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打造宋帝国-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方式,对于那些真正强大的家族,比如跟随戴言的陶丘各大商人,当然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然而戴言对于这些大商人,他理解中的大资产阶级,从来都是以收买为主,大家也结成了稳固的利益同盟,又怎么会无端的去削弱他们的力量呢?
………………………………
第二百一十四章 实业帝国:水泥
在得到了烧结砖和石灰砂浆这两种优良的建筑材料以后,戴言并没有满足。因为对陶丘的工厂和某些特殊建筑来说,必须建造更坚固的房子方能够满足要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戴言就开始了对于新的建筑材料水泥的研制和生产。
戴言在前世对于水泥还是有所了解的,它就是一种由硅酸盐所组成的混合物。
而水泥的生产大致有“二磨一烧”三个步骤。
首先是制作水泥生料,就是将石灰石、黏土、铁粉等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将其磨细并调配为成份合适、量质均匀的水泥生料,此为一磨。
随后,将得到的水泥生料放到水泥旋窑内,经过大约13501450度的高温煅烧,就制成了水泥熟料,此为一烧。
最后,将得到的水泥熟料加入一定的混合材,比如矿渣、煤粉灰等,再加入石膏混合研磨,此为二磨。经过二磨一烧以后,就可以得到水泥的成品了。
这样看起来水泥的制作应当是极为简单的,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研磨生料时,需要强大的立磨机而研磨熟料时,则需要球磨机。这两种磨机无论是对轧辊,亦或是磨机的动力,要求都是极高,两者差一点就无法得到合格的产品!
戴言为了解决动力的问题,不得不让墨家弟子研制了功率更大的水车,通过水车来带动两种磨机。然而水车所产生的动力,完全依赖于水的流速,一般情况下,水泥厂只有一半的时间能够得到勉强合格的生料和熟料。
而为了得到优质的轧辊,也是从所炼的钢铁中选择了最好的钢铁,方才勉强达到了标准,得到了合用的轧辊。
而水泥的煅烧,也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事!其煅烧的温度比起烧结砖的温度更高,在目前陶丘所有的工业中,几乎是仅次于钢铁的冶炼,要得到如此高的温度,就必须和炼钢一样使用优质的煤!而作为水泥煅烧的容器,水泥回转窑的选择也必须仔细的考虑。
戴言一开始是想选择使用钢铁,然而在1350度到1450度的时候,普通的钢铁虽然还没有被融化,然而它的性质已经开始变得柔软了,这样的回转窑,戴言时刻担心其会发生爆炸,因此也不敢用钢铁来制作。
唯一可用的,也就只有使用和炼钢相同的材料石墨坩埚材料了。
这使得水泥的回转窑和炼铁的坩埚一样,都变为了消耗性的物品。如此一来,水泥的成本就变得极为高昂,差不多与炼钢所需要的成本相当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戴言对水泥的热情就远没有烧结砖和石灰砂浆高了,而对于水泥的应用,他也只是将其用在少数极为重要的地方,比如作为陶丘沿河大坝的材料,或者建造高质量的厂房时戴言才会使用水泥!
更多的时候,他会将水泥、骨料和钢铁一起使用,如此能够得到少量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这种高强度的建筑材料,使得陶丘高强度的工程总算是有了合格的建筑材料了!
而有了三种建筑材料,陶丘城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总算是有了稳固的物质基础了。
戴言在规划南城和西城外一层层的楼房堡垒时,曾经将这两面墙附近的棚户区全部拆除,而其中从各国流落到陶丘的庶民,戴言则将其全部集中管理,使其集中居住在东城墙、北城墙、济水与菏水所围成的这一片广大地区!
他先是投资巨资在这片地区建造了众多简陋的房子,然后将这一整片的棚户区全部拆除,使这些棚户区的各国庶民全部搬迁到房子离去,然后向这些庶民收取高额的租金!
那些极不愿意搬迁,又不愿意支付高额租金的家伙,陶丘邑府将会直接视其为不安定分子!等待他们的只有被驱逐的命运了!
