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将军烈内-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钦獯纬稣骶褪且蛩
“将士们,你们从军当兵为了什么?有人为了赚钱养家糊口,有人为了一展心中抱负,有人为了建功立业,不管你们为了什么,你们曾经都为守护大唐的繁荣和强大挥洒过汗水和鲜血,你们曾都以身为大唐子民而感到荣耀和自豪!如今,山河破碎、百姓流离、遍地饿殍!生养我们的土地和父母亲人正在遭受叛军的欺凌,我们为之付出生命和鲜血守护的大唐王朝正在遭到摧残,我们身为大唐子民的荣耀和骄傲正在遭到践踏!这是我们身为军人的耻辱,军人的耻辱要用敌人的鲜血来洗刷,你们愿意跟随我一起返回中原找叛军决一死战吗?”
校场上铺天盖地的声音传来:“愿意!愿意!愿意!”
“杀——杀——杀!”
站在点兵台后面的刘眺抹着眼泪对独孤峻和高适说道:“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和场面啊,将士们心怀愤怒,士气高昂,此去中原,定能旗开得胜!”
高适道:“我们是正义之师,是以有道伐无道,本身战力就堪比虎狼,再加上士气高昂、精良的兵器和护具,安禄山之辈一定不是对手!”
独孤峻接下去:“又有节帅这等绝世名将统帅这支满怀正义的虎狼之师,试问天下又有谁是敌手?安禄山之流也只配在久不经历战事的中原地带横行霸道而已!”
这时赵子良誓师完毕,拔刀向东一指,大吼:“拔营出征——”
校场所有人集体翻身上马,各营各部开始陆续列队出发,军中无数五颜六色的军旗举起,就连赵子良的帅旗大纛也在点兵台下被他的亲兵扈从们竖了起来。
待大军已经有一半人马开出大营,赵子良走到刘眺、独孤峻、高适、赵虎等人的面前说道:“北庭就交给你们了!”
众人抱拳躬身道:“请节帅放心,我等必恪尽职守!”
赵子良走下点兵台翻身上马,从两个亲兵的肩膀上取过金钉枣阳槊插在得胜钩上,策马向大营外小跑而去,楚歌、李晟、白孝德、仆固怀恩等将领和岑参、郑三等官员也纷纷上马跟上去。
到了大营外,出征将领的家眷们几乎都全部到场了,赵子良勒马停下对身后众人道:“跟家人们道别吧,抓紧时间!”
众人纷纷策马跑向自己家人,赵子良也从马背上跳下来走到陈清莹、聂三娘和几个孩子面前,赵善一家人也来了。
赵子良摸了摸两个夫人的脸,“家中就交給你们了!”
两女道:“夫君放心,我们和孩子们在家里等你归来!”
赵子良又走到大儿子赵雷身边摸了摸他头:“你已经是大人了,为父走后,你要用心读书、习武,不可淘气惹你大娘和二娘生气,知道么?”
赵雷点点头道:“父亲放心,孩儿知道了!”
赵子良又走到哥哥赵善和大嫂赵李氏面前行礼道:“子良此去天高路远,不知何时能得返回,大哥大嫂保重!”
赵善道:“二弟也要保重,一路顺风!”
赵子良点点头转身翻身上马再次扭头看了众人一眼,向三百亲兵扈从挥了挥手::“出发!”
