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将军烈内-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倒是两个好办法!”李白对贾全的建议表示了肯定,不过他刚刚从元帅府过来,此时又跑过去借兵?他拉不下这个脸,只得对贾全道:“这样,贾全,你去跑一趟,想办法把原来那些捕快和衙役都找回来,另外再写一张招募衙役和捕快的告示张贴在城门口”。
“好的,大人!”贾全答应。
贾全的办事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当天就找回来好几个以前跑散的衙役和捕快,招募捕快和衙役的告示张贴出去之后,前来应征的人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市井之徒,李白对这些前来应征的人很不满意,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流里流气,一看就不是好人,这种人能做衙役和捕快?李白挑选了几个看上去比较老实和顺眼的,把其他人全部赶走。
经过好几天的招募,衙役和捕快的人数总算是弄得差不多了,一个叫焦和的壮汉被任命为捕头,另外一个叫魏明的人被任命为衙役班头,这两人都是以前跑散的县衙捕快和衙役。
这天,焦和与魏明二人来找李白,禀报道:“大人,如今捕快和衙役的人数差不多都齐全了,您看是不是给衙役和捕快们都发放皂隶服和兵器,没有专门的皂隶服和兵器,吓不住那些犯人和刁民啊!另外,以前的那些水火棍、拿人的锁链、木枷等都不能用了,要换新的才行!”
李白想想也觉得有道理,于是大手一挥:“行,发衣服和兵器,该置办的器具都置办齐全了!”
焦和与魏明两人大喜,连忙道:“那请大人拨下银钱,我等好去置办!”
“需要多少银钱?”
焦和算了算,说道:“全部置办齐全,差不多约莫三百贯!”
“拨,马上拨!”李白答应,当即把陈方和贾全二人喊来,吩咐道:“给焦和魏明拨付三百贯,用来置办衙役捕快的皂隶服、兵器和其他器具!”
陈方和贾全愣住了,陈方道:“堂尊大人,我等又不是账房,哪来的银钱?”
李白问道:“账房去哪儿了?”
“没有账房!我等也是被元帅府派人去找来才做了几天书吏,还没有拿到薪俸呢!”
李白顿时觉得眼前一黑,差点就晕过去,心中叫苦不迭:“想做点事情怎么就这么难呢?”
其他人面面相觑,心里都泛起了嘀咕。
过了好一会儿工夫,李白才清醒过来,想了想对手下几人说道:“此事本官去想办法,你们先下去吧!”
“诺!”
ps:大家好,我的新书《血染大宋》已发布,请读者大大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我!链接、收藏、推荐票都是一种支持,谢谢!
………………………………
第726章 李白当官(2)
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这让好好做官的李白差点发疯,手下一大票人正嗷嗷待哺,李白是急得团团转,只一个晚上的工夫,头发又白了很多。
无奈之下,李白只得第二天上午来到元帅府求见赵子良。
赵子良接见了他,看见他就问:“李县令,你一大早上往我这里跑做甚?县衙很清闲吗?”
李白作揖,苦瓜着一副老脸道:“大帅,下官实在是没办法,今日特来找大帅化缘的!”
“化、化缘?”赵子良一愣,连忙道:“等等,等等,你一个地方官要找我化缘?你开玩笑吧?我军正在和叛军作战,正需要你们地方官多多支持钱粮才对,你倒好,反过来找我化缘!”
李白楚楚可怜地说:“可是洛阳县库内空空如也,老鼠都饿死了几箩筐!县衙实在是揭不开锅了,衙役、捕快和书吏们都没有皂隶服和兵器,升堂审案都没有器具,无法办公啊!”
赵子良摇头道:“我可以支持你十把刀作为捕快的兵器,至于其他的,我也没有,你就别指望从我这里化缘了,我还要找你化缘呢!”
李白哀求道:“大帅,别呀,我借,我不白拿,就借五百贯,两个月还清,行吗?”
“借?两个月还清?”
“对,是借,两个月还清!”
赵子良想了想,答应道:“行,那你写一张借据!”