这样的政策对于这时代来说是毫无问题的,毕竟一个外国人来到宋国陶丘的领土上,非但不努力干活,还想扰乱治安,这样的人陶丘是不会容忍的!
至于那些住进了房子里的庶民,为了能够更好的融入陶丘,并且想得到归自己所有的房子,那么他们就必须不断的努力奋斗!他们有的作为码头上的搬运工卖苦力,有的作为陶丘各工厂的工人,有的被各大商行吸收,前往各地开拓市场,也有的和其他人联合一起,前往盐城加入捕鲸和航海的队伍!
整个陶丘由此变为了一种激烈的竞争氛围,整个城市的节奏越来越快,任何来到这座城市的人都知道,必须不断的努力奋斗,方能在这个城市立足!而这座位于宋、鲁、齐、卫、魏诸国交界的地区,天下的商业中心,对于周边各国的商人、庶民乃至于贵族的吸引力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强!
在陶丘高层的规划下,这座城市的扩张也变得整洁有序,人口也随之开始不断的增多!
从最初的30万人口,迅速的增加到了40万,随后又从40万人口迅速的突破了50万,由此超越了齐国临淄!以陶丘为中心的大陶丘地区,也由此成为了天下第一大城市!
而陶丘的原本的一些行业,也因为人口的逐渐增多而使其规模愈加庞大。那些新兴的行业,也不断的带动着陶丘的经济发展,使得陶丘的人口变得越来越多。
人口和经济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由此给陶丘带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使得整个陶丘形成了一个“强者越强”的格局!
这一切的改变使得陶丘的庶民,乃至跟随戴言的各家学者、游侠等都是极为欣喜,认为天下擅长治理的人,没有能够超越陶丘君的!
对于这样的吹捧,戴言并没有迷失了自我,对于他来说,他这一阶段的目标还远没有完成!
他想让陶丘成为真正影响天下的第一大城市!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他已经将临淄定为了自己真正的目标!
要超越临淄,就必须能够超越临淄的稷下学宮,必须要能有超越齐国影响力的东西!
………………………………
第二百一十五章 学术中心:陶丘大学
陶丘想要超越临淄,首先就必须在文化影响力上超越它,这就必须使陶丘有一个能和稷下学宮抗衡的教育机构!
戴言现在还有稷下学士、齐国上大夫的身份,而亲自在稷下学宮待过的他,深深地知道稷下学宮有多么强大!
稷下学宮精英荟萃,人才云集,乃是如今天下当之无愧的学术中心!即使放在整个中国的历史来看,数千年的历史中,也没有几个学校的影响力能够真的超越稷下学宮!
稷下学宮中所产生的成果实在是太强大了,它是整个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主战场,从这里争论出的思想最终奠定了整个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
而且在如今的时代,正是齐王田辟疆当政之时,这位齐王喜爱文学游说之士,不仅扩大了稷下学宮的规模,还大幅度的提升了稷下学士的地位。
稷下学士在齐国可以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具有学士与政治的双重特性,它既是一个官办的学术机构,又是一个官办的政治顾问团体!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稷下学宮随着齐国当前在天下的强盛,而处于它最辉煌的时期!
陶丘不过是宋国这么一个小国的三都之一,虽然现在它很有钱,然而论起对天下政治的影响力,宋国与齐国相比可就差远了。临淄城内,齐王打一个喷嚏,周边的燕、中山、宋诸国都得跟着感冒!
这样强大的势力,哪里是戴言这么一位暴发户似的宋国封君能够相比的?
好在戴言深知循序渐进的道理,他也不想一口吃一个胖子,一下子就全面超越临淄,他目前仅仅想在文化影响力上超越它而已!
而这样的目标,对于戴言来说,却并不难办到。
虽然稷下学宮非常兴盛,目前也是处于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期,然而戴言作为一个穿越者,还是一眼就看出了稷下学宮辉煌背后的隐患!
它最大的隐患,也是它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官方办学的地位!
稷下学宮既然是官方办学,那么它就必然有着官方的主流学问,这就是齐黄老学说,这首先就影响了学术的自由和中立。而另外更加重要的原因,则某过于它官学的地位,它一切的经济来源都是依靠官方拨款支持,一旦官方不支持了,或者稍微使点手段,给学宮的经济支持稍稍降低一点,稷下学宮就不得不屈服!
