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领主-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军正面突击的骑兵撞上长枪的时候,战马猛地嘶鸣一声,悲痛的倒地,后面的骑兵继续冲击,跳过前面的骑兵,继续冲击长枪兵队列。
长枪兵后面迅速的拉开空档,然后结阵自保,刀盾手迅速的将盾牌顶在了头顶上,手里的刀向上挥了出去。
可以说这一波突击,第二野战旅损失惨重,尤其是前面的长枪兵,第一线的已经被舍弃,他们只能独自面对敌人后续冲来的骑兵。
第二线的长枪兵和刀盾手面前组织起防御,用仓促的战斗遏制敌人的进攻为后面的火枪兵争取时间。
当然他们的死亡或者他们的伤亡也不是白白损失的,他们也给敌人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敌人的骑兵冲破第二线的长枪兵和刀盾手并不完整的阵型的时候,后面的火枪兵已经严阵以待了。
随着一声号令一般的枪声,前面的长枪兵和刀盾兵迅速伏地身子,然后爆炒豆子一般的枪声响起。
子弹从他们头顶上飞过去,有的伤了他们,大多数则打在了明显身位比他们高的清军骑兵身上。
而两翼的弓箭兵和弩箭兵也迅速的得到附近的刀盾兵的支援,刀盾兵切进他们的阵型,用盾牌保护他们不受伤害,而用“w”形态准备包抄的两翼骑兵遇到了他们的大敌,两翼夹杂着行军的火枪兵其他的营的阻击。
经过训练的火枪兵知道这个时候该怎么做,因为华夏军和这个时代的军队有一点不同,他们是会对各种情况进行推演和演习的,这从他们从新兵营毕业以后,进入华夏军行列就开始了,每一个月都有一次演习汇报,针对各种战场突发情况,每一个营的百户,把总以上的军官都必须学习和掌握,否则考核不过,下去担任总旗和小兵。
于是两翼的企图包抄的清军弓骑兵悲剧了。
爆炒豆子一般的枪声在他们前进的路途上响起。
华夏军的阵型犹如波浪一样,泛起阵阵涟漪,在这阵阵涟漪之中,以前演习的阵型,迅速被运用出来,很快适应这种情况的应对办法就出现了。
这都不需要锋无羽去调整什么。
完全是底下的军官自发的,迅速的,最多有守备一级的军官用旗号和号角声进行联络,稍微调整一下,应对的阵型就出来了,统一了。
“轰隆――”
“轰隆――”
获得时间的炮兵,迅速的就位,或者就地展开,三门炮位一个基点,周围的把总迅速的调整阵型,改保护的保护,该阻击敌人的阻击敌人,协调的协调。
看起来整个战场很乱,华夏军由于机动能力不足,遭到清军骑兵部队的近距离突袭,一片慌乱的样子,但在华夏军高级军官看来,这种情况却十分的有序,并且达到了要求,实战和演习也许并不完美,有一些缺陷,却是最好的应对办法,并且这种办法已经奏效了,阻止了敌人的进攻。
没看到清军骑兵已经开始逃跑了吗?
是的,清军已经开始逃跑了,进攻的时候是两千多清军骑兵,撤退的时候是大概七八百骑兵,其余的不是被围住了,就是已经变成地上的尸体,或者伤员了,也有零散的骑兵仍然在负隅顽抗,很可能突破围攻,逃出去,但这场突击战,华夏军胜了。
也许还没有胜利,只是打败了敌人的一面进攻。
很快,已经反应过来,开始对整个部队发号施令的锋无羽看到后路,也就是右翼,又有大概三千多清军骑兵冲了过来,看情况应该是蒙古骑兵。
后路只有殿后的一队骑兵和斥候骑兵,再往边上,是一队火枪兵,火枪兵已经摆好阵型,面对的是正面的第一波突击的清军满洲骑兵,在他们后面是刚刚遭到损失撤退到后面重新整队的一队弓箭兵和一小队弩箭兵。
往这边一点是一队损失不大的长枪兵。
“亲卫队,迎上去,”锋无羽大声喊道。
随即带领亲卫队二百骑兵冲了上去,此时右翼的后路骑兵已经勇敢的迎上去,给后面的阵型调整争取时间。
这队骑兵大约一百多人。
而在阵型中央的炮兵千户营,正在用9磅炮轰击逃跑的满洲骑兵。
左翼的队伍正在迅速的收拢队伍,辎重兵从阵型中央冲出来,跑向刚才战斗过的第一线长枪兵的位置,将伤员和战友的尸体拖回阵型中央。
