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领主-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使得清军陷入无粮可就,无水可饮用的困难地步,从另个一个方面削弱清军的战斗力,给清军制造困难,拉长清军的补给线,为面对清军大军压境的战斗创造歼敌机会。

    正在饶州府北方防御清军的锋无羽的第二野战旅以及第一骑兵旅,接到了张强的命令以后,开始收拢兵力,准备撤退,一边收拢兵力,一边给四周的饶州府百姓报信,同时让跟随的工程兵和辎重兵先撤离,他们留在原地等待部队集结,阻挡敌人的斥候骑兵的窥探。

    为此锋无羽把野战旅的骑兵全部派出去,阻挡敌人的进军,同时查探敌人的兵力部署。

    第一天,饶州府北方没有任何动静,斥候传回来的消息,清军还在上百公里之外,人数大约为五万多人。

    第二天,饶州府的民兵们护送着百姓撤退,一部分百姓不愿意撤退,民兵们陷入了困苦的境地,只有很少一部分百姓逃走,很少一部分百姓接受民兵的护送,撤往衢州府,其他的一点百姓撤往附近的山里或者更加偏远的小村落避难。

    清军出动了大约两万兵力正在朝着这里赶来。

    第三天,饶州府的民兵接到命令,全面撤退,愿意跟随的百姓护送,不愿意跟随的百姓不管,重要是民兵必须撤退到饶州府南方和东南方向。

    第四天,张强带着大军从绕住府府城撤退,南方的百姓开始自发的逃亡,剩余的民兵开始撤退,第二野战旅的工程兵沿路破坏道路,仅仅留下一条可以撤退的道路给第二野战旅和骑兵旅撤退。

    第五天,清军先前派出的两万兵马逼近了三十公里远,辎重兵开始撤退,第二野战旅三个方向上的兵力已经收缩大半,其他的也将前往后面南方和大部队会合。

    晚上,第二野战旅和骑兵旅大部分开始向后撤退,拉开同敌人的距离。

    第六天,张强的大军已经消失在北方饶州府边境,送来的消息显示,张强带走了第一野战旅和第二骑兵旅,第三骑兵旅,整个饶州府除了还有一些民兵和百姓没有撤出来,就剩下了饶州府府城的部队和他们第二野战旅的部队第一骑兵旅了。

    第七天,先锋清兵消失在视野里面,敌人的大军已经会和,离他们不够五十公里远。

    第一骑兵旅已经先一步撤退,隐藏起来了。第二野战旅部队集结完毕,已经撤退了十五公里,同敌人拉开了距离。

    清晨起了一丝薄雾,休息了大半个晚上的第二野战旅追上了工程兵和辎重兵撤退的队伍,还有一部分最后撤退的民兵队伍,此刻离饶州府府城还有五十公里,离饶州府边境还有三十公里,离衢州府还有一百二十公里。

    天还不亮就被叫醒,埋锅造饭,拆除营地,刚刚踏上新的征程的第二野战旅拉开长长的队伍继续向衢州府靠近,走了大约五六里地。

    锋无羽接到了骑兵旅的通报消息,他们在离饶州府府城大约二十公里的地方休息,策应一部分民兵和百姓撤退到更远的饶州府南方去,从哪里去建宁府或者回衢州府。

    正在寻思着是不是往南方撤退,和骑兵旅会和的时候,就听到急促的马蹄声响起,风中听到有人大声呼喊,“清军,有清军,队伍左翼,三里地,有大股清军骑兵在前进。”

    “传令各营就地展开,防御阵型,把百姓和民兵收入营中,辎重兵卸下辎重,就地守护,工程兵立刻开始营造防御工事,各营按照各职迅速展开,将大军护住,派遣五支小队分派南面正在撤退的民兵和百姓部队,让他们转道饶州府,其他小队去饶州府报信,去大都督营中报信,去衢州府报信。”

    锋无羽迅速给身边的亲卫队下达命令,亲卫队的斥候们迅速飞奔而去。

    分派完毕,又一拨斥候返回,“报,清军骑兵发现我们了,正在整队。”

    锋无羽挥挥手“再探。”

    斥候骑兵走后,他又招招手,“再派两支骑兵小队去联络黄韬参将的骑兵旅,让他向我部靠拢,掩护我部侧翼,接应我部撤退。”

