此礼部的实际权力会受到一定的削弱!然而即使如此,拥有三大系统的部门,也是一个权力深重的部门了!

    礼部之后,即是兵部。作为一个官僚部门,兵部不是军队,并非直接执掌兵权,而是掌管军需军械的调动,装备采购,军令发放以及国际形势观测的部门。兵部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在发生战争时,能够给前线的军队充分的军需补给!同时在和平时期,兵部需要对他国的行动来预判对宋国的危害,基本上是一个剥离了军权的国防部!

    兵部之后,就是刑部。此部门主要管理宋国国内的治安,负责侦破案件,抓捕犯人,维护国内秩序。然而此部门与后世刑部最大的区别,则莫过于它没有制定法律的权力,相比起其他各部,刑部的权力缩小了许多!

    刑部之后,即是工部了。工部主要负责管理整个宋国国内,一切与工业生产相关的部门,整个陶丘的工厂,都要纳入工部的管理。同时,工部还需要负责管理宋国国内,所有的大型工程!

    在工部之外,戴言考虑良久,又设置了一个新的部门商部。商部主要负责整个宋国国内,商人以及商业的管理,与他国的商业纠纷、国内外商业航线的畅通等。

    整个宋国的行政权,即由相府与七个部门组成。而七个部门的主官,戴言也并没有用后世“尚书”之名来称呼,而是直接以“卿”来称呼,吏部的主官,即是吏卿!毕竟在这时代,人们对于官员普遍的认知,就是卿、大夫和士。给一部主官以卿的身份,就能让人清楚的知道其具体的身份地位,也便于宋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

    各部除了一位主官卿以外,还分别有着数位亚卿,这基本就对应着后世的副部长。在亚卿之后,则是众多的上大夫、中大夫和下大夫,分别掌控各部内部具体事务,由此在中央形成一个个完整的部门!

    而宋国的监察权,就掌握在左院和右院手中。左院和右院,分别是由戴言所任命的贵族以及民选出来的议员组成,基本上与各级官僚不是一路人!他们不仅拥有立法权,甚至拥有册立国君的权力,其自然就拥有监督官员的权力了。

    在戴言想来,有了左院和右院的监督,哪怕官员有做得不当的地方,想来也不敢太过分了!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变法(二)

    至于宋国的军权,戴言却压根没有交出去的想法!一个国家,军队乃是最后的稳定器,掌控军队才是真正掌控权力的象征!古人君与军同名,就可以知道军权的重要了!

    将军队牢牢的握在手中,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应该做的!

    在宋国中央建立了相府、七部、左右院以后,戴言就开始规划宋国的地方行政了。

    如今宋国的地方官,大致分为两种,即邑守和封君。子喜改革时,除了乐氏的领地,乃至戴言的封地,整个宋国的一级地方官员,即是邑守。

    在如今的宋国被戴言以陶丘大军夺取政权以后,乐氏的自治领土也都被戴言剥夺,到了他的手上,那么唯一剩下由封君自治的领土,就只有东海之地了!

    邑守,从词面上来说,就是一地城邑的守护者,与城主无异。对于这样一个官职,戴言觉得真是职如其名!邑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处理各个城邑内部的事物,并且向城邑周边的宋民征收税负。

    其实按照如今这时代的经验来看,城邑对于地方的控制,其实还是比较严密的。一个城邑,有着连接地方的作用,周边乡村的商贸和人口往来,都是需要城邑来连通的。哪怕是各国之间战争的胜败,割地也从来都是割让城邑,甚少有割让具体多少亩领土的!

    因此,控制了各个城邑,也算是控制了整个城邑与周边的领土,算是一种比较严密的控制了。不过在戴言的眼里,这还远远不够!

    因为到了如今的战国时代,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就看其能够动员起多少兵力了。邑守制,基本上就是一种类似后世“皇权不下县”的统治方式,在这种统治方式下,想要动员起足够的兵力,就需要通过地方贵族的帮助!在戴言看来,这就是平白将一个筹码落到了他人的手里,这是他万万不能容忍的!

    如果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皇帝,因为领土面积太过庞大,若是继续将官僚机器延伸到县以下,那么整个官僚机器就会变得无比巨大,若是中央没有足够的决策能力,它很容易就会发生崩溃,譬如大秦帝国。然而如今宋国的领土,不过区区数万平方公里,这时候若还是遵循“君权不下邑”的做法,那就完全是一种愚蠢的行为了!

    至少如今的天下各国,但凡真正变法改革的各国,大部分都将君主的权力延伸到了地方。而其中的佼佼者秦国,更是能够通过严密的编户齐名,将每一个人都纳入到国家机器的统治范畴!