右翼,后路,剩余的残兵们迅速的将伤兵和尸体交给一些轻伤的伤员带回去,然后快速的在侧翼组成了阻击阵地,后面的中军长枪兵正在跑步前来,在他们前面形成保护型阵列。
这次火枪兵被调回来,保护中央阵地的火枪兵迅速的出击,在弓箭兵和弩箭兵,侧翼分列两队,瞄准前面的冲过来的蒙古骑兵。
犹如针尖对麦芒,冲锋的后队骑兵直接撞进了对方的骑兵队伍,快速的连蒙古骑兵擅长的骑射战术来不及实施,或者说他们放了一轮箭雨,还没有再次抽出箭放箭的时候,损失不大,告诉移动的华夏军后队骑兵已经冲进了他们的队伍,挥刀劈砍。
当然他们不是没有短火铳,但这个时候,谁都没有想着拔出短火铳,也许短火铳能给敌人重创,但肯定让敌人得到机会,因为敌人也是高速冲来,短火铳打完以后,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拔刀,因此就这么拔出马刀直接冲上去了。
比起亮剑电视剧里面“骑兵连,进攻,”那种喊个口号就让人热血沸腾的假的要死的电影表现,他们才是最应该尊敬的骑兵。
亮剑里面的骑兵对砍并不见血,也不见敌人冒血,这里,他们不仅见敌人冒血,而且自己也冒血,双方杀的那个邋遢啊。
相比都是俊男靓女表现的亮剑骑兵连,他们表现的是真真正正的血性男子汉,因为亮剑是被人家围了,为了自己表现,而他们根本不想那些,直接冲上去杀就是了,没有什么意思,他们是华夏军的骑兵。
“杀――”看到前面的百来个骑兵和后面跟着的十几个斥候骑兵舍己为人,为了大军的安危,为了给大军争取反击的时间,义无反顾的冲向大队的蒙古骑兵,锋无羽大喊一声,带着自己的卫队冲了上去。
从发现敌人,到准备,不过十来分钟,一刻钟的时间,从第一个清军骑兵射出第一箭,到锋无羽展开冲锋也不过一刻钟的时间,整个大队的第二野战旅还在调整队形中,整个五千清军骑兵,就分两队,分别从两个方向袭击了第二野战旅。
很快第一队冲锋的华夏军后卫骑兵就消失在茫茫的蒙古骑兵大军中,直接打穿了敌人大半个骑兵队形。
锋无羽的骑兵队也冲上去,敌人正准备转弯,躲避他们,连放箭,使用蒙古人擅长的回旋,放风筝的打法都忘记了。
他们显然是在逃命。
(本章完)
………………………………
第309章 小胜一场
犹如席卷而来的海浪,就在清军的蒙古骑兵正在撤退的时候,从另一个方向绕过来追打逃走的清兵满洲骑兵的第二野战旅龙骑兵队伍从侧面截击了蒙古骑兵的队伍。
他们不是直接撞进去,用马刀解决问题,而是平行着蒙古骑兵的散开的队伍,用背上的专用的短枪管火绳枪朝着侧翼逃跑的一千蒙古骑兵来了一个齐射。
然后近二百多蒙古骑兵坠落马下,后面跟随的蒙古骑兵阵脚大乱,这时候,华夏军第二野战旅的龙骑兵队伍已经冲进到足以用短火铳发射的三四十米距离了。
蒙古人也不示弱,纷纷弯弓搭箭,朝着龙骑兵射了一波箭雨,但他们的收获不多,颠簸的马上,弓箭能射中敌人的很少,只给龙骑兵造成了三五十人的伤害,然后龙骑兵的两轮短火铳射击已经完成,龙骑兵扔掉手中的短火铳,再次拔出一把短火铳开始射击。
两轮射击以后,蒙古骑兵这一侧翼的兵力已经所剩无几。
扔掉手中的短火铳,现在可没有时间把短火铳插进马鞍的挂袋中,剩余的猎骑兵拔出马刀冲了上去,一头撞向另一个方向逃跑的蒙古骑兵队伍中,将蒙古骑兵的队伍从中截断。
锋无羽身边的猎骑兵已经只剩下八十多人,毕竟他们冲击的是三千蒙古骑兵,前面的一百多骑兵已经伤亡惨重了,只有几骑幸运的逃脱了出来,正在侧翼猛冲,绕向自己本阵,从侧翼而来的龙骑兵正好从他们身后经过,将逃向另个一方向蒙古骑兵大队截住,他们只需要追击前面逃跑的蒙古骑兵就行了。
远处,号角连连,已经脱离了战斗的野战旅正在整队,然后以战斗队形追赶上来,一队二百骑兵正在往回赶,护卫后面的辎重兵和工兵,还有伤员和民兵。
炮兵已经排好了队列,缓缓退入阵势中央,一个坚固的防御阵型正在形成,虽然敌人已经跑了,但战斗没有完成,他们依然戒备着。
双方一个追,一个逃,遭遇了正在后方五里外行军的清军步兵大部队。
蒙古骑兵从清军大部队里穿过,锋无羽只好带着骑兵退回来。
而龙骑兵队伍正在漫山遍野的追杀逃走的蒙古骑兵,满洲骑兵已经退入敌人大部队中。