作为熟知历史的穿越者,戴言很清楚稷下学宮是怎么衰弱的,齐闵王即位以后,不像他的老爹齐宣王那样喜好文学游说之士,开始整顿稷下学宮,将其中吃白食的家伙们全部赶出去。为此还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滥竽充数”的成语。
而失去了金主在经济上的支持,稷下学宮在国家的政策上也没有贡献出多少真正有用的东西,这自然就令得好大喜功的齐闵王逐渐对稷下学宮失去了信心,因此它在政治上也很快失势。一众稷下学士不得不出奔齐国,投奔到各国去。外加后来齐国临淄被燕军攻克,稷下学宮也跟着沦为废墟。
即使齐国复国以后想再次重建稷下学宮,甚至邀请了荀子这样的学术大家来重新担任祭酒,然而却再也无法恢复稷下学宮的辉煌了!
归根到底,稷下学宮最大的优势也是它最大的缺点:过于依赖官方。
戴言来到这时代,也在天下最为繁盛的稷下学宮中待过,他又见识过后世的现代大学,对于如何建立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教育机构,已然有自己的考虑了!
当陶丘初步发展,邑府的收入开始富裕以后,戴言找上了陶丘各大商人、各工厂的厂长,开始集资建立一个真正类似于后世的综合大学:陶丘大学。
戴言在大陶丘地区,临近菏泽的陶丘东城外,直接划设了5000亩土地,作为陶丘大学的校园!
如此广大的土地,其实已经超过了一座城邑的占地了!
戴言划设的这片土地,境内有着一座低矮的石头山,其中出产一种坚硬的珞石,这种石头异常美丽,其中的优品甚至可以直接作为玉石制作首饰了!而这座石头山,也因此被称呼为小珞山。
在小珞山不远处,就是碧波万顷的菏泽了。如此有山有水,环境优雅的地方,在戴言心中,乃是最适合做为大学的场所!
对于陶丘大学的校园,戴言自己出了2000万钱,在以前几乎相当于100万金的巨资来建造新校区!而通过各大商人,工厂的厂长,戴言又筹集到了3000万钱,作为陶丘学院新校区的投资!
5000万钱,放在如今的时代,差不多相当于整个宋国20多年的财税收入,这是相当大的一笔巨款了!在如此庞大的巨款猛砸之下,崭新的陶丘大学园区很快就建好了!
整个校区大体分为学院区,住宿区以及科研区等。
戴言一共建造了六个独立的学院区,分别是科学院,墨学院,农学院,文学院,道学院以及名学院。而在学院区,除了这些重要的学院以外,戴言还分别建造了大礼堂、思辩馆、图书馆、体育馆、饭厅等重要的建筑。
而在住宿区,则要分为教师住宅以及学生宿舍了。在这方面,戴言对于两者之间的划定异常清楚,这两块住宿区从地理上完全分隔开,而建造的样式也是完全不同的!
教师的住宅,戴言是极为用心的,他甚至自己亲自参考后世所见过的别墅造型,建造了一个个造型精美的别墅出来,而内部的装修,也是参考这时代宋国宫殿内的标准来设计的!
至于学生宿舍,那就非常简单了,就是类似于后世的那拥挤的四人宿舍!对于戴言来说,一个拥挤的宿舍,虽然也会出现琐碎的争吵,出现马加爵一样的人,但更多的却是能让学生们产生兄弟一般的感情!这对于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凝聚力是非常有用的!
至少戴言自己就有着这方面的经验:大学毕业以后,大家交流最多,感情最深厚的,莫过于大学舍友了!
而教师住宅与学生宿舍之间的不平等,不仅符合这时代教师与学生之间上下尊卑的关系,同时也隐含了戴言对学生们奋斗的期望。当然,这其中有多少乃是戴言当年上大学时对于拥挤宿舍的怨气,就不好说了!
对于大学的科研区,戴言将其设定得极其隐秘,直接将其划设为独立的机构,甚至派出了最精锐的士兵来保卫!
