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将军烈内-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他又被架空,局面就截然不同了!”
赵子良一笑,刘眺倒是把他的想法猜到了十成,王正见现在的作用就是作为他盾牌而存在的。
………………………………
第589章 贪婪之心
天宝九年(公元750年)二月,北庭的风波还未完全平息下来,安西方面却传来了高仙芝大胜的消息。高仙芝自从去年十一月领兵从安西出发,虽然因为天气严寒、道路崎岖难行等诸多原因而行军困难,但是却很顺利。二月初九,高仙芝击败碣师国军队,并俘虏了碣师王勃特没。
高仙芝取胜之后,立即派八百里加急向朝廷报捷,但并未领兵撤回,而是领兵驻扎在碣师国境内,等待朝廷的诏谕。
竭师国只是一个弹丸小国,这个小国的名字也是这个城市的名字,这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大城,除了竭师城之外,还有十几个小镇,人口并不多,但这个小国的兵士甚是悍勇,因此军队数量只有数千人,但战力却是不俗,这也是吐火罗叶护恒伽罗为何要请唐朝出兵攻打竭师国的原因。吐火罗的地盘虽大,可它处于四分五裂的境况,恒伽罗面对碣师国的劫掠却毫无办法,唯有请唐朝出兵。
碣师国是小国,但它因军队战士悍勇、战力非同一般,因此时常劫掠周边小国,它因经常劫掠,又很是富有,特别是碣师王的宝库之中,金银珠宝玉器堆积成山。
竭师国、碣师城,王宫。
大殿之上,一身戎装的高仙芝坐在主位上,旁边坐着监军边令诚,这两人已经成了老搭档了,这几年安西每次对外战争,高仙芝都是主帅,而边令诚毫无疑问就是监军,两人的配合还算默契。
此时大殿之上正有一群竭师国女子在载歌载舞,除了高仙芝和边令诚,旁边还有高仙芝麾下多名将校、竭师国前国王勃特没的哥哥素迦和投降的官员们。
高仙芝和众将一边喝着美酒、吃着肉食,一边欣赏着歌舞,好不惬意和快活,有些将校喝得有点多了,看见面前跳舞的竭师国女子长得美貌,便忍不住丢下酒杯起身保住一个就拖回桌前玩乐,其他将校见状,都纷纷有样学样,高仙芝看见后哈哈大笑,却并不阻止,边令诚作为监军,也懒得管这种事情,有一个将军还抱回来一个竭师女子给他,陪他饮酒作乐,边令诚还很高兴地“笑纳”,素迦和竭师国投降的官员们都一个个都忍受着失败的屈辱,还要陪高仙芝等人在这里饮酒作乐,这就是胜利者们在战败者面前的姿态。
宴席进行到一半,素迦却是再也呆不下去了,他起身向高仙芝和边令诚躬身屈膝,姿态放得极低,行礼道:“高将军、边将军,素迦实在不胜酒力,已经头晕眼花,为了不在两位大人和诸位将军们面前丢脸,素迦想先行回去休息,如果两位大人有何吩咐,可随时传唤,不知可否!”
高仙芝闻言扭头看了边令诚一眼,边令诚对此没有什么表示,他便对素迦道:“既然素迦王兄身体不适,本将军就不好强留你再次,你就回去休息吧,本将军和边大人如果有事就派人叫你!”
素迦连忙道:“多谢将军体谅,素迦告辞!”
素迦离去之后,竭师国的投降官员们就先后以各种借口告辞离去,高仙芝也想着这些人留在这里反而惹人生厌,因此没有阻拦,允许他们离去。
唐军将校们也因为素迦和竭师国投降官员们的离去变得更加放肆,此前那些人在场,唐军将校们还有些放不开,现在这些人一走,唐军将校们便纷纷对歌女们行不雅之事,没过多久,大殿上刚才还在载歌载舞的女子们就被唐军将校瓜分干净,全部被带走寻找僻静之地及时行乐去了。
整个大殿之上只剩下高仙芝、边令诚和一群乐师们,乐师们看见歌姬们都被带走,他们没有了演奏的对象,就都停了下来。
边令诚听不见音乐之声,扭头皱起眉头对乐师们挥挥手:“行了,你们都下去吧!”