“呜呜呜――”随着锋无羽的撤退,低沉的号角声响起,正在追杀的龙骑兵纷纷冲向锋无羽所在的地方,然后和他的部队会和,缓缓的退后,一边后退,一边收拾地上自己战友的尸体和伤员,直接拉上马背,然后带向后方。
“跨,跨,跨,”远处步兵和火枪兵部队也赶来,听到号角声,纷纷分出兵马将地上的伤员和尸体收拾一下,然后开始撤向本阵。
一切那么有秩序,进退自如。
满达海吊着一支胳膊,满脸鲜血,一边训斥范绍祖和马宝,一边用皮鞭抽两个满族将军,整个大军在五里地以外停下来。
这给了锋无羽收拾伤员和战马,收拢部队的时间。
半个小时以后,整个队伍退了回来,退入草草赶出来的防御工事里面,一座大营正在形成雏形。
一座由辎重大车,以及枪兵的长枪围成的大营就这么草率的成形,并且把整只大部队包了进去。
外面小股的刚才护卫大营的骑兵部队,在大营周围两里内游荡。
而大营内始终有一个骑兵营千户的兵力在护卫,并没有跟随出击,因为这个时代是骑兵的时代,虽然野战旅的骑兵营分为前后两队护卫行军中的野战旅,而且野战旅直辖的警卫骑兵营也出击了,但这个骑兵千户营除了开头同满洲骑兵打了一场以后,就没有出击,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计策叫调虎离山之计,锋无羽怕敌人将自己的骑兵都调出去,因此就没有让主力骑兵千户营出击。
只是动用了自己手中的骑兵营和直辖的亲卫队,警戒骑兵营出击。
这么说吧,就是一个野战旅有大约一千八百人的骑兵,分为亲卫骑兵,大约二百人,警戒骑兵营,就是龙骑兵,以及骑兵营,就是普通的冷兵器骑兵营,和其他的明军和清军的骑兵装备一样,不同的是,还多了一支短火铳,但也只是一般的火绳枪短火铳,没有龙骑兵营那样装备了马刀和火绳枪,短火铳等犀利的武器,同时还有一支八百到一千人的骑兵营,领军的是千户长级别的千户,这是骑兵作战的主力军,他们没有出击,他们的任务是保护大营的民兵和工兵,辎重兵。
这一支骑兵部队里面有一半是枪骑兵,就是挂着腰刀,手里拿着冲击长枪的枪骑兵,这是张强和骑马砍杀这个游戏里面学习的东西,全长枪的枪骑兵,他们的冲击力无疑在这个骑兵时代是很有杀伤力的,这是王牌,不能动用,一般是正面作战的时候,冲击敌人骑兵和主力部队的。
双方猛烈的撞击之后,是在远处互相观望,然后收拢队伍,准备再次决战。
此时,太阳不过刚刚升起不久,太阳还不是很热。
短暂而激烈,这就是双方第一交手对刚才的战斗的评价。
根据统计伤亡的参谋部报上来的数字粗略估计了一下,这一战,走在队伍中间的工兵和辎重兵所属的战斗部队,弓箭兵和弩箭兵伤亡不小,大概残了一半多,冲在一线的枪兵营伤亡不小,大约一大半,也就是千人的抢兵营为了给大部队争取时间,被打残了。
而骑兵营也打残了,有一半战死,一小半重伤。等于是伤亡过半。
亲卫队也伤亡了一大半,剩下六十多人了。
二百人的亲卫队在这场突然的袭击中,除了派出去的送信的骑兵,其余的大约一百六十多人死了一百多人。
龙骑兵死了三十多人,伤了六十多人,五百多人去了五分之一。
这一战,九千多人的野战二旅,伤亡一千多人,八分之一。
还没有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而敌人,锋无羽估计,五千骑兵起码伤亡三千多人,三分之二强的伤亡。
三比一,这个战果在遭遇突袭的情况下,能取得如此战果,还是很庆幸的。
如今敌人后面的步兵大军到达,远远望去,薄雾已经消散的情况下,一览无余,大约两万多人。
“大人,现在怎么办?”一名千户问他。
“打一战,然后看机会撤退,我想这只是敌人的前锋,这次咱们大意了,居然让敌人摸到了身边,没有等来大人的旨意,就只能先退往饶州府府城,等一会儿,步兵护住民兵和百姓,还有炮兵营先走,其他士兵奋勇作战,看准机会溜。”锋无羽道。
“大人,也许黄大人的骑兵旅就在附近,说不定就隐藏在附近。”
千户道。
锋无羽看向参谋长,一名提拔起来的守备千户,“这样的情况下,大人有应付的办法没有?”