亲眷们看着众人策马飞奔远去,都忍不住流泪挥手告别,直到出征大军渐渐消失不见。
为了提高行军速度、加快行程,赵子良下令全军每日行军不得低于三百里,侦骑探哨的行军速度还要更快,要在前面为大军探路开道,好在从恒逻斯城到庭州这一段路程的大道已经全部修建成水泥路,平坦整洁,沿途又遍布城镇集市和部落,粮草和水可以随时补充。
两万大军在前往庭州的路上,不断收纳各城镇各驻军加入进来的队伍,等到了庭州,四万大军已经全部完成集结,时间也只用去了十天,但连续每日行军三百里以上让将士们也有些疲倦,大军抵达庭州之后,赵子良下令休整一天,随后大军继续东进。
等出了北庭地界,道路就难走了,就算是西州和伊州境内也到处是荒漠和沙漠,想要让四万大军每日行军三百里以上,这就需要主帅拥有极强的统筹指挥协调能力,路上只要有哪一部出现一点小问题都有可能耽搁全军的行程。
为了尽可能的节省时间,赵子良下令每日的饭食只有早饭才是新鲜饭食,有包子馒头,还有肉、汤,中午和晚上只能吃随身携带的干粮,只有沿途经过大城镇需要全军休整时才会加餐加菜,补充蔬果和肉类。
此时安西、河西和陇右各地的边镇兵马大部分已经接到朝廷召令调往关中,赵子良大军沿途经过西州、伊州、瓜州、肃州、甘州、凉州等地时看见的驻军数量已经很少,这让赵子良颇为担心,如果此时吐蕃兴兵攻打,以现在瓜州、肃州、甘州和凉州等地的驻军只怕很难抵挡吐蕃军的进攻,这些年陇右河西虽然有哥舒翰的镇守,但哥舒翰此人勇猛有余,却才智不足,不善经营。在获居高位之后又贪图享乐,整日美酒美人相伴,把身子骨都掏空了,这也导致才五十多岁的哥舒翰在进京途中中风患病。
如今河西和陇右空虚,吐蕃军的探子可不是吃素的,吐蕃国高层也都不是瞎子,他们不会趁此机会落井下石,从大唐王朝身上啃下一块肉来?一旦河西走廊被吐蕃截断,那么就会直接导致大唐王朝与安西、北庭的联系出现中断,商旅和信使想要前往安西和北庭就只能绕很远的路走漠北高原,穿过茫茫沙漠和草原,途中又会遇到各个游牧部族,虽然这些游牧部族在当年被赵子良清洗了一遍,被打怕了,但这些游牧部落一向桀骜不驯,杀人劫掠如家常便饭一般,谁敢担保他们不会对商旅和信使动手?
赵子良行礼虽然担忧日盛,但此时他也没有好办法,当务之急是如何平定安禄山的叛乱,这次叛乱对大唐王朝的破坏太大,昔日的大唐盛世再也一去不复返了。
天宝十五年六月初十,北庭大军经过近两个月的长途快速行军之后抵达了兰州,这已经是四万大军最快的行军速度了,但依然比原定计划慢了几天,赵子良见大军疲惫不堪,便下令当夜在兰州城外宿营。
黄昏时分,大营遍布着食物的香味,将士们成群结队地盘坐在地上一边闲聊一边闻着这新鲜食物的香味,他们已经有近半个月没有吃到新鲜的面食、肉类和蔬果了,这让所有将士很是期待。
赵子良带人巡视了一遍扎营的情况后就来到中军行辕大帐,刚坐下喝了一碗水就要跟楚歌、白孝德、仆固怀恩和李晟等人商议接下来的行军日程安排,这时王灿急冲冲拿着一封书信快步走进来抱拳道:“节帅,长安急报!”
赵子良沉着地问道:“有什么消息?”
王灿道:“八日前,圣上受了杨国忠的鼓动,以‘贼方无备’为由,下旨催促哥舒翰出关迎敌。初四。哥舒翰接到召令后不得不带病领兵出关迎敌!”
说到这里,王灿走到旁边悬挂的地图前指着地上介绍军情战局:“二十万大军在灵宝西面扎营,叛军大将崔乾佑领兵来攻,哥舒翰摆下军阵迎战,双方大战一场,崔乾佑以老弱残兵队伍不整示弱溃逃,哥舒翰麾下大军中计,前锋王思礼领五万骑兵,庞忠等人率军十万随后跟上,又有三万余人在黄河北岸摇旗呐喊助阵,大军被诱至灵宝遭到了叛军伏击。灵宝南面是山,北面是黄河,中间是一条约七十里的狭长山路,崔乾佑早已经在此精心部署,哥舒翰麾下大军进入伏击圈之后,叛军从山上抛下无数滚石檑木,哥舒翰大军毫无退避圜转余地,死伤惨重,叛军乘胜追击,逃回潼关者不过八千余人,哥舒翰收拢残兵准备与叛军周旋,叛军稍作休整便逼近潼关,早年被哥舒翰提拔起来的番将火拔归仁等人见大势已去,就绑了哥舒翰和数十员唐军将领,打开潼关城投降了逼近潼关的叛军将领田乾真!”
………………………………
第654章 风云变幻马嵬驿(1)
听完王灿通报完从长安传来的最新消息,大帐内所有大将官员们都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赵子良惊得差点从座位上跌倒,失声叫道:“长安危矣!”