乐师们如蒙大赦,纷纷拿起乐器就告辞离去。
高仙芝端起酒杯对边令诚道:“边大人,今日正好没别人,就我们二人再此,高某和边大人这些年也算是合作愉快,每次打仗如果没有边大人的支持,高某不可能取得如今的战绩,今日高某敬边大人一杯,日后还请大人在陛下跟前多多美言几句!”
边令诚听着高仙芝的恭维,心里很是高仙,脸上都显露出来,他大笑道:“哈哈哈・・・・・・高将军言重了,杂家其实挺欣赏高将军的才能的,你我二人搭档,自然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圣上对高将军也是十分看重,就算杂家不在圣上面前替将军美言,圣上对将军也是宠信有加,杂家回敬将军,请!”
“请!”高仙芝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两人一脸喝了好几杯,高
仙芝因为打了胜仗,心里高兴,每一杯都干了,也喝得有些云里雾里,而边令诚则只是轻尝浅酌,还十分清醒。
这时高仙芝手下一个亲信校尉按剑走到大殿中间对高仙芝行礼道:“将军,卑职有事禀报!”
高仙芝感觉自己喝多了,有些头晕眼花,挥挥手:“说吧,何事?”
“这・・・・・・・此事卑职要单独向将军禀报!”那校尉有些迟疑地说道。
高仙芝闻言扭头看了边令诚一眼,见边令诚向这边看过来,他不想让边令诚认为他对其有防备之心,于是对那校尉喝道:“边大人又不是外人,有什么军国机密大事是边大人不能听的?说吧!”
校尉见高仙芝这么说,就没有再遮遮掩掩,直接说道:“诺!卑职奉命带兵在城内巡逻,却发现此城被我们攻下来之后,竟然还有一处地方守卫森严,没有器械投降或是逃散,卑职立即带兵围上去缴了他们的兵器,发现这些竭师国的兵将守卫的是一处偌大的库房,卑职抓住守卫这库房的竭师国官员,经过审问,得知这库房竟然是碣师王勃特没的宝库,这些年勃特没带兵劫掠周边国家,所得财富全部囤积在这库房之内,卑职命人打开库房走进去一看,发现库房内的金银、铜钱、珠宝、玉器和各国宝物堆积成山,除了一些需要特别护理的宝物之外,其他财物全部露天堆放,数量数不胜数!卑职发现那库房内竟然堆放那么多的财物,不敢怠慢,立即下令封存了库房,并派兵严加看守,然后就赶来向将军禀报了,不知这批财物要做何处理?”
高仙芝听闻平白无故缴获了一大批财物,脸色上顿时呈现出一副贪婪之色,眼神之中也是精光大盛,但是他很快想起边令诚还坐在旁边,这个消息既然被边令诚知道了,那么这批财物只怕不能独吞,无论如何也得分给边令诚一份,既然如此,还不如索性做得大方和磊落一些,他扭头对边令诚抱拳道:“边大人,没想到还有这意外之喜,这批财物到底有多少,不如请边大人一起跟高某去看看如何?”
边令诚刚开始听见这个消息,贪婪之心也大起,不过他还是压制得很好,以免吃相太难看被人瞧不起,现在高仙芝邀请他一起查看那批财物的数量和成色,他当然是求之不得,不过他还是假意推辞道:“这・・・・・・不太好吧?”
高仙芝大笑道:“哈哈哈,边大人,正所谓见则有份嘛,走走走,一起去!”
边令诚见高仙芝这么说,当即也放弃伪装,大笑着起身与高仙芝一起走出了大殿,出了宫门之后,两人骑马带着大批兵马向勃特没的私人库房方向而去。
众人很快来到库房门前,高仙芝挥手对亲信校尉道:“打开库房大门!”
“诺!”
库房大门被打开之后,高仙芝和边令诚二人走了进去,其他将校和士兵都留在外面。
此时正是夜间,库房之中也没有点灯,但是库房内却是如白昼一般,两人发现原来是库房的顶部和周遭墙壁上镶嵌着十几颗硕大的夜明珠,这些夜明珠仿佛一个个功率极大的灯泡把整个库房照得如白昼一般。
仅仅只看见这些夜明珠,高仙芝和边令诚两人就已经是目瞪口呆了,再看见在夜明珠的照耀下,大半个库房内都被堆放成山一样的金银和各类宝石占据着,而这些金银和珍珠宝石在夜明珠的照耀下散发着闪烁光芒。
这光芒太迷人,数量如此之多的财宝,任何人站在它们面前都不能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更何况是高仙芝和边令诚这两个贪婪之人?