那名守备道:“刚才你们打战的时候我们推演了一下,觉得应该趁现在转移,但敌人有两万大军,如果我们动了,很是被动,只能打一战,然后让骑兵旅来援,否则等敌人的大部队来了,咱们就被敌人包围在旷野上了,咱们是一支严重依赖补给的队伍,可能不能久战。”
锋无羽想了想,“不行,还得打一战,我们跑不过敌人,伤员太多,恐怕有几百人,还都是重伤员,如果没有马车,他们肯定半道上就死了,只能打一战,打退了敌人,我们才能撤退。就这么决定了。”
隔着五里地,满达海也在踌躇,是战还是退?
想想当初自己还未洪承畴的瞻前顾后,犹犹豫豫不满,但见识到华夏军的厉害,他心都在颤抖,刚才真是太可怕了,什么时候明军中有这种敢于正面同清军冲杀的部队了,这种感觉只有当初的关宁铁骑才有,鼎盛时期的关宁铁骑可是非常厉害的,敢于和清军正面冲刺,而且不落下风。
再有就是李自成的那一支浑身铁甲的骑兵死士部队,铁甲军,清军十次战斗,九次必败,如果不是突袭和在数量上战胜那一支军队,清军基本上不敢正面同那一支部队厮杀。
半晌他终于开口了,“来人,去给洪承畴送信,让他带着大军来援,我在这里拖住明军。”
范绍祖和马宝听了,互相对视一眼,脸色如灰,同时在对方的眼中读出了不耐烦,读出了共同的心声,“别打了,撤退吧。”
但满达海没有给他们机会,而是下令,“范总兵,你带汉军旗从正面进攻,马副将,你带绿营士兵为前锋,先攻敌人侧翼。”
然后对先前负责监视的满洲将军道:“你负责督战,如果没有听到鸣金就撤退的,斩杀。”
顿时,战鼓如雷,再次拉响了战斗的号角。
远处山丘后面,几名骑兵半隐在树丛中用望远镜观察着战场。
山丘后面,一股股骑兵列阵待击。
更远处,洪承畴不断的催促部队前进,但很无奈,他们拉下的路程太远了,五万清军死命赶路,也不能再快分毫。
他们离战场还有二十多公里。
这几乎是这个时代士兵一天的路程。
火枪兵伤亡最小,只死了十来人,
(本章完)
………………………………
第310章 另一个战场
刘良佐接到锋无羽的求援信以后,召集朱哥前来商议,朱哥想了想,“派人去查看一下,派一个骑兵营去吧,咱们的任务是守卫这里,不能因小失大,况且还有黄韬的骑兵旅在一侧隐蔽着,他的任务就是救锋无羽,他没有来信,证明锋无羽的第二野战旅的情况还不是最糟糕。”
“嗯,和老夫想的一样。朱参将大才,不亏为在大都督身边呆的最久的人。”
“呵呵,”朱哥一边喝茶,一边笑笑。
刘良佐朝一边吩咐下去道:“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准私自出兵,否则定斩不饶。”
然后对朱哥笑着道:“大都督可有新的谕旨?”