李白大喜,连忙在旁边案桌上写了一张借据,写好了交给赵子良,赵子良接过借据看了看,当即招来账房,给借据递过去,让账房支出五百贯借给李白,李白领了五百贯铜钱欢天喜地回了县衙。
有银钱之后,县衙总算能够正常运转,李白也开始审理积压的案卷,一桩桩陈年旧案被翻出来,捕快和衙役们一个个被派出去寻找各案件的苦主和被告人,一连忙碌了几天,不是没有找到苦主,就是找不到被告人,一桩案件也没有办成。
李白颇为苦恼,这都坐堂好几天了,却一件案子都没有办成,衙役们在县衙里也是闲得发慌,一个个凑在一起聊天打屁。
陈年旧案没有头绪,李白就把目光转到了最近的案件,他把陈方和贾全找来问道:“本官都坐堂好几天了,怎么就没有看见有百姓到县衙击鼓鸣冤的?”
陈方摇头道:“堂尊大人,我等也不知为何会这样,可能是百姓们还不知道堂尊大人已经开始坐堂了吧?要不小的找人上街敲锣打鼓告知百姓们,让他们有冤情的就来县衙击鼓鸣冤?”
李白点头道:“甚好,你去办吧!”
陈方马上找人去街上敲锣打鼓,百姓们很快知道新县令上任了,这一招效果不错,很快有百姓来县衙击鼓鸣冤,李白大喜,振作精神开始升堂审案。
“苦主张三,你有何冤情?”李白一拍惊堂木大喝道,这种感觉真是很爽,难道那么多人挤破了脑袋也要当官。
张三叫道:“县尊大人,李四偷了我家的猪!我找他理论,想要把猪牵回去,李四不但不许,还动手打我!求县尊大老爷为小民做主!”
李白再拍惊堂木:“李四,你有何话说?”
李四大叫道:“冤枉啊,大人!那猪本就是我家的,张三跑到我家硬说猪是他的,还动手想把猪抢走,小人才动手打了他!他到我家动手抢东西,乃强盗行径,小人难道不能打他?”
李白感觉一阵头疼,“碰”惊堂木再次响起,“那猪到底是谁家的?”
“我家的!”
“是我家的!”
李白指着张三道:“你有何凭证说猪是你家的?”
张三道:“大人,猪是小人养大的,难道小人不认识吗?这猪的胸腹有一块黑毛!”
李四叫道:“你到我家抢猪,看见了猪的模样,你当任能说得出来!大人,这不能作为猪是他家的凭证!”
李白一听感觉有理,想了想,觉得仅凭他们两人的说辞,不能判断猪到底是谁家的,得找证人才行,于是下令道:“来人,把张三和李四的邻居都找来,本官要一一问话”
“是,大人!”
几个邻居很快被找了过来,都说张三和李四家都有养猪,但是谁都没有看见过猪的长相和大小以及其他特征。
这案子断不下去了,李白只能宣布退堂,择日再审理。
围观的百姓还没有离开,就看见一个校尉带着几个兵丁扒开人群走进县衙大堂,校尉对李白抱拳道:“李县令,我家大帅有请!”
&nbs
p;李白道:“不知大帅找我何事?”
“县令去了就知道了!”
“那行,你稍等片刻,下官换身衣裳就来!”
等到了元帅府,李白见了赵子良行礼道:“不知大帅找下官来有何事?”
赵子良板着脸一拍桌子怒道:“李县令,你都上任这么久了,你都在干些什么?这些天洛阳城内发生了二十多起入室盗窃、当街斗殴事件,大量的难民涌入城内,衣食无着落,每日都有人饿死街头,城内到处臭气熏天、秩序混乱,街道上乞丐成群结队,到本帅这里来状告你毫不作为的状子都堆成了山,你这个县令是干什么吃的,啊?”
李白懵了,良久回过神来,问道:“大帅,没这么严重吧?”
赵子良一拍桌子,指着杜甫说道:“杜子美,你带李县令去洛阳城内各处走走,让他看看他治下的百姓的生活现状,看完了再来见我!”
“是,大帅!”杜甫答应一声,然后对李白打眼色。
李白对赵子良拱了拱手,跟着杜甫走了。
李白跟着杜甫在外面转了一圈,傍晚时分,垂头丧气地跟着杜甫回来了,赵子良问道:“李县令,本帅可有诬陷你?”
此时李白如同霜打的茄子,对赵子良拱手道:“大帅,李白无能,致使洛阳县治下百姓遭受如此苦难,大帅撤了我这个县令吧!”