    这时候,三里之外,满达海也停了下来,听取斥候骑兵的报信。

    “你说什么,我军侧翼发现敌人大军,有多少人,查清楚了没有?”满达海虽然人长得有点对不起观众,貌似张飞那样的莽汉,但他在清军队伍里面也是个能打仗的好手,是满洲勇士之一,虽然没有鳌拜那么出名,但却智勇双全,历史上有很多对他有利的好的评价,但这些评价对于汉人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情。

    评价越好,对于汉人江山就越统治的牢固,汉人就越不能翻身。

    “咱们的步兵部队到达那里了?”满达海问道。

    一边的清军将领道:“还在二十里之外,科尔沁的骑兵倒是不远就在我们侧翼十里处行军。”

    “好,那就是在敌人侧翼了,命令他们加速行军,突击敌人侧翼,让敌人无暇估计我方,我们派出大队骑兵骚扰敌人,剪除敌人的斥候骑兵,压迫过去。”

    回头他对回答的清军将领道:“让范绍祖和马宝带的步兵赶上来,尽快投入战斗。”

    清将道:“大人,在这种情况下行军的明军肯定无法抵抗咱们的冲击,不如我们这两千骑兵先冲一下,冲乱了敌人阵脚,明军就会溃散,到时候赶上来的科尔沁蒙古骑兵就可以抓俘虏了,根本不用等那些绿营兵和汉军旗过来,功劳留给咱们满人不是很好嘛?”

    满达海不悦的挥舞着手中的马鞭打了过去,嘴里叫到:“你懂什么,满人才有多少人,十几万人,前面还有一万多满人被围困在饶州府城,我们要是冲上去了,死伤算谁的,快,让那些汉人先上,让蒙古人先冲,反正蒙古人也是咱们的奴才。”

    “是,主子,奴才这就去办。”清将没有去摸脸上火辣辣的伤口,立刻上马向后面的汉军旗和绿营传令去了。

    而可怜的蒙古人,曾经的铁木真子孙们就这么被当枪使了,

    而走在后面的范绍祖和马宝两个人其实不是想要来这么一趟,只是不得不来,他们在阿济格账下同张强带的华夏军决战,九万人的清军部队被杀的四散逃跑,两个人分开走,分别带着一千几百人的本部人马逃出了饶州府,在清军地盘上驻扎了一段时间,一边向上禀报情况,一边惴惴不安的等候清朝对他们的处罚,一边观察着华夏军的动静,另外捎带的收拢溃兵。

    经过了大半个月的收拢,他们收拢了逃散的三万绿营和汉军旗的五千人马,两个人会和以后,人马合计达到了八千兵力,这让他们觉得心安,连忙上报为自己请功,没想到功没有下来,满达海带着两万清军到了。

    功劳没有,反而让一向妒恨他们的满达海一顿斥责,领了五十军棍,三十皮鞭,至今,两个人都只能坐轿子行军,而不能骑马行军。

    满达海着急去碰华夏军,想要见识一下这几年来风头无限,面对清军屡战屡胜的金华义军,看不起洪承畴这种瞻前顾后的明朝文官,连夜带领清兵走了,走之前留下一名满清将军给他们,监视他们,让他们随后带着步兵来增援他。

    面对这个主子,两个人哭笑不得,满脸愁容,他们可是和华夏军打了整整五年的交道,从华夏军还是一支朱大典麾下的义军的时候就开始打仗,到金华义军脱离朱大典自成一派,到金华义军改为华夏军,他们每一次面对华夏军都是惨败,心里阴影的面积相当的大。

    尽管他们百般推脱,但满达海还是扔下了一万三千汉军旗和绿营让他们统领,自己带着清军骑兵部队走了。

    二十里地,满达海的督军清将很快就到,宣布了满达海的命令之后,两个人的面色如灰,脸色更加不畅,像吃了大便似得。

    但两名清军满洲将军还是催促他们赶紧督促部队上路。

    尽管百般不情愿,两个人也不敢忤逆清军主子的命令,还是催促部队上路了。

    前面是满达海派来的清将,三十多人,后面是一千留下的监督他们的满洲将军的马步骑兵,什么叫马步骑兵,就是实际上他们不是骑兵,但他们骑马行军,遇到敌人下马当步兵作战,当然生活在辽东那样的苦寒地方,虽然不是骑兵,也比南方的这些大明骑兵要厉害的多,两个人不敢处什么心思,只能被逼前往。

    如果这两万多士兵都是他们的部队,他们还真的敢拼一下,但这两万人只有两千人是他们的心腹士兵,其他的都是汉军旗和绿营溃兵组成的,还有从其他地方调来的汉军旗和绿营士兵,他们一个掌汉军旗,一个掌绿营,却无法全面控制这部分清军汉人部队,因此他们现在心里是七上八下,好不难受。

    只是因为历次和华夏军作战他们从无胜迹。

    同样他们也不看好满达海的这次莽撞的军事行动,九万大军都被打的四散逃跑,两万多人,能拼的过华夏军?