众人听了这话一想,可不是么,从潼关到长安几乎是无险可守,中间虽然还有几个县相隔,但这些都是小城,根本挡不住叛军的大军攻打,叛军打到长安是多则半月,少则七八天,皇帝绝对不能容许自己被叛军围困在长安城内,只怕会弃城西逃,如果皇帝都逃走了,留在长安城内的官员们还有心思据城抵挡叛军的进攻,到时候只怕会有很多文武大臣主动打开城门投降。
而安路上手下的叛军精锐大多都是蛮族人,这些蛮人杀进长安城内,可想而知繁花似锦的长安城内会经历怎样一场浩劫!想到这里,众人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仆固怀恩忍不住破口大骂:“哥舒翰真是愚蠢,明明知道他手下只不过是久未经历战事毫无战力的卫军和一些临时招募的市井无赖之徒,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他不死守城关,还领兵出关迎敌。出兵迎敌也就算了,敌军故意示弱败退,他一个久经战阵的大将难道看不出来吗?任由大军中了叛军的奸计进入伏击圈,这不是自己找死是什么?活该他!”
众大将和官员们听了仆固怀恩的话之后都面面相觑,赵子良却是心里很清楚,造成今日之局面,也不能全是哥舒翰的错误造成的,但是所有的责任都应该算在他哥舒翰头上,因为他是主帅,战败的主要责任都要他来背负。
赵子良对仆固怀恩怒斥道:“你骂什么?如果换做是你在哥舒翰的位置上,你只怕比他更加不如!哥舒翰此战之败有三点原因:第一,犯了战略上的错误,不应主动出关迎敌,但这也不是他自己愿意的,是皇帝下旨要他出关迎敌,如果他不从,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人的前车之鉴就是他的下场!第二,战术上犯错。他本身有病,无法亲自战斗在第一线,没有及时了解叛军的败退的原因,没有及时阻止大军盲目追击叛军。我问你,如果你是二十万大军的统帅,你会战斗在最前线吗?第三,在叛军败退之后,他麾下大将王思礼、李承光、庞忠等人贪功冒进才导致大军中计!”
说到这里,赵子良指着楚歌、白孝德和李晟等人说道:“我敢说,你们当中任何一个人坐在哥舒翰的位置上都不一定比他做得好!”
众将面上虽不愿意承认,但是心里却知道赵子良所言不虚,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只怕就算是他们作为领兵大将看见敌军溃逃也会忍不住领兵追击,贪功害死人,而且害死的还不止一两个!
郑三抚着额头叹道:“二十万大军呐,两天之内就败得干干净净,如今关中空虚,形势危如累卵!”
赵子良端起水碗喝了一口水,神情严肃道:“这连日来急行军让将士们已经很疲倦了,原本我打算让将士们在此多休整几日蓄积战力,但如今形势危急,不能再耽搁下去了,一旦长安城被破或是圣驾被叛军俘获,后果将不堪设想!传令下去,告诉将士们吃饱喝足了好好休息一晚,明日清晨拔营继续东进!”
众将起身抱拳起身答应:“诺!”
六月十四日清早,赵子良统帅四万大军风尘仆仆抵达歧州,没有任何停下来休整的意思,大军顶着朝阳绕过歧州城继续东进。
中午时分,骑在马背上的赵子良任由乌力马小跑步前进,自己一边啃着干粮一边拿着水袋往快要冒烟的口中灌了几口水。
这时王灿从大军前方策马疾驰而来,一边飞奔一边高喊:“节帅,急报,急报――”
赵子良立即策马走到路边,中军大纛也跟着来到路边给后面的军队让路。
“发生了何事?”赵子良勒马停下问道。
“律――”王灿勒马停下,喘着粗气忍受着干渴禀报道:“节帅,昨日傍晚时分,皇帝舍弃长安城,带着太子、杨国忠等一干宰相和三千禁军将士连夜急行三百里向西而来,今早黎明时分抵达了马嵬驿,行在(皇帝之所在)目前正在马嵬驿!”
“马嵬驿?”赵子良闻言脸色巨变,在另一个时空,马嵬事变的名气太大了,那里就是杨玉环的葬身之所,尽管杨玉环与他没有男女之情,但这样一个时代,他这样一个男人和杨玉环这样的女人能有一段真挚的友情实属不易,再说大唐王朝变成今日这番局面难道真是一个女人能造成的?杨玉
环是美貌非凡,但她绝对没有这么大的能量把唐王朝搞成现在这幅模样,皇帝身边的大臣和大将们为了给替君王和自己遮羞,故意把责任推给杨玉环这样一个女人,实在不公!