两人就站在这成山一样的金银珠宝面前一副呆泄的样子,都不能自控地嘴角流下了涎水,两人傻呆一样的走到财宝全面,伸出颤抖的双手抓起一块块金砖、一把把珍珠和宝石,那贪婪之色尽显于脸上。
良久,两人神色自如的从库房内走出来,边令诚忍不住说道:“高将军,杂家觉得知道此事的人越少越少,你觉得呢?”
高仙芝点点头,看着亲信校尉问道:“此事除了你之外,还有谁知道?”
“除了卑职之外,还有四个亲信手下以及此前守卫这处库房的竭师国兵将、官员!”
高仙芝淡然道:“能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只有这里三个,我和边大人,再包括你,至于其他人,一律秘密处决!这件事情交给你去办,不许走漏半点风声,否则本将军就为你是问!”
“是,卑职明白!”
………………………………
第591章 无功而返
王忠嗣的死讯对赵子良的打击很大,一连数天都没有进一粒米,他把自己关在房里,谁拜访都被拒之门外。
这几天赵子良一直在想,如果说几年前皇甫惟明的死还可以说与太子有那么一点点关系,毕竟他当年是出身太子东宫,是太子身边的亲信,但是王忠嗣却不同,他是玄宗养大的,是玄宗的养子,在年幼之时也只是与太子李亨的关系稍好而已,李林甫把他划归太子一党进行陷害,玄宗猜忌他却是有些牵强附会了。
赵子良知道王忠嗣此人其实与他以前一样,不懂得藏拙,一心想着靠打胜仗建立功勋,为大唐开疆拓土、保家卫国,凭借战功博得功名和高位,但实际上不懂得藏拙和官场经营之道,他和王忠嗣一样,在朝中势单力薄,王忠嗣比他要危险得多,因为王忠嗣的军权太重了,身兼河东、河西、朔方和陇右等四镇节度使,自唐朝开国以来,从未有人有如此之大的兵权,就连当年太宗皇帝李世民身为天策上将之时也没有,正是因为如此,玄宗才开始对他不放心,开始猜忌他。
但是不可否认,王忠嗣是战功赫赫、真正伟大的军人,他所表现出来的忠诚是好无私心的,如果连这样的人都是如此凄凉和悲哀的下场,那么这个王朝还有什么前途可言?从零星的消息得知王忠嗣是“暴毙”而亡,但这个“暴毙”到底是得了急症重兵无药可救而亡呢,还是被人无声无息地害死而亡呢?这个赵子良暂时不得而知,说王忠嗣是得了无药可医的急症而死,倒也不是不可能,王忠嗣受到他效忠的对象的猜忌,这无疑是摧毁了他心中的信仰,一个人的信仰如果坍塌,有可能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而一蹶不振,身体被病邪入体而亡也是常有的事情,如果说他是被人突然暗害而死的话,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的,王忠嗣被贬去汉阳太守之后,等于是完全被剥夺了兵权,在地方上有没有官场人脉,那些地方官害怕李林甫的权势,完全不配合王忠嗣,王忠嗣就算有通天之能也无法一个人治理地方,后来他又被贬为汉东郡太守,再次被地方官员给孤立起来,又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被下面的官员给架空成摆设是绝对有可能的,势单力薄之下,有人趁机暗害他,这种情况也不能派出去,特别是李林甫等人,他们绝对有能力、也有胆量干这种事情,反正王忠嗣已经没有了玄宗的宠幸,被玄宗给抛弃了,一个被皇帝抛弃的大臣,他的死活还有谁会过问呢?至少躺在杨玉环的温柔乡里的玄宗就不会。
赵子良把自己关在房间不见任何的事情让他的亲信部将和官员们都很是担心,他是这些人的领头人和核心,如果他出了什么事情,他们这些人又该何去何从?他们不敢想象,这件事情太重大,这些人很快都在赵子良的府邸汇合了。
直到三天后,赵子良才脸色憔悴的从书房里走出来,这让陈清莹和聂三娘以及几个孩子都高兴得落泪,庆幸他终于从书房内出来了。
一脸几天不吃不喝,又不洗漱,赵子良全身上下都臭了,得知楚歌、王灿、郑三等亲信们已经在府上等待和担忧了好几天的事情之后,他匆匆洗漱一番后吃了点东西就赶到了外堂。
楚歌、王灿、郑三、白孝德、仆骨怀恩、李晟、高适、独孤峻、刘眺、陈青和龚仁等人看见赵子良终于走出了书房,一个个都大喜过望,纷纷站起来抱拳行礼、打招呼。
“将军”
“将军,您可终于出来了,这下好了”
“卑职等终于可以放心了!”