    当然他们不知道前面和他们遭遇的是区区的一个华夏军第二野战旅,不过七千八百人,加上民兵也不过九千多人,老百姓就不能算什么了。

    (本章完)
………………………………

第307章 固若金汤

    离着即将爆发的战场七十多公里远的地方,清军宗室博洛贝勒的中军帐中,洪承畴正在和博洛贝勒对面而坐。

    博洛贝勒是满清人的始祖努尔哈赤老奴的儿子,爱新觉罗・阿巴泰的第三子,阿巴泰是努尔哈赤的第七子,母为庶妃伊尔根觉罗氏,隶属满洲正蓝旗。

    爱新觉罗・博洛(1613年―1652年),清朝将领、宗室,清初理政三王之一。

    当然,由于他在金华府被张强指挥的义军在城墙上的火炮击中,重伤,然后回去养伤,后来几次带军出征,历史从那一刻已经有些不一样了,现在已经是1652年年末了,他依然还活蹦乱跳的,依然能被委派带军来支援洪承畴对华夏军的进攻。

    两个人对面而坐,博洛对洪承畴道:“张强这个人,我们要小心,他守城相当厉害,现在还不知道阿济格哪里是什么情况,派出几波斥候,在饶州府边境上都被华夏军拦截了,我们得不到任何情报,你哪里怎么样?渗透进去的细作如何回话?”

    洪承畴道:“回贝勒的话,最新的情报是七日之前了,那时候,阿济格亲王已经兵败,退入饶州府府城,华夏军四面围困,日夜用大炮轰击城墙,估计情况不容乐观,因此我们要加快行军速度,争取早日赶到饶州府府城,解围。”

    博洛皱起眉头,“照我军目前的行军速度,起码得五日才能赶到饶州府府城,主要是那些汉军行军速度太慢了。”

    洪承畴道:“回贝勒,如果是其他明军,我们大可骑兵急行,步兵缓缓跟上即可,不过面对华夏军,几次战斗下来,臣发现华夏军非常善于打决战,阵地战,顽固异常。

    不像其他明军闻得我军到来,自己先乱,我军到达的时候已经士气低落,未战先乱,因此我军打的十分顺手,简直就是手到擒来,犹如探囊取物。

    除了大顺的那几个硬骨头,清军还未和明军有几万人以上的决战,可华夏军已经打败了我们由贝勒这等大人物带领的军力超越他们一倍的大决战战役,因此臣才如此小心,以免中了华夏军的奸计。”

    “嗯,你这也算谨慎,不过,这次咱们不是以前,哪里还困着大清的贝勒,皇室宗亲,不能不全力以赴,你得让你的前军尽快行军,让各汉军不得偷懒,加快行军,一定要在三日之内突入饶州府,五日之内到达饶州府府城下。否则不但我无法向朝廷交代,你也得人头落地。”

    “是,是,奴才一定吩咐下属加快行军速度,争取三日击败饶州府边境的华夏军,五日到达饶州府府城下。”洪承畴弯着腰,用袖口擦擦额头上的汗水。

    “满达海呢?”博洛问道。

    “这个,贝勒爷,满达海不听老臣劝说,带着两万兵马先行绕道进入了饶州府,昨夜向我回报,他已经离饶州府府城不到五十公里了,连夜行军,想来今日此时,应该又行军了二十公里,接近了饶州府府城。”

    “好,你下去吧,加快行军速度。”博洛贝勒拿起茶桌上的茶杯,慢慢的喝茶。

    洪承畴告退,他回到了自己二十公里以外的行军帐篷里面。

    没有坐下,就听外面禀报道:“报,细作来报,饶州府陷落,亲王下落不明。”