    可以说,国家机器的强大,乃至国家机器对于士民的控制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强弱!秦国能够在与他国的争斗中始终处于上风,其国家机器的强大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对于如今宋国国内,邑守与封君并存的局面,戴言也并不打算对其进行破坏。虽然将君权完全延伸到地方确实有利于动员出最多的军队,发挥出最为庞大的力量,然而在宋民尚不占绝对优势的边疆地区,贸然改革,却是非常容易引发矛盾!

    戴言可没有忘记后世改土归流,是一个多么庞大而漫长,乃至经过多少反复的过程!

    因此,戴言将宋国国内二十多座城邑全部改为县,原本的邑守,改名为县令。而实行了县制的地方,也由此被宋人称为“宋国本土”,是宋国权力机构最为强势的地方!

    县令就是一地父母官,负责管理整个城邑,乃至其周边乡村一切大小事务,是整个宋国的一级地方长官。

    在县令之下,则有县尉,负责整个县城士兵训练、招募,乃是地方的军事长官。而按照宋国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立的原则,负责监察县令和县尉的,则由县议会负责执行。

    县议会与宋国的左院加右院的议院类似,也同样分为贵族院和平民院。这两院中,只有右院议员需要选举,而左院议员则通过地方族谱查看其血统,外加其对地方具体的影响力而选拨出来,直接由位于彭城的左院直接任命!

    而具体负责管事的官员,则分别由县丞、长史、功曹史、官掾、都邮等组成。其中县丞作为县令的佐官,基本类似于后世的副市长等而长史,则是县令的幕僚,则大体上类似于后世的秘书长。至于功曹史、官掾史和都邮,则是县中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

    其中县府的官员,大致有主记事掾史,负责县府记录之事。奏事掾史,负责奏议之事。少府史,负责县府财政支出。门下督贼曹,负责巡视地方,负责治安。

    而在具体的事物上,民政官员中有户曹掾史,负责民户记录及农桑之事。田曹掾史,负责田地垦埴和畜养。水曹掾史,负责地方水利。时曹掾史,负责时节祭祀。

    财政官员中,有比曹掾史,负责具体财政记录与发放。仓曹掾史,负责仓谷事。金曹掾史,负责货币盐铁事。计曹掾史,负责上计之事。

    兵政官员,有兵曹掾史,负责士兵的招募与训练。尉曹掾史,负责士兵迁徙转运之事。

    政法官员,则有贼曹掾史,总览盗贼之事。贼捕掾,负责抓捕盗贼。决曹掾史,负责断罪决狱。辞曹掾史,负责辟讼之事。

    地方交通官员,则有督邮掾,负责奉诏系捕,录送囚徒,催租点兵之事。法曹掾史,负责官邮驿之事。漕曹掾史,负责漕运粮草之事。

    而地方的教育部门,则有学官掾史、县掾祭酒、学经师、史负责管理。除此之外,还拥有医曹掾史,负责民生医疗之事。

    在县一层,拥有如此庞大的官僚系统,几乎可以将整个县的大小事务全部囊括在内!这就杜绝了之前子喜执政时,一个邑守仅仅只能浮在贵族的表面,充当一个不合格的收税官与贵族联络人的角色了!

    而在县以下,则拥有乡。乡的组织架构,与县类似,乡的主官为乡长。而乡的组成部分,则大致分为教育系统,其主官为三老财税系统,其主官为蔷夫治安系统,其主官为游缴。

    为了具体将权力延伸到更下层,在乡以下,还有亭和里。亭与里的设置,并不遵循具体的规范,大致按照十里一亭,十亭一乡的标准而设。而每一个里,都会进行专门的编制,以五户人家为一伍,设置伍长十户人家位一什,设什长。

    这些伍长和什长,也同样会编入民间军事中,若是在未来发生战争,这些伍长和什长就是直接的军事主官!

    可以说,整个宋国的官僚体系,在行政层面,就基本上延伸到了乡。而在乡以下,则遵循着军管的特色了!如此,整个宋国就仿佛一个军、政结合一体的国家。

    这种军、政一体的管理方式,能够确保宋国在极的短时间内,动员起最多的士兵和最强大的军队!

    在构建整个宋国的官僚体系过程中,那些跟随戴言打下宋国的将领乃至士兵们,都得到了巨大的回报!那些功臣们,大多占据了中央和地方最为显赫的职位!

    像跟随戴言较早的墨家巨子田鸠,就以副相兼任工卿而农家首领许行,则以副相之名兼任户卿。他们的弟子,大多数都成为了宋国的地方官员,或是成为执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