赵子良一拍桌子冷笑道:“哈,李白啊李白,你说得倒是轻巧,你以为这做官就如同进菜市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先前你是怎么跟本帅说的?你说你一生都在想为朝廷做事,却无人赏识你的才华,你恨上位者都瞎了眼,没有慧眼识得你这颗明珠。如今本帅给你了机会,你干了几天干不下去就想撂挑子走人,有你这么做人做事的吗?你是嫌县令这官小,根本不能发挥你的才能,还是你要一步登天做宰相?要不给个皇帝你当当,如何?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连一个小小的县令都当不好,你凭什么去做宰相?”
李白被训得一头冷汗,扑通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道:“下官死罪,死罪・・・・・・”
赵子良继续道:“我听说你最近几天都在忙着审案,还审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案?我的李大爷啊,你做事也要分得清轻重缓急啊,如今洛阳城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把城内外大量的难民进行安置好,初步解决他们的吃饭睡觉问题,要不然这洛阳城内的治安秩序根本就好不起来!本帅不管你想什么办法,十天之内你给本帅把这件事情处理好,否则本帅就拿你问罪下狱!来人,送客!”
李白如丧考妣一般的从元帅府走了出来,对身旁的杜甫说道:“子美,你说我这是怎么啦?以前想做官都想疯了,如今做了官之后却没一天好日子过,每做一件事情都困难重重,为何那些贪官污吏做官却做得十分滋润,到了我这里,我却弄得一团糟,我是不是天生就不是做官的料?”
杜甫一阵无语,只得安慰道:“李兄,没人天生就会做官的,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你以前是从来没有做过官,不知道如何做官,而且你也赶上这个不好的时候,如今洛阳城百废待兴,正是你发挥才能的时候,只要你挺过这一关,以后就好了!”
李白被杜甫劝慰了一番之后,心情也稍微好了一些,但一想到赵子良给他布置安置难民的任务,他就一阵头疼,城内外难民加起来也有数千人,这么多难民要怎么安置,又如何解决他们吃饭睡觉的问题,这真是一个大难题啊!
想到这里,李白就向杜甫求教:“子美,大帅让我先安置难民,还给了十天的期限,你觉得我现在应该怎么做才能最快把难民安置好?”
杜甫与李白不同,杜甫一开始就是做小官,而且一干还是十几年,基层工作的经验还是很丰富的,他想了想对李白说道:“李兄,其实要解决这件事情不难!如今洛阳城外周边城镇乡村,许多人家因为战乱而家破人亡,一个村子最起码有一半的房屋都空着,许多田地成了无主之地,你只要派人去城外各乡村查实那些房屋没有了主人,哪些田地已经成了无主之地,查实登记清楚之后就把难民安置到城外乡村那些没有了主人的房子里,把无主之地分给他们让他们耕作,如此一来,难民们既有了栖身之地,又有了田地耕作能活全家,把那些闲置的房屋和田地都能利用起来,可谓是一举三得啊!”
李白闻言大喜道:“子美之言令人茅塞顿开啊,我这么就没想打这么做呢?”
杜甫笑道:“李兄,你是还没有进入角色,你现在是洛阳县令,你得为了之下的百姓们谋福祉,你如此这般想,你很快就会进入角色了!”
“原来如此!”
ps:大家好,我的新书《血染大宋》已发布,请读者大大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我!链接、收藏、推荐票都是一种支持,谢谢!
………………………………
第728章 上表请辞、回家养老
鱼朝恩走后,赵子良拿着诏书走回座位上,心中一片冰凉,很久没有说话。将校官员们已经在下面闹开了,咆哮声、怒骂身充斥着整个元帅府大堂。
荣王李琬此时也得到了消息,匆匆赶了过来,“赵大帅,怎么回事?本王听说你被剥夺了兵权,要调回长安主持吐蕃事务?”
赵子良没有出声,把诏书递给旁边的杜甫,让杜甫拿给荣王看,李琬接过诏书匆匆看了一遍,脸色很不好看,破有些气急败坏地说:“父皇这是干什么?如今局面大好,难道就这样要白白断送?”