另外,既然皇帝都不得不出走长安向西而来,那就说明叛军只怕离长安不远了,最多一两天的路程,现在必须要尽快率军赶到皇帝身边护驾,要知道太子和众多皇子皇孙都跟在皇帝身边,如果皇帝御驾被叛军俘获,大唐王朝的皇族岂不是全部落入了叛军手中,天下没有了主人,岂不是要大乱?这一点是赵子良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经过冷静的思考权衡之后,赵子良立即派人把楚歌、白孝德、仆固怀恩和李晟等人叫来说道:“皇帝出走长安了,如今御驾已经到了马嵬驿,叛军只怕也距离长安不远,我军数量庞大,要全部抵达只怕还需要两天时间,可惜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我意亲率三千精骑和本部亲卫先行赶往行在,你等率大军在后面迅速跟来。我走之后,大军以楚歌为主,郑三和岑参辅助!赵霆,给你一个机会,你做我的副将,速去抽调三千轻骑,每人三匹马轮换骑乘,马歇人不歇,火速随我赶往马嵬驿!”
众将神情严肃,齐声抱拳答应:“诺!”
全新的指挥系统让赵子良麾下的大军行动非常迅速,抽调三千轻骑的命令下达之后,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三千精骑每人携带三匹战马和赵子良自己的三百精锐亲卫骑兵已经全部集结完毕,随着赵子良一马当先向前方飞奔而去,三千精骑也迅速跟上,如一头黑色的长龙很快消失在升起的烟尘之中。
行军途中,赵子良三千精骑连续换了几次战马。黄昏时分,军士们饥饿难耐,赵子良不得不下令稍坐休息、进食和饮水,这里距离马嵬驿还有四十多里,赵子良决定进食完毕之后再休息半个小时就立即赶路。
重新上马启程之后,经过一个小时的快速行军,赵子良的先锋三千精骑已经抵达马嵬驿附近,这时从前方传来大量的喊杀声,黑夜之中,马嵬驿上空火光冲天,兵器声不断传来。
赵子良脸色一变,他虽然心中着急得不行,担心皇帝御驾的安危,但是他却知道此事千万不能着急,在还没有摸清楚马嵬驿的具体情况之前不宜轻举妄动,他立即勒马停下,身后三千轻骑也迅速停了下来。
赵子良冷静地看着三里外黑夜之中笼罩在火光之中的马嵬驿,他喊道:“赵霆!”
赵霆策马上前抱拳道:“孩儿在!”
“带一些人去摸摸情况,我想知道马嵬驿发生了何事,速去速回!”
“诺!”赵霆答应一声,带着十几个赵子良的亲卫迅速向马嵬驿方向奔驰而去,很快消失在夜色之中。
马嵬驿。
昨日傍晚时分从长安连夜逃了三百里抵达了马嵬驿,三千禁军将士疲惫不堪,又累又饿,而马嵬驿并非是大城,这只是一个驿站,此地并没有多少存粮,仅有的粮食都给了皇帝、妃子、皇亲国戚和大臣们食用,将士们呆在这里已经一天是粒米未食、滴水未进,在疲惫和饥渴交加之下,将士们心中越来越愤怒。
恰逢二十多个随行的吐蕃使者因为饥饿而去找宰相杨国忠要吃食,禁军将士们见到吐蕃使者们与杨国忠接触,军中立即有人大喊:“宰相杨国忠与胡人勾结谋反,杀了他!”
立即有人大声附和,并拔出兵器向杨国忠围过去,“杀了他,杀了他”。
杨国忠面露惊容,大喝道:“尔等放肆,他们是吐蕃使节・・・・・・・”
话还没有说完,围过来的军兵当中就有一人拿出弓箭向杨国忠射了一箭,这一箭射中了杨国忠的肋部,杨国忠惨叫声一声跌落下马。
眼见兵士们围过来,杨国忠的侍卫们立即拔出兵器阻挡,杨国忠很快被两个护卫扶起来,他一脸惨败地捂住中箭的部位,左右观看,见西门方向兵丁稀少,有望冲西门逃出去,他立即喊道:“快护住本相去西门,快快快!”