    “啊――,”洪承畴手一抖,端在手里的茶杯落地,砸个粉碎。

    “快,快,全军拔营,加快行军速度,今晚我要在饶州府边境县城过夜。”洪承畴扶住桌子,一口气不畅,憋的头昏眼花,一边的侍卫连忙上去搀扶。

    远处,刘良佐端着茶杯,坐在已经被清理出来,修葺一新的饶州府城门楼上,扯着嗓子唱着:

    “我正在城门上观景――,

    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你连得三城多侥幸――,

    我诸葛在敌楼把驾等――,

    我又无有埋伏又无有兵……,”

    还没有唱完,就听门口有人在拍手,“啪啪啪,大人好兴致啊。还在这里唱曲儿――”

    “哈哈哈,是朱大人,来来,坐下,一起喝茶。”刘良佐站起来,迎接朱哥。

    朱哥坐下来,两个人一左一右,隔着城门楼的窗格子看着远处城外正在进行的防御工程施工。

    目前防御工程已经接近尾声了,四里外的屯堡成了最前线,屯堡外围几百米都被清除了,变成一片空地,空地上加了很多据马和陷马坑,绊马索,当然还有供守军反击的通道,不顾那些通道都是弯弯曲曲的,你想策马直冲过来,那是找死。

    防御工事被逆反过来,原先是攻城用的,防备城中的敌人,现在是守城用的,所有布置都面对城外,当然原先战壕后面的面对城中的地方也没有拆除,这样既没有浪费原先的布置,也能让敌人占领这些战壕以后,不能迅速的前进,他们还得面对战壕前面的这些布置,光这些就能让他们头疼,消耗敌人的兵力。

    当然如果敌人占了上风,那么就是消耗敌人的时间了。

    几十万人要展开进攻,必然要在这些防御工事面前花费很多时间,就给城中的守军有足够的准备时间和想其他办法的时间。

    三万五千兵力要面对二十万清军的进攻,说很容易的战胜敌人,那是说笑话了,哪怕用现代的火炮打,现代的步枪消灭这些二十万清军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办到的事情,就只能用防御工事拖延时间了。

    留在这里其实不是张强的愿意的,他不想和清军硬碰硬,不是因为他打不过清军,如果再多调一些野战旅过来,有五个野战旅,加上近卫旅1旅,加上炮兵旅1旅,加上3个骑兵旅,这是近9万兵力,如果算是民兵四万多人,那么他就有十四万兵力,近十五万兵力了,和二十万的清军死磕,他还是能赢的。

    但清军实际上不过三万多主力部队,其余的都是汉人编制的部队,虽然这里面有七八万已经不能称作汉人的旗人部队,其他的都是汉人明军编制成的部队,面对这样的部队,张强不想死磕,死的再多都是汉人,清军这次败退了,转眼就能从别的地方再拉几十万汉人部队过来,他的精锐部队却是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死一个是一个。

    他的战法虽然先进,他的武器虽然比敌人先进,但也只是先进半筹而已,火绳枪还不能甩开清军很大距离,这样造成的就是他得付出很大的伤亡,哪怕是那些死的都是冷兵器时代的士兵,拿着冷兵器,刀兵剑戟,弓弩的冷兵器部队,他也不想损失太大,这样就要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将敌人的部队拖成数片,一片一片的消灭。

    老毛说了,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少部分兵力,集小胜为大胜,最终战胜敌人。

    再说他遇上的是历史上在明朝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也不想施展自己的才能,到了清朝却为满清鞑子出力的洪承畴这个汉奸,从目前发现的情报显示,这个家伙玩的是多路并进,从多个方向骚扰,牵制,攻打和剿灭自己的领地的战法,自己的兵力大部分都得守在领地上,不能让他们突入领地,破坏自己用六年时间建立起来的繁荣稳定,飞速发展的华夏军地盘。

    御敌于国门之外,中国人从来没有这个思想,他们只满足于在自己的地盘上,收复原先被敌人抢占的地盘,然后停下来,分功劳,图享受,一点也没有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那种磅礴大气,如日中天,奋进的气势,反而越来越满足于这点小成绩。

    现在还是封疆王朝时代,如果等个三百年,世界大同了,原子弹也出来了,然后大家都得坐下来喝茶聊天解决事情了,那时候,要想扩张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比登天还难,尤其是中国人这种懒惰容易满足的性格,到后世也没有把被占领土收回来。

    反而满足于残破的江山,整天宣讲什么仁义道德,结果仁义道德被人家西方文化入侵,破坏的彻底干净,可能后世很多人都讲不出我们整天嘴上挂着的我们泱泱五千年中华文化倒地是什么,核心思想是什么?灵魂是什么?