赵子良说道:“荣王殿下,话也不能这么说,接替我的羽林大将军王承业也是有些才干的,谁能保证他不比我做得好呢?诏书已经下达,我赵某人再怎么不愿意,只怕也要遵旨而行了!殿下可先回避,我有些事情要跟诸将交代一二!”
李琬听赵子良这么说,也不好再留在这里,拱了拱手:“那行,你回去之时叫上我,我跟你一起回长安!”
送走了李琬,赵子良回到案桌后坐下,看着众将道:“看来我卸下兵权返回长安主持吐蕃之事已经成定局,但是诸位不可灰心丧气,我们是军人,就要尽到军人的本份,做军人该做的事情,我走之后,由王承业接替我继续主持平叛事宜,诸将要尽心尽力!”
楚歌急切道:“大帅,不可啊,大帅一旦没了兵器,朝中有些人就会肆无忌惮地对大帅下手,大帅远在长安,如果真有事,我等鞭长莫及······”。
李晟也道:“是啊,大帅,楚将军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前面以这种情况被处死的大将和重臣太多了,有先例可循,我们不能冒险啊!”
赵子良叹道:“难道你们让我公然举兵造反吗?这般我又与安禄山何异?”
众将官闻言面面相觑,这时又人说道:“就算大帅举兵造反,我等也愿意追随,这大唐天下变成今日这般模样,难道皇帝真就没有责任?朝廷上下乌烟瘴气、世家门阀兼并土地,老百姓们都活不下去了,改朝换代有何不可?”
又有人出言道:“是啊,大帅。如今安庆绪在河北,如果我们起兵,朝廷能动用的兵马不足二十万,以大帅的威望,只要大帅竖起平定天下的大旗,相信有很多英雄豪杰争相来投!”
赵子良铁青着脸,,猛的一拍桌子大怒道:“够了,净出些馊主意,大唐还没有到那个地步。这等话日后不可再提,谁再提,吾必斩之!”
众将见赵子良态度坚决,也都不敢再说起兵造反的事情。
白孝德站出来建议道:“大帅真要卸下兵权也行,但不能返回长安!如果返回长安,生死就操纵在他人之手,大帅可以不造反,可以效忠大唐,但不能让自己家性命被他人掌握,如若大帅有什么三长两短,几位夫人和公子小姐们日后怎么过?我等都是被大帅提携起来的,朝廷也必不会善待我等,或直接被削了兵权,或调离原职再杀之,此等之事屡见不鲜,大帅不在,我等心中惶恐啊!”
“是啊,大帅,不能走,绝对不能走!”
也难怪这些将校们对朝廷已经不再那么信任,主要是玄宗皇帝这些年杀的忠臣良将实在太多了,而过得有滋有味的都是那些奸佞之人,任谁都会下意识留几个心眼。
众将纷纷出言劝阻,这让赵子良又有些犹豫,都说伴君如伴虎、皇帝的心思谁琢磨不透,再说玄宗皇帝老了,耳朵根子太软,说不定什么时候被人说动了,一纸诏书下来,那个时候手里又没有兵权,只怕是只能任人宰割。
赵子良起身在大堂上背着手走了无数个来回,足足一刻钟之后才停下,喊道:“赵霆!”
赵霆连忙站出来抱拳道:“父亲?”
赵子良沉吟片刻说道:“你带我的亲兵队火速赶往华阴把你赵姨娘接过来!”
“是,孩儿马上去!”赵霆答应一声,立即向外面走去。
赵子良对其他将校叹道:“诸位,我赵某人作为大唐之臣,是无论如何也做不来举兵造反之事的,可如若孤身前往长安又担心生死操纵于他人之手!既然如此,这官也不做也罢,我即刻上书请辞,索性返回江陵老家种田养鸡养鸭!楚歌,我走之后,由你全权统帅北庭军将士,白孝德、李晟为副,其他众将尽心辅助,诸位一定要团结一心,不可被他人用计离间。为众将安全计,北庭军四万将士万万不可被调动拆散,否则尔等危矣!”
众将面容肃穆,抱拳齐声道:“末将等谨遵大帅军令!”