护卫们保护杨国忠向西门方向突围而去,在围攻的兵丁之外有一个将军看见后向西门方向挥了挥手,不远处房顶上有人看见后立即举起一块白布挥了挥,当杨国忠带着护卫们逃到西门处,却发现从两侧涌出来无数兵士堵住了西门把杨国忠等人团团围住。
………………………………
第656章 风云变幻马嵬驿(3)
赵子良见玄宗这副模样,知道他受到惊吓,又受了委屈,因此再拜道:“微臣护驾来迟,最该万死!请陛下降罪!”
玄宗此时哪里能怪罪赵子良,这可是他最大的护身符,他连忙走下台阶亲自将赵子良扶起来道:“卿家无罪,来得正是时候!”
赵子良又道:“谢陛下不罪之恩!”
玄宗指着赵子良身边的赵霆问道:“这小将军是何人?竟是如此英武不凡?”
赵子良介绍到道:“陛下,这是微臣次子,名霆,今年刚满十五岁。刚才犬子冲撞了陛下圣驾,请陛下念他年幼无知,饶恕他的罪过!”
玄宗看着赵霆很是喜爱,摆手道:“不,他无不但无罪,还有大功!赵霆,你护驾有功,朕封你为羽林中郎将,仍在你父麾下效命!”
被皇帝赐封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赵霆愣了愣,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赵子良见赵霆没反应,立即喝道:“霆儿,还不谢恩?”
赵霆回过神来,又下拜道:“谢主隆恩!”
玄宗喜笑颜开:“好,好麒麟儿!”
周遭众人见状,无不露出羡慕之色。
此时这小院内仍然剑拔弩张,禁军兵士们虽然被驱赶到了两旁,但仍然没有放下兵器,而此时太子李亨、陈玄礼、李泌、李辅国等人俱是脸色惨白,赵子良突然到来完全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并且宣告了这次兵变的失败,他们这些人命运似乎就要发生重大变化。
但赵子良并不想让别人以为他已经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否则他就必须要站队表明立场,他只能装作不知内情,于是出声问道:“陛下,今日午时臣领兵抵达歧州,听到前营探哨报告说陛下的御驾已经到了马嵬驿,臣担心御驾有失,因此只好丢下大队主力人马,只带三千精骑快马加鞭赶来。入夜时分,臣等抵达马嵬驿几里之外听到驿站内喊杀声四起,以为御驾遭到叛军攻击,因此率军冲杀进来,却没想到这些人竟然都是禁军兵士,这・・・・・・莫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玄宗闻言脸色变得阴沉,看向了陈玄礼、广平王、建宁王等人,最后竟然看向了太子。
太子李亨此时面无人色,浑身战栗不止,他知道自己这次肯定完了,他虽然没有亲自出面,但他的两个儿子广平王和建宁王是这次兵变的主要执行人员,三千禁军有两千都被他们控制,这给他策划这次政变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只要是一个人都会发现他与这次兵变脱不了干系,没有他的许可或指使,广平王和建宁王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当面跟皇帝叫板?
玄宗看向太子的目光之中充满了愤怒,他的拳头捏得紧紧的,他竟然没有想到太子竟然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对他这个父皇发难,这让他又惊又怒,如果不是赵子良突然率军赶到,后果实在不堪设想。但是此时要治太子的罪,他却又于心不忍,此时他已经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这么多年来荒废了政事,以至于让李林甫和杨国忠等人先后把持朝政,他在这些人的鼓动和摆布下杀死了大批忠良,又任由安禄山这等野心勃勃之辈坐大,大唐王朝闹到如今这个地步,他这个皇帝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废掉太子?那么势必要将太子的几个儿子都要处置,可是如果废掉了太子及其子女,那么这个皇位将来要交给谁去坐才能确保大唐江山稳固呢?玄宗想想,似乎除了太子李亨之外,剩下其他一些儿子没有一个成器的,皇孙当中似乎也只有广平王和建宁王有些英武之气,其他都是一些酒囊饭袋,自己能还能活几年?自己龙御归天之后,这个皇位迟早要交到子孙的手中,如果把这些皇位交到那些酒囊饭袋子孙手中,他们能守得住大唐王朝的江山社稷?
就在玄宗内心在自己的权威和大唐江山社稷的未来之间进行权衡之时,陈玄礼知道这个时候他不能不站出来说话,否则他们这些人只怕会被皇帝一锅端了,有赵子良及其麾下三千精骑在此,禁军将士想要把兵变进行下去已经不可能,但陈玄礼自己最初想要除掉杨国忠这个奸臣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陈玄礼站了出来对赵子良说道:“此事由我来向赵将军解释吧!先前黄昏时分,我们禁军将士发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