众人一边七嘴八舌的说着,一边打量着赵子良,见他脸色憔悴,精神有些萎靡,但是眼神之中却多了一丝说不清和道不明的东西。
赵子良抱拳还礼对大伙笑了笑,压手让众人都坐下,说道:“这几天让大家担心了,某多有过意不去,现在没事了。这几天节度使府和兵马使府的公务因为某的原因都耽搁了不少吧?”
独孤峻站起来拱手道:“请将军放心,这几天没什么重要的公务,都是一些日常事务,我们已经给处理了,节度使府和兵马使府并没有停止运转。这几天王正见那儿也没有什么动静,他很老实,看样子好像已经认命了”。
赵子良点点头,指示道:“对王正见的监控不能放松,对其他一些官员也不能放松警惕,那些人见风使舵、风吹两边倒,现在某得势,他们是不得不与王正见划清界限,但也不保准这些人当中会有人与我们虚与委蛇,实际上却是忍辱负重想要揪住我的把柄!”
刘眺说道:“将军的担忧不无道理,下官觉得杜渐鸿这个人很危险,据说他是太子的人,因为太子现在势微,他是被李林甫打击的对象之一,因此被贬到这里来了,下官倒不是担心他会把这边的情况向太子报告,毕竟就算朝廷知道这件事情,只要将军没有谋反,这种官场争斗的尔虞我诈的行为,这种上级官吏被下属架空权利的事情各地屡见不鲜,不足为奇,
朝廷也只才不会管这种事情,下官是担心这杜渐鸿会成为隐藏起来暗中搜集我们把柄的人,毕竟我们现在很多事情都是违制的,一旦被朝廷得知,会有很大的麻烦!”
赵子良摸了摸下巴上的短茬,思索片刻吩咐道:“对待杜渐鸿,某认为有必要对他进行跟踪监控,不能让他去不该去的地方,特别是西林守捉以及车岭矿产,但是不能被他发现有人跟踪他!王灿,监控王正见和其他节度使府官员的事情就交给你来负责!还有一点,但凡这些人写往长安或送出北庭的书信都要经过审查,没有问题才能送出去”。
众人都知道王灿是做刺探敌情的事情的人,因此都没有觉得意外,不过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间谍一说,刺探军情和敌情这种活儿都做得很粗糙,收集情报的人员也没有一套严密的组织结构和制度,一般情况都是有需要的时候临时派人去探查,安排去敌对势力进行刺探敌情的细作一旦被抓住一两个,很有可能被挖出其他人,最后被一锅端掉,不过王灿负责的“天眼”情报网是赵子良亲自指点的,经过这些年的完善,已经颇具规模,组织形式、结构和制度都发展得非常严密,就连皇宫大内都有很高身份的人被发展成为这个组织的成员。
王灿见赵子良点将,立即站起来抱拳道:“遵命!”
接着赵子良又道:“李嗣业还没有消息传来吗?”
王灿摇头道:“将军,暂时还没有李将军的消息”。
赵子良也对这个时代的通讯能力实在很无奈,李嗣业也走了近两个月的,如果顺利的话,应该赶到火寻国了,按理说这几天应该会收到李嗣业的飞鸽传书,不过赵子良有些担心信鸽在沙漠地带的生存能力,毕竟从北庭到火寻国,中间可是有着不止一处沙漠要经过,信鸽能不能飞行这么远并且把情报带回来还真是没有试过。
天宝九年三月初七,李嗣业离开北庭前往火寻国已经整整过去四个月,这天他终于回来了,王灿得到消息后立即向赵子良进行禀报。
“什么,李嗣业回来了?在哪儿?”赵子良喜出望外,此前他一度以为李嗣业很有可能在前往火寻国的途中遭到了不幸或者是在火寻国出了意外,现在李嗣业终于回来了,他终于松了一口气,但是他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因为他王灿没有收到信鸽。
王灿说道:“人现在已经到了西林守捉,末将得到消息之后,让西林守捉方面给他们多准备了一些快马,他们正在星夜向庭州赶回来。
两天后,天宝九年三月初九,李嗣业回到了庭州,没有回家,而是直接来到了兵马使府求见正在这里处理军政事务的赵子良。
等他带着赵子良的一百多亲兵护卫赶到兵马使府的时候,赵子良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李嗣业勒马停下,把兵器交给旁边兵士,向赵子良单膝下拜道:“拜见将军,末将未能完成使命,实在是汗颜!”