朱哥笑笑,“你是提督,大都督要给也先给你,怎么可能给我呢?咱们华夏军可是不会玩那套越级下达命令的把戏。”
刘良佐打了哈哈,然后坐下来继续喝茶,旁边城墙上,一个戏班子,正在因陋就简,唱着一出空城计戏本。
刘良佐和朱哥还有功夫喝茶,但张强就没有那个功夫喝茶了。
连续接到了清军入侵的消息,张强已经带着军队出现在了广信府一带。
他的军队是隐蔽行军的,因此对于后方的情况是知道的最迟的,也无能为力,只能看留在饶州府的人处理了。
迅速的发出几个命令以后,张强带着军队继续接近孔有德的军队。
两个骑兵旅,1个野战旅,1个近卫旅,三万多人的军队悄悄的接近了广信府,广信府清军正在同建宁府,处州府等地的华夏军对峙,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交战。
“胡奎,你这段日子里面就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吗?”张强问身边跟着的胡奎。
“大都督,这个是冤枉为臣了,为臣可是日夜不眠,眼睛瞪的大大的,时刻注视着这两个大汉奸的动向,一日也不敢偷懒啊。”胡奎摸了一把脸上的络腮胡子,信口道。
“那我怎么感觉到这广信府一带静悄悄的,没有任何要发生事情的迹象?”张强说完把一把情报信笺甩在胡奎的马背上。
“这――,我――”胡奎也不知道如何解释了。
张强有些烦躁,尚可喜还在围攻汀州府,可他在前期就得到了消息说尚可喜已经朝着饶州府进军了,为什么会这样?前后矛盾的消息出现呢?
“巴格雅鲁,带着你的骑兵旅,给我去搜,广信府,延平府,还有周围各府,也别忘了咱们刚过来的饶州府,一定要找到尚可喜的部队,不能让这么一支军队失踪了,那对咱们是一件大事情,”。
吩咐完巴格雅鲁,张强又对米林道:“派人调动军情部的所有人员,把所有福建和江西查探到的情报都送到我这里来,找些军情部的人来,成立一个情报甄别小组,一条一条给我过,不能放过一丝的蛛丝马迹。”
说完,张强又道:“杜歌,你的骑兵旅暂时我来代管,胡奎带着第一野战旅去汀州府看看,但不要管清军围攻隆武朝廷的事情,遇到了打一战,遇不到,就给我继续前进,把所有的地方都绕一遍,找到敌人的主力,然后待援,我会来救援你。”
看到个人去安排了,张强对身边的传令兵道:“命令近卫旅就地驻扎,派人联络衢州府,建宁府,处州府和福州府的部队,让他们就地驻防,多派人侦查敌人动向,不能有丝毫懈怠。”
“是,大人。”整个华夏军犹如受到攻击的蜂巢一样,兵马调动,人员四散飞向各个方面,而近卫旅驻地成为蜂巢,等待着自己的工蜂们攻击敌人保卫蜂巢归来。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张强最先收到的是刘良佐通报的有关清军大军的消息,“敌军大军二十万人已经接近饶州府四十公里,第二野战旅在三十公里外同敌人大战两次,第一次歼灭敌人骑兵三千八百人,第二次正在同敌人战斗,战果待报。请求处置办法。”
这时候,张强感到有一种说不明的感觉,自己的想法是用饶州府吸引住清军大军,而自己带着大军来先解决福建和江西的清军,尤其是解决大家都痛恨的明朝第一武将汉奸,孔有德,还有第二汉奸,尚可喜,也许能抓住耿精忠,没有了这三个人,南方这片地方,清军就得亲自上阵,既能削弱清军,又能让清军来回奔波忙碌,用那些不是很能打的同样是汉奸的明朝其他的武将,这样,对于南方的明军来说是有一个好处,不会那么紧迫了。
因为这三个人使用的战法和火器超越这个时代的武将太多,他们对明军的伤害太大,纯冷兵器战斗,明军不一定怕清军,大家玩人海战术,以现在永历和隆武朝廷的兵马和不断的起义军,就像后世日本人进了中国一样,能生生的把它们拖死。
可自己想到的,难道洪承畴想不到吗?
张强这么想,想的头疼了,不知道接下来如何应付了。
好半天才感叹一声,“果然,不能和洪承畴这个老匹夫玩什么计谋,只能用实力碾压过去,和洪承畴玩计谋,这得把后世的贪官们拽过来几个,才能搞定,他们高学历,玩计谋和阴谋绝对是一绝,说不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