而校园内的所有建筑,戴言全部都和四周的地形很好的结合了起来,使其融合一体,由此形成了一个静谧、优雅的环境。完工以后的陶丘大学,仅凭着优美的环境,就能够让戴言这么一位穿越者感受到一丝后世大学方才有的人文气息了。
陶丘大学不仅在建筑这种硬件上投入了巨资,对于大学灵魂的软件,戴言更是不惜血本了!
戴言的目标乃是建立一个真正的综合大学,而这样的大学必须要有足够分量的学者!
戴言自己开创了科学学派,而本身又有着墨家、农家、乃至道家分支的杨朱学派向他宣誓效忠,陶丘大学的师资力量在这时代已然极为不俗了!
然而这样的师资力量,戴言却依然不满意!为此他亲自前往宋国蒙邑,将相爱相杀的庄子和惠施,亲自请到了陶丘大学!
当戴言赶到蒙邑的时候,正值庄子之妻去世,而庄子不仅没有悲伤的样子,反而还像方簸箕一样岔开脚坐着敲打瓦盆唱歌。这样的态度直接就激怒了惠施,斥责庄子实在是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
然而庄子却是有着自己的想法,他对惠施说道:“我的妻子已经死了,我难道能不为此而感慨吗!想一想人最初本来没有生命,不仅仅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不仅仅没有形体而且没有元气。夹杂在杂草之间,变得有元气,由元气又变而有形体,有形体然后有生命,现今又变为死,这就和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一样。人都安然寝于天地之间了,而我却要凄凄徨徨地守着她哭,我认为不合乎常理,所以没这么做!”
纵然是名家学派的始祖,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逻辑学家,惠施也无法理解如此博大的思想。而赶到蒙邑参加庄子之妻葬礼的戴言,同样不能够理解这样的思想!
然而戴言深深知道一点,疯子和天才只介于一线之间!戴言当然是不可能认为庄子这样的牛人是疯子,他发出了最诚挚的邀请,请求庄子前往陶丘大学授课。
因为之前庄子曾经拒绝过楚王上卿之位的邀请,戴言对于邀请庄子丝毫没有把握,只是和他提起了基本的待遇:陶丘大学不会限制庄子的行动自由,他每个月可以有1000钱的礼金。大学将聘请他可以作为文学院的院长,在陶丘大学拥有收徒的权利,并且可以教授任何知识!
这些要求中戴言丝毫没有提到任何爵位的事,然而这样的条件庄子却是答应了。当戴言问庄子如此爽快答应的原因时,庄子回答道:“你的这些条件可以让我很容易的生存下去,我依靠着这所新学院,又可以让我传播我的学问,如此顺应自然的事,我为什么要拒绝呢?”
而对于惠施的邀请,就显得比较容易了。这位曾经的魏相,自从在魏国有了那么一段“被禅让”的经历,已然对政途失去了信心,因此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传播自己所开创的名家学说了。
尤其是他当他知道自己最大的学术对手庄子将要前往陶丘大学授课以后,他也立即答应了戴言前往陶丘大学授课。
如此一来,整个陶丘大学,除了戴言自己,还有着庄周、惠施、杨朱、田鸠、许行这样真正名动天下的大学者坐镇了,陶丘大学开始初露峥嵘!
………………………………
第二百一十六章 学术中心:教授治学
在大学的设置上,戴言也几乎完整的照搬了后世现代化综合大学的做法。
他将教师的等级分为教授,讲师与助教三个级别。
对于后世的教授来说,他们必须知识渊博,对于对本专业的全部知识有通盘的了解,同时在一个问题上有专深的研究在方法上,要求他对本专业的所有方法都了解,而他自己对其中一种方法有着熟练的掌握。而且还必须能够完成开创性的工作,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本学科的发展!
而对于如今陶丘大学的教授来说,戴言对其的要求比后世更加严格!第一届陶丘大学的教授,必须是一个学派的领袖,或者是一门学派的开山鼻祖!而整个陶丘大学,仅仅只有六个人能够成为教授,分别是他自己,庄周、惠施、杨朱、田鸠以及许行!