赵子良还不清楚具体情况,也不好责怪他,把他扶起来说道:“你先起来,我们进去再说,走”。
“诺!”
等到了府内大堂上,有下人送来茶水,李嗣业也不顾礼仪,端起来就大口大口的灌了下去,显然是干渴极了。
喝完茶水,李嗣业抹了一下嘴,对赵子良抱拳道:“将军,末将其实已经在正月初就赶到了火寻国,一路上都很顺利,将军派给我的一百亲兵扈从都是跟着将军去过西域的,因此熟悉路途和气候,每个人都完好无损地抵达了火寻国,末将等到了火寻国之后,国主很是不但没有接待我们,还拒绝让我们进入火寻国,末将觉得此事肯定有蹊跷,于是暗中潜入火寻国打听,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末将等人赶到火寻国的十天前,大食国倭马亚王朝已经被叛军灭亡了,大食国哈里发马尔万二世全家被杀,末将听到这个消息后就知道火寻国主为何禁止我们进入了,刚开始末将还有些不相信叛军会这么快就攻破大马士革,于是末将一面写下这个消息用飞鸽传书送回来,另外又亲自带人潜入大食国打探消息,证实了消息是真实的,而且大食叛军的大首领阿布阿拔斯已经建立了阿拔斯王朝,自立为阿拔斯王朝的首位哈里发,末将不甘心就这么返回,又暗中潜入火寻国,想要面见火寻国主说服他与我大唐一起对付大食叛军,但火寻国主害怕与我们联合之后遭到大食阿拔斯王朝的攻伐,不但没有见我,还把我们抓起来关了十来天,后来他念及我当年救过他的性命,才私下又把我们给放了,末将等人无奈之下只能返回”。
赵子良叹道:“可我这边并未收到你的飞鸽传书,看来信鸽在飞回来的途中出了问题。如果我们这边早些得到消息,就可以多一个多月进行准备,现在火寻国都已经慑于阿拔斯王朝的威势而投靠过去,看来距离阿拔斯王朝的势力向东扩张的时间不远了!”
………………………………
第592章 诸胡离心(1)
天宝九年三月初十,赵子良召集北庭方面的主要官员和将领议事,到场不但有赵子良的亲信部将和官吏,还有因斗败王正见而投效过来的节度使府的官员们。
赵子良看着众人,向他们通报道:“诸位,去年年底,李嗣业将军代替本将前往火寻国,但是还是迟了一步,等他今年正月赶到火寻国的时候,大食国倭马亚王朝已经被叛军灭了,叛军大首领阿布阿拔斯建立了大食国阿拔斯王朝,并且册封了一个名叫并波悉林的波斯人为大食国东北部呼罗珊省总督,阿拔斯王朝急具侵略性,他们才刚刚立国,爪子就已经伸向了昭武诸国之一的火寻国,火寻国国小兵少,根本不是大食人的对手,他们很快投靠过去,李将军不但没有说服火寻国与我们一起对付大食人,还被火寻国抓起来关了十多年,如果不是多年前李嗣业对火寻国主有救命之恩,只怕这一趟还回不来。黑衣大食人的侵略性和野心已经显露无余,现在我们必须要紧急动员起来进行整军备战,一旦黑衣大食人的爪子全部伸进昭武诸国,我大唐在西域的声威将会大受影响!现在是外敌当前,诸位之前有什么恩怨,本将军认为都应该暂时放下,全心全意集中力量一起对付外辱,内耗只会让外敌赚了便宜,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所以本将军希望诸位尽弃前嫌,一致对外!”
节度使府的官员们互相看了看,有人出声道:“下官认为赵将军言之有理,尽管下官对于赵将军的一些做法不太认同,但现在有外敌环伺,我们不能兄弟倪墙!将军有何吩咐,下官一定尽心竭力,在所不辞!”
众人闻言都不由扭头看去,只见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