    带着这种怨念张强不得不带着大军后撤,和胡奎的第一野战旅会和,一边防备更加懂得火器运用的孔有德这种汉奸的大军,一边伺机反扑敌人。

    这边,朱哥和刘良佐东扯西扯的聊着,心中猜测着张强这么做的意思,一边对刘良佐问道:“刘提督,你认为我们得守多长时间?”

    刘良佐看了一眼朱哥,心中念叨着,他不是张强大都督的亲卫队长吗,怎么还问自己,这得看张强怎么想,但他嘴上却说道:“大都督真是神人也,如此布置,加上我军火器犀利,弓箭,弩箭比敌人更加强大,我们这边还赶制床弩等守城利器,因此三道防线我认为固若金汤,清军不在城下死伤七八万人,不能攻到城下,到时候,我认为大都督已经带领大军回军了。”

    朱哥想了想,“也是,我看也是固若金汤,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把十几里外的大营撤回来?”

    (本章完)
………………………………

第308章 先锋遭遇战

    这边和风细雨,那边却是剑拔弩张,马上就是血雨腥风了。

    朱哥这个张强的亲卫队,猎骑兵的副队长,现在的华夏军第七野战旅副旅长,副旅长是新安上的职务,也是张强为了监视刘良佐这个投降过来一直闷头扎在衢州府观望的老狐狸而临时安排的职务。

    野战旅都是主官一言决,有直属与野战旅旅部的参谋部负责安排行军路线,安排后勤补给,安排作战方式,策划战役,分担旅长的工作,却不分担旅长的权利,这是因为这个时代的限制导致的,有时候后世的所谓参谋部并不是太先进的东西,尤其是拿到明朝这个封疆时代,并不需要多少参谋负责多少工作。

    很多时候,由于通信不畅,信息传达落后,很多事情,需要主管官员随机应变处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都是在半天之内的遭遇战,根本没有功夫请示或者让参谋们去策划什么,所以主官需要很大的权利决定战斗如何进行。

    大家拼的是实力,是谁勇武的战士多,谁就赢,因此让参谋长分但权利,这样的后世指挥系统,对于明朝来说,简直就是找死,简直就是后世常凯申一样的乱插手,乱指挥,让下面的主官不知道如何作战,反而会失败。

    朱哥问出这话的时候,锋无羽已经带领部队仓促应战了。

    刚把民兵和百姓集中到大军中间,工程兵们拿起工具开始修筑防御工事的时候,清军已经接近到了一里地以外了,两千骑兵,听起来不多,但他们造成的声势却一点不小,犹如千军万马,大地都在震动。

    刚刚回拢的大军摆出了一个大概的圆形防御雏形,敌军就冲了过来。

    前面的枪兵把长枪往地上一插,队形还在混乱之中,犹如锯齿,左右的弓箭兵和弩箭兵也还呈弯曲的形状,还没有汇聚。

    清军已经分出两翼骑兵,漫天的箭雨泼进了长枪兵的阵型里面,长枪兵当即倒下几十人,后面的刀盾兵刚刚冲到长枪兵队列里面,还在和长枪兵不是很明了的队形胶着的时候,清军已经挥舞着弯刀,长矛冲了过来。

    两翼的骑兵射了一波箭雨,战马已经飞掠到了两翼的弓箭兵和弩箭兵前面几十米远,又是一波箭雨,弓箭兵和弩箭兵当即倒下了一二百人,有人零零散散的射出了一波箭雨,飞掠的清军骑兵,两翼各有十几个堕马,战马拖着死者的尸体,或者受伤的清军继续朝着两翼呈“w”状包抄过去。

    这时候炮兵还在展开阶段,只有一两门大炮已经装填完毕,发出了一两炮,炮弹擦着前面长枪兵的头顶,一头扎入了正面突击的清军骑兵队形中。

    当即有三四十名清军骑兵被一路横扫过去,战马倒地,肚破肠流,骑兵残肢断臂,嚎叫声令人心颤。

    清军正面突击的骑兵撞上长枪的时候,战马猛地嘶鸣一声,悲痛的倒地,后面的骑兵继续冲击,跳过前面的骑兵,继续冲击长枪兵队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