这六个人里,戴言除了自认陶丘大学的祭酒,也就是校长以外,还担任科学院的院长。而田鸠则担任墨学院院长,许行担任农学院院长,惠施担任名学院院长。
而对于同属道家,并且分属两个不同分支的杨朱和庄周,戴言对此有些难办,随后他做出了决断,让杨朱担任道学院的院长,而庄周担任文学院的院长,同时给予庄周在道学院教授学问的权力。
这样的做法,不仅对戴言有利,而且对整个陶丘也是有利的。在戴言看来,杨朱所属的道家思想,是非常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可以作为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而庄子所属的道家,本身不太为人轻易理解,又带有一种消极避世的观念,它并不适合作为道家的主流思想。
戴言当然也知道,庄子的思想,对于中国后世文学和艺术的发展有着极大的贡献,而且庄子在这时代已经写出了那著名的逍遥游。虽然戴言自己会时不时的哼一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一锅炖不下”来调侃,然而他却是深深知道这篇文章在文学上的伟大的!
这样一篇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具有极高价值的散文,戴言估计这时代除了屈原以外,整个天下再没有人能创作出比这更伟大的作品了!
有如此伟大的作品,庄子作为教授,文学院的院长是绝对够资格的!
而对于讲师和助教,戴言的要求同样很高!
讲师,是陶丘大学教师中的中坚队伍,也是教学的主力。基本上能作为讲师的,在目前都是各家学派中的精英分子。像墨家的缠子,农家的陈相,杨朱的弟子詹何,这些即使在外界都是绝对精英的人才方能担任讲师!
陶丘大学的各大学院中,戴言同样依照后世的做法分成了数个系,而这些讲师中最优秀的部分人兼任这些系的管理人员,也就是后世所谓的系主任了。
所有这些讲师的工作就是去填补教授留下的工作,使整个学院的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并使其完善!
而对于助教,戴言暂时没有给予这些人授课的权力,他们能做的都是辅助教授和讲师的工作,协助课程的展开!
作为陶丘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戴言虽然也想满足一下从后世穿越过来的恶趣味,不过他更希望的是通过他这第一任校长的做法,给后来的校长们定下一个规矩!
为了避免陶丘大学成为像稷下学宮那样成为齐国政治的附庸,随着齐国的兴衰和君王的喜好而摇摆,戴言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陶丘大学与陶丘的邑府严格划清关系!这样的事,对于他这么一位即是陶丘的领主,又是陶丘大学的校长的人来说,显得有些别扭,然而却是非做不可的!
划清关系最明显的做法,就是将陶丘大学的财政体系和陶丘邑府独立开来,陶丘大学教授、讲师和助教们的薪金,都由陶丘大学来发,而不是通过邑府来发放!这一点乃是陶丘大学与稷下学宮最大的不同!
随后,他规定了陶丘大学获得财产的办法。大学不允许经商,只允许接受捐赠,通过与陶丘的商行和工厂进行合作得到科研经费,以及收取学费来得到收入。
当然,戴言作为陶丘的领主,也会通过陶丘邑府给予陶丘大学一定的拨款。这个拨款每年不会超过陶丘大学财政预算的20。
由于戴言作为陶丘的领主,又通过商人对整个陶丘大学的基础设施进行了非常大的投资,陶丘大学未来对于资金的消耗就会非常少了。而陶丘大学有了如此多的经费来源,它在经济上就基本上可以做到一定的独立自主了。未来也不可能出现,一旦邑府断绝陶丘的经济来源,陶丘大学就此破产乃至衰弱的事情。
作为陶丘大学的校长,戴言对于陶丘的学术,他定下了基本的原则: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术中立。
这些原则有了独立的财政体系作为支撑,方才能够贯彻下去!
而戴言定下了陶丘大学的财政体系,以及学术研究的原则,对于陶丘大学的管理也定下了一些基调。因为大学是一个教育机构,是一个需要自由风气的地方,它不是政府机构,也不是军队,不需要通过集权来强化实力。因此戴言对于陶丘大学总体的管理就是一个字“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