所有北庭将领们的意思很明确,北庭军除了赵子良之外,谁也无法调动!除了这些人之外,
在外面统兵的还有李嗣业、王难得、李光弼、郭子仪、来瑱、王思礼等人,李嗣业手里有五万兵马,他是赵子良的老部下,因为护送太子妃造成太子妃死在路上,被夺了官职一撸到底,是赵子良再度启用他,这种恩情不一般,他是可以信任的。王难得曾经也是赵子良的老部下,但两人久不在一起共事,不是一路人,如果说赵子良要举旗造反,王难得只怕不会响应,而李光弼、郭子仪和王思礼人尽管都是赵子良的学生,但这关系并不牢靠,赵子良真正能够依仗的还是四万精锐北庭军,只要这四万北庭军还在,赵子良相信朝廷不敢随便动他。
六月初十,赵霆把已经怀孕了七个月的孟夫人接到了洛阳,梦夫人见到赵子良就问:“夫君,到底出了何事,你要让霆儿这么急着把我接来?”
赵子良道:“朝廷夺了我的兵权,并让我去长安主持吐蕃之事,我现在很危险,朝廷是忌惮我的兵权太大,我索性不做官了,带着你们返回江陵老家去种地,你不会不愿意跟我走吧?”
孟夫人笑道:“如今我已经是你的夫人,你去哪儿,我当然要跟随,我们什么时候走?”
赵子良把孟夫人拥入怀中说道:“待我写完请辞的奏章,派人送走,明日我们就启程返回江南!”
孟夫人道:“那倒是要快点赶路,我这肚子已经有七个多月了,希望能赶在抵达再生,生在路上就麻烦了!对了,霆儿呢?他也跟我们一起走?”
赵子良道:“霆儿留下来,他的职权不高,留在军中无妨,朝廷忌惮的是我!”
请辞奏章很快写好,赵子良派人送往长安,并召集帐下幕僚们进行安抚,希望他们留下来辅佐新的主帅,如果实在不愿意,可以离去,有落脚之处后给他去一封信,并表示日后若有机会一定再请他们当任幕僚。
赵霆被留在了北庭军中,统带一万骑兵,北庭军将士都称呼他为少帅。
六月十一,赵子良携孟夫人在三百亲卫的护卫下启程南下返回江陵老家,这个时候他可不敢前往北庭,如果前往北庭,必然惹来朝廷更多的猜忌。
······
新郑,李嗣业大营。
自从尹子奇派了五万人马北上增援新郑之后,李嗣业得到消息,留守一万人马继续围困新郑,自己亲自统带四万大军迎战前来增援的叛军,唐军以逸待劳,大败增援的叛军,五万人只有一万多人撤退进新郑城内,剩下四万人全部被唐军歼灭。
此时唐军正在李嗣业的指挥下猛攻新郑城,这一仗已经打了十天了,新郑虽然只是一座县城,但城内兵多、粮草充足,并不好大,连日来的进攻虽然让守军损失惨重,但唐军自身伤亡也不小。
李嗣业正坐在马背上看着攻城情况,一骑快马从军阵后方飞奔而来,在李嗣业身边停下,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过去:“将军,洛阳有变!”
李嗣业一愣,立即接过书信拆开快速看了一遍,看完书信后脸色变得凝重,当即大喝道:“传令,收兵回营!”
身边众将校听得一愣,却是没有人回营,李嗣业怒道:“我说收兵回营,没听到吗?再有迟疑者,斩!”
“是,将军!”传令官立即下令让人鸣金收兵。
“咚咚咚······”锣声响起,正在攻城的唐军听到锣声后迅速扛起攻城云梯,拖着井栏开始撤退。
叛军大将李怀仙一脸血污地提着长枪疑惑地看着撤退的唐军,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今日才进攻了一次,唐军怎么就收兵回营了?”
部将摇头道:“不知道啊,谁知道唐军主将李嗣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说不定有什么诡计!”
李嗣业收兵返回营地后,召集众将宣布道:“大帅遭到朝廷猜忌,被削去了兵权,如今大帅已经上表请辞返回老家!”
“什么?”军帐之内当场炸了锅,李嗣业指挥的这无完人马虽然都是降军改编的,但是校尉以上的将校基本上都是从北庭军中抽调的,都是赵子良的老底子,这些人一听赵子良被夺了兵权,自己请辞返回老家养老去了,这怎么得了?
李嗣业高声道:“好了,